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倒土豪劣绅看中国近代革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0:02
 打倒土豪劣绅是大革命的一个口号,但士绅这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坚阶层为何成了大革命的对象,却是有其必然性的。中国传统国家或者说前近代国家的特点,是皇权不下县,基层社会由士绅阶层统治,国家权力只能达到县一级。但近代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却与这种传统国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组织结构上,近代国家是政治权力彻底整合社会的产物,不管是西方式的以“公民”概念立国还是东方式的以“群众”概念立国,反映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都要求政治权力直达每一个社会个体,政治权力能在此基础上对社会实施动员,这是近代国家与前近代国家的根本不同点。但是,要构建这样一个近代国家,传统的横亘于官民之间的士绅阶层就成了构建近代国家的最大阻碍,革命的目的既然是要构建近代国家,于是阻碍政治权力整合社会、阻碍政治权力直达基层社会的士绅阶层就成了革命的对象,于是打倒土豪劣绅就成了大革命中响彻入云的口号。于是在构建近代国家的过程中,就必然要求粉碎士绅阶层,剥夺他们对基层社会的统治权,士绅阶层就必须整体性地被打倒。于是就出现了大革命中的“有土皆豪、无绅不劣”,这虽非事实,但却是革命的必然,是近代化过程中的必须。
  但麻烦的是,作为传统社会的中坚阶层,社会精英太半皆出自此阶层,尤其是出现较早的国民党,其成员与士绅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打倒土豪劣绅就必然要打到他们自己的头上,当革命革到自己头上时,革命者就会变成反革命了。其实这一问题在共产党也同样存在,只是不如国民党那样剧烈,直到建国初期,毛还在说革命革到自己头上(共产党的干部亦有大量出自此阶层)之类的话。但作为后起的政党,一方面是共产党与士绅阶层的联系不如国民党那样紧密,另一方面共产党在革命上确实比国民党彻底,如毛、彭皆是出身于士绅阶层,但都是农民运动的狂热鼓吹者。而在大革命中,共产党因其主导群众运动,成了士绅阶层的天敌,于是大革命与士绅阶层的矛盾就以国共矛盾的形式体现出来。从此角度可知,国共分裂实是不可避免。
  国共分裂后,国民党武力清党,在此过程中杀了40万以上的国民党员,国民党的基层组织被彻底摧毁,国民党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完全中断,此后再也不能恢复。在大革命中受到巨大冲击的士绅阶层则卷士重来,重新从国民党手中取得了对基层社会的统治权。因此,清党后建立起来的南京政府本质上仍是一个传统型的前近代国家,南京政府并没有建立起一个整合基层社会的近代国家,它仍将对基层社会的统治权委托给传统的士绅阶层,这和明清时期并无两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南京政府在对基层社会的统治上还不如明清,明清时期,知县由于拥有司法权,还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地方豪强,事实上这是明清知县的重要职能之一,但南京政府时期,由于县长没有司法权,县长在同地方豪强的对抗中处于下风。
  在国共分裂后,共产党转入基层从头做起,红军时期共产党称之为士地革命,这土地革命的实质就是把士绅阶层连根拔起,建立起政治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有效统治,红军时期的各根据地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虽然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但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整合基层社会的有效途径,共产党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国民党完全不能比拟的。我们可以看到,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由于有群众运动、有基层组织,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动员,这已经具备近代国家的性质。但清党以后,国民党再也不能做到这一点,再也不能对社会进行有效的动员。在抗战中,毛讥讽国民党是单纯的政府和军队的抗战,如果不计共产党的话,抗战可以说是一个近代国家与一个前近代国家间的战争,而共产党由于有大革命和土地革命的经验,通过在敌后建立根据地的方式,成功地建立了政治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整合。于是我们在国共内战中就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在共方一边,军队背后是组织起来的成千上万的群众在进行支援,后勤有人运送、伤员有人安置,撤退的地区有党政军组织控制敌后,军队可以随意调动。在国方一边呢,军队背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这仍然是一场一个具有近代国家性质的政权与一个虽然有现代化武器、但在组织上仍然是前近代性质的政权之间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