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玉:论地震的物理成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8 08:38:31
1988 年12月10日,正当我提笔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苏联全国正在下半旗,为 7日外高加索地区大地震的殉难者致哀。这很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 1976 年7月28日中国的唐山大地震。这两次大地震都由于震中点临近大城市,从而,殃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人们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列宁纳坎已变成了一片废墟。这又很自然地使人们联想到了现代化战争。当一枚高当量级的核弹落下来,不也是眼前这种景象吗?
当戈尔巴乔夫主席站在地震废墟上面对幸存者的时候,他一定会想到:苏美签订销毁部分中程导弹条约是作得对的;从阿富汗和中蒙边界撤军也是对的;苏美再进一步做出销毁部分远程导弹的协议也应该尽快达成。因为,人类现实的危机,看来并不在于美苏两个核大国的冷战,而是来自于大自然。又有谁能够担保:发生在中国唐山和苏联列宁纳坎的大地震,不会在美国圣安德烈斯断层的某个大城市附近发生呢?
地震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它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地震果真是不能准确预报和人工制控的吗?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可以把 5000 万吨级当量的氢弹造出来,如果必要的话,我相信 1亿吨级的也可以造出来。这个能级的爆发当量足以同一次地震相匹敌了。难道现代科学对大自然就是无能为力了吗? 我提请统计学家们计算一下,全世界各国每年用于军事目的的科研的实施经费是多少?而用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费用又是多少呢?
中国唐山和苏联的这次大地震都没有做出准确的预报。难怪失去亲人的幸存者愤愤地向戈尔巴乔夫主席责问道:“政府为什么事先不预报?” 戈尔乔夫主席答曰:“现代科学水平还作不到。”
果真是作不到吗? 其实不然。
在当代,除了人们还不真正了解地震的物理成因以外,最主要的,是人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对付国与国、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去了,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应对协调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主战场上。试问,现代的间谍卫星,可以把对方十分隐蔽的地下导弹发射井、小型核试验场地,甚至连哨兵换岗都侦察得清清楚楚,难道连有明显征兆的地震爆发在事前都察觉不到吗?
全人类都共居在一个地球上,飘泊于宇宙空间,这叫做风雨同舟啊!为什么人类就不能相容和互尊呢?世界应当趋于缓和,全人类都应以自然规律与和平共处原则来共同安排自己的新生活。
现代地震学的立论基础
关于地震的物理成因,现代科学所形成的假说很多,众说纷纭。其主要有:
(1) 断层说——认为是地下岩层突然裂变,形成断层,因而释放出很大的能量,造成了地震。其能量来源,是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所积累起来的应变能。
(2) 岩浆冲击说——认为是地下岩流圈的岩浆对岩石发生冲击作用,因而形成了地震。其能量来源,是岩浆的化学能、热能和动能。
(3) 相变说——认为是地下岩石的晶格在一定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发生晶格变异,从而产生了地震。其能量来源,是固体晶格的变形能。
然而,为了全面解释地震的成因问题,不论它是那一种假说,都必须阐述清楚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即震源机制问题。
自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以大陆飘移、海底扩张和板块结构三大学说为基础的现代地质学理论逐渐取得了核心地位;又根据历来所发生的地震有 90% 以上是属于构造地震这一事实,以及全球三大地震带都发生在地壳大断裂带和海岭附近。所以,现代地震学对于震源机制的认识也就基本趋于一致了。各种假说几乎全部都是根据断层假说推演而来的。
现代地震学的立论基础是: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地震带是构造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地震发生的震源机制,就是地球内部地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物理过程。
问题质疑
地震果真是大地结构活动的结果吗?震源机制果真是地球内部地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物理过程吗?现代地震学的立论基础是很值得怀疑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1) 究竟是结果,还是原因?
地壳表层存在着大地构造活动,这是事实;由于大地构造活动而形成有若干大小岩石断层,这也是事实;在断层和海岭附近多发生地震,这还是事实。仅仅根据这些事实的表相,就能得出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吗?那么,大地构造活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相信,地震学家会很轻易地回答说:“是地壳板块的相互碰撞和挤压而形成了岩石的错动和断裂,因此,自然就形成了大地的构造活动。”
我看这个问题并不那么轻易吧。如果再请问一下:地壳板块相对碰撞挤压和相对断裂分离的巨大动力源又是什么呢?按照人们现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水平,这个问题不仅地震学家回答不清楚,就连创立大陆飘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三大学说的地质学家也难以自圆其说。
(2) 所谓的应变能为什么一定要集中?
众所周知,所谓的大陆板块飘移和海底扩张,其运动速率充其量不过为每年 1 厘米至几厘米。地表以下 300 公里以内的岩石密度不超过 3.5 克/厘米3.。岩石具有含水性能,它既是电导体,又是散热体。况且,在高温、高压下岩石又具有物质粒子的相变性能,它可以发生晶体变相,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更何况,旧的断层不但是开放的,其形态也是不规则的。这些恐怕都是事实吧。那么,一个大陆板块在一年之内相对运动 1 至几厘米所形成的整体应变能(包括动能、热能、化学能),为什么在1 年的长时间里不通过岩石的电导性、散热性、相变性,以及断层的缝隙空间不断地疏散开来,却一定要按照什么想象中的特殊规律,去向一个很小的震中点上集中呢?坚持地应力可以积累的专家们可曾想过这个问题吗?如果地应力真的可以积累的话,那么,地球岩石都向地球内部挤压,地球不是早该发生爆炸了吗? 这岂不是笑话!
(3) 应变能又怎样才能释放?
