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我是学新闻的,为何就业这样心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33:47
从外地一家报社实习回来,一直想写点东西来反思自己三年的专业学习。我一直在问新闻专业三年的学习,我究竟有哪些优势胜任媒体工作。恰好今年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进救助站的新闻,让我觉得就业就如一场战争,战败的毕业生虚弱至求助救助站避难的地步。作为一位准毕业生不得不为这么现实的事情担忧,通过实习我得出的结论是:大学这三年新闻专业的学习对胜任职场工作实在是无半点优势可言。假如这样走出本校门,我想我注定会输掉这场就业的战争。
三年的新闻学习给了我什么?从我的理解看,新闻理论是一座大楼的框架,还有我们所关注的新闻就是大楼框架外的装饰,那我们还缺乏基础,形象点说基础就是支持这座大厦框架的各类新闻案例所涉及的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政治方面的各种知识。
也许在大学学习中,你得到的只会是些理论的框架,却很少有人给你铺设一些根基。我总觉得这样的大楼不稳,而且迟早要倒。在新闻案例引用方面,学术研究方面肤浅陈旧,与实践脱节。新闻教学让我感觉新闻学犹如一座飘浮的空中楼阁。这也许就是媒体招聘趋向于有经济法律中文等院校学生的缘故,至少人家专业的基础,而我们只会点花拳绣腿的工夫。从这方面说,我们将会输掉这场就业并非危言耸听。而围绕这一切的争论似乎就只要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这道鸿沟,那就从新闻学这一话题慢慢说开来。
从新闻有学与无学慢慢说来
新闻有学无学,这个话题饱受争论,哪怕是在我的课堂上,不同的老师都有不同的例子和理论来支持或推翻这一命题。我当时不知听谁的,后来我发现原来他们在得出各自的结论时,所采用的题设或者说自己的经历不同,前提不同结论当然也会不同。
也就在去年这个时候,同在天涯,有一篇关于新闻学子的困惑文章引来诸多媒体人士和新闻学子的共鸣,里面也有新闻无学和有学的争论。在一些话题悬而未决的时候,华西都市报副总编孟勇用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给困惑的新闻学子讲了一些真正的媒体市场的经验时,同时也说明了“新闻无学贻害至今”这一话题。在为他那一颗为新闻学子的拳拳之心感动的同时,我也拿出了自己的行动把新闻当学问来对待。
他对新闻系学生的学习开出了几道药方,针对把未来就业方向定位于记者的学生,他说的练笔和观察交流,多浏览新闻,这些很好的建议,但我真正做起来就点难了。新闻有学,但方向还是不很明确。
比如说,自己虽然看过的东西的确不少,但我实习证明还是没有对哪点真正精通的地方,所以方向是个大问题,没有一个方向性的引导这样的观察研究新闻显得有点漫无目的,有点走马观花,却没有真正地“下马观花”,大部分的东西也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看看娱乐体育社会趣闻类,对需要专业的经济类新闻实在难以吸引眼球,一般就不看。更谈不上持续关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新闻了,后来才知道其实这些东西才是新闻工作者真正的竞争力所在。这种浅尝辄止的结果必然是自己无任何优势。但在实习的时候却不一样,至少有线的老师会叫你如何关注新闻,可以做到立足一点,放眼整个新闻动态。我分析原因可能还是环境的影响。所以我第二点想谈的是------
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学
这包括学校环境和本地媒体环境,就先说媒体环境吧。
我所处的学校是内陆一个媒体不太发达的省份。平时我们学生都很鄙视这些新闻,但到了寒暑假的时候你还得就近在那实习。通过我在内和外两家实习单位的比较,我可以下个结论:看本地的媒体作新闻,新闻肯定无学。因为本地媒体上所做的新闻大多是社会类的小消息,从来没涉及半点专业的东西,高中生做也不成问题的。即使有稍微好看的新闻,也是转载,所以造成的局面是经济类的转,深度类的也是转,充斥眼球低俗的新闻转法更不用说。重大的新闻也更不用说,不是引用新华社的就是宣传部的通稿。
大一大二实习时,我们有点自以为是,觉得新闻不就是这么回事吗?记者的工作也就这样。充斥报纸版面的新闻,我们都很容易上手。但真正出去后才觉得自己的知识的确有限,这种自以为是立即会变成自惭形秽。
有人说平时也关注南周,21经济类的专业报纸啊,说句实话我也一直在关注这类的周报,但就凭一周的新闻真的难以形成这种氛围,这种氛围我想就是所缺乏的媒体环境吧,包括大家的谈论。当然原因还有其他。在此,我真的挺佩服对这类报纸能够持续关注并作出分析的学生,希望这种专业能得到媒体单位的认可。
