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祚来:张悟本有问题 绿豆汤却管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37:42
2010年05月31日 07:38东方早报
吴祚来
5月28日,卫生部召开预防保健相关问题媒体座谈会,首次组织七位国家级专家,为 “绿豆神医”张悟本会诊,对他的养生理念逐项进行批驳。
对保健养生“专家”进行会诊,是有意义的,现在媒体批评指责张悟本将绿豆变成包医百病的食物,外加长条茄子、白萝卜,几可无敌于天下之病症,还有其身份学历家庭中医背景,也被晒到阳光下,不实或不严谨,为公众所诟病。
说实在的,我一直不明白我一位亲戚为什么一直喝绿豆汤,现在一问,原来也与张悟本有关,读过他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效果怎样呢?真的治好了她的季节性病症。而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一个时期喝绿豆汤,尽管很麻烦,晚上一家人只有他还得吃绿豆渣饭,但高血压下来了,过去吃多少药,都没多大效果。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我是相信真正的专家对张悟本先生的批评指责呢,还是相信身边的事实?
我们生活中、媒体上,看多了、听多了那些专家们的神话,什么给中央首长做饭的,给外国元首看病的,这些增光添彩的素材,披在别人身上没多少人在意,现在突然被张悟本借用一下,马来引来麻烦,为什么?因为张悟本最近真的是“火”了。
张悟本的“成功”是一种思维的结果。
这种思维就是“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我们吃得太丰富、太复杂,人体的机能消解不了太多的化学元素,怎么办?空腹疗法、简食疗法,甚至古已有之的放血疗法,不再给自己体内增加污染物负担,身体病症就得到缓释,人体的体能增强了,身体也就慢慢恢复了健康。如果反张悟本之道而行之,再到医院,医生们再加大处方,动辄千元的检查费用,加上无意义叠加的药物,可能只会使自己病上加病,这种病好了,那种病又生发了出来。《齐鲁晚报》记者亲自见识张悟本“诊疗”之后,写道:“看病贵、看病难也让张悟本有机可乘,大病看不起,慢性病又治不好,很多病人最后落得人财两空,而张悟本说绿豆、长茄子能治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大病都能治,小病就更不用说了,这无疑给所有病人都有了希望,指点了迷津,而食疗即使治不好病,至少也吃不死人。”(《齐鲁晚报》5月29日)
所以,张悟本的意义是对现在医疗现状的一种反动,一种反抗,一种嘲讽,他让人们从极度相信医学医疗,回归到相信经验,相信素食,回归常识,现在媒体与有关方面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听听那些吃过张悟本开出食方获得身心改善的人们的声音,看看绿豆汤、茄子之类的食物,对哪些人真正有用,而对哪些病症却有反作用。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效,得用数据说话。
一则著名的相声叫《祖传秘方》,背上痒吃什么药管用?一层层的包袱抖开来,吃什么呢,医生们会让你体检,开出系列药物,但“祖传秘方”上说,用手“挠挠”!
张悟本就是那个用手挠挠,解决了许多人身心之痒的那个普通人。他一边给你挠痒,一边让你喝绿豆汤。对于许多小病小症的人来说,是上医院吃药好呢,还是听张悟本喝绿豆汤好?(作者系北京学者)原题:批评张悟本,别连绿豆汤也泼了.
