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心理访谈65-管不住的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47:54
自古都是儿女跪父母,但前不久,在新疆博乐市的一个家中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年近40岁的李先生在自己16岁的女儿面前跪了长达半个小时。
主持人:您好,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今天的心理专家是李子勋,您好 李老师
李子勋:您好
主持人:刚才看了小片,我们知道就是一个40岁的父亲在一个16岁的女儿面前,跪了长达半个小时,所以我觉得看了心里真是咯噔一下,我不知道当时父亲下跪的时候,当时女儿是什么反应?
佳佳:也没想到他会给我跪下,我想事情没有达到那么严重地步,然后他一跪我就闪开了。
父亲: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嘛。我是长这么大第二次跪,而且是她,第一次跪,在春节时候,跪向我奶奶,给奶奶下跪,80多岁的高龄,我跪向她,给她磕个头。第二次就是,是在求她。
李子勋: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这个父亲选择跪。
佳佳:我逃学
主持人:这也是我们大家觉得特别想知道的,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就是一个父亲要给自己的女儿下跪。
佳佳:初三快中考的时候了,逃了两个月的课,将近两个月
父亲:我认为这是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快中考了,这么关键的时候,竟然是两个月,所以我简直接受不了。我当时也就是说,说一句实在话,当时心里想,就是如果一旦举起拳头,就打个不停。
主持人:后来这个拳头没有打下去?
父亲:没有打下去,后来也就是说和我太太商议这个事情,甚至是征求老师意见,老师也就是说千万要理智,又和老师研究以后,尽量地做娃的思想工作,这个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给她做工作的过程中,她还是不愿意上课
父亲:还不愿意恢复上学。在这个时候我心里就是确确实实没招了,万般无奈了,最后我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做工作她也听不心里去,也说服不了她,下跪的这个动作和想法也就是突然跳出来了
主持人:等于就是没招了,没有任何办法了
父亲:太没招了 没有办法了
主持人:只有说给她下跪?看她愿不愿意?
父亲:我只有求求你
主持人:当时是不是凭着你对女儿的了解,你觉得你要跪下的话她可能会答应你
父亲:我想她最起码应该很快把我扶起
佳佳:我心里想,不想让他在那儿跪下,扶起他,但是如果扶起来就表示我要去上学,就是答应他了
主持人:你的意思就是绝不妥协是吧?所以你就看着爸爸在地上跪了半个小时。那后来是怎么起来的呢?
父亲:她妹妹把我搀起来了吧。当时到第二天,也就是说我跪在地板上,对我膝盖造成影响,第二天我上班走路都感觉很痛很疼。
主持人:那要是妹妹不扶的话,你还会跪下去吗?
父亲:对,我来说肯定要跪下去!我没有台阶可下呀!
主持人:佳佳还有就是在学校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能让你就不想上学了,而且能逃学两个月
佳佳:那时候就是有一节课是班主任的课,我在讲话,第一次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就在那儿瞪我,没说啥,好像发现三次,她就让我去蹲墙根儿,然后我就觉得我就不服气,我过了几天,就没有来了,自己不去了。
主持人:就因为这个事就不上学了,是吗?
佳佳:嗯
在节目中,通过电话和佳佳的老师取得了联系,老师告诉我们,佳佳在上课的时候,说话及动作都比较明显。课后老师也找过佳佳谈心,但佳佳表示自己说话的时候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就连老师对此问题也很为难……
在采访中,爸爸还告诉我们,佳佳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他每次去给佳佳开家长会都兴奋不已,因为每次他都会代表优秀学生的家长发言,在他看来,佳佳就是他全部的骄傲,让佳佳考取名牌大学几乎是他终生的梦想。但从去年开始,他却经常因为佳佳上课说话的问题被老师叫去,但无论怎么说服教育,佳佳一点转变也没有。现在,老师让佳佳立下保证书,如果再说话,立即退学。但佳佳迟迟没写,因为她说,她实在控制不了自己。从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一下变成一个上课说话、违反纪律的问题少女。佳佳的这种转变让很多人不解。对此,爸爸坦言,他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因为从去年开始,因为教育方式的不同,他跟妻子两个人实行了对孩子教育承包责任制,爸爸管佳佳,妈妈管小女儿,而佳佳上课说话这段时间刚好是实行了责任承包不久。
父亲:包括娃逃学这一期间,就属于妈妈把这娃承包给我了,你按你的方法你去管吧, 我也说服不了你。
佳佳:我妈就说,就跟我爸说,她说按你的方法你能管好她,那你管,我不管。
主持人:等于你是生丈夫的气才这么说的,是吗?