但对我来说,就有点难观注下去,这可能是还是由于身边环境的影响吧。这种我们所缺乏的环境不仅是当地的媒体环境,还有的是课堂媒体的氛围。下面这个话题就是和课堂有关了。
课堂里的新闻学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看最近西祠“记者的家”里南周傅剑峰写的一篇关于FSK采访手记。我的一位同学走过来也看了下(因为不能上网只能下些资料),他问我文章里的“一财”是什么?我说“富士康天价起诉案”的新闻你没关注过吗?就是“第一财经日报”。
我现在举出这个事实并不是说自己作为新闻学生知道了FSK或SK--II就咋地,只是想说:“大学新闻教育与实际脱节现在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我分析我们不关注不了解这些事的原因:一方面本地媒体没有做过此类新闻,提不了我们的兴趣。即使做的也是抄来的,而平时关注多的周报恰好做的也不多,有时也不做(如傅所说的)。我们在本来缺乏这个媒体环境时,课堂上老师根本没有把他作为一个很好的新闻案例来分析,这可能是另一方面。不管是一财的这篇报道在写作上,可以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反面教材来警惕来看,还是整个事件涉及的各个行业知识,还有媒体力量与商业力量种种关系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比空传授理论或者拿些过时案例分析有效得多。我在上过的课里,有个公关学的老师只是当作公关失败的一个例子稍微提了下,可能让他自己分析整个事件的过程也有点为难,毕竟还得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啊。
也有的人说,这个事可以从网上了解,但说句实话如今在这个考研大潮中,真正有谁去关注,去花时间关注这个和考研专业以及英语无关的新闻。还有一点,我觉得在网上容易造成人的一个惰性就是关注新闻“漫无目的”,不知大家如何看待?可以以上自己上网的目的来谈谈体会的。
再举一例,我们最熟悉的: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的确不错,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老师也一在强调这个定义,但真正很少详细地拿出一些新闻事件来,针对新闻的这个定义分析解读这条新闻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延伸意义。如刚才说的FSK件,本来是个很好的学习新闻的蓝本。
我从大一开始接触以来对此定义能倒背如流,熟记于心,而却在关键时刻被别人一句话驳倒,或多说点就手足无措。
我总在想为什么?我觉得原因可能是我们缺乏这种理论更多的例子,才使自己的理论空架如此不稳和经不起考验。还有如,大部分时候我们对诸如新闻价值六要素的理论,却很少能结合实际的例子分析引导。这些理论最后变成空洞的理论,我们的学习,只会在考研这个指挥棒下,似背书似的讲这些条框理论。
我实习时老师问我对新闻的理解,关于新闻的定义和价值要素掌握得倒是不错,据他脸上的笑容这样告诉我说。
而我真正开始做新闻时,当时因为跟的老师是做经济新闻,就开始觉得只会这点实在太低级,实在是一些花架子而已。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仅凭自己的这点理论知识根本判断不出新闻的真假,新闻价值的大小,因为这一过程,你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基础。这一基础就是各类的知识面。所以我们根本不可能根据一条消息或者一条公告判断新闻的价值,预知未来将发生什么,就情有可原了。
而一般的深度报道一定要包含自己的观点或者说报社的观点,这些并不是我们从定义里就能知道的或者说老师曾经教过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位老记者曾对我说的为什么她一看到网上经济类的报道她就能判断那条是记者们在跟风误传,还是真正有价值值得去挖掘的新闻。当然这只是涉及的一方面,还有采访,我所学的采访是在刚进大学,但那时对新闻的接触不深理解领悟不深根本不可能经得住实际采访的检验,所以我开始时得从采访最基本的东西做起。
新闻教学会不会形成恶性循环
这段时间,学校考研的保研名额下来了,以前没打算考研的同学都在积极争取这个名额。听说有的班级因为竞争太激烈采用了抓阄的方法,在我所在的班表面虽然风平浪静,但大家知道如今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有任何机会就一定要争取。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同学们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考研当个大学老师,就业的压力就小了,抱有这种想法大部分人都会有,况且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进救助站,大学总比救助站强吧,我当然也会抱这种想法了。
