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伦的对外战争///罗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15:38
拿破仑战争一开始是为了抵御各个欧洲强国对法国的侵略,是保卫法兰西国土的正义战争。但是,之后就演变成了拿破仑横扫欧洲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拿破仑在所到之处颁布资产阶级的法律基准——《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为欧洲破除封建束缚,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做出了贡献。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质。这一政权以革命战争的手段,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又因战争的失败,葬送了帝国,使封建王朝得以复辟。
一方面,他前期所进行的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洪流,是势不可挡的。
另一方面,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侵略性,招致了人民的反抗并导致了他的最终失败。此外,拿破仑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这就决定了他的战争必然要反映法国大资产阶级的要求,必然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
再给你点参考:
拿破仑到处征战,征服了欧洲许多国家,到1809年底,拿破仑占领的别国领土已经相当于法国本国面积的3倍,统治的外国人口达到7 500万。然后,他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办法处理不同的国家。他把法国邻近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并入法国领土,成为法国的一部分,如萨伏依、荷兰、莱茵河左岸、皮蒙特、热那亚和帕尔马等。有些国家成为法国的附属国,如意大利、瑞士、华沙大公国、西班牙和拿破仑1806年在推翻神圣罗马帝国基础上建立的莱茵同盟(这一同盟最初包括前神圣罗马帝国的莱茵河两岸的16个邦国,后来,又有5个德意志邦国加入)。另一些国家被法国打败,不得不成为法国的盟国,如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当时,拿破仑本人身兼意大利国王和莱茵同盟的保护人,他还把他的亲属和部下派到各地担任国王、副王等职,如让他的哥哥约瑟夫担任那不勒斯国王,后又转任西班牙国王,而让他的妹夫缪拉当那不勒斯国王,让弟弟路易当荷兰国王(1810年又把荷兰并入法国),还把另一个弟弟耶罗姆扶为在德意志境内新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国王。   实际上,古罗马扩张最有成效的时代是“共和国时期”而非“帝制时期”(在北方攻城略地开疆扩土的凯撒,名义上仍然是共和国派遣的统帅。通称认为到了他的继承人屋大维在位期间,罗马共和国才真正完成向帝国的转变)。

从内部因素来讲:

首先,由于古代生产力的落后,任何帝国的对外扩张都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了这个极限,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帝国便很难对新占领土实施有效的控御。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近现代西方殖民者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所依靠的是其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它们往往都掌握有世界海洋霸权。

但古罗马却不一样,科技的落后使得其不可能拥有像近现代军队那样高效便捷的通讯与运输手段,以及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至上的可靠后勤保障——无论是复杂多变的地形与恶劣的气候,还是漫长的补给线漫长与兵员补充的困难,这些今人看来完全可以凭借技术力量克服的问题,在当时却足以令威风八面的古罗马军团在异国他乡陷入灭顶之灾。

罗马军团自身的衰落也是导致古罗马帝国军事上一蹶不振的重要原因。当骁勇善战、纪律严明的罗马军团逐渐变成一群追求金钱与权势的雇佣兵时,他们的走向失败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同时,战术的保守和装备的日益落后,也使得擅长步战的罗马军团在面对诸如游牧民族的骑兵等新式军兵种时,完全成了一堆干挨揍的“肉靶”……

更何况,古罗马的奴隶制在经过数百年发展后,已经蜕变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其具体表现为奴隶纷纷逃亡甚至起义;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庄园经济开始没落,等等。而当自身经济命脉日益萎缩之时,风雨飘摇的罗马帝国又怎么可能继续保持对外扩张的势头呢?

其次,随着领土的急剧扩张,地中海最终变成了罗马的内海。而与此同时,奴隶制的充分发展,也使得共和体制越来越无法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庞大的领土加大了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难度,大量的战利品则使得昔日素以纪律严明著称的罗马公民兵,已迅速蜕变为一群乌合之众。奴隶主们开始逐渐抛弃腐朽的共和体制,转而寄希望于军事独裁者的出现。

苏拉、克拉苏、庞培、凯撒、屋大维……最终“罗马”在自己名称后面加上了“帝国”的后缀。作为一代枭雄,凯撒在西欧方向的扩张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他担任高卢总督十年,将罗马的北部边界推进至莱茵河,西疆则跨越英吉利海峡,打到了不列颠。

对于任何一个帝国而言,辽阔的疆域从来都是利弊交加。一方面,通过给予意大利本土外的被征服地区以广泛公民权,并吸收当地奴隶主进入罗马元老和骑士行列等措施,罗马帝国真正变成了地中海世界奴隶主阶级的工具,巩固了帝国的统治基础,使罗马日臻极盛;而另一方面,伴随着帝国领土的日益庞大,常驻各行省的军团逐渐演变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自“嗜血皇帝”尼禄死后,借由行省军团势力而崛起的罗马皇帝(或独裁者),可谓不绝于史。

换言之,在帝国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必须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夺取或)巩固政权的问题上,而非继续无休止的扩张。


从外部因素来讲:

罗马帝国的敌人也并非都是那么好对付的软柿子。无论是北方的日尔曼人,还是东方的安息,都曾经是罗马军团的强悍敌手。

即便在罗马(共和国)的强盛时期,仍然遭遇过灭顶的危机。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一位古代西方传奇的军事人物出现在了迦太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尼拔。公元前218年,他率领自己精心组训的非洲劲旅,从西班牙基地出发,直捣罗马腹地,在罗马军的重兵压力下转战十余年,无数次挫败敌人的进攻,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孤军深入敌境长期作战而鲜有败绩的光辉战例。

当年在罗马政坛上风光一时、与著名统帅恺撒齐名的克拉苏就惨死在距离本土万里之遥的安息,其所辖数万精锐军团士兵也大都战死于此。据说克拉苏被俘后,安息士兵将熔化的银汁灌进了他的嘴里,以示对其贪婪无厌的惩罚。

而曾经由屋大维一手建立且战功赫赫的第十七、十八、十九军团,也在公元9年的条顿堡森林伏击战中,连同他们的指挥官瓦鲁斯一起,尽遭阿尔米尼乌斯所率日尔曼人的屠戮。此后,罗马军团序列中再没出现过十七、十八、十九这三个数字,因为它们都被罗马人视为了不详之数。

一代军神凯撒虽然雄才大略,麾下又有无数忠勇将士,但用兵谨慎的他却没有对北方展开过度扩张,而是将帝国北疆基本稳定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一线,而不列颠岛也同样从来就没有被罗马帝国完全控制过——甚至到了后来,罗马军团干脆构筑了一道横断不列颠的哈德良长墙,以防御北部“野蛮人”的侵袭(关于这段历史在电影《亚瑟王》中曾有所体现)。

匈奴、日尔曼、哥特……在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强大“蛮族”的不断侵袭下,日渐力不从心的罗马帝国守住现有领土已经很成问题,而要继续扩张,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正式名称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中国古书称为大秦,是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理论上仍是共和制,实际上是一个专制的政体。

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更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的建立
罗马共和国在马略和苏拉的争权夺利中被削弱,紧跟着是凯撒对庞培的内战。在这些动乱中,许多元老院议员阵亡、被处死、被谋杀或是自杀。元老院里充斥着前三头的支持者,后来则是后三头的支持者。

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

前27年,屋大维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元首(或可译作“第一公民”)、最高统帅(Imperator,或可译作“凯旋大将军”、“大元帅”)、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长、第一元老等,并获得了“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称号(以后的皇帝也有这些头衔)。屋大维的这场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前期帝国

