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心理访谈68-妈妈的四十五封来信 -----心灵咖啡 Psycof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8:29
http://www.psycofe.com/look/look_detail.aspx?article_id=1379
姜女士的儿子今年十四岁,正在读初二,在家里,儿子姚远常说的话只有五个字“随便,不知道”,但在学校里却是个能言善辩的聪明孩子。姜女士实在难以忍受这种无法交流的母子关系,但是任凭她想尽办法,就是没法和儿子沟通,无奈之下,姜女士只好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儿子交谈,两年时间里,这位妈妈已经给儿子写下了四十五封信,但是妈妈的良苦用心却没有任何效果,儿子惟一的一次回复,也让她哭笑不得。
主持人:您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今天的心理专家是杨凤池,你好杨老师。
杨凤池:你好。
主持人:你看我这手里有一大摞这都是妈妈给姚远写的信,后来妈妈就觉得一张一张容易丢,就干脆
写到本子上了是吧,全是前前后后加起来几十封姚远只有一次回应,两排字这样的妈妈已阅,语言流
畅,有真情实感,较为生动不过字迹不过关,希望下次改正,这有点像老师在批阅稿子,像不像?
姚远:像。
主持人:当时怎么想这样写呢?
姚远:当时因为看了之后,心情也不是很沉闷的,就随意写了两笔。
主持人:想调侃一下是吧?
姚远:嗯。
主持人:但是妈妈给你写的事你回应她没有?
姚远:没有。
主持人:你看,妈妈是表达对你的感谢,说你当时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是吗?
姚远:嗯。
主持人:你妈妈前面说你看,今天接到你的电话,妈妈非常高兴,感觉远儿还是非常牵挂妈妈的。
“知道我的远儿,也在逐渐成长,也在逐渐懂事,你的一个电话让妈妈如此高兴我要谢谢你”,妈妈
是这样给他写了一封信是吧,其实后来儿子回来是这样的一个回复。
杨凤池:已阅。
主持人:嗯,已阅。
姚远:她写我就看吧。
主持人:想没想妈妈为什么要写信,要用写信的方式来跟你交流?
姚远:没想过。
主持人:怎么就想出要写信这种方式来交流呢?
妈妈:就是我看了一些书,一些教子有方的一些介绍和一些朋友提醒,所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灵的交流,如果没有交流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感觉心里很着急。
姚远的爸爸妈妈告诉我们,儿子不愿说话,并不是这两年才开始,在他们的印象中,儿子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有变化的,但是当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问题,直到姚远上了中学,在家说话越来越少,他们才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在姚远上小学四年级时,发生过什么事情,让这个孩子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呢?
妈妈:他上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工作上因为挺忙就把他送走了,送到外地我的一个朋友家里,寄住在别人家。
主持人:寄宿几年?
妈妈:在那儿寄宿两年,就是四年级和五年级的时候。
爸爸:三年。
主持人:送回来了。
妈妈:就在几年时间,我们因为刚走,很想他给他打电话什么,他都不耐烦,然后每周去接他回来,他也没有说的,没什么话,所以感觉是从四年级比较明显。
姚远和他的爸爸妈妈都觉得,他不爱说话的情况是从去妈妈的朋友家寄宿时开始的。但是夫妻俩也有些不理解,因为自从发现儿子的变化后,他们很快就把儿子接了回来。如果说当年的寄宿生活有影响的话,和父母重新生活这些年来,那些生疏感应该早就消除了,为什么儿子和自己还是没话可说呢?
妈妈:他现在上初中是都住校,正因为我们感觉他和我们比较疏远,身体越来越差,就最近半年就从今年初二,就从9月份开始,然后就天天接送他回来, 有一天晚上我去接他,他本来是9点钟放学,很冷已经进入冬天了,然后刚好那天老师要留他下来补习,他就10点钟才出校门,当时我也没责怪他,出来我就说今天我等惨了,整整等了两个小时,我说,不过你这样是为了学习,妈妈心甘情愿,我就始终是给他表达一种对他的爱,对他的关心,他上去就说,谁叫你那么早来等我,没有一句好话,回到家里已经10点20了,他爸已经觉得早就该回来了,就把那个,晚上都要加餐,都要做好,做好了就说,我今天不舒服,我说,吃一点好不好,他说,走开走开,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真是这样的吗?妈妈夸张了吗?
妈妈:真的,绝对没有。
主持人:有没有?
姚远:没有。但是说是那样说,但是她要吃还是要给她吃的。
姚远的妈妈说,自从她发现儿子的交流有问题后,她就想出了各种办法去接近儿子,却都没有奏效,面对冷冰冰不尽人情的儿子,妈妈甚至怀疑,儿子会不会出了什么心理问题?
妈妈:在期中考试过后,他们学校就做一个测试,就是有关心理健康方面挺多的,那么其中有一条就是说你遇到问题,遇到事情的时候,你愿意和谁说,底下就四个选项,有朋友、有同学,有父母、有老师,有外婆或者什么的,这么四五个选项,他选的是谁都不说。
主持人:闷着?
