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勇立潮头促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3:50
《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31日   05 版)

繁忙的营口港集装箱码头一角。
【核心阅读】
面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场大考,辽宁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在做大增量中求变、求新、求好;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大批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攻占产业高地;加力扶持新兴产业,搞内涵式扩展,站上技术制高点。加快转变、全面振兴的同时,力保民生,让4000万辽宁人分享发展成果
初夏,美丽的大连港百舸竞发,繁忙依旧。
细看,等待远航的货物“含金量”却跟从前大不相同:国内首创的PET数字医疗器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核电设备、代表同行业最高端水平的机器人……
辽宁的嬗变,直观地体现在这个出海口上。
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至,作为重化工业大省,由于对外依存度较低,辽宁免遭重创,全省经济不降反升,达到或超过东北振兴以来的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辽宁人自信不自满:受冲击小,掩盖不住“短板”。后危机时期,如果继续依赖“辽老大”的传统发展方式,不仅难以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难以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排头兵,也难以在全球产业新棋局中握紧主动权。
省委书记王珉的话掷地有声:“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辽宁一定能走出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
面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场大考,敢闯敢拼敢担当的辽宁人打响“辽沈新战役”。
“增”与“调”
——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用优而新的增量改变存量
今年首季,辽宁GDP增长高达15.3%。之前,辽宁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保持13%以上。
有人质疑:发展如此生猛,是否意味着辽宁仍着眼于“快”?辽宁真的在奋起转身吗?
省长陈政高表示,同样的速度有着不同内涵。辽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在做大增量中求变、求新、求好。
为何这么看重“增量”?
省发改委的同志算了笔账:辽宁肩负着老工业基地“加快转变”和“全面振兴”的双重历史使命。实施振兴战略6年,辽宁GDP超过1.5万亿元,人均5100美元。和自己比,进步不小;但和沿海发达省份比,经济总量“块头”还不大,人均更是差之甚远。
辽宁决策者的目光深远而坚定:“辽宁加快转变,要做好加法,‘加’进足够的新成分。增量上不去,总量不够大,就没有充足的空间和回旋余地去优化结构。”
不过,对于“增量”,辽宁绝非“挖到篮里就是菜”。
——必须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量”。
辽宁有三大战略: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突破辽西北。前两个,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大手笔,三大契机,撑起一个新辽宁。
营口鲅鱼圈,碧水连天,一艘艘集装箱船紧张有序地装卸。不远处,是我国首个自主设计的现代化全流程钢铁项目——鞍钢精品钢材生产基地。短短两年间,这儿拔地而起一座新城。
推动“五点一线”,扩大沿海开放,是辽宁扩增量的一个抓手。如今,在“N”形的辽宁海岸线上,新材料、精细化工、微电子等特色产业集群如串串珍珠相接。曾经荒芜的“五点一线”地区风起潮涌,正成为辽宁新的增长极。
内陆城市怎么发展?辽宁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全力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沈抚同城化先行一步:共用“024”的电话区号、高峰时段每2分钟开出一列城际班车、企业注册可异地冠名“沈阳”或“抚顺”……一体化扩大了城市群伸展空间,沈阳经济区八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已成型。同时,在“突破辽西北战略”实施中,辽宁每年拿出上千亿元资金,帮助辽西北兴产业、治环境。
好中找差距,县域经济是软肋,“就要狠抓薄弱环节,哪壶不开提哪壶!”44个县、56个城区摆开阵势,掀起“百团大战”。
——必须是持续改善产业结构的“增量”。
“辽宁制造”有口皆碑,但提起“辽宁服务”,恐怕认同者不多。2009年,辽宁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也是独此一家的“服务业委员会”,做大三产增量。
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东软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供应商。金融风暴中,东软利润增长三成多,最近又收购欧洲一家智能手机软件企业。“东软年销售收入近50亿元,卖的全是智慧。”高级副总裁卢朝霞意气风发。
年初以来,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增至43.3%,创下新高。
——必须是能够有力提升存量的“增量”。
扩增量不等于弃存量。辽宁的思路是,以增量改变、带动、优化存量。
跻身全球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年成交额逾37万亿元,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望远镜”和“避风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大连大豆期货市场使国内大豆压榨企业避免了数十亿元损失。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说:“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现代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2月,辽宁锁定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九大新产业,通过政策激励,把更多的投资和项目引向高附加值产业,终结“出大力,挣小钱”的尴尬。