张天潘:童子尿与张悟本背后弥漫的是现代巫术
风靡一时的“神医”张悟本近日终于走下神坛了,他“绿豆可治百病”、“喝酸奶将阻塞血管”等所谓的养生中医理论被拆穿,所谓养生理论有的不仅没有科学依据,还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5月30日《新京报》)但是,谁能想到,与此同时童子尿也被摆上网店热卖了:据悉,有人趁着“六一”儿童节在网店大肆叫卖童子尿,价格从0.1元到9999元不等,而且将童子尿的功效吹嘘得神乎其神。(5月30日《广州日报》)
据说,张悟本之前的2000元挂号费还要排到明年,可是现在昂贵的童子尿,已经轻易地打败他了,证实了张悟本的理论其实只是小儿科。不过,张悟本的原形毕露,最大的因素是因为卫生部专家称绿豆疯狂涨价与张悟本有重要关系,否则估计张的各种理论,还是会很有市场,和童子尿一起互领风骚一阵子,继续红火的。
从当年风靡一时的气功,到神医胡万林,再到台湾的“食疗大师”林光常,直至今天的张悟本,基本上都是闹出了人命或出现了重大的事故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被“大师”和“神医”们夸张得神乎其神的理论,本质上只是一种披着科学的皮的现代医学巫术,与一些策划团队费尽心思的骗局,只是利用了我们对于健康的严重渴望,然后让我们乖乖地掏出口袋中那些从房奴、卡奴、孩奴状态中挤出来的钱,还要对其感恩戴德、顶礼膜拜。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的富裕,人们对于生活开始追求品质而非维持温饱的饥不择食了,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合理的诉求。只是在这个食品安全体系混乱之下,我们的养生追求,与其说是为了更健康,还不如说是保持无病状态,我们想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于是就无计可施地妄图用绿豆去抵抗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这个时候,其实应该反思的不只是那些受骗的养生狂热者,该谴责的也不只是张悟本的扯淡,而是要反思为什么让这样一个江湖郎中,居然可以轻易地占领了和拥有了这样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更令人忧虑的是,与养生等本质上类似的现代各种巫术,几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了,比如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厚黑学、成功学、发财学、讲述王侯将相权力倾轧的读物与作品,在市场中与媒体上铺天盖地地出现,令人目不暇接,这实际上已经预示着一种精神上与文化上的巫术,扛着文化与精神食粮的旗帜干着圈钱的勾当,正在肆意地蔓延,而很多人好像被巫术催眠一样,陷入了一种难以自制的浮躁与癫狂之中。
而就在广大市民们过上了基本的小富生活,开始追求健康人生,在为活得更好而不知不觉被人忽悠,误信了现代社会以各种全新面貌出现的巫术之时,昨天的另一条新闻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河南山村屡现肾结石患者,怀疑井水被污染,村民恐慌不敢喝水———连作为维持人类生存必需品的水都难以喝上。这几个具有截然不同意味的新闻,也在不经意间,从另一个层面,曝露了当下现实的各种荒诞与黑色幽默。
龙丽纤:卖童子尿与张悟本有什么关系
童子尿也被摆上了网店热卖?记者昨日接获多位市民报料称,有人趁着“六一”儿童节在网店大肆叫卖童子尿,价格从0.1元到9999元不等,而且将童子尿的功效吹嘘得神乎其神。(据5月30日《广州日报》)
六一儿童节来了,“童子尿”火了。在淘宝店面上,有这样一批人,趁着“六一”美好商机,叫卖着童子尿,吹捧其如灵丹降世,吸引公众眼球。从“打鸡血针”到喝“红茶菌”,再到如今的“满网尽卖童子尿”……尽管有市民说“谁买谁傻”,但笔者还是对有人买童子尿深信不疑。
从大众角度审视,看病难看病贵乃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患病,自身的收入又不足以上医院进行正常的检查——“正路不通”,便只好走邪路歪路。换言之,乃走不了阳光大道,只好走阴森小道——寻求各地民间偏方秘籍。偏方秘籍无“国家标准”,也不公开留档,外人几乎无从得知,如此一来,意图不轨者也就有了可乘之机,说谎者只需脸不红心不跳就完全可以厚着脸皮将自己打扮成偏方专家。
