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庐山名人董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4:03:02
“杏林”是祖国传统中医的代名词,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董奉,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为东汉末年“建安三神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苏轼对庐山奇特瑰丽风光的绝妙写照。然而,跳出山外观此山,就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吗?也不尽然,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美丽的传说使的庐山更加充满传奇。其中,代表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便是从庐山产生并传颂至今……。
董奉字君异,是候官县(今福建长乐)人,董奉的出生时间大约是公元169年左右,晋·葛洪《神仙传》记载:“君异在人间百余年,乃升天”,慧远法师《庐山记》记载:“汉董奉馆于岩下”,董奉享年110岁左右,但看上去只像三十多岁,仙逝时间大约在公元280年左右。
董奉来到庐山的具体时间大概是公元207年左右。
董奉饱受黄巾军起义失败的悲怆之后,以施医疗疾作为他流亡安生立命之本。他选择交州一带行医安生,是认为夷越南疆是一块远离战火纷争的王道乐土,不料事与愿违,又迫使他重新选择,来到政权已相对稳定的孙吴辖区——豫章柴桑(江西九江),行医修道隐居庐山。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基本可以确定:
①山南般若峰下今归宗寺、渊明醉石间有董奉居住过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又称董真人升坛,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清代名为香泉寺。
②山北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其升仙处建太乙宫祀之,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等。
③西林寺后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
④距董奉馆3华里即今东林寺西北1华里处有董奉的炼丹台等。
杏林遗址考究,虽有多处,但无一例外,都与董奉有关,都与庐山相联,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历代文学名家在庐山留下了许多赞誉董奉行医济世,独创杏林的历史名篇。如:
唐·李白“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唐·王维“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唐·杜甫“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明·唐寅“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明·李时勉《杏林》诗云:“山边种树绕林垌,几处曾看此独名。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 。
清.征士放《杏林诗》云:“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表达了对董奉的崇敬之情,并发出“董仙昔日家何处?空山何处寻行踪”的慨叹。
庐山董奉杏林园创立于1800多年的东汉末年,经久不衰的杏林文化从它的内涵层面上来说,董奉充分汲取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和道家追求的“均和”思想,使得杏林文化内涵深深地打上了“道与德”的文化烙印,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厚沃的土壤。
通过广为传颂的“虎口取骾”、“杏林春暖”、“草堂求雨”、“浔东斩蛟”等杏林故事,可以看出没落士族出身、同情贫苦大众、避乱隐居庐山的董奉以尊崇老子为始祖,而老子哲学的核心内涵是“道法自然”,从这层意义来讲,“道法自然”本身就是对神学迷信观念的否定。
虎口取骾
传说,一日董奉炼丹之后返回庐山龙门沟杏林草堂,行至途中见一老虎卧于路旁草丛,此虎非但没有饿虎扑食的凶相,相反喘气流涕、满脸苦楚。虎见奉便不断叩首呻吟,并抬前爪指口,似是乞怜求救。董奉明白了老虎的意思,便唤虎张开嘴让其望诊,见一锐骨卡住了老虎的喉咙。董奉轻抚虎首,嘱虎明早在原地候他来医治,虎颔首离去。翌日,董奉与虎均按时赴约,为防老虎因痛兽性发作而咬伤自己,董奉将连夜赶制的铜环放进虎口撑住老虎的上下颚,顺利取出锐骨,并抹上去腐生肌的药膏,被救的老虎摇动尾巴点头致谢,随后转身而去。数日后,虎痊愈,为报董奉救治之恩,虎寻至杏林草堂,为董奉值守杏林。后人传颂“虎守杏林”故事,意在褒扬董奉与自然和谐共荣及董奉艺高胆大、不畏凶险、普度众生的高尚医德。
