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吃过的最高级营养品和滋补品都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0:07
核心提示: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全国不少地方遭了灾,许多老百姓在挨饿,我们是不是不吃肉,不喝茶了?我们带个头好吗?”卫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如何回答。他们跟随毛泽东多年,太熟悉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了,对人参、鹿茸、灵芝之类的礼品,毛泽东从来不用,他所吃过的最高级的营养品就是葡萄糖了。对毛泽东来说,如果要说吃过滋补品,那就是红烧肉了。
本文摘自《走进毛泽东的遗物馆》 夏佑新 著  湘潭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的党费账簿、生活费收支表、日常杂费开支账本、粮食账本、物品分类账本等
毛泽东一家从1952年开始设立生活账本。生活账簿分为五个类别:粮食食品账、日常杂费开支账、衣袜鞋帽分类登记账、物品分类账、生活费收支报表。账本为活页本,内容很丰富,包括日常杂费开支表、物品分类账及单据、票证等。
毛泽东一家的经济收支都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掌管。6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对自己一家的收支认真填写报表,每个季度上报中央警卫局财务处。这样的生活报表,毛泽东为我们留下了42本,大都是他的生活秘书用横格纸自制而成的。这些报表清晰地记录了这个“第一家庭”的开支情况。从生活费收支报表中可以看出毛泽东一家收支的大致情况,如1968 年1月,收入:上月接转14095.45 元,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青工资243 元。支出:月房租费125.02元,送王季范、章士钊4400.00 元,12 月、1 月党费40.00元,日用消费品92.96 元,液化气9.6 元,伙食659.13元。毛泽东的工资,除去家庭生活费用开支、湖南老家亲友来访在京的花销、往返路费、买土特产送行、资助身边工作人员等外,还曾用它为身边的工作人员和警卫战士办业余学校。这个学校从1954 年一直办到1957 年才结束。这样,毛泽东生前工资所剩无几。
为了严格控制家庭开支,毛泽东也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省吃俭用。原来是卫士的武象廷后来担任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一次他正在新六所干活,毛泽东来到小灶厨房里,看见武象廷正在厨房里忙碌,便走来问他:“武象廷,你在这里干什么?”“给小灶厨房买菜哩。”“你改行了,好啊,我告诉你,只要你们饭菜做得干净卫生就可以了,不必买一些贵重的东西给我吃。比方说,现在是冬天,你就别买那些西红柿、黄瓜之类的新鲜蔬菜,现在买一条黄瓜的钱,到了夏天就能买一筐黄瓜,冬天买一条黄瓜只能吃一顿,夏天买一筐黄瓜能吃几十顿。”这是武象廷担任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后,毛泽东给他上的第一堂生活管理课。到了夏天,因为武象廷回警卫班有事请了几天假,就临时让王振海替他给毛泽东买菜。王振海头一次上街买菜,尽挑新鲜的有营养价值的买。结果,他买回来一些嫩玉米蕊,也就是那刚开过花,还没有结玉米的小玉米笋。王振海满以为这下给毛泽东买回来好吃的了。炊事员做好后,端给毛泽东吃。没想到,毛泽东皱起了眉毛,任凭工作人员怎么讲,他就是坚决不吃。并且,毛泽东有点不悦地说:“炒这一盘菜需要多少颗玉米?要是这些玉米长熟了能打多少粮食?叫我吃这样的菜,这不是破坏生产吗?把这个菜端回去,谁买的就叫谁去吃。”{1}
