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余波(董保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44:20

庐山会议余波(董保存)

庐山会议余波——毛泽东关注华北 .

董保存
   .
  说到华北会议的由来,就必然要说到1970年的庐山会议。有研究历史的学者认为,华北会议是庐山会议的延续。这话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没有庐山会议上的设不设国家主席之争,没有那份著名的“六号简报”,就不会有华北会议,这是不争的事实。 .
  1970年11月中旬,中央决定在地方的地区一级、部队的师级单位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并印发了毛泽东的《我的一点意见》。这份红头文件指出: .
  “……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在一部分党的高级干部中口头传达过陈伯达反党的问题。为了教育干部,让较多的同志了解这个问题,中央决定将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一文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立即向党的地区级核心小组成员、部队师级党委委员和同级党员负责干部以及中央各项目组人员宣读和传达。传达内容要以毛主席《我的一点意见》一文为准。” .
  “……各单位要组织听传达的同志认真学习和讨论毛主席的这个重要文件,结合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和党中央1970年59号学习通知所规定的著作,自觉地改造世界观,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识别真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能力,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
  这份经毛泽东批准下发的文件,不知何故,直到1971年1月1日,也即华北会议开始后的第18天,才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发出。就是这份文件,才使得九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得以在更大的层面传达,从而使陈伯达的问题在党内公开。此前,只是在少数高级干部中进行了传达。 .
  应当说,毛泽东批转这份文件,是他的战略部署中的一环。 .
  九届二中全会上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让毛泽东吃了一惊:自己多次讲过不设国家主席,中央办公厅也早已通知不设国家主席,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有人跳出来呼吁设立国家主席?陈伯达在华北组煽风点火,叶群声色俱厉,吴法宪有根有据,李作鹏、邱会作等也都拿着称“天才”的语录,还有华北组的“六号简报”抢先出笼……毛泽东认为这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在会上,他点了陈伯达的名,批判了陈伯达。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发言?这其中哪些人是有预谋的,哪些人是被蛊惑上当的,一时还很难判断。他需要看清真相,也需要教育全党。那么,从哪里入手呢? .
  华北组的“六号简报”,使他不能不想到华北,不能不想到北京军区;那么多的军队代表的发言,使他坚定了要抓军队的想法。最后,毛泽东将目光聚焦在了北京军区。 .
  此时,作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郑维山,还不知道最高统帅对自己的误解有多深,还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解释的机会。他不知道毛主席有没有看到他在庐山上写的那封解释信。他相信,如果主席看到了,是会原谅自己的。但毛泽东究竟看到了没有,谁也不清楚。 .
  “如果在丰台火车站见到主席,向他当面解释清楚就好了。”若干年后,郑维山这样回忆说。 .
  从庐山回京后的郑维山,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立即离京前往内蒙古处理那里的军政要事。一直到9月底,毛泽东从庐山转道南方回京时,他还在伊克昭盟检查工作。 .
  那天,郑维山的秘书杜辛接到了汪东兴的电话: .
  “郑司令现在哪里?” .
  杜辛回答:“在伊克昭盟乌审旗。” .
  “晚饭前能不能赶到北京?” .
  杜辛回答:“乘飞机可以,我马上叫郑维山同志接电话。” .
  汪东兴不耐烦地说:“不用了,你告诉他,赶不回来就算了。” .
  有着政治敏感的杜辛觉得这事不简单,很快报告了出门在外的郑维山,并建议先电话问一下北京军区政委陈先瑞是否晚上有重要活动,还说由直升机转乘大飞机,下午回到北京应该没有问题。 .
  郑维山当然知道,汪东兴是中央办公厅主任,如果没有事,他是不可能打电话来的。如果有事,就很有可能是主席那里问情况。所以,郑维山很快要通了汪东兴的电话。他在电话中问:“汪主任,是不是有特别急的事情?如果立即坐小飞机,再转车,明天下午还是能赶回去的。” .
  汪东兴说:“安全重要,不要勉强回来了。” .
  事实上,是毛泽东的专列路过丰台,要汪东兴通知北京市和北京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到丰台,在专列上召见他们。对于这次在丰台的接见,北京军区政委陈先瑞的回忆是这样的: .
  毛泽东问:“庐山会议你们传达了没有?” .
  “传达了。”陈先瑞回答。 .
  “怎么传达的?” .
  “分片传达的,对陈伯达的问题先下毛毛雨,然后专门讨论。”陈先瑞说。 .
  “我们在市革委会领导小组和卫戍区党委常委中传达了,当时议了一下,还没有讨论。”吴德接着说。 .
  “这个办法好,何必那样急。”毛泽东不动声色。 .
  陈先瑞说的是实情,对于毛泽东最为关心的陈伯达问题的传达情况,北京军区是考虑再三选择了分片传达的办法——各地驻军领导参加当地的传达会议,北京军区领导则由军区组织传达。 .
  庐山会议闭幕后,郑维山与陈先瑞、吴德、解学恭和李雪峰商量有关传达事宜。 .
  陈先瑞说,以往传达会议精神,惯例都是分片传达,这次中央通知的意思也是要低调,我看还是分片传达吧。 .
  李雪峰说,中央有精神,按中央规定传达。陈伯达的历史问题由中央组织成立项目组,我们按中央的部署办吧。 .
  郑维山说,下山前,关于陈伯达问题的传达,中央早就下发通知,有三个要点:首先,传达问题按公报,陈伯达的问题记住多少传达多少;第二,注意保密,除公报外,有关会议文件、抄件和个人记录等一律上交或由秘书销毁,片纸不带;9月6日下午庐山会议总结时,毛主席又说,陈伯达当政治局委员不成了,但是如果没有历史问题,还可以当中央委员嘛。看来,中央对陈伯达的态度是保的。 .
  分片传达完陈伯达问题后,郑维山启程赶往内蒙古。临行前,他告诉主持军区工作的陈先瑞:“把传达情况向中央写个报告。”“我已经请示过黄(永胜)总长,黄总长说不用写报告了。”陈先瑞说。 .
  实际上,对于这样的问题,北京军区不敢怠慢,传达结束后还是给中央写了报告。报告送上去后,上头很快有了反应。中央副主席康生在报告上批示:奇怪?毫无揭发! .
  这一切,也促成了毛泽东决定在华北地区、北京军区有所动作。
批转三十八军报告——毛泽东甩出“石头” .
   .
  正当毛泽东对庐山会议上发生的一切深入思考、对华北组的“六号简报”进行追查的时候,北京军区方面有了反应——12月10日,一份署名“三十八军党委”的报告送到了毛泽东案头。 .
  毛泽东吸着烟,凝视着手里的文件。可以说,这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一份材料。这份报告很突出、很重要的一个基调,是揭发陈伯达在“文革”中,在北京军区、华北地区活动中,突出自己,反对毛主席和林副主席。 .
  报告第一部分,开头就说:“陈伯达千方百计地突出自己,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主席,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报告举证说: .
  1967年12月25日,他参加了北京军区党委全会,用一种奇特的语言讲个别军和个别地方把军队内部矛盾暴露到社会上,谁都能听懂,他是诬指三十八军。军区全委会开了二十多天,矛头一直指向三十八军,逼三十八军同志作检讨。 .
  陈伯达从来不提林副主席。1967年秋、冬,他在首都接见保定赴京代表团和到保定视察时,在公开场合共讲话12次,其中208处提到他自己,17处提到郑维山同志,但却只字不提敬爱的林副主席。1967年12月25日他在北京军区党委全会上讲话,1969年11月25日他在北京军区党委召开的战备会上讲话,有68处宣扬他个人,只有一二处提及林副主席。今年7月,陈伯达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到内蒙前线…… .
  在军内外讲话8次,闭口不提毛主席的战备指示,根本不提林副主席。 .
  ……陈伯达在群众面前,总是宣传他个人的一套,含沙射影地反对毛主席、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据我们知道,他参加北京军区的几次重要会议,就贩卖了许多私货。
  报告第二部分,开头语说:“陈伯达不择手段地插手军队,搞宗派活动,妄图乱军、夺权。我军于1967年初奉命调华北以来,越来越感到,陈伯达的手伸得很长,活动反常、手段恶劣。据我们所知,北京军区的许多重要会议,他都到场讲话……” .
  为了举证这个问题,报告在列举了一些会议后说,由于陈伯达的卑鄙做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会议后,不少群众和兄弟部队对三十八军产生误解。12月31日,全省10个专区一派群众和部分驻军、军事院校的代表齐集保定,召开万人“誓师大会”,公开宣传“三十八军是支持全省的反军派”,“要揪出反军派的黑后台”。 .
  1968年1月26日,陈伯达勾结杨成武,在北京军区主持的成立河北省革委会筹备会上,当着全省驻军和群众组织的代表,暗示三十八军搞“武汉事件”……由于陈伯达恶毒煽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猖狂的逆流,说三十八军是黑线部队。……有的人把陈伯达当成“精神支柱”,把他的讲话当“圣经”,说“解决保定问题,首先要落实陈伯达同志的指示……” .
  这份报告,在揭发陈伯达在华北地区的反党行为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那就是北京军区负责人在纵容陈伯达在这里乱跑乱说,使他成了华北地区的“太上皇”。 .
  至于这份报告是怎么出来的,现在说法不一。三十八军的老同志说,是当时他们看了中央的通知后,凭着自己的政治敏感写出来的。也有人说,这份报告是江青授意他们写的,要不然怎么能直接到了毛主席那里?还有人说,是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等人为转移视线,将斗争矛头指向北京军区而搞的阴谋,是他们策划了这个报告,三十八军的同志上了他们的当,等等。 .
  不管这份报告是怎样出来的,但毛泽东抓住这份报告,把它当成了“石头”,却是历史的事实。 .
  12月16日,毛泽东甩出了这块“石头”。在三十八军的报告上,毛泽东批示: .
  林、周、康及中央、军委各同志: .
  此件请你们讨论一次,建议北京军区党委开会讨论一次,各师要有人到会,时间要多一些,讨论为何听任陈伯达乱跑乱说。他在北京军区没有职务,中央也没有委托他解决北京军区所属的军政问题,是何原因陈伯达成了北京军区及华北地区的太上皇?林彪同志对我说,他都不便找三十八军的人谈话了。北京军区对陈伯达问题没有集中开过会,只在各省各军传达,因此没有很好打通思想,全军更好团结起来。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请酌定。 .
  当天,周恩来紧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毛泽东对三十八军报告的批示。政治局成员一致拥护毛泽东的意见。会上商定,先约北京军区党委郑维山、李雪峰等8名常委于18日前来中央开会,向他们传达毛泽东的批示,商量召开北京军区党委会议的问题。 .
  18日晚,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郑维山、李雪峰、陈先瑞、吴德和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等人被“扩大”到会,学习讨论毛泽东对三十八军报告的批示。周恩来神色凝重地传达毛泽东的批示,对有些地方还重复念了一遍。 .
  郑维山的政治直觉告诉他,自己已经处在了风口浪尖上。但他觉得毛主席的批示是建立在不正确的情况之上的——怎么能说陈伯达是北京军区的“太上皇”呢? .
  周恩来传达完毛泽东的批示后,浓眉紧锁,沉默地望着北京军区的几位领导人。 .
  郑维山整理了一下思路,首先表态:“我坚决拥护主席的批示。我觉得先开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再开北京军区党委扩大会。我相信,事实真相总会查清楚的!” .
  李雪峰等人也明确表示,拥护毛主席关于召开北京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的建议。 .
  周恩来没再多说什么,他告诉众人:“会要有把握开好。当然,军队党是相信的,这么多军队要好好开一个会。”次日,周恩来关于开好华北会议的请示报告递到了毛泽东那里。 .
  主席、林副主席: .