儒略·克劳狄王朝
屋大维在位期间,不断对外征战。经过对西班牙北部部落的连年苦战,在前19年完全征服了西班牙。从前16年起帝国出兵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建立了雷蒂安和诺里克两个行省。接着又出兵多瑙河中下游,建立潘诺尼亚和米西亚两行省。罗马在前12年到5年间经过连年征战,征服了莱茵河到易北河之间的土地。但新征服的土地不断发生暴动。9年,罗马将领瓦鲁斯在镇压日耳曼人起义的条陀堡森林战役中遭伏击而全军覆没,以至于罗马不得以放弃莱茵河到易北河间的土地。之后屋大维没有进行大的征伐,随后的百余年是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屋大维在14年死后,传位养子提比略。提比略加强皇权,取消了公民大会的立法权和选举权,将近卫军集中到罗马以保卫皇帝,并制裁一切反对皇帝或是非议皇帝的言行,要求元老院只能和他发表相同意见。由于提比略独断专行,和元老院关系紧张,他于26年隐退到卡普里岛,并在那里统治罗马近十年。在37年,提比略被近卫军杀死在卡普里岛。

提比略死后,近卫军立卡里古拉为帝。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军队拥立皇帝。卡里古拉患有精神病,不理国政,沉迷于娱乐活动。并喜怒无常,经常处死人或没收财产。他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骑为执政官。40年,他在罗马演讲鼓吹个人独裁,并神化皇帝。41年,卡里古拉被近卫军杀死。

卡里古拉死后,近卫军拥立他的叔叔年迈的克劳狄即位。克劳狄改革政权机关,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中央有三个部门,即秘书处(掌内政军事外交)、财务处(掌财务)及司法处(掌法律),并提高骑士地位和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由此行省贵族也可以充任高级官员或是元老。克劳狄在位期间还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港以及大规模的输水管道。对外扩张方面,克劳狄又新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和毛里塔尼亚。54年,克劳狄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

克劳狄死后,养子尼禄即位。尼禄是罗马史上著名的暴君,不理国政,残暴嗜杀,热衷于娱乐、演戏、玩女人,以“伟大的艺人”自居。64年,罗马发生大火,全城几乎全部焚毁,尼禄反而在宫中吟诗歌唱,在大火过后又修建新宫,号为“金宫”。时流言尼禄放火以便建造新宫,尼禄为消除流言,以基督徒为替罪羊,大肆捕杀基督徒。由于尼禄暴政,各地反抗不断,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巴勒斯坦更是爆发了犹太战争。此时,尼禄又到希腊进行长时间的艺术戏剧的巡回演出,称“希腊人是唯一能欣赏音乐的民族”。68年,西班牙地区的将军加尔巴造反自立为帝,元老院立即承认加尔巴为帝,宣布尼禄为祖国之敌并判处死刑。尼禄在逃亡途中自杀。

四帝内乱期
加尔巴称帝后,由于年老体衰无力控制局面,导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69年1月,下日耳曼总督维泰利乌斯称帝,同时加尔巴被部下奥索所杀,奥索自立为帝。3月,维泰利乌斯出兵与奥索争夺帝位,奥索战败自杀。7月,平定犹太人叛乱的将领韦帕芗称帝。10月,韦帕芗击败维泰利乌斯,结束了内战。

弗拉维王朝

韦帕芗上台后帝国面临危机,他首先镇压各地起义,其中70年,他的儿子提图斯率兵进攻耶路撒冷,城破后屠城抢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不计其数。为了弥补财政上的巨大赤字,他猛增税率,提高行省的税额,使他得到了足够的钱来整顿军事和内政。另外,韦帕芗统治时期大大加强了行省的地位。73年,他将各行省贵族加入元老院,并授予许多行省贵族罗马公民权,使行省贵族广泛参政。

79年韦帕芗死后,儿子提图斯即位。提图斯为政温和,在他任内维苏威火山爆发埋没庞培城。提图斯于81年去世,弟弟图密善即位,传言提图斯为图密善所毒死。图密善专制独裁,以“主上和神”自居,蔑视元老院。对外扩张方面,图密善在南日耳曼取得了成功,但在对达西亚的战争中两次失利,不得不送礼媾和。89年,图密善借口支持叛乱,处死了一大批元老显贵,招致众人不满。96年,图密善死于宫廷政变。

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期)
图密善死后,元老院推举参与政变的前执政官涅尔瓦为帝。涅尔瓦尊敬善待元老,元老院的权威得到一定恢复。但涅尔瓦相当不受军队和军事统帅的欢迎。为了争取军队支持,涅尔瓦在即位的第二年,挑选战功卓著的日耳曼总督图拉真作为养子,成功平息了军队的不满。

98年,涅尔瓦去世后,图拉真即位,他是第一个出身行省贵族的皇帝。图拉真继续执行涅尔瓦善待元老的政策,兴建公共设施,并积极对外扩张,图拉真时期是罗马帝国疆域最大的时期。从101年起图拉真就率兵入侵达西亚,至106年完全征服达西亚,设达西亚行省。图拉真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宣布过123天的节,并建造图拉真圆柱纪念。在105年,图拉真占领阿拉伯北部,设阿拉伯行省。114年,图拉真并入亚美尼亚,设亚美尼亚行省。图拉真继续东进,击败了帕提亚军队,于116年占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当年年底,图拉真兵抵波斯湾,他是罗马统帅中唯一一个到达过此地的。117年,图拉真病重撤军,设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两个行省。临终前宣布哈德良为养子。

图拉真死后,哈德良即位。哈德良转攻为守,放弃了图拉真在东方征服的土地,在北部边疆修建连绵的边墙一加强防守。哈德良将元首制向绝对君主制过渡,以自己的意志为最高法律。并大力加强骑士地位,使其成为一个专门的官僚阶层。他还设立元首顾问会,直接对他负责,执行他的指令,命令法学家编成《永久剌令》,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加强行省罗马化,缩小行省城市和罗马的距离。但在131年,哈德良禁止犹太人举行割礼、过安息日和阅读犹太律法引发了犹太人大起义,罗马军队耗时3年,屠杀58万犹太人,才把起义镇压下去,从此犹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138年,哈德良去世,病重时宣布安敦尼为养子。

安敦尼即位后,对外收敛边境大体无事,对内勤政爱民与元老院关系良好。罗马享受了20多年的太平盛世。161年,安敦尼去世。

安敦尼死后,帝位有两个养子维鲁斯和马克奥里略继承,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两帝共治。马克奥里略人称“哲学家皇帝”,著有《马上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主要阐述者。维鲁斯则是一个平庸的人。两人登基时,帝国边境形势严峻,帕提亚在162年入侵亚美尼亚,维鲁斯经过四年苦战才击退帕提亚人。接着又爆发了瘟疫,大量罗马人死亡。167年,日耳曼人又入侵,两位皇帝不得不率军征讨,由于财政拮据,皇帝卖掉皇冠上的珠宝以筹集军饷。169年,维鲁斯去世,帝国又恢复了一个皇帝的局面。马克奥里略为减轻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压力,允许他们定居帝国边境,这为以后的蛮族入侵埋下了隐患。175年,东方还爆发了将领卡修斯发动的叛乱。平定叛乱后,马克奥里略又开始了对日耳曼人的战争,试图吞并波西米亚,但在即将成功时,180年马克奥里略病死军中。罗马已经开始衰败了。
 这可是个巨大的题目。

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罗马帝国可以用来表示所有在罗马统治之下的土地。罗马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帝国。罗马疆域的全盛时期是图拉真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创立元首制,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一般被分为前期帝国(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193年—476年两个阶段。前期帝国经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贤帝时代)达到鼎盛。国家稳定、社会繁荣,被称之为罗马的黄金时期。后期帝国从三世纪危机起,经伊利里亚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国,至狄奥多西一世死后将帝国正式分为两部分(395年)。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部帝国直到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史学家更多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