假如真的有那么一种特殊规律,可以使分散的地应力向着一个特定的圆点上集中,那么,这种集中起来的能量又如何以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呢?众所周知,高能量的积累,首先必须有物质高密度的积聚,又必须具备一个高压的密闭腔[犹如弹壳]。为了使高密度物质所蕴含的能量在瞬间释放出来,又必须使禁锢的高密度的物质元素处于一种高度的激发态。为要使高密度的物质元素处于等离子态,并在高压的密闭腔内被约束一定的时间,从而实现瞬间的临界爆发,还必须具有能造成连锁反应的“点火”温度。只有如此,才能完成一项巨大的能量释放过程。试问,仅仅是地面以下几公里、十几公里、乃至几十公里的岩石和岩层,又怎么可能造成像苏联列宁纳坎城这样的大地震呢?
地震是什么?
地震是超密脉冲中子核在衰变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震同大气层中的雷电暴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一个发生在大气内对流层表现为天震(雷电爆发);另一个发生在地表岩层之中表现为地震。
第一个震区都是由若干大、小孕震单体组成的。当一个雷暴单体(即云中飞碟UFO )进入地下岩层之后,它就变成了一个孕震单体;而当着一个孕震单体(即岩层飞碟UFO) 升腾到大气层时,它就变成了一个雷暴单体。天上、地下是沟通的,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地震是天体演化的必然结果。地震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宇观如此,宏观如此,微观亦是如此。宇宙中的任何天体,不论它是活性类天体,还是陨灭性类天体,都存在着星震的物理过程。
地震是衰变中的脉冲中子核在地表岩层中的自身裂变,或者同其对应强磁体之间相互交变,或者是同对应强磁体之间的相互碰撞爆发的必然结果。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地震又是地球作为活性天体发展兴旺的标志。人类恐惧地震,但是,地球又不可没有地震。地震既可以促使地球或地球生命的发展和进化;地震又可以导致地球或地球生命的陨灭和转化。这一切都取决于地球场数(素)的自然矩阵和演变。
地震的能量来源于何处?
地震的超强能源,同地球内部所谓地应力的积累和释放没有直接联系。地震的巨大的能量释放是来源于衰变中的超密脉冲子源的裂变和爆发。
处于核子时代的现代人,是易于理解这种巨大的天然超密能源的释放过程的。自从 1945 年人类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起,直到 60 年代人类发现了脉冲中子星和类星体,这就为人类揭开超强能源之谜创造了条件。
宇宙中的一切高能物理现象,都是同脉冲中子星和类星体的衰变直接地或间接地相联系的。地震就是其中的一种。
地壳岩层是存在地应力的积累和释放的。但是,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所积聚的应变能充其量是很小的,它只能造成地磁场等磁偏线的微量变化,[注意! 这种地磁场的微量变化对地震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从而,为地震的发生创造了一定的诱发条件。
地震不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恰恰相反,大地构造活动正是地球上超强脉冲中子源剧烈活动的结果。是地震造成了新的断层,而绝非断层造成了地震。现代地震的几种基本观点都是本末倒置的。
地震的种类
现代地震学由于对地震的物理成因模煳不清或本末倒置,所以,对地震的分类在观念上也是笼统的。
(1) 一种是以震源深度来区分的:
1. 浅源地震——指深度为 70 公里以内。
2. 中源地震——指深度在 70 至 30 0公里之间。
3. 深源地震——指深度超过300公里以上。
其中90%以上的浅源地震。
(2) 另一种是以地震的表现形态来区分的:
1. 构造地震——一般的岩层地震。
2. 火山地震——伴随火山喷发的地震。
3. 陷落地震——造成地面塌陷的地震。
其中90%以上为构造地震。
(3) 然而,真正的地震分类是应该以各种地震所产生的物理机制为标准来区分的。
在地球自然物理的范畴内共存在着 4 种震:
1. 天震——即大气层中的雷电爆发。
2. 海震——即发生在地面海洋中的震动。这易于同海底地震和大气中的雷电暴相混淆。
3. 地岩震——即发生在地下岩层中的震动。
4. 熔岩震——即发生在地下熔岩湖海和岩流层中的震动。这易于同地岩震相混淆。
现代地球物理学的分支——地震学、大气雷暴电学、海洋物理学、地球熔岩学等等,都应该统一于地球物理学的一个主支脉——即地球高能物理学。这是因为,地球上各种自然高能震动的产生都是纵横交错的。它们不仅存在着水平横向联姻。而且还存在着纵向的垂直结合。物理学的分支应服从于物理机制,而不应该割断自然物理规律而变成纯粹的人为分工。
现代科学所通称的地震,实际上,是包括了两类地下震动——即地(固)岩震和熔岩震。
地震的分类
(1) 上岩地震——指产生于地表上岩层中的地震。即现代地震学所称的浅源地震。它一般都发生在地面以下70公里以内的固体岩层之中。
在上岩地震之中又可分为:
1. 空地震——指大气层和地下岩层中的感应强磁体在地下岩层中爆发而产生的地震。中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就是其中一例。
