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2:再问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24:27
《问吧2——再问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书摘之一】
1 为什么现在将城市里的道路称为 马路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双双约会时,常携手漫步于 马路 之上,美其名曰 压马路 。可 马路 之名究竟源自何处,却少有人知。有人认为: 马路 顾名思义就是专供马奔驰行走的道路,古代豪门大户以马驾车,所以大路便顺理成章地成了马路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古代的马车多是有钱人的交通工具,普通老百姓只能坐坐牛拉车。甚至在特殊时期,马匹奇缺,贵族也坐不上马车。西汉建国之初,皇帝想用相同毛色的牛来拉车都配不齐。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道路也完全可以叫牛路 ,这不是比 马路 更合情合理吗?
其实, 马路 之说是从国外引进的。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迅速发展,对交通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变当时的交通状况,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并且路的中央偏高。这样铺好的路不但路面平坦宽阔,而且更便于排水。马卡丹设计的路得到广泛的应用,人们便取其设计人的姓,把这种路命名为马卡丹路 ,简称 马路 。尽管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广泛使用沥青铺路,使路面更耐久,由此产生了 柏油路 。但 马路 的称呼还是保留了下来,也算是对设计者的一种纪念。上世纪三十年代,由著名影星赵丹主演的电影《马路天使》一上演就风靡全国,马路 一词也由于此片的流行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在上海, 马路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上世纪初,上海聚集了很多单身洋人,他们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经常在下午3点之后外出跑马。当时洋行楼群后的大片泥滩,就是他们驱驰奔腾的场地。于是今天南京东路外滩到河南中路一段长500米的小道(南京路的前身),就成了他们的跑马路。上海人因为总看见洋人在上面跑马,就称这段路为马路 。
知识链接:古代的驿路是什么路?
现在的道路可谓四通八达,高速公路贯通南北东西,老百姓驾着爱车就可以遍游天下。古人出行可没有这么舒服和便捷,这一是因为交通不便,道路较少;二是因为关口林立,盘查甚严。战国的伍子胥就因为要过昭关,一夜之间急白了头发。古代把联通大城市间的道路叫做驿路。驿路大多是沙石路或泥土路,个别是复合土路,主要材料是石灰、泥土、沙石等。通常是由官府修建,也有依靠地方百姓和乡绅、富户等的力量而修建的。
杜牧的名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可谓家喻户晓,以至荔枝中就有一个品种名为 妃子笑 。此诗记录了唐玄宗时借驿路为杨贵妃传送荔枝的旧事。这位曾使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最终香消陕西兴平的马嵬驿,也算一生与驿路有缘。当然,驿路可不是仅仅是为宠妃传送美食的,它还有着重要的军事、政治作用,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运输物资。
据说,我国早在商、周时就已兴建驿路,堪称世界上最早建有交通网络的国家之一。驿路创建之始,仅限于传递军事文牍,后来发展到转输军需、运送贡品、官员往来等。汉、唐之时,邮驿非常发达,每30里便置一所驿站,贯通全国。元代的驿运横贯欧洲,联系着各个汗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驿路为古代社会的政治统一、文化交流和中外往来都做出了贡献。
2 韩国有医女 大长今 ,中国古代有女医生吗?
韩剧《大长今》的热播,几乎引爆了大陆、港台地区乃至东南亚收视率。观众被剧中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主人公顽强的奋斗精神所吸引,医女长今也成为了一些青年人励志的楷模。欣赏电视剧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古代中国是否也有像长今一样的女医生呢?
其实,我国的女医制度由来已久。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就已专门设有女医 一职,其职责为 视产乳之疾 。两汉时期出现了不同性别的御医。为皇后、公主等女性皇室成员看病问诊的女医生就有女侍医、女医、乳医等。
据史料记载:生活在公元前128年前后的著名医生义姁,是我国史书记载中最早的女医生。义姁是山西人氏,她自幼聪明伶俐,勤学好问,对民间医药十分偏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经常自己采集草药送给百姓治病。后来她干脆悬壶济世、救济百姓,深受大家的爱戴和欢迎。她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因此名满天下,而且尤为擅长妇科。汉武帝得知她的名望后,对她的医术亲加验证,并将她召入宫内,赐以职号,专门为皇太后治病。她也由于自己的医术和医德而深得太后的信任。
除此之外,古代女医生代不乏人。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之妻鲍姑,就是一代女名医。她长期跟随丈夫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一带民众甚至尊称她为鲍仙姑 ,传说 艾灸 就是她发明的。在与和韩国大长今相同的时代,我国明代有位女医叫谈允贤,她医术精湛,远近闻名,是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还曾写著一部《女医杂言》传给后人。另外宋朝的张小娘子、清朝的曾懿,都是远近驰名的女医生。
知识链接:古代朝鲜的医女制度是怎样的?