罗马共和国在马略和苏拉的争权夺利中被削弱,紧跟着是凯撒对庞培的内战。在这些动乱中,许多元老院盖乌斯·屋大维议员阵亡、被处死、被谋杀或是自杀。元老院里充斥着前三头的支持者,后来则是后三头的支持者。
  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
  前27年,屋大维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元首(或可译作“第一公民”)、最高统帅(Imperator,或可译作“凯旋大将军”、“大元帅”)、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保民官、大祭司长、第一元老等,并获得了“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称号(以后的皇帝也有这些头衔)。屋大维的这场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屋大维在位期间,不断对外征战。经过对西班牙北部部落的连年苦战,在前19年完全征服了西班牙。从前16年起帝国出兵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建立了雷蒂安和诺里克两个行省。接着又出兵多瑙河中下游,建立潘诺尼亚和米西亚两行省。罗马在前12年到5年间经过连年征战,征服了莱茵河到易北河之间的土地。但新征服的土地不断发生暴动。9年,罗马将领瓦鲁斯在镇压日耳曼人起义的条陀堡森林战役中遭伏击而全军覆没,以至于罗马不得以放弃莱茵河到易北河间的土地。之后屋大维没有进行大的征伐,随后的百余年是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是五个地跨欧洲,亚洲,非洲之一的国家.
  屋大维在14年死后,传位养子提比略。提比略加强皇权,取消了公民大会的立法权和选举权,将近卫军集中到罗马以保卫皇帝,并制裁一切反对皇帝或是非议皇帝的言行,要求元老院只能和他发表相同意见。由于提比略独断专行,和元老院关系紧张,他于26年隐退到卡普里岛,并在那里统治罗马近十年。在37年,提比略被近卫军杀死在卡普里岛。
  提比略死后,近卫军立卡里古拉为帝。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军队拥立皇帝。卡里古拉患有精神病,不理国政,沉迷于娱乐活动。并喜怒无常,经常处死人或没收财产。他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骑为执政官。40年,他在罗马演讲鼓吹个人独裁,并神化皇帝。41年,卡里古拉被近卫军杀死。
  卡里古拉死后,近卫军拥立他的叔叔年迈的克劳狄即位。克劳狄改革政权机关,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中央有三个部门,即秘书处(掌内政军事外交)、财务处(掌财务)及司法处(掌法律),并提高骑士地位和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由此行省贵族也可以充任高级官员或是元老。克劳狄在位期间还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港以及大规模的输水管道。对外扩张方面,克劳狄又新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和毛里塔尼亚。54年,克劳狄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
  克劳狄死后,养子尼禄即位。尼禄是罗马史上著名的暴君,不理国政,残暴嗜杀,热衷于娱乐、演戏、玩女人,以“伟大的艺人”自居。64年,罗马发生大火,全城几乎全部焚毁,尼禄反而在宫中吟诗歌唱,在大火过后又修建新宫,号为“金宫”。时流言尼禄放火以便建造新宫,尼禄为消除流言,以基督徒为替罪羊,大肆捕杀基督徒。由于尼禄暴政,各地反抗不断,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巴勒斯坦更是爆发了犹太战争。此时,尼禄又到希腊进行长时间的艺术戏剧的巡回演出,称“希腊人是唯一能欣赏音乐的民族”。68年,西班牙地区的将军加尔巴造反自立为帝,元老院立即承认加尔巴为帝,宣布尼禄为祖国之敌并判处死刑。尼禄在逃亡途中自杀。

加尔巴称帝后,由于年老体衰无力控制局面,导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69年1月,下日耳曼总督维泰利乌斯称帝,同时加尔巴被部下奥索所杀,奥索自立为帝。3月,维泰利乌斯出兵与奥索争夺帝位,奥索战败自杀。7月,平定犹太人叛乱的将领韦帕芗称帝。10月,韦帕芗击败维泰利乌斯,结束了内战。

韦帕芗上台后帝国面临危机,他首先镇压各地起义,其中70年,他的儿子提图斯率兵进攻耶路撒冷,城破后屠城抢掠,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不计其数。为了弥补财政上的巨大赤字,他猛增税率,提高行省的税额,使他得到了足够的钱来整顿军事和内政。另外,韦帕芗统治时期大大加强了行省的地位。73年,他将各行省贵族加入元老院,并授予许多行省贵族罗马公民权,使行省贵族广泛参政。
  79年韦帕芗死后,儿子提图斯即位。提图斯为政温和,在他任内维苏威火山爆发埋没庞培城。提图斯于81年去世,弟弟图密善即位,传言提图斯为图密善所毒死。图密善专制独裁,以“主上和神”自居,蔑视元老院。对外扩张方面,图密善在南日耳曼取得了成功,但在对达西亚的战争中两次失利,不得不送礼媾和。89年,图密善借口支持叛乱,处死了一大批元老显贵,招致众人不满。96年,图密善死于宫廷政变。

图密善死后,元老院推举参与政变的前执政官涅尔瓦为帝。涅尔瓦尊敬善待元老,元老院的权威得到古罗马广场一定恢复。但涅尔瓦相当不受军队和军事统帅的欢迎。为了争取军队支持,涅尔瓦在即位的第二年,挑选战功卓著的日耳曼总督图拉真作为养子,成功平息了军队的不满。
  98年,涅尔瓦去世后,图拉真即位,他是第一个出身行省贵族的皇帝。图拉真继续执行涅尔瓦善待元老的政策,兴建公共设施,并积极对外扩张,图拉真时期是罗马帝国疆域最大的时期。从101年起图拉真就率兵入侵达西亚,至106年完全征服达西亚,设达西亚行省。图拉真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式,宣布过123天的节,并建造图拉真圆柱纪念。在105年,图拉真占领阿拉伯北部,设阿拉伯行省。114年,图拉真并入亚美尼亚,设亚美尼亚行省。图拉真继续东进,击败了帕提亚军队,于116年占领帕提亚首都泰西封。当年年底,图拉真兵抵波斯湾,他是罗马统帅中唯一一个到达过此地的。117年,图拉真病重撤军,设亚述和美索不达米亚两个行省。临终前宣布哈德良为养子。
  图拉真死后,哈德良即位。哈德良转攻为守,放弃了图拉真在东方征服的土地,在北部边疆修建连绵的边墙一加强防守。哈德良将元首制向绝对君主制过渡,以自己的意志为最高法律。并大力加强骑士地位,使其成为一个专门的官僚阶层。他还设立元首顾问会,直接对他负责,执行他的指令,命令法学家编成《永久剌令》,作为帝国的法律基础,加强行省罗马化,缩小行省城市和罗马的距离。但在131年,哈德良禁止犹太人举行割礼、过安息日和阅读犹太律法引发了犹太人大起义,罗马军队耗时3年,屠杀58万犹太人,才把起义镇压下去,从此犹太人被迫流浪世界各地。138年,哈德良去世,病重时宣布安敦尼为养子。
  安敦尼即位后,对外收敛边境大体无事,对内勤政爱民与元老院关系良好。罗马享受了20多年的太平盛世。161年,安敦尼去世。
  安敦尼死后,帝位有两个养子维鲁斯和马克奥里略继承,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两帝共治。马克奥里略人称“哲学家皇帝”,著有《马上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主要阐述者。维鲁斯则是一个平庸的人。两人登基时,帝国边境形势严峻,帕提亚在162年入侵亚美尼亚,维鲁斯经过四年苦战才击退帕提亚人。接着又爆发了瘟疫,大量罗马人死亡。167年,日耳曼人又入侵,两位皇帝不得不率军征讨,由于财政拮据,皇帝卖掉皇冠上的珠宝以筹集军饷。169年,维鲁斯去世,帝国又恢复了一个皇帝的局面。马克奥里略为减轻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压力,允许他们定居帝国边境,这为以后的蛮族入侵埋下了隐患。175年,东方还爆发了将领卡修斯发动的叛乱。平定叛乱后,马克奥里略又开始了对日耳曼人的战争,试图吞并波西米亚,但在即将成功时,180年马克奥里略病死军中。罗马已经开始衰败了。

