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用钞票换选票,穷人用选票换钞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1:33

富人用钞票换选票,穷人用选票换钞票

/安庆仁

几天前杨恒均有一篇文章,谈的是钞票与选票的问题,大意是说,西方民主制度就是富人的钞票与穷人的选票之间的博弈,给穷人选票就能避免历史周期律,不给穷人选票穷人就会揭竿而起用暴力推翻富人的统治。所以他的结论是,富人要想保住钞票以至赚更多的钞票,唯一的办法给穷人选票,由此“用选举的‘数人头’办法代替历代社会变革中的‘砍人头’”。毋庸置疑,杨恒均的脑子是非常清醒的,所以他不像有些人那样拒不承认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而是发聋振聩的提醒他的阶级战友回头是岸。

在杨恒均的所有文章中,这篇文章是非常有价值的,理性、客观、谈定,杨恒均虽然不赞成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论,但承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更准确的讲,尽管他反对阶级斗争,但是他无法否认进而承认阶级斗争的确是客观存在,绝不以哪些人或哪个阶级的意志为转移,而且他还承认,一旦底层社会揭竿而起,富人阶层即便实力在强大,最终也不免几百万人头落地的结局。

他还有一个观点,更是点到了致命的要害,即富人少,穷人太多,富人死掉几百万人基本上就死光了,而穷人死掉几百万人则是百不足一,所以富人阶层一定要避免这个结果。杨恒均的高明之处是,通篇讲的都是阶级斗争,但绝对不使用“阶级斗争”这个术语,因此它的文章即便满纸都是打打杀杀的事,但让人看了却没有丝毫血腥的味道,进而以为这是一篇风清月白的理性文字,跟“月黑风高、杀人放火”等风马牛不相及。

略显瑕疵之处,是杨恒均这篇文章没有说明为什么穷人有了选票就在不揭竿而起的实质性原因,所以笔者打算在此替他展开了谈一谈这个问题。简单的讲,选票绝非是对民主的抽象概括,否则没有任何凝聚物的选票,都不如假钞受欢迎,因为老百姓是最讲实际的,假钞虽假,偶尔碰到傻瓜或者贪心的人,还能买个烤红薯,但选票要是没有经济收益,相信老百姓就像对待街头美少女递来的广告单一样,接过来看一眼随手扔掉。

具体的阐述,选票是一种特殊的购买工具,它与货币的区别在于,货币可以自由使用,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都有货币的功能,但选票不同,第一、有时间限制,或五年或四年或两年,并且只有在规定的时间里,选票才有使用价值;第二、以多取胜,个体的选票或者少数人的选票没有意义,只有多数人的选票有相同取向并同时使用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第三、有趋利性,选票投给谁,是张三、李四、王五,关键是看这三个人谁能给选票拥有者带来更大的收益;第四、投票就是投资,从中获得中、长期回报;第五、选票购买的不是实物,而是凝结了经济因素的政策、法律、法规。

但问题的核心在于,民主体制虽然是选票政治,但选票的票面既不一定是等值的,也未必人手一张,例如19世纪的英国,很多人就没有选票,而且即便那些拥有选票的人,其投票权也不相等,正如中国的医药广告:有的药一片顶一片,有的药一片顶六片。包括美国,黑人和妇女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没有投票权。很明显,在这种民主体制中,选票政治就不能完整体现民主精神,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表达自身诉求的机会,所以这样的民主社会,即便是选票政治,那也是徒有其名而已。

按照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原理解读,民主权利的本身即是一种政治资源,在资源交换的过程中体现民主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在民主得以实现的具体过程即选举过程中,有人通过钞票换来选票,有人通过选票换来钞票。但是,这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即这种资源必须为全体公民平均占有,也就是每个公民拥有的政治资源都是相等的,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存在交换的可能,否则这种政治资源如果只被少部人占有,那么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就谈不上交换,因为他们手里根本就没有可以交换的东西。

这个道理正如当年西方的法律强调保护私有财产一样,只有占人口总数10%的富人拥有财产,而占人口总数90%的人没有财产,那么你看,这样的法律与其说是保护私有财产,毋宁说是警告穷人,你受穷活该,否则要是敢动打富人财产的心思,法律就要严厉的制裁你。我注意到,杨恒均先生在文章中也批判了这样的法律,不过我表示怀疑,不是说对杨恒均先生表示怀疑,而是对他的劝谏能否收到预期的回报表示怀疑,因为在中国的富人群体中,像他这样明白道理的人得打着灯笼去找才行。

无疑,这也正是杨恒均先生的担心,特别是最近半年里,他的担心越发的强烈了,因为他隐隐感到,天干物燥的中国社会,火险等级越来越高并渐渐逼近自燃的临界,所以他一方面用严厉的声音反对和抑制革命火苗,另一方面对自己的阶级战友们喊话:兄弟,醒来了,醒来了,再不醒来,我们都会被革命烈火烧死的。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听他的话,岂止不听他的话,甚至还认为他多嘴、危言耸听,进而嘲讽他是朝三暮四的叛徒。

这正应了古人的观点,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这虽然是杨恒均的悲哀,其实也是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悲哀。相比于中国富人的昏庸,法国富人就显得异常冷静,经历过法国大革命以后,法国富人重新调整了心态,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尽量满足普通人的物质需求。辩证的分析,法国就是一个钞票与选票自由交换的社会,法国富人如果想得到选票,那就得花钱从选民手中购买,反过来如果选民想得到钞票,那就得把自己手中的选票卖出去。选票的价格因人而定,谁给的好处多,就卖给谁。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法国社会:富人用钞票换选票,穷人用选票换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