虽然古代中国有女医制度,但并如古代朝鲜一样严明。明代天一阁所藏的《天圣令》之《医疾令》中的女医 一条简要记载了唐代的女医制度: 诸女医,取官户婢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无夫及无男女、性识慧了者五十人,别所安置,内给事四人,并监门守当。 从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女医近似于宫女,一般是没有家室的年轻女子,即使有丈夫也要没有子女。古代的医生实际上仍然以男性为主。即使在妇科诊断上,男性医生也占据主导地位。仅仅是在妇女生育时,才会寻找女性为其接生。这些接生者俗称稳婆 ,不过是有一些接生的经验人,并不是专职医生。
相对而言,古代朝鲜的医女制度更为完善。朝鲜的医女制度是太宗六年(1406年)建立的。朝鲜接受了中国的儒学思想,男女有别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宫女眷忌讳男性医官为其诊治,即使病入膏肓也不就医,甚至引发死亡。医女制度便在礼教思想严重的朝鲜应运而生。最早的医女只是承担看护性的工作,多由贱民身份的婢女充任。由于医女职位地下,属于官婢是贱民阶层,因此除了贫苦百姓很少有人愿意充任医女。被选任的医女,会在惠民署学习中医技术,学成后或选入宫廷为后宫嫔妃护理,或送回故乡从事医疗工作。医女有严格的奖惩规定,每月都要接受考核,成绩优异者可获俸禄。她们在接受医学教育前,还需先修读《千字文》、《孝经》等儒学作品,以便培养济世救人的高尚品德,然后才学习看病、助产、把脉、针灸等医术及研读医书。根据记载,燕山君时医女制度逐渐变质,医女常被派往参加各种饮宴、充任宫中仪式的仪队,甚至从事赐送毒药等活动。中宗即位后,费尽心思矫正前人恶习,明文禁止召唤医女出入饮宴场合,但一时积习难改。医女虽有学识医术,却是受到非人道对待的贱民,甚至与妓女待遇相同,称为医妓。这些接受文化教育的医女,虽然获得相当丰富的知识,却依然要过着辛酸的卖笑生活。
3 人们称自己为 我 , 我 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人表示自己时,通常是使用第一人称我 。尽管 我 行遍天下,是很常用的字眼,可 我 字的本意却与今天的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为了解 我 的内涵,我们还得从它的字形开始,寻找思路。我 字是会意字,它从戈,甲骨文写作 ,字形就像兵器形。 戈 是古代较为常见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戈上突出的部分叫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所以我 的本义就是一种兵器,但这种兵器的具体形制已经很难说清楚了。后来, 我 由兵器名称引申出了 杀 的意思。《说文解字》就解释说 我,古杀字 。
那么代表兵器的我 ,怎么又成了自己的代称呢?原来 戈 是古代有代表性的武器,很容易激起大家的斗志,所谓枕戈待旦,大丈夫当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 (《礼·檀弓下》)。因此武士们常取戈自持,凡持戈之人皆归属于我方, 我 便引申出表示自我的意思,并沿用至今。 我 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用,最早见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我 作代词用时,均指 我们 那是因为当时还没有私有化和自我的观念,到西周时, 我 就指代自我了。
知识链接:古人是怎样称呼自己的?