马克奥里略死后,儿子康茂德继位。康茂德放纵荒淫,政事都交给宠臣和近卫军长官处理。182年,他的姐姐和一些元老试图暗杀他,事泄后,他处死了参与暗杀的所有人以及许多无辜者。康茂德残暴多疑,喜爱马戏、摔跤等体育活动,自称大力神转世。并穿上角斗士服装,参加角斗。康茂德的统治引起人民不满,许多人都密谋刺杀他,而康茂德变得更加乖僻暴虐。193年元旦,当康茂德宣布要以角斗士装扮担任当年执政官时,他的情妇给他喝了杯毒酒,随后就被近卫军长官派来的摔跤手掐死。
  康茂德死后,近卫军将城市长官珀蒂纳克斯扶上皇位,珀蒂纳克斯不过是傀儡,当他想整肃军纪时,马上就被近卫军杀死。珀蒂纳克斯死后,近卫军居然宣布将皇位拍卖,谁出钱多谁就可做皇帝。经过多人之间的竞争和讨价还价,朱利安努斯以近卫军满意的价格买到了皇位。但朱利安努斯没有一个追随者,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行省军队更是对他不屑一顾。叙利亚总督奈哲尔率先自立为帝。接着潘诺尼亚总督北非人塞维鲁造反,攻进罗马,元老院转而宣布塞维鲁位皇帝,处死了朱利安努斯。塞维鲁也将原来的近卫军以叛国罪的罪名全部处死,并以自己的士兵组成了新的,更为庞大的近卫军。

塞维鲁称帝后马上和已经称帝的奈哲尔开战,194年奈哲尔在伊苏斯战败。197年,塞维鲁又在里昂击败造反的不列颠总督阿尔拜努斯,从193年起的内战结束了。塞维鲁是军人,习惯独断专行,不把元老院放在眼里,将元老一个个撤下重要职位,以没有文化的骑士代替他们。塞维鲁的统治是以军队为后盾的,他大肆扩军,将罗马军队扩充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其中大多是外族人,并给尽一切手段笼络军队,给军队发高饷,奖赏军队毫不吝啬。塞维鲁在军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除了结束内战外,还在199年打败了帕提亚人,并入美索不达米亚。塞维鲁将皇权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步,他的法学家称塞维鲁不受一切法律的约束,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国是他的财产。208年,塞维鲁出兵不列颠,没有取得多大进展,211年病重死于约克。临终时对两个儿子的遗言是:“愿你们兄弟和睦相处,让士兵们都发财,不要管其他人。”
  塞维鲁死后,两个儿子卡拉卡拉和盖塔同时即位,不到一年,卡拉卡拉就杀了盖塔。卡拉卡拉又是一位暴君,杀了他的弟弟以及同党,他的妻子和岳父也被杀了,还有许多有名望的人。卡拉卡拉继续塞维鲁优待军队的政策,为了增加收入扩大税源,卡拉卡拉在212年颁布卡拉卡拉剌令,授予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以罗马公民身份。217年,卡拉卡拉在出征帕提亚时被近卫军杀死。接着,近卫军长官马克利努斯自立为帝,并以迪亚杜门尼安为共治皇帝。马克利努斯是罗马史上第一位不是元老只是骑士的皇帝。马克利努斯继位后在极其不利的条款下结束了与帕提亚的战争,又缩减军费,导致军队不满。218年,塞维鲁的妻妹朱丽娅·米萨煽动了一场叛乱,马克利努斯和迪亚杜门尼安被杀。
  米萨立她年仅13岁的外孙埃尔巴伽路斯为帝,罗马开始女人当政的时代。埃尔巴伽路斯崇拜东方诸神,和元老院的关系不好。222年,由于埃尔巴伽路斯无节制的淫乱,米萨杀死了他,并立自己的另一外孙14岁的亚历山大·塞维鲁为帝。亚历山大·塞维鲁时,皇帝与元老院的关系有所改善。帝国边境又爆发了危机,231年,亚历山大·塞维鲁去东方与波斯人作战,情况稍有好转,又要赶去西方抵抗日耳曼人。235年军队叛乱,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

亚历山大·塞维鲁死后,军队拥立马克西密努斯·特拉克斯为帝。马克西密努斯·特拉克斯出身低微,遭人鄙视,以残暴手段对待元老院和人民,结果在238年被元老院秘密指示近卫军杀死。接着,同年元老院推出四个皇帝,全部被杀。随后即位的戈尔迪安三世不过13岁,是近卫军的傀儡。244年,军队选举阿拉伯的菲利普登上皇位,他举办了罗马建国1000年的庆祝活动。249年,阿拉伯的菲利普被造反的将领迪西乌斯杀死。迪西乌斯又在251年与哥特人的战争中战死。继位的高卢斯统治时又爆发了一场持久的瘟疫。高卢斯在263年又死于士兵之手。继位的瓦勒良和加里恩努斯不得不率领两支大军,一支在东部对付波斯人,另一支在西部对付日耳曼人,这开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先河。259年,莱茵河地区的将领波斯杜穆斯自立为帝,建立高卢帝国,包括高卢、不列颠、西班牙大部。260年,瓦勒良在和波斯人作战时被俘。在267年,东部的巴尔米拉独立,将部分东方行省分裂出去。此时罗马帝国混乱到了极点,中央政权几乎瘫痪,皇帝不但要面对外部敌人,还要镇压造反的军队和人民起义。另外军队不断拥立新的皇帝,企盼更多的赏赐,赏赐不慷慨,皇帝就会被杀。268年,加里恩努斯改革军事,将军人全部脱离其他职务,成为职业军,又新设了一支后备军,驻扎在米兰,并以米兰为帝国的军事首府。改革后的军队其后成功击溃了东哥特人的进攻。

加里恩努斯改革军事后不到一年就被部下杀死,克劳狄二世即位。他先是打败了阿拉曼尼人,后来又击败了一支强大的哥特人军队,有“哥特征服者”的称号。克劳狄二世在270年死于瘟疫后,奥勒良即位,是他将罗马帝国重新统一,称号“世界光复者”。他在潘诺尼亚再次重创哥特人,结束了哥特人的入侵。接着又率军东征,从巴尔米拉手里收复了小亚细亚和叙利亚,随后攻进了巴尔米拉城,俘虏了巴尔米拉的女王奇诺比亚,在273年将巴尔米拉城夷为平地。同年,奥勒良击败了高卢帝国的君主泰特里库斯一世,将高卢、不列颠和西班牙重新并入帝国。在凯旋式上奥勒良展示了奇诺比亚和泰特里库斯。为了加强防守,奥勒良为罗马新建了一道长20公里,高6米的城墙,并放弃了达西亚,以便利用多瑙河天险防守。275年,奥勒良在出征波斯时被杀,元老院选举塔希图斯为帝,这是最后一次元老院推举皇帝。塔希图斯在位一年就被杀害,军队推出普罗布斯为帝,普罗布斯粉碎了日耳曼人分三路对高卢的入侵,并将汪达尔人驱逐出巴尔干半岛。282年,普罗布斯被杀后,即位的卡鲁斯在北方再次打败日耳曼人,并进攻波斯,一度占领了泰西封。283年卡鲁斯暴死后,弟弟卡里努斯继位。284年,近卫军长官戴克里先造反,在贝尔格莱德附近击败了卡里努斯,成为了帝国的统治者。

