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军衔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29:32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军衔演变。
来源百度网
一、清末北洋新军的军衔制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清廷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编练新军。1903年清政府设练兵处,为编练新军的总机关。1904年练兵处、兵部会奏朝廷, “参仿八旗官员之秩序,旁采各国军营之规则”,制定新军等级。从此,中国军队便开始实行军衔制。
军衔制度同过去清军的等级制度相比,在等级设置上的变化是,改变了过去武职阶品一列到底的叙位方式,而采取了区等分级的形式,即军官“区为三等,析为九级”,军士和兵各分三级,加额外军官,共汁六等十六级。
各级的名称如下;
军官:上等第一级,大将军、将军、正都统
上等第二级,副都统
上等第三级,协都统
中等第—级,正参领
中等第二级,副参领
中等第三级,协参领
次等第—级,正军校
次等第二级,副军校
次等第三级,协军校
额外军官: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 正兵、—等兵、二等兵
清政府首次采用的军衔称号是沿用了八旗的官名,稍加整理而成的。
都统,是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军事长官,满名为“固山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年),借用古代官称定汉名为都统。 ‘
参领,满名称“甲喇额真”,明万历四十三年(1515年),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时,于固山额真之下设置的—级官职。八旗还有“协领”的官称,为驻防骑兵将领的名称。
军校,八旗步军营有“步军校”,圆明园内三旗有“护军校”,从八品武职中有“副军校”等。
上士、中士、下士衔称,系采用夏商周三代之官号。
清末军衔的再一个特点是,在军官之外另设有军佐官衔。练兵处和兵部在呈报《陆军军官军佐任职等级暨补官体制摘要章程》的奏折中说:“军官之外,经理饷械,医务法律等官员,是曰军佐;所司事务重要且繁,必各有专门之学,始能胜任;与军官事同一体,其品秩官阶亦应相似,惟于官名之首,冠以同字,以尔区别。”
清朝规定,军佐按专专业分为十一类;军佐衔最多的设三等八级,最少的仅设一等二级。光绪二十一年首次规定,军佐衔称与同级军官相同,只是在军官衔称前冠一个同字,如“同副都统”、“同正军校”等。宣统元年,因“官名之上冠以同字,亦嫌界限不清”,故改为在衔称前加专业名称,如“军需副都统”、“马医正参领”等。
军佐官衔设置范围及其等级如下:
军需、军医、制械官,设副都统以下三等八级;
马医、测绘、军法官,设正参领以下二等六级;
书记宫,设副参领以下二等五级;
稽查、军乐队官,设正军校以下一等三级;
司书生、司号官,设副军校以下一等二级。
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军衔制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倡议下,100多名仁人志士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黄兴、章太炎等人制订了一整套《革命方略》(以下称“A计划”),明确提出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并“纸上谈兵”地草拟了“军政府与国民军之条件”。
在“军政府与国民军之条件”中,不仅规定了军队的编制,还制订出一套“将校之等级”(注:此处的“将校”即军官),上等称“督”、中等称“尉”、下等称“校”,第一级称“都督”、第二级称“副督”、第三级称“参督”、第四级称“都尉”、第五级称“副尉”、第六级称“参尉”、第七级称“都校”、第八级称“副校”、第九级称“参校”。这应该算是国民党军队军衔制度的起源。
1911年辛亥革命后,黄兴营湖北军政府邀请,到武昌主持军务,一向视所中山为师友的黄兴,也开始按A计划整编湖北义军。而同盟会的“将校之等级”也得以实施:按当时的规定,军官的等级标志(军衔标志)为竖条肩章(与北洋军队的常服肩章样式相仿):上等为全银底,中等为红色底镶两条银色宽杠,下等为红色底镶两条银色宽杠,“督”缀三颗金色五角星——这也是五角星作为我国军队军衔标志的发端,“副”缀二颗星,“参”镶一颗星。但这些举措与黄兴先生一样,不久就消失在远去上海的轮船上了。
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举行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仪式,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宣告成立。1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军士服制令》,按此规定,“官兵阶级”区分为官佐、士兵两类六等十四级:
上等官佐___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官佐___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官佐___大尉、中尉、少尉;
额外官佐___司务长;
目兵___一等目兵、二等目兵;
兵___一等兵、二等兵。(注:军佐只设中将校以下)
但,这种军衔制度尚未实施,临时政府旋即又颁布《陆军官佐士兵阶级表》,对军衔的等级和称谓做了修改,等级改为六等十六级,称谓也做了变更。
上等官佐___ 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官佐___ 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官佐 ___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额外军官___司务长
军士___ 上士、中士、下士
兵___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同时规定,上等官的军衔称号前不加缀兵种勤务称号,上等佐(左将军以下)设军需、军医、兽医(右将军以下)三科;中下及额外官佐中,军官设步队、骑队、炮队、工程队、辎重队等五类,军佐设军需、军医、司药、兽医等四科。此外,废除了新军上等官第一统之上的大将军、将军衔,改设大元帅、副元帅衔(后来,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时,又将副元帅衔改称元帅),这是中国近代大元帅、元帅衔的始原。
2月间,民国临时政府又颁布《海军官佐士兵阶级表》,其等级设置与称号与陆军相同,但并重勤务设置更加繁复。
从1月颁布《军士服制令》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开始陆续授予陆海军高级官员以“阶级”(即军衔),如大将军、陆军部长黄兴,海军大将军、海军部长黄钟瑛……
仅仅几个月之后,临时政府就解散了,它所制定的各种法规制度也就逐渐飘散在历史的烟云中……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
