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 2.厦门大学 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10:13

厦门大学

百科名片

厦门大学校徽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中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副部级)。 中文名: 厦门大学 外文名: Xiamen University (XMU) 简称: 厦大 校训: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创办时间: 1921年4月6日 类别: 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 朱崇实 知名校友: 陈景润、谢希德、柯召、洪永淼 所属地区: 中国厦门 主要院系: 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软件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经济学院 学校代码: 10384 学校性质: 教育部直属高校,一本重点大学

目录[隐藏]

【校区分布】
【历史变迁】
  1. 全国院系调整
  2. 内迁长汀
【创办时间】
【学校综述】
【硬件设施】
【办学特色】
【院系学科】
【师资队伍】
  • 【生源声誉】
  • 【科研机构】
  • 【成果殊荣】
  • 【国际合作】
  • 【出版权威】
  • 【校歌校训】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发展实力】
  • 【社会服务】
  • 【著名校友】
  • 【影视取景】


  

[编辑本段]【校区分布】

  厦门大学本部在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邮政编码:361005

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在福建省招商局漳州开发区(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港尾镇)。邮政编码:363105  厦门大学海韵校区在福建省曾厝安西边社,厦大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迁入新校区,这里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软件教育基地,并与厦门软件园相互配套,形成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正在建设中,翔安校区占地3645亩,比占地2188亩的校本部、2568亩的厦大漳州校区都大。厦大为翔安校区设定的定位是:发展医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等应用学科为主。

[编辑本段]【历史变迁】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

192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37年:改为国立厦门大学。  1952年: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1986年:试办研究生院。  1995年:列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6年:教育部首批批准厦大建立研究生院。  2001年:列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04年:确定为中国副部级大学。  2005年:以全优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全国院系调整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厦门大学损失严重,但也为全国高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山东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师生转入山大组建山东大学海洋系。  中国海洋大学   山大1958年迁往济南时将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浙江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的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大。  东南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1952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现在的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   1952年,厦门大学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航(北航于1952年成立)。  上海财经大学  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即上海财经大学。  同济大学  1952年,厦大的土木建筑并入同济大学。  内蒙古大学  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厦大,中山大学,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了内蒙古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80 年前是一家。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闹-学-潮离校到了上海,在原来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帮助下成立“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改名大夏大学。解放后经院校合并,发展为今天的华东师大。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中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即为从厦门大学分出的航务专科。  福州大学  1960 年,为筹办福州大学与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院士赴榕任职(化学一所也随之迁往福州),化学系的一批优秀教师也来到福大。厦门大学物理系也调出林星等数十名教师组建福州大学物理系。厦大的电子物理组技术物理一组,电子物理组及其电子管试制车间(相当于厦大物理系的2/3)也同时转入福州大学物理系。此外,数学系的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相当于厦大数学系的3/4)也迁到了福大。为了创立福州大学,厦大分出了一半的理科,而不是大家一直认为的一半的工科,厦大工科早在50年代就已分到其他高校了。

内迁长汀

  1937年12月-1945年7月,厦大内迁长汀办学。  

1940

陈嘉庚创建的私立厦门大学于1937年7月1日正式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厦门大学。7月6日,教育部任命清华教授萨本栋博士为厦大校长。紧接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3日,厦大生物大楼被摧毁,于是迁校的计划被提上议程。9月4日,厦大借闽西职业学校为临时办公处继续办公,并在鼓浪屿借得英华中学和毓德女校的部分校舍,但鼓浪屿还是处于战火严重威胁下,所以萨校长多方考虑,与省主席陈仪商定将厦大迁往与江西省交界的山城长汀。萨校长委派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语言学家周辨明博士去福建内地选址。周博士的父亲周之德牧师(福建惠安人)自1892年始即在长汀传播基督教,遂选定长汀为厦大内迁的校址。省政府拨给的迁校经费只有5000元。  厦门大学于1937年12月20日停课,准备迁移。师生从24日起分批出发,至1938年1月12日,人员安全抵达。校本部和大礼堂设在县城的文庙。1938年迁汀后,共计学生239名,教职员8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 ,助教14人。当时厦大规模甚小,是国立大学中得到中央政府迁校经费最少的,但萨校长实行质重于量的办学方针,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绩。当时厦大极其重视师资质量和国际交流,1941年厦大51名教授中,有47名来自清华大学。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称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之第一个大学。教育部于1940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试,厦门大学以最少经费取得最好成绩,获得团体第一名 ,第二届竞试蝉联第一。在1943年的本省专科以上学校学生辩论会和联合国论文竞赛中,也获得了第一名。

