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30个交易日抛1700亿狂杀跌 仓位大底已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6:23
基金30个交易日抛1700亿狂杀跌 仓位大底已近 作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0-05-19 07:41:22

专题:2600:机构博弈白热化

空军:

基金30个交易日抛1700亿狂杀跌 仓位大底已近

  数据显示,从3月31日至5月13日的30个交易日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累计减仓市值约达1700亿元。这种减仓趋势正由被动减仓转向主动减仓,基金成市场暴跌助推器。

  虽然基金在A股市场的地位正逐日下降,但每逢连续暴跌,市场质疑的矛头却总会指向基金的大幅减仓,而事实也给质疑者提供了证据。记者发现,以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测算的仓位数据计算,从3月31日至5月13日的30个交易日中,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累计减仓市值达1700亿元左右。而且,这种减仓趋势正由被动减仓转向主动减仓,基金经理们对市场未来的不信任正在业内弥漫。

  后知后觉助推暴跌

  无论是1664点的止跌反弹,还是近期3181点的骤然下泻,大多数基金经理们的表现可以用“后知后觉”来形容。而基金据此施展的投资策略,则往往成为市场暴涨暴跌的助推器。

  以此轮下跌为例,德圣基金研究中心5月13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74.77%,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68.90%。而一季报统计数据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6.37%,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8.01%,粗略计算30个交易日股票型基金减仓11.6个百分点,混合型基金减仓9.11个百分点。一季度末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总净值为9044亿元,混合型基金总净值为6954亿元,据此计算该交易区间两类基金共减仓市值达到近17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的每周仓位测算,基金们开始大手笔减仓的举动,是在市场连续出现重挫之后。尤其是5月份以来,连遭重击的基金们开始狠心大幅度减持重仓股,平均仓位骤降近5个百分点。这其中,此前基金热捧的航空股大幅跳水,被视为“堡垒”的医药股意外暴跌,背后闪动的都是基金恐慌性抛售的影子。

  业内人士指出,基金在市场下跌后的恐慌性减仓,一定程度上成为A股剧跌的加速器,尤其是基金手中持有的大盘股较多,对指数的负面影响更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金抛售虽然加速了A股的下跌,但同时也快速挤掉了许多个股的泡沫,这给市场未来打开了操作空间。

  基金经理心神不定

  种种迹象显示,1700亿元的抛售显然尚未触及基金经理们的底线。而且,相比于此前的被动性减仓,近期基金经理们的抛售更带有主动性目的。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指出,从最近一周的基金仓位变动情况来看,较以前基金减仓更具有普遍性,各类基金均逐步减仓,且减仓的力度较大。另外,较之前的被动减仓而言,最近一周基金主动减仓较为明显。记者采访的多位基金经理表示,是否继续减仓,则要看宏观经济变化、政策导向和市场下一步走势而定。弦外之音是:如果负面因素仍在,减仓仍会持续。

  而从历史平均仓位水平来看,基金的仓位“大底”出现在2008年,平均仓位为67%,相比目前基金的平均仓位距离已不遥远。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基金们是用继续减仓来砸出底部,还是就此止步等待“援兵”?答案是四个字:不确定性。这四个字既可以作为基金经理对未来经济和市场方向的判断,也可以表达基金经理对下一步操作的想法。

 九成次新基金跌破面值 新成立基金建仓“打太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何况是晒在城门上的干鱼呢?”看似一句戏言,基民却点出了当前基金的尴尬。进入5月份后,A股市场遭遇连续重挫,而在如此背景下,基金尤其是偏股基金要想做到全身而退,无疑成了基民的一厢情愿。就在大多数老基金苦苦挣扎的同时,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次新基金境遇也好不到哪里。

  95只次新基金“破相”

  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其实,看看大盘的近期跌幅,偏股基金中的次新基金整体表现可想而知。资料显示,截至5月17日,沪指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高达21.89%,而沪指昨日盘中更是下探2529点,创下近一年多来的新低。由此,市场低迷可见一斑。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成立时间不足一年的次新偏股基金共有103只,而按照5月17日的单位净值计算,在上述103只次新基金中,其中95只次新基金最新单位净值已经跌破面值,占比高达92.2%,几乎已经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

  而从具体基金产品来看,博时超大盘ETF的同期单位净值为0.199元,为上述所有次新基金中单位净值最低。不过,博时超大盘ETF情况特殊,份额成立之后已经作过折算。此外,成立于2009年9月25日的华泰柏瑞行业领先,业绩表现一直未见起色,目前单位净值仅为0.724元,而嘉实基本面50、诺安中证100、华富中证100、华夏沪深300的单位净值也不高。

