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是毛泽东…而不是蒋介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0:00
何以是毛泽东…而不是蒋介石…
为什么是毛泽东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军事路线,而不是陈独秀、瞿秋白?
为什么是毛泽东采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军事方针,而不是李德、王明?
为什么是毛泽东坚持“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地”的军事政策,而不是袁文才、王佐?
为什么是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而不是白崇禧、蒋介石?
透过鄙人提出的《孙子兵法》“1+3+9”框架,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毛泽东能“谋攻”,蒋介石等人不能“谋攻”;也就是说,毛泽东从《孙子兵法》中学会了“谋攻”,而蒋介石等人没有从《孙子兵法》中学到“谋攻”。
此话怎讲?同样一本书难道会有两个不同的版本吗?
毛泽东眼中的《谋攻》和蒋介石等人眼中的《谋攻》有天壤之别
难道毛泽东看到的是《孙子兵法》十三篇,而蒋介石等人看到的是《孙子兵法》十二篇?
非也!
难道毛泽东看到的是完整的《谋攻》篇,而蒋介石等人看到的是残破的《谋攻》篇?
非也!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毛泽东超凡脱俗的悟性!
你若不信的话,请看《孙子兵法》之《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车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蒋介石等人看了上述第一段话,马上知道,在语法上,第一段话的结构是论据在前、论点在后;及至看到第二段话,又马上知道,在语法上,第二段话的结构是论点在前、论据在后,即正好与前面的第一段话相反。
蒋介石等人透过第一段话,马上树立了第一个观念: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蒋介石等人透过第二段话,马上树立了第二个观念:上兵伐谋。
但是,毛泽东何等悟性!他将这两段话合并起来,然后马上意识到孙武写这两段话的用意了:“第一段话是讲高回报,是指产出;第二段话是讲低风险,是指投入。——这分明是孙武在告诉我军事路线的设计原理嘛!”
再接下去看——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蒋介石等人看了上述第一段话,马上树立了第三个观念:必以全争于天下。
但是,毛泽东何等悟性!他从这一段话联想到前面的第一、第二段话,然后马上意识到孙武写这段话的用意了:“是万全之策?是追求卓越?既然之前讲的是军事路线问题,那么接下来要讲的自然是如何确保不偏离军事路线了。毫无疑问,——这分明是孙武在告诉我军事方针的设计原理嘛!”
继续接下去看——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
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蒋介石等人看了上述这一段话,马上树立了第四个观念: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但是,毛泽东何等悟性!他从这一段话联想到前面的路线和方针,然后马上意识到孙武写这两段话的用意了:“是审时度势?——这分明是孙武在告诉我军事政策的设计原理嘛!”
也就是说,毛泽东看过上面的四段话之后,学到了军事路线的设计原理、军事方针的设计原理和军事政策的设计原理。
——自然,毛泽东学会了“谋攻”。
——因为,毛泽东清楚得很:路线、方针、政策是“谋攻”的三大法宝,既然孙武的这个篇章名称叫《谋攻》,那么顾名思义,《谋攻》篇必然是讲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军事政策的了。
——这就是毛泽东的悟性。
再来看看蒋介石等人,他们看过了上面的四段话之后,只是树立了四个观念,没有学到军事路线的设计原理、军事方针的设计原理和军事政策的设计原理。
——自然,蒋介石等人就没有学到“谋攻”了。
——因为,蒋介石等人心中缺少一个关键的观念:路线、方针、政策是“谋攻”的三大法宝。所以他们就不会去顾名思义,自然也就不求甚解了,于是就不知道路线该怎么设计、方针该怎么设计、政策该怎么设计了。
——这就是蒋介石等人的悟性。
所以说,毛泽东眼中的《谋攻》和蒋介石等人眼中的《谋攻》有天壤之别,这是因为毛泽东的悟性层次与蒋介石等人的悟性层次完全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所以毛泽东懂“谋攻”,而蒋介石等人不懂“谋攻”。
所以,毛泽东能制定“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军事路线,而陈独秀、瞿秋白则不能;
所以,毛泽东能采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军事方针,而李德、王明却要严防死守;
所以,毛泽东能坚持“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地”的军事政策,而袁文才、王佐只是占山为王。
所以毛泽东能写出《论持久战》,而白崇禧、蒋介石则写不出来。
换而言之,在毛泽东的眼里,第一、二段话仿佛一堆石头,第三段话仿佛一堆砖头,第四段话仿佛一堆木头,于是毛泽东马上明白过来,石头是用来建造基础的,砖头是用来垒积墙壁,木头是用来盖屋顶的,也就是说,浮现在毛泽东眼里的是一栋房子!通过研究这栋房子,毛泽东懂得了如何建造房子以及怎样设计房子,所以毛泽东就成为一个建筑设计师了。
在蒋介石等人眼里,四段话只是四堆建筑材料,所以蒋介石就只能成为一个泥水匠了。
泥水匠自然敌不过建筑设计师,所以蒋介石拥兵百万还是寝食不安,毛泽东小米加步枪却已经信心十足。
心中自有百万兵
或许有人要说:“你所提出的‘1+3+9’框架只是你一家之言,似乎没有得到过任何专家的肯定,再者,你上面的观点大多属于穿凿附会,因此不能信服!”