民国军官仍采用三等九级制,而于尉官之下,另设“准尉”,改排长(后南方各省改称“连附”)为中尉、少尉二级。上等官改称“将”官,中等官改称“校”官,初等官改称“尉”官;每等分“上”、“中”、“少”三级。军佐不设上等第一级,故与将官同等者,只二级。军士及兵卒以勤务为标准,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兵卒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1912年8月,北洋政府公布新的《陆军官佐士兵等级表》,军官仍为三等九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官;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北洋政府还有两个特殊的规定,其中:虚衔规定:将官衔在正式授予之前,可以先加一个虚衔,即陆军上校可加少将衔,陆军少将可加中将衔,陆军中将可加上将衔。如护国名将蔡锷,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追赠军衔的规定:军官作战阵亡或病逝后,依其生前业绩,可以追赠高一级的军衔,如中将可以追赠上将。
四、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制
1931年4月,国民党政府颁布《陆军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沿用北洋政府时期的军衔制,衔级和衔称都不变。当时授军衔没有统一的机构,国民政府可以授,总司令部可以授,军事委员会可以授,甚至上级机关或军政长官也可以授。1932年,西北军阀马步芳曾把还在小学读书、只有12岁的儿子马继援,委派为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更为荒唐的是,上报到南京中央军政部后,竟然给予正式命令,发给了委任状。另外,当时军衔和职务相比,衔高职低的情况比较普遍,军长大都授上将。一些地方军阀,手中不过万把人最多几万人,也自封为上将。1933年,当时蒋介石在一次纪念周上讲话说:“国民党军队同列强相比,战斗力特弱而将官特多,上将都数不清了。”
为了整顿军队军衔混乱状况,以适应其军事上的需要,国民政府决定对军衔进行修订。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国民政府重新制定了陆、海、空军《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1935年3月,颁布了新的军衔等级表,把上将分为第一、第二两级,增设特级上将。整个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
将官: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军: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准尉;
军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海军士兵分八级,称谓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
国民政府时期的军佐衔,最初等级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相同,但改变了称谓,即在军官衔的前面冠以专业名称,如“军需少将”、“军医中校”、“军法上尉”等。1934年以后,军佐衔改用新称谓,将级军佐衔统称“监”,校级军佐衔统称“正”,尉级军佐衔统称“佐”。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为适应全面内战的需要,对各级军官的服现役限龄作了大幅度降低:一级上将,62岁;二级上将,60岁;中将,56岁;少将,52岁;上校,46岁;中校,44岁;少校,42岁;上尉,40岁;中尉,38岁;少尉,36岁。这在当时主要军事国家中是比较低的。
国民党军队的上将衔,比较复杂。除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档次外,还有中将加上将衔和追赠上将几种。
特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授予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实际上这一衔级是专为蒋介石而设的。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常服的军衔标志,抗战结束前都是金版领章上缀3颗三角星。抗战以后,常服的军衔标志,由领章改为肩章,二级上将为3颗五角星,一级上将、特级上将分别为4颗星、5颗星。因此,也分别被俗称为“三星上将”、“四星上将”、“五星上将”。也有人是死后才被追赠的,如张自忠、廖磊等;还有人生前死后都为正式晋升二级上将,如钱大钧、罗卓英等。
此外,国民政府于1934年12月对驻蒙古、新疆、西康、西藏等地的武职官员,颁行了一种特殊的官衔,共分三等十级,其称谓类似于清末的军官衔称:一等一级称都统、一等二级称副统、一等三级称协统,二等一级称都领、二等二级称副领、二等三级称协领,三等一级称都卫、三等二级称副卫、三等三级称协卫,此外还设有准卫一级。
中国的军衔制从清末建立到民国的几次改动,军衔等级中都没有“大元帅”这一级,那么孙中山和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孙中山等人的大元帅并不是军衔,而是职务,是一种权力象征。1917年7月张勋复辟后,孙中山即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有130多名议员出席,决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规定军政府设海陆军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均由国会选举产生。大元帅是国家元首兼行政首长,元帅则协助其工作。9月1日国会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桂系军阀陆荣廷、滇系军阀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大元帅职,但陆、唐二人不愿和孙中山合作,分别通电拒受元帅职务。可见,孙中山的大元帅是一种职务,即最高军政长官,其权力相当于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即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而不是军衔。
其实,在晚清实行军衔制时,就有陆海军大元帅一职,是由光绪皇帝兼;光绪病逝后,宣统皇帝即位,因他当时才3岁,大元帅之职由其父摄政王载沣兼。
而民国时期的大元帅也不止孙中山一人。北洋政府历届元首(总统或执政),均兼陆海军大元帅。1924年11月,孙中山督师北上,国民党元老谭延、胡汉民在广州先后代理大元帅职。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政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的大元帅也是一种实际职务名称,其权力相当于实行“内阁制”国家的总统。
