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明朝董琦的龟驮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5:03
阳信明朝董琦的龟驮碑

  笔者受阳信某友邀请,在商店镇大董村东北角处,见到了一尊高为2.88米座落于南北方向的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的龟驮双龙石刻碑。此碑距今已有461年的历史。

  龟驮碑之形状

  明杨慎《升庵外集》卷九五有云:“神话传说龙生九子,龙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屓,形似龟,力大,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

  碑座是一只石刻圆形的乌龟(高0.31米 、 长1.60米、宽0.85米)。中间为碑身(高1.75米、宽0.75米),碑身上刻有从右到左精美的19行竖体字碑铭(文),记录了墓碑主人为官清正廉洁的一生,碑文的作者是丁汝夔(沾化县人、先后任山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碑文上刻有:晚生 沾化 丁汝夔拱文。立碑人及时间,碑文上刻有:嘉靖二十六年岁次丁未阳日吉旦赐进士弟文林郎阳信县知县晚生大梁张裎立石登仕郎主。盘有双龙的碑头(高0.82米、宽0.80米),碑头正面中间刻有从右到左竖写精美的四行“明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东楼墓尚墓志”16个大字。

 


 

  龟驮碑 毁于“文革” 龙年重立

  村支书董书岭告诉笔者,现在见到的墓碑是2000年清明节在原址上重立的。据村中老人讲,碑的两边还有几尊玉石碑和2个白玉石香炉,建国初期,“白龙湾”(位于惠民县清河镇境内,是黄河下游的一段险堤)经常决堤发大水,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话:“开了‘白龙湾’,淹了十八县,先淹武定府,后淹阳信县。”为了治黄,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修巩堤坝,村中人用马车把其中的一尊玉石碑捐到了“白龙湾”修堤现场。其它的玉石碑和白玉石香炉现在还珍藏在阳信县文化馆中。

  “文革”期间,红卫兵们将墓碑全部推倒,随后几年,有人把碑文弄到家中,当了石桌,还有的把碑座垒在门前,当了奠基石。2000年新上任的村支书董书岭认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历史遗物,谁也无权占为已有。他积极征求群众意见,做通收藏户的工作,村中群众积极响应,都义务出工,将分散在各户中的碑座、碑文、碑头重新挖(抬)出来,于清明节这天,将龟驮碑重新立于董琦墓之上,立碑之日,全村不少人还拿出鞭炮来以示庆祝呢!

  碑的主人 董琦

  据史料记载,龟驮碑具有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人而能随便修建的,这尊碑的主人就是明成化九年(1472年)出生于阳信县大董家庄(今阳信县商店镇大董村)的董琦,字天粹,号东楼。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先后授山西省高平县令,三年后升户部主事,又晋升本司员外郎、陕西按察司佥事、山西按察司佥事、河南布政使司右参议等职,官居四品。

  据《阳信县志》记载,董琦秉性耿直,不畏权贵,一生历尽坎坷。任高平县令时,正值权阉刘瑾恶党为患,董临危不惧,依然理政治法,对犯者按律制裁,加之平时果断明达,深受百姓仰戴。执政期间,多次受到诬奏,4次革职,2次坐牢。他面对挫折,不颓唐,不更辙,节操刚贞,任山西按察司佥事时,审理皇族宗室侵夺民田一案,以法公断,内外肃然。太史吕柟称其“政、学两善,明于法之用,不失经之体。”

  董琦自幼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少年立志“视天下事无不可为。”做官后,“干国事如家事,视百姓如已子。”董的治学理政节度,对其子董邦政{字克平、号北山、别号剑谷山人,明弘治二十九年(1500年)出生}影响极深,董邦政在任六合县令和后来在上海平倭时显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

  董琦年逾五旬,辞官归田,在本村私立东楼书院教学育才。20年非公事不进官府,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秘密”保存下来的明董琦画像

  现年59岁的董建文是董琦的第二十四世孙,笔者在他的家中见到了珍藏在一特制木匣里,一幅头戴明朝官帽,身穿红袍,手握奏板的董琦画像(高1.60米,宽0.75米)。

  董建文回忆起保存画像的经历是既激动又兴奋,“文革”期间,大破“四旧”,画像当初放在爷爷董福芹家中,那时候画像被称为“牛鬼蛇神”,必须交出统一烧毁。当时17岁的他记的是1966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天很冷,爷爷把画像和一些家谱全部送到村革委会办公地点,并且晚上要集中烧掉,他趁红卫兵们去别家“抄”东西,就拿起画像一口气跑回家中,当时身上的棉袄都湿透了。把画像东躲西藏了多年,才保存了下来。

  “文革”结束后,80年代初期,在全县征集文化古迹遗产时,县文化馆看到画像破损严重,并将画像带走修复,同时县文化馆照原样给董建文临摹了一幅,原画像现在还珍藏在阳信县文化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