  昨(18日)晚政治局会议传达和讨论主席对三十八军报告的批示和林副主席批示。华北到会的同志有:郑维山、李雪峰、陈先瑞、解学恭、肖文玖、吴先恩、张南生、郑三生、尤太忠等九人,北京卫戍区有吴德、吴忠、杨俊生三同志。会上,先发了中央印发的讨论文件((1970)134号)。读后,大家一致拥护主席要北京军区党委召开扩大会的建议。集中讨论北京军区和华北地区对陈伯达问题的认识和揭发,人要多一些,每个师二至三人,军四人,省军区、北京卫戍区、天津警备区党委常委、军分区二至三人,同级军兵种和代管部队、机构亦来相应人数,预计要来四百多人,时间性要长一些。在昨晚讨论中,解学恭、吴德、吴忠、杨俊生等同志都强调主席批示中“为何听任陈伯达乱跑乱说”、“是何原因陈伯达成了北京军区及华北地区的太上皇”的两点。政治局同志也指出:“为何连林副主席也不便找三十八军的人谈话,为何北京军区两次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一次传达九届二中全会的通知,一次传达中央62号指示)都只是分片传达,为何河北省的两次传达也是那样草率,一次了事,然后由各军、各地零星揭发,而不能集中讨论,追究原因。”经过大家发言,对郑维山、李雪峰两同志有了触动。郑说,过去上当犯错,现在有信心痛改;李说,过去在思想上有共同性。 .
  为开好这个会,打通思想,更好团结,政治局同意吴先恩同志提议,在人到齐开大会之前,先以三天时间(19、20、21日),开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北京三人参加,约十五人),初步统一认识,利于接受大家批判;同时由永胜、作鹏两同志也找三十八军开会同志谈谈,指出他们的报告是好的,起个推动作用,在会中也要从揭发批判达到团结。 .
  以上处理,妥否,请主席批示。 .
  光“甩石头”还不够,毛泽东还准备要对军队的领导机关“掺沙子”、“挖墙脚”。现在,他要“掺沙子”了。毛泽东在文件上奋笔疾书: .
  照办。要有认真的批评,从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建议李德生、纪登奎二同志参加会议。永胜、作鹏应同德生、登奎一道参加华北会议。这次会议在全军应起重大作用,使我军的某些不正之处转为正规化。同时对两个包袱和骄傲自满的歪风邪气有所改正。 .
  毛泽东的这个批示,是有深意的。他要黄永胜和李作鹏参加这个会,是想看看他们有怎样的表现。 .
  九届二中全会开会时,周恩来交代黄永胜在北京看家,没有去庐山,也没有在小组会上发言。不过,他送的书面材料也是写了要设国家主席的。毛泽东当时还不知道黄永胜、李作鹏已和叶群等人串通过,对他们到底是不是上了“船”是有怀疑的。再者,他们和华北的李雪峰、郑维山是怎样的关系?让他们参加华北会议,不也可以看出来吗? .
  而深受毛泽东信赖的李德生、纪登奎,在历史上和那些人没有过多关系,要他们在华北会议上充当“沙子”,起到“透气”的作用,是没有问题的。 .
  另一方面,有人猜测,此时毛泽东已有改组北京军区之意,由李德生、纪登奎接替郑维山、李雪峰。虽然这只是猜测,但后来的情况也正是如此。
 华北会议前期——揭批无力 .
   .
  1970年12月22日,北京的天气特别寒冷。京西宾馆的大礼堂里,整整齐齐地坐着449位来自全军高层领导机关和北京军区师以上的领导干部,以及河北省地(市)委书记以上干部。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华北会议”。按惯例,这次会议也被分为小会、中会和大会。小会只有北京军区、北京、天津、河北省革委会主要负责人参加,中会扩大到省、市、军以上干部,大会则要求全体人员参加。 .
  一开始,会议气氛就有些紧张。会议规定,所有与会人员一律不许私自外出,有重要事情外出,务必请假。同时规定:“会议要保密,会间不准打电话!” .
  在此前的几天里,郑维山怀着复杂的心情于19日、20日主持召开北京军区党委常委会,研究开好华北会议事宜。20日,北京军区正式接到中央通知,要求全军区正师以上干部和河北省地委书记以上干部到京西宾馆报到。同日,周恩来约黄永胜、李作鹏、邱会作等人谈话,商定他们参加北京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的事情。
  12月24日,北京军区召开常委会。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等以军委领导的身份出现在会场上。李德生、纪登奎等人也出席了会议。会议一开始,黄永胜拖着长腔首先传达毛泽东对周恩来报告的批示。传达之后,他介绍说:“周总理和军委办事组,按照毛主席的批示,要开一个有广度、有深度、长时间的会议。” .
  其实,来主持会议的黄永胜,心态是相当复杂的。叶群、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在庐山上的表现,被毛泽东抓住了,他们相继作了检查,但毛泽东到底怎么看,他们没有底。黄永胜也没有底。这次,毛泽东决定从华北入手,批判陈伯达,这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个机会。因此,叶群曾和他们通气,尽量把脏水往陈伯达身上泼,企图瞒天过海。如果能把注意力引到北京军区,对他们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 .
  与会的400多位代表心情复杂,表现各异。 .
  首先是多数人对这次会议的主题感到茫然:批陈伯达,还是批郑维山、李雪峰?要批他们,怎么个批法?而郑维山、李雪峰还都在位子上坐着。因此,冷眼旁观者有之,唱高调却内容空洞的发言也有之,还有些平时就对李、郑有意见的人开始上下活动,准备材料…… .
  这些情况很快反映到上层那里。 .
  24日,周恩来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参加会议的黄永胜、李作鹏、李德生、纪登奎等人的汇报,将会议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梳理。最后,政治局形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华北会议还未形成认真批评和彻底揭露的精神,要求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在几个主要小组会上继续做工作,打通思想,突破缺口,以影响大会。 .
  12月25日,华北会议召开小会。各小组会议重点是批评郑维山、李雪峰。同日,周恩来就华北会议的情况致信毛泽东、林彪,提出目前会议还处在学习和表态阶段,估计形势打开将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同时,汇报了中央政治局讨论的意见。毛泽东阅后批示:同意。 .
  26日,参加会议的政治局成员分别在各小组会上继续发动揭批问题,会议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同日,周恩来劝大家发言,并说:“如果会议开的无力,中央要点名了。” .
  12月27日,郑维山和李雪峰在大会上作了检查。 .
  中南海里的毛泽东,密切关注着华北会议的进程。 .
  不久,中央政治局指定四个人帮郑维山写检查,其中包括他的现任秘书杜辛和前任秘书高惠卿,还有军区党委办公室的副科长张工和秘书刘耀。 .
  另外,中央政治局又指定吴德、吴先恩等四个人来“帮助、督促”李雪峰、郑维山端正态度,交代问题。郑维山后来说,当时的“帮李、郑小组”实际上就是搞逼供。 .
  一天,“帮郑小组”要郑维山交代跟陈伯达通电话的内容,郑维山理直气壮地说:“讲的都是一般具体问题,记不清了。同时,电话多数是秘书接的,我接时秘书也在场,要办的事也是通过秘书办的。”他们说:“那不行,交代不了。” .
  “过去做对了的,要从错的方面去讲,过去认为是正确的,要从错误方面去认识。”几个人告诉郑维山。 .
  “每个问题都要写上动机。”在看了郑维山的一次检查后,“帮郑小组”成员说,“比如‘火烧杨勇’没有报告毛主席、林副主席的动机,就是要当军区司令。”“比如,那一次陈伯达别有用心地问你:天津核心小组要不要扩大?王曼恬这个人怎么样?你说天津核心小组要扩大的事不知道,王曼恬你还不认识,回去给你问一下。陈伯达连忙说不用不用,你不懂我的意思。后来你去天津时,便向解学恭讲了这件事。动机就是要打击王曼恬革命干部,讨好陈伯达。” .
  郑维山知道,要想开好会,达到团结的目的,他不作检讨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不能给自己乱戴帽子。 .
  被逼急了,郑维山赌气说:“要检查,我可以作检查,你们怎么写我怎么讲,我一个字不改。但是有两条,你们写上了我也不讲。这两条:一是说聂荣臻元帅是坏人,你写上了我也不讲;二是说华北部队就是‘六字号’的部队,是坏部队,写上了我也不讲!” .
  郑维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他提到的两条外,真的是别人写什么就讲什么。因此,在华北会议上的检查中,出现了不少违背郑维山本意的内容。于是,郑维山那些早在1968年北京军区党委十二次全体会议上被提到而未成立的问题,如今都成了事实。此外,又有更多捏造出的新罪名被安在了这员虎将身上。 .
  为了顾全大局,郑维山有许多该上报的材料而没有及时上报。比如,他保存有兼北京军区第一政委的谢富治于1967年8月6日给林彪的一封亲笔信,可以说清“为什么听任陈伯达在北京军区乱跑乱说”,可是直到华北会议结束后的1971年2月4日,郑维山才把信同其他文件呈给李德生、纪登奎。这封信中说:“中央决定陈伯达负责解决华北地区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由谢富治、郑维山协助,建议在华北地区担任三支两军任务的海、空军领导同志参加。”这封信,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批示“同意”。 .
  其实,在1967年8月9日,在中央文革小组碰头会上,周恩来和康生也宣布了中央的分工决定,即:周恩来管中南和西北,陈伯达管华北,康生管东北,江青管华东和西南。周恩来在这次会上说:作这样的分工,是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推动形势发展,实现毛主席争取明年春天或稍晚些时候结束文化大革命的战略部署。 .
  陈伯达与北京军区和郑维山的接触就是从此开始的,在此以前,他与北京军区和郑维山没有多少来往。中央这样分工,就确定了陈伯达对华北地区的“三支两军”工作有权作“指示”,而作为担负华北地区“三支两军”主要任务的北京军区,对陈伯达的指示也有组织服从的关系。这是由党的组织纪律决定的。 .
  陈伯达在北京军区的活动,实际上只有七次——四次公派开会,两次“周游”,一次自己去“找饭吃”:有一次陈伯达从首钢回京途中,突然到军区要饭吃。有两次是陈伯达作为中央文革小组组长自己去的。陈伯达有着与政治局常委相当甚至超越常委的权力,他到哪里,没有人能说个“不”字。另外四次是“三十八军报告”中所提到的公派会议,由郑维山陪同,也都是奉命行事,不能不从。 .
  在华北会议上,有人提出林彪“都不便找三十八军的人谈话了”也是郑维山搞的。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 .
  1967年12月,陈先瑞派军区干部部副部长尹明玉,带干事韩殿宾到三十八军了解传达萧华检查的情况,一一二师政治部副主任周衍盛出面接待。周衍盛原是林彪办公室秘书。传达完文件之后,周衍盛拉尹明玉参加师党委讨论全师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情况。会前,尹明玉、韩殿宾与周衍盛闲聊。周衍盛说曾在林办工作,说三十八军是林带过的老部队,林对这支部队如何如何有感情等等。尹明玉顺口问了一句:“现在军里的干部,林副主席还有无认识的?去看望过林副主席吧?” .
  就是这样一句问话,引来了黄永胜、吴法宪专程到北京军区找郑维山、陈先瑞谈话,说:“林副主席办公室原秘书周衍盛同志写信给林副主席,检举你们干部部一个叫尹明玉的人调查三十八军与林副主席的来往。周衍盛同志有谈话记录。这是要干什么?要查清楚,严肃处理。”在随后召开的北京军区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黄永胜明确说:“三十八军的问题由办事组负责……” .
  郑维山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在工作中,他不可能不得罪人。因此,当华北会议对他进行揭批时,自然会有对他有意见的人站出来发言。 .
  28日,发言的火药味浓了些,批评郑维山、李雪峰骄傲自满、刚愎自用。但是,仍没有什么实质问题。 .
