苏小和:农民有“反行为”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1:25:24
苏小和:农民有“反行为”吗?
某日下午,去平安里旧书摊闲逛,忽然发现《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作者高王凌[1]。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拿来一翻,才知道是一本新书,2006年1月才出版。
我之所以愿意把这本拿起来翻翻,显然是被“反行为”三个字吸引。作者如此解释,这个有点陌生的概念是他无意中的一次总结,可称为“反道而行”。英文里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单词来对应,如果翻译成resistance,中文应该是抵抗,显然,用抵抗这样醒目的词汇来定义“三年自然灾害”中的中国农民,有点高抬了;如果用reaction或者counter-action,中文里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又不明显。[2]所以,作者可能以为,当年中国农民的某些与毛的思路不太一致的行为,算是对毛的一种不合作吧。
我的这种不合作的解释可能仍然抬高了当年中国农民的生存意义。所谓不合作,让人想起“非暴力、不合作”这样著名的政治立场。众所周知,即使今天的中国人,知道这样立场的人也寥寥无几,而当年蚂蚁一样的中国农民,朝思暮想的,只是吃上一顿饱饭,那里谈得上合作与不合作!
事实上,《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就是一本介绍中国农民怎样在饥饿的年代偷饭吃的书。吃是主题,偷则是方法。一个时代的中国农民几乎群体性的借用“小偷”技术,来为自己偷一些饭吃,从而不至于饿死。
个人以为,这样的主题是有价值的。即使仅仅立足于这样的主题,我也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国内有关三年大饥荒的著作本来就少之又少,仅有的几篇文章多半从宏观入手,而这本书是从一个个具体的农民的遭遇开始,真正深入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
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理解农民的“偷”。一方面,我看不到其中“反”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没有必要在道德的层面对农民群体性的“偷”进行审问,人都快饿死了,偷东西吃就是一种生理行为。对,我认为本书反映的,就是在饥荒的年代里中国农民的生理行为。本书用比较详实的调查,证明了在吃这种最基本的人性底线上,不论统治者怎样强力管制,中国农民总是能够找到办法维护自己吃的权力。
但高王凌先生似乎不太同意我这样的阅读体验。在书的结语中,高先生如此陈述:“我发现,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觉察的方式改变、修正,或者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和制度。这种政府与农民间的‘互动’,一直贯穿了整个过程,到今天仍在继续”[3]。显然高先生把农民的行为拔高到了政治诉求的层面,并暗示多年以来,中国政治生态一直隐藏着某种互动。这比我的理解要高出许多。如果基于某种美好的联想,他的这种对主题的界定是有道理的,也是更有价值的。问题是,多少年了,中国农民真的拥有某种互动的能力么?
我认为高王凌是立足于自己的建设性,才提出了这样的主题,他可能希望这本略浅显的书,能被权力持有者看到。高先生当过知青,对当年的饥荒刻骨铭心,他太清楚中国农民的最低需求了。他的学术走向多年来立足于此,也有一批不错的著述现世,但在写这本书时,却罕见沿用了报告文学式的写作模式,而没有把本书写成一部严谨的学术报告。我想高王凌是看到了吃这个最基本的人性底线,同我一样,他相信文学性地叙述,应该比学理性的陈列更能打动人吧。
[1]高王凌,1950年生,北京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十八世纪和二十世纪历史、经济-社会史、思想史、政治史的研究。
[2]见《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序言第3页。
[3]《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第1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