2. 地地震——指地下岩层中的互感强磁体,或地下岩层同地下熔岩湖海中的感应强磁体在地下岩层中爆发而产生的地震。中国 1975 年海城大地震就是其中一例。
空地震和地地震之中,又可区分为:
3. 定点连锁震——指在孕震点而爆发的地震。
4. 滚地龙震——指远离孕震点而爆发的地震。
实际上,这就是地下龙卷。苏联最近的列宁纳坎大地震就是其中一例。
(2) 下岩地震——指产生于地壳表层熔岩湖海以下的岩层地震。即现代地震学上所称的深源地震。
(3) 熔岩地震——指产生于地壳表层熔岩湖海中的岩浆地震和产生于地球中间液流层中的岩浆地震。即现代地质学和地震学上所称的火山喷发和火山地震。火山喷发实际上就是熔岩地震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熔岩地震中也有 3 种类型:
1. 喷发熔岩震——指地下熔岩湖海中所爆发的、以火山喷发为表现形式的地震。
2. 溢流熔岩震——指地下熔岩湖海中爆发的、以岩浆溢流为表现形式的地震。美国夏威夷海底火山就是一例。
3. 开放熔岩震——指太阳系宇宙空间同地球中间液流层中的互感强磁体在地球液流层中爆发,从而导致了地壳局部永久性开放的大地震。这种地震型目前在太阳系中,只有金、木、土、天王、海王星上存在。在地球上,人们千万不要期望出现这种地震,因为,地球上一旦出现这种地震,地球上本轮回的生命体也就彻底完结了。星震学家如果对此有兴趣的话,完全可以到邻近地球的金星上去考察。
地震形成的物理机制
地震,是宇宙天体物理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演化形式。在天体的成长期是如此,在天体的陨灭期亦是如此。
在宇宙中,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条件的。矛盾对立统一和矛盾对立转化永远是宇宙发展的根本规律。
[ 注意! 这里提出一个新的宇宙学——哲学概念。一个“统一”,一个“转化”,二者是有本质上的差异的。现代哲学思想,其中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在这个总的宇宙观和认识论上都是含糊的,或者说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虽然,毛泽东在他的著名论著《矛盾论》中,也曾阐述过矛盾的转化,但是,那只是在“矛盾对立统一” 的前提下讲转化。然而,在宇宙自然界,实际存在的并不完全是“矛盾对立统一”,还有“矛盾对立转化”。矛盾对立的结果可以统一于其中的一方,也可以统一于另一方。但是,矛盾对立的结果,也还可以不统一于任何一方,而是矛盾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就是矛盾对立的转化。鹬既没有统一了蚌;蚌也没有统一了鹬,而是鹬蚌都统一到老渔翁的肚腹之中,转化成了营养基和有机肥料。所以,在谈到“矛盾对立统一根本规律” 的同时,请不要忘记,还有一个“矛盾对立转化根本规律”并存。这才是完整的宇宙发展的根本规律。]
地震,是高能天体物理的一种反应,它的产生是有条件的。而且,是既存在着矛盾对立的统一,又存在着矛盾对立的转化。
地震产生的条件
(1) 震基点——地壳岩层的任何部位都可能产生地震,但又不是任何部位都会产生地震。这主要取决于有无孕震的震基点。[这就若如婴儿在母体中的形成一样。只有卵子和精子还不足以形成胎儿,还必须具有坐胎的胎基点。] 震基点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孕震的地方。什么地方才能构成一个震基点呢?就是地壳岩层或地下熔岩湖海中必须具有一定强度的偏磁性。有了超常值的偏磁性,不论其表现为正磁性,或表现为负磁性,也就具备了作为震基点的先决条件。
(2) 孕震点——有了震基点就可能孕震,但又不等于一定会孕震。只有当着飘移的超密脉冲中子核 (即飞碟UFO) 经过偏磁性的震基点时,在电磁作用下,才有可能被羁绊在岩层的这一区域里。只有在此时,震基点才变成了孕震点。孕震点上受羁绊的超强磁体又会成为扩大孕震点的震基点。这就为地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 对应点——有了孕震点就一定会发生地震吗?也不尽然。孕震点上受羁绊的脉冲中子核,如果没有外来扰动,它就会在自身的正常数(素)交变中,以脉冲辐射的形式进行自然衰变。[这就如同放射性元素粒子一样] 此时,并不会发生地震。俗语说:“孤掌难鸣”。但正是由于孕震点上的脉冲辐射所形成的带电粒子流才招惹了是非。当着再有飘移的超强磁体(空中的或地下的)由此地域经过时,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电磁感应,从而,也就形成了触发地震的对应点。