戴克里先称帝后,将元首制改为君主制。君主头戴皇冠、身穿名贵的丝袍、浑身上下金银珠宝,臣民需对君主形跪拜礼。另外,君主被当作神来崇拜,比如戴克里先就自称朱庇特化身。另外戴克里先实行四帝共治,东西部各有两帝,一为正职,称奥古斯都,一为副职,称凯撒,最高权力属戴克里先。并且规定,副职为正职的养子和女婿,在正职在位20年,须让位给副职。就这样,东方奥古斯都戴克里先驻尼科米底,统治色雷斯、东方、亚细亚、埃及和本都,凯撒伽列里乌斯驻塞萨洛尼基,统治马其顿、默西亚。西方奥古斯都马克西米安驻米兰,统治意大利、雷蒂安、伊利里亚和阿非利加,凯撒君士坦提乌斯一世驻特里尔,统治不列颠、高卢和西班牙。戴克里先还缩小行省的规模,划分了100多个行省,并设立了行政区,十几个行省为一行政区,地方总督不任军职。
  戴克里先改革军事,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边防军用于抵抗外部入侵,巡防军用于镇压人民起义和造反的军队。他还缩小军团的规模,增加军团的数量,以便调度,由于戴克里先四分帝国,每个皇帝都有大量士兵,这大大加重了帝国的经济负担。所以,戴克里先又实行新税制,人头税方面,规定成年男子为一头,女子为半头,土地税方面按粮田或果园的类型以及面积征税,城市居民方面按各种行业征税,另外官吏、退役老兵、奴隶免税。为了保证税源,戴克里先颁布法律,不许农民自由迁徙以及手工业者、商人等不得改行,甚至规定必须子承父业。戴克里先还改变币制和调整物价,但都不成功。
  戴克里先在位20年后,于305年退位,同时马克西米安也退位。在西方,即位的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仅在位一年多,就在不列颠去世,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即位。君士坦丁一世即位时只占不列颠和高卢,其余地区在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的控制之下。312年,他击败了马克森提乌斯,统一了西方。在东方,伽列里乌斯在311年去世后,即位的李锡尼乌斯击败了占有埃及和部分亚洲领土的马克西密努斯·代亚,统一了东方。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乌斯颁布了米兰剌令,宣布基督教合法。314年,两人爆发了冲突,未分胜负。323年,两人再战,李锡尼乌斯战败,君士坦丁成为了帝国的唯一统治者。

君士坦丁大帝开始统治时便在帝国各地疲于奔命,他采取了类似于戴克里先的办法,任命三个儿子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君士坦斯为凯撒,各统治帝国的一部分。君士坦丁统治巴尔干和黑海地区,君士坦丁二世统治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统治东方和埃及,君士坦斯统治意大利和阿非利加。君士坦丁改革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四个大行政区,下为行政区,再下为行省。在经济方面,他继续戴克里先的政策,规定职业世袭和并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并颁布法律重申奴隶主有权杀死奴隶。军事方面,君士坦丁废除近卫军,以帕拉丁骑兵卫队取代,并大量招募蛮族进入军队。君士坦丁恐怖手段来强行招兵,拒不当兵的可能会被处死。君士坦丁另外又大兴土木,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旁修建新都君士坦丁堡,号称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建造花费无数,经6年直到330年才初步建成。在宗教方面,君士坦丁在325年召开尼西亚会议,确定了许多基督教基本教义,并将阿里乌斯派斥为异端。337年,君士坦丁病重,在死前他接受了洗礼。
  君士坦丁一死,罗马帝国发上就爆发了争夺帝位的混战,君士坦丁二世、君士坦斯、马格嫩提乌斯先后被杀,353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成为了唯一的统治者。361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堂弟背教者朱利安造反,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征讨朱利安时死去,朱利安取得政权。朱利安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上台后就实行反基督教政策,大力扶助多神教,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异端,大肆攻击基督教,教堂被焚毁和抢劫,基督徒被赶出军队和学校,朱利安本人还写书攻击基督教。在其他方面,朱利安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制止了通货膨胀。在军事上击败了日耳曼人,并入侵波斯,占领泰西封。363年,朱利安在波斯阵亡。即位的约维安取消了朱利安的反基督教政策。
  ●瓦伦蒂尼安王朝
   364年,多瑙河军官瓦伦提尼安一世被军队立为皇帝,接着他把东部的帝国分给弟弟瓦伦士。瓦伦提尼安一世驻米兰,瓦伦士驻君士坦丁堡。376年,瓦伦提尼安一世去世,瓦伦提尼安二世继位。378年,瓦伦士在亚德里亚那堡于哥特人的作战中阵亡,随后东部由格拉蒂安和狄奥多西共治。格拉蒂安在383年死去,狄奥多西与哥特人讲和,允许他们在境内定居,参加军队和担任官吏。他又让西部的瓦伦提尼安二世让给他一片土地,在388年他击败了西部的篡位者马格努斯·马克西穆斯和弗拉维乌斯·维克托父子。392年,瓦伦提尼安二世在维也纳被杀。
  ●狄奥多西王朝
   狄奥多西一世在392年瓦伦提尼安二世被杀后,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反对一切异教和异端。狄奥多西一世在394年击败了西部的篡位者欧根尼乌斯后,成为了帝国的唯一统治者,这是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次统一。395年狄奥多西去世,他把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分给长子阿卡迪乌斯,西部分给幼子霍诺里乌斯。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不断入侵罗马帝国。而东西罗马帝国不是团结起来一致抗敌,而是坐视阿拉里克强大,希望他去攻击对方。405年冬,阿拉里克突破了罗马帝国的莱茵河防线,罗马没有有效的抵抗,实际上等于放弃了高卢大部分地区。407年,驻守不列颠的将领君士坦丁三世造反,西罗马帝国企图使阿拉里克去攻击君士坦丁三世,阿拉里克要求4000磅黄金为代价。随后,由于罗马先答应而后食言,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在拉韦纳的皇帝霍诺里乌斯龟缩不出。阿拉里克包围罗马,罗马城内爆发了饥荒和瘟疫,元老院和阿拉里克媾和,交出了5000磅黄金、30000磅白银一起其他许多贵重物品和财宝。409年,阿拉里克第二次包围罗马,扶立了一个傀儡皇帝,而霍诺里乌斯在东罗马帝国的支援下才保住皇位。410年,阿拉里克第三次包围罗马,城内的奴隶为阿拉里克打开了城门,阿拉里克的蛮族军队在城内任意抢掠三天,大获而归。而罗马则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此后十年内,霍诺里乌斯的共治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三世成为帝国的军事首脑,帝国稳定了一段时间。418年,西哥特王国建立,首都图卢兹,这是在罗马帝国境内第一个建立起来蛮族王国。423年,霍诺里乌斯死后,瓦伦蒂尼安三世即位。439年,汪达尔-阿兰王国建立,首都迦太基,并建立了自己的海军,不停从海上袭击罗马帝国。451年,匈奴人首领阿提拉统兵五十万入侵,被帝国名将埃提乌斯联合西哥特王国击退。埃提乌斯又多次击退蛮族的进攻。而454年爆发了马克西穆斯之乱,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阴谋先后杀死埃提乌斯和瓦伦蒂尼安三世,随即自己称帝。455年,汪达尔人首领盖塞里克趁乱入侵,攻进罗马,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被杀,全城被洗劫一空。
  在此之后,西罗马帝国已经无法维持,在苟延残喘。西部后来又出现过八个皇帝,但都是傀儡。实权掌握在蛮族出生的军事首领中。李希梅尔当政16年间,废阿维图斯、墨乔里安、利比乌斯·塞维鲁,杀死东帝扶立的皇帝安特米乌斯,立奥利布里乌斯。冈多拜德执政时,立格利塞里乌斯。在475年欧瑞斯特当政时,干脆将自己的儿子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立为皇帝。476年,奥多亚克废黜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将西罗马帝国的国徽转让给东罗马帝国,西罗马  從羅馬帝國到法蘭克王國
:羅馬帝國
前509年,羅馬建立了羅馬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期。

前1世紀,就有凱爾特人在萊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也被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國、比利時、義大利一帶,被稱為高盧。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蘇之後、羅馬共和國後來的國家元首凱撒率軍征服高盧,使之成為羅馬共和國的一部分。3世紀後,羅馬帝國勢力開始衰退。

前5世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居住著另外一些部落,他們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從370年左右,羅馬就已分裂為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的首都在梅蒂奧拉努(今米蘭),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但耐人尋味的是,東、西羅馬帝國彼此並非敵對關係,反而在很多方面密切合作,同聲共氣。此後100年間,羅馬城多次被外族攻佔和血洗,西羅馬帝國的實力和威嚴一落千丈。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解體,末任羅馬皇帝自己發出退位詔,宣布西羅馬帝國不復存在,帝國的所有殖民地均可自行獨立。東羅馬帝國卻得以保留,即後來的「拜占庭帝國」。

