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范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28:20
怀疑与学问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怀特黑德这句名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给人们——特别是热心改革、勇于创新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总是希望获得成功,避免失败。可是实际上往往事与
愿违。这原因,从认识论讲,是由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并不是显露在外,而是潜
藏在内的;不仅如此,它有时还会以颠倒的形式—“假象”出现,就像达尔文
有一次半认真地说的那样:“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加上人们认识
能力、水平、经验的限制,就难免发生错误了。
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错误并不可怕,叹息、感伤、畏惧是大可不必的。错
误同真理,失败同成功,像睡梦同清醒、黑夜同黎明一样紧密相联。一个人从
错误的“梦”中醒来,就会以新的智慧和力量奔向真理。经历着失败的黑夜,
正预示了成功的黎明即将来临。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
必然的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人们的知识、能力以至发
明创造,并不单单是在总结成功经验,也是在汲取失败教训的基础上产生出来
的。戴维谈到自己获得成功,就说过:“我的那些最主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
启示而作出的。”
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
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
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
这是有道理的。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法拉第,正是由于不怕一而再再而三的
失败,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才终于使磁铁产生了电流,开拓了电磁学的新
领域。欧立希也以惊人的毅力,在失败了数百次之后,才成功地制成了药品坤
凡纳明。无怪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获取诺贝尔奖金时深有感受地说:“回顾
……最后通向发现(量子论)的漫长曲折的道路,我对歌德的话记忆犹新。他
说,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
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
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体制改革。改革,是破旧创新,没有现成的道路
可走,没有定型的模式可依,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践,探索,开拓,创造。在
这个过程中是难免出现缺陷和错误的。我们既不应当因为出了点错误便偃旗息
鼓,悲观泄气,更不应当因为有了错误就否定改革。你毫不动弹,当然是再保
险不过的了,不过,正像鲁迅指出的:“这毫不动弹,却也就是一个大错。”
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找到正确的道路。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
想和做
胡绳
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别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应该抽点功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