首先作为一个工程师,我有基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其次,我的“1+3+9”观点是经过对《孙子兵法》十多年研究之后得出的,也就是说,我已经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我的观点;第三,我的观点所以没有为专家所承认,只是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系统地看到我的完整证据,换而言之,迟早有一天,那么他们会与我一样承认“1+3+9”框架的真实性,并且也会与我一样认识到,“1+3+9”框架的发现是人类在《孙子兵法》研究领域的最重大发现之一。但是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不便于在此将我的观点全部拿出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实我对《谋攻》篇的上述观点。
请看一下毛泽东“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根据地”的军事政策到底对红军的发展壮大产生了什么意义。
众所周知,军队要发展壮大必须解决粮饷和兵员问题。国民党的军队是政府军,因此可以从国库中获得粮饷,并通过征兵解决兵源问题。但是共产党的军队不是政府军,因此不可能从国库中获得粮饷,地主和资本家也不会出资给红军这支站在劳苦大众一边的军队;而兵源问题更是红军这支被骂为“共匪”的军队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显然,没有人愿意做匪徒的,因此在那些远离红军活动范围、因此不了解红军的地区,没有民众会心甘情愿地前来投奔红军。但是——
通过“打土豪”,可以没收土豪劣绅的钱粮,由此解决了红军急需的粮饷问题;
通过“分田地”,将地主的地契烧毁并将土地分到农户手中,这样得到土地的农民自然盼望红军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因为一旦红军在军事上失败,那么农民分得的土地必将重新被没收——这是已经分得土地的农民所不愿看到的事,因此农民必然站在红军一边,并且乐意帮助红军——比如提供情报等,更有甚者——直接加入红军的队伍中来。因此,当红军打败的时候,那些失去土地或担心受到迫害的农民就只有一条路——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中去。
我们知道,井冈山的红军在开始时是由四支队伍组成,即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残部、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彭德怀率领的起义军、袁文才和王佐率领的绿林好汉,这些队伍加起来不足2万,而红军长征时的人数是8万,那么这多出来的6万人来自哪里?很明显,他们是来自于井冈山根据地的农民。
由此可见,在井冈山的斗争中,红军的迅速发展壮大源自于“打土豪、分田地”的军事政策。
很明显,“打土豪、分田地”所面对的是没有什么武器装备的土豪劣绅,所以是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就能手到擒来的,所以这显然不是“伐兵”;同时,当时的红军也没有能够从共产国际处获得什么物资上的帮助,因此此时的红军迅速发展并非“伐交”的结果;所以,毫无疑问,此时红军的迅速发展主要是通过“伐谋”方式获得的。
由此可见,“打土豪、分田地”的军事路线本身就是一种“谋攻”的手段。
众所周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蒋介石一直采取不抵抗的策略,但是当蒋介石从白崇禧手中看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并了解到毛泽东主张的持久战军事路线之后,蒋介石明显坚定了抗战的意志,并且,自此之后,蒋介石抗日的决心再也没有动摇过!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毛泽东设计的持久战的军事路线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因为它不仅坚定了蒋介石的抗战决心,也统一了全民抗日的意志!