(4) 裂变爆发点——有了孕震点,又有了对应点,其二者之间发生电磁感应,此时,也就出现了地震前兆反应。[这就如同有了姑娘,又有了小伙子,二者产生了感情(电磁)交流(感应),此时,就出现了联姻或性关系,这同地震的前兆反应是一样的。但是,小伙子能否达到与姑娘结合的目的,还不一定。] 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是,由于条件的改变,此时此地本来要发生的事物,也可以不发生。[在社会问题上,由于双方父母的干涉,或第三者插足,或者由领导上把姑娘远远调离,小伙子也就失算了。注意! 现代抗震学就应该在条件上多做文章,以避免或延缓地震发生。但是,姑娘和小伙子终究还是要发生关系的,尽管天涯海角,或是穷乡僻壤,有情人终要成眷属。地震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孕震点和对应点的两个超强脉冲中子源在电磁交变的过程中会发生过压冲击,其裂变的分离子源就会产生引力碰撞,从而,就形成了裂变爆发的触发点。爆发一旦发生,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如果是两人主核相撞爆发,这就是主震点;而裂变子核的相撞爆发,就是前震或余震的小震点;其裂变核的主变通路就是震线 [即地下闪电]。
一个地震的产生并不容易,上述 4 点缺少那一点也形成不了地震。
地震产生的机制和物理反应
地震的产生,一般来说都是有预兆的。这种前兆是随着孕震点的物理变化而变化的。[这就如同妇女经水来潮,标志着卵巢已经发育成熟;经水内收并出现妊娠反应,标志着已经坐胎怀孕;腹满胎动出现阵痛,标志着临产期已到。这些都是前兆。一个妇女是否怀孕,怀孕三个月是男是女;是决定保胎,还是决定坠胎。对于这些,现代妇产科的医学专家都很是得心应手的。然而,现代的地震学家和高能天体物理学家在对待天体物理效应上,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妇产科大夫的水平呢? ]
为什么在地表岩石的大断层附近和在海岭和岛弧附近容易发生地震呢?这是因为,那里是地表岩石的激变活动区,易于产生裂变粒子的集中放电和偏磁性。这就形成了作为震基点的客观条件。在通常情况下,岩石断层、海岭和岛弧本来就是老震区,那里不仅可能潜伏上一轮未曾爆发的孕震点,而且,还会由于上一次地震所造成的剩余磁性再形成新孕震点。
(1) 当地下岩层中的孕震点一旦形成,那里就会出现稳定的超常反应。突出的是地电、地磁出现异常。在北半球,当地电、地磁表现为阳性偏值时,表明这里的孕震点主要将以天震(空中雷电爆发)的形式释放;如果其表现为阴性偏值,则表明这里的孕震点主要将以地震的形式释放。 [注意! 地球自转磁场和整体公转磁场会随时间空间的转移而发生转换。]
(2) 当地下孕震点同其对应点发生电磁感应时,就会出现宏观的和微观的许不稳定的超常物理反应。
1. “土” 地电测值曲线有突跳现象。
2. 地磁偏角的变幅出现异常变化。
3. 地应力出现异常变化。
4. 地温在等温线以上出现异常的升降变化。
5. 局部重力场的重力值出现大幅度升降。
6. 地下水出现水位升降、水温升高和水质化学变化。
出现这些反映,主要是由孕震点和对应点的正、负脉冲中子源相互交变的带电粒子流而造成的。[如果现代应用物理学家有兴趣发明一种“电子扫描仪器”,就会顺着这条带电粒子的交变通道,轻而易举地发现地下和空中这一对“恋人”的住址和踪迹。如果趁其余兴,再发明一种“超强电磁感应装置”,那就会随心所欲地折散或驱逐这对“恋人”作地域性转移。如果更有雅兴,把“超强电磁感应装置”改进为“超强电磁感应调配装置”,那你这位应用物理学家就可以呼风唤雨、翻江倒海和撼天动地了! ]
(3) 当大地震临近时,除上述电磁感应的物理反应会加剧变化以外,还会出现宏观的和微观的核磁激发的异常物理反映。
1. 高能脉冲粒子辐射和脉冲信号,甚至会烧伤人体皮肤和引起火灾;
2. 严重的电磁波干扰;
3. 地面倾斜(或隆起、或塌陷);
4. 海面升高,海水有闪光;
5. 出现结合力很强的色彩地震云;
6. 出现色彩地光;
7. 出现次声和滚动地声;
8. 生物(植物、动物)有异常反应;
9. 长空呼啸和火龙钻地;
10. 出现臭氧雾瘴;
11. 大地穿孔出水冒沙,间有滚地火球;
12. 最后才是爆发冲击波到达——地震。
当出现这些异常反映时,就不仅仅是电磁波的交变反应了,而是在螺旋的电磁交变网络的通道之中,已出现了密集的脉冲中子束,因此,在电磁反应加剧的同时,已夹杂了核磁反应。
众所周知,高能脉冲中子束会造成激光现象,这就是大震前有色地光和海水闪光的物理成因;脉冲中子束是具有一定能级的粒子辐射,其当然会发出高强度的脉冲信号;在脉冲中子束路径的时间空间内,不但会灼伤人的皮肤,改变物质的分子结构,而且,其脉冲辐射粒子本身及辐射粒子流所产生的次声波,也会剧烈地刺激生物分子和低能级动物的神经元,这就是大震前动、植物发生生理变态的物理成因;高能脉冲中子束不断地轰击和电离着路径上的岩石粒子,这不但会使岩石发生晶格结构上的物理变化,而且,还会使其发生电解的氧化和还原反应,这就是大震前会出现粘结力很强的色彩地震云和地面臭氧雾瘴,以及地下水氡等微量元素含量升高的物理成因;脉冲中子束垂直或斜向于地面的辐射,会造成海水的纵向激发潮位,这就是大震前海面升高的物理成因;在垂直或斜向于地面的脉冲中子束之中,会夹杂一些小的脉冲中子核,这就是临震时会出现大地穿孔和滚地火球的物理成因。如此等等。
随着对应强磁体脉冲辐射口的相对偏转和接近于联线,对应体双方各自的整体螺旋磁极就会随之发生偏转。[注意! 在电磁交变时,其相对的超密脉冲中子核本源一般是不发生极轴倾斜的。] 由于脉冲中子源(即地旋)的磁极轴转体,这就是造成地面倾斜的根本原因。
上述地震的物理反应和反应的产生机制,是一般大地震都会出现的。随着这诸多物理反应不同程度的出现,以及小地震和中、小群震的发生,有时就会出现里氏7—9级的强烈地震。
地球上的强烈地震,一般来说都是同地球上的开放气旋──台风(飓风)相对应的。大地震除个别情况外,[什么是个别情况? 例如,1908 年 6 月 30 发生在西伯利亚通古斯的大地震就是未经地球外磁场转换(变压)的天外径直来客。] 几乎都是台风衰变剥离的脉冲主核在地表岩层中再衰变的物理反应。