厦大在萨本栋校长带领下,在抗战艰苦时期取得了极大发展。刚来到长汀的时候,学校只有3院8系,分别是文学院、商学院、理学院,学生为284名,教师83名。 到1940年,学校发展为4学院13系,学生发展到600余人。到1944年,全校发展为4学院15系,在校学生已有800余人。1945年抗战胜利时,全校发展为4院15系,教授、副教授94 人,学生达到1044人。内迁长汀这段历史,使厦大赢得了“南方之强”的声誉,也反映了厦大和清华的深厚渊源。

[编辑本段]【创办时间】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编辑本段]【学校综述】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近900

0亩,其中校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占地2500多亩,漳州校区占地2568亩,翔安校区规划建设用地364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6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亿元。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

[编辑本段]【硬件设施】

  厦大在全国独一无二的的硬件设施配备情况:每间学生宿舍都配备

有空调、24小时供应热水的热水器、免费校园网及宽带网接口,每位学生都配有一台固定电话。学校食堂免费供应米饭,教学楼和图书馆提供免费纯净水。厦门大学有高尔夫球练习场。这些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生活周到、人性化的关怀,在全国是属于领先水平。厦大学生回报母校的传统在全国高校中也是最突出的。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88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

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5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编辑本段]【院系学科】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2个学院(含60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4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19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2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38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1322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 55%(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349人,占56.6%;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为1797人,占75.4%。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其中双聘院士12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经推荐入围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2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6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讲座教授9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编辑本段]【生源声誉】

  现有在校生37000多人,其中本科生20466人,硕士生14227人(其中专业硕士50

西

66人),博士生2352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000余人,本研比为1.2:1;获第四、五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3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2005年年底,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

[编辑本段]【科研机构】

  学校设有14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科研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文科基地20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编辑本段]【成果殊荣】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唯一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近五年有6篇论文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厦门大学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南洋研究、台湾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等领域居国内高校前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2007和2008年均居全国高校第八位,2007和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分别居全国高校第二位和第三位,19项成果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编辑本段]【国际合作】

  学校已与英、美、日、法、俄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共建“全球十校联盟”的多边国际大学合作组织。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交流的重要高校。

[编辑本段]【出版权威】

  厦门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福建省唯一的大学出版社。2009年该社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一级出版社,也是福建省唯一的一级出版社。  《厦门大学学报》创办于1926年,1945年停办,在王亚南校长筹划下于1952年复刊,是新中国第一家复刊的高校学报,对全国高校学报复刊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委托陕西师大图书馆所做的高校文科学报摘转率统计表,该刊近五年(1999-2003年)的平均摘转率在全国近千家文科学报中名列第一,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选用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定的中国期刊方阵、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定的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

[编辑本段]【校歌校训】

  《校歌》歌词: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欤操钥发其藏?  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与无央。  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欤普渡架慈航?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校训: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朱之文  校 长: 朱崇实

党委副书记: 陈力文 陈国凤 辜芳昭  纪委书记: 陈国凤  副校长: 辜芳昭 孙世刚 吴世农 李建发 张 颖 邬大光 赖虹凯  党委常委: 白锡能  校长助理: 庄宗明 王巧萍 韩景义 叶世满 李初环

[编辑本段]【历任领导】

  历任校长  姓 名 任 职 时 间 备 注  邓萃英(芝园) 1920.12 ~ 1921.05 教 授  林文庆(梦琴) 1921.06 ~ 1937.07 教 授  萨本栋(亚栋) 1937.07 ~ 1945.08 教 授  汪德耀(伯明) 1945.09 ~ 1949.10 教 授  王亚南(渔邨) 1950.05 ~ 1969.11 教 授  曾 鸣 1978.04 ~ 1982.02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田 昭 武 1982.02 ~ 1989.09 中科院院士  林 祖 赓 1990.07 ~ 1999.04 教 授  陈 传 鸿 1999.04 ~ 2003.5 教 授  朱 崇 实 2003.05 ~ 至 今 教 授  历任校党委书记  姓 名 任 职 时 间 备 注  张 玉 麟 1952.07 ~ 1954.12 教 授  陆 维 特 1955.01 ~ 1969.01 教 授  于 英 川 1972.07 ~ 1973.01 军队代表 副军级  曾 鸣 1973.02 ~ 1984.08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未 力 工 1984.09 ~ 1986.07 代理书记,福建省政协常委  吴 宣 恭 1986.07 ~ 1989.09 教 授  王 洛 林 1989.09 ~ 1994.04 中共中央委员 教授  叶 品 樵 1994.04 ~ 1996.06 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  陈 传 鸿 1996.06 ~ 1999.04 教 授  王 豪 杰 1999.04 ~ 2006.12 研究员,福建省政协常委  朱 之 文 2006.12 ~ 至今 副 研 究 员