1934年3月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在长春当上了“满洲国”儿皇帝,并兼“满洲国陆海军大元帅”。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发生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2日,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及党政联席会议决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大元帅,即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是旧中国最后一位大元帅。
以上这些大元帅都不是军衔。如蒋介石就任大元帅时,军衔仍为特级上将,直到1975年蒋在台湾去世时,其特级上将的军衔都未曾改变过。
五、人民解放军建国前的授衔活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实行军衔制度是1955年,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以前,就曾经有过三次授予军衔的活动。
第一次是在 1939年。这年 4月2 日,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书记处, 提出“建立各级干部之等级(三等九级制)”。5月 30日总司令部发出“建立 等级制度的训令”。8月 20日,中央军 委发电给朱德、彭德怀和各部队领导 人,对“重新规定部队等级(官阶)制度时宜注意”的事项,作了五条指示。 据此,首先授予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工作人员以将、校、尉各级军衔,在建 制部队中授不授衔,人们意见不大一致,到 1942年 4月 24日,党中央和中 央军 委决定“军队中暂不规定等级军衔”,停止了这次的授衔工作。
第二次 是在 1945年。这年秋天,苏联红军同中国军民一道打败日本侵略军后,苏 军远东司令部于 9月 15日派了一名上校联络官,从沈阳飞抵延安与中共中 央联系,希望很快派一名负责干部去东北,协调中苏两军的行动。中央决定 派彭真等六位同志随苏军飞机前往。9月 16日,中央作出决定,以军 委主席 毛泽东的名义,书写了中俄两种文字的委任书,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 将军衔,伍修权少将军衔,段子俊、莫春和上校军衔。
第三次是在1946年。 这年 2月24日,中共中央根据同国民党签定的“双十协定”和“停战协定” 精神,发出《关于军队整编的若干问题的指示》,提出“我军各级干部即须 执行将校尉的正规制度”。据此,率先给人民解放军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 的工作人员授衔,叶剑英等授予中将军衔,陈赓等授予少将军衔,符浩等授 予上校军衔,华诚一等授予中校军衔,王少庸等授予少校军衔。整个部队的 授衔工作,正在紧张准备之际,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授 衔工作不得不停止下来。
六、1955年实行的军衔制
元帅2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将官4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4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军士3级:上士、中士、下士。
兵2级:上等兵、列兵。
但实际授衔时,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大元帅衔空缺未授;增加授予准尉军衔,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军衔的种类区分和军衔称为1955年军衔制对军官的区分比较复杂,按专业勤务分为指挥、政治、技术、军需、军医、兽医、军法和行政等8类。指挥和政治军官中,又按军兵种分为若干类。各类军官军衔等级如下:
1、指挥军官和政治军官步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骑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炮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装甲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工程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铁道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通信兵军官:少尉至大将。
技术勤务军官:少尉至上将。
公安军军官:少尉至大将。
海军军官——海上军官:少尉至大将。
海岸军官:少尉至上将。
2、技术军官:少尉至上将。
3、军需军官:少尉至上将。
4、军医军官:少尉至上将。
5、兽医军官:少尉至上将。
6、军法军官:少尉至上将。
7、行政军官:少尉至大校。
海军海上军官及技术、军需、军医、兽医、军法、行政军官的名称前,均冠以军种及专业勤务名称,构成这些军官的军衔称为,如海军中尉、技术少校、军法上将等。其他军兵种军官,规定只在将军军衔前冠以军兵种名称,如步兵少将、公安军中将、空军大将等。校官以下人员,无专业衔称,直接称谓其军衔。1965年6月1日起我国取消军衔制度。
七、新中国第二次实行军衔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我军革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恢复军衔制度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80年3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提出要搞军衔制。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1985年6月,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果断地提出割断1965年以前的军衔体制,“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士兵军衔制度同时立法。同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由此形成了我军完整的军衔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军衔制度于198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军官军衔设3等11级,即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海军、空军军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中央军委领导邓小平、杨尚昆主动提出自己不受军衔,因此,一级上将空缺。士官分别佩带共有4个军衔等级的标志。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士官: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上士、中士、下士;兵:上等兵、列兵。
