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实用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54:19
金融市场中,长久生存是第一要素,赢利是其次。如果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经常让自己裸露在风险之中,那么不管你是否曾经赚得盆满钵满,在时间的考验下通常的结果只有一条,就是在市场中消失。
到底技术分析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似乎还无法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基本面分析屡屡失效的情况下,对技术面的依赖程度就更高了。最近有位分析师写文章谈论技术分析的可信性、有效性,其中写道:世上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联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等的特点)。而"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我们常常所谈的" 规律",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寻的。
从哲学的角度将技术分析与市场运动联系起来,并考虑其间一定条件下的相关性这是对的。技术分析是将市场运动的轨迹数量化,再将量化的公式指导市场未来的走向。但是,在运用技术分析时,我需要注意三点问题。第一,技术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技术形态是所有市场信息的综合表现,所以只要掌握技术分析就可以把握一切。当市场处于常态范围内,技术分析通常会比较有效;而在初始的或者极端的市场中,技术分析常常表现的力不从心。第二,市场中存在着不确定性问题。由于技术分析是运用数理运算推导出来的,强调的是连续性、规律性,但是物质的运动、演化和新的结构的产生往往是在不确定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框架而产生的,因而,技术分析的失效现象也会经常出现,在使用时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第三,市场运动路径存在着前后相关性,但是路径的轨迹并不是重叠的往复运动,规律性仅仅存在局部的空间和时间里,重复历史的运动是很难发生的。因此,在预测未来的方向时,仅仅依赖历史数据和统计的方法是不够的,甚至其中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从辩证的角度讲,必然性、规律性、相关性、客观性的描述都是相对的,不能用绝对的眼光和方法处理问题。
为何国人总是如此急于抛空?战略性抛空的声音此起彼伏,时有耳闻,很多机构投资者为此而奋不顾身却折戟市场。包括中航油事件在内,都成为了教科书式的典型的失败案例。1998年,国际油价9美元/桶,2001年油价20元/桶,2003年底陈久霖认定50美元/桶是绝对的高位,义无反顾的沽空原油。期铜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3300美元的历史高位出现了战略性抛空的身影,最终结果导致不断地砍仓离场。我们需要深刻反思,造成此类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先不谈具体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从大的方面看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于以下三点:投资者缺乏完整的知识结构。由于我国的期货市场只存在了10年,人才储备和知识积累还远远不够。投资者以前经历的更多是在非市场化状态下的资金的操纵行为(就像股票市场的 "庄股"时代),在面临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情况下,与国外机构博弈的过程中就会显得非常稚嫩,缺乏有效的分析手段,缺乏风险防范措施,缺乏对市场方向的辨别力。可以说是,"不战而先败"。
浮躁的心态是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一个典型的、普遍的心理状态。转型的市场千变万化,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在追逐变化多端的市场方向时,人的心态自然会躁动不安,为了获取短期的最大利益,通常会忽略市场的中长期方向以及市场内在的运动规律,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主观倾向。浮躁会使投资者失去耐心,无法花费足够的时间研究市场、等待机会,从而导致投资行为的草率和失误率的增加。
急于求成是浮躁心态的具体表现。在经济的转型时期,会出现财富的急剧增加以及向少数人汇聚的现象,人们很容易因为财富的相互对比产生急于求成的心态。期货市场是一个资金杠杆的市场,通过保证金的杠杆交易使得投资规模扩大了10倍以上,但同时风险也将成比例的放大。很多投资者只关注到了收益率的放大,却忽略了风险,进入期货市场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夜暴富"的情结。因此,当可能遇上大行情时,这样的冲动就更加地强烈,生怕失去"一夜暴富"的机会。"战略性抛空"的投资者便是此类心态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