[编辑本段]【发展实力】

  厦门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他们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学者,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专家。这支队伍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主力军,也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中坚力量。  该校现有全职专任教师 2330人,非全职教师689人。全职教师中 ,教授628人,副教授691人,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全职教师总数的5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85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101人;45岁以下的为1727人,全职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9岁;具有外校某一级学历、学位的教师1427人。  

该校共有两院院士20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列入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的有2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13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34人、讲座教授20人,校级特聘教授36人、讲座教授17人(已聘任的各层次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共138人);有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福建省创新团队和22个校级创新团队;列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有80人,列入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5人,列入校级“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有64人。  近年来,学校更加注重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使得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厦门大学跨世纪的学术带头人。

[编辑本段]【社会服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福建省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2007年,省委教育工委围绕海西发展全局,大力推进高校服务海西“六大工程”(高校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工程、高校咨询服务与文化建设工程、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高层次人才培训工程),促进高校在服务中发展。  扎实推进服务海西六大工程  (一)制定《行动计划》,强化服务海西理念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发出《关于开展高校服务海西建设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全省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卢展工书记的批示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调研工作,深入研究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实际举措。《教育部简报(2007年第74期)》专题编发了厦大《行动计划》,充分肯定了厦大贯彻落实教育部“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做法。  (二)组建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  2007年,学校突出海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化工、医药、信息、软件、光电、重大疾病预防与控制等领域,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省内外大中型骨干企业合作,构筑一批交叉集成、联合攻关、团队作战的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在服务海西科技创新方面起重要骨干和引领作用。首批规划建设10个科技创新平台:  1、组建创新平台。  2006年12月,在福建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4个省重点实验室中,厦门大学占2个,它们是“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半导体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这两个实验室都瞄准国家和省市对高性能新材料的重大需求,为福建省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支撑,标志着厦门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7年新增省市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有:福建省药物工程实验室(省发改委)、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基地(省经贸委)、厦门市高性能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厦门市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此外,学校还主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与福建省的企业合作共建了5个研发平台,总金额600多万元,承接企事业委托项目近百个,合同金额3300多万元。  2、承接科技项目。  学校积极承接福建省、厦门市项目主要有:福建省基金198万元(其中面上24项;重点3项;自由探索14项);青年人才项目54万元(9项);重点项目206万元(15项);软科学项目24万元(5项);重大专项首席1人,重大专项专题项目3项,2050万元;科技支撑配套项目35万元,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万元,1项。另2007年该校获省经贸委资助共5项(含与企业合作申报),资助额达250万元,其中一项为福建省新能源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100万元);省发改委资助6个项目共80万元,其中包含首次在该校实施的小发明小创造项目4项40万元;省教育厅2个项目共14万元;19个项目获得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第一批立项,其中17个为科技项目,2个为软科学项目,资助金额为222.5万元;特种材料实验室的《高性能连续陶瓷纤维制备平台》获得厦门市1500万元的无息贷款资助。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焦念志教授凭借其在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上的创新性成果而获厦门科技最高奖。  3、推进成果转化。  今年该校共有100多项目参加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参展,项目主要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现代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太阳能多晶硅1661系列研究”等10多项优秀成果项目上台签约,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0多项。二、以产学研结合推动成果转化。  2007年,资产公司围绕企业和市场需求,依托学校学科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  ——生命科学学院夏宁邵教授的“禽流感检测技术”项目与厦门养生堂公司合作成立厦门百德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与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禽流感检测技术,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禽流感检测、诊断、预防与治疗技术的研发。  ——继化学化工学院杨意泉教授“高硫化氢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项目2004年9月转让给德国第三大化工企业、世界著名的特种化学品供应商---德固赛(DEGUUSA)公司,实现厦门市技术出口史上“零的突破”之后;2007年4月,黎四芳副教授“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生产技术”项目再次走出国门,以20万美元转让给印度特种化工和天然产物衍生物最主要的制造商巴拉吉安(Balaji Amines)公司,这是该校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高的技术转让。  ——CO变换系列催化剂项目:化学化工学院杨意泉教授课题组和化工厂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现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包括三种型号的CO变换催化剂,获得两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06年2月,CO变换系列催化剂在福建漳浦扬绿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实现首次工业应用。