至于那养尊处优的达官贵族,或赚得盆满钵溢的商人,由于总想着长生不老,偏方便有了让人心存幻想的可能。毕竟,试了还有一线机会,不试就压根没可能。如此一来,类似童子尿延年益寿美容的闹剧便开始了。
社会各层次的人在不同的处境下有着类似的诉求,而这诉求于他们自身而言,都有着必不可少的心理暗示,这便有了可钻的空子。好事之徒开始打扮自己,继而穿着眼花缭乱的“衣服”将某一件俗不可耐的东西吹得天花乱坠,叫人陷入美好的幻想中,心甘情愿地把腰包打开,任人宰割还帮着人家数钱。无论是当年的神医胡万林,还是当前的养生医疗大师张悟本,无不是这样现实情境中走红的例子,而当前的事实真相也足以说明一切。
有人强调,卖童子尿是违法行为。诚如斯言,招摇撞骗也是违法行为,可其依然大行其道,可见有病的不仅仅是“卖童子尿”的人,不仅仅是眼球效应与经济利益作怪,而是当前的社会有“病”,是当前的监管机制与问责机制有“病”。“卖童子尿”与张悟本就好比“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处理谁都是应该的,但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要彻底根除类似现象,还需相关部门治好自身的“病”。
张东阳:谁听任“术士”张悟本变“神医”
日前,“著名养生专家”张悟本的“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身份被卫生部予以否认,此外,卫生部还邀请国内知名的6名中西医专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以张悟本声称的“绿豆可治百病、喝酸奶将阻塞血管、高血压吃药会引起脑卒中”等所谓的养生理论进行讨论,指出一些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养生理论可能使误信患者延误治疗时机。
然而,现在我们看到,仅凭一张嘴就忽悠了无数人的张悟本所开的“悟本堂”却只是“暂时关门”,卫生、工商等部门对于张既没有卫生许可证,又没有从医资质,一个“咨询号”要价2000元等问题竟然“难以查处”:卫生部门表示张的行为只是“食疗”,并非“诊疗”,悟本堂所收的费用属于“咨询费”,不属医疗收费范畴,因此无法处罚;工商部门则表示悟本堂没有“药品”销售,暂时未发现违反工商法规的情况,需卫生部门认定张是否“非法行医”后再做进一步处理。而且悟本堂所收的高额“咨询费”也属“市场行为”,不属国家价格调控范围内,对于悟本堂收费需要向外公示也是由发改委物价部门来监管……
张悟本从一个纺织厂下岗工人变成大红大紫的“大师”“神医”,固然与张的忽悠嘴功了得有关,与其团队极力炒作有关,但是,如果没有媒体出于经济利益之需为其“吹捧”,是不会有那么多国人相信张悟本的。张悟本忽悠“成功”,与一些媒体助纣为虐有关,也与相关法规缺失有关,更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松软”甚至缺失密切相关,在一个不断完善法规、不断追求建设法治社会的现实语境下,这一点尤为让人遗憾。
更可悲的是医学界。张悟本此前宣称“吃长条茄子能减肥、降血压、降血脂、治肿瘤”“80%高血压、糖尿病都是误诊”“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等与真正的医学常识相差千里万里的胡说八道,大张旗鼓地在媒体宣传,医学界专家难道都充耳不闻?公众对张悟本的谬说“追捧”不止,医学界怎么就无人站出来指斥其谬?健康科普宣传何以如此缺位?总之,医学界,尤其是中医界应有的正义哪里去了?
一个假专家,背后曝出不少真问题;一个张悟本,让我们“悟”出不少东西。
华商报:下一个“张悟本”在哪里野蛮生长
没用几天,大红大紫的张悟本便被打回了原形。昔日头顶上的神奇光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劣迹斑斑”———身份造假,并非卫生部营养专家;履历造假,“父亲曾系国家领导人保健医生”纯属吹牛;误导公众,以绿豆、生茄子等“豆”得信众团团转,甚至就连农业部官员也说,今年绿豆价格狂涨就是张悟本的“贡献”……看今日情景,一代“食疗大师”的倒掉似乎已成必然,问题是,“不明真相”的民众真的可以“从此过上明白消费的幸福生活”?不然!