古代人对自己的称谓可说是五花八门,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礼教制度和风俗习惯。这些自称依据地位不同而称法各异:一国之君常称自己为 朕 、 寡人 等,是特殊的身分和地位的象征;普通士人称呼自己为不才 、 不佞 ,也有 余 、 吾 等,体现了士人的谦逊;地位底下的老百姓则常自称 小人 、 贱民 等,从侧面揭示了普通民众卑微的社会地位。
其实,在先秦时代,人们不分尊卑贵贱,都可以自称为朕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 天子自称曰朕。 从此之后, 朕 才成为皇帝的 专利品,谁敢僭越使用,必会视同谋反,有掉脑袋的危险。
在古代最普遍使用的自称要属余 、 吾 等,它们类似于现代的 我 。除了 余 、 吾 ,在日常对答中,古人还非常注意在提及自己时使用谦词。一般人常称自己为 鄙人 、 在下 、 小可 、 不才,用单字表达时还常说 仆 、 愚 等。这些词语,明显带有降低自己身份,抬高对方地位的作用,也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事实。大臣们在君主面前要自称 臣 、 微臣,以示臣服之心。到了清代,满族大臣自称 奴才 ,带有浓厚的奴性意识。具有尊卑观念的自称,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是 下官 、 卑职 ;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是末将 ;丫环在主子面前得自称 奴婢 ;百姓在官员面前要说 小人 、 贱民 ,即使一大把年纪也得自称为 小老儿 、 老朽 ;古代女子要称自己为 妾 、 妾身 、贱妾 等。
4 额前的头发为什么被称作 刘海 呢?
人们常把额前垂留的头发叫做刘海 ,各式各样的刘海是千变万化的发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说,额前的头发之所以被称为 刘海 ,与唐代神仙刘海有关。
相传唐代有位仙童叫刘海,在民间传说中,他的额前总是垂下一列整齐的短发,显得童稚、可爱。后代画师所画的仙童肖像常以刘海为样。在著名的民俗画《刘海戏金蟾》中,他额前垂发,骑在蟾背上,手舞一串铜钱,显得天真活泼。此后,小孩或妇女额前留的短发,便称为刘海 。古时的 刘海 一般只有孩童和妇女才留,男子是通常没有 刘海 的。
当然,关于 刘海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 刘海 原本是 留孩 ,即指小孩子所留的头发。古代女孩15岁时便盘发插笄表示成年,男孩则于15岁时束发为髻,到20岁时举行表示成年的 冠礼 。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大都是自然下垂的,所以人们用垂髫 、 髫年 代指儿童或童年。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指的就是老人(黄发)小孩(垂髫)都非常快乐。不过男女孩童所留头发是有区别的:男孩留的是额上左右两角的胎发,称之为兆 ;女孩留的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叫做 髦 。这种孩童时代所留的头发,统称为 留孩发 。有的女子待到成年以后,为了让自己的发型更好看,依旧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保持留孩发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刘海。到了唐代,民间产生了 刘海戏金蟾 的传说故事。由于 刘海 与 留孩 古时发音基本相同,而 留孩 又本为口语俗称不太雅观,故书面文字就常把它写作刘海 。
知识链接:民间传说中的刘海是谁,刘海戏金蟾有什么寓意?
刘海戏金蟾 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吉祥画,画中的刘海是一个稚气十足的小男孩,手舞一串铜钱,嬉闹一只金蟾,喜气洋洋。
民俗画中刘海的原型是道教真人刘海蟾。传说刘海蟾是五代时的燕山人,本名刘哲,字玄英(一说名操,字照远,又字宗成),他皈依道教前曾经出仕,事燕主刘守光为丞相,可谓官位显赫。一日,有一位自称正阳子的道人前来拜访刘海蟾,道人取出一文钱放于几案上,然后累十卵于钱上 。海蟾大惊,说道: 危哉! 道人说: 居荣辱、履忧患,其危殆甚! 海蟾于是大悟,遂挂印出家,号曰 海蟾子 ,隐居于华山、终南山。《神仙通鉴》说他后来遇吕纯阳授金液还丹之要,乃修真得成仙道。 全真教尊奉刘海蟾和王玄甫、钟离汉、吕洞宾、四人为祖师,与王重阳合称北五祖。后来元代皇室御封刘海蟾为 明悟弘道真君 ,遂名声大振,在民间信仰中颇有声望。
刘海戏金蟾 年画中的金蟾蜍是一只三条腿的癞蛤蟆 ,在古代文化中,它可是一种受人供奉的灵物。古代神话认为:蟾蜍是月宫之精,乃是嫦娥的化身,而在道教经典中,蟾蜍是成仙得道的神灵之属。刘海所戏的三足 金蟾,正是服食后可以羽化成仙的灵物。老百姓相信这种金色的三脚蛤蟆,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和财源,因此取刘海蟾中的 蟾 字大加发挥,衍生出了刘海戏蟾的故事。于是,刘海的形象也从成年道士转化为可爱的童子。由于金蟾 与 金钱 谐音,有的民俗画还塑造了刘海遍撒金钱的形象,并发挥成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之说, 刘海戏金蟾 也演变为 刘海戏金钱 ,象征着财源茂盛,取之不竭,预示着生活富裕昌盛。
5 现在有些人认为 四 是不吉利的数字,古人也有什么数字禁忌吗?