西羅馬帝國雖然于476年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廢黜。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的統治一直持續到486年,那一年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法蘭克人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國的前身法蘭西亞(Francia)。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800年王國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統一了今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北義大利、奧地利西部、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 凡爾登條約與三分帝國
843年,凡爾登條約將查理曼帝國一分為三。840年,查理曼之子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843年,路易一世的三個兒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塔爾(795年—855年)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稱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稱為西法蘭克王國。這些基本上是後來義大利、德國和法國三國的雛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時候的9世紀早期,于5世紀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的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等部落的後裔也在不列顛島上形成統一的英格蘭王國。


[] 薩克森王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宗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參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哈布斯堡王朝時的帝國徽章自奧托一世(奧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來,每一位德意志國王都希望獲得皇帝名號。在薩克森與法蘭克尼亞兩朝,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並時常因主教敘任權問題與教宗發生衝突。然而隨著德意志各諸侯離心傾向的加劇,皇帝的地位不斷下降。1356年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頒布《金璽詔書》(《黃金詔書》)以後,皇帝實際由選侯選舉產生,形同虛設。16世紀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試圖重振皇權的努力,也因歐洲各國的聯合反對而作罷。


[] 與拜占庭帝國的關係
拜占庭帝國,乃是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大帝於330年遷都拜占庭,並改名為君士坦丁堡,將羅馬帝國划為東、西兩部分,其中的東羅馬帝國,在中世紀稱為拜占庭帝國。從歷史上看,繼承羅馬正統的理應是拜占庭帝國而不是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

[編輯] 神聖羅馬帝國的衰弱
神聖羅馬帝國到了12世紀至13世紀期間,皇帝因為缺乏強大的王室領地,來作為稅收來源和王權擴張的基礎,中央政府的勢力逐漸衰弱;由於資本主義發展而富庶的義大利地區北部城市,如威尼斯、佛羅倫斯等等,持續地吸引著皇帝的注意和精力,帝國的權力落入王公貴族手中。此外,帝國又欠缺公認的王室繼承法,因此一旦國王去世,往往造成各選帝侯繼任皇帝的紛爭,因而導致帝國的內戰和陷入無政府狀態。繼位皇帝必須以武力戰勝其他不支持的諸侯,或者必須想辦法贏得多數諸侯的擁戴,才能維繫皇帝的權威;在這種情況之下,使得神聖羅馬帝國雖然擁有大一統的「國家」之名,實際上卻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鬆散的「邦聯組織」。神聖羅馬帝國相對於拜占庭來說是一個可笑的國家。


[] 法國大革命與神聖羅馬帝國覆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博愛」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準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義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佈「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後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義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Austerlitz)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崙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 評價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這樣評價它:「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回答:2009-06-06 12:18 共0条评论...评论 ┆ 举报
天天向上
[新手] 罗马帝国建立者是屋大维(Octavius,公元前63至公元14)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将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至此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罗帝国被称为“拜占廷帝国”1453年,土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灭亡了拜占廷。   
国家地理
[大师] 1,帝国简介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个古代罗马的国家,在当时占据了整个地中海。通常把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时期(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时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年~284年)。罗马本来使用拉丁语,但随着领土扩张至希腊、中东一带,希腊语变成了主要语言。就连当时成书的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成。由于语言上的分歧,罗马帝国在五世纪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罗马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对外扩张,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级大国。

  2,罗马帝国的建立

  罗马帝国诸行省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

  前27年,屋大维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元首、元帅、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祀长、首席元老等,并获得了“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3,前期帝国时期

  自屋大维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进入前期帝国时期。屋大维在位期间,对外征战,将帝国版图扩大到了多瑙河以北。屋大维的统治为随后的百余年带来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14年奥古斯都逝世,养子提比略继位,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到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时,对外发动战争,攻占了不列颠南部、日耳曼尼亚、叙利亚和非洲北部地区。到尼禄继位(54年-68年在位),由于他统治残暴,引起人民反抗,并导致了犹太战争。经过一些行省总督争夺皇位的内战,韦斯巴芗最后在69年建立了弗拉维王朝。

  弗拉维王朝经过提图斯和图密善两位皇帝的统治,涅尔瓦于96年继位,开创了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五贤帝时代。这五位皇帝谦虚,爱戴臣民,这段时期也是自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罗马帝国的基础设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货币制度都在这个年代得到统一,并通行全国。有文人将这个年代称讚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五贤帝时代权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个皇帝选择其承继人,然后收养他为义子,如此避免了权力交替前后的政治动乱。由于这些皇帝没有血缘关系,五贤帝时代不能算为一个朝代。以下为五贤帝时代的五位皇帝。

  96年- 98年涅尔瓦 (Nerva)

  98年-117年图拉真 (Trajan):在位时开拓疆土,在他死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极限。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海。

  117年-138年勇帝哈德良 (Hadrian)健全了帝国的官僚机构

  138年-161年安东尼比约 (Antoninus Pius):此时罗马帝国达到极盛。

  161年-180年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此时帕提亚帝国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帝国的实力开始出现颓势。

  180年马可·奥勒留被杀,由亲生儿子康茂德 (Commodus)继位。181年康茂德被杀,安东尼王朝告终。

  4,后期帝国时期

  181年 - 284年间,随着叛乱事件增加,军队的力量不断增强,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施政。50年内有26位军人篡位,历史将这些篡位者称为“军人皇帝”,也称为三十僭主。这一时期也被称为3世纪危机时期。塞维鲁王朝(181年~205年)灭亡后,政局混乱,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年~273年) ,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年~272年)。奴隶和隶农起义遍及意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国政权,最终把这个混乱局面收拾过来。他把皇帝的权力、以及整个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两位正帝(奥古斯都)及两位副帝(凯撒)共同治理,使罗马帝国得到暂时的安定,称之为多米那特制(也叫四帝共治制)。当时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个正帝的位置给了马克西米安,让他统治帝国的西部,而自己则成为东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统治者是戴克里先。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分裂的渊源。另一方面,虽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对基督教的迫害失败,使他死后再次引来混乱。

  306年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统一帝国,废除四帝共治制。虽然同样强力执行专制,但却选择和基督教势力妥协,并于西元313年公布米兰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与此同时,将国都迁往东部拜占庭,并改国都名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分治帝国。

  狄奥多西一世( 379年~395年在位)当政时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动摇了帝国的政权。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  当伊朗人种的游牧民(斯基泰人和萨尔马特人)占据着草原地带西部即南俄罗斯时,无疑地还包括图尔盖河流域和西西伯利亚;草原地带的东部是处于突厥-蒙古种民族的统治之下。其中在古代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是以"匈奴"一名而被中国人所知。匈奴一名与后来罗马人和印度人称呼同一蛮族的名称(Huns〔Hunni〕和Huna)是同词源的。可能这些匈奴人(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在公元前第9和第8世纪时已经被中国人称为严狁。更早一些的时候,他们可能被称为"草粥",或更含糊地被叫作"胡人"。在历史的黎明时期,中国人所知的胡人是指那些当时居住在中国边境上,即在鄂尔多斯、山西北部和河北北部的那些民族。马斯佩罗推测:所谓北戎即"北部之戎",分布在今天的北京西部和西北部,是一支胡人部落。其他的部落在公元前第4世纪时已经归降于赵国的中国人。赵武灵王(大约公元前325-298年在位)甚至从他们那里夺取了山西最北部(大同地区),实际上还夺取了今鄂尔多斯北部地区(约公元前300年)。正是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游牧民的进攻,秦国(陕西)和赵国(山西)的中国人都改他们的重车兵为灵活的骑兵。这一军事改革带来了中国服装上的彻底变化;弓箭时代的长袍被从游牧民那里学来的骑兵裤子所取代。从游牧民哪里,中国武士们还模仿了羽毛装饰的帽子、"三尾服"和后来对名为"战国时期"的艺术起到很大作用的"带扣"。也正是为了防御匈奴,赵国及其邻近诸国的中国人开始沿其北部边境垒起最初的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和完成了城墙的建筑,成为了长城。
  据中国史家司马迁记述,正是在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匈奴似乎成为一支统一的、强大的民族,他们由一位名叫单于的首领统帅着,单于的全名汉文译音是撑犁孤涂单于,中国人把这些词解释为"像天子一样广大的首领"。在这些词中可以发现突厥-蒙古语词根,特别是"撑犁"是突厥-蒙古语词(Tangri,天国)的译音。在单于之下,有两个最大的官职,即屠耆王,意为左右贤王。汉文译音"屠耆"与突厥字(doghri)有关系,意思是"正直的"、"忠实的"。就基本上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所能谈到的固定居住地而言,单于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山区,以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这儿。左贤王--原则上是单于的继承人--住在东面,可能在克鲁伦高地。右贤王住在西面,可能像阿尔伯特·赫尔曼认为的那样,在杭爱山区、今乌里雅苏台附近。接下去,匈奴统治集团内依次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然后是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这个游牧民族,在行进时被组织得像一支军队。一般行进的方向是朝南,这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已成为习惯;类似的现象在匈奴的后裔、6世纪的突厥人中,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中都可以看到。

