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百草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35:31
13.武彪:从孔庆东的辩才想到“清谈误国”[转]
2007-3-29 [379]
http://news.sina.com.cn/bbs/2006/0725/09438038.html
作者:武彪大师  发表日期:2006-07-23 21:29:47
下午一点钟看凤凰卫视节目“一虎一席谈”。
节目辩论主题是香港高校是否对北大、清华造成挑战。正反双方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滨和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顾海滨认为:香港高校不用挑战,他们已经超过北大、清华了;孔庆东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一个小虫子能够和老虎打架吗?
节目中顾、孔两位各持己见,中气十足,争得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特别是孔庆东,不愧北大出身,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气势磅礴,情绪激昂。从他身上你很容易发现那种北大人独具的自信自负的才子本色。相比之下人民大学的顾海滨,虽然也称得上“声震寰宇”,并且好以数据说话,但是在以情绪感染在场观众的功力上,显然无法抗衡“北大醉侠”,赢得的掌声稀稀落落,远远赶不上醉侠获得的超人气声浪。
这要是在十年前,我也会坚定地站在孔庆东一边,亢奋地卖力鼓掌,可现在过了而立之年,看着孔庆东口吐莲花的精彩表演,我的脑海中竟然涌现出一大堆“不敬”语词:清谈误国、北大中文教育失败、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应该走出象牙塔——向人民“投降”。
顾海滨说内地高校校长、教授均要按行政级别划分,这在世界上任何一所高校中都堪称罕见。这样子的学术行政化,根本就影响学术的自由发展,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地任何高校,包括北大、清华,同香港高校根本无法抗衡,也就是说香港高校不是对北大、清华形成了挑战,而是“已经超过北大、清华了”。(根据顾海滨观点归纳,非顾原话,下同。武彪注。)
孔庆东对此的表态是:行政与否不是影响学术、科技发展的决定因素——“两弹一星”的成功可资证明。(根据孔庆东观点归纳,非孔原话,下同。武彪注。)
顾海滨列举数据说明越来越多的内地尖子生(不排除普通生)希望到香港高校就读,而孔庆东对此的表态是:数据不见得准确无误。
顾海滨说香港高校国际化程度高,孔庆东表示不信服被帝国主义蹂躏过的地方能产生什么样的国际化高校。——(郑重声明:这不是孔庆东原话,是我记忆所及,如果跟孔庆东的意思相悖,我立即收回。)
顾海滨说香港高校学术氛围自由,孔庆东说北大太自由了,自由得需要老师语重心长告诫新生严格要求自己,以免四年下来,自由散漫,无所收获。顾海滨强调北大每年都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这样那样的评比考核,怎么能说“太自由”了?也就是说,大的环境不自由,你北大作为局部,怎么能“太自由”?孔庆东的答对是“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
辩论中间还加入一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嘉宾意见,认为港台高校永远无法超越北大、清华,因为北大、清华是培养国家领导人的地方,更因为北大位于首都,位于中华文化的中心。
此外孔庆东还有一番颇显机智的言论赢得在场观众热烈掌声。这番言论在他的个人博客出现过,虽然与现场发挥不完全相同,但大意不错,引述如下,以见“北大醉侠”的机智幽默:
“中国的优秀学子太多了,北大清华钱少楼低,培养不过来,理应分出一点优秀学生给其他学校。所以要表扬香港的各家款爷大学挺身而出,为国分忧。还要鼓励全国的高校比如驻马店大学商家堡大学都来向北大清华挑战,不必在乎北大清华是傲慢还是麻木。”
此处,我虽然欣赏醉侠的机智,但凭理性说一句,孔的这番言论明显属于胡搅乱缠。
依孔的意思,好像那些到香港高校就读的“优秀学子”属于北大、清华“挑选”(最保守的理解也是业经北大分流)过后的“剩余品”。事实是这样吗?完全不是。且不说有数据证明大量高考生的第一志愿就是香港高校,单单考量香港高校的“智商”,也不能得出“北大醉侠”的一孔之见!人家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也是奉行择优录取路线(这一路线的进行跟北大清华同步),而不是千里迢迢来办什么“资助弱势群体进入高校”的“希望工程”。孔庆东无视这些事实,反而机智幽默独辟新论,称其为“胡搅乱缠”,谁曰不宜?
回到我前面提到的那一大堆“不敬”语词:清谈误国、北大中文教育失败、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应该走出象牙塔——向人民“投降”。
中国人身上普遍存在一个毛病:夸夸其谈,言不及义;坐而论道,无所用心。讲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的,可要是办起实事来,立刻“中庸”起来,“稳健”起来,“研究研究”“考虑考虑”,结果老毛驴拉磨——原地打转。非要等得外界压力“泰山压顶”过来,才着急忙慌改弦易辙。历数中国近现代史上每一次进步,皆不脱此种“宿命”。
以这次“香港高校挑战北大清华”事件来说,凡是具备现代头脑的内地高校相关人士,如果不是出于难言之隐或“别有用心”,都应该老实承认“香港高校有潜力,内地高校有暮气”,这样一个铁一般的事实,从而有以反思自省,有以励精图治,而不是闭上眼夸耀自己占有天时地利,夸耀自己具备人文渊源,在严峻挑战面前顾左右而言他,原地踏步继续“天国梦”。
从胡海滨辩论以说理为主,以数据为主,然而难获掌声伺候的遭遇;从孔庆东辩论以煽情为主,以机智为主,反而赢得掌声滚滚的遭遇,我想到了孔丘的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孔庆东的滔滔辩才,使我看到了中国部分知识分子身上毛病的积重难返,使我看到了北大中文教育的华而不实。
鲁迅曾劝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书,而选择读外国书。我现在对这一认识越发认同。的确,正如鲁迅说的,读中国书使你觉得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而读外国书则不然,它总是促使你准备做些什么。
好像很久以前,王朔给一个读者签名售书,写下:读中文系有啥用?——大意如此。
看了孔庆东的“精彩表演”,我也有此一问:读中文系有啥用?
孔庆东由北大学生而北大醉侠而北大教授,可以作为北大中文教育“产品”的绝佳“样本”。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北大中文教育的本质:
北大中文教育可以培养出文章高手、辩论高手;可以培养出才子、醉侠,但是很难培养出具有现代头脑的务实人才。
有人或许要说,中文系也不是财经系,它要求学生“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怎么能用“务实”这么一个“死板”标准非难北大教育呢?
我要说的恰恰是这个。如果中文教育仅仅培养出一批下笔如有神的才子,仅仅培养出一批说话头头是道的辩才,这批才子、辩才对社会发展趋势闭眼不看,或看见了不能正视,总幻想用自己满腹经纶去左右趋势,去阻碍发展,那这样的中文教育还不算失败吗?
凡是关心人文领域发展的读者都不难发现,现在在国内流通量较广的史学读物、文学读物、经济学读物,真正出自北大人之手的少之又少。李敖、汪荣组、孙隆基、唐德刚、黄仁宇、夏志清、周策纵……他们哪一个是出自北大的?哪一个不是曾就读或港或台高校的大学生?而我们北大历史系的衮衮才子们,他们干嘛去了?尤其令人泄气的是,《毛泽东传》《他改变了中国》竟然出自外国人手里!北大(包括其他高校)历史系的人才干嘛去了?眼看着剑桥中国史系列已成了国内读者认识中国历史的首选读物,而我们国内高校的历史系还不知反省,还要自欺欺人以文化底蕴深厚麻醉自己,这不是极其可悲且危险的兆头吗?
中国知识分子当反省;国内高校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