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3:18:56
中国入世以后,整个教育事业面临国际化人才市场竞争与国际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市场对人才需求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国家急需综合素质强,独立应对困难,决策力强的管理人才。在这样充满竞争的时代,把我们的教育定位在“学会生存”的主旋律上,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可以说,生存与发展是当代少年儿童教育的主题,生存教育“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必要内容和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为了使我们教育同世界教育同步,必须对每一个儿童少年进行生存教育,使他们有勇气、有能力面对未来社会的生存竞争和挑战,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生存教育,发生在家长和孩子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因为父母是孩子生存教育的第一任老师。生活是孩子生存教育的第一个课堂。本文将对家庭教育中如何加强对孩子生存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生存能力”只是一个“可敬”,但“不可近”的抽象概念,不要说一般读者,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的翻译,也把“学会生存”翻译成“学会做人”可见,“生存能力”在许多人意识中还是一个不甚具体的概念,到底什么是生存能力呢?它具体包含了那些内容呢?“生存能力”的对应英语词汇除了与“生存”对应的Survival Ability或Ability  for  Survival,还有生物学、医学或社会科学中使用的Viability。一般而言,可将生存能力(广义地)理解为人类借以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由生存意识、生存意志力和生存技能等构成的综合性能力。它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功能性的学术能力、休闲和娱乐能力、职业能力等。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说:“感觉不适”时,就表明我们与生存环境有矛盾,有冲突,以致感觉不适,至少我们可从“三能”方面去深究:是“体能”不适?还是“技能”不适?或是“智能”不适?所谓“智能”不适是指在新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社会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等新的“生存环境”里的心理不适。如果说“三能”是“生存能力”的具体表现,那么“体能”应该是“生存”的基础,“技能”是“生存”的保障,“智能”是“生存”的前提(由于人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人必须是社会动物。每一个个体,要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必须要进行社会化,要处理前后左右的人际关系,同时,人类社会纷繁复杂,数不胜数的民族、文化、宗教……使得任何一个个体要融入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去指导自己的生存活动,如果说“体能”主要指在生理方面的生存能力,那么“智能”则多指表现在心理方面的生存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心理承受力,即使他有很强壮的体能,很高超的技能,也是难以生存的。
一、人的生存能力在退化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其结果之一是人类生存能力的下降。这个论断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不妨让我们看看最近本人在网上收集整理的一份相关资料:(1)小学生:食欲欠佳的孩子多了;一个人无法游玩的孩子多了;母亲不抱就睡不安稳的孩子多了;不停地缠着母亲,要母亲陪着玩的孩子多了;而想从高高的箱子上跳下来看看,想跟大人一样涂涂油漆看看,想煎煎荷包蛋……的孩子少了。这样下去,就会发展到:在学校里不听老师的话;脾气暴躁,在生活中和朋友无法和睦相处,稍有点不顺心的事就不上学,受到一点小小的打击就退缩,躲避;不爱劳动整天无所事事,在家里理所当然的依赖父母伺候。(2)中学生:上课时趴在桌子上,睡眼惺忪地望着窗外,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耷拉着脑袋,到处游荡,几乎看不见那种充满朝气,迈着愉快步伐与伙伴们饶有兴趣地交谈的孩子。(3)高中生:“没精神”、“没兴趣”、“没激情”的“三没”主义早已盛传。(4)大学生:大学新生入学时,需父母陪送,为其挂蚊帐、铺床铺。有的大学生每月将穿过的脏衣服寄回家,父母将洗好的衣服再寄来。有的孩子心理素质极差,受不得一点委屈和刺激,稍受挫折就心灰意冷、意志消沉,轻则离家出走,重则轻生。从这份资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的生存能力的弱化。从历史和科学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人类的“生存能力”是提高了,但从具体的个体来看,由于生活环境的优化,在许多方面,个体的生存能力相对下降了,许多生存技能也减退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更凸现了“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父母的溺爱是造成孩子生存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有一位日本母亲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很担心能不能带好孩子,可是看到孩子一生下来自己会寻找乳头,拼命地吸奶,我就放心了。这孩子一定能生存下去!”的确,婴儿天生具有寻找乳头的能力,这是人类与生惧来的生存能力的表现,也就是说,“想吃”、“想喝”的食欲,“想睡”的欲望,还有想被母亲抱在怀里的欲望等等,这些也是所有的动物都有的本能的欲望,是生存能力的有力见证。可是当孩子出现了上面这份资料中的问题时,大人确陷入错觉:一直认为是“考试战争”的原因。孩子的“干劲”(自主性)是随不断满足孩子的欲望而不断增长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当孩子们的欲望过分地被满足时,只能导致孩子生存能力的更快衰退,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断地给孩子东西,使孩子不知珍贵;肚子没饿,父母还不停地让孩子吃,使孩子不知饭的美味,一哭就抱,使得孩子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孩子对东西不再珍惜,对父母不再有感激之情,更为严重的是孩子失去的不仅是对物品的珍惜,还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孩子的“想要”、“想学”的萌芽,在没有完全成长之前就被父母扼杀了,所以他们不具备生存能力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生存技能