无论在哪个时期,毛泽东所吃的菜都是一些十分普通的百姓菜。保健医生多次劝毛泽东要注意营养,改变饮食习惯,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听了后,毛泽东每次都摇头,有时说:“你们说的那些山珍海味,我不喜欢吃,我不想吃的东西你们就不要勉强我,我吃了不舒服,就说明吸收不了。再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有时他用毛竹筷子敲敲碗里的二两米饭望着保健医生说:“全国农民要是都能吃上我这样的饭,那就很不错了,你就可以跟我提你的那些建议了。”他的固执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而他的道理又是轻易不好反驳的。有一次,他对医生徐涛说:“就你懂得饮食科学?你到我这个年纪未必有我这个身体,我看小地主就比大资本家活得长。”
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全国不少地方遭了灾,许多老百姓在挨饿,我们是不是不吃肉,不喝茶了?我们带个头好吗?”卫士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如何回答。他们跟随毛泽东多年,太熟悉毛泽东的生活习惯了,对人参、鹿茸、灵芝之类的礼品,毛泽东从来不用,他所吃过的最高级的营养品就是葡萄糖了。对毛泽东来说,如果要说吃过滋补品,那就是红烧肉了。毛泽东喜欢吃红烧肉,对猪肉的几种做法他都爱吃,如回锅肉、狮子头、米粉肉等。毛泽东的茶瘾也很大。他喜欢喝浓茶,还时常津津有味地把茶叶都吃掉。毛泽东的工作量很大,睡眠也没有规律,再把一周两次的红烧肉和喝茶的习惯改变了,他怎么办?毛泽东见大家面有难色,又进一步地解释说:“人家逼债(指苏联毁约),我们少吃一点肉,争取三年内把债还清。”卫士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毛泽东的脸上,接着,毛泽东提高嗓音坚定地说道:“我们中国人是有志气的。谁也休想让我们低头弯腰。”回到北京以后,毛泽东讲:我们的出路有两条,即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当时,全国城市人口每天的粮、油等食品都是按严格控制的标准供应的,几乎人人都吃不饱。毛泽东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全国人民都在定量,我也应该定量。是不是肉不吃了?你们愿意不愿意和我一起带这个头啊?”大家都爽快地回答:“愿意!”毛泽东听后高兴地宣布:“那好。我们就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1960年是最困难的一年,毛泽东心情十分沉重,他的话少了,笑容也少了。这一年,毛泽东7个月没有吃一口肉。由于长期缺乏营养,毛泽东和很多群众、干部一样得了浮肿病,脚背和小腿的肌肉一时都失去了弹性,一按一个坑,久久不能恢复。周总理见状一次次地劝说:“主席,吃口肉吧。为了全党全国人民吃一口吧!”毛泽东摇摇头说:“你不是也不吃吗?大家都不吃,共渡难关。”宋庆龄闻讯特意从上海赶到北京,亲自给毛泽东送来一网兜螃蟹,毛泽东说:“谢谢你,我不能收,我跟工作人员讲了实行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宋庆龄很是感动,坚持说:“螃蟹不是肉,也不是蛋,螃蟹就是螃蟹,你非收下不可。”毛泽东对宋庆龄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尊敬,推辞不掉,只好收下,可是,宋庆龄一走,他就把螃蟹送给了警卫战士,自己仍然一口不吃,最终谁也无法改变他不吃肉的决定。{1}这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领袖如此和全国人民一起忍饥挨饿,共渡难关,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毛泽东对儿女是极富怜爱之情的,但他从不让子女在生活上享有任何特权。毛泽东常对子女说:“我是国家干部,国家按规定给我一定待遇。你们是学生,按规定不该享受就不能享受。