2007年,该系列催化剂又获得福建三明化工有限公司的百万合同订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产业化进程中取得可喜的进展。  4、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和科技成果调研推广机制。  2007年,公司在前几年努力的基础上,建立了技术发明人及所在院系所、科研管理部门、成果转化部门密切沟通、团结协作的链接关系;建立并及时更新、完善该校数百项应用型科技成果资料库;建立与包括院士在内的200多位科研人员、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学校相关院系、研究机构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  5、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  在履行成果转化职能的过程中,资产公司十分重视学校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每项成果在转化前都能严格按照制度化的程序组织专家论证、进行无形资产评估等。在近年来所转化的科技成果中,除技术转让、折价入股外,资产公司代表学校与社会企业所签署的一系列技术开发合同均明确约定,双方履行合同所产生的研发成果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厦门大学为第一申请人和知识产权的第一署名单位。  (三)积极参与决策咨询服务与文化强省建设  2007年,学校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整合力量,深入开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研究,密切配合省委省政府及市县重大决策开展调研,立足海西发展大局,创新思路,服务决策,推动发展。创新思路、服务决策,在海西发展中发挥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促进海西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文化发展。截止12月上旬,2007年度该校教师共承担了研究与海西有关的项目共150多项,科研经费达到600多万元。  1、为省市政府及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参考。  2007年度,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仍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海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和提供各项重要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发挥海西建设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力库”的作用。如“区域发展视野中的漳州开发区及其战略抉择”、“厦漳合并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战略举措”等研究咨询报告,为海西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建议;如“海沧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海沧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海沧区商业网点规划”、“海沧区市政公用事业发展规划”等则为海沧区的旅游、商业网点及市政公用事业的规划提供了咨询参考;再如“提升厦门市湖里区中心城区综合竞争力战略研究”,为湖里区提出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总体战略、实施路径、评价标准、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再如“2007年厦门市创业观察研究项目说明书” 项目及“厦门市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等,则为厦门市改善创业环境、制定创业政策、引进先进人才、促进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2、为海西经济建设献言献策。  2007年度,该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也积极地投入海西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积极为海西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如“晋江市民营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调研报告”、 “福建省民营企业上市问题研究”、“厦门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破解对策研究”、“泉州市嘉庆轻工有限公司企业流程改造”、“集美区营运中心发展的思考”、“银保合作运营模式与业务融合创新研究”、“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企业品牌发展的法律保障问题”、“台商法律保护问题研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四地货币金融合作进程中的定位与策略研究”等课题的研究,为我省企业的人才发展、市场评估、生产流程、运营模式、品牌设计、经济合作及法律事务等方面提供服务。为我省企业的建康有顺地发展及做强做大我省企业提供了保障。  3、为海西社会发展献言献策。  2007年度,该校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积极为海西社会和谐发展做贡献。首先,体现在建设和谐海西、和谐厦门的综合建设方面,有“海峡西岸和谐社会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建设和谐厦门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厦门市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厦门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研究”、“按照现代化、国际化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研究厦门城市的文明指数”等课题,为海西城市综合发展提供了服务和参考。其次,体现在构建和谐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总体设计,分类指导,用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对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关于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福建省农村‘留守妻子’的生存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等课题。最后,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公共政策方面,有“厦门市建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厦门市社会救助与立法研究”、“完善厦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机制创新研究”、“厦门市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与服务的政策研究”、“厦门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和谐厦门建设与公民意识培育模式研究”等。可以说,该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已将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之一。  4、为繁荣海西文化建设做贡献。  2007年度,该校教师积极参与建设、挖掘、保护和宣扬海西文化,开展了“莆仙戏文化调查研究”、“闽南南音发展状况调查”、“海峡西岸茶文化调查研究”、“海西文化产业和谐发展调查研究”、“海峡西岸文化生态与遗产保护研究”、“加强闽南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研究”、“发挥闽南文化优势,进一步拓展厦门与台湾文化交流的研究”等课题的专项研究。还受国台办和厦门市政府委托,正在编纂《闽南文化丛书》一套14本和《闽南文化百科全书》;受台办委托,正在编纂《闽台民间族谱汇编》100册等,这些课题研究和大部丛书及汇编的编纂,可谓功在千秋,必将对海西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巨大的作用。  同时,该校人文社科教师还积极地参与到厦门市举办的“鹭江讲坛”、“周末讲坛”、“两岸开讲”及福建省社科联主办的“百场学术讲座”等活动中去,为广大群众带去了知识,为繁荣海西文化做出了贡献。  (四)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   2007年,学校紧紧抓住国家人才工程建设和“211工程”特别是“985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层次、素质,取得了突出成绩。  (五)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2007年,该校围绕海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厦门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篇论文获得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五件作品分获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二、三等奖。  