一个张悟本倒下了,一定会有另外的“张悟本”或者“王悟本”、“李悟本”冒出来,彪悍地接过“江湖大师”这面大旗,继续顽固的“忽悠大业”。笔者无意于妖言惑众,这个判断来源于一个基本事实———孕育“张悟本”的土壤不仅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看不到对其彻底清算的迹象。所以,就像在胡万林、“刘太医”、林光常之后,我们仍然用钞票“浇灌”出张悟本一样,在张悟本之后,我们依然无法判断下一个“江湖大师”正在哪一个角落里野蛮生长。
有人说,张悟本从一个下岗职工折腾成“一代神医”,是因为背后的商业推手太厉害了———推手确实不凡,但对于“敌人”狡猾之处的赞扬,多数情况下恰恰是要逃避甚至掩盖“我方”短处的羸弱。清算一个张悟本太容易了,清算我们自己则太难了。
为什么顶着“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幌子在京撞骗这么久,直到媒体将其扯下神坛卫生部才出来揭穿———最起码的公共监管在哪里?为什么“科普市场太混乱使得张悟本打擦边球钻了漏洞”,是不是若“收敛”一点不搞身份造假擦边球就可以继续“擦”下去———科普市场的基本门槛在哪里?为什么张悟本跌下神坛之后“七位国家级专家”才一条条驳斥“绿豆神医”的谬误,此前科学界却几乎没有任何“打假声音”———知识分子的担当在哪里?为什么治愈效果可以无限放大,以简单低级的手法出书、上电视,赚足眼球却没遭遇鉴别障碍———传播媒介的公共责任在哪里?为什么“江湖大师”们在中国总不缺乏盲从的信众,很多人也热衷于以绿豆、酸奶、柿子椒、生茄子这等廉价物品治病———除了健康素养不够,是不是也跟“科学治病”的从医通道遭遇“看病贵看病难”的困扰有关?不然如何解释被忽悠者大多属于底层群众?
张悟本13年前登场开始折腾之时,约略也是胡万林大师跌落台下之时。十来年过去了,回看“后继者”的操作模式,有多少只是沿用了胡大师的套路?回看对张悟本“为什么”存在的土壤质疑,有多少在清算“前仆者”就依稀说过?这些年,据说公共管理水平提升了、公民素养水平提升了、传媒发展水平提升了、专家科研水平也提升了———可一个江湖大师忽悠公众的技术水平,为什么竟然可以不必水涨船高地跟着提升呢?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了本新书,题目就叫《低智商社会》———这个社会越来越蔓延着一种“弱智现象”。而要把类似张悟本事件中我们束手放弃的“思考能力”找回来,究竟要靠什么?公共监管完善?科普市场法治?媒介自律自省?公共精神担当?科学信仰普及?基本生存保障?还干脆就是———一样也不能少?
被欺骗(尤其被没什么技术含量地骗)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儿———但当你说的是一群人的时候,则很可能是另一回事儿了。鲁迅说,那是无物之阵,我则说———无物之阵也要勇敢地投出矛枪头,不然就永远跳不脱被下一个大师忽悠的命运。所以我们要有勇气诘问:究竟哪一个“接受”到了张悟本带来的耻感,并打算知耻而后勇地有所行动?