地球上每年的台风(包括世界各国不同称呼的飓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在内)总数同大地震发生的总数是成正比的。目前,全球每年所衰变的台风主核大约要有10%左右是以强烈地震的形式再衰变的。
有人可能怀疑,你所说的能是真的吗? 很对不起,真假就请君自辨吧。 因为,仅凭我个人的力量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能使您深信不疑。当然,我还是会尽量想使人们相信,我所说的都是真的。下面我将列举3大震例,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地震物理成因的认识。这三大震例是:1975 年 2 月 4 日中国海城地震;1976 年 7 月 28 日中国唐山地震;1988 年 12 月 7 日苏联列宁纳坎地震。
典型震例分析
一 海城地震——是属于地—地型强震,震级里氏7.3级。其孕震点早在发震4年前就已形成了。
(1)当时,在辽东半岛接近地面的岩层里已存在着一个逆时针旋转的大地旋。其表现为:
1. 金县的水准测量出现突发增高;
2. 大连出现 22 伽玛地磁异常;
3. 渤海湾北部海平面上升十几厘米;
4. 辽南小震活动增加。
(2) 海城地震孕震点的对应点是来自地下岩层深处的一个飘移岩层飞碟(UFO)。早在震前 1 个月,对应主核之间就已经接通了电磁交变通路,继而出现了脉冲中子束交变的核磁反应,孕震点的脉冲主核随之发生了磁极性的转体。其表现为:
1. 金县的水准测量的形变率由出现突发增高而变低;
2. 小震猛增 ;[地旋的主核已经发生过压冲击裂变]
3. 地电及水氡观测值出现突跳和升高;
4. 地下水位和水质出现异常变化;
5. 许多种动物有异常反映。[按照现代世界的科技水平,当对应强磁体一出现核磁反应,马上就应该作到对脉冲主核的仪器跟踪和变量测试。这不仅可以作出时间空间准确无误的大震预报,而且,还可以作到对地震施加技术性的人工影响。]
(3) 然而,海城地震的上述物理现象还仅仅是一般的震前反映。我之所以能作出海城地震是地—地强震的结论,根据并不在于此。其决窍在于:“天、地、人相合”。
有人可能会说:我弄不清这些古代学术方士们的隐语,什么“天、地、人相合”?
其实,“天时、地利(情)、人和(合)”人们是清楚的,问题只是具体怎样运用于实际而已!辨析海城地震的属性,有三点是重要的。首先是天时——处于中国东北辽南的二月,正值立春前后,是冬季最冷的时节,空中雷暴绝迹,天地二气相交呆滞,此时,是不易发生空—地震的。二是地利(情)——海城地震前兆中有大范围的黑色地雾瘴气出现,加上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是呈逆时针偏转而趋向于震中的,这是典型地—地震的标志。[大家在阅读本书前几篇的有关章节中是否已经注意和掌握了台风、雷暴、龙卷的成因机制?当一个闭合磁场的上、下磁极同时开放时,一极是处于螺旋的低压吸积进流口;另一极则处于反螺旋的高压开放溢流口。在北半球,台风的高层是呈顺时针方向的层卷云和毛卷云。那么,当台风转移到地下岩层中去刮,人们站在地表面上观察,就等于卫星上观测台风是一样的,它就成了逆时针方向旋转了。当“地旋”上部磁极开放溢流出的螺旋粒子流,冲击岩石粒子所产生的化学转换能,携带着地下蒸发的水汽化合分子渗出地面升入大气层,遇冷后就凝结成了具有臭氧和硫化物气味的化学雾瘴。] 三是人和(合)——就是人来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什么呢?一般的分析是不行的,必须抓住诸现象中的一个要素来验证天时、地利的推断是否正确。这就是海城地震临震前的地光现象。当时,方圆直径 2—3 百公里的广大地区,许多人都看到了地光闪现:有片状、竖条状、裂缝状和滚地火球、电火花。人们只见地光,但同时却看不见天光,这岂不是地—地震又是什么。[科学的问题不是占卜算命,不能采取两头堵的诡辨方法,而只能是在弄清机理的情况下,进行物理现象综合分析。]
二 唐山地震——是属于空—地型强震,震级报为里氏“7.8”级。[唐山地震的震级到底是多少?我作为学术问题对待,我只能对此表示怀疑:很有可能是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当时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人为地低报了唐山地震的震级。根据我的判断:唐山地震的震级至小也有 8.2 级,强烈 11 度偏高。] 唐山地震的孕震点至少在 9个月之前就已形成,2 个月前有所显露,只是在震前 20 多天才同空中的强磁对应点发生了电磁感应,所以,震前宏观反应比较强烈和集中。唐山地震没有做出临震准确预报是不应该的,当然这同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有关。
请看唐山地震从显震到发震的日程表(1976 年 5 月—7 月 28 日):
(1) 从 5 月初起,一个被囚锢于地下的低压反地旋就在唐山一带显露出来。表现是:地下水位下降,地电和地应力反应异常。
(2) 到了 7 上、中旬,空中的脉冲强磁对应点已经形成。当时,有两个空中气旋存在。一个是低压,位于蒙古温都尔汗以南;另一个是高压,位于日本以东。其复合点向着渤海地磁激发区的等磁线靠近,从而,形成了两个在天上和一个在地下的三角对应关系。