1、积极组织教学名师培育工程。  该校评出第三届厦门大学教学名师10名,并从中推荐7名参加福建省教学名师评选,经过激烈角逐,该校4位教师被获得2007年度福建省教学名师奖,其中1位被评为第三届国家级教学名师。目前,全校共有4位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荣誉奖,12位教师获福建省教学名师荣誉奖,30位教师获厦门大学教学名师荣誉奖。  2、加强本科教学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  为了突出本科教学质量,学校除了要求所有教授、副教授均给本科生上课之外,还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有关要求,精心组织和安排骨干教师充实本科教学一线。通过数年积累与建设,初步形顾一批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以承担基础课教学为主要任务组建的本科教育教学团队,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实行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组织开展校级及以上重大教学改革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建立起一支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2007年,学校有2个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另有8个教学团队入选福建省省级教学团队。  3、扎实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2007年,该校精心遴选了35门课程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其中20门被评为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至此,该校共有20门国家精品课程,57门省级精品课程,155校级精品课程,初步形成了精品课程分布比较合理,资源共享的精品课程共享体系。  4、突出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启动了厦门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  该校成功入围首批全国首批50所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行列。为此,学校还成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公布实施“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2007年,该校共立项10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中50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50项中,15项还入选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5、积极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  2006年,该校有化学、生物两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经济管理、海洋、物理三个示范中心入选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又有信息电子和医学两个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截止目前,该校共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3个。此外,为进一步推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该校还启动新一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热加工、机械加工、先进制造、电气实习、电子、生命科学、海洋与环境等7个实训中心的建设规划。  6.主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工程。  面向地方经济,积极服务“海西”,这是该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思想。从2002年以来,该校积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学校学科发展需求,新建或调整了涉及了文学类、法学类、经济学、理学、工学、工学等25个本科专业,这些新专业的建设不仅使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而且对于推动海西经济文化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根据教育部、福建省关于特色专业建设有关要求,该校精心组织了部分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其中3个专业被评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专业被评为福建省一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7.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改革工程。  为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2007年,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学校规划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对每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试验性改革。截止目前至,学校有计算机、海洋科学、国际经济法、软件工程、工商管理、人文学科综合型、以及数学等7个与地方经济和我省高校学科发展密切联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已获省级立项。  8.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启动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  2006年,学校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上,以面向海西、服务海西,突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扎实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启动并实施新一轮教学计划。这次修订的教学计划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资源供需不平衡、学生自主学习愿望与现状提供可能性不相配套、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求不足等比较突出的矛盾。学校多次召开了会议教学工作会议,并启动了教学计划的实质性修订教学工作。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将进一步打破专业界限,打破主修与辅修、必修与选修界限、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以及跨层次进行自主选课,进一步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教学计划已在2007级过渡实施,2008级将全面实施。  9.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继续实施三学期、主辅修制、导师制等教学质量改革措施。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2004年,该校重新启动了三学期教学改革,至今已累计实施了三个短学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该校自2004年恢复三学期制以来,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2004-2005学年第三学期,全校共639门课程(含310门必修课),2005-2006学年第三学期,全校共组织812门课程(含364门必修课),2006-2007学年第三学期,全校共组织394门选修课(必修课未统计)。每个短学期,均有近2000人左右学生参加各类实习,另有部分学生在短学期修双学位课程教育(主辅修)课程。所以,实行短学期给于学生个性化教育方面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成绩显著。  2007年组织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经济数学、法学、法语、行政管理、广告、计算机、生物科学、哲学、社会学等11个辅修专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今年是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教育以来第一届学生毕业,为确保毕业生质量,我处组织教学督导组对该批学生的毕业环节进行全面检查,抽查部分毕业论文,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整改;同时提前开展毕业预审查,严格把关,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整改。2007年该校共有411人获得汉语言文学、法学等辅修专业的双学位证书,69人获得辅修证书。  为了扎实地推进导师制,学校每年设立400万的专项预经费,并制定《厦门大学本科生导师指导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支持导师开展工作。