还是各守本分好,现在这种形势尤其要严格。”{2}毛泽东一生共有10个子女,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幸存下来的只有岸英、岸青兄弟及李敏、李讷两姐妹。毛泽东自投身革命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荡之中。岸英、岸青兄弟多年失散,1940年李讷降生后,李敏又赴苏联与贺子珍团聚。年近半百的毛泽东多么渴望得到一些儿女亲情的慰藉。因此,他再也不忍心让李讷离开自己,尽管工作繁忙,也没把她送进保育院,而让她在自己身边长大。李讷小时,记不得多少次,毛泽东紧张工作之余,抱着她,轻轻拍打她的后背说:“娃娃,我的好娃娃,乖娃娃……”每当这时,李讷用小手搂住父亲的脖子喊:“爸爸,我的小爸爸,乖爸爸……”然而,毛泽东却从来不允许子女在生活上有丝毫特殊。新中国成立后,李敏和李讷在育英小学寄宿读书,她们每星期都要回来过周末,到了那一天,学校就把学生的伙食费退给学生自己。李敏和李讷对带回来的伙食费,从来不自己花掉,而是如数交给毛泽东,毛泽东把钱让卫士转交给武象廷。于是,这些钱就作为李敏和李讷星期日回到家中的伙食费,并在管理科上了账。父母对子女有舐犊之情,同时父母又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毛泽东对青年一代的希望,实践在对子女的严格要求上。他希望青年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的子女做到。他所耕种的“教育实验田”对于小家虽无五谷丰登,对大家却是功德垂范。
当然,即使如此严格管理,也避免不了家政透支现象。乡下亲戚进京,穷困的师友求救,甚至身边工作人员的生活困难,他都要关心,多多少少地从经济上给予接济。这些庞大的开销,当然不是他的工资所能应付的。于是,毛泽东只好同意从他的稿费中补贴一部分。不过,这要征得他的同意。五六十年代,为了把好家庭经济关,毛泽东还每月检查家庭开支情况。1953年,毛泽东对王鹤滨说:“伙食费用能不能压下来些?”王鹤滨表示很为难。“这么难啊!看样子你非要下狠心向下压不行啦!”毛泽东还是示意要把伙食开支的费用降些下来。外地出差,毛泽东也严格掌握标准。庐山会议的第四天,毛泽东对秘书高智说:“你与李师傅核计一下,看我的伙食费超支没有?超过了不能补贴。”学会了精打细算的李师傅认认真真地将每一笔账核实统计了一遍,确实没有超过,高智向毛泽东作了如实汇报,毛泽东又叮叮了一句:“超过了不能叫当地补贴。”
毛泽东是中国乃至世界流芳千古的伟人,但他又是北京中南海里一位极其普通的居民。作为人民的领袖,他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只讲贡献,不求索取。他曾说过:“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2}毛泽东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用自己伟大而平凡的一生,书写了“共产党人”这四个光彩夺目的大字!
延伸阅读:1961年毛泽东的西餐菜谱(摘自《毛泽东遗物事典》 作者: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毛泽东推崇中国菜,终生喜欢中国菜,但这并非说他反对西餐,拒绝西餐。60年代初,毛泽东在吃过几种西菜后,突然对西餐中的几种菜肴感起兴趣来。他想,原来西餐中也有许多菜看的制作方法妙不可言啊。
大概从60年代初开始,工作人员开始为毛泽东物色精通中西菜肴制作工艺的厨师。当时,毛泽东聘请的一位姓陈的厨师擅作西餐,毛泽东对他的手艺常常赞不绝口。江青很欣赏西餐,有一次在吃过陈师傅做的几样西菜后,称羡不已。她对毛泽东说:“陈师傅的手艺还真不错,我那边的师傅没一个比得上!”毛泽东听罢便对她说:“如果你想要,就把陈师傅调到你那边去好了。”江青闻言大喜过望,最后真的毫不客气地将陈师傅要过去了。
1961年4月26日,几位工作人员会同厨师为毛泽东精心订制了一份西菜、两菜汤菜谱。从保存下来的西餐菜谱来看,内容尽管谈不上十分丰富,但己比较周到的照顾到了毛泽东的饮食喜好。这份菜谱包括七大西菜系列,即鱼虾类、鸡类、鸭类、猪肉、羊肉类、牛肉类、汤类。毛泽东晚年生活遗物中,尽管餐具品种丰富齐备,但没有一套完整的西餐具。
