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投资原理〉李济安笔记》摘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26:37

专业投资原理 笔记

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真正所关心的不只是金钱的波动,而是对股市运作规律产生的兴趣,成功就是狂热迷恋编织的产物。我们必须要有将证券投资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的认识与决心,而不是当作一个获取暴利的场所。

 

 

   如果你所希望的只是在证券市场碰运气,或者希望在自己最近无所事事的生活中做一点点缀,等有正式的事再离开,这些想法是十分危险的。证券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真正的掌握之前,不但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而且常常要付出高昂的学费,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以股票为终身职业的话最好离开。

如今,社会的进步之所以日新月异,就是在于分工,只要做好我们最擅长最热爱的事,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而不是到处撒种最后广种薄收。我们要做的不是面面俱到地掌握所有的挣钱方法,而是将热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拥有成功的一生。

 

成功者的素质

   不论在任何行业,所有的成功者都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证券市场也是同样。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素质,才使他们不畏艰险最终走向成功。因此,是我们必须加以借鉴的。

   远大明确的目标

   成功的投资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有渴望成功的愿望。成功的人首先要敢想,有远大的目标才会加倍努力。如果你最高的目标只是房顶上的麦粒,就绝没有可能天天磨练你的翅膀,以便飞上蓝天。

   信心

  每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对于自己成功有着绝对信心,这种信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几乎是顽固不化,不可理喻的。但就是因为这种信心,支撑着他忍受一次又一次难以承受的失败打击,这种失败造成的痛苦是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也是不能承受的。任何意志薄弱信心不足的人,最后都会造成意志的崩溃与绝望,沦为失败者,最终被淘汰出局。只有坚定的信心,才是坚持不懈的保证。这是一个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地方。

   狂热

   成功者真正感兴趣的是市场内在的运作规律,而不是金钱。他们不会仅仅为投资而投资,他们往往将多数时间用于研究市场的内在规律,而不是交易。可以说他们的狂热绝不仅仅是成功可以给他们带来巨额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证券分析的迷恋,那种渴望出类拔萃的愿望,和对随之而来的挑战的爱恋,而金钱仅仅是成功人生的附属品而已。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可以夜以继日地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中。

成功的投资者,不论自己手上的资金是一万还是十万或者是一百万,他都会一视同仁,进行一丝不苟的操作。因为他重视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数量,更重要的是验证自己操作方法和策略是否正确。犹如一个台球的顶尖好手,不论是在比赛中还是在训练中,他都会对自己每一次出杆的质量负责,他之所以可以成为顶尖好手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态度。

   如果投资人纯粹是为赢利而进行交易,就往往容易被股票的波动所左右,失去客观判断的能力,很难坚持已订的原则与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正是因为他们关心的是对和错,而不仅仅是股市的波动,才使得他们面对股市的波动,做到不以一时得失为操作的根据,而是仅以对错作为唯一的依据。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魄力

   成功的投资者,必须要有独立下决心的魄力。金融市场的本质,决定了正确的决策往往与大多数人认识相反,所以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孤独的,属于极少数的一群。他们有信心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实施。事实上坚定信念,坚信自己对市场的客观判断不随大流,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基础。只有异于常人的眼光和魄力,才可以使他们在投机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赢家。

   耐心

   花花世界,碌碌苍生,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心境如水?

   通过对市场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一年之中没有几次真正的投资机会,有时甚至仅有一两次。投资机会最少也是在中期调整中出现,有的甚至是长期行情的转折点,而不是在短期波动中。这样就造成投资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等待最佳的投资机会中,每一天都在观察大量的股票波动,可是一年到头真正的投资机会仅有几次。就像一只蜘蛛,天天在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立即采取行动毫不迟疑。在没有理想时机的情况下,必须学会耐心等待,克制自己的情绪。可以说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善于忍耐和精于等待。