组织抽查了各学院导师到漳州校区指导学生情况。  10.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加大青年教师教学培养与培训。  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学校校工会和教务处举办厦门大学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重在过程参与,要求各个学院在学院预赛的基础上推荐青年教师到学校参加比赛。为此,学校每年组织了由校党委副书书记、主管教学副校长承担顾问,由教学督导组和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名师组成的评委,进行为期数天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受到青年教师的热烈欢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不仅成为厦门大学青年教师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而且正在成为厦门大学的一个名牌。  11.以教学质量核心,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学评估的长效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怛的主题,自2005年本科教学评估后,该校坚持一年一度的校内本科教学质量评估。2007年,在以往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学校突出主题评估。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评估采用了学院自查、专家检查以及整改、评估总结表彰等形式。全校共组织了由校领导、教学委员会专家、管理干部以及一线教学教师组成的60多位评估工作委员,对2002年以来的新建的25个本科专业以及2004年以来新进的400多位教师进行了为期1-2周的全面检查。检查采用了听取报告、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听课、召开座谈会、网络评审报告等多种形式。  12、重视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为“海西”提供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支撑地方的智力需求。  目前,该校共获得工商管理硕士(1991)、法律硕士(1998)、公共管理硕士(2000)、会计硕士(2004)、艺术硕士(2005)、工程硕士(2003)和翻译硕士(2006)等6个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硕士有仪器仪表工程、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控制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物流管理、机械工程等12个领域获得专业学位授予权。此外,还可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各类专业学位主要都是面向福建省招生,据不完全统计,该校招收的各种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80%以上的生源都是来自我省各条战线的骨干分子,该校各类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已经成为福建省、厦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13、重视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增强为“海西”的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该校通过一系列积极措施,扩大专业学位的办学规模,加强与福建和厦门市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尤其注重提高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MBA、MPA、法律硕士、MPAcc、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以充分发挥专业学位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也为地方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2007年度,该校管理学院开展了EMBA的培训项目、EDP培训项目等;该校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为厦门市中高级会计人员提供了继续教育(受众2000余人)、为福建省审计厅系统、厦门市财政局系统、厦门市广播电视集团、福建省电力公司等提供了多次的培训服务;还有该校经济学院、公共事务学院等在这方面也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4、重视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支持“海西”的企业技术创新,为区域的高新技术发展提供先进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人数最多的是工程硕士,约占全部攻读专业学位人数的40%。该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工程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发挥学校的领域优势和特色,研究制定工程教育发展规划,与“海西”重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海西”重大工程培养输送更多的工程硕士。  (六)搭建对台交流与合作平台  2007年学校认真贯彻中央对台工作的战略部署,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厦门大学在对台交流方面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立足全局、主动对接,全力服务海西拓展“六求”作为和祖国统一大业。  1、该校目前台生的基本情况。  面向台湾地区招收学生是全国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优势和特色和,完善对台招生政策,加大奖学金力度,鼓励优秀台湾学生报读该校,深入细致地做好在校台生的培养工作。2007年该校台湾学生198人:本科生110,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中医学、艺术设计、国际贸易、英语、法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23人,主要分布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际法、专门史、统计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博士研究生54人,主要分布在企业管理、区域经济学、中国近现代史、环境工程、汉语言文字学等专业);预科生3人,在该校接受预科教育;普通进修生8人,在该校进行联考补习。  2、推动该校与台湾地区高校建立校际关系。  到目前为止,该校先后与台湾17所大学签订校际合作交流协议(2007年占10所)。特别是2007年该校和台湾大学确立校际学生交换项目,并邀请台湾大学的30名学生于今年7月份来参加该校举办的“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活动(该活动已成为教育部重点对台交流项目之一,每年邀请100多名台湾高校的学生来大陆交流),这更加有力地促进了该校与台湾一流高校之间的密切联系。  3、2007年举办或与台湾学术单位合办学术会议十多次,涉及两岸关系、经济、管理、法学、高等教育、公共事务、化学化工、海洋环境、生命科学、工程建筑等学科,双方共同探讨两岸热点问题。   4、加大台湾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目前,该校聘任的台湾学者有28名(其中全职教授8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20人),其中包括:连战受聘该校名誉博士;傅崐成教授创建了“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填补了该校国际海洋法研究的空白;赵守博教授受聘厦大法学院兼职教授(曾任台“行政院”秘书长、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台湾博观致远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现为台湾职业棒球联盟理事长、海洋大学兼任教授等);管中闵教授受聘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台湾“中研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魏启林教授受聘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原台湾“行政院”秘书长、现台湾大学教授);关中受聘台湾研究院兼职教授(国民党副主席);胡志强受聘国际关系学院兼职教授(曾任台湾“外交部长”,现任台中市市长)。  5、加强与台湾各界交流工作。  该校每年都有上千人次的港澳台人士来访,在接待来访客人过程中,认真宣传国家的一国两制政策,努力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在做好来访人员接待的同时,我处还坚持“走出去”的路线,积极为全校师生办理赴台手续,每年该校赴台交流访问的学者学生都在二百多人次。2007年7月4日至13日举办第五届海峡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此次夏令营,无论是规模还是参加的高校数目都是历年来最大最多的一次。此次参加的人数有150多,其中有来自台湾大学、东海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大学、静宜大学等14所台湾高校的107名师生,该校有45名师生参加。