现代人对于数字有不少的禁忌,如很多人就不太喜欢四 ,选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甚至办喜事选日子都要避开 四 。究其原因,是由于 四 与 死 的发音较为接近,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死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东方国家的人都把四 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据说,在韩国,昔日的旅馆没有4层楼,门牌没有4号,甚至连军队中也没有第4军、第4师、第4团 是啊,谁愿意被编在第4部队上战场送死呢?日本人则非常忌讳4和9,他们不喜欢由4组成的数字,特别是14、42、44等。参加日本人的婚礼,送礼金时要避免偶数,因为他们认为偶数是二的倍数,容易导致夫妻离异。
相对于今天社会的种种数字禁忌,古人则要轻松得多。由于现在通行的阿拉伯数字是清末时才在我国广泛推广使用的,在此之前,古人计数都采用汉字。古代也没有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需要一连串数字编码的东西,同时汉字也一字多意,个个都能造出吉利的词语,比如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所以古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数字禁忌了。
知识链接:形形色色的数字禁忌
这些数字忌讳虽然不科学,但却有很大的影响力。在西方社会,同样有很多数字禁忌。比如西方社会普遍认为 13 是不吉利的数字,在许多场合都尽量避开。如门牌号、楼层号等各种编号常避免用13,宴会也尽量不在13号举行,甚至一桌不能坐13个人,连菜也不可以上13道。在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基督与13门徒共进晚餐,出卖他的犹大就坐在第13位。西方人还认为星期五也不吉利,如果碰巧13号是星期五,那就更糟了,这天就成了 黑色星期五 ,做事要格外当心。有的人干脆整天呆在家里,避免出门惹麻烦,一般也不举行宴请活动。据说夏娃给亚当吃禁果之日就是13号星期五,耶稣被钉十字架也是在13号星期五。另外,西方人对3也有忌讳,为别人点烟时,在点了第二根烟后,则要重新点火,避开 3 。
国人对数字的讲究也很多:如结婚、办喜事的时候随礼忌包单数,一定要双数;而看病人、办丧事时则忌包双数,一定要包奇数。另外数字 3 谐音 散 ,所以结婚喜宴应该回避这一数字,有的地方甚至还有三月不结婚的习俗,说三月结婚的人易犯 桃花心 。在年龄上,民间忌讳 73 和 84 ,老话说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老人遇到这两个年龄总会多报或少说一岁。
这些数字禁忌是长久以来世俗生活所形成的惯性思维,是民俗生活中的一种潜规则,虽然并没有科学根据,但它们体现了老百姓求福祈寿、驱除凶险的朴素愿望。
6 为什么称兄长为 哥哥 ?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要论 哥哥 的来历真是说来话长。哥 字其实是 歌 的本字,在晋代以前的文献中常常出现,如晋傅玄《节赋》中就有 黄钟唱哥,九韶兴舞 的句子。清人段玉裁也说: 《汉书》多用哥为歌。 可见, 哥 与年纪长于自己的男性同辈 这个意思并无关联,真正表达这个意思的字是 兄 。
那么,现在常常说的哥哥 又是从哪儿来的呢?古代汉语专家王力先生曾经指出:汉语中哥哥 一词可能是外来语。据学者研究,哥哥的来历恐怕与胡语有关:古代的鲜卑族把兄长唤作 阿干 ,这个称呼至今在西北地区还可以寻觅到痕迹。随着鲜卑族西迁与汉族相互融合,鲜卑语中的阿干 一词被汉语谐音借用,逐渐演变为 阿哥 ,并最终定格为 哥哥 。
自唐代开始,哥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文献记载中,这也许和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也有一定的关系。但那时的哥哥常常作为父对子的自称,如《淳化阁帖》中有唐太宗写给唐高宗的手迹,就自称哥哥敕 。到元人白朴的《墙头马上》中,仍旧将父亲称为 哥哥 。元明以后,哥哥逐渐固定指同父母的兄长或亲戚中年长的男性同辈,如《红楼梦》里的 宝哥哥 。当然,哥哥也是女孩称呼情郎时常用的称谓,在民歌里屡见不鲜,也有些地方至今仍把哥哥 视作对丈夫的昵称。
知识链接: 姐姐在古代仅仅指比自己年龄大的女子吗?