  同期高于面值的次新基金仅有5只,其中大摩领先优势、国泰区位优势、银华深证100表现突出。

  次新指基损失惨重

  如果说单位净值不能完全反映业绩的话,那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的数据应该比较准确了。结果很明确,上述次新基金中的指数基金肯定跌幅最惨,而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

  同样是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17日,上述103只次新基金今年以来整体亏损,平均跌幅达到13.96%。其中,仅有银华深证100一只基金同期实现正回报,其余102只次新基金同期业绩全部亏损,其中19只基金的同期跌幅超过20%。毫无疑问,在同期跌幅较大的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据了主角。

  上述数据表明,在跌幅超过20%的19只基金中,指数基金占据了其中的13只。其中,南方深成ETF同期跌幅高达28.42%,在上述所有次新基金中跌幅位列第一位。博时超大盘ETF排名紧随其后,同期跌幅也达到27.04%,而南方深成ETF联接的同期也下挫了26.47%。此外,华宝兴业中证100、博时超大盘ETF联接、工银上证央企50ETF、诺安中证100、嘉实基本面50、海富通中证100六只基金的跌幅也较大,同期跌幅均在25%以上。

  而在非指数基金中,东方核心动力、金元比联价值增长、国联安主题驱动、华富价值增长、诺德成长优势、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六只基金表现不佳,跌幅排名比较靠前。

  新成立基金建仓缓慢

  鉴于众多“前辈”的凄惨表现,新成立的基金明显聪明了很多,而在成立之后并不急于建仓,甚至有点“打太极”的味道,这在4月底、5月初成立的基金就表现的比较明显。

  成立于5月7日的银华深证100基金,经历5月17日的市场暴跌后,单位净值不跌反涨,说明其目前基本没有股票或者是微乎其微,反而先从债券开始建仓,充分说明其对后市的谨慎心态。此外,近期成立的富国通胀通缩主题、诺安中小盘精选、泰达宏利中证财富大盘目前单位净值均为面值,应该还未开始建仓,尽管分别成立于5月11日、5月5日的华安行业轮动、汇添富民营活力,单位净值均已跌破面值,但同期跌幅仅为0.01%和0.5%,说明其仓位均非常低。

多头:

保险巨头逢低捡货 上周开始大把买基金

⊙记者 黄蕾 卢晓平

 

被市场视为“先知先觉”的保险资金似有逢低捡货之势。来自投行及基金公司的消息称,2700点下方,以中国人寿为代表的保险巨头自上周开始大把“撒钱”购买基金。

“中国人寿上周以来买入的主要都是基金。”一位消息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证实了近期市场上关于“中国人寿积极增仓”的传闻。

他透露说,多家基金公司都收到了来自中国人寿的买单,5月17日大跌那天买入的主要是指数型基金,之前几天则主要申购股票型基金。粗略估算下来,一周以来,中国人寿的净申购基金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亿元。

对于中国人寿的突然“加油”,一位业内人士称,中国人寿最近多次申购基金,间接传达了对市场已经下跌过度的判断。“他们的观点大致认为,现在套的是时间,而不是点位,市场已经丧失理性。”

据了解,中国人寿目前在保险三巨头中权益类(股票+基金)仓位或最高,此番申购基金后,中国人寿的仓位大概接近15%。中国太保、中国平安近期虽也有申购基金举动,但从规模上来看远不如中国人寿。

据悉,除了申购基金外,保险三巨头尤其是中国人寿,重新拿回银行和地产大量股票筹码。“一切以估值为基准。目前买银行股票的投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3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对于中国人寿等保险巨头开始积极增仓的举动,一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似乎不为所动。一家中小保险公司投资部负责人称,近期仍要继续观望,进场时间可能要等到下半年再看。

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通过其间接入市的中小保险公司大概有二三十家多,目前委托其“加仓”的公司并不多,幅度也较小。“这些中小险企目前的权益仓位大概在8%-10%左右吧。”

面对难以捉摸的股市,三大保险巨头的操盘导向是否能给投资者一丝启发?一位业内人士说:“对于有两千多亿可投资(股票+基金)资产的中国人寿来说,恐怕上百亿的动作才能算作是大动作。因此,是否能从中国人寿的加仓行为来判断后市走势,目前还不好说。”

 

 

 

QFII中国基金遭遇赎回 依旧维持高仓位策略

⊙记者 周宏 ○编辑 张亦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QFII中国基金的份额继续下降。但同时基金经理们则延续既定的高仓位策略。

来自理柏最新一期基金透视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纳入统计的24只QFII中国A股基金4月末的总资产规模初值,较3月修正后终值下跌了4.75%,最终规模大概在98.65亿美元左右。