由此可见,军事路线的设计也属于“谋攻”的范畴。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其他的军队,新兵入伍后至少需要训练一年半载才能上前线,但是“我们的兵,今天入伍,明天就要上前线,简直无所谓训练。”但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军事方针却足于在半天内让新兵学会“怎样打仗”——满足不谋而合的需要——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由此可见,军事方针也是一种“谋攻”。
所以说,“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军事政策”=“谋攻”。
正是由于弄懂了孙武的“谋攻”思想,所以,在许多红军将士因面临军事失利而垂头丧气的时候,毛泽东能够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长征结束而面临巨大减员后,毛泽东能够慷慨激昂地陈词:“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所以,毛泽东始终信心百倍的原因就是因为“心中自有百万兵”!
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明明应当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但是却一定要在城市搞武装暴动,即用错误的军事路线指挥军队,这是共产党在初期的军事斗争中导致失利的第一种原因;
明明应当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但是却一定要严防死守,即用错误的军事方针指挥军队,这是共产党在初期的军事斗争中导致失利的第二种原因;
明明应当是“打土豪、分田地”,但是却要放弃“建立根据地”的建设,即用错误的军事政策指挥军队,这是共产党在初期的军事斗争中导致失利的第三种原因。
为什么在毛泽东的著作中会不断地批判这三种错误模式,因为毛泽东在《孙子兵法》中看到了这三种典型的失败模式。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正是由于毛泽东熟知其导致的危害。所以,当瞿秋白要攻打长沙时,毛泽东坚决反对,因为他深知这是“縻军”,并预见到了攻打长沙的失利结局;当李德等人指挥红军与国民党军硬碰硬打的时候,毛泽东坚决反对,因为他深知这是“惑军”,并预见到了红军即将大祸临头;在抗战结束之后,国共开始争夺东北,当毛泽东从初期的失败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的时候,他迅速恢复的因国共合作抗战而不得不放弃的打土豪、分田地政策,结果导致国民党迅速走向土崩瓦解。
由此可见,毛泽东创造的军事奇迹属于八分“伐谋”、二分“伐兵”。
龙吟虎啸
为什么毛泽东会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为什么毛泽东会提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为什么毛泽东会提出“推翻三座大山”?
为什么毛泽东会提出“不打无准备之战”?
为什么毛泽东会让彭德怀留守、而让林彪打东北?
所以这些谜团都可以在《谋攻》篇中找到答案。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
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当毛泽东认识到采用正确的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和军事政策就可以胜利时,他勇敢地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就是“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随后,毛泽东就把精力集中到觉悟和发动群众的工作中去,因此提出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就是“识众寡之用”;接着,毛泽东开始深入细致地做统一思想的工作,所以就有了《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等光辉篇章,以此实现“上下同欲”;及至每次战前,毛泽东都会强调“不打无准备之战”,并在战后都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此确保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就是“以虞待不虞”;彭德怀刚毅,所以毛泽东让他留守延安,林彪善战,所以毛泽东把东北的党政军大权让林彪一手掌握,这就是“将能而君不御”。
由此可见,毛泽东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军事业绩,是由于两大原因:1)他总是能够找到正确的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和军事政策;2)他总是能够用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去有效地发动群众、指挥群众、领导群众和组织群众。
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抗日战争中找到有力的证据。
众所周知,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前,毛泽东就已经预见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必定失败的结果,并已经设计出了对日作战的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和军事政策,因此他勇敢地发出抗战的呼声,这一点可以从《论持久战》中得到证实。为了发动群众抗日,毛泽东积极地开战大量的说服工作,为此他不仅写下了《论持久战》,而且还巧妙地通过国民党的高级将领白崇禧将《论持久战》一文呈送到蒋介石的眼前,由此坚定了蒋介石抗战的决心。能够发达广大群众并团结蒋介石一起抗日,使中国上下都能看到抗战必胜的希望并做好牺牲的心理准备,这就是《论持久战》在抗战中的一大作用。显然,蒋介石坚定的抗战决心并非张学良兵谏的结果,而是《论持久战》的影响。