  这时,北京卫戍区的一位主要领导清了清嗓子,要求发言。他对郑维山、李雪峰的检查显然不满:“郑维山、李雪峰的检查不老实,你们的要害是跟陈伯达搞阴谋,不讲阴谋活动,这是对抗!……郑维山、李雪峰是陈伯达的打手,陈伯达在庐山向党发难是同打手商量了的!军区常委们都要揭盖子,不要捂。”一时间,全场哗然。不少人震惊地看着他,也有人用眼睛的余光瞄向郑维山,还有的人低头不语,更多的是在交头接耳。
  会议基调一下子升温。 .
  于是,在随后几天的小会上,甚至在包括省、市、军以上干部参加的中会上,会议的调子高了八度。很多人把在会上发言当作向党表忠心的机会,纷纷向郑维山、李雪峰发难。 .
  但是,除了少数几个,没有人知道毛泽东要黄、吴、李、邱参加华北会议的真正目的,因此,会议仍显揭批无力。在郑维山眼里,有的人是真批,但是没有内容;有的人是假批,实际是应付;多数的人不发言;还有少数人,在会议宣布问题之后就病了,或者离开了或者住院了,而在座者无不神情紧张。在400多位军队干部面前,他俩仍然表现出首长的姿态。 .
  郑维山至此还没有意识到华北会议对于他命运的转折性意义。他觉得,黄永胜等人像在北京军区第十二次会议上一样,又在小题大做罢了。
  会议转折点——江青到会点火 .
   .
  1970年12月30日,身穿绿军装,戴黑边眼镜,短发齐耳的江青走进了华北会议的会 .
  场。这天正在召开所谓的小会——华北地区和北京军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江青是毛泽东的夫人,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代组长,她的到来,使会议的气氛顿时有几分紧张。 .
  江青用居高临下的眼神看着会场上的人,问:“怎么就这么几个人?” .
  有人向她解释说,这是小会,还有中会、大会。 .
  她说:“开什么小会?最小也要开中会。” .
  于是,这天的小会变成了中会,军区的军以上干部参加。 .
  江青先是不动声色地听了北京军区政委陈先瑞、天津市革委会副主任王曼恬、三十八军副政委邢泽等人的发言。同时,她也不忘观察军委办事组黄、吴、李、邱这几员“陈伯达的大将”的表现——这大概也有毛泽东的意思。 .
  1968年“杨余傅事件”后,林彪指示召开北京军区党委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江青就到军区来参加过会议,和郑维山有过交锋。而这一次与会的人数比上次更多,规模更大。 .
  江青以毛泽东批示的三十八军报告开头,向郑维山打横炮:“我首先向同志们讲一下,我对于三十八军任何人不认识,但我正是为三十八军受了陈伯达这个大坏蛋的气(而来)了。三十八军有一个工作人员给我写信,曾经想见我,说见肖力也好,陈伯达为这个就压迫我。我想查这个人查不到,现在这个人查到了!”江青以胜利的神情环顾四周:“三十八军到的什么人?你知道不知道有个叫宋伟的啊?” .
  三十八军军长刘海清站起来回答:“知道,是我们一个团的副政委。”另一个人补充道:“他在中央文革机关工作过。” .
  江青满意了,因为她觉得三十八军的人已经站在她的一边了。她接着说:“他的材料证明他在那里完全是受排挤的。我和康老、春桥、文元是被架空的。我建议要宋伟同志到会来揭发!” .
  响应江青建议的是热烈的掌声。 .
  粗中有细的郑维山已经听出,江青开头讲是为“三十八军受了陈伯达这个大坏蛋的气”,后面就开始诉自己的苦了: .
  “傅崇碧冲击中央文革,要打断我的脊梁骨!打嘛,我也可以打断你的脊梁骨。中国人民解放军应该保卫党中央,保卫人民!傅崇碧冲进去,是由陈伯达秘书王保春勾结进去的。北京卫戍区对这件事还没有个表态。请问卫戍区司令,还有总参,有没有这个职责呢?” .
  “傅崇碧冲击中央文革带了两部车子,去的都是干部。傅崇碧那个秘书还拿皮包打我。他装昏倒,躺下以后还拿眼睛看我。他昏倒,还拿皮包打我。” .
  说着,江青站起来,模仿了当时的昏倒情况。 .
  江青比划完,坐下来发号施令:“卫戍区对这几个要查,其中有一个周树青,还有邵崇永,你们一直没有把这些人当回事。这个事大概跟北京军区可能有点什么关系吧!邵崇永有个检查说,傅崇碧说过:不在于江青同志批评我,在于江青同志有察觉。察觉到什么?还不是察觉到他们的活动。这跟陈伯达都有联系的。傅崇碧冲了中央文革以后,杨成武就装病不参加中央碰头会了。” .
  江青吸了一口气,又指出一个“坏人”:“还有个江枫。”突然,她口气一转:“×××、王曼恬同志他们立了功,特别是王曼恬同志。” .
  王曼恬会意地迎接过江青投过来的目光。江青谈锋正健:“江枫、王亢之、李树夫完全给陈伯达做特务的。三十八军在北京市公安局有个支左的。” .
  江青提到的这几个人都是当时天津市委的领导干部。当初他们被群众揪斗,成了坏人,陈伯达保过他们。 .
  对于三十八军的情况,刘海清当然最清楚,他及时补充:“是我们副军长牟立善同志。” .
  “这个人被陈伯达赶走了。宋伟现在在不在?”江青伸长了脖子,目光在会场中来回扫视。 .
  又是刘海清回答:“在。” .
  江青显然想立即让这位给自己写信的人站出来,又问:“在哪里?” .
  刘海清:“在保定。” .
  江青有点失望:“代我告诉他,我没有见他,不是我怕陈伯达,是我遵守纪律!” .
  接下来,江青便集中火力开始“炮打”郑维山—— .
  “战友文工团简直是军队打、砸、抢的祖宗。郑维山同志你说老实话,王××(北京军区文工团吹小号的)上庐山前给我的两份报告,那么处理,那还不是‘五一六’!抢人家的机密,党的机密。王××,还有个吹小号的,这还不是你们组织的。你这个战友可了不得。我是提个问题你们考虑,有的还会揭发。王××这个人轻易处理,不追查,他是有组织的,他的行动是有训练的。在怀仁堂我要打电话给总理,他就把电话占上了,我都打不成电话。几次打、砸、抢都有他。我觉得郑维山同志对这些问题是很不认真对待的。是否你当时也参加了?当时有人说,北京军区有七个军,陈伯达他辖七个军,还不是太上皇?!” .
  “这几年,为军队我受小人的气,大阴谋家的气。陈伯达提出了个口号‘揪小爬虫’,他说他是‘小小老百姓’。什么小小老百姓?他才是个小爬虫呢!他是小小小小爬虫,他是王八蛋、两面派。六八年以后他对我就是一面派了,他勾结人整我、压我。这些问题卫戍区、总参不追究。你们不是保卫党中央、保卫人民吗?为什么不追究,我讲的不对,同志们可以批评我。” .
  江青已经开始骂人了,她的怨气发泄了不少。 .
  接着,她的语气稍有缓和,一副中央领导的姿态,鼓动道:“发言不要照本念,有什么就揭什么,揭得越彻底解决得越好,才能在毛泽东思想的原则上团结起来。” .
  江青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不用稿子。她点着桌子,对李雪峰说:“李雪峰同志,你在北大时我们到北大,你说奉陪到底。你说:你们来我奉陪到底。把林副主席请去了,你不负责警卫,躲到角落里去了,几乎出了事。你是主体嘛,不是客体。北大是你的天下了?聂元梓则给我写了保证,这次到庐山又反对我们了,跟着你走了。最后两年又给我写信,说她又犯了错误。也没说什么错误,大概是对八三四一部队的吧?我叫老汪同志处理了。这和你没有关系?在天安门上我就说:你太不像样子了。我保了你好几次了,你说你要奉陪我们到底,现在我要奉陪你到底,看你低头不低头、认错不认错!” .
  李雪峰低头不与江青争辩。 .
  “你们《河北日报》把黄永胜同志的名字勾掉,印了杨成武、萧华的照片,我请总理、康老和你谈过这是错误的,你是怎么对待的?” .
  江青越说越歇斯底里了:“你们打我,姚文元同志可以作证。你们打我,这样恶劣,你们奉陪到底,就是在北大!在庐山你们那样干,那样跟着陈伯达干,陈伯达是你们的太上老子!” .
  江青一副要站起来的样子。郑维山的不满神情写在了脸上:“你一个主席夫人,怎么有那么多人敢打你呢?真是天大的笑话。” .
  看到郑维山的眼神,江青来了气,喊道:“郑维山你好好想一想,你在晋东南要开枪权、扫荡权,我要不讲可能几万人就完了。” .
  说到这里,江青被郑维山的愤怒眼神震慑住了,赶紧补充:“我今天来参加会,请示了政治局,请示了总理,我不代表任何人,我也可以发表我个人的意见。” .
  “我说的那是晋东南,你敢不敢承认?”江青有些气急败坏,站起身,用手撑住桌子,俯向郑维山座位的方向。 .
  一如她所料,郑维山不再沉默,又开始顶了。郑维山理直气壮地迎着她的目光,说:“我已经承认了!” .
  是啊,几年前,江青就断章取义将发生在郑维山身上的两件事拼凑在一起,弄出个所谓的向她要“开枪权、扫荡权”。郑维山当时就顶了她,说:“我连这样的想法都没有。”然而,本不在场的、根本不知情的谢富治、吴法宪却出来作假证:“你说过,我们证明。”郑维山以不言代答,这便成了莫须有的问题。 .
  江青开始向其他与会者描述这件事。在这件事情上,江青是强势,她有发言权,郑维山只能听着。 .
  “当时在人大会堂,我遭到突然袭击,进来一批人,拿来一张图,要开枪权、扫荡权,怎么能够这样?!我当时还说,可以挖坑道,派装甲车、坦克去宣传,部队可以放在后面壮声威。当时还有人挖苦我,说江青同志还会打仗?我跟主席几十年,总懂得一点嘛!法宪、叶群可以作证。总理劝了你才制止。后来派了曹中南解决了。我认为那天你们是搞突然袭击,你和我坐在对面,那位置我是永远记得的,我很惊讶!” .
  显然,江青对于事情的细枝末节永远比事情本身记得更清楚些。她提到的事情也大多是由于当事人一不小心“冒犯”了她。 .
  “还有一件,肖望东从南京军区调来北京当文化部长,带来不少武器。一个文职官员,带了那么多武器,听说藏在北京军区,你查了吗?” .
  又提起了这件事——这是在北京军区第十二次会议上江青报复郑维山的一个重要砝码,那时就已经将事情说得很清楚了,江青如今仍在翻旧账。 .
  郑维山管不了太多了,既然江青问,就不能装聋作哑:“有个报告!”——江青也知道,郑维山当时把报告打给了中央。 .
  江青故意要让与会人员觉得是郑维山的错,步步紧逼地说:“我没看到啊!肖望东两次被捕。” .
  江青转向大众:“我看了你们的简报,会议还漂在表面上,很不深入。我看不要照稿子念,说错了也不要紧;不要怕人家抓小辫子,要抓大辫子;要有针对性,不要怕。有毛主席、林副主席作主。” .
  说了这么多话,江青有点乏了,她收住话锋,示意别人发言。   江青泼脏水——郑维山想见毛主席 .
   .
  驻天津××军军长简单讲了讲。他当然是从××军的角度找郑维山的毛病,搜肠刮肚地想了半天,想出这样的线索:“郑维山同志曾经问解学恭同志,××军是不是和江枫有矛盾?王曼恬这个人怎么样?” .
  江青按捺不住,又插话了:“你们军也是倒了霉的,也是叫陈伯达搞乱的,后来才好。我是称赞××军的嘛,依靠××军把这些坏人端出来的嘛。” .