其中,绝大多数QFII中国A股基金出现了一定的净赎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海外QFII投资者当前的保守态度。而香港上市的iShare新华富时A50中国基金呈出现了小幅净申购,这似乎表明目前境外资金的态度并未完全转冷,尤其是在香港等地境外流动性依然泛滥。

不过,上述转冷可能还受制于投资业绩的表现和投资风格的问题。

根据已公布准确数据的18只QFII中国A股基金,上述基金4月整体平均业绩大幅回落7.91%,这同时将QFII中国基金今年以来整体平均业绩回落至-13.47%。

从短期业绩看,QFII中国A股基金回落幅度明显大于境内股票型基金。其中,单纯追踪指数的被动式管理QFII基金上月平均业绩尤其低落,为-8.54%。而主动式管理QFII基金的平均回报为-7.73%。另外,今年以来被动式与主动式QFII基金的业绩分别为-14.76%及-12.79%。

上述表现同时显示,QFII主动式基金维持了之前的一贯风格——高仓位。考虑到中国A股基金的持股明显偏向于龙头股,因此,其业绩的大幅回落相当程度表明,目前QFII中国基金仍旧维持明确的高仓位策略。

与之相应,今年境内QDII 公募基金的发行维持积极态势,目前已有易方达亚洲精选、招商全球资源和国泰纳斯达克100 先后完成募集,后续尚有国投瑞银新兴市场精选,长盛环球景气、工银瑞信环球精选、汇添富亚澳成熟市场等多只QDII 基金陆续集中发行,显示了积极的扩张势头。

不过,此次出海的QDII 基金与过去既有的QDII 基金相比,体现出投资范围更具细分特色的特点,各个QDII基金自身专注的投资区域开始显化,这可能更能促进其发挥风险分散、资产配置的作用。

业绩也显示,4月份QDII 基金业绩表现平均小幅回落0.02%,表现明显优于境内股票基金;今年以来QDII 基金整体平均业绩为-1.96%,整体表现也明显优于境内股票基金。

底部激辩:

公募私募论底:价值底已现 市场底有待观察
  新快报讯 目前市场是否已经跌到底了?对这个问题几乎没人能给予非常明确且能被市场证实的回答。不过,从投资价值来看,目前一些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认为,价值底或估值底已经出现,但市场底部还有待观察。

  新价值罗伟广:我们在逐步加仓

  新价值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罗伟广日前在接受私募排排网的问卷调查时表示,房地产利空已经透明了,欧洲债务危机也反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的银行坏账和银行资金的拨备影响银行业绩还是新鲜的故事,市场对这一利空的反应还要观察一段时间。

  “从价值的角度来看,我本来认为跌到2800点就可以了,后来房地产、希腊危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等出现了,这是之前估计不到的,多了这些因素,市场再多跌300点也是正常,只能说随时可能见底,而不能确定哪里是底部。从价值角度来说,2600点以下是非常好的中长期投资机会。”罗伟广表示,思路上,价值的底部已经出来了,市场的底部还没有出来,不过,“我们在逐步加仓,因为就价值区间而言,已经到了我们的心理区间”。

  民生加银陈东:政策底要看紧多久

  民生加银研究总监、民生稳健成长拟任基金经理陈东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近期的下跌与2008年有类似之处,一些安全港类资产也出现暴跌,中小盘轮跌,但整体情况要比2008年乐观;海外方面,2008年是对雷曼放任不管,现在欧盟在积极考虑应对之策;国内方面,对地产泡沫的抑制比较及时;同时,放开对民营投资的限制,会增强经济的活力。

  陈东认为,会有几个底部,一是估值底。从估值上看,沪深300指数2010年动态估值为14倍,基本处于合理区间偏下的位置,A股相对吸引力进一步提高。目前一些股息率回报较好的公司已经得到大股东增持;二是政策底。估计政策会先紧后松,但很难说会紧多久。

  大成杨建华:不同周期不同策略

  大成核心双动力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建华周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处于“盈利增长与估值下降”这样一个阶段,做投资比较难,关键不在于大盘是否见底,而在于选好股票,“如果找到未来几年每年增长30%-50%的股票就一定要拿住,因为是稀缺品种。”

  他认为要根据公司的周期特征来定投资策略。他将上市公司分为几类:一类是顺周期的。主要是投资品,会受到调结构的影响,趋势向下;一类是逆周期的。主要是消费品和医药,可长期持有;一类是独立周期的。包括智能电网、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但好公司不多,可波段交易。