邓为:张悟本倒了 江湖郎中还在
继悟本堂“因场地原因”暂时停业后,近日位于东直门的分店已暂停预约。有消息称某电视台关于宣传其养生主张的电视节目《百科全说》也被封杀。(5月30日《新京报》)
对于张悟本现象,卫生部专门邀请有关专家对其几近荒唐的养生观点进行批判,而曾经红得发紫的张悟本及其图书、视频,也在权威部门和民众的质疑中,终于从云霄跌落,露出其真面目。由张悟本现象开始,民众和有关部门亟须认真审视养生保健图书市场发育旺盛背后的种种畸形和乱象。
探究张悟本现象的发生,其原因不外乎有三:一是民众过于急功近利的养生保健态度,直接助长了这种“包治百病”的养生观点;二是图书出版机构和媒体养生保健图书策划中的伦理短板,是造成张悟本现象的主要原因;三是有关部门监管和引导滞后,使不科学的养生图书能够大行其道。检视这三个原因,不难发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使江湖郎中式的“张悟本”们大行其道,张悟本尽管倒了,但张悟本现象恐怕还不会灭迹,依旧会如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
张悟本虽然倒掉了,但要杜绝张悟本现象,要避免这种江湖郎中和游医大仙一统保健宣传江湖的尴尬,除了规范出版机构、媒体外,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读者仔细甄别,同样不可或缺。
张悟本背后不公平的文化博弈
本报评论员 单士兵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被邪恶控制的文化,容易滋生出一种力量,来对正义形成强劲的抵制。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文化面具在遮蔽着某种丑行与罪恶,令人难以觉察与分辨。
比如,最近被称为“中华养生第一人”的张悟本从神坛跌落下来,引起广泛关注。报道说,在张悟本的背后,就有文化公司在运作。随着张悟本的神话被揭穿,让他走红的平台湖南卫视栏目《百科全说》也将在下月停播。张悟本的魅惑,其实就包裹在诸多五彩缤纷的文化外衣之中。也就是说,这个“养生专家”背后的文化推手,很值得警惕。
类似的骗子登龙术,以前就有。比如,当年大作家柯云路就写过《发现黄帝内经》,捧红了“旷世神医”胡万林。不过,造出来的“胡大仙”后来被关进了铁门铁窗。江山代有“神医”出,各领风骚一阵子。要老百姓都能看清“神医”与“大仙”真面目,不容易。因为他们背后的那股文化妖风,总能制造“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错乱。
本来,在文化妖风过处,必留下满地的文化垃圾。问题是,很多时候,是文化垃圾还是文明碎片,却不是一件说得清楚的事。不由得想到余秋雨,这位达人忽而含泪捧出“文明碎片”,忽而大声痛斥“文化垃圾”。在“文明与垃圾”的错乱中,有人讴赞余秋雨为专家学者,也有人将之鄙薄为“大师长老”。余大师文化真面目至今忽隐忽现,说不清楚,也就在于他身上的文化外衣,又厚又严。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不透的文化外衣呢?这是问题关键。在张悟本的背后,是文化与资本的捆绑,谁都清楚,在这个年代,资本与权力会有怎样的操纵力,比如,资本可以轻易形成某种垄断的效应,而权力则很容易霸占某种话语权。更何况,资本与权力也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缠绕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被资本与权力操纵的文化,自然也就容易成为利益代言的工具,而不是那股公众自由诉求的源头活水。
要使文化真正满足公众的多元需求,就不能简单地让它变成为资本代言的工具,也不能只是让权力成为它的粉丝。否则,文化就会帮助制造那些欺世盗名的“大仙”与媚权愚民的“大师”。而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一个起码前提,就是满足公众的表达诉求。遗憾的是,当张悟本在电视上疯狂地煽动蛊惑,当张悟本将养生书籍卖到400万册以上,我们却鲜少能够看到相关的文化博弈。张悟本摔下神坛,也并不是来自公众自由文化的力量所致。这样的文化错乱,其实才是最值得警醒的。它意味着,在资本对文化的强势控制之下,公众既无力阻止某种文化妖风的生成,也无力将之及时驱散。
真正砸破张悟本神医“面具”的不是文化的力量,而是那一粒绿豆的重量。在挑动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根敏感神经之后,连卫生部都组织专家批驳张悟本的绿豆治病说法。随着利益博弈的深入与官方话语的介入,想必张悟本背后那股强盛的文化妖风会迅速地卷缩后退,甚至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看到“神医”张悟本被如此揭下画皮,我不禁在想,在文化力量难以充分自由博弈的今天,要让公众真正看清楚那些错乱的文化面目,是多么艰难的事。
就像对很文化的余秋雨,现在很多人就看不清他的文化真实。前两天,余“长老”甚至跌进了“假死门”。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无数网友不仅不谴责散布谣言者的不道德,反而为余长老“圆寂”而欢欣。这种很不理性的文化论争令人悲哀。我想,文化的归文化,只有不让过多权力介入到有关余秋雨的文化博弈中,让公众对这位“大师长老”可以自由表达真实的文化判断,相关文化争议最后才会回归应有的理性。那时,余秋雨是真正的大师,还是伪善的长老,才能有真正的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