和 哥哥 具有某些特殊用法一样,姐姐 一词在古代也有不少的用法,并不仅仅是指 女兄 。 姐 属于形声字,本义是母亲的别称。所以很多字典里都解释说 姐 的本义是指母亲,古代的蜀人就把母亲叫做姐。段玉裁在为《说文解字》作注时甚至认为姐 字乃 方言也,其字当蜀人所制。
至于把同父母或只同父或同母,且年龄比自己大的女子唤作姐 已是宋代的习惯了。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认为: 近世多以女兄为姐,盖尊之也。 随着词语意义的演变, 姐 的使用范围不断变化,衍生为对一般同辈女性的敬称,也可以称呼妻子。如宋代小说《碾玉观音》中崔宁所说的:告姐姐,饶我性命! 就是用 姐 称呼年轻女子。《牡丹亭》中的丫鬟春香就把小姐杜丽娘称为 姐姐 。
在 姐姐 的意思逐渐固定的过程中,它一直具有多重含义,有时甚至是婢女、妓女的代称。俗语所说的姐爱俏,鸨爱钞 就是这种用法的代表。有时姐姐是妓女的别名, 姐夫 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嫖客的代名词,如《金瓶梅》 桂姐连日在家伺候姐夫,不见姐夫来。 同样有趣的是,姐姐在某些场合也是女儿的代名词,明清小说里的父母常就称呼自家女儿为姐姐 。
7 为什么将城楼上的墙垛称为女墙?
俗话说 不到长城非好汉,可等到真正攀上了长城,却又难免产生不少的疑惑,比如为什么把城楼上的墙垛称为女墙,这个问题就使不少登上长城的好汉陷入闷葫芦里。
女墙也称女儿墙,就是指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汉代刘熙所著的《释名·释宫室》中有一段话有助于我们了解女儿墙的来历:城上垣,曰睥睨, 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意思就是说,用女墙称呼城墙上凹凸的小墙,是因为这些小墙相对于伟岸的城墙而言显得卑微而渺小,正如古代的女子相对与男子则身分卑微、地位低下。
当然,关于女墙的来历也另有说法。《古今注》云:女墙者,城上小墙。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 这则是说在城墙上所筑起的墙垛是为了窥视敌情,而女子是常常显露出 睥睨 的神态的,所以将用于窥视的墙垛称为女墙。 女墙后来也泛指矮墙,在很多古建筑中均能寻觅到它的踪影。
城墙顶部连续凹凸的齿形女墙,不但其名称含蓄而传神、形状错落而有致,更具有相当的实用功效。每当敌军来犯时,它就会起到掩护守城士兵的作用。同时垛口上部又有瞭望孔,可以用来瞭望敌情,还可以由此射箭阻击敌军。
知识链接:古典诗句中的浪漫符号墙
《西厢记》中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诗句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关 墙 的诗作还真是不少: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 、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这些诗句中的 墙 往往是男女情爱的一种诗化衬托。仔细品味这些诗作,会从中体味到 墙 这种看似呆板的建筑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丰富的意韵,一墙之隔的朦胧,往往包含着无限的春意、和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清代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记·居室部》中所写的一段话,部分解释了墙 为何会暗喻男女爱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予以私意释之,此名以内之及肩小墙,皆可以此名之。盖女者,妇人未嫁之称,不过言其纤小,若定指城上小墙,则登城御敌,岂妇人女子之事哉?至于墙上嵌花或露孔,使内外得以相视,如近时园圃所筑者,益可名为女墙,盖仿睥睨之制而成者也。李渔的话延展开来,意思就是说 墙 本来是用来防止户内的妇人、少女与外界接触的。古时女子大多久锁深闺,不能出三门四户。但这小墙又高不过肩,而且常常有嵌花或镂孔,墙里墙外的人又可以相互窥见。往往在墙内女子的一瞥之间,一段一见钟情的故事就开始了。可以说墙 这种建筑形式既成全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需要,又避免了女子被人耻笑的尴尬。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墙不但没有阻隔美好的姻缘,反而促成了不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如李渔作品《合影楼》中的男女主人公,虽一墙相隔却成就了一生良缘。杂剧《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也是靠墙头的窥探寻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
8 电视剧中常有抛绣球选夫婿的情节,这种选夫方法在古代社会真的存在吗?