  投资提醒:分批补仓间距不宜低于5%

  自4月中旬大盘下跌以来就有不少散户投资者陆续进场抄底,但很不幸,几乎都抄在半山腰上。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散户抄底往往会犯激进的毛病,稍微跌一点就买,因为资金有限,不像保险公司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结果很快就变成满仓,然后又不及时止损,从而成为大盘重挫的受害者。

  该人士表示,市场底部是非常难预测的,分批补仓是个较好的摊低成本的办法,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所持股票、基金是否值得补仓,这要看基本面和市场趋势,像今年,补大盘权重股就不算好选择,可以考虑换股;二是以多大的间距来补,一般而言,基金每跌5%可以补一些,对个股,在像近期这样的不稳定的市场,可以每跌10%,甚至更多再补仓。 (强燕)
 

相关链接:

3成QFII重仓股跑赢大市 登海种业涨31%领跑

庞倩影 新快报

  4月19日暴跌至昨日收盘,上证指数共跌去17.11%。而据wind资讯统计,两市371只QFII持仓股中有126只跑赢大盘,登海种业、包钢稀土等20只股票在羸弱市道中保持正收益。

  首季持仓市值达548亿最青睐机械设备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目前,QFII共持有23类、371家上市公司。从行业偏好上看,机械设备仍为其首选品种,包括中国西电、沈阳机床等共45只个股均获QFII青睐,而该板块已经连续13个季度维持QFII持仓股第一名的位置;化工行业也有30只个股被QFII驻扎,其中包括国风塑业、柳化股份、沈阳化工;排名第三的是医药股,共有28只。此外,交通运输有26只、电子元器件23只、商业贸易20只、轻工制造20只、公用事业20只、农林牧渔19只、建筑建材18只、交运设备17只、房地产17只、纺织服装13只、食品饮料13只、有色金属12只、信息设备12只。

  市值方面,券商统计数据显示,QFII2010年第一季度投资股票的市值为548.42亿元,比2009年第四季度减少10.75亿元,减少幅度为1.93%。若剔除恒生银行因限售股解禁持股的兴业银行部分,QFII的2010年一季度持股市值312.46亿元,比2009年四季度增加10.91亿元,增加幅度为3.62%。结合大盘跌幅,QFII在2010年第一季度实际上进行了大幅增持操作。QFII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增仓,持仓市值上升至2007年四季度以来最高水平,但今年一季度增持力度有所减弱,显示QFII对2010年第二季度的行情谨慎看多。

  20只股票暴跌市中收正 *ST罗顿表现居末

  记者以4月19日暴跌为起始点进行了统计,截至昨日收盘,QFII持仓股共有126只涨幅超过大盘。医药生物板块有22只股票入围,其中东阿阿胶(8.98%)、云南白药(4.53%)、康美药业(4.09%)、信立泰(3.82%)、恩华药业(3.2%)、上海医药(0.54%)和双鹤药业(0.07%)在暴跌市中保持正收益;机械设备虽有18只个股跑赢大盘,但只有科达机电一只保持正收益,达2.56%。此外,暴跌至今,保持正收益的还有农林牧渔类的敦煌种业(8.32%)、有色金属类的中金黄金(8.16%)和宝钛股份(7.41%)、商业贸易类的海宁皮城(3.09%)、交通运输类的铁龙物流(3%)等20只个股。

  在跑赢大盘的股票中,表现最好的是登海种业,截至昨日,该股在暴跌市中累计涨幅30.69%,上周两市成交回报显示,该股在一周(5月10日至5月14只)机构买入总额中排名第二,买入总额为1.10亿元,在上周五以涨停报收。表现位居第二的是包钢稀土,该股期间涨幅也有20%左右。昨日有消息称,“包头有望先行试点稀土矿战略储备”,而包钢稀土作为中国稀土的龙头企业,据悉已经着手开展企业储备。表现第三的是电子元器件类的蓉胜超微。而表现最差的则分别是*ST罗顿(-46.84%)、成发科技(-40.99%)、三钢闽光(-37.31%).


  暴跌市中涨幅前十的 QFII 持仓股(单位:元)

  代码 简称 4月19日至昨日涨幅(%) 所属板块

  002041 登海种业 30.69 农林牧渔

  600111 包钢稀土 20.11 有色金属

  002141 蓉胜超微 15.32 电子元器件

  000423 东阿阿胶 8.98 医药生物

  600354 敦煌种业 8.32 农林牧渔

  600489 中金黄金 8.16 有色金属

  600456 宝钛股份 7.41 有色金属

  000538 云南白药 4.53 医药生物

  600518 康美药业 4.09 医药生物

  002294 信立泰 3.82 医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