  中国人描绘的匈奴肖像上的特征,我们在他们的继承者突厥人和蒙古人身上也可以看到。威格尔概括道:"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领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头部除了头顶上留着一束头发外,其余部分都剃光。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
  上述服装的一些细部,特别是裹齐踝部的裤子,对匈奴人与斯基泰人来说都是共同的。有许多习惯也是相同的:如葬礼上的牺牲。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在酋长(或首领)的墓上,割开其妻子及随从们的喉咙,至于匈奴人,其人数达到上百或者上千。希罗多德(IV.65)记载,斯基泰人将敌人的头盖骨在沿眉毛平处锯开,在外面用皮套蒙上,里面嵌上金片,作为饮器使用。《前汉书》证实了匈奴人中有同样的习惯。这一习惯特别是从老上单于用月氏王的头盖骨来饮酒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确实,匈奴和斯基泰人都是把头看作战利品的。希罗多德(IV.64)曾提到斯基泰人在战利品中展示他们砍下的敌人的头颅以及挂在马缰绳上的头皮,以示夸耀。

  在匈奴的后裔,即公元第6世纪的突厥人中,一个战士坟墩上的石头,其数目是与他一生中所杀敌人的数目成比例。这种嗜血性的风俗也同样盛行于印欧种和突厥-蒙古种的游牧民中。斯基泰人用敌人的血洒在插在一个小土堆上的神圣的短弯刀上,以及喝一杯被他杀死的第一个敌人的血。匈奴人在订盟约时,要用人头盖骨制成的容器喝血。在悼念死者时,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用小刀把脸划破,"让血和泪一起流出来"。

  像斯基泰人一样,匈奴人基本上是游牧民,他们生活的节奏也是由他们的羊群、马群、牛群和骆驼群而调节。为寻找水源和牧场,他们随牧群而迁徙。他们吃的只是畜肉(这一习惯给更多是以蔬菜为食的中国人很深的印象),衣皮革,被谢裘,住毡帐。他们信奉一种以崇拜天(腾格里)和崇拜某些神山为基础的、含混不清的萨满教。他们的单于或者最高君主,在秋季召集全体匈奴人(这个季节马最壮)课校人畜。所有的中国著作家都把这些野蛮人描述成顽固的掠夺者,他们会出其不意地出现在耕地边缘,侵袭人畜和抢劫财产,然后在任何还击可能来到之前带着战利品溜走。当他们被追赶时,他们的战术是引诱中国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在自己不遭埋伏的情况下,以雷雨般的箭惩罚追赶者,直到他们的敌人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由于他们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这些方法相当有效。在从最初的匈奴到成吉思汗时期的所有草原居民中,这些方法都很少变化。对于所有那些由马上弓箭手组成的部落,无论是东方的匈奴人或是西方的斯基泰人,这些方法都是共同的。正如希罗多德所陈述的,斯基泰人对付大流士就是采用同样的策略。大流士及时地意识到这种危险,并且在这种"退出俄罗斯"可能终止灾难的来临之前就撤退了。有多少中国将领后来因为缺乏这种谨慎,他们受到匈奴人佯装逃逸的蒙蔽而进入沙漠荒凉之地,在那儿遭到了屠杀呢?

  至于匈奴在突厥-蒙古种各民族中的语言位置,一些作者,如白鸟库吉倾向于把他们归入蒙古种人。相反,伯希和从汉文译本所提供的反复核对的几次巧合中,认为全面来看,这些匈奴人应该属于突厥种,特别是他们的政治领导人。  48 
西迁至东欧伏尔加河一带,4世纪时向日耳曼进攻,引发了日耳曼人大举进入罗马帝国,从而使罗马灭亡。 
 