优而新的增量,悄然助推着辽宁经济“好中求快,快中求好”。
“新”和“老”
——以创新促升级,让传统产业变身,让新兴产业领跑
“咱是制造业大省,算不上制造业强省。”尽管工业产值增速达24%,工业化水平在全国靠前,辽宁人仍十分清醒。
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从“辽宁制造”奔向“辽宁创造”——辽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由此破题。
“老大哥”要有新视野。抢升级与等升级,两种认识两重天。
“我们要赶在最前沿!”去年12月,《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有“东方鲁尔”之称的老铁西定位在“自主创新能力强、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能力强、主导产业聚集度高、基础产业配套水平高”。新铁西活力四射,预计到2015年,该区装备制造销售收入超过2500亿元。
“加快转变,关键是‘加快’。我们理解,就是要‘吃着碗里,看着盆里,想着锅里’。”沈阳鼓风机集团总经理孔跃龙说。不论产品卖得多火,沈鼓每年都会拿出资金开发未来产品。去年,沈鼓利润增长44%,得益于成功研发了高端新品核组泵,并获得10亿元大单。
老产业要有新“绝活”。
大连机床集团车间内,工人“像装配汽车一样装配机床”。集团总经理马俊庆介绍:“这是国内首条机床装配线,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平均5分钟下线一台成品,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4。”
创造过数十个“中国第一”的大连机床,是老产业升级的“辽宁范本”。产业还是那个产业,方式已不是那个方式。“机床”前面多了“数控”二字,一步跨过大台阶,“订单多得干不过来”。
省经信委综合处处长申世英说,辽宁老产业多,消极看,这是大包袱;积极看,这是大优势。辽宁扛起技术改造大旗,四两拨千斤,让传统产业重焕青春。去年,在省财政较为吃紧的情况下,辽宁将技改的财政贴息由7亿元增至12亿元。
加快自主创新,攻占产业高地,辽宁大批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挺立潮头。
“有了核心技术,就有了话语权!”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公司尝到自主创新的甜头。2009年沈变研制出全球第一台±800KV特高压直流变压器,副总经理肖福明自豪地说,过去中国核电机组变压器产品全靠进口,沈变实现了该产品的国产化。
老基地要有新产业。
辽宁的优势产业长期聚拢于钢铁冶金、重大装备等传统领域。转变发展方式,辽宁方向明确:传统产业要升,新兴产业更要上。
今年4月,省政府下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文件,计划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比2009年翻两番。辽宁加力扶持新兴产业,但明确“不玩概念”、“不铺摊子”、“不占地盘”,而是搞内涵式扩展,站上技术制高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曾被取消30多亿元订单。去年集团绝地回生,产值攀升至200多亿元,个中奥秘就在新兴产业。“原先我们的产品以冶金设备、港口机械等为主;去年集团及早调整结构,重点开发风电、核电、海洋工程等装备,真正感受到转型的重要性。”副总经理刘军说,集团已成国内最大风电设备生产基地。两年来,辽宁新兴产业效益好,腰板直,没有一家企业垮掉。
从“老”到“新”,化蛹成蝶,辽宁“转”出了一个新天地。
“转”与“保”
——让百姓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否则转变发展方式就失去意义
加快转变,全面振兴,说到底是为了让4000万辽宁人分享发展成果。
要“转”,也要“保”。
越是辽宁这样的老工业基地,越要把保民生视为重中之重。
“咱寻思着这辈子就住煤棚子了,哪想到还能‘上楼’啊!”抚顺市望花区北厚社区,58岁的袁秀华满面红光。
辽宁大规模实施棚改工程,“银行贷一块、财政补一块、个人筹一块、政策让一块、企业掏一块、社会捐一块”,3年建起2400万平方米的新楼房,143万名棚户区住户喜迁新居。在基本完成棚改后,抚顺还将推进老城区危旧楼房改造工程。
省领导形成共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让老百姓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否则转变就失去意义。”
大连启动“富民工程”,提出5年内把低收入群体减至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与GDP增速相协调或高于GDP增速。大连还率先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解开心结。
保住辽宁人的富足、体面、幸福,也要保住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
生态保护是硬约束,掂量着辽宁脱胎换骨的决心——
要动真格的。
酸法造纸这种落后产能,全球有一半集中在辽宁。省里对417家造纸企业全部停产治理,彻底关闭285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造纸厂。新项目上马,前提是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治江说,一年来,全省共否定“两高一资”项目120多项。
要舍得投入。
辽宁是全国节能减排任务最繁巨的省份之一。5月,当我们来到沈阳,辽河一级支流浑河水清岸绿,市民纷纷来此休闲。省里大笔投钱、大力治污,上百亿元用于辽河治理,并于年初划定辽河保护区。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高达86%。
要深化改革。
不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辽宁倾力创新体制机制。污染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被列入省里对各市的政绩考核体系,分值高达60分,这根“指挥棒”,促使辽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把环保、节能视作发展“红线”,为“持续转”夯实制度保障。
经历过老工业基地的艰难起伏,从“后卫”到“前锋”,今天的辽宁人更有锐气。
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雨洗礼,加快转变,闯关夺隘,今天的辽宁人更有底气。
辽宁,好戏还在后头!
(本报记者郑少忠、龚雯、白天亮、何勇、任彦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