(3) 7 月 23 日空中有一个气旋的下部磁极开放,中心气压为 986 毫巴,其吸积吊鼻指向唐山、滦县、昌黎、丰润一带。这一天,唐山地面最低气压为 994.9 毫巴。从此时起,地下孕震点同空中对应点的电磁交变网络即已开通。
(4) 7 月 24 日 25 日,地下和空中两个强磁点在电磁交变中,其矛盾的主导方面在空中,所以,主要是以天震(雷电爆发)的形式释放其能量。[注意! 唐山地震直到此时还是不确定的,而且,完全有可能不发生。] 在这两天之内,其对应区内累计降了 100—190 毫米的暴雨。
(5) 从 7 月 26 日零点起,由于空中雷电爆发大大消耗了气旋脉冲中子核的能量,从而,使得交变双方发生了“战略”性的转折。矛盾的主导方面已由空中转向了地下孕震点。由此时起,唐山地区发生地震就已经成为必然。其表现是:
1. 由原来的低气压演化成了高气压(995─→1020 毫巴),
其压差变幅达到 25 毫巴。(据唐山地区 1976 年 7 月下旬逐日平均气压图)这说明:对应强磁体之间已由雷暴低压的上升气流演变成了地旋低压的下沉气流。 [这是空—地震的一个主要测试指标]
2. 由于下沉带电粒子流轰击岩层粒子所造成的地热效应,致使唐山至昌黎一线地下 80 厘米深处的地温突然升高。其中唐山升温幅度为 1.5℃。[在没有解决高能脉冲扫描和跟踪震源点之前,这也可以作为一个测试指标。]
3. 由于下沉的螺旋带电粒子流对岩石的轰击和挤压,致使地下水从发震前两天就发生激烈的异常反应--激发上升、螺旋沉降、水温增高、发响冒泡、水浑打旋、变色异味、飘浮油花等等。 [这是各种类型地震的共同表现形式,是测震的一个通用指标。] 其中唐山震前地下水上升幅度为 0.54 米,而且,升降频/时突变,个别有井喷、冒汽现象。[地下水异常一般都发生在烈度 8 度线以内,这可作为 6 级以上地震的一个测试指标。]
4. 由于对应强磁体的粒子交变,致使地电和地应力都发生电位突跳和速率加大现象。[这两个指标是相关的] 其中唐山地区地电变幅持续在 10—40 微安。然而,在临震前有的测点竟能测到高于平时突跳变幅 1 倍到 10 倍的变态曲线。唐山地应力异常的最大变幅也超过 190 微安。
5. 由于对应强磁体的电磁交变网络中出现了核磁反应,增殖的复合带电粒子增多,[这同太阳耀斑后地球磁场爱干扰是同一性质] 所以,唐山地震在发震前48小时就出现了强烈的核磁反应。许多电信的发射和接收系统受到了严重干扰--收音机噪音剧增;半导体闹钟停摆或加快;收发报信号突然中断;电传机乱码;微波信号严重衰减;射电望远镜和卫星地面站都收到特别异常讯号,等等。[只要排除太阳磁暴的因素,这本来已经是大地震或强龙卷的天然预报了。天公预警,人不理睬,岂能怨天乎!]
6. 由于空中和地下对应强磁体的电磁和分离脉冲子源的交变已由空中雷电爆发演变成了地下“雷电爆发”。所以,地光、地声伴随着天光同时出现。唐山大地震在发震前 6 小时就有地声出现,且以震前 10 分钟以内为最大最多。其声音沉重,发闷,浑浊,方向比较固定,持续时间较长。地下有象狂风暴雨的吼叫声,若如山洪爆发的奔腾声;有似重型坦克或铁球滚动的隆隆声;也有闷炮似的爆破声。[此即地下雷电爆发] 追朔地声,事先已有地光和天光显露于地面和空中。大震前 4 个小时乐亭县一看瓜老人发现一道火光从东南闪过,接着脚下大地有如发大水似的呼呼作响。[此为空中一自由脉冲中子核入地的物理反应] 震前丰南县有人看见空中吊着一个大火球,发出电焊光似的耀眼光芒;滦南有一家人发现西北方天空通明透亮,连远处的树叶都一目了然;昌黎县有人发现院内一片光亮,四周景物清晰异常;丰南县一学生只见窗外十分明亮,连黄瓜叶子都反射出白光;滦南县有一路行人,也在震前4小时突然发现夜幕明亮,四周景物豁然可辨;汉沽市有人发现窗外一片红光,继而转为黄光,照得满屋通明,……如此等等。[此为自由脉冲中子核形成的空中吊挂即飞碟(UFO)。上述几个县境内群众所见到的都是同一物体。此时,空中吊挂已成为地下孕震点的直接对应强磁体了。它既可定点吊在空中,亦可徘徊飘移于震区上空。]
唐山大地震之前 6 小时就有各种类型和颜色的地光出现,甚至远离震区2、3百公里都可以观察到。其中除了可见光区的 7 种色调以外,还有“银蓝”、“银紫”色。并伴有火球状“地光”出现。 [此非地光。实际上,每个火球都是一个独立的裂变分离脉冲中子核小飞碟(UFO),它轮廓清楚,有浓色环带,中间呈现淡色,有一定持续时间,移动可快可慢,既可直角转弯飞行,也可跳跃或停留地面和空中,还可以穿墙越壁而不留下痕迹。 曾记否! 据报道某一国家的客机就被这种球状雷电骚扰过,舱内乘客慌作一团,光球在舱内飘浮游动,来去自由,密封舱竟然找不出任何穿孔!]
唐山大地震最壮观的光电效应,是空中脉冲中子核主核在电磁─核磁作用下由空中入地瞬间所展现出来的。当震前 1 分钟 [实为冲击波走时的时间差] 由北京开往大连的 129 次快车通过古冶车站时,司机发现前方夜空有 3 道耀眼闪光,接着有 3股蘑菇状烟雾腾空而起,司机立即采取了紧急制动。[地震是地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结果吗? 地震是地壳板块挤压和错动引起的吗? 为什么一定要回避现实和固执己见呢? 君不见,氢弹爆炸是什么情景吗?唐山大地震比之氢弹爆炸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时,空中的主核在核磁强脉冲的过压冲击下发生了磁暴裂变,主核连同两颗分离核沿着对应点的电磁交变网络同时投向了地下孕震点,从而,发生了对应脉冲中子核在地下的碰撞爆发,这是唐山所发生的空—地震。唐山大地震伤亡数十万之众。当怨天乎!当恨地乎!]