妈妈:对对对
李子勋:主要的分歧是什么?能够跟我们讲一点吗?
妈妈:比如学习,早上让她起床,他让她起早,我不让她起早。
李子勋:你为什么不让她起早?
妈妈:因为起早了,她熬夜她还是不学,她也学不下去。
主持人:她说起早是几点?
妈妈:比如说上学,他让她7点半,让她起来,都要比别人,就是比别的同学。别人都是8点半,他需要7点半起,要早学上半个小时或者是一个小时。我的意思就是让她起床以后就吃饭,不要那样,到了学校她有精力的,就是有精力去学习
李子勋: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差异是什么?
佳佳:比如说我放学一回来,我爸就说饭还没做好,你先去写会儿作业,然后我妈,我妈可能,我妈就说等饭做好了吃完饭再去写,一回来家先歇一会儿。妈妈觉得我开心才能学好,我爸就说一个劲的学。
妈妈:我教育娃就是身体第一,然后再学习,就是吃好 穿好 身体好,学习放到第三位,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好精神才会好/
佳佳:来这儿之前我爸还说过,宁愿我考大学,考上大学死掉,都不愿意我健健康康地活着。
主持人:啊
父亲:这是个过激的话,当时是气话
佳佳:我爸就,我都不知道该咋办
主持人:那你最后听谁的了
佳佳:我回房子,那时候我不跟他们说话,他们觉得跟我不太近吧,也不太说话
主持人:就都无效了
佳佳:嗯
主持人:都不会说跟你特别的近,那怎么这时候你突然就不跟他们说话了。
佳佳:不清楚,跟同学话多一点,跟他们就,在家里。
李子勋:你就是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了在学校,在上课的时候不遵守纪律的事情,是吧?
佳佳:只要我一回家,我心里想把学校发生的事给我爸妈讲,然后我给我爸讲了,我爸就以他的观点……比如说我说今天哪个老师说错一句话,我们学生在低下笑,我爸就说这样不对,然后就把我骂一顿,我就有点生气,下次再跟他讲件事,他还会骂我,我就不讲了。
主持人:妈妈呢?那跟妈妈讲啊?
佳佳:跟妈妈讲,那时候她就不管我。
主持人:他们俩在较劲。
妈妈:我觉得我教育娃,我就一直是对的
李子勋:好。
主持人:您到现在也认为您是对的是吧?
妈妈:对。
李子勋:好,理解吗?
佳佳:我爸也不承认他是错的。
主持人:您呢?您觉得您呢?
父亲:我认为我也是对的
佳佳:但是我不能两个人同时都去做呀
李子勋:所以理解
父亲:通过实验证明我是对的。
李子勋:那我们要把话语权转给妈妈。
主持人:妈妈呢,您对在哪儿?
妈妈:我觉得就比如说,就这一次来这儿吧,(他)就是让(她)带本书,但是我反对我说不让她带。
主持人:为什么?
妈妈:我觉得她既然是来解决她心理的问题,我觉得尽量叫她放松自己,然后她刚坐在车上,他又叫她看书,我说你不看,不要看。
主持人:天哪!
妈妈:而且第一个坐车看书毁眼。
李子勋:这就形成了一个教育竞争,这个教育竞争,就是我们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就是说自己不知道,但是拼命这样干,就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佳佳:她跟我爸就是,我妈让我这样,我爸让我那样,然后我就听我爸的,然后我妈就生气。
李子勋:我们就完全理解佳佳,就是说为什么她会处在这个情绪躁动,就是不说话就不舒服,因为她回到家就压抑,因为她不敢乱说话,一乱说话爸爸批评,也怕妈妈跟爸爸吵。理解吗?所以她就处在压抑,只有学校相对来说。
佳佳:学校没人管。
李子勋:对。
主持人:那你学校下课的时候说吗?10分钟不够是吧?