当然,《论持久战》一文也不可能不传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手中,于是就产生了第二个大作用。对于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来说,中国人民抗战的坚定决心不仅是其无法化解的当头一棒,而且也是迫使日本高层认识到其犯下了战前准备不充分的大错因此而产生无比恐惧的虎啸龙吟。有理由相信,出于对《论持久战》所描述的日本必败的深度恐惧,日本军国主义才不得不铤而走险发动太平洋战争。然而,太平洋战争与其说是日本军国主义在饮鸠止渴,不如说是其在孤注一掷。试想,假如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战争信心百倍的话,它有什么必要出此下策——发动太平洋战争呢?正是由于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资源不足的最大弱点,因此他们不仅意识到无法征服中国、而且还意识到将在中国军民的抗战面前必定走向失败的命运。于是,出于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考虑,日本才采用偷袭的办法攻击珍珠港。接下来的进攻目标是菲律宾、新加坡!——很明显,他们是冲着石油和橡胶而去!!因为,尽管他们占领了中国的广大地区,但是在当时的占领地上是掠夺不到石油和橡胶的。石油和橡胶的储备一旦告罄,那么日本的飞机、军舰、汽车、坦克将无法动弹,若此,日本军国主义将立即休克。所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解决石油、橡胶等物质的贮备来挽救其在中国将面临的失败。而所以在那时才认识到有偷袭珍珠港的必要,是因为其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的某一天突然意识到了自己在战前所犯下的致命军事错误——战前的军事准备不足。而这一天应该是他们在获得《论持久战》之后,从日本军队起初轻视共产党军队,到后来重视共产党军队来看,种种迹象显示,日本的高层是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就已经看到《论持久战》一文了。假如他们没有看到《论持久战》一文,即他们既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中国军队抗战的决心将不可动摇、也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预测到自己必败的命运,那么他们绝不可能发动太平洋战争。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高层所以产生恐惧并动摇斗志也与《论持久战》有关。
所以,从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贡献来看,平型关的胜利和百团大战的作用是远远无法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一文的决定性影响相提并论的!
从《论持久战》坚定了蒋介石的抗战的决心和动摇了日军意志来看,《论持久战》发挥了军事行动所无法实现的影响,——这就是心理战的巨大威力!
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功地通过《论持久战》发动了这场翻江倒海般的心理战呢?
答案是:毛泽东不仅知道日本军国主义的心理期待和担心,同时也知道中国军民的心理期待和担心,正是对敌方心理和我方心理的透彻理解,才是这场心理战成功的根源!
所以说,“谋攻”——作为心理战的战争方式——其成功的关键是:了解对方的心理期待和担心并了解我方的心理期待和担心。
所以:“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结尾
所以,为什么在与毛泽东的较量中蒋介石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原因有三:
第一, 毛泽东知道“知己知彼”是“了解对方的心理期待和担心并了解我方的心理取得和担心”,因此能够气沉“丹田”并且“运气自如”,此毛泽东所以能够“百战不贻”;但是蒋介石却把这句话演绎为“知道对手并知道自己”,显然这种理解不仅在语法上跑题了,而且也在实际的军事应用上缺乏可操作性,这就是蒋介石屡屡“走火入魔”的原因。
第二, 毛泽东从《谋攻》中学到了决定心理战胜败的五个工作环节,因此能够将五个环节都认认真真地做好,所以能够成功;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真正弄懂“知胜有五”的内涵,所以就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第三, 毛泽东从《谋攻》中学到了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军事政策的设计原理,因此就能够成功地设计出正确的军事路线、军事方针和军事政策;而蒋介石不但没有学到这些重点,相反还常常用错误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干出“乱军引胜”的傻事。
所以,毛泽东成功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是神仙,而是因为他真正看懂了《谋攻》篇,因此胜似闲亭信步!
所以,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读《孙子兵法》不用功,而是他缺乏毛泽东的那种非凡的眼力,因此不能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