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蚁族毕业生生存状况调查(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29:1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7日04:49  扬子晚报

从客厅隔出这样一间房,已经是“蚁族”的豪华版蜗居了。 IC供图

更多“蚁族”住在破旧的房子里。

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并不好。
新闻背景 前天,一份被称之为“湖北官方版”的“蚁族”(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接合部的大学生)调查报告出炉。报告称,将近半数武汉“蚁族”月收人在1500元以下,八成“蚁族”出身于“穷二代”。
那么,在南京,在我们身边,您可留意过那些年轻的“蚁族”,他们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呢?眼下又到了毕业季,刚跨进社会门槛的大学毕业生们生存状况再次令人关注。
昨天,本报记者在南京火车站、长途客车站、人才市场以及城郊接合部等不同地区,随机街访了30名大学毕业生,真实地感受了一回南京80后艰难中奋斗的“宁蚁”生活。
“宁蚁”基本情况
毕业院校   重点:37.3%,非重点:62.7%
从事职业   文秘、推销员、营业员、客服
跳槽频率   16.3%半年到一年就换工作,半数被访者经常跳槽
月收入    1000至1500元
每天工作时间 普遍高于8小时,多为10到12小时
工作满意度 4成人认为“—般”,3成人满意,3成人不满意
人均租住面积 以15—20平方米为多,占40%;其次是21—30平方米,占21%
“宁蚁”多来自农村
在记者采访的这些南京“蚁族”中,普遍来自南京市以外的其他各县市。其中,半数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少部分“蚁族”来自小城市或县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这些南京的“蚁族”,每月收入普遍在1500元以下,多为1000—1500元之间。
他们大多租住在离市区相对远些的老小区,甚至棚户区,如江宁、马群、栖霞等地;若租住在市区,则属于典型的合租“蜗居”,一间房里以上下铺的形式住了很多人。每月房租水电支出以100—300元居多,占四成;除房租外的其他支出水平,以700元以下的居多,占七成。虽然大多家庭条件一般,但接受采访的五成 “蚁族”都坦陈,需要家里支援。
与武汉“蚁族”一样,漂在南京的“蚁族”也是大多出身于“穷二代”。而这一现象,源于当前中国社会日趋成型的“代际壁垒”。
对于这种现象的剖析,武汉大学教授黎民举的例子很有代表性。黎民说:“以自己带的研究生就业为例,凡到银行就业成功的,几乎都是父母或亲戚在银行的,或是父母与金融系统高管有一定关联的。从经验判断,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差的家庭,由于少有特殊的社会资源,其子女就业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也表明,社会在开放性增加的同时,其阶层封闭性和固化趋势在加强;市场经济本有的开放性和公平性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压抑。”
黎民同时强调,大学扩招所致的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以及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毕业生往大城市集中,也是“蚁族”生成的重要原因。
唱哭政协委员的《蚁族》
什么地方是我们天堂
什么地方是我们梦想
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希望
什么地方让我们飞翔
什么地方有我们家乡
什么地方有我们梦想
什么地方有我们希望
什么地方让我们疯狂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
可是我们依然有坚强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
可是我们依然还在幻想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
可是我们依然有力量
我们虽然没有什么
可是我们依然不怕冷落……冷落!
■背景
今年两会前一天,全国政协委员前往北京唐家岭村考察——这里是北京蚁族最聚集的地区之一。
居住在唐家岭的李立国、白万龙两兄弟坐在床上,演唱自己创作的《蚁族》,感动了前来看望的三位政协委员,也由此引发舆论对蚁族群体的强烈关注。
他们,奋斗在南京——
声音:30岁的时候我一定拼出个样子!
打地铺,8人共用卫生间
刘强,男,27岁,毕业于南京一所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来自河南一个工薪家庭
刘强是一个典型的“蚁聚者”,收入不高,住在郊区,和朋友合租。12平方米的房间,地上仅仅是用地板纸铺了一层,没有床,自己打地铺,小木桌上放台电脑。窗台上放着洗漱用品,卫生间和厨房都是8个人共用。