电视剧中常有抛绣球选夫婿的镜头:一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闺阁女子顾盼左右,然后将绣球扔向自己中意的男子。这种选夫的方式浪漫而开放,很容易激起自由恋爱的火花,引起青年男女的精神共鸣。在明清小说、戏剧中,对抛绣球选夫的描写比比皆是,比如《西游记》中的唐僧母亲她可是相国家的千金小姐 就是通过抛绣球选中了自己的如意郎君,这些描写似乎让人不得不相信这种浪漫方式的存在。
但事实上,这种选夫方式,恐怕在古代社会是行不通的。是戏剧小说中的抛绣球情节都只能属于艺术家的文学创作,多出于对自由结合的向往,在现实生活中是几乎不存在的。抛绣球 的择偶方式在封建社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封建社会的婚姻讲究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同时还要考虑门当户对、政治联姻等因素。家长对于子女的婚姻可不能草率决定,更不可能听之任之。即使偶有自由恋爱者,也常被视作淫奔 、 野合 ,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与否定。
正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使很多作家将抛绣球的情节写进了文学作品里。可是认真想想,即使真的可以抛绣球,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称心如意的夫婿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且不说台下赶来凑热闹的人恐怕多是为财或者为色,绣球一抛出,引得台下一大堆男子拼命争抢,哪能那么巧恰被自己中意的情郎夺得!恐怕连抛绣球的小姐也不愿意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冒如此大的风险吧。
知识链接:抛绣球择婿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有根据吗?
抛绣球择婿的方式虽然在古人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但这种情节的描写还是有一定根据的。据说,抛绣球与壮族民俗有关。早在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就绘有一种用青铜铸制的古兵器飞砣 。这种兵器多用于狩猎,可以击中相距一定距离的猎物。随着历史发展,这种原始的兵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人们以飞砣来命名一种彩球。宋代时,抛接彩球的游戏就已是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了。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 飞砣 。 这种彩球以圆形最为常见,也有椭圆形、菱形等。它大如拳头,内装实物,上下两端分别系有彩带和红坠,扔抛之下彩带飞舞,耀眼夺目。这种彩球就是以后绣球的雏形。
直至今日,抛绣球的习俗仍在广西地区广泛流传。每当男女青年互相爱慕要表达心意之时,便借抛绣球来选择心仪对象。在当地的歌场上,壮族小伙与姑娘们各分队伍,对唱山歌,寻找中意对象。有了心仪的对象,姑娘们便将各自用花布精心做成的绣球,抛向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假若小伙子也满意,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赠物,抛给自己倾心的姑娘。一来二去,一对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便定下了终身。
在今天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当地的人民也有制作绣球、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的风俗。墨西哥人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制作精美。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好客的墨西哥人就会给客人或长辈馈赠绣球,代表吉祥如意。泰国当地的居民将绣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
9 古人没有牙刷,那他们怎样保持口腔卫生呢?
口腔卫生是现代人很注重的健康指标。刷牙是现在公认的最方便有效的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刷牙时所需的牙膏、牙刷,也已经成为必备的生活用品。我们所使用的现代牙刷的雏形据说是在1770年前后,由威廉·阿迪斯在英国监狱里发明的。可是根据实物出土,早在距今1000多年的辽驸马卫国王墓葬里,就已发现了类似牙刷的文物,证明了东方出现牙刷要比欧洲至少早600年。
虽然有不少证据表明中国古代有类似牙刷的工具,但这种牙刷 的使用范围很有限,并未在社会上得以普及。为了追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的齿如瓠犀 (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的境界,古人一般使用漱口或以青盐擦牙等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如《红楼梦》中所写人物便多以茶漱口,或者直接利用手指揩齿清洁。古人的洁齿习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国就已有了保护牙齿、清洁口腔的记载,春秋时期的《礼记》中就说 鸡初鸣,咸盥漱 。除了漱口以外,古代还有咬杨枝清洁口腔的习惯。根据佛教经典记载,僧侣们每日旦朝,须啮齿木,揩齿刮舌 。即依靠咬嚼一种叫做 齿木 的枝条,摩擦牙齿表面,同时还用它刮舌,确保祛除细菌,保持卫生。佛经《华严经》上还归纳了嚼杨枝的十大好处,如消宿食、除痰疾、解众毒、去齿垢、发口香等。嚼杨枝也许和现在嚼口香糖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知识链接:古代也有牙膏 吗,它的原料都有什么?