7. 由于对应强磁体之间进行粒子交变所释放的螺旋脉冲辐射粒子流,会形成一定交感频率的光波和次声波,致使低于生物神经抗元6级以下的动物,[人类的神经抗元为7.2级] 一般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神经反应。
唐山震前发现70多种动物有异常反应,而且,越是临震反应越强烈。计有:黄鼬搬家,蝎子出洞,鸟不归巢,畜不进棚,猫狗嚎叫,鱼类窜跳,羊不吃草,猪不进食,猫不捉鼠,蛙不鸣啼,狗上墙头,家鸡上树,……如此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人家养的狗都狂叫挠门,示意和撕咬阻拦主人进屋。[聪明可爱的畜仆,愚昧无知的主人!]
辨析唐山震例,令人触目惊心。殉难数十万众,呜乎哀哉!现代科学欲何往? 又欲何为呀!
三 列宁纳坎地震——是属于滚地龙大地震,即地—地型龙卷震。震级里氏8.5级左右,烈度接近 12 度。[我在书写此文时,震发还不到一周,除了简短的新闻报道和几个瞬间电视镜头以外,别无其它任何资料,这纯属是一种理性辨析。]
(1) 地震发生于北纬 45°线附近的隆冬季节,不具有空—地震的天时条件。我从电视镜头上看到戈尔巴乔夫主席脚下的瓦砾废墟是干燥的,证实无雨雪气象反应。由此可知,震源的对应强磁体不是来自大气层空间。
(2) 此震是突发型大震,其孕震点不在列宁纳坎城附近。根据是:象如此大震,孕震点要是在当地的话,其震前反应必然空前强烈。不要说苏联的科技水平,就是当地老百姓也会事先觉察到。我从电视镜头上那些愤怨的幸存者眼睛里和戈尔巴乔夫主席的答词中,确信当地无明显震前反应。这次大震的爆发是必然的,然而,地点却是随机的。这就是说,它可以在这里发生,也可以在别处发生,而在列宁纳坎发生纯属偶然,并非必然。
(3) 这次地震的孕震点,苏联的地震部门应该知道。它就在距震中心300公里以内的外高加索地区。当地下对应点发生电磁感应,特别是核磁交变激发时,那里必然出现过强烈的震前反应。[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如果苏联能象对待“空间战略”一样来对待“地下战略”的话,这次地震是可以发出紧急警报的。如果世界大国能把用于弹道导弹和反弹道导弹系统的技术装备,运用于对付自然灾害的袭击,我相信,按照苏联现有的科技水平,是可以作到拦截或避开大城市提前引爆这次地震的。]
(4) 这次大地震,在列宁纳坎要说没有一点震前反应那是不对的。只不过因震前反应来势迅猛,使得人们的头脑未及做出回应而已! 因为,这次地震是两个脉冲主核同时在地下沿着一定的路径破岩滚动,其地声必然是巨大的。按照一般的规律,其运行速度不会大于每秒30米。人们知道,大气层的传声速率是每秒330米以上,地下龙卷的声波可以先通过大气以超过其10倍的速率传到人们的耳膜里。一个空前巨大的地下滚雷声由远至近,这不是天然预警是什么? 如果孕震点相距震中点为200公里的话,那么,震前也足有10分钟的防范时间。[对现代科学和具备自然科学知识的现代人来说,人们当然知道,这10分钟将会意味什么? ]
(5) 当地下岩层飘移龙卷一旦起动,其运行路线主要是由对应主核相互交变的物理状态所决定的。就现代科技水平来说,戈尔巴乔夫主席的回答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的。现代科技确实无法预测这次地震一定会在列宁纳坎城爆发。但是,它至少提醒人们:“星球大战”早已在地球上爆发,不仅应该有“空间战略”,而且,还应该有“地下战略”。人类尽管肤色各异,却都是共祖同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才是同类的本性。“星球大战”、“空间战略”不应该是在人同人之间进行;而应该是在全人类同大自然之间地进行。东方人不是信佛祖吗?西方人不是信上帝和真主吗?这就是祖和主的意思。现在,全世界正在趋向于缓和,这才是顺天应人。
以上,就是根据新的地震成因学说,对具体震例的辨析。
有人可能会问:你只是事后“诸葛”吧,你可曾根据你的理论作过准确的地震预报?
