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就是命运(外一篇) 周国平 摘自《读者》2005-22 -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 鱼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54:31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里特说:“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伴随终身的,永远不可摆脱,如同不可摆脱命运一样;二、性格决定了一个人在此生此世的命运。
那么,能否由此得出结论,说一个人的命运的好坏是由天赋性格的好坏决定的呢?我认为不能,因为天性无所谓好坏,因此,由之决定的命运也无所谓好坏。明确了这一点,可知赫拉克里特的名言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适合他的天性的生活,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个人的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了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里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译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的确,一个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护一样,不会在喧闹的人世间迷失方向。
独处的充实
怎么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我可以提出一个检验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安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论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惟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的大师们的杰作之中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是旅游;惟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所以,一切注重灵魂生活的人对于卢梭的这句话都会有同感:“我独处时从来不感到厌烦,闲聊才是我一辈子忍受不了的事情。”这种对于独处的爱好和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看,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当然,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他需要与他的同类交往,需要爱与被爱,否则就无法生存。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他们简直就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消遣,什么卡拉OK厅、录像厅、电子娱乐厅,或者就找人聊天。自个儿待在家里,他们必定会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节目。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顶没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的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独处的确是一种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灵魂的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的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他跑到别人那里,对于别人只是一种打扰、一种侵犯。一切交往的质量都取决于交往者本身的质量。惟有在两个灵魂充实丰富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真正动人的爱情和友谊。我敢担保历史上和现实中找不出一个例子,能够驳倒我的这个论断,证明某一个浅薄之辈竟也会有此种美好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