杏林春暖
交州刺史杜燮得了暴病,死去已有三天。恰好董奉这时就在交州,得知此事后,就前去看望杜燮。董奉把三粒药丸放在死者口中,又灌了些水在他嘴里,然后让人把死者的头捧起来摇动着让药丸溶化,不一会儿,杜燮的手脚有动的迹象,脸上开始有了颜色,半日就能坐起来,四天后就能说话了。杜燮起身向董奉拜谢说:“承蒙您救死回生的大恩,不知何以报效?”。董奉住燮府中,后杜燮阴谋反叛朝廷,担心董奉泄漏其密谋欲害之。董奉利用气功装死,骗过杜燮后逃走。
后来董奉来到九江庐山下定居。一次,有一个人得了热病,危在旦夕,被人用车拉着来见董奉,哀求董奉救命。董奉叫病人坐在一间屋里,用五层布单子蒙上他,让他别动。病人后来说,起初觉得一个什么动物来舔他的身子,痛得让他难以忍受,舔了很久,它才离去。董奉揭下病人身上的布单后,给他洗澡,洗完后,就让他回家。临走时,董奉告诉病人:“你很快就会好的,注意不要吹风。十几天后,病人全身通红,身上的皮已全部脱掉,疼痛不堪,只有洗澡才能止痛。二十天的时候,病人身上长出了新皮,皮肤光滑,白如凝脂。
董奉住在山里不种田,天天给人治病却不收取分文。但是,他有一个要求,经他治好的重病患者,要栽五棵杏树,病轻的,则栽一棵。许多年后,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种下的杏树达到了十万多株,郁然成林。他让山中百禽群兽在杏林中嬉戏,替他掌管杏林。杏树下不生杂草,像专门有人锄草一样。后来,杏树开始结果了。每到杏子熟时,他就在杏林里盖一间仓房,并告诉人们:“想买杏的,只管拿一罐谷物倒进仓房,然后装一罐杏子走。不须通知他。”常常有人用很少的谷物换取更多的杏,这时杏林里的一群老虎就会吼叫着追过来,由于惊吓,这些贪心的人就急忙逃命,罐里的杏子因此会掉出不少。到家时,一量剩下的杏总是正好和送去的谷物一样多。对偷杏的人,老虎就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的人知道一定是偷了杏,就原封不动地把杏奉还给董奉,并磕头谢罪,董奉就让死者复活。董奉每年把卖杏换来的粮食全部用来赈救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盘缠不够的人,一年就有两万斛粮食象这样被送了出去。
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有人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草堂求雨
董奉到了庐山后借居山下庙观,为当地山民施医治病,颇为神验,一面择地筑建草堂安居。这年正值禾谷抽穗时节,柴桑大旱,沟壑干枯,若再不下雨,必失收而闹饥荒。县令丁士彦便与府僚、官员商议:“听说董道人有法术,应该能作法祈雨”。乃置办醇酒肉脯,率衙门随从寻至董奉尚在筑建的草堂,恭请董君施法降雨以解旱情。 “要降雨容易”,董奉抬头望了望未封顶的屋脊,接着说:“贫道屋顶可见天,下雨了,我何处避?”士彦心领神会说:“先生只管行法祈雨,我马上派人将先生的房屋建好。”第二天,县令亲自带着官员、民工一百多人,运来竹子、木材,屋架很快立起来了,屋顶也盖好了,只差和泥夯墙,但和泥没有水,正欲派人到数里外的长江去运水。董奉劝阻说:“不必去挑水,旁晚就会下大雨。”众人于是席地面西而坐,侯太阳下山。到了旁晚时分,果然天空雷鸣电闪,下起了大雨,雨水把远近高低的田地都灌满了,众人都欢呼雀跃,拜谢董奉。
浔东斩蛟
话说古代九江地区到处是江河湖叉,旱涝绵连,百姓不堪其苦。于是,人们在浔阳城东修筑了一座桥坝合一的水利设施,名曰通天桥。从此百姓安居乐业,旱涝保收。不料这一年,遇特大山洪爆发,使通天桥坝决口,洪水四溢,淹没农田房舍。洪水退后,人们又开始对通天桥坝的缺口进行修复,有人说桥坝决堤前曾见蛟龙出没于桥坝,是蛟龙所为。于是乡绅、族长恭请董奉为民除害,行“伐蛟之令”。董奉来到桥坝,仔细勘察,发现通天桥决堤口应是蚂蚁筑巢穴居所致,遂以锦帛裹药饵置于堤坝多处洞穴之内,以土掩埋,并嘱众人继续施工。数日后,桥坝合拢,水位上升,成千上万的死蚂蚁漂浮水面达数丈之长,随波荡漾宛若神话传说中的蛟龙浮水状,于是乎董奉“浔阳斩蛟”的故事就在民间传颂。浔阳百姓为感谢董奉“斩蛟”除害,到杏林草堂向董奉谢恩。董奉说,通天桥坝决堤,并非蛟龙所为,实如前人所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并借此教化众人,意为小的毛病积累,会使人生毁于一旦,修性养生,要从平时的点滴做起。
董奉杏林文化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至亲”、“至善”、“至诚”、“至信”、“至中”、“至和”正是杏林精神转换成杏林文化的显著特色。
千百年来,九江庐山这座世界自然文化名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是人们的目光,更以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众多神秘、美丽的传说使人们仰慕她并不断地探究她。
本文来自: 九江论坛:http://bbs.jjxw.cn/jjxwbbs.asp?boardid=43&id=71633&move=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