其实,生存技能是相对于生存环境而言的。不同的生存环境,要求人具有不同的生存技能。人的生存环境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环境,二是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的含义很清楚,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每一片大河流域都“灌溉”出不同的人类文明。文化环境则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内容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由于环境的多样性、多变化,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应是多变的。“可是我们的父母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们成人以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在美国,家长注重对孩子的生存能力的培养,他们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学习的:在美国,六、七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抱着瓶子喝水、喝奶,大一点就自己学用刀吃饭。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上、地上,但父母决不喂,让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戏也是一个人做,或跟小朋友一块做,不去缠着父母做。父母外出旅游,把幼小的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寄放别人家,请人带几天。家里办晚会或去参加别人的宴会,也看不到家长牵着自己的孩子。美国家长等到小孩长到6岁以上时,便会带他们到山区旅游。每每遇到山涧需渡过时就叫孩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就对他们讲明道理,并教孩子怎样识别水深及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坐缆车,而由孩子选择登山路线。途中遇到陡崖峭壁,就让孩子判断决定有无危险,是否攀登,并问孩子该怎样保证安全。经过多次跋山涉水的实践,孩子自然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险了。有句俗语说得好:“艺高人胆大。”美国家长也深谙这个道理。为了让孩子获得一些生存技能,美国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认识并使用各种工具和电器。父母教给孩子榔头、螺丝刀、钳子、锉刀、板手等工具的用途、性能,让孩子掌握操作要领,并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就要教他们使用煤气灶、高压锅和洗衣机。家里物品无论哪里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他们一方面鼓励孩子在人生旅途中要胆大,无拘无束去创新,去开拓进取。同时,也告诉孩子社会上也有骗局和陷阱,有暴力、抢劫、强奸等犯罪现象的存在。因此,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父母带孩子上街时,随时随地都会教给孩子交通规则,并嘱咐其它注意事项,指明那样走容易出现危险,只有这样走才会安全。为了让孩子在遭遇突发情况时避免受到伤害,更好地保护自己,家长还叮嘱孩子牢牢记住必需的电话号码,譬如父母单位的电话号码、警察局电话、消防电话、医院的急救电话等等。在野外迷了路时,父母事先还会教会孩子利用树叶的疏密来判断方向,如何区分哪些是可以食用的野果,野菜。
四、父母应该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一)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何谓“低能”?社会能力低、与人共处的能力低,这就是问题之一。本来孩子在学校就已经“低能”了,再把孩子从学校撤回来,关在钢筋混凝土的高楼里“束之高阁”办“私塾”,能不雪上加霜吗?!人是社会动物,因此,人不可避免地生活在社会中。社会又是由形形色色的社会角色组成的,因此人又生活在纵横交错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网络中。据此,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必须学会与人共处。那么,由此看来,中国家长只注重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大错特错了。在美国老师们都把社交能力、与人共处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来衡量和评价孩子。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在家庭中,家长要注意淡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感,不搞特殊化。引导孩子与家庭其他成员、与邻居、与别人家的孩子平等相等,友好相处。家里有什么好吃的,要与人分着吃,应该想到让给长辈、大人。家里来了客人,要请客人先吃。使孩子懂得大家为自己服务,自己也要为大家服务。 要鼓励孩子和小伙伴们交朋友。有玩具大家玩,有课外书大家看,有好吃的也分给其他孩子吃。在一起温习功课、做作业时,谁有困难就去帮助,让孩子在互相接触、互相交往中交流感情,互相了解。不要怕他们产生矛盾,即使有了矛盾,也要通过引导让他们在朴素交流中去认识、解决矛盾,增长才干。在孩子与伙伴交往中,不应该教育孩子要平等待人,遇事无私,言而有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他人,不可以轻易地怀疑、怨恨、敌视他人。多鼓励孩子与不同龄人交往,与不同层次的孩子交往,但在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总和大孩子交往,以免养成顺从或依赖的习惯,也不宜总跟比自己小太多的孩子交往,以免老“长不大“。鼓励孩子交一些“忘年之交”的朋友。让几个孩子共同去完成一些独立的项目,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协商、学会合作、比如,几家人组织一次郊游或野炊,由孩子自己去完成策划采购、做饭等工作,把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庭的“对外交往”工作交给孩子去完成。
(二)家长应注意孩子“创”与“造”的能力
