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于丹”现象憋了一个时代最终不得不说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1:33
关于“于丹”现象憋了一个时代最终不得不说的话
作者:luoguo127  提交日期:2007-3-21 13:25:03
眼下,关于“于丹”的争论,正沸沸扬扬。惯于旁观时世的我,终于憋不住内心的感触,想写点什么。那些博士们扯起旗帜,高呼反对于丹媚俗与无知;更多的于丹迷们则认为她给了我们忘却已久的祖宗文化。争论,如何是好?从何说起?
我们不得不回顾一下“百家讲坛”的成长史。实事求是的讲,我更欣赏早期的那些节目,一位文质彬彬的小伙子主持,并不张扬。节目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文史艺术、诗词歌赋,实可谓百科。讲演者多为某学科的顶尖人物,那些人基本在讲他们所内行的话,那些人基本是不需要包装,不需要捧红,或者也不喜欢被人们作为“明星”对待的。记得有邹敬之先生讲诗,叶佳莹女士讲词,一讲结束,总让人有一种美的感悟。当然,当时的观众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为对某一特定的学科,感兴趣的总是只有一部分人。这个节目的走红,不得不提到后来的易中天先生之品三国。这个节目和易先生同时的走红,却让人不得不更多地反思。
对易中天先生和目前的于丹老师,他们的学识和品格我基本不怀疑,也不用怀疑。相比而言,我个人更欣赏易先生的风格,比较明朗的是,易先生有比较完整的观念体系、相对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他从三国中品出的,实际是三国历史范畴之外的东西,是他思考的产物。当时也有人非议他的学识,但多是些自以为“可取而代之”之士。易中天的招数高明在,象摆故事一样讲道理,关键在一个 “点”字,点明一些史学问题,点醒大众的一些无知,遇到疑难杂症,态度是温和的,通常以“陈寿怎么说----,鲁迅怎么说---,而我认为-----”结尾。时不时也插科打诨,调侃古人。我刻薄地认为,他满足了我们对古人的“偷窥心理”。
于丹在有些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她的“心得”实际并非真是心之所得,心得的思想和内容事实上并没有超出孔老夫子的理论范畴,因此,更象是讲经。于丹的招法,则更象讲道理一样讲故事,关键在一个“训”字,借古训今,仔细思考会发现,她整个是前几年流行的所谓“成功学”之古代版,为满足我们的“成功欲”提供了历史理论支持,她的态度是比较权威的,这常常会引起有学识者的愤慨。这种愤慨究竟是否合适?我认为,讲演中于丹可能有“错”,但于丹无“过”,“过”在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究竟是什么?我们发现,它正从百家而走向一家——对大众传播“学术刺激”,使之获得一时之快感。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学术是很难有机会展现的,易先生着实也费力做的可以了。这些年,城市人口太多,麻木了我们的触觉;汽车尾气太多,麻木了我们的嗅觉;垃圾食品太多,麻木了我们的味觉;流行歌曲太多,麻木了我们的听觉;八卦新闻太多,麻木了我们的视觉。我们的感官已然停滞,我们需要刺激和快感。易中天和于丹给我们的只是第六感,第七第八感的刺激,这重方式的刺激在快感之后,最终会增加我们麻木的内容。我不得不想到,为什么很难有相对长久的节目了,也不得不羡慕凤凰卫视那些办了一千多集的谈话节目。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央视科学教育频道应该是比较权威的,至少在很多青少年心目中,节目内容的权威性几乎等同于中小学课本。百家讲坛正是借用了这一权威性,节目中间插播话外音总是以一种反问的语气和穷根究底的态度暗示观众,某先生正要给你严肃而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是很难接受讲演者的错误的。同时,这一节目的走向正与初衷背道而驰,基本趋向于在经济驱动下出售刺激和快感罢了,曾几何时,内容都成了古代的名人故事,那么,你还是百家讲坛吗?如果叫做百家故事会,或谈古论今,或天方夜谭或许更合适吧,那样或许于丹不会受到非议。或许,有些东西是属于市场的,有些是属于文化的,但更流行的是借壳上市。
悲哉!文化之流,可长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