[编辑本段]【著名校友】

  李光前 爱国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陈嘉庚的大女婿,厦大众多历史建筑包括建南楼群、丰庭楼群、芙蓉楼群、国光楼群等以及现代建筑是他和新加坡李氏基金会捐建的,从1927年到21世纪,李氏家族持之以恒地支持厦大建设。  鲁迅 思想家、厦大文学院教授  林语堂 学者、翻译家、厦大文学院院长、教授  余光中 诗人、散文家、厦大客座教授、1948-1949年在厦大就读  易中天 文化学者、厦大教授  杨振宁 厦门大学名誉教授  李政道 厦门大学名誉教授  李远哲 厦门大学客座教授  连战 厦门大学名誉博士  李敖 厦门大学终身教授  卢嘉锡 中国科学院院长、院士、化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厦大教授  萨本栋 厦门大学校长(第一任国立厦门大学校长)、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王亚南 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翻译资本论第一人、经济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汪德耀 厦门大学校长、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在厦大开创性地创办了中国高校史上第一个航空工程、机械工程、海洋学、国际贸易、南洋经济研究等系科  傅鹰 厦门大学教授、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胶体化学奠基人、北大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陈景润 数学家、中科院院士  谢希德 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物理学家、教育家  柯召 四川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中科院院士、数学家  邓从豪 山东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曾呈奎 海洋生物学家、国际藻类学会主席、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曾融生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曾邦哲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医药学、系统生物工程等概念,以及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细胞计算机模型等原理,WABSE(国际协会)创始人  刘再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阙端麟 浙江大学教授、中科院士  陈宜瑜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理事长  上官世盘 西昌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部长、少将、厦大物理系毕业  葛文勋 第一、二届国际传感学会主席、CASE大学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朱伯舜 美国纽约《华美日报》社董事长、美国共和党亚裔总党部共同主席兼台湾支部主席  李景昀 医学家、奥克拉荷马大学解剖学系主任  吴伯雄 美国伯明翰大学电子计算机中心主任  林幼堃 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结构动力学家  李小加 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港交所行政总裁  庄汉水 菲律宾实业家、慈善家  邵建寅 菲律宾实业家、慈善家  黄克立 香港实业家  黄保欣 香港塑胶商会会长、香港立法局议员、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黄望青 新加坡驻日大使  徐世民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  蔡悦诗 泰国华人实业家、厦大泰国校友会永远荣誉主席  何宜慈 台湾新竹科技园区创办人  沈觐泰 台湾“石油之父”、中油公司创办人、总经理  陈振华 台湾电力公司总经理  刘诗华 台湾电信总局局长  严启昌 台湾公路局局长  杨延英 台湾公路局总工程师  陈树勋 台湾中国钢铁公司创办人  陈俊德 台湾中国钢铁公司创办人  夏荷生 台湾邮政总局局长  傅百屏 台湾税务局局长  张克辉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台盟中央主席、名誉主席,全国台联会长、名誉会长、厦大经济系肄业、1948-1949年在厦大经济系学习。  孙亚夫 海协会副会长、国台办副主任、厦大历史系本科毕业  张高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厦大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65级本科(65-70年)  张铭清 海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传播学院院长  范丽青 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大陆第一个常驻台湾的记者、现任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厦大中文系79级本科  何立峰 天津市委副书记、原厦门市委书记、厦大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78级本科、1984年获财金系经济学硕士,1998年获财金系财政学博士  邱晓华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高级统计师、厦大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78级本科  朱崇实 厦门大学校长、经济法学家、厦大经济系78级本科、1985年获厦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  吴宣恭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经济学家、1951年毕业于厦大外文系  朱之文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厦大经济系财务会计专业78级  林祖赓 厦门大学校长、电化学家、1956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  田昭武 厦门大学校长、电化学家、中科院院士、1949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  王洛林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党组副书记、中共中央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蔡启瑞 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物理化学家、1937年毕业于厦大化学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赵玉芬 厦门大学教授、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  陆文虎 总政艺术局局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少将、钱钟书研究专家、1982年厦大中文系硕士毕业  罗扬才 厦大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厦大第一个革命烈士,1924年考入厦大预科,1925年升入教育系  潘懋元 厦大副校长、教育学家  邓子基 厦大教授、财政学家、1952年厦大经济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葛家澍 厦大教授、经济学院首任院长、会计学家、1945年毕业于厦大会计学系  钱伯海 厦大教授、统计学家、经济学院院长  张亦春 