1994年7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1988年制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作了修改。其中主要改动为:(1)取消一级上将军衔,军官军衔由原来的3等11级改为3等10级。(2)明确规定:中央军委主席不授予军衔;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均为上将。(3)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从正大军区职至排职的军衔设置,由原来的一职两衔或三衔(其中一个为基准军衔),一律改为一职两衔(其中前一个为主要军衔,后一个为辅助军衔)。此外,士兵军衔也做了改动,在原有的专业军士和军士长军衔上,增设了等级,分别为:军士长:一级专业军士长、二级专业军士长、三级专业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长专业军士:一级专业军士、二级专业军士、三级专业军士、四级专业军士。
1995年9月1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规定预备役军官军衔设3等8级,即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1999年6月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重新修订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士兵的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我国在采用的将、校、尉称号,是北洋政府于1912年8月命名的,已经是汉语的第四代军衔称号了。
四次命名的称号虽然大多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以我国古代的官称来命名。如前三次命名的都统、将校、都尉、参领、领、军校等名号,均为我国清代以前的官名。现在使用的元帅、将军、校、尉、士等名称,则是我国更为古老的官名。
元帅:
渊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战时最高统帅,宋有兵马大元帅,元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
春秋时晋国以卿为将军,战国时开始为武官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魏晋南北朝更繁,隋唐以后历代皆设有将军官号。
校: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等八校尉,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后通称将佐为八校。晋武帝时设有军校,是住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亲军校等官职。
尉:
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的太尉、大尉、中尉地位颇高,以后带尉字的官号地位逐渐下降。唐代折冲府以三百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阶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
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土、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官职。秦以后,常有袭用古制而以上士、中士、下土为官秩者。
军衔的汉语称号将、校、尉、士等,并不是外来的“国际通用军衔名称”。现代国际通用军衔名称来源于西欧式军衔,它不同于我国古代的官衔制度,二者的不同不在于名称,而在于内容。军衔制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士兵列入了等级,形成了上自最高统帅,下至最末一等兵的一个等级体系,其等级标志不同于我国古代表明官员等级的标志,军衔制还设置了军兵种和勤务符号,军衔制对军衔的晋升年限和军人的服役年龄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军衔作为一种制度,在国际上具有相对的统一性,但每级衔称的命名则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己规定。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派遣不少官员和学者出洋考察,他们回国后在考察报告和撰写的文章中,对西方的军衔称谓起初采取音译的办法,如将英国的上将译作“执纳罗”,将德国的上校译作“倭勃斯脱”等。但是,音译难以使人对其等级地位得到一个确切的概念,于是改为套译,即套用当时中国武职官员的等级来翻译。开始用“品”来套,当时西方设有元帅的国家,军官衔一般有十级,而中国的“品”只有九级,就把第十级的少尉依次套为“十品”官。后来改为套用绿营的官级称谓,例如光绪二十三年出版的《拟请中国严整武备说》,对德国的“武职品级”是这样套译的,上将译作“头等提督”,中将译作“提督”,少将译作“总兵”,上校译作“副将”,中校译作“参将”,少校译作“游击”,上尉译作“都司”,中尉译作“守备”,少尉译作“干总”,准尉译作“把总”。出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套译在当时出版的刊物中是不一致的,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命名军官军衔的汉语名称之后,才最终统一起来。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的军衔演变 秦晖西方近现代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发展演变 国骂的沿革、传承及现代时尚演变 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1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2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y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abc)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转载) 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历史由来及演变 【中国古代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