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国家级贫困县投资61亿建新城 十年过去一片烂尾楼(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1:24

内蒙国家级贫困县投资61亿建新城 十年过去一片烂尾楼(2)

2010年05月20日 11:52时代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99

 

新城诞生记

清水河县地处呼和浩特市往南120多公里的黄土高坡上,因一条从当地流过的内陆河而得名,但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早已没有了清水的痕迹。

作为县城的城关镇其实只有一条主要街道,各色商贩云集于此。它是整个县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有功能都在这条不足3公里的道路上实现了,清水河县政府就在这条路的东边。

然而,由于基础设备的落后,城关镇显得脏乱无序。在马路北边人们居住的山坡小道上,生活污水尽情蔓延,生活垃圾也就随意地堆在了墙角。一阵风吹过,漫天黄沙卷起这一切,把整个县城笼罩在迷雾里,这种状态已持续了十几年。

城关镇往北26公里,就是清水河县“新城”,那里也有一座县政府大楼,只是它还不曾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职能。

10年前,清水河县政府决定在王桂窑乡的驼场一带划出5平方公里修建新城,当时计划投资61亿元。

对于被社会称为“拍脑袋”的这项决定,时任县委书记并且主要负责这项工程的张亮对媒体说,当初他被下派到清水河县“是带着任务去的”,其中之一就是呼市(即呼和浩特市,下同)领导建议建设新区迁城,打造平台进行招商引资。

而当张亮来到清水河县后,他才明白建新城是“必需的”。“我是当兵出身,去过很多地方,但从未见过如此落后的县城。”张亮的言下之意是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建设新城是唯一办法。

但这不是新区建设的唯一动力。在清水河县国土资源局出示的一份《关于清水河县新区建设用地情况说明》的资料中,提到了旧县城“同时也影响了呼和浩特市首府地位的形象”。

对这一说法,1994-1999年任清水河县副县长的曹罡作了补充:“当时呼市计划打造一条从呼和浩特到清水河县的经济带,在这个经济带中清水河的实力最差,所以这个项目也是为打造经济带服务。”但对于饱受非议的造新城运动,曹罡一声叹息:“这样的工程显然不是一个县级单位有权拍板实施的。”

城关镇因此成为受害者:由于所有的资金都用在了新城,城关镇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停滞,甚至在这个只有两三万人的县城也出现了很多烂尾楼。

据在城关镇建行工作的老张回忆,不少烂尾楼已经停工多年。“当时说要‘倒城’(当地以倒城来概括造新城一事)以后,城关镇的房价就一直降,那些盖了一半的楼也懒得再盖了,怕倒城以后连住进去的机会都没有。”

当地居民对“倒城”一事也普遍不满。除了现有生活未得到改善以外,另一原因是,长期住窑洞的居民对搬进楼房心存恐惧。“窑洞冬暖夏凉,其实住起来还是很舒服;但更关键(的原因)是没钱,城关镇有一栋集资房,一套房子15万元,没几个人买得起。”老张说。

城关镇人透露,实际上真正有经济实力的人,宁肯在呼和浩特市购买住房,他们对新城的尴尬地理位置毫无兴趣。

不过曹罡觉得这不是问题:“新城本来就是政府的行为,老百姓住不起的话,政府一定有相应的优惠措施。”但从新城的投资结构来看,政府在其中并不占有主导地位。

新城建设的一份估算表显示,新区的整体建设工程计划总投入为61亿元,但在资金筹措方面,当地政府自筹仅占5.42%,总额为3.31亿元。而根据《内蒙古年鉴》,清水河县十年前的财政收入为3631万元,并且当时还负债1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