  她指示××军军长:“这个江枫,你们要好好搞一下,这个人不简单。江枫是陈伯达命令他去的,后来我们端出来了,陈伯达面无人色。我们是背着他的,如果告诉他就坏了。解学恭同志要给江枫成立个专案组。” .
  解学恭立即回答:“已经成立了。” .
  江青又停下来,下面是王曼恬发言。 .
  王曼恬发言之后,江青又开始讲话了,显然是针对郑维山:“我和王曼恬就是这么个关系。郑维山你要查就查吧!先查我,再查她与主席的关系。好大的胆子,查到主席身上来了。你们有别的后台!” .
  对于江青的这句话,郑维山不免出了一身冷汗。 .
  “六八年端出个江枫,陈伯达是不赞成的。当时很多同志下不了决心,怕影响你们革委会,是我下的决心。陈伯达很狡猾,他仇恨革命,仇恨主席,仇恨我。” .
  郑维山对江青的语言逻辑不免产生怀疑。 .
  江青接着说:“王曼恬揪出了陈伯达的几个心腹,当然他恨她。还有一个人在你们天津叫何其君,是陈伯达鬼老婆的什么人,自杀了,抹脖子了。谁知道自杀还是被杀。别看自杀,线索还要追。” .
  ××军军长发挥说:“郑维山、李雪峰、陈伯达在天津和李树夫谈过。” .
  江青眼睛发亮。她身上演员的艺术细胞发挥了作用,立即演绎道:“订攻守同盟嘛!” .
  大多数人的思维已经跟不上江青跳跃的思维了。 .
  江青却仍然信口开河,又转向李雪峰:“郑维山的太上皇还有王力,是个小太上皇。河北省成立革委会,为什么非要结合杨一辰?你说是王力推荐的,那王力是你的太上皇了。这个人是叛徒集团的。” .
  “生气的事可多了。保定有个胶片厂,非常贵重的东西,一个手榴弹就可以全部炸毁。我要军管,后来三十八军军管了。这下可糟糕了,整天打,还要打江青。这一点郑维山你是有责任的!”江青怒视郑维山。 .
  刘海清接话:“总理让派一个营,进不去,郑维山、陈先瑞不让派。”事实上,这是周恩来另有指示,这支部队由卫戍区派,没有让北京军区派。 .
  “在碰头会上,陈伯达对我说,你就是三十八军的口吻。三十八军我不认识一个人,河北省军区我也不认识一个人,我就认识一个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
  “我身边有4个工作人员,他们老家在河北。他们不敢告诉我千里堤都快决堤了,以后我才知道。” .
  …… .
  “还有一件事,李雪峰成立革命委员会,从保定搬到石家庄,还有省军区。这里面有什么鬼?芽搬家后发了那么多枪。这个问题一定要交代,你们是不是想躲到后面去,让别人打,把三十八军打烂?是不是让坏人冲到北京?我们看你们有这个战略思想,反动的战略思想,这个要交代。” .
  …… .
  “现在我想起来了,你们成立革委会,搬了家,发了枪。原来听说五千多支,现在是一万多支,为的是打三十八军,搞乱北京,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我看办不到!”江青用了她声音的高声部,走了调。 .
  “陈伯达六七年要挟主席,不辞而别,后来走了,给我留一封信,就是在京西宾馆,就有你郑维山陪着。” .
  “这几年我可受尽大阴谋家、小人陈伯达的气了。” .
  “你是大根据地,是反革命根据地!”江青怒视郑维山。 .
  郑维山迎住江青的目光,两个人对视了几秒钟,江青移开视线,气更大了:“你这个河北可不得了,保定的问题我愤怒极了。我愤怒是应该的。你们不珍惜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是珍惜你们自己的权。权是人民的,是党的。你们离开了毛主席的领导,脱离了人民,就会成军阀。我看会议看看日本的片子《军阀》。东条英机你们知道吗?他是侵略我们的大战犯,这样的电影应该看,北京军区是不是要走上那条道路,这是很危险的。自觉不自觉跟着陈伯达走,也可能是自觉的,特别是郑维山、李雪峰!” .
  会后,江青真的为参加华北会议的全体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安排放映了影片《军阀》,拿东条英机与郑维山、李雪峰相比。 .
  “我看郑维山、李雪峰的检查很不像样子。你们搬家,我看是有计划的,发枪就是要打三十八军。我并不认识三十八军,这是替党和人民说句话。” .
  “保定离天津这么近,天津为什么叫天津卫呢?因为它是北京大门,保定胶片厂打得那么厉害,口号就是打我。三十八军也进不去嘛!” .
  “郑维山,主席一再保你,可是你不跟主席走,跟陈伯达走。这一点我要告诉同志们,主席保了郑维山好多次,保了李雪峰好多次。你们不感谢主席,反而跟着反党分子陈伯达攻击主席,攻击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无产阶级司令部。保定是不管的啊,省革委会搬走,我看是同坏人弄到北京来,这是你们反动战略的目的,这个要交代!” .
  在北京军区十二次会议上,江青带头批判郑维山,只是说他有“华北山头主义”的问题,而如今,他们找到了“华北山头主义”的目的——跟着陈伯达反党、反毛主席。如果有了这样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理由,“华北山头主义”就顺理成章了。江青的这个“天才”的推断不仅使自己心情激动,更让一旁的黄永胜、李作鹏暗暗高兴。黄永胜本来一肚子心事,知道主席对自己的检查不满,庐山上的事还没有了,他也不愿多说话。现在,有了江青给郑维山上纲上线,这不正是他们想找而不得的替罪羊吗?!叶*代他们尽量把浑水往陈伯达身上泼,可是,现在,他想到,把浑水泼到郑维山身上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
  黄永胜暗下决心,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他要重提北京军区十二次会议上郑维山搞“华北山头主义”、排挤三十八军的内容。 .
  黄永胜为人老辣,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实际上却以赞赏鼓励的眼神,促使这个神经质的江青像上了发条一样,兴奋地讲下去—— .
  “主席保了你好多次,有一次照相,主席叫我找你,可是你不感谢,你辜负了毛主席。郑维山你好好检讨。我觉得郑维山还是可以改正的,最无动于衷的是李雪峰。他还在埋头记,你记好了,将来翻案可以整我!” .
  江青说到这里,郑维山既委屈又难过。委屈的是,江青蛮不讲理,向他泼了那么多脏水;难过的是,想和毛主席面对面地解释他在庐山上的情况,把毛主席的怀疑全部澄清,现在想见一下毛主席,真比登天! .
  江青扣帽子——郑维山骂娘 .
   .
  江青的思路已经跳向别处:“……六六年十月,他们搞打砸抢,乱了我们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你们——郑维山、李雪峰,恰恰支持这群王八蛋!《红旗》是个独立王国,总编辑、副总编辑都是大坏蛋,以后主席就不叫他管了,让姚文元去管,他恨透了主席。他对主席没有办法就恨我,恨姚文元同志。郑维山、李雪峰你们支持的就是这群王八蛋。陈伯达这个大坏蛋,他可能是苏修特务,他和王明一块的。他自己说:‘你们可不要说我给苏修当特务。’这不是做贼心虚吗?” .
  “在庐山,我受了一天的围攻,我参加华东组。我是一个中央工作人员,我讲的很多话都是主席的,当然讲的不完全,有的不是原话。后来就点名了,华北组点了康生的名,华东组点了张春桥。他们要抓人了。李雪峰,就是你,你那份简报引起的,你叫你的秘书干的,你抢先发简报。有几个人签名啊?” .
  江青巧舌如簧,郑维山已经不止一次领教了,如今,对于江青的表演他只是觉得蔑视,无动于衷。 .
  解学恭小声回答:“3个人。我、李雪峰、吴德。” .
  这时,江青死死地望着李雪峰,问:“你怎么抢先发简报?”
  李雪峰不说话。他心想,都说了多少遍了,这件事情要问汪东兴,但是这种对汪东兴不利的话,他不愿意当着这么多人说。 .
  江青也不追究,继续说:“我听说王猛同志病了,住院。哪位同志代我问候?我并不认识他。当时我听说的,是陈伯达、杨成武商量好的,要把李光军、王猛调走。还有谁我记不得了……” .
  “要徐信同志去当军长。徐信来了吗?”说着,江青抬头扫视会场。 .
  六十三军军长徐信站起来答道:“来了。” .
  江青的语气里隐隐地包含着拉拢的意思:“你知道吗?” .
  “不知道。” .
  “我讲一个军主要负责干部说错了话,可是广大指战员是好的,为什么呢?这个事要揭开这个谜,靠郑维山。主席、林副主席会给你出路的。” .
  郑维山暗自揣摩:调徐信的事情,最开始不是也说是我的错吗?江青突然不提我,说成是陈伯达和杨成武商量好的,她这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嘛?! .
  “李雪峰是摇鹅毛扇子的。保你好几次了,你无动于衷。” .
  “受气的同志,现在要翻身了,翻了身就容易翘尾巴,三十八军的同志要注意。我是不认识三十八军的,我是为了三十八军受气来啦!陈伯达*我好几次。我要求三十八军不要因为翻了身了,骄傲起来了,打个预防针。” .
  她顺手将一缕落到脸颊的头发别在耳后,漫无目的地望向会场上空:“陈伯达怎么出去的呢?要挟主席,不辞而别,就是在京西宾馆。” .
  “在华北组的简报上,有陈伯达的发言。陈伯达的发言,一个记录本,主席逼着他交出来,那是陈伯达反党啊!主席给了我,我送给了康老、总理。” .
  “主席要我们读点马列主义的书,不然会让人家牵着鼻子走,这是《我的一点意见》里讲的。不要畏难,我已攻读了4本,我就要读,为主席争口气。我已读了《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最后读老祖宗的《资本论》。不要上人家的当,听人家说马列的书难读就不读了,主席的书难读就不读了。我被选进中央政治局,很不相称。你们虽不是政治局委员,但是大军区、省军区、军的负责人,要懂得一点马列主义,必须精通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才能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郑维山就是不学无术。我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保你几次了,主席保你多次了。” .
  论打仗,郑维山擅长,但论理论水平,郑维山认为自己确实不是很高,但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不学无术”。 .
  江青见郑维山脸上难过的表情,更来了精神:“就是那份简报,要不是主席果断,差一点分裂了党。实质上是在北京准备的,哪里是在庐山搞的?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二中全会前就搞了,上山就是要分裂党,就是针对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就是八路军、新四军,八路军的前身是红军,红军的缔造者是谁呢?毛泽东!” .
  “‘三八作风’头一句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路线。郑维山你读了吗?陈伯达是刘邓路线的,最初是王明的人,吹捧他是‘大理论家’。这个‘理论家’,我接触他四五年,可厉害啦,经常吵架,贪生怕死。为什么他这样呢?在庐山有人说怕他自杀,我说,我观察了他几年,不会。他很神气,为什么神气呢?因为有你郑维山、李雪峰同志支持,有华北做后盾。现在我还称你们同志,就是因为你们还有机会交代,主席的批示是给你们出路的。你们是群众攻一点交代一点,你们要彻底交代。” .
  一时间,群众们“有怨的报怨有仇的报仇”了。对于江青一方面将自己的问题定性,一方面又申明主席给自己出路的做法,郑维山很是恼火。 .
  “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我感到很突然,我看他们事前有准备,郑维山、李雪峰同志要好好交代。这份简报是很不简单的,一早就交给了我,华东组也轰动了,点名要捉人,点了康生的名,张春桥的名,我没有参加宪法修改组,我要参加了,就要捉我。他们利用了广大党员对主席的热爱,好多人是上了当啦。郑维山、李雪峰同志我看不是上当的问题,你看二中全会前在华北那样搞。” .
  “娘的,给定性成敌我矛盾了!”郑维山暗骂。 .