佳佳:不够。
主持人:觉得不够,所以上课时间还得说。
李子勋:所以呢,解决方法就很简单了,首先我要问,其实我觉得罪魁祸首,不在他们俩争权夺利,或者都说自己对,而在他们思维模式出问题了,就说他们是用一种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就觉得我是对的,那你就是错的,但是你有没有想到这个父亲你是对的,你的太太同时也是对的,你想过没有,太太你又想过没有,就是说你是对的,你那个观点,但是先生的观点也是对的,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
妈妈:有的时候对,但是对的时候很少。
李子勋:你呢,王先生?
父亲:我基本上是通过时间来检验,但是我结果就是她在这块对的时候少。
主持人:那问题就来了,看李老师,俩人都觉得我们是对的,没问题,对方是错的,最后都带着佳佳到我们《心理访谈》来了,这还是出问题了,这是为什么?
父亲:通过时间检验确实出问题了,为什么,问题出在哪儿搞不清楚?
主持人:不是您是对的吗?那不应该出问题,妈妈是对的也不应该出问题,结果还是出问题。
李子勋:问题是这一定就是说,假使父亲不能够接纳妈妈那个东西是对的,妈妈也不能接纳父亲对的,他们俩的教育方式就无法整合起来,就形成了分裂型的教育,这种教育让孩子就无法侍从,而且常常有这种情况,就是当两个人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两个人都想加一把劲儿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父亲就会,本来这个父亲如果他没有太太在旁边批评,可能他在处理学业上也会很宽松,也不会那么严格,但由于有太太的批评,他又坚持自己的原则,他就会把他的方法搞得很极端,因为他要证明自己教育是好的,这样的话他就变得盲目,甚至疯狂,那么佳佳到时候还是,同样妈妈也是这样的,由于她跟父亲在较劲的时候,她会把她的这种教育思想发展到一个及至,也会,也就是结果两个人本来都是一个好的观点,如果两个加起来就比二还大,就是对佳佳有好处,但是恰好是因为他们对立,一旦对立了,他们各自就要把自己的理论搞得很极端,而且他们强烈地想从佳佳身上看到回应。
主持人:李老师说到这儿我觉得挺可怕的,人家说这个教育是不可逆的。
李子勋:对。
主持人:但是你说爸爸,因为确实是,比如说爸爸有他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的经历,妈妈也有自己的见识,肯定是不同的,那么他们对孩子的影响和对孩子教育方式理解肯定也有不一样。
李子勋:对
主持人:这个不同我觉得是不是每家都应该存在的?
李子勋:都存在。你们要在生活教育孩子上面要形成partner,就说一个同盟者,而不是一个对立的阵营,变成同盟,理解吗?同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首先接纳你,认同你是对的,你接纳我是对的,你们两个就可以静下来商量。因为你是错的,就没商量。
主持人:同盟不是说你们俩一定要是一模一样,而是可以有不一致,但是互相有保留
但是互相又可以商量,达到一种一致。
李子勋:其实心理学主张夫妻之间的教育,是要有分歧的,要有不一致性的,因为这个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比较好
,因为孩子他需要在一种教育模式里边做选择,这样能够坚定他自我的东西,如果爸爸妈妈完全一致对孩子的教育不好,知道为什么不好吗?孩子会无法得到
自我适应的空间,还有我觉得就是不把这件事严重化,或者夸大化但是同时呢,两个家长给了孩子两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结果是孩子选择了一个方式,而不是被强制一个方式。
佳佳:那另外一个我不听他话,他会生气啊。
李子勋:不,我说这个方法的时候他们就不会生气了。
主持人:对,而且我觉得就是你说的这点很重要,因为咱们佳佳现在16岁了,16岁应该是已成年了,有自我选择这个能力和权利了,以前是妈妈说我的这个说法是对的,爸爸说我也是对的,现在说佳佳你想怎么样,听听佳佳个人的选择,她可能是从爸爸的经验当中
获得了一些,妈妈的经验当中也拿到一些,那就构成自己的一个想法了。
李子勋:理解吗?嗯,但是这一点前提就是你们两个不能互相攻击,你们也要让佳佳觉得,爸爸说的也挺好,妈妈建议挺好的,你愿意怎么样,这样的话从小就培养佳佳自我管理,那么如果你们真是这样干了,佳佳不可能在学校说话,因为她会自我管理。
主持人:而且也不可能不想上学是吧?