但我现在站在局外人来看,这会造成什么结果呢?高校的新闻老师一般是要获得硕士和博士文凭才有可能有资格当大学老师。所以大家要拼命考研啊。
假设是我,以我为例,我获得硕士文凭,是经过两年的研究生学习而来,水平和能力应该不及导师的,假如我们出来再教学生的话,水平又在曾教过我们的老师的水平之下。因为我们的空头理论其一没经过媒体行业的检验,其二多少过时多少真正实用的我们也不知道。如此以来,我想只会使新闻教学在枯燥的理论中徘徊,教出来的学生也会越来越与实际脱钩,水平也会越来越参差不齐,想想没经过真正的媒体环境是不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只是我的个人分析。会不会造成这种恶性循环也想请媒界人士对新闻教育作出分析。
我实习回来时记得上的第一节课是网络传播,老师在讲传播历史,谈起古登堡印刷术。历史当然重要,但关于这点我已经在外国新闻史,传播学等课程上听了N次,我那时开始真正大规模的逃课了,我实在有点厌烦讲了很多遍却没有现实生活中新闻案例的东西。我不知道其他人经常听了会怎样,反正能倒背如流后觉得再听属于多余。我想这是不是新闻教学在课程设置上的失败与重复呢?
新闻---是不是构架在空中的一座楼阁?
既然说破了这么多话,总得有点立!就以我的理解来立个有学的话题吧,不知对错。
《经济观察报》有位专栏作家叫孙立平,我看过他的许多专栏作品和专著。因为他是社会学家,从事的也是社会研究,他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基于新闻事件来分析新闻背后的根源,比一般的深度报道更有深度。如他所说的“房地产问题”“医改问题”“国有资产改革问题”都涉及利益博弈等问题。诸如此类的还有近来发生的许多热点新闻,都是有一定的根源,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
其实仔细看下媒体关注的热点新闻,都是围绕这几个层面反复设置议题,不仅是因为旧问题需要解决,而且围绕于此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在变幻莫测的经济新闻当中。假如不知道的话,你如何去谈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并非空穴来风,生于虚无缥缈。但这些我在课堂上是从来不知道的,课堂上最多也只是知道新闻敏感有几种,却没有针对这些焦点新闻的发生来分析。我想假如我们把这位社会学家的分析逆向下,知道了根源背景及现实的矛盾,然后带着这些思想去发现新闻去判断新闻是不是更好呢?
而现在我们的新闻教育却只告诉你这条新闻而不会深入的分析新闻事件的根源,比如《大学生进救助站》从一条消息炒到一条热点新闻,大部分时候只是针对这条新闻的写法而没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类似的,由《千里背尸还乡》到电影《落叶落归根》只是单纯的从新闻写法,很少探讨中国社会文化民俗里的“安土重迁和落叶归根”文化。我点其实也是我们学习中的缺失,说记者是杂家没错,的确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但假如没有引导的话会浪费在学校的时光。
回到起点,我说我注定会输掉就业这场战争,因为通过实习的经历,我给自己以前的新闻学习下个结论就是:三年的新闻学习让我只会写一条简单的社会新闻,写的通讯或深度报道也只是对过时新闻的模仿,跟不上时代。我不输在就业起跑线“才怪”。
当然我还没就业,写这个有点杞人忧天的成份,但也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些警醒,《嘹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韩松在西祠上对新闻教育进行过分析:“教育少了啥?新闻毕业生:正视你的素质缺口”。这篇文章就当是我以学生的身份发的一点牢骚罢了,不过让我们特别欣慰的是一直有如此多的新闻前辈在关注新闻学子。
最后引用他的这段话作结尾吧:
“我喜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说:‘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即离别真实的生活。’大学毕业原来就是从天空飞往大地的阵痛啊……”
他呼吁道:让用人单位与育人单位携起手来,共同缩短这个阵痛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