  “我声明我那里的文件有人抢,由卫戍区负责,管不管是你们的事,我住的地方有好多人爬过,还抓了几个,后来总理、林副主席去了,派了岗哨。” .
  “温玉成也不好,我也不知道这个人,不认识这个人。对‘五一六’这么一个组织,不了了之。” .
  “你们卫戍区应该搞清,打我不是你们指使。你们应该把好几个人追回来,让他们交代,查清。不查清你们欠了一笔债,欠人民的,欠革命的债,不是欠我个人的!” .
  江青停了下来,王曼恬继续揭批。当她谈到文艺系统抓五一六问题时,一直处于亢奋状态的江青又插话了:“……金敬迈是五一六,他们在东北搞陈锡联,是打我的。你们对这些人亲,对我们疏,有时有敌视的味道。郑维山你要好好想一想,1967年冬,我见你,当时我并不认识你,保了你,当然也是为了保全军,这是应该的。金敬迈差一天就跑了,我们就抓不住了,是我告诉你。”说着,江青用手指向总参谋长黄永胜。黄永胜心里有事,望着江青,连连点头。 .
  江青接着说下去:“派了一架飞机,从广州抓来的。金敬迈有交代口供。火烧英代办是傅崇碧布置的,北图事件是整我、总理、康老。午门会议是布置烧英代办的。大家知道一点,七凑八凑就搞清楚了,可是现在还都浮在面上。” .
  “叫宋伟来揭,不要怕嘛,有主席给我做主!” .
  宋伟毕竟没有来,于是也就没有人应江青的话。会议的调子却是定下了。 .
  这一天的江青春风得意,讲了两个小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
  这次讲话,江青给郑维山扣上这样几顶帽子:颠覆中国无产阶级专政,破坏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勾结陈伯达反对林彪,是陈伯达反林彪的武将。搞华北山头,是聂荣臻在华北山头的继承人和代理人,排挤外来部队,排挤外来干部。华北这个山头还有一套反动的战略计划,这个反动计划就是打烂三十八军,搞乱保定,开放一条路,让坏人冲进北京,挟天子以令诸侯。北京军区是要走东条英机的道路。 .
  江青还嫌讲得不够,最后竟然把他们自己制造的“二月兵变”、围攻中南海、火烧英代办处,还有什么“午门会议”、“北图事件”、“七分钟的闪电”等等,一股脑地和这个华北会议联系起来,干脆把北京军区说成是一块反革命根据地。“杨、余、傅”事件时郑维山是聂荣臻山头主义的代言人。华北会议以后因陈伯达的问题出来,郑维山就是跟陈伯达反林彪,把陈伯达封为北京军区的太上皇。说什么所谓搞突然袭击,要开枪权、扫荡权,下令开枪*,在磁县造成流血事件…… .
 会议高潮——江青打横炮 .
   .
  当1971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京西宾馆里却没有多少新年的气氛。这里的批判斗争已经开始升温,郑维山、李雪峰等人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被告知,要“闭门思过”,深刻检讨,不得离开京西宾馆。 .
  他们不知道,中南海里的毛泽东、周恩来在时时关注着这里的情况。 .
  就在元旦这一天,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分别告诉黄永胜、李作鹏、纪登奎、李德生,要他们两三日内将华北会议开会经过和揭发陈伯达等人的情况作一系列报告送阅。 .
  他们的报告还没有送上去。1月3日,江青见仍揭不出什么实质问题,再次来到京西宾馆。 .
  从某种意义上讲,江青确实具有几分演员的素质。她上次来这里讲话,确实使会议“升温”了——批郑维山、李雪峰不能浮在表面,要揭出深层的问题。而什么才算深层次问题呢?跟着陈伯达反党才是最深的层次。 .
  而且,两年前军内不是批过郑维山搞华北山头主义嘛!那时候搞华北山头主义不成立,主要还是因为人们找不出郑维山那样搞的政治目的,但是现在,如果郑维山跟着陈伯达反党,郑维山有了政治目的,那么,他搞华北山头主义不也就成立了吗?
  江青走进会场时,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刘子厚正在发言。 .
  她的到来,不能不引起会场骚动。她的地位使得人们不得不重视她的存在。几个工作人员忙碌着把她安顿好。她摆摆手示意继续开会。 .
  当刘子厚讲到,江青上次来讲话,把毛主席和中央的指示具体化了。江青忍不住说话了:“我插一句话。我不是代表主席的,是代表我个人。我还没见到主席,我是请示了总理来的。我听了忍不住才讲的。如果我讲错了,同志们可以批评,讲对了可以采纳。不要认为我说一句话是代表主席的。叶群同志代表林副主席没有,我不清楚。我没有。我连面也没见过主席,在你们这开了会,第二天才见了主席,不要以为我讲了就是代表主席、代表林副主席的。如果代表主席,我就记录起来拿来念了。我个人的意见,如果错了可以批评,如果对了,我坚持到底。” .
  刘子厚继续讲下去…… .
  当刘子厚谈到陈伯达打着中央文革旗号四处活动时,江青又抢过话头:“他的画皮!中央文革这张画皮实际他早就不要了,他打着旗号,他说他是中央常委,是太上皇就是了!” .
  刘子厚坐下,同时用眼睛的余光观察江青的表情,他感到,自己的揭批还不够深入,江青对自己的发言并不满意。 .
  接下来,北京军区副政委张正光发言。张正光讲到北京军区文工团抓萧华、抓杨勇、关郑维山的一些情况,江青听不下去了,开口说道:“哪个说中央文革开了会?你又讲杨勇,又讲郑维山,我就不叫你讲了!”她皱紧眉头对张正光说:“当时是怕北京军区大乱。” .
  张正光低下头,只好改变话题。 .
  谁知江青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我觉得你这个建议很好。应该把王××、吹小号的,还有一个……”她低下头,一时想不起名字。“应该找回来重新审查。还有个叫章亦敏(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的,一个叫石仰天(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的。看看章亦敏的档案就知道是特务。石仰天这个王八蛋公开反对我,反对我也不要紧,但他是不对的,他是北京军区的吧?还有一个丁莱夫,石仰天就是和丁莱夫起来要翻案的嘛!” .
  “我听说这几个人还在大摇大摆的,”说到这里江青动了气,指着郑维山,说,“郑维山,是不是这样?对这样的人根本没人管!” .
  郑维山刚想回答,没等说话,江青已转向王曼恬:“王曼恬,你起来说!” .
  话音未落,王曼恬站起身:“章亦敏原在北京军区组织专案组,没搞出问题,结果解散了。样板团要批斗他,把他领章、帽徽扒掉才能批斗,说明北京军区没人管,后来逮捕了。” .
  江青气急败坏地向众人说:“有一个文艺战士讲,章亦敏,还有个什么玩艺儿,康义,都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呢。” .
  …… .
  江青自然成了会议的主角,她又示意北京军区副政委张正光继续发言。 .
  张正光没有讲几句,江青又插话了:“同志们,我还想打断他的话,再提供一些我记录的材料,供同志们参考!不知有没有机会……” .
  “还有些材料提供同志们参考,时间记不清了。八条是怎样来的?就是陈伯达这个王八蛋反对文化大革命,和几个老总压着林副主席要文化大革命刹车,逼着林副主席搞了几条。林副主席说要到中央文革讨论一下,到中央文革,陈伯达坐到了后面。徐向前这位老帅站起来拿着几条就走,说要去找主席批准,我说我们还没讨论,给追了回来。” .
  …… .
  “六七年七月,主席出巡大江南北,七、八、九三个月,这些反革命他们就想在那个时候夺权,全部夺权。有什么为证?首先把中南海围得水泄不通,北图事件,午门会议。午门会议就是布置火烧英国代办处。那样的围困中南海,开始在西门,就出不去了,我就告诉总理说,不行了,北门走不了啦,然后又到新华门,那里挂了旗帜,也出不去。我们的意思是叫他们撤退。最后走东华门,那里也挂了三面旗帜。我给总理说,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我们上了大当,他们都安排好了,有一个人,这个人我看不惯他,眼珠子上下转的,是轻工学院的,给总理讲,提出要在天安门开十万人大会,在中南海里面斗刘少奇,总理答应了,我们也都同意了,给中南海拉了线。他们要斗刘少奇那个‘黑修养’,目的是搞臭康老,因工作关系,那个‘黑修养’,康老搞不出来,是陈伯达搞的。他们就是要搞康老,搞总理,过后我们才知道上了大当。” .
  “以后主席到武汉,好人都蒙在鼓里,说陈再道要杀害主席。我们着急得很,这个也上当了。林副主席也上当了,也开了天安门百万人大会,声讨陈再道。实际是王力回来把主席的指示给扣了起来,给贪污了,我们不知道。……这次庐山会议,他(陈伯达)被揪出来后,把这些东西都收起来了。他们军队的后台是杨、余、傅,想把几个大军区都搞掉,想把紧跟主席、林副主席南征北战的老同志一网打尽,换上他们的人。……那时南京已经平静了,就是主席已经到了上海,他们要开几十万人大会,要揪许世友同志,许世友同志已经退到了大别山。” .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补充说:“当时要揪许世友同志,反二十七军,姚文元打电话说,这个会不能开。” .
  江青接着说:“我们得到一份东西,一看就知道是一箭双雕,危害主席,捉许世友,我打电话制止也不行。深夜了,我去大会堂请示总理,派一架高速飞机叫姚文元到上海报告主席。结果给了一架小飞机,差一点把姚文元给触电死了。”江青看着大家一脸困惑,解释说:“因为飞机小,飞不高,碰上雷电,差一点把姚文元触电死了。” .
  “姚文元向主席汇报了,主席就请张春桥乘了直升飞机把许世友同志接到上海。他(指许世友)自己还在那里不自觉!他是同情我的。还有你,”江青突然用手指向坐在附近的黄永胜,“也不自觉吧?!” .
  黄永胜被她一指,显得有些慌乱,不知该不该接茬。 .
  江青仍自顾自地接着说下去:“金敬迈开会整你。就是说凡是跟主席、林副主席南征北战的老同志要一网打尽,这样来适应反革命的需要。这是他们的反革命战略。这一战略被伟大领袖毛主席击溃了。你们想想看,是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啊!” .
  “还有抢档案,抢中央首长的医疗档案,我顶不住了,就请总理,我们俩一块顶,还是被他们抢了一些。这些他们都是合伙的。他们称赞杨成武,称赞傅崇碧、余立金。你,也是被称赞的,”江青指着郑维山,“郑维山你应该讲讲内幕他们就不捉你。杨得志也是很不好过,傅崇碧这个王八蛋也是这样。你们想想看。他们是有计划地夺军权,有计划地夺党权,庐山会议就是夺党权,你是夺军权的!” .
  江青的头随着说话的节奏微微点着,整齐的短发也随着晃动,有几分恶狠狠的样子。 .
  “这些我都不知道!”——郑维山反击郑维山脸色铁青,看得出这位生平不惧水火的虎将已经气愤之极了。但是,江青的这些话都是上纲上线的大话,郑维山要想反驳她也无从开口。她得意地接下去讲:“阶级斗争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既然你们背后搞阴谋,那么也奉陪到底!”又提“奉陪到底”——江青的“箭”再次射向了李雪峰。 .
  …… .
  参加会议的人们有些跟不上江青跳跃的思路,但对于她的意思,大家都听得很清楚——郑维山、李雪峰等是跟随陈伯达反党的。 .
  在一定程度上,江青影响了大会。 .
  江青接着说:“……他们要抓许世友,就是主席在上海。抄了许世友同志的家,抄了陈锡联的家,别人的家都抄了,唯独没抄你郑维山的家,这证明你是知道内幕的。”江青又转向黄永胜,“我不知道抄了你的家没有?” .
  黄永胜铁青着脸回答:“没有。” .
