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这次你真的错了—杨丽娟报道文本失误解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08:50
作者:龙溪烟水钓客 提交日期:2008-3-14 9:48:00 访问:461 回复:3
南方周末,这一次你真的错了
(南方周末是我敬重的媒体,而杨丽娟是我讨厌的星迷。但是,讨厌的杨丽娟却起诉了敬重的南方周末,最重要的是,我想说,南方周末真的错了!于是,我尽可能小心翼翼地撇开讨厌和敬重两种情绪可能作梗的浮萍,好努力让这场官司是与非的水面显露出来。)
这注定是一次可能失去客观立场的冒险报道。南方周末在《杨丽娟事件观察:你不会懂得我伤悲》的长篇通讯中开首即透露了日后成为被告的端倪,文章说“这是本报记者的观察:一个掩藏着脆弱、敏感、绝望和固执的故事”。
太多的形容词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它很容易蒙上主观的色彩;更何况,报纸主动为记者开启了“观察”之门而不是保持着坚定的写实立场。作为报道,使用评述意味的“观察”手法绝非明智之举。
最要命的是,文章充满了大量杨家私密生活的情节,而这些情节似乎并不适合公开报道。同时它,从专业的写作角度来看,它们对文章主旨并无烘云托月的好处,反而变得混乱不堪,似乎沦落为挖掘隐私的小报作风。
部分故事被不妥当地挖掘并加以公布出来,而且文字中折射出某种歧视性或者暗示性。比如说,“杨丽娟和母亲陶菊英都出生在阿干镇,生活在这里的人在外人看来格外‘脆弱、敏感、绝望’”,这简直是对当地人精神或性格的歧视。谁也没有权力用这样的文字贬低一个区域的居民人格,再说,这个危险的结论没有任何权威可靠的依据,难道心理学家对该区域做过科学调查么?
对杨丽娟的描绘很容易让感性占上风的读者产生狡猾可恶的印象。文章有一处说,“她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在媒体的包围中,警惕地绝口不提‘从前’、父女关系、母女关系、辍学生活……”,“心思缜密”、“警惕”已经超越了客观纪录的范畴而被主观推测取而代之。另一处说, “一天记者们吃完饭,把没吃完的打包带上来,吃了几口,杨丽娟发现土豆丝下面还有玉米、花生和其他几样食物——跟以前一盒土豆丝一盒青椒肉丝的状态不同,知道不是单锅小炒,她迟疑了一下,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拉着记者,把盒饭拿给妈妈吃。此前她很少过问妈妈的饮食。送完饭盒,杨丽娟悄悄给别的记者打电话,让他们带个盒饭上来。”
表面上,盒饭这个细节体现了记者善于观察不动声色纪录的职业技巧,但却忽略了细节背后更多的可能性动因。记者们既然去采访杨丽娟和其母亲,也明知道杨家生活之窘境,连单锅小炒都舍不得给她们送,作为同行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而不是认为杨丽娟在挑三拣四。这般冷漠也就难怪她们会认为媒体只是在利用!而杨丽娟“很少过问妈妈的饮食”这一表述信息来源不明,是杨自述还是杨母所透露?另外,杨父可以在饭馆捡吃的,是不是就等于杨丽娟也必须接受记者的剩菜?需要考虑并加以尊重的是,每个人对剩菜尤其是非至亲人士的剩菜心理反应不同。
“杨家精神病史”的插曲更明显地在为读者提供某些暗示,对杨父杨勤冀和杨母陶菊英显然构成了不利的猜疑。报道如下:
“他们家发生过很不好的事情。”陶菊英始终回避这件“不好的事”:杨勤冀的弟弟亲手砍死了他们的母亲。
“这件事在1950年代的兰州,还是很轰动的。”兰州20中的同事对此还有印象。弟弟为什么砍死母亲,没有人能说清,杨勤冀同事们比较相信的版本是,“跟杨勤冀有些关系”:杨勤冀个子不高,其貌不扬,几次交女友未果。一天弟弟兴致勃勃地把自己女友带回家来,母亲看了,试探着问:“你哥哥还没女朋友呢,不如把这个女孩让他?”弟弟的女友很生气,甩了弟弟。弟弟想不通,砍死了母亲,最后被鉴定为精神病———也就是外界一直流传的“杨家精神病史”。
这个插曲想说明什么?杨家人就是有精神病?它的暗示味道太重了。而且,从媒体职业道德来说,披露杨家的精神病史也不厚道,每个公民的健康隐私都是不容侵犯的领域,南方周末作为一向自负为民主法治启蒙者的成熟大媒体应该谙熟这一点。
尤其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报道大晒特晒陶菊英的情感史,把她与多个男人的纠葛毫无保留地抖露在公共视野之下。风流成性,随便与男人上床?还是说迫于生存以性资源与男人的资本资源互换?故事的叙述本身并没有表露记者的主观倾向,然而,关键在于,这些故事本身就不应该被公开。它已经与客观无关,而是坠入到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界限被打破的危险境地。
陶菊英的私生活本身受到法律保护,媒体没有公开做道德审判的权利,记者既没有必要也不可以四处打探其个人隐私并加以传播。而且,陶菊英的私生活和女儿杨丽娟沉迷于追逐刘德华并无必然的关联,此时媒体的做法并不属于迫不得已为了捍卫公众利益而牺牲某个采访对象权利的特殊情形。因此,把杨母和多少个男人上床的故事附会到杨丽娟事件中来,不单纯是伤害了杨母,也同时伤害了杨丽娟,因为杨丽娟不需要因自己的追星行为为母亲的贞操承担责任。
我感到惶惑的是,报道究竟是解析杨丽娟悲剧还是在细致讲述杨家所有丑陋的故事?或者说,解析杨丽娟悲剧就一定拥有抖搂杨家丑闻的权力?或者说,解析杨丽娟悲剧就一定要抖搂一切杨家丑闻,不管它是适合公开还是不适合公开?一个女人可能有面对出格行为的必要后果的心理准备,但她必须承担整个家庭所有成员的痛苦往事乃至于隐私全无的心理折磨吗?
因此,单就该报道而言,我所敬重的《南方周末》显然错了,不管它是有意还是无意,我所讨厌的杨丽娟受到的伤害确实值得所有媒体反思。而大量网友纯粹情绪性的谩骂与羞辱更让我们警醒,媒体究竟在这场炒作的风暴中为公众的心灵指引了什么样的方向?
遗憾的是,南方周末似乎一错再错。3月13日,南方日报报道说,南方周末首次打破沉默发表声明,希望杨丽娟母女“尽早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声明说,“我们希望她们母女能够尽早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不想让她们因为一个普通的民事官司而重新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所以我们一直保持沉默,没有作出积极的回应,甚至拒绝了许多媒体的采访。”
声明是如此幼稚,不免为之一声叹息。杨丽娟及其家人究竟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我们毫无权利干涉。媒体和公众不是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关系,更不必要对自己的采访对象做出引导性的试图。
声明说“不想让她们因为一个普通的民事官司而重新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言语之间隐约透露出媒体高举的人文关怀大旗。而我所看到的却是,它恰恰折射了南方周末乃至所有媒体的悖谬性:不错,避免新的舆论风口浪尖,那当初的风口浪尖是谁推动的?南方周末能坦然表示自己可以置身于这个拷问之外么?为什么不能在最初就意识到,我们没必要将杨丽娟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就让杨家人自己独力面对自己的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当风口浪尖来临的时候,南方周末能安然无恙全身而退,而弱小的杨丽娟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