 
一直向西到了欧洲 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也曾有一时荣耀 终因文化而衰落匈牙利是其后裔一、北匈奴退出蒙古高原汉武帝对匈奴的猛烈反击,大伤了匈奴的元气。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了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而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将陈汤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为理由消灭掉了,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东汉初年,在匈奴贵族中反汉的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而当时东汉刚刚建立,国力还属于恢复期,因此,直到汉明帝时,才发动了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73年,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窦固、耿忠的汉军一直追击到天山一带,并夺取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89年,窦宪、耿秉率领汉军大败北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公元91年,汉军再次出击北匈奴,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只得向西逃窜。至此,东汉对北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与汉为敌的北匈奴,则受到汉与南匈奴的合击,已无法在漠北蒙古高原立足,只得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二、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伊犁河流域与其说是西迁,还不如西逃贴切一些。在公元91年北单于战败后,率残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其立足后,仍然出没于天山南北,实施掠夺。公元119年,北匈奴攻陷了伊吾(今新疆哈密),杀死了汉将索班。为了对付西域的北匈奴,东汉朝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班勇于公元124年、126年两次击败北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在班勇离职后,北匈奴势力又重新抬头,汉将斐岑于137年率军击毙北匈奴呼衍王于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公元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击败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开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三、北匈奴西迁的第二站:锡尔河流域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流经今天的乌兹别克、哈萨克等国,注入咸海。在汉时,这里是康居国。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汉朝的反击,已无法立足,大约在160年左右,北匈奴的一部分又开始了西迁,来到了锡尔河流域的康居国。至于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动,因为缺乏史料记载,就不得而知了。四、北匈奴西迁的第三站:顿河以东、里海以北大约在公元290年左右,北匈奴出现在顿河以东的阿兰国,这段历史在我国《北史.西域传》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中,都有过记载。北匈奴杀死了阿兰国国王,彻底征服了阿兰国。五、北匈奴西迁的第四站:顿河以西、多瑙河以东凭借着在阿兰国的休整和补给,北匈奴彻底恢复了元气,掠夺、贪婪的本性让他们对顿河以西的草原垂涎不已。公元374年,匈奴在大单于巴兰姆伯尔的率领下,渡过了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了进攻,东哥特人哪里是匈奴人的对手,经过奋战,依然惨败,一部分东哥特人只得向西逃窜,逃到了西哥特人那里,匈奴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西哥特人在德涅斯特河(流经今天的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摆下军阵,准备迎击匈奴,而匈奴人则趁夜晚偷偷从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然后抄袭西哥特人军阵背后,西哥特人惨败,只得向西逃窜至多瑙河。后经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东、西哥特人得以渡过多瑙河,进入到罗马帝国避难。此后,由于罗马帝国对哥特人残酷的压榨,逼迫哥特人又起兵反叛,公元378年,罗马帝国皇帝瓦连斯亲征哥特人,结果被哥特人杀死,帝国遭受到沉重打击。而此时的匈奴,由于占据了南俄罗斯大草原,暂时稳定了下来。六、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的活动在打败哥特人,占据南俄罗斯草原后,匈奴人得以休整,人口开始急剧增加,同时,小部分的匈奴骑兵仍然在骚扰临国:一股匈奴骑兵渡过了多瑙河,与哥特人一起骚扰罗马帝国;另一股匈奴人,于公元384年进攻美索不达米亚,攻占了爱德沙城;还有一股匈奴人于396年,侵入了萨珊波斯帝国。整体而言,匈奴人这段时期,基本是以在南俄罗斯草原休整为主,为下一步的大规模入侵积蓄力量。七、匈奴乌尔丁大单于的活动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而此时的匈奴正处于乌尔丁大单于的统治。乌尔丁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曾对东罗马帝国色雷斯省总督说过,凡是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只要他愿意,他都能征服。公元400年,匈奴在乌尔丁大单于领导下,又开始向西大规模入侵,一举夺得了整个多瑙河盆地,并一度攻入了意大利,这一事件的连锁反应就是逼迫多瑙河流域的各部族为躲避匈奴人,只得向西罗马腹地进军,公元410年,西哥特人攻陷了西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西罗马帝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乌尔丁大单于的宏图大志还未实现就一命呜呼了,公元408年,乌尔丁率军骚扰东罗马帝国,在抢得大量财物准备撤退时,遭罗马人的袭击,乌尔丁大单于就这样战死在沙场。八、匈奴帝国的建立在疆土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以匈牙利平原为统治中心的匈奴帝国,在奥克塔尔大单于时已基本建立起来,单于王庭稳定在今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附近,这个军事帝国成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最严重的威胁。乌尔丁大单于死后,匈奴帝国沉寂了一段时间,而在奥克塔尔大单于率领下,匈奴帝国又开始兴盛起来,奥克塔尔死后,他的兄弟卢加继承了王位。卢加大单于在公元422年和426年两次蹂躏东罗马帝国的色雷斯和马其顿,逼迫东罗马帝国皇帝向匈奴帝国年贡350磅黄金,此后,东罗马帝国又被迫在边境向匈奴帝国开放互市,来确保边境的安宁,匈奴人的荣耀终于在西方找了回来。九、阿提拉大单于统治的确立434年,卢加单于去世,他的两个侄儿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王位,各掌管一部分领土。两位单于即位不久,便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要求东罗马皇帝交出匈奴的叛逆,还要年贡翻番,由350磅黄金上涨到700磅黄金,东罗马皇帝受武力胁迫,只得答应。445年,布列达单于神秘的遇刺身亡,阿提拉成为匈奴帝国唯一的大单于。阿提拉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在他的率领下,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对匈奴的恐惧之中,匈奴帝国的鼎盛时期来到了。十、鼎盛时期的匈奴帝国阿提拉大单于独自掌权后,马上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不过战争的矛头却指向了北欧和东欧。在北欧和东欧,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躲避匈奴人,逃亡到英伦三岛,而许多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战败,纷纷向匈奴投降。在巩固了东方和北方后,阿提拉大单于在447年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匈奴的骑兵一直深入到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的温泉关,严重威胁到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全,东罗马帝国皇帝被迫求和,双方在448年签定和约,东罗马除了马上向匈奴支付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也由700磅黄金涨到2100磅黄金。至此,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而东罗马帝国经过匈奴的长期劫掠和年贡的沉重负担,财富已基本耗尽,于是,阿提拉大单于又将目光投向了西罗马帝国。十一、阿提拉的高卢战记450年,阿提拉大单于在完成了对东、北、南的征服后,将矛头指向了西罗马帝国。该年,阿提拉派使者来到罗马,要求娶西罗马皇帝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为妻,并要求西罗马帝国拿一半的国土作为嫁妆。如此过分和羞辱的要求,自然遭到西罗马皇帝的拒绝,于是阿提拉大单于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当年,阿提拉集结了大批匈奴战士以及被征服民族的仆从军,号称50万,渡过莱茵河,向西罗马的高卢(今法国)发动进攻。高卢的城市就如同草原上猎物一样,被匈奴人一个接一个地摧毁,最终匈奴军主力又围攻高卢重镇奥尔良。此时,面对共同的敌人,西罗马人和西哥特人暂时放下他们的争斗,组成联军来救援奥尔良。面对联军,阿提拉放弃了对奥尔良的围攻,开始机动迂回,寻机与敌决战。公元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军与西罗马、西哥特联军,在今天的巴黎市郊展开了大决战。战斗打得非常惨烈,仅过了一天,双方战死者就达15万人,最终,西哥特国王战死,余部也撤离战场,而匈奴也损失惨重,无力再进攻,只得退回莱茵河,重新积聚力量。十二、上帝之鞭对西罗马的惩罚452年,得到休整的匈奴帝国再次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被称做“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开始了对西罗马的惩罚。阿提拉率领的匈奴军队翻过了阿尔卑斯山,攻入了意大利。意大利北部地区遭到了匈奴人疯狂的攻击,北部所有的城市都被匈奴人摧毁。此后,匈奴人攻占了重镇阿奎莱亚,挥师直捣帝国的首都罗马城。西罗马皇帝万分惊恐,只得派罗马教皇利奥一世与匈奴人议和。此时,匈奴军中突发瘟疫,而东罗马帝国的援军也快到达罗马城,因此,阿提拉便答应议和,但在撤军前仍扬言,如果西罗马皇帝不把他的妹妹荷诺利亚公主送到匈奴,他还会来攻打西罗马。就这样,罗马人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满载着抢夺来的财物扬长而去,只留下意大利北部的一片废墟。十三、阿提拉神秘的死亡与匈奴帝国的瓦解453年,阿提拉大单于又娶了一名少女为妃,然而在新婚之夜,阿提拉却神秘地死在了婚床上。阿提拉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了内战,匈奴帝国在瞬间瓦解崩溃了。匈奴帝国的内战,给了被奴役民族以机会,454年,东哥特、吉皮底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人被迫又退回了南俄罗斯草原。在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妄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了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战争,遭到失败。468年,他又发动了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自己战死沙场,从此匈奴人逐渐沉寂了下去,直至被历史彻底遗忘。后记匈奴帝国崩溃不久,深受匈奴摧残以及匈奴引发的蛮族西迁影响的西罗马帝国也彻底走向了绝路,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攻占了罗马城,末代皇帝、6岁的罗慕洛被俘虏,西罗马帝国自此灭亡,标志着欧洲封建时代的开始
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外国人。匈奴在中国、东胡、乌孙等国的多次打击下,分裂衰败。南匈奴向中国投降,被匈奴被灭族。向中国投降的南匈奴在西晋后期造反,建立“汉国”。(取名汉,是因为当时的匈奴首领自认为是汉朝皇帝的亲属。)这个汉国消灭了西晋,但旋即被羯人建立的赵国消灭。其民族被灭族。匈奴从此在中国消失。契丹人是唐朝的附庸,唐朝衰败,它们霸占中国内蒙中部地区独立。后来吞并了中国辽东、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代,建立契丹辽国。被女真消灭。大部分女真人和中国人杀害;少部分隐姓埋名,混入中国人当中;少部分人向女真投降,当了亡国奴,后来也混入中国人中;还有少部分,在新疆建立流亡政府,被蒙古消灭,混入中亚各个民族中。胡人是中国对北方、西方(西域)外国人的泛称。唐朝时期,多指西域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中亚人。现在他们建立了伊朗、印度、哈萨克、伊拉克等国。突厥人原来是柔然人的附庸,靠打铁为生。后来被北周扶植,消灭了柔然。大部分柔然人投靠突厥,突厥于是强大。成为隋唐时期中国主要敌人。后来分裂。东突厥向中国投降,后被回鹘吞并,称为现在维吾尔族的祖先,西迁入新疆南部、中亚等地。西突厥被中国打散,西迁到西亚,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土耳其就是突厥,突厥就是土耳其
  日尔曼人最早由公元前5世纪,分布在欧洲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岸的一些部落构成。他们自称德意志人,日尔曼人是克尔特人和罗马人对其的称呼。日尔曼人后与当地其他民旅结合,成为近代德意志、奥地利、卢森堡、荷兰、英吉利、瑞典、丹麦、挪威等旅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