  江青知道,黄永胜也没有被抄家,她是故意这样问,在毛主席那里闻到风声的江青,此时,就是要敲一下黄永胜。 .
  江青暗自得意,不再理黄永胜,提高了嗓门对着众人说:“都是‘三团两队’,‘天派地派’带头搞的,大后台是陈伯达,杨、余、傅他们。毛主席告诉我叫杨成武看看林副主席,他都不去。你们知道不知道,丑化人民解放军,搞黄色的东西,天安门、三座门贴得到处都是,故意丑化解放军!”
  …… .
  江青的思路很跳跃,这时又转回到了陈伯达:“陈伯达,我只举一个小例子,就知道是什么人……” .
  “天才理论家是陈伯达创造的,大树特树也是他创造的,我跟杨成武(原军委办事组负责人、代总参谋长)斗了三次,杨成武给我立了专案,戚本禹也给我立了专案。我觉得这些东西应该清算一下了。六七年七、八、九三个月,他们想大夺权,在全国大夺权,先搞乱军队,然后危害主席。你们是有一套计划的,你们应该交代。” .
  江青意犹未尽,又说:“为什么各大军区都捉,就不捉你郑维山,这不是怪事吗?起码你是深知内幕的人。噢!还有一件事,从聂荣臻开始,华北的山头主义有历史性,聂荣臻、杨成武、你郑维山一个班底接着一个班底。全国解放后各战略区的部队都有减缩,为什么唯独你华北的部队没有缩减?!” .
  这些事情都是由中央或军委部署的,根本不是郑维山、聂荣臻或者杨成武能说了算的,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 .
  “你就相信聂荣臻、徐向前,我怀疑徐向前的老婆黄杰是叛徒,聂荣臻的老婆可能是特务。有一件事,四八年主席由延安到华北,住在华北军区司令部驻地的阜平县城南庄,结果遭到了国民党飞机的轰炸,是否张瑞华告的密?如果你的心还有一点向着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中央的话,你就应该把这一点心交出来,把好心拿出来,把坏心去掉。” .
  江青又转向李雪峰:“李雪峰,你是个摇鹅毛扇子的,到现在还奉陪到底。我今天很累了,我是特意来奉陪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反革命战略,他们一层层班子,一套套班子。” .
  众人以为江青的讲话要结束了,谁知,只听一声“对了”,已经“很累了”的江青又来了精神:“还有一个‘七分钟的闪电’,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是题外的就不讲了。是杨成武、郑维山、傅崇碧提供的汽车,提供的大衣、手电。” .
  王曼恬又适时地补充说:“发枪是那一年。” .
  事实是,当时中学“红代会”的李冬民通过戚本禹、谢富治向在首都工作组工作的杨成武、郑维山提出借用汽车和军棉大衣,杨、郑以“部队动一兵一卒和军事装备都须报经中央军委批准”为由没有办,与所谓“七分钟闪电”没有任何关系。 .
  此时的江青已经将她神经质的想象力暴露无遗,她自信可以将很多事情与郑维山联系到一起:“六七年七、八、九大夺权,还有二月兵变、北图事件、午门会议、火烧英代办,你也是深知内情的,应该交代!” .
  郑维山终于爆发了,大吼:“这些我都不知道!我相信主席和中央是会审查清楚的。” .
  ××军政委站起来质问:“傅崇碧冲击中央文革,你怎么不知道?!” .
  郑维山说:“谁能证明我知道?!” .
  ××军政委哑然。 .
  江青见有了斗争气氛,讲话的兴致更高:“这是一个很大的阴谋。陈锡联(沈阳军区司令员)就怕张祥久,我说非下了他的枪抓起来不可。关锋(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的女儿就在东北,是‘五一六’穿了军装,原来是不是躲在你们海军大院?我不相信你郑维山还有那么点心,就算几分之几的心吧,你是最知内幕的。” .
  “李雪峰你就恭恭敬敬陪着那么一个人,你跟那么一个人走。据说天才两个字,英文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神,神就是鬼,一种就是人。我对英文不懂,听人家说的。这一炮不一定打中。” .
  江青长出一口气,向椅背靠去。江青这时表示:“我讲完了,不对的请批评,我改正。对的,大家要对他们进行揭发、批判。” .
  …… .
  ××军政委对着郑维山,说道:“只有老实交代才有出路!” .
  ××军军长也站起来,手扶着桌子,盯着自己的上级:“郑维山一贯不老实的,一贯说假话的,现在该说真话了!” .
  看郑维山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省军区司令×××斥责:“节节抗拒,反抗到底!” .
  北京军区×副政委也质问道:“坏蛋为什么都来找你,你要交心!” .
  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说:“你有什么要老实交代什么!” .
  郑维山皱着眉头,还是一言不发。他觉得在这样的气氛下,说什么都没有用,与其说了没有用,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
  这时,江青仿佛又想起了什么,向着众人:“我打断你一句话,一会儿你还讲。我刚才讲话是专门请人录了音的,如果你们要,可以复制给你们一份,但要请示总理批准,政治局讨论。” .
  …… .
  此时,黄永胜帮江青说:“原来在北京也这样不安全。” .
  江青接过来说:“幸亏我有斗志,否则就完了。杨成武出事前,一个男的一个女的给我打电话,我问是谁,就把电话放了,后来我的秘书告诉我,你不放下可以查。还有一个凶得狠的女的给我打电话,在北京那样不安全,又打电话,又爬墙,不安全就是了。李雪峰六六年讲要给我奉陪到底,我只要不死也奉陪到底!郑维山你要开枪权、扫荡权,这回该我了!” .
  咄咄逼人——黄永胜落井下石 .
  对于江青耿耿于怀的“奉陪到底”几个字,李雪峰(北京军区第一书记、政委,华北局书记,河北省委书记,河北省革委会主任)解释:“当时对文化大革命不理解,思想不通。” .
  谁知,江青越发咄咄逼人:“现在应该通了吧!你恭恭敬敬地陪着陈伯达,你在河北干了些什么事?你把黄永胜的名字画掉那么多次。《河北日报》是你管的吧?在北大你想不通,现在你还是这样,一点不觉悟,你为什么还煽风点火?” .
  李雪峰明白江青指的是庐山会议上的“六号简报”,申明说:“在庐山是陈伯达突然来的,简报是我签的名,什么时候发的我就不知道了。” .
  江青挺直身子,拍着桌子上的几张纸,吼着:“你抢先出简报嘛!” .
  李雪峰申辩说:“当时规定简报要快,晚上讨论,汪东兴同志去了,简报另外发的。” .
  “汪东兴同志为你的简报都气坏了,每天到三点他还陪着主席,你们签发的嘛!你们抢先出简报!”江青说。 .
  明明简报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管,负责人是汪东兴,谁也不知道为什么简报会提前出炉,但是,江青硬把责任推到了李雪峰身上。 .
  江青仍在追问:“简报最早发出,这怎么解释?” .
  黄永胜仿佛与庐山会议没有一点干系,是个局外人一般,也叫:“大事?每期简报都是大事!” .
  江青瞥了一眼黄永胜,阴阳怪气地说:“这个没有录音,还有个绝招,简报是记录稿,还有个原稿,是陈伯达亲自改的。” .
  事实上,陈伯达改的是他的发言记录稿,并非简报稿。 .
  “那天我和康老正在开会,总理派人送来了陈伯达的发言稿,不是记录稿,我们与陈伯达干了一仗,说他真狠毒啊,你想把毛主席周围的人一网打尽。从此再没见过这王八蛋。我当时讲,你拿了枪杀我的头好了,你们就是跟这样狠毒的人走啊!你们怎么解释呢?真狠毒!就是要颠覆我们国家,帮助苏修,颠覆世界革命根据地,这能容忍啊!” .
  “陈伯达如果当了副主席,你们不就是大臣了嘛!陈伯达不是要当副主席,其实要做主席,说穿了就是这个事。这样你们不就可以升官了!” .
  …… .
  就在这个会上,有人喊:“‘六号简报’是李雪峰的秘书黄道霞写的,他一直跟着李雪峰,这中间有什么鬼,他应该知道。” .
  “你们说的那个黄道霞来了吗?”江青仿佛猎人发现了猎物一般警觉地问。 .
  “来了。”不知是谁应了一声。 .
  “那好,叫黄道霞来。”江青说。 .
  可是,会场里哪有黄道霞的影子?——在场的人都傻了。 .
  江青尖声质问:“没来?!怎么没来?” .
  “他回石家庄了。”河北省革委会的负责人刘子厚低声答道。 .
  江青急了,大发脾气:“他干什么去了?谁让去的?我已经知道,为什么逼他走?” .
  事实上,到会后,听说华北会议要追查陈伯达在石家庄的讲话,在华北地区的所为,李雪峰犯了难:他知道,只要有一句话与事实有出入,别人就会觉得你交代问题不老实,在编造。 .
  然而,他来北京的时候怎么会想到要带陈伯达在石家庄讲话的记录呢?李雪峰以为这次会议主要是解决北京军区和郑维山的问题,没有意识到对他牵扯那样重,没有带别的材料。因此,当会议追查到“六号简报”问题时,黄道霞提出来,要回石家庄取材料。那时,李雪峰没同意。后来,上面指名要黄道霞发言。李雪峰没有别的选择,只得点头,并且要求黄道霞当晚赶回来。
  谁知,上午,黄道霞刚走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
  江青阴阳怪气地指着李雪峰:“这个你要交代哟?!”.
  黄永胜落井下石:“昨天开会通知要你的秘书揭发问题,你把秘书派走了,就很恶劣嘛!把罪证烧掉就坏了!”.
  “我们已经派了两个车去追了。”陈先瑞报告。.
  “这里边有鬼!”有人随声附和。.
  “李雪峰同志,我现在还是叫你同志,你如果受委屈了,也要有政治家的风度,你的秘书干这么多的坏事,还叫他走了,我要是处在你这种情况,我就把秘书交给组织,交给党审查!”江青居高临下地说。.
  “总理批准叫你的秘书今天下午参加会,结果走了。”纪登奎说。.
  “陈伯达也跟你一样,那个王保春,下了几次命令才找回来,你这个做法与陈伯达一样,你要把秘书赶快交出来!”江青善于联想。.
  李雪峰辩解道:“我这里材料少,叫他取材料。”.
  黄永胜咄咄逼人:“你为什么不问一问?!”.
  李雪峰并不清楚,他的秘书此时去取材料和之前去取的本质不同,还是李德生点醒了他:“不少同志提到,你的秘书要参加会,揭发你的问题,总理今天下午批准,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你把他放走了。”.
  江青声色俱厉:“到哪去了,赶快交代!”.
  “你告诉我河北省警卫部队是哪个部队,负责人是谁?叫把秘书抓起来。”.
  江青抬起头环视会场:“哪个叫马辉?”.
  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站起来,立正回答:“我在。”.
  江青严肃地盯着马辉:“现在我才知道你叫马辉,你要负责把人抓回来!人要活着回来,死了我找你!”.
  黄永胜强调:“一、人要抓回来;二、材料一份不能烧!”.
  马辉大声答道:“是!”.
  这时,在河北省革委会“支左”的炮五师政委××问:“现在是不是把秘书、警卫员都抓起来?”.
  江青没有接这个茬,她现在的心思全在对李雪峰的揭批上,也无暇理会这句话:“出了新闻了,你采取什么态度?我觉得李雪峰太不老实了!”.
  这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可以要驻石家庄的二十七军负责把李雪峰的秘书抓回来。”.
  “不!”江青断然否定,“主要由马辉负责,他的秘书要死了,他的材料要烧了,你要负责,向党负责,要活的,要能说话!”.
  黄永胜不知出于什么样目的,说了一句:“还是不要这么紧张,要做工作动员他回来。”.