   谦虚

   一个成功的投资人,必须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很多问题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多数人视为极其简单的、或者不屑加以解释的、没有人敢提出的被视为愚蠢的问题,恰恰是最让人深感知识匮乏的问题。往往最简单的问题里包含着最深奥的道理,所以想要成功,你必须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从事投机行业,你必须要彻底了解成功人士具备哪些优良品质,知道自己和大多数历史上成功的大投资家有哪些差距,这样才有可能缩小差距,以便早日成功。而不能仅仅依靠自我感觉去猜测。

 

炒股成功的捷径

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回顾历史。关注历史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证券知识的最佳途径。所以必须关注历史上曾发生过什么,证券市场上总是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只是市场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有智慧的人不仅仅从自己的失败与成功中寻找教训,还大量地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因此在投资股票赚钱之前,首先应该先追溯历史,看一看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投资家是如何赚大笔利润的,以及更多的投资人是因何亏损惨重的。

   不论做任何事物,不论经营企业,还是作股票,成功无一例外的是建立在对我们对所处的行业了解的程度,我们对这个行业了解的程度越高,成功的机会就越大,我们的经验就越丰富。因此关注历史是不可或缺的课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成功的路如果有捷径,其中之一就是追溯历史。

随着对市场了解的逐步加深,我们还需要再进行一定的模拟操作,进行热身训练,之后再考虑真正进行交易。很多人轻蔑的认为这样无异于纸上谈兵,但是我却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尽管这样忽略了股价波动对我们的心理影响,但是它可以使我们花很小的代价就得到锻炼,毕竟除了心理承受能力之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学习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演练,如果我们很满意自己的成绩,可以适量地稍微投入一些资金进行实际操作,也许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获利的能力,但我还是建议你介入的不要太深。

随着经验的成熟逐步加重仓位,这一期间以一年为佳。除非你信心十足,否则最好经过较长时间的磨练。

在投资生涯中,写交易日记是加快自我完善的最好途径。在交易日记中,你必须详细记录你的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以及交易的真正原因,然后认真加以分析。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我们常常听信他人的小道消息冲进杀出,或者在没有出现明显的进出信号前过早交易,或者经常的违反自己既定的交易计划等等,总是在同样的地方犯错,在一个地方跌倒。用不了几个月,我们就可以找到很多同样的错误。只要认真加以总结和修正,将会十分有利于我们未来作出正确决定,使我们的投资技巧很容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很多人不愿意回顾过去的失败,认为这是向伤口中撒盐。想要成功,你必须面对自己的错误,只有认真总结失败教训,逐步加以改变,才是正确的态度,也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成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错误作斗争的过程。

另外,人的本能是从众的,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在证券市场上,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人的心理更是趋于一致。而投机市场上大多数人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想要成功,就必须要摆脱大众的思路。

   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审视自己,换言之,就是要仔细观察自己是否有大众地交易习惯,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某种习惯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就一定要加以改正。具体地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在交易所里我行我素,而要交很多的股友,当你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和自己一样的习惯,或者有很多人持有同自己一样的股票时就一定要加以改正。聪明的人总是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摆脱大众的思维,就向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参悟支撑和压力

   一、 支撑与阻力的形成根源

   要想灵活运用支撑与阻力获利,必须要了解支撑与阻力形成的真正原因,同其它的技术分析的根源一样,它们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哪些情况下会产生支撑与阻力,并深入地解析它们的形成原因。

  (1)股价k线图上密集成交地带形成之后,股价一旦向上突破,这一形态往往就成为支撑区域;当股价一旦向下突破,这一区域往往就会成为阻力区域。

当股价在一个价格区域波动时间较久,这一个价格区域买进的投资人越多。股价跌破这一价格区域,就使买进的投资人全部被套,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的心理折磨和亲友的担心埋怨会造成巨大压力,侥幸心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与担心,一旦股价重新回到这一价格区域附近,投资者必然急不可待的卖出股票,以求减少损失,于是就会形成很强的卖压,使股价不易突破这一价格区域,阻力因此形成。