李子勋:当然。
主持人:佳佳,说了这么多,你现在心里怎么想,你觉得李老师这番分析有道理吗?
佳佳:好多了,我终于知道我为啥要说话了。
主持人:所以我特别想问佳佳妈妈,你听到这儿,你心里怎么想?
妈妈:我觉得我本身就有问题
主持人:我觉得现在看,妈妈刚才说我是对的,现在觉得自己有点问题了。
父亲:我很认同李老师今天的看法,而且同时我会按李老师这种说法去做的,我也希望我太太也按李老师这种说法去做。
母亲:我会这样去做。
佳佳:李老师您说个办法,让我爸爸坚持下去,跟他说他就,比如说我回家跟我爸爸讲事情,然后他会批评我,我就会给他讲,以后我跟你讲事,不要批评我,然后顶多过两天。我再跟他说话他又开始生气了
主持人:你爸爸说那是过去,爸爸已经知道错误了,爸爸以前不知道原因在哪儿。
父亲:对,我会按李老师的指点,做到二加二大于四。
李子勋:你这样吧,先生是不是当着全国观众感激太太,在女儿16岁,一直在修正你的教育,使你的佳佳至少到现在来看,还是不错的。
父亲:好的,好的。
李子勋:好吗,感激太太握着她的手,真的要感激她
父亲:确实特别感谢你,在孩子教育这一块,我是有一种特别望子成龙这种心情,但是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在这个期间,你能及时的帮助我修改我的错误,而且让我们的佳佳这么优秀,我特别特别感谢你,特别特别感谢你。
母亲:我接受,我接受。
李子勋:那现在太太反过来要感谢先生,就感谢先生花了那么多精力在女儿学习上,这是你做不到的,在长期的这样生活里面,你看着先生是如何爱女儿,让女儿感觉到爸爸是虽然批评她,但是是因为爱她,好吗?这点你就要互补,因为父亲可能表达得不好,但是你要来表达。说,佳佳其实爸爸爱你比我爱你更多,你要有勇气说出这些以后,佳佳以后才能接纳爸爸的批评,佳佳会想,原来我爸爸爱我比妈妈还深呢,都顾不上自己,比如是下跪就是一个明证,一个爸爸都愿意用下跪的方式就说明他爱到了极点了,他已经顾不上尊严了对吧好,太太你现在感激你的丈夫,
母亲:感谢你对娃娃的教育方面,有的我错的,就是你能宽容我,对的地方能支持我。
父亲:会的,同时也感谢你对我的,在娃娃教育这方面的支持和互补,我也不是全对的,我对娃娃这块教育,作为一个爸爸。
母亲:希望我们以后,就是从这儿回到家以后吧,就是有点啥事,尽量地商量一致,尽量把娃娃教育好,也希望我们家娃娃以后能改掉自己的缺点,我希望你特别聪明,以后绝对能考上重点大学,甚至名牌大学。
父亲:我们的娃会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看,好像我们说的是一个孩子教育问题,其实我真的感觉到,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真的,原来也是因为自己那种爱,所以我们要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后来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爱孩子,所以我们彼此要包容,我觉得我真的是特别受感动,其实我们现在整个社会也在倡导多元社会嘛,我觉得家庭方式也可以是不一样的,多元的,其实正是因为不一样才给了孩子一种选择的机会,可能这样孩子才能更成熟长大起来,对不对。
李子勋:对。
主持人:好,我们其实能感觉到你们家庭应该是很快乐,很幸福的,我们也希望佳佳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让爸爸妈妈更加高兴,好吗。
佳佳:好。
主持人:祝福你们一家人。
母亲:谢谢,来,我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