  江青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态度有些过于夸张,解释道:“我就是想建议同志们,不一定全面完整。我想把六六年、六七年、六八年、七○年,我们所知道的事情告诉同志们,请同志们琢磨一下是什么问题,是不是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夺权的斗争,要夺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权,夺党中央的权,我看斗争十分激烈,也许我这个纲上高了,上高了就降下来,刚才就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个人走了还不知道,而且还拿走了材料。”…….
  1月4日清晨,回河北取材料的李雪峰秘书黄道霞被追了回来。. 不同声音——周恩来的态度.
  .
  在华北会议上,在最高领导层,还是有不同的声音的。尽管这种声音不是很强,但它的存在,也对这次华北会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就在江青对郑维山、李雪峰的问题上纲上线,给他们两个人扣上“三顶帽子”,把他们和陈伯达搞成一个反党集团的时候,周恩来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1月4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黄永胜、李作鹏、纪登奎、李德生关于华北会议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现在华北会议已进入高潮,在这种情况下,需注意加强领导,减少对立,以利团结。当天晚上,周恩来又写信给毛泽东和林彪汇报政治局讨论情况,明确提出:对郑维山和北京军区,仍应一分为二,在经过“认真的批评”之后,“从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否则,定性在先,非打成‘三反’不可,那就不会实事求是,不合主席对‘这次会议在全军应起重大作用’的要求”。.
  1月5日下午,毛泽东召集周恩来等人开会,就开好华北会议、团结全军的方针问题发表讲话,并要求予以落实。当晚,军委办事组连夜开会,研究落实的具体办法。为了组织印发江青的两次讲话,周恩来报给了毛泽东。.
  1月6日,周恩来先后向中央政治局成员和华北地区党政军负责人传达毛泽东关于开好华北会议的意见,就落实毛泽东的意见,扩大华北会议范围作出安排。会议要求,郑维山、李雪峰不出席常委会,自行检查。.
  1月7日,通知郑维山、李雪峰写一个像样的检查。.
  1月9日,中央军委座谈会召开,与会的143位军队高层领导自本日起参加了华北会议。1月9日至11日,在军委座谈会上,郑维山、李雪峰又作检查。.
  华北会议上,虽有江青煽风点火,仍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所以,会议要求继续深挖下去。.
  也许,江青并不明白毛泽东继续开华北会议的真正目的,她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华北会议上做了“表演”,向无意中得罪过她的郑维山、李雪峰泄私愤。.
  对江青在华北会议期间的两次讲话,无论毛泽东还是周恩来,都没有采取认同和支持的态度。.
  1月9日,周恩来致信江青,说:对这两次录音讲话的整理稿“我勾掉的几处,有的案尚未结,有的牵连太多,与主题无关,可以去掉”。对讲话中随意点名批评的情况,周恩来指出:“这样点名,未经讨论,恐不恰当。”.
  同时,周恩来告诉江青,主席6日批示:“讲话不要印发。”7日批示:“录音是否放听,请先将文字送我看过再定。”周恩来向江青建议,将这两次讲话的文件稿先呈主席审阅。.
  毛泽东审阅后批示:“不要放听,也不要印发,可做内部材料保存。”.
  对于这个会的无限上纲,周恩来内心是反对的,但是,他不像郑维山和李雪峰那样,会冲动地顶撞“第一夫人”。.
  从华北会议一开始,周恩来就努力地保郑维山。.
  有一天,中会散后,周恩来走到郑维山身边,悄声说:“作检讨,不要自己给自己无限上纲上线。”.
  郑维山点点头。.
  1月5日晚的军委办事组成员会议上,周恩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周恩来语气平和地说:“主席、林副主席一直关心这个会,常问起来。李雪峰、郑维山同志发言简报3日送主席,我们4日向主席汇报。”.
  他望着江青、黄永胜、李作鹏等人说:“第一,我们的意见与你们有相同的,有不同的。不同的是,我们认为会已经是高潮,你们认为未揭盖子。我们报两种意见,一种李、郑与陈一起打倒,军区改组;?穴下转第41页?雪(上接第37页).
  另一种认为是方向、路线错误,要检讨……”.
  江青很有些不服气地瞥了周恩来一眼,在他面前,江青还是有三分敬畏。.
  “说盖子未揭开,任何实质性问题未揭盖,也说得不对,如磁县开枪,就承认了嘛!”.
  事实上,郑维山意识到,江青一再追查由总理根据中央的决定具体指挥解决磁县铁路问题,是要抓总理的把柄,于是,把责任承担了下来。.
  …….
  “你们一言堂。”.
  江青觉出周恩来在批评自己,眼睛望向别处。.
  “原想找郑、李谈,后加上解学恭、吴德、郑三生、先瑞、子厚。之后有主席批示,按主席批示办,全国团结起来,与陈伯达划清界线,肃清流毒。个别犯错的沉痛检讨,要深入地整风,要彻底。”.
  “第二,先不定性。”周恩来望着军委办事组的几个人,严肃起来,“你们四人写陈、郑、李集团,做绝了,那他们就只有听候审查了。当然,即便是方向路线错误,李、郑也要沉痛认识。”.
  …….
  “不要打横炮,省与省,军与军,一股绳有力量。”.
  江青的特点是见官大一级,总理的话,她也要插嘴,反驳道:“山头主义聂、霸道罗(瑞卿),还有杨成武、郑维山、傅崇碧,都出在华北,华北是坏人当了道!”.
  周恩来息事宁人地说:“三十八军的气,差不多了,打横炮就不好了……”.
  江青还不死心,指着郑维山,大骂:“你把党的传统丢了,你以为自我批评了,倒霉了!一批你就顶!”.
  “有点自我批评就欢迎。各种材料你们要核实,也不要都连起来。抓住大的,丢掉小的……”周恩来还是在保护郑维山。.
  “李总想把简报赖到老汪(东兴)那里去。简报把尖端的话集中了。李雪峰有胆子,就是点火对康老,很清楚了。煽风点火,嫁祸于人,八字由头!”江青还是一贯的态度。.
  “抓大的,小了就繁琐。人家提出你承认就好,不要一会儿翘尾巴,一会儿没有事。”.
  “郑为什么跟陈、跟聂、跟杨、跟张国焘?作风不正要抓住。”周恩来似乎在告诫郑维山,也在提醒江青。.
  郑维山不是坏人,他的错误也就是路线错误,对于这一点,周恩来心中最有数。他也陆续说了下面一些话:.
  “郑不要失去信心,又不要放下去,水平低,抓不住要害。”“主席的印象是听不清楚。”“陈伯达总有私话,好好挖一挖。”

  看了“六大罪状”——毛泽东越发感到不清楚了 .
   .
  庐山会议后,毛泽东就感到要抓军队。 .
  有人说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有好几个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他选定的接班人林彪会“突然袭击”,没有想到与会的那么多代表上了林彪等人的当,要求设“国家主席”。 .
  ——到底是林彪想当国家主席,还是那些人起哄?是预先策划好的一场阴谋,还是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 .
  在当时的各种政治势力中,军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 .
  ——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副统帅林彪。当时,对庐山上的事情,毛泽东还没有看得很清楚。在会上批了陈伯达,没有动林彪。但这不等于毛泽东没有对林彪产生怀疑。 .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为了削弱林彪的势力,毛泽东要直接管军队,对军队进行整顿。后来的事实也正说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南巡时,在杭州同南萍等人谈话时说:“过去我没有管,现在我要管军队的事,我不相信军队要造反。军队要统一,军队要整顿。” .
  因此,深居中南海的毛泽东开始关注华北会议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关注军队的动向。他不清楚北京军区的领导人,特别是郑维山到底和陈伯达是怎样的关系,和林彪又是怎样的关系。 .
  …… .
  这一天,毛泽东收到上报的《华北会议对郑维山同志错误的初步揭发材料(未经核对)》和《华北会议对李雪峰同志错误的初步揭发材料(未经核对)》。这是两份揭发者根据需要拼凑而成的材料。在揭发郑维山的材料中,列举了他的六大罪状: .
  (一)关于九届二中全会前后的活动。 .
  七○年六七月间,反党分子陈伯达到华北地区进行阴谋活动,郑维山同志是陈伯达这次华北之行的召集人。陈伯达到天津后,打电话要郑维山去,当时郑准备给林副主席汇报,林副主席处叫郑等几天……经过请示,黄永胜同志不同意去,没有去。后来,陈又从太原打电话,郑说“事不过三”,就于七月九日迫不及待地赶到大同去迎接陈伯达,准备去内蒙…… .
  在九届二中全会开会前,郑维山于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到李雪峰住地,同李谈了一个多小时。据透露,郑在谈话中要李到北京、到军区工作。在全会上,陈伯达选择华北做反党阵地,搞突然袭击,郑维山积极呼应。 .
  九届二中全会结束后,郑维山、李雪峰在庐山上就商量好,关于陈伯达反党问题的传达,分片进行,不集中学习和传达。郑还说,要防止有坏人利用陈伯达问题,破坏华北的大好形势…… .
  郑维山主持的北京地区的传达,只讲了反党分子陈伯达的几张画皮、几大谎言,没有传达毛主席的《我的一点意见》的内容,没有组织讨论和揭发批判。黄永胜同志看了军区党委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报告后,指出这个报告很不像样子,要重写,要表态,要揭发,要批判。军区才在九月二十日召集军区司、政、后各部领导同志开了半天会应付了一下,根本没有揭发问题。 .
  …… .
  与会同志指出,郑维山在两条路线斗争的关键时刻,都站在错误路线方面,如紧跟罗瑞卿搞大比武……紧跟杨成武,大搞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这次,又紧跟陈伯达,错误十分严重。许多同志说,北京军区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五保卫”任务,像郑维山这样的领导,将把部队领到哪里去,我们很不放心。 .
  (二)伙同陈伯达压制三十八军、破坏保定文化大革命。 .
  …… .
  (三)伙同陈伯达在天津包庇坏人。 .
  六七年五月底,天津市王亢之(原天津市委副书记、叛徒、日特)、方纪(原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风分子、周扬死党)、李树夫(原天津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伯达心腹)等为逃避群众的批判和斗争,窜来北京。六月四日,陈伯达通过李雪峰让郑维山同志替他们安排住处,保护起来。五日凌晨,郑即派人将王、方、李接往军区高干招待所,提供吃、住、通讯等一切便利条件,住了四十多天。 .
  六月二十四日,郑维山和陈伯达在陈的办公室,与王、方、李等人密谈四个多小时。六月二十六日,陈又单独把郑找去布置说:“叫他们(王亢之等)先别站出来,避免嫌疑。”六月二十八日,郑又要这三个坏人把陈伯达二十四、二十六日的两次谈话内容,向李雪峰、解学恭等同志作了传达、布置,帮助这些坏人钻进天津市革委会。 .
  六七年九月,李树夫被天津市革命群众揪斗,陈伯达叫秘书给郑维山打电话,说:“陈伯达讲李树夫是他派去的,根本不是什么“五一六”分子。郑维山立即把这个黑指示通知了天津支左联络站。群众组织便把李树夫放了。 .
  (四)耍两面派,说假话,向中央谎报情况。 .
  …… .
  (五)关于武装*群众问题。 .
  六八年二月,河北省磁县两派群众武斗,郑维山违背中央指示,向部队布置说:“如有坏人抵抗,可以开枪,还击只能起威胁作用,一个点只能打死二三人,不能多了。”结果部队开了枪,消耗子弹一万多发,群众亡几十人,伤者很多,至今还扣押着五十七人。 .
  六八年春,晋东南地区连续发生武斗。郑维山在中央解决晋东南问题的会议上,以突然袭击的手段,向中央要“开枪权,扫荡权”,受到江青同志的严厉批评…… .
  (六)严重的军阀主义、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 .
  …… .
  郑维山一贯排斥异己,用恶劣的手法,扩张自己的山头…… .
