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儒家文化沉淀,造就“千古第一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41:48
 

千年儒家文化沉淀,造就“千古第一村”


  
如果说婺源是一个恬静安详的古村落,那么在几百公里外的深山中,还有一个更具特色的村子,那就是流坑。流坑可以算是一个传统文化冷藏库”, 太多难得一见的文化仍在这里延续,与婺源相比,这里是深沉的。

  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流坑的发现纯属偶然,而这偶然的发现却具有惊世的意义。这座始建于五代,兴起于宋代,衰微于元代,繁荣于明代,败落于晚清、民国的古村,全村统姓“董”,尊汉代大儒董仲舒为始祖,历史上先后出了文武两状元、两朝四尚书、34名进士和100多名举人。真可谓“百代不渐,千年不散”,是“中国封建社会沿革变迁活化石”、“中国耕读文明的博物馆”、“长江流域历史文化带的活标本”;从五代南唐建村以来,其科举之盛、仕宦之众、爵位之崇、经商之富、建筑之全、艺术之美、家族之大、延续之久,在江西独一无二,在全国也难得一见。流坑村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流坑董氏依靠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来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村中封建宗族活动的遗存随处可见,特别是那版本众多的谱牒和遍布村巷的祠堂,更是难得的人文景观。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浓缩的历史。站在乐安流坑状元楼上俯视古建筑群,感觉到它是一艘流动飞扬的农耕文明之舟,从南唐五代起航,穿越漫漫历史长河,迎风扬帆,一路浩荡驶来……

  流坑村“七横一竖八条街巷”的巷道全部由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成,斑驳凹凸,行走其间,足以享受现代文明的“足部按摩”。由天然鹅卵石砌就的排水沟与巷道平行,全村的天然雨水和生活用水通过条条排水渠道汇流入村西一条人工挖掘的长湖,名为“龙湖”,然后通过与乌江相通的龙湖流入乌江。几百年前这种道路与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至今令人赞叹。

走在流坑一纵七横的特色街道上,那些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建筑以及斗拱层叠、飞檐腾空的明清遗址,精雕细琢、独具匠心的照壁、窗棂、雀替等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深厚的文化积淀可见一斑。在迷宫般的流坑村有八条大巷,巷巷都有祠堂,至今村中还散布着50多座旧祠堂。董氏最早的祠堂建于元末,据万历十年修全族大成谱时,记载流坑村内共有24座祠堂。这进一步证明了流坑村耕读的传统。置身流坑古建筑群,那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鳞次栉比;马头墙黑白分明,仰天昂起;木雕细腻精致,栩栩如生;彩绘意境深远,赏心悦目;数以百计的匾牌和对联,都来历久远,寓意深厚。真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每座门楼和牌坊,每片题匾,甚至一砖、一瓦、一树、一石,都强烈地刺激着人的大脑皮层,激活着人的想像细胞。即使历史知识再贫乏,想像力差,也能想像到流坑昔日的繁华与荣耀。

宗法制度宗族理念造就了流坑董氏文化的渊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举人出身的董燧,他退休后隐居乡里,为了兴宗振族宣扬儒家道脉与规范以达到封建士大夫的理想;光宗耀祖,他不惜余力修谱建祠严明族规,在精神上增强了家族凝聚力形成了董氏宗族文化千世不衰的现象。

阅尽流坑爵高位显、德建名立的标志性遗址,千古遗风就是如此原始与纯粹地弘扬着儒家道统,成为现代人追寻景仰的“圣地”。这个盛产道德精英的地方,每处遗址都找得出向往厚禄荣华或科举升迁的儒家理想,男效才良学优登仕比比皆是。然而宗法制度与宗族理念对女性的要求却是温良恭俭让。连号称流坑圆明园大宗祠前的雌狮都笑不露齿;那么节孝坊里的婆媳两人年纪轻轻遵德守节只能成为儒家规范对女慕贞洁合理的纪念与贯以“圣旨”的嘉奖。

这块让人景仰的“圣地”却叫人生出了几分沉重与愤慨:士大夫们的门第观念,男尊女卑,个人的福禄信念统统都尘封、凝结在时光的隧道里不再给人们以影响与浸透。让古邑的阳光照耀着今天的人们去批评、包容、思索过去与未来。

百年后的流坑依然完好得如一枚尚未发芽的种子,又像一副长轴的江南民俗画,静静地依着大山。时光也仿佛在流坑的面前停滞,这些纵横交错的阡陌古巷,就如历史的通道,那每一块匾额,每一座石雕,每一块青砖,都在展示着历史,讲述着历史,组合着这些支离在破碎又如烟如尘的往事。手抚着这些斑斑驳驳的青砖,感受这样一方古朴宁静的空间所带来的魅力。流村是遗世地美丽的,既不显摆,亦不张扬,静静地躺在赣东大地的一偶,以百年不变的姿态终于站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高楼林立的现代社会,在钢筋水泥里的丛林里,流坑的存在是一个奇迹,这些整齐、古老而又厚朴的建筑,静静地躺在大山的怀抱中,一副对尘世爱理不理的样子,我行我素地度过了百年时光。它是成功地抵御了岁月的侵袭,宛如当今社会的“另类”而成为人们眼中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