美国的教育重视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重视把知识内化成为能力,而不是外在的知识灌输。学以致用,通过运用,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是美国的素质教育的精髓之一。如果家里的电器坏了,美国家长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修理,而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拆闹钟的反映,从统计数据上看:99%的家长会“训斥”孩子或警告(压制型)。面对孩子的提问,48%的家长会以“不耐烦”、“不屑回答”或“敷衍”的方式对待。很明显地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创”与“造”的能力极不重视。人在适应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创新。因为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可以扩大人生存空间;可以突破现有的空间,去寻找、去扩展新的生存范围。因此家长更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创”与“造”的能力,与孩子一道阅读童话和科幻作品,一起观看童话和科幻的影视节目。一同讨论读后感和观后感。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孩子提问题,认真孩子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诸如此类的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在电脑问题上是“买”,还是“装”,可以鼓励孩子脱离父母的指导,独立的拆装闹钟;经常交一些任务给孩子独立去完成。这些任务可以从小事开始,如买东西,自己起床……父母不要过多的干预,只规定要达到“目标”,具体怎么完成,由孩子独立操办。在孩子有疑问是,家长不要急于给答案,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比如,在哪里才能买到便宜的电脑零件,可让孩子自己闯,甚至在碰钉子后,才给一定的暗示或线索(不是明确的答案)。
(三)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如果韩信问:“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吗?”不知我们的家长会如何回答韩信。如果当年韩信受不了胯下之辱,韩信可能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刀下鬼。韩信的成功原因不少,但其过人的心理承受力,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能用“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江湖生存之道教育孩子,而应该与孩子讨论几个避免被人“欺负”的明智办法。最好能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建立直接沟通的渠道,否则选择一位孩子信得过的成人与孩子建立即时的沟通渠道,以便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跟孩子讲清楚“变是永恒的,无法避免的道理;要有正视变化、承认变化的心理准备;并有适应变化的计划和行动,有意让孩子尝尝失败和挫折的滋味。孩子遭到挫折时家长不要替孩子强出头,而要与孩子一道如实、中肯的分析原因,找出出路和解决的办法,最后(最好)由孩子自行解决。不鼓励孩子夸大自己的短处,也不允许孩子缩小自己的缺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四)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法治观念
据说,按人口平均数,日本是世界上工程师最多的国家,而美国则市世界上律师最多的国家。美国有教养的家庭都不教育孩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处世哲学,与其说这些美国家庭相信“道德的力量”、“被人打左脸伸出右脸”,不如说他们更相信法治的威力。我们的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游戏规则,学会利用校规、利用老师或校长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长大了,就懂得利用法律和警察来保护自己。有空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法律的故事,与孩子一道看一些有关法律的电视节目,并分析、讨论一些有趣的案例。与孩子一起到现场观摩法庭的一些办案过程,并讨论那些有争议的细节。中国人爱讲“合情”,美国人强调“合理”。试找一个例子,与孩子一道作分析和比较。请孩子谈谈对“不能做法律或规则禁止的;只能做法律和规则不禁止的”的看法。抓住生活中一切与法律有潜在关系的事例,进行分析和推理。比如,邻居的父母打自己的孩子;邻居的父母打别人的孩子……父母要清楚的知道由孩子自己教育自己,由孩子自己去营造良性的遵规守法的生存环境,其意义远远超过了物质层面的生存概念。
(五)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学会与钱打交道
中国的父母、应该不随意给孩子零花钱、生日礼金、压岁钱,应鼓励孩子参加义务劳动。当孩子有能力独立做些事时,应该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简易的、有报酬的工作,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工作与赚钱的关系;让孩子懂得什么才是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的正确的“取钱”之道。家长应该教给他们经济知识,不是教他们如何去赚钱,教他们认识世界存在的经济现象,学会规划和合理使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是一种理念,也可以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应从小培养,从小教给孩子怎样理财,而理财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幸福最大化。
(六)家长应注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在美国,对于性教育的主导思想是疏,是导,而不是封,不是堵。在美国文化中没有“早恋”这个说法,就象美国的食品里没有“粽子”,语言中也没有这个词,你要和他们讨论“粽子”,当然很难讨论得起来。反观我们中国的教育,如何与异性相处?是一个在“小和尚”不敢想,“老和尚”不敢提;“小和尚”不想“躲”,“老和尚”不想“惹”的话题。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大人首先应该明确性教育之目的;通过性教育,孩子应该知道哪些有关性知识;知道怎样正确与异性相处。对于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应该开诚布公的给予回答,鼓励孩子把心事向信得过的成年人摊开。这个“信得过”的成年人,不要强求一定是父母本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亲戚朋友。有了及时沟通的渠道,才有及时解决问题的可能。如果孩子有需求,要让孩子有适当的机会与异性进行正常的、健康的交流,以免孩子成“地下工作者”。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思,但一般不要使用窃听电话、偷看日记、暗地跟踪的“敌后特工队”的方式。
总之,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孩子认知的发展和生存能力的培养,使孩子的同情心、勇敢、关爱、宽容等人文精神在家庭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使他们能幸福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