刘强现在珠江路一家电脑公司工作,由于一直抱怨收入不稳定,他频繁更换工作,现在的工作也只是暂时的。眼下南京房价居高不下,出租房价格也跟风涨,刘强不得不经常更换住所。从学校旁边的廉租房到现在郊区的青年公寓,都留有刘强的足迹。
为了能让自己生活得滋润一些,刘强拼命加班。曾经为了做一个程序,他3天3夜没合眼。腰疼了就扭扭腰,眼睛酸了就做做眼保健操,就这样坚持把程序做完。
记者对刘强的印象是很活泼,爱开玩笑。但同事声称,刘强一见到女生就害羞得不得了。由于刘强无车无房,收入不稳定,虽说小伙子一表人才,但至今也未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再给我3年时间吧,到我30岁的时候我一定拼出个样子,带着女友回家,把父母都接过来。”
声音:只要努力奋斗,梦想一定能照进现实!
做文秘要陪酒,搞推销没“关系”
晓雨,女,24岁,重点高校毕业,来自湖南偏远的农村
毕业之初,晓雨和另外两个女同学一起合租。由于市区房租太高,她们只能选择在城东海福巷附近租了一套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寓房,每月平摊下来每人150元房租。
但和找房比起来,找工作显然难上加难。最终经人推荐,晓雨在一家广告公司干起了文秘工作。不签劳动合同、没有五险一金、底薪800元、不提供吃住,有提成 ——这就是晓雨的第一份工作。“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夜猫子还迟,经常带工作回家做,还不算加班。”她坦言。但辛苦真的不算什么,对于气质不错的晓雨来说,更难以适应的是每天下班时间以后还要应付客户没完没了的要求。“有一次为了敲定一份合同,不得不陪客户去饭局,还被迫喝了不少酒。”
不到1年,不堪忍受的晓雨决定跳槽,她的第二份工作是推销星级酒店的中秋月饼。“相比第一份工作,待遇稍微好了一点。”晓雨称,由于提成丰厚,加之自身条件不错,头脑灵活,嘴巴能韶,很快干出了一番成绩,一同工作的姐妹都称她“有潜力”。
可到了去年夏天,酒店月饼市场受到冲击,卖月饼的“关系户”急剧增多,就连她的推销渠道也屡遭同事“挖墙脚”。胡彦斌有首歌唱道:“今天早上被老板搅局,他说这一季的订单少了一半,问我的薪水该不该减半,又说昨天晚上那单不能帮我买单……”正是晓雨那时的心情写照。
今年的情况显然更是雪上加霜,没办法,晓雨一咬牙,自己炒了自己的鱿鱼,眼下又沦落到“求职求生”的境地。但充满个性、处处要强的她坚信:“只要努力奋斗,梦想一定能照进现实。”
声音:房子和车子不是梦,将来一定会有的!
今年目标:月收入涨到2000
滕同学,男,23岁,高淳人,毕业于南京一所民办大学
滕同学今年23岁,是高淳人,去年毕业于南京一家民办大学,目前在南京一家广告公司做个小职员,没有女朋友,月收入在1600元上下。他的同学小张是溧阳人,在一家电视媒体的广告部门工作,月收入与小滕不相上下。
小滕和小张住的合租房,两人住一间,平摊后每人每月200元。小张虽然在电视媒体供职,目前还属于实习期,没有基本工资,收入也就1500元左右。
“我的目标就是今年的月收入能涨到2000元。”小滕说,做广告这一行竞争压力很大。父母在高淳做小生意,如果回去和父母一道打理小生意,也能混口饭吃。 “不过父母认为我是上过大学的,不应该和他们一样做小买卖,何况生意也不是好做的。”小滕说:“我也算过一笔账,父母供我上学十几年,花了大约14万。我想未来四五年,能够收回成本就对得起自己和父母。至于房子和车子,相信不是梦,将来一定会有的。”
体验
1500元过一个月 记者的南京“蚁族”生活
详细开销清单:
房租:200元
水电气(含垃圾费):80元
宽带费:30元
IC卡充值:100元
手机费:120元
洗化用品:50元
伙食费:500元
请朋友吃饭:150元
合计:1230元
结余:270元(当做零花钱)
每月纯收入1500元,在南京到底能过什么样的日子?记者为了真实感受“蚁族”的艰辛,特意用1500元过了一个月。
如今的80后很少坚持每天记账,但偶尔记账算算开销也很有必要。1500元过一个月的日子里,记者学会了记账,更学会了精打细算——
这一个月里,最“大头”的固定支出是房租——记者搬到朋友的蜗居,这是位于江宁的一套两室一厅,破旧,连简单的家具都没有,地面就是裸露的水泥地。四人合租,每个卧室住两人,每人每月房租200元、水电气80元(不开伙,电费分摊)。
都是年轻人,工作和交往总是需要的,一个月下来,尽管省了又省,但手机费还是要交120元;宽带是从隔壁合租人那里接过来的线,每月也得30元;因为住在江宁工作在市区,IC卡月充值100元,不够刷时,就吃点辛苦骑自行车。
以上几个固定项目就得耗掉530元,1500元的月工资一下就被干掉3成多。
可是,再怎么省,饭总是要吃的吧?平时在外面专拣干净点的小摊子吃点面条炒饭,早餐蒸饭、烧饼加豆浆;中饭基本在食堂吃,甚至有时干脆就不吃;晚饭早一点吃“兼顾一下肚子”,有时候和同事“抬石头”点几个菜,有老乡来访再借机改善一下伙食,买单是轮流的。但“爽”过以后,记者心痛地发现剩下的钱已经不足以按原计划度日了:原本能吃上9块钱一份的牛肉盖浇饭,只好改吃5块一份的青椒干丝盖浇饭。
吃上可以省省,反正别人也看不见;但终日在外面跑,在“穿”上起码要整洁大方吧?高档商场专柜的衣服,记者决计是不会买的,最多买打折货;或者在商店里看中一件,然后记下货号,回来上网买,外套200元上下,而且也不会频繁添置。
就这样,一个月下来,记者不抽烟不喝酒,好歹有了200多块零用钱。不过,记者有个小喜好:买彩票,若中了小奖再适当加点投注——于是,这点零花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实习生 季宇轩 本报记者 任国勇 范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