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食品诱发恶性肿瘤频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8:10:40
                                          问题食品诱发恶性肿瘤频发                                                        来源:安徽商报2009年12月14日13版

    “中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胃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已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12月9日,安医大一附院普外科干部病房病区副主任医师陈伟在谈到问题食品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影响时首先提供了一组数据,“此外,食道癌、肠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些年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陈伟认为,“排除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外,近年来食品中不断出现的致癌物质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频频出现的罪魁祸首!”

     据了解,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居各类肿瘤首位。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比例近一半。有数据显示, 1/3的癌症与饮食有关。其中消化系统肿瘤与“吃”密不可分。最常见的胃癌发病原因与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关系,相对而言,饮食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最容易掌控,由此控制癌变。

    胃癌发生在胃,自然与食物有关。食物被人吃下后首先停留在胃内消化,胃经常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刺激,而食物中存在的各种致癌物、促癌物也自然接触胃。霉变、贮藏时间过久,腌制、高温煎炸的食品等都可导致胃癌发病率增高。原因是这些食物中含有致癌危险的亚硝酸盐,可在胃酸及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胺而诱发癌变。

   我们平时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食品中究竟含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致癌物质?陈伟医生说,常见的亚硝酸盐就存在于腌制食物中,经常吃腌制食品,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就可以合成有致癌性的亚硝酸胺类的化合物。饮食在加工、运输和销售各环节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作用受到致癌物质的污染,如多环AY烃、亚硝胺、某些农药和重金属等。食品霉变也可致癌,如花生霉变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大米霉变易产生霉菌素、黄米霉素和环氯霉素。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种已经明确的致癌物质,陈伟副主任医师说:虽然国家已对防腐剂和色素、甜味剂、香料有所规定,但过量或长期食用仍然会有致癌的危险。无论动、植物油用来高温炸食品,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产生各种聚合物----多环芳烃。此外鱼肉类等动物蛋白质若在烹调过程中烧焦也可以产生强烈的致癌物质。所以,食物制作中应减少油炸、油煎的方法而多采用蒸、煮、炖的办法。 

      有些人强调“口味”, 喜欢高脂肪饮食、热烫饮食、嗜烟酒等,适合自己的口味未必就是健康的饮食。有些人喜食酸菜、腌菜和肉制品,食用时不一定患癌,却均为致癌因素,这些食品的亚硝酸盐较高,在人体内外均可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个人不良的饮食习惯都增加了致癌物质的接触机会。

“安徽地区胃癌发病率目前排在全国前3位,近5年来已明显呈加速增长态势,特别这两年,增速令人担忧,应该引起社会关注。”安医大一附院普外科干部病房三楼病区硕士主治医师张震说;“人们防范胃癌保护自己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是注意食品安全,增强体质。”

近些年来,为了谋取暴利,一些不良商贩甚至一些打着合法外衣的商人为了豆芽好看加入漂白粉;为了熟食颜色鲜艳加入超量色素;为了节约成本翻新霉变大米再次销售;为了谋取暴利泔水油回收再使用;……问题食品的频频出现,其中不乏各种致癌物质的身影,对此,作为临床医生,每天直接面对患者的陈伟忧心忡忡:“问题食品的致癌物质是正常食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有的工业原料,其致癌危险性高出几百倍。”

     尽管安医大一附院普外科干部病房病区陈伟、张震、朱勇等医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深受患者普遍好评,面对患者快速增加也深感忧虑:“食品中致癌物无法凭直观感觉辨认”,他们在呼吁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同时,也要求公众在平时的饮食中做到合理搭配,以新鲜的瓜果蔬菜、粗粮为主食,少吃肉类、熏腌、膨化、油炸、油煎食品,减少食盐摄入量。多吃蒜、葱及绿茶,适当增加豆类食物和牛奶。                                                                    食品安全涉及你我他   <评论>  
                                                            文章来源:安徽商报2009年12月14日13版         作者:邓修全     

       近期从安医附院专家那里传出,安徽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几年快速增长,发病率位于全国前三位,专家认为,患者快速增加,除了空气、水质,还涉及到食品安全。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对可口、方便食品需求越来越大,为了节约成本,提高竞争力,改变食品的“色香味”,极个别不法生产商以低廉的化工原料作为添加剂制作食品,过期食品回收后重新作为原料,将过期食品撤柜后重新包装标注新的保质期上柜销售,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多次暴光的问题食品已刺痛了消费者的心,石蜡大米、福尔马林火锅、敌敌畏火腿、亚硝酸盐咸鱼、硫酸铜木耳,硼砂粉丝、吊白块粉条、石膏豆腐、瘦肉精猪肉、洗衣粉馒头……,还有用药水泡鱿鱼、海鲜,工业盐腌制的酱菜、烧碱、滑石粉炒的山货,这许多化学原料都是致癌物。食品保质期是产品质量可能发生变化的时间标志,食用后可能对人体有副作用,不法生产商为谋私利,将有害、过期食品推向市场,无疑是用别人生命来堆积自己财富。

       一些案例表明,这些问题食品的产商及家人不食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吃就在市场买,如果产商做法彼此雷同,市场食品也难以保证安全。不论是生产商还是供应商,不论职务高低、贫穷富贵,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是消费者,食品安全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

        问题食品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同类食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三聚氰胺”一段时间让人们谈“奶”色变,苏丹红让人见“红”生畏,事实证明:不论哪家食品企业出了问题,同类产品跟着滞销,消费者、供应商、零售商跟着遭殃,人们对食品消费信心就难以提振。

        安徽地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几年快速增长令人担忧,人们遇到任何风险可以选择躲避,却难辨别食品中有害物质,逝者的冤魂、患者的呻吟,是在唤醒那些唯利是图商人们的社会良知;多做善事,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