毛泽东喜欢吃色虾,西餐中鱼虾的制作方法也丰富多彩,而且风味独特。
1961年4月制订的西餐菜谱中包括下列这些异国风味的鱼虾:蒸鱼卜丁、铁扒桂鱼、煎(炸)桂鱼、软炸桂鱼、烤鱼青、莫斯科红烤鱼、吉士百烤鱼、烤青菜鱼、菠兰煮鱼、铁扒大虾、烤虾圭、虾面盒、炸大虾、咖喱大虾、罐焖大虾、软炸大虾、生菜大虾等等。
毛泽东对于用西餐方法制作出来的鱼虾感到十分新鲜惊奇。他常常在吃上一段中餐方法制作的鱼虾后吃上一次西菜鱼,以此换换口味。其实,他吃的鱼虾大多是国产货。比如他常吃的小虾就是中南海产的。工作人员休息时做上几个小箱,里面放上一些饭粒,丢进中海里,第二天取箱时一般能捞上一小碗小虾。毛泽东很喜欢吃中南海出产的这种小虾,有时他用中国菜的做法做了吃,有时也用外国的方法做来吃。
毛泽东吃鸡,但谈不上特别喜欢。西餐中鸡的做法比中餐要多,因为西方人以肉食为主,因此制作花样代代相传,推陈出新,可谓五花八门,层出不穷。毛泽东对西菜中鸡的做法很是推崇。60年代初,工作人员制订西餐菜谱时.在鸡类上列出了这些一般人闻所未闻的西菜名称,黄油鸡卷(鸡排)、软煎鸡徘、鸡肉饼、鸡肉元、大王鸡肉饼、鸡肉丝、罐焖鸡、红焖鸡、葱头焖鸡、青菜焖鸡、纸包鸡、鸡丁敏士、椰子鸡、奶油鸡等等。毛泽东对上述西菜鸡并非样样都喜欢,但偶尔吃上一顿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毛泽东不大喜欢牛羊肉,也许他有些嫌弃牛羊肉的膻昧。他在诸多肉类中独独对猪肉钟情不悔。他喜欢红烧肉,倘若一段时间未吃还真有些嘴馋,往往主动提出来“打打牙祭”。60年代初工作人员制订西餐菜谱时,考虑到毛泽东这一特点,特别为其安排了小乳猪,这样便能做到肥瘦适中,面面兼顾。毛泽东吃过的西菜中有下列猪肉类:烤猪排、烤猪腿、炸猪里几、炸猪排、馏猪排、法国猪排、意式奶猪等等。至于牛羊肉类,因为毛泽东不是很喜欢,因而只是偶尔掺杂一些品种进去。毛泽东吃过的西菜中的牛羊肉有:羊肉串、烤羊腿、烤马骏、白烩羊肉、煎羊排、煎羊肝、牛扒、煎牛肉、咖喱牛肉、伏太牛肉、酸牛肉,烩牛尾等等。
毛泽东喜欢喝汤,几乎每顿饭菜中都有一小碗汤。西餐中汤类品种丰富,而且各具特色风味。毛泽东60年代吃过的西菜汤有,奶油汤、牛尾汤、红菜汤、鸡杂汤、腰子汤、葱头汤、红花鸡汤、饺子汤、红鱼汤、卜菜泥汤、巴粒米汤、什锦汤、鸡蓉鲍鱼汤、鸡汤蓉汤、意国面条汤、龙须菜汤等等。
毛泽东60年代对西菜感兴趣,但他很少正正经经吃过一顿纯粹的“西餐”。在毛泽东看来,无论是口味,还是营养,中国菜都远远超过西菜。当然,西菜中也有不少极品,也有不少值得中菜借鉴学习的地方。然而,如果让他每日吃西餐,他就不会愿意。因此,毛泽东在吃西菜时一般都是与中菜和合在一起吃,即是说,他每天的饮食还是以中菜为主,其中也夹杂上几个西菜,或是西菜肉类,或是西菜汤类。
毛泽东对中菜、西菜有着十分独特而精辟的认识。有一次,他在与保健医生徐涛谈起中西菜肴的比较时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菜饭。饮食也是文化。全国有多少省和地方,菜饭有多少种?中国地大物博、宝藏很多,可开采及生产的有限;土地多但可耕地少,大家只好暂时少吃一点;中国是东方国家,习惯上吃得素一些。本来在中国古代,佛教僧侣终年吃素食。据说南朝梁武帝终生都吃素,影响较大。后来素食由寺庙传到宫廷又传到民间,不过我们并不是全素,吃得素一些对健康有好处。西方人食物里脂肪多,越往西越多,他们得的心脏病也比中国多。”毛泽东还常说:“中国饭菜合理,在对人的健康方面比西餐要好很多。”平心而论,毛泽东的看法是很有见地的。
工作人员为毛泽东制订菜谱的目的也是一个加强平衡的问题。可毛泽东一生艰苦节俭惯了,对于饮食营养平衡的繁琐搭配素来并无好感。他认为这样做未免显得多此一举,因为一则麻烦,造成追求享受和奢侈;二则违背了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偏好。所以毛泽东对任何有计划的菜谱都是坚决反对的,他不愿意在吃饭方面也受约束,他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