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罪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58:28
(2007-10-23 14:33:18)转载
标签:教育杂谈
分类:课改主张
前不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公布了一项对天津市14135名中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仅有30.5%的中小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课外书“魅力”不敌看电视;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课外阅读重读图轻读文;阅读“大部头”作品感到吃力等。
这样令人失望和担忧的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天津,中国读书人口的大量锐减和学生读书“单调”到只有课本和教辅,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感到了危机。
有教育专家称,不是学生不愿读,而是学校不让读,即便学校让学生读,可他们哪有那“闲工夫”?!孩子尤其是高中学生没有时间读书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高考抡得越来越“圆”的大指挥棒下,学生们已经被沉重的教科书和堆积如山的教辅书压得气喘吁吁,课外阅读岂能不成为奢求?
“我要读书!我要读我想读的书!”这不能不说是学生们内心的控诉。其实,控诉谁呢,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但学生们清楚的是,假如你读的是“闲书”,一经被发现,除了惨遭没收,还要加罚严厉批评。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件离奇的事,在山东某中学,一个学生被勒令回家叫家长,家长诚惶诚恐地赶到学校,却被老师告之他的孩子是因为自习时间读了《红楼梦》。家长疑惑得问,什么时候《红楼梦》又被列为禁书了?这所学校的老师讲,那你把学生领回家吧,高考不考《红楼梦》!
这位家长不明白,还想请教一下老师,可他实在没有胆量,要不顶撞了老师,领孩子回家算怎么回事。至少连对熟悉的邻居都不好交代吧,他无奈赶紧向老师承认“错误”,此事方才“圆满”。后来这位家长写信向《中国教师报》求教,直问,现在的教育怎么了?难道连读名著也成了犯错误?
无独有偶,类似这样的学校还真的不是少数,笔者曾经去山东某地市采访,这个曾经诞生过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地方,也有一所名校,笔者问校长:怎么教学生读书?他回答,我们不是每天都在读吗?笔者很愕然,他领着笔者进教室,指着课桌上的“书墙”说,这不是书吗?课桌上果然是“书”,笔者哑口无言,纵然给我胆子,我也不敢承认那些“金牌试卷”、“XX揭密”不是书!
笔者还问这位校长,对高中新课改有何认识?他答,那不过是忽悠人的,谁听了谁保准“挨操”(当地话,意思是受骗上当),巧合的是,就是这所学校,却每年都创造高考的“奇迹”,他们把“奇迹”印在红横幅上 :热烈祝贺XXX被北京大学录取!满城市都是他们的教育成就。
笔者后来通过当地教育部门得知,这所学校当年近2000名毕业声参加考试,应届本科上线也不过300名,可他们却有一位学生考上了北大。考上了北大,这就是吹嘘的资本!
能有学生考上北大,姑且算是说得过去吧,可他们的北大是怎么考上的?他们每年挖空心思,去下面的“县中”挖好生源,看谁讷讷感有希望考上名牌,就不惜一切代价地弄来,不要钱行不?不行?那我给你“工资”,1000行不?不行?那我就给你2000!
“县中”想阻拦,可你有人家那样的才力吗?没有,对不起了,学生一把铺盖卷,来我学校就是我的了,几个月下来,不就万把块钱吗,这笔广告费值得!
我要读书!我要读好读!我要读我想读的书!多少孩子的读书欲望就这样在学校里被扼杀。说起来有点奇怪,中国传统上都称上学为读书,但是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却读不了书,读不了自己喜欢的书。
新课程改革高中阶段目前已经开始在全国铺开,新课标对“阅读和鉴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中三年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以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这个要求的提出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而事实上,在目前的高中学习阶段,又有多少学校能够达到这个要求?
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昌乐二中的做法可以说是一朵奇葩,昌乐二中的学生再也没有了“想读而不能读”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