古人同样关心牙齿美白,尤其是有身份的上层人士更是会使用多种漱口方式来保持口腔卫生。虽然现代牙膏进入中国是近代以后的事情了,但是古人使用的牙膏替代品 ,却是五花八门。
古人最早使用酒、醋、盐水、茶及温水漱口。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的作用,古人认为用盐刷牙是治疗牙周病的有效方法,清旦盐刷牙,平日无齿疾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也说: 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 口齿牢密。 古人还相信,用茶漱口可以去除油腻,调和脾胃,还能使牙齿坚硬不脱。据现代药理分析,茶中含有氟和维生素,可以防蛀,同时保持口腔清洁。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预防龋齿,是符合科学原理的。
早在6世纪的南梁,就有一种名为 口齿乌髭 的东西,它是由皂角、荷叶、青盐等各种药物研熬而成,对牙齿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镇痛的作用,还兼可乌发美容。可谓一举两得。口齿乌髭 堪称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药物牙膏。到了唐代,人们开始用天麻、藁本、细辛、沈香、寒水石等研粉擦齿,以香口洁齿,五代时期又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宋代的《太平圣惠方》中已载有详细的药膏药齿法。以后古人又逐渐在牙齿清洁剂中加入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兰等,这样的牙膏 不仅能保持口腔清洁,更有治疗口腔疾病的作用。
俗话说: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为了保护牙齿,古今中外的人们可真是动了不少脑筋。在国外,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人就将含有碳酸钙的浮石磨粉,用毛笔蘸着刷牙。现在常见的管装牙膏形式是19世纪末期才开始出现的,不过当时里面装的是牙粉,用起来并不太方便。二战之后,牙膏的化学成分才真正定型,并普遍为人们所接受。
10 为什么将乱写乱画称为 涂鸦 ?
涂鸦 的说法来自唐代卢仝《示添丁》中的诗句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这很好理解,古人写字用墨汁,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是黑色的,与乌鸦的颜色一样。卢仝说自己的作品 如老鸦 ,真是既生动又风趣。后人便由此沿用涂鸦 来比喻书画或文字的稚劣,这种说法多有谦称的意味。
现代意义上的 涂鸦则具有多重的文化内涵。凡是街头建筑物的墙壁上所出现的各类色彩鲜艳的图案,或奇形怪状的文字,均可被称作 涂鸦 。这些被一些人视为艺术却令管理人员头痛的街头,是一种结合了嘻哈 文化的涂写艺术,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纽约。纽约市立大学的学者爱德华在《世界百科全书》中写道: 涂鸦 经常写在公共厕所、公共建筑的墙上,或公园的石头上;有些单字和词组不甚健康;有时只是写人的名字,也有关于性的,还有许多是政治口号。部分文化研究的学者则认为: 涂鸦 作品是某些阶层人士进行心理宣泄的一种衍生品,尤其是时代压抑下的族群和阶层群众的心理宣泄,它具有较强烈的反叛色彩、发泄的倾向和随意的风格,甚至有些反传统、反社会的精神。
知识链接:为什么把绘画又叫丹青 ,这是和颜色有关吗?
丹青 代指绘画,是源于古代绘画所使用的两种矿石颜料。丹 指丹砂,也就是朱砂; 青 指青雘,丹砂和青雘都是制作绘画颜料时不可缺少的原料。《管子》一书中就提到 丹青在山,民知而取之 。可见,丹青被人们认识和使用的历史很是悠久。后来,人们用丹青 指红色和青色,也泛指绚烂的色彩。汉陆贾《新语·道基》: 民弃本趋末,伎巧横出 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这里就是用丹青来代指颜色的绚烂。
由此引申,丹青也常常用来指绘画作品,而且是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与草率的涂鸦不可相提并论。杰出的画家也因此常被称为丹青妙手或丹青手。苏轼《王晋叔所藏画跋尾五首·徐熙杏花》诗云:江左风流王谢家,尽携书画到天涯。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 此处就是用丹青来泛指书画。流传至今的古典名画,更是以其协调的色彩、幽雅的意境为 丹青 一词作了最好的注释。
也许有人会问,南宋著名诗人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曾写道: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这个丹青显然不是指绘画,那又该怎样解释呢?其实,这里的丹青是指史籍。丹青有 史籍、史册 的意思与古代史书的写作传统有关,古时常用丹册记勋,青史记事,因此也就用丹青来代指史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