姚远:谁也不想说。
妈妈:谁也不想说。
主持人:那憋的难受啊?
姚远:不难受。
主持人:能消化是吗?不会你自己变得很烦燥?
姚远:不会。
主持人:那你自己做了个测试,发现自己是轻度抑郁症患者是吧?
姚远:嗯。
主持人:想不想听听杨老师给你的判断?
姚远:想。
主持人:您觉得像吗?杨老师。
杨凤池:我觉得不像。
主持人:为什么,人家都说他自己像,而且在电脑上找了题。
杨凤池:遇到困难自己能化解,不光不抑郁,还是能挺坚强的。
主持人:这是最厉害的人?
杨凤池:对。
主持人:杨老师给你得出结论完全相反的结论,杨老师说这说明他心里素质好,心理健康的人才有这个能力。
妈妈:我希望他是这样的。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就想到,就往那儿想去了呢?
妈妈:那他为什么不和我们交流?
主持人:杨老师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突然瞬间的感觉,坐在我面前姚远好像其实很平静很正常,说什么话你问什么是什么,反而妈妈显得很焦虑,而且妈妈好像把儿子的那种很多的情绪和感觉,我觉得实际上是给放大了的。
杨凤池:因为我们俩跟他交流没问题,所以我们感觉她放大了,但是他跟妈妈交流确实问题,所以妈妈感觉就不好。
主持人:那问题出来了,为什么一个跟别人跟我和杨老师素昧平生,第一次见面交流都没问题的一个孩子,跟自己养自己,把自己生出来养育了这么大的一个孩子的交流,却发生了障碍。
当大家都在寻找姚远和妈妈之间不爱交流的原因时,姜女士却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理由,她觉得儿子之所以这样不爱说话,和他的爸爸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虽然儿子和自己交流少,但起码还能说上几句话。可是儿子和爸爸是连话都不敢说,她觉得,正是因为姚远害怕爸爸,不敢在爸爸面前说话,才导致了儿子今天这种不爱说话的性格。
节目中父亲解释道,自从和姚远的妈妈结婚以来,他们夫妻俩就很少说话,因为姚远的妈妈脾气很急。而姚远的妈妈也是用写信的方式给姚远的父亲,姚远的父亲很不适应这样,所以一封信也没有回复。
主持人:是儿子确实有问题,还是妈妈有问题,爸爸有问题?您搞清楚了?
杨凤池:我搞清楚了一种感觉,就是她妈妈说了很多话,爸爸和儿子很愿意听着不反对,等让我们说不知道说什么,因为她都说了不让我们说了。
主持人:问题是妈妈说出来的和他们感觉不一样,妈妈认为他们肯定是这样。
杨凤池:一样也罢不一样也罢,只要她说出来就好了,我们就听着就行了,不知道你们二位,我这么说符合你们想法吗?
姚远:差不多。
妈妈:家里面我觉得气氛很不好。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气氛?
妈妈:就是大家在一起根本就不说话。
主持人:不说话,你跟你先生之间也不交流吗?
妈妈:(摇头)
主持人:跟先生不交流,也像儿子一样?
妈妈:基本像。
爸爸:很少。
杨凤池:所以姚远觉得特怪,我怎么了我不就是,男人不都是这样吗,姚远是一个小男子汉这家里还有一个大男子汉,大男子汉怎么对女人,他就怎么对女人。是吧你坐在这儿是不是挺多余,我也没有烦恼,我就一切也很正常,我跟妈也挺,我跟我爸也挺好,我在学校也挺好,我坐在这儿干什么,有这感觉吗?
姚远:有。
主持人:而且妈妈可能想法,我猜的可能这样,你看老公跟她生活18年,像一个木头一样,从来不给我交流,还好我有一个儿子,对不对,我可以把儿子好好给我培养,儿子跟我好好交流,长来长去越长越大,就越来越像他爹,又培养出第二个老公式的人物,那不生气吗。
杨凤池:干脆我给他写信,因为原来曾经给老公写过,不行跟他说不了我就给他写,写了结果也是不回信,回一次喜出望外。
主持人:所以说姚远同学。
杨凤池:看起来姚远同学,应该休息了。如果你们俩的关系没有改善,我估计您跟儿子的关系也很难有太大进展。
杨凤池:因为儿子看到的爸爸妈妈的交流就是这样,就是妈妈叨叨说,爸爸哦哦,不是,就这样,那儿子自然而然就学习到这行为。然后学习到这行为,妈妈不高兴,我有什么不好,你们不都这样吗,所以现在没儿子的事。
主持人:咱们把夫妻有些问题再把它讲清楚,好不好,好那姚远你就可以下去了。
原本一家三口到《心理访谈》求助,是想解决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问题,但是最终心理专家却发现,孩子不和父母沟通,是因为模仿了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那么,这对夫妻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呢?敬请关注《妈妈的45封来信》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