  杨、余、傅反党问题揭开后,郑因追随杨成武搞“多中心”,受过批评,作过检讨。后来,他又搞“以郑维山为首的北京军区党委”。去年七月,又对反党分子陈伯达喊“以郑维山同志为首的内蒙前线指挥所”表示默认,他旧病复发,明知故犯。 .
  毛泽东看了这份报告,越发感到看不清楚了。报告虽然说了很多问题,但没有看到郑维山和林彪相联系的问题,也没有和黄、吴、李、邱的瓜葛。这无疑更加坚定了毛泽东要把问题搞清楚的决心,也使他进一步看到了抓军队、整顿军队的重要性。 .
   .
  对于林彪——毛泽东还在观察 .
   .
  与此同时,毛泽东看到了一份济南军区《关于学习贯彻毛主席“军队要谨慎”指示的情况报告》。 .
  1971年1月8日,毛泽东在这份报告上批示: .
  此件很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了问题。请你们看一下,是否可以转发全军。如同意,请总理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宣读、讨论、通过,并加上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军委总政治部的几句指示,即可发出。除军外,中央机关和地方党、政机关也要发出。我军和地方多年没有从这一方面的错误思想整风,现在是进行一场自我教育的极好时机了。 .
  这是份什么样的文件,让毛泽东认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了问题”,又指示党政军一起学习呢? .
  原来,这份报告介绍了济南军区在灵魂深处挖掘骄傲自满根子的办法。他们讲,在贯彻毛主席指示时,抓了三个问题: .
  一是破“一贯正确论”,立一分为二的世界观。 .
  二是破“领导高明论”,立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观念。 .
  三是破“骄傲有资本论”,立为人民要立新功的思想。 .
  对这份文件的批示,应该说也是毛泽东抓军队的一个举措。 .
  无论“一贯正确论”、“领导高明论”还是“骄傲有资本论”,都说明军队,特别是军队的主要领导人是有问题的。 .
  毛泽东在批这份报告的同时,还关注着军委座谈会的召开。根据他的意见,1月9日,参加中央军委座谈会的143位军队高层领导也到京西宾馆参加华北会议。 .
  因此,毛泽东有时也将这次华北会议统称为军委座谈会。 .
  现在看来,无论是批三十八军报告,还是开华北会议;无论是批转济南军区的报告,还是召开军委座谈会,都是毛泽东抓军队的步骤。 .
  事实上,毛泽东还在观察军委办事组,还在观察副统帅林彪。 .
  然而,在军委座谈会上,黄永胜、叶群、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人既不批陈,也不作检查,这是为什么? .
  在毛泽东看来,这可能和林彪有关系。   于是,毛泽东在周恩来送的《关于全国计划会议等问题的报告》批示中,直接点了军委办事组:“请告各地同志,开展批陈整风运动时重点在批陈,其次才是整风。不要学军委座谈会,开了一个月,还根本不批陈。” .
  …… .
  对于林彪,毛泽东还在观察。据《周恩来年谱》记载:华北会议后,毛泽东指示周恩来同黄永胜等军委办事组成员前往北戴河林彪住处,向这位副统帅汇报毛泽东有关揭批陈伯达的一系列指示,以及中央准备在最近召开批陈整风汇报会等问题。事实上,用周恩来的话说,“此行的目的,是毛主席要林彪出来参加一下即将召开的批陈整风汇报会,讲几句话,给他个台阶下”。 .
  在北戴河,林彪对自己的问题始终避而不谈,毫无认错悔改之意,也没有表示他将出席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 .
  周恩来、黄永胜一行回到北京后,向毛泽东汇报了北戴河之行的情况。毛泽东面带怒色,指着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严厉斥责:“你们已经到了悬崖的边沿了!是跳下去,还是推下去,还是拉回来的问题!能不能拉回来全看你们自己了!” .
  种种迹象表明,此时的毛泽东的确是在看事态的发展,是在看林彪的表现。如果说华北会议时,他就已经看清了林彪的真面目,那不是事实。

  “三点不同”——周恩来提出自己的观点 .
   .
  1月19日,周恩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华北会议问题,认为会议可以准备结束了;今后两天内,拟续开小组会,再听取大家意见,但也要注意自我教育的整风作用。最后,需有人代表中央作会议的总结讲话。就在这个会上,还研究了关于华北地区军政领导人调整安排的设想。 .
  1月20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林彪,汇报政治局会议情况,提出:即使中央指出原北京军区负责人的错误,也不应与陈伯达放在一起成为所谓“反党集团”。华北会议之后,“仍需进行一段艰苦教育工作,如北京军区、华北局旧机构、河北省革委和河北省军区、天津市革委。而军队的团结,军民的团结,各地各单位的群众关系,连山西、内蒙在内,都需要很慎重地加以处理。因此,中央的发言和会议的传达,要很好地掌握分寸,有步骤地进行”。 .
  毛泽东阅批:“照办。” .
  1月20日至22日,周恩来审改了由黄永胜、李作鹏、纪登奎起草的《在华北会议的讲话提纲》,并于22日将此稿送到毛泽东案头。毛泽东批示:“大体可用。” .
  1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约周恩来、黄永胜、李作鹏、李德生谈话,商定《在华北会议的讲话提纲》。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将提纲再作修改后,交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 .
  1月23日凌晨,周恩来约上李先念,安排与郑维山、李雪峰谈话。因为,23日下午就要召开给华北会议最后定性的政治局会议了,对此,他不无忧虑。 .
  郑维山早已等候在会议室,偌大的会议室只有他一个人。不一会儿,周恩来走了进来。 .
  郑维山站起来,对周恩来说:“总理,我不再作检查。” .
  “为什么?” .
  “因为情况明了,性质定了,决心下了,我等待审查。” .
  周恩来明白,郑维山的意思是说江青他们已把华北问题定性成敌我矛盾,下定决心要拿掉他了。 .
  周恩来没有接这个话茬,而是问郑维山的身体情况:“身体还行吧?” .
  郑维山说,多年的失眠症更严重了,每天都睡不着。 .
  周恩来望着一脸倦容的郑维山,说:“主席叫你们好好想想,睡不着觉是好事,军区、省市总会有意见,要好好地学习,痛一下有好处。比如王诤、曾希圣、陈毅,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
  “至于参加他们的会,可以不参加。23日文件要整一下,要秘书帮助一下,挖深一些,明天大会讲还可以帮。” .
  “……内因为主,秘书还可以帮。……有人帮助,好好想想,不要推。多找一些引起对自己意见多的,华北局还有人。” .
  …… .
  1月23日,政治局委员们陆续到场,会议开始。 .
  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谢富治、江青、李德生、纪登奎等人先后发言。 .
  这时,只有周恩来没有表态,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周恩来。周恩来缓缓地,但坚定地讲道:“我的意见与你们讲的有三点不同:第一,你们认为华北问题还没有揭盖子,我认为是到了高潮。我不同意华北会议还没开完即刻改组北京军区。第二,你们硬把郑维山向陈伯达一边拉,这个不好。这样把郑维山向陈伯达那个方向拉,郑维山就可以不作检查只等审查。第三,处理结果向主席报告要写两个意见,一是郑维山作检查继续工作;二是北京军区改组,郑维山免职。把这两种意见报告主席,主席批哪一种意见就按哪一种意见执行。不要只报一种。” .
   .
  中央决定——北京军区大改组 .
   .
  1月24日晚上9点,京西宾馆大礼堂里坐满了参加华北会议和军委座谈会的人员。 .
  周恩来出现在主席台上。他被指定代表中央在华北会议上作总结。江青、黄永胜、李作鹏、纪登奎、李德生和军委办事组的其他成员也相继就座。 .
  周恩来的总结,是由黄永胜、李作鹏、纪登奎、李德生等人起草,经政治局开会讨论后,报了毛泽东,再经过修改而成的。最终以“中共中央文件”印发。 .
  这个讲话提纲在简要介绍了会议情况以后,主要讲了郑维山、李雪峰的问题: .
  …… .
  李雪峰和郑维山,一个是家长制的“一言堂”,一个是军阀主义,作风严重不正,这是封建资产阶级思想的集中表现。 .
  李雪峰把个人凌驾于党委之上,做官当老爷,唯我独尊,一个人说了算,动辄骂人训人。 .
  郑维山飞扬跋扈,称王称霸,竟然下令开枪*群众,伸手向中央要开枪权、扫荡权。他对同级以家长自居,对下级蛮横霸道。 .
  …… .
  郑维山过去紧跟杨成武搞山头主义、独立王国,这次又紧跟反党分子陈伯达,站在错误路线一边。李雪峰过去紧跟刘、邓,同彭真、薄一波、安子文等坏人混在一起,反对毛泽东的革命路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他紧跟陈伯达跑了。他和陈伯达的思想上有共同性、有个人野心。李雪峰还在庐山会议上搞了准备翻案、算账的材料,这次会议上又派人回去销赃灭证,在背后捣鬼。他对有的同志的揭发批判很反感,甚至反咬一口。这种态度如不转变过来,那是很危险的。 .
  …… .
  周恩来对这个稿子是有不同意见的,他在念稿子的同时还讲了如下的一些话。 .
  “……郑维山是一个红小鬼,14岁参加红军,一直是在前方打仗,是有战功的。” .
  “……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郑维山在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复杂的工作,要是没有责任心,没有党性是不可想象的,不可能完成大量复杂工作任务。” .
  “郑维山为内蒙人民是做了好事的,解决内蒙问题是有功的。两次解放内蒙问题,主要是第二次对内蒙的军管。” .
  周恩来讲了3个小时。 .
  就在这个会上,宣布了中共中央的决定: .
  李德生同志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谢富治同志任第一政委,纪登奎同志任第二政委;谢富治同志任北京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李德生同志任第二书记,纪登奎同志任第三书记。 .
  刘子厚同志任河北省革委会主任,郑三生同志任第一副主任兼河北省军区第一政委,曾美同志任第二政委;刘子厚同志任河北省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郑三生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尤太忠同志任内蒙前指司令员。 .
  从此,郑维山被免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之职。 .
  对于这样的决定,在郑维山看来,已是预料之中的。但他还是有些不能接受。他感到窝囊,他不服,认为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 .
  开完会,已是晚上12点钟。郑维山往外走时,已经十分虚弱,在上楼梯时,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了一下,警卫员小李把他搀回了房间。 .
  保卫部部长徐桐钢奉命去做郑维山的保卫工作,防止郑维山自杀。徐桐钢找到郑维山的秘书和警卫员,要收回郑维山的安眠药。 .
  郑维山说:“你们放心,我不会自杀。”说完,他脱了衣服,到卫生间洗澡去了。 .
  几天后,中央下发了《周恩来在华北会议上的讲话提纲》,郑维山在下面的一段话旁边画上了重重的横线—— .
  根据会议中李雪峰、郑维山的检查和大家的揭发批判以及表现出来的情绪,中央认为李、郑两同志继续留在北京军区和河北省担任原来的领导工作是有困难的,因此,中央决定:将李、郑两同志调离原职,继续进行检查学习,接受群众教育,待有成效后,再由中央另行分配工作。 .
  “继续进行检查学习,接受群众教育,待有成效后,再由中央另行分配工作”,这让郑维山不由得想起周恩来的几次讲话。 .
  ——周恩来还是要郑维山作检查的,作检查就是没有把他的问题当成敌我矛盾。 .
  然而,郑维山不知道的是各地对会议结论的传达,却忽略了周恩来的声音。天津的王曼恬和河北组的一些人,在小组传达时竟然把江青编造的“郑维山、李雪峰有历史问题”的谎言,都作了传达。 .
  实际上,华北会议对北京军区作了全面的否定——从政治路线到组织路线,从现实到历史。 .
  华北会议结束后,北京军区的批陈整风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军区机关和直属单位团以上干部被集中到了招待所,开始揭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