我可以肯定地问答:有的。
曾记否!1980 年 8 月 26 日 22 时 46 分上海市偏北天空中曾出现过一个明亮的球体。[见1980年9月23日《文汇报》]
人们还曾记否!1981 年 4 月 13 日 19 时 23 分又发生过所谓飞碟母船莅临中国北方的奇特天象。[见当时中国各报的报道和《飞碟探索》杂志 1981 年第 5 期。]
我在 1981 年 4 月当即判断:这两次空中事件是同一颗地球彗星的重复回归。根据它在 4 月 13 日过近地点的裂变情况,我预计它在下一次回归时辽宁一定会发生空—地地震。据我的测算,其回归日期应是 1981 年 8 月 12日 前后 10 天之内。
应该感谢原大连铁路疗养院党委书记纪元凯同志,他为了支持我夜晚观天,把办公室交由我夜间使用。刚进入 8 月份我就坚持了昼夜定时观测。
8 月 12 日,天气晴朗,上午 8 时我照例下海漫游,不时潜水察看,时而仰面观天,近日每天都在海中漂游 5—6 小时。上午 10 时 20 分眼前的奇景出现了!我兴奋万分。只见在 150 公里以外的大石桥营口一线,一排深粉色的地震云瞬间冲天而起,辽南即将发生地震。我一边数着震中点的数目,计有一个主震点和11个成组分散的小震点,从里氏 2、3 级到 4、5 级不等,最大不超过 5 级。我立即抢游登岸,急忙看表是 11 时零 5 分。我未及更衣,马上告诉沈阳铁路局运输处郭恒有科长,让他马上报告局调度所和地震办公室。 11 时 15 分局里回答说:“没有接到地震预报。” 当我回到疗养院,立即通知了营口县委组织部长邹正义和营口县财政局长老曹。12 时 30 分我一边继续观测,一边向疗友介绍地震云有变化情况同发震机制的关系。此时,地震云已经升高增大,颜色淡化。我肯定地震已经发生。于是 15 时 24分我又通过沈局客运科长于希瑞再次向局调度所报告和核实地震情况。回答依然是:“未接到地震预报,也未收到地震确报”。17 时 30 分继续观测,此时,地震云轮廓尚在,云体增大,色调已经减半,在主震点附近又增添了许多小的浓艳蘑菇云丁,[此为地—地余震] 它们衬托在淡粉白色的背景上鲜丽夺目。此时,我向在场的原铁道部副部长苏杰和教育局长孟华指着地震云介绍分析了此次大石桥—营口一线的震情概貌。由于苏杰已看过我所赠阅的论文集,所以,打趣地说:“祝你这位学者成功!”
实际又如何呢?我的判断是准确无误的。第二天 8 月 13 日沈局客运处曲深泉、李俊生二同志到疗养院来,证实:8 月 12 日 11 时 50 分大石桥曾发生 4.5 级地震,个别房瓦、玻璃有轻微损坏。
尊敬的读者,我是有实验观测的,并于 1982 年 2 月 8 日写成了《中国 1981年两大空中飞碟事件评述》一文,寄往《飞碟探索》杂志。当然,又是不合乎编辑同志的口味而再遭退稿处理。[在这里,我还是应该谢谢《飞碟探索》的编辑同志。因为,时隔 7 年之后,该刊终于在 1988 年的最后一期上,选登了我的 1981 年 3 月赠送的《新的能源——天然超密脉冲中子能的开发利用》论文集中的 6 条天文名词新释。]
地震的预测预报和地震能的开发利用
在现代地震学和人们的抗震经验中,已经有了一些预测和预报地震的方法。这就如同医学上诊察疑难病症一样,在X光、CT和示踪等现代技术出现之前,许多经验之方、土著之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在此节里不想再重复那些已有的经验之谈,而只是想就未来的测震技术做出一点提示。
(1) 发展地球脉冲中子源的跟踪技术——地球高能物理学的一个综合项目和泛课题。世界现代科技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问题已经是非解决不可,而又是完全可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协联问题,它将把一切现代技术都纳入到人类对付自然的总战略目标上去。
地球上所有的高能物理现象--地震、火山、台风、雷暴、龙卷、冰雹、降水、旱涝灾害、天然火、自然失踪(爆炸)事件等等,都直接同地球宇宙空间的脉冲中子源有关。解决跟踪测试技术,这是一项全人类一劳永逸的宏伟工程。它作为第一步,不仅可以做出地球一切高能物理现象的准确预测和预报,而且,还将为人类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超脉冲中子能源创造必要的条件。
解决脉冲中子源的跟踪技术,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总体规划,它包括地球大气层、水下、地表岩层、地下熔岩湖海的纵横立体交叉的探测技术。它将使世界各国的地球卫星充分发挥效能;它也将使远距离的射电技术转向近程应用。
(2) 建立脉冲中子源的衰变能级谱——这是泛高能物理学进入实用阶段必不可少的一步。在人工制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和对撞机广泛实验应用的今天,人类完全有条件对自然界的高能爆发建立衰变测试能谱。进而,再争取作到制控天然超密脉冲中子源对撞的物理实验。这样,就会使得高能核子物理实验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从而共同推进人类高科技领域的全面发展。
(3) 建立全世界高技术的协联机制——当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先进国家之间的科技时差会越来越缩小。到最后,技术保密就会成为没有必要,而“科技协联”就成为必须的了。人们可以回想一下:原子弹、氢弹的时间差美苏不过4年,美中也不过 10 几年;人造卫星的时间差苏美只有3个月,苏中也只有 10 年多一点的时间;而进入 1988 年世界超导研究的时间差,则是以小时来计算了。况且,在质量上中国的长征运载火箭已是举世公认为最可靠的了。世界各国没有理由搞科技霸权,更没有理由搞高科技对抗。
一个中国唐山地震和一个苏联列宁纳坎地震就已使举世震惊了,难道世界各国储存的原子弹、氢弹、化学弹都幻想着付诸实施吗? 难道自然界对人类的告诫惩罚还少吗?
统一全人类的将是人类对自然力——即自然规律的崇高信仰和高科技的开发利用。而决不会是其它什么学说。“协联机理伸八卦,一统根维场自偿。”※※ 就是全人类和人类科技发展的最终归宿。
(1988年12月21日)
───────────────────────────────────
※ 此文曾载于1989年作者自费出版的《地球的现在和未来》一书 214—251页。
※※ “协联机理伸八卦,一统根维场自偿”,是 1988 年 1 月北京统一场技术研究会理事、数学家韩磊先生书赠作者的条幅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