厦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金融学学术带头人  张馨 厦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财政学家  吴世农 厦大教授、MBA中心主任、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副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厦大计划统计系78级本科  张乾二 厦大教授、中科院物构所所长,厦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系47级本科,1954年研究生毕业  傅依凌 厦大教授、历史系主任、明清史和社会经济史学家  韩国磐 厦大教授、隋唐经济史学家、专门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945年毕业于厦大历史系  郑兰荪 厦大教授、纳米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民盟中央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厦大化学系78级本科  田中群 厦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厦大化学系78级本科  黄本立 厦大教授、中科院院士、化学家  唐崇惕 厦大教授、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1954年毕业于厦大生物系  林鹏 厦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生态学家,1955年毕业于厦大生物系  施建军 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1984年厦大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2001年获厦大统计专业经济学博士  邓力平 厦大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厦大78级经济系外贸专业本科、1984年获厦大经济学硕士  陈安 厦大教授、法学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会长、1950年厦大法律系毕业  张帆 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文学研究所所长、院长、民进中央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厦大中文系78级本科  许怀中 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厦大教授。福建省文联主席、文艺评论家、鲁迅研究专家、1952年毕业于厦大中文系  苏增添 福建省副省长兼任福州市委副书记、厦大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在职)  李川 福建省副省长、厦大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在职)  陈桦 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教育工委书记、厦大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78级本科  汪毅夫 福建省副省长、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厦大台湾研究院研究员  谢先文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68年毕业于厦大经济系  潘心诚 福建省副省长、毕业于厦大经济系  徐谦 福建省委常委兼省委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副主任、厦大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79级本科  朱亚衍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副省长、厦门市市长,毕业于厦大经济系  杜明聪 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  何少川 福建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福建省政协副主席、1959年毕业于厦大中文系  李连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机关党组成员、教育部部长助理、教育部党组成员、1985年获厦大法学院民法专业法学硕士  俞可平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学者、1982-1884年在厦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班学习,曾留校任讲师  许又声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厦大毕业  李礼辉 中国银行副董事长兼党委副书记、行长、厦大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73级  董大胜 国务院审计署副审计长兼党组成员、厦大财政金融系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孙宝厚 国务院审计署总审计师兼党组成员、厦大会计系会计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张通 财政部部长助理兼党组成员、厦大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  陈荣书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兼党组成员、厦大数学系数学专业77级  李建国 福建省漳州市市长、泉州市代市长、厦大历史系73级  黄志光 广东省汕头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0-1993年在厦大工商企业管理研究生班学习  刘昆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1982年毕业于厦大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  江曙霞 厦大教授、厦门市副市长、厦大经济系财金专业78级本科、1982-1984年财金系货币银行专业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财金系金融学博士  李锋 广东省深圳市委常委兼常务副市长、厦大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78级本科  吴培文 厦大教授,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歌唱家  陈培爱 厦大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参与创建中国大陆高校第一个广告专业、厦大中文系毕业  曾晶 厦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2001年央视挑战主持人铜奖,央视科教频道讲述栏目兼职主持人,1999年获厦大新闻传播系硕士  陈伟鸿 2001年央视挑战主持人铜奖,央视2套对话栏目主持人,2000年获厦大新闻传播系硕士  赖军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厦大经济系86级本科  陈冬 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漳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兼漳浦县委书记、代市长,厦大货币银行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在职)  张曦 香港骏华投资集团董事会主席、厦大国贸系86级本科、2009年校庆捐资3千万元。  王菲 著名歌手。1987年考上厦门大学生物系,后因父亲决定移民香港,故未上。  林峰 香港歌手和演员,在96届建筑系读过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