   当股价在一个价格区域内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持仓成本越来越接近这一价格区域,突然有一天股价突破上行,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涨,投资人获利越来越丰厚,获利回吐的压力造成股价回落。当重新跌至这一个价格波动区域,在这一价格区域处买进的投资人,因利润减少或者除去手续费已没有利润,同时高位没有卖出的投资人对高价产生怀念之情,导致卖出的投资者越来越少,这样卖压开始减弱,股价因此而起稳。另外在高位卖出的部分投资人并非完全看空后市,只是因获利颇丰才卖出,见股价距离卖出价位差价较大,又回至当初持仓成本区域,又反手买进,期待股价再度升高时再卖出获取利润,这种投资者为数不少,所以很容易推高股价,这就是支撑形成的原因。

(2)上一波行情股价波动最高点与最低点处,往往容易形成支撑或阻力。

  这通常是后悔情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心造成。股价上涨至一个高点回落之后,当股价再次上涨时,很多投资人就开始猜测股价会在何处反转,因为错过了上一次的最高点空欢喜一场,所以通常会认为这一点位有较强的阻力,很多人就将前一个高点位处作为卖出时机,因此容易形成阻力。

   上一波行情股价波动的最低点价位处往往会形成支撑,原因同样如此。当股价在下跌过程中,投资人往往不知何处是底,但是很多投资人因为错失上一阶段行情的最低点进货,所以十分懊恼,因此常常以前一次行情的低点作为进场时机,同时股价跌至这一价位时,持有股票的投资人亏损往往日渐加大,产生了浓烈的惜售心理,所以很轻微的买进,就造成股价的大幅回升,这就是支撑的形成原因。

   (3)百分之五十的原则。当股价在某一个价格区域换手率很大,形成时间也较长,此时股价突然上涨或下跌,上涨幅度达到50%时,常常会受到很强的卖出压力,造成股价反转或横向波动;或者股价下跌50%处时容易受到支撑,改变股价波动的方向。

  (4)整数价位,比如10元、20元、50元等等,还有指数点位1000点、2000点、10000点等等这些点位常常会形成重要的支撑与阻力。

  (5)当股价在一个价格区域之内上下波动,连续几次都不能向上或向下突破,那么这个形态的上档高点就会成为阻力位,而下档的最低价位处就成为一条支撑线。这个点位被冲击的次数越多,上下的幅度越大,支撑与阻力就越具有意义。

   这是因为,当股价连续两次没有向上突破时,短线投资者就会认为这一价位不易突破,因而以此作为参考卖出股票,在低档价位处买进股票,进行高抛低吸,以求利润的最大化。随着更多的人发现这种现象,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一行列,支撑与阻力的意义就会越强,这就是股票箱的产生原因。

   通常情况下,一个阻力位一旦被有效突破,这个价格区域就从阻力变成了支撑;同理,一个支撑位一旦被跌破,就会转变成压力。

 

二 运用原则

  (1)市场情况。在多头市场中阻力位的意义相对比较弱,而支撑的意义通常比较强;在熊市则是另一种情形,在空头市场中,阻力位的意义比较重而支撑的意义则比较弱。

   这是因为在股市的上涨过程中,投资者的心态因屡屡获利,或者看见他人的获利效应较为稳定,本来盈利后准备卖出的投资人因大势向好,而提高盈利预期。另一些原本等待解套后就立即出局的投资者,在乐观的市场气氛中,也蠢蠢欲动,希望有所利润再卖出。所有的人欢欣鼓舞,于是产生了支撑的意义就比较强,而阻力的作用比较弱的现象。

   在空头市场中,大多数的投资人发现大家都是在亏损,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下跌,在这种时候,一有获利投资人自然地产生落袋为安,以及见好就收的心理。同时,原本被套之后期待解套的投资人,也因大市利空不断,大盘持续下跌,由期待解套变化成为少亏就行的愿望,自然会导致阻力位的意义比较重而支撑的意义则比较弱。

(2)压力区与支撑区形成的时间长短。

   如果成交密集区域形成时间很长,已经达到了五六年之久甚至更长时间,往往就不具有支撑和阻力的意义。这是因为在这一个价位区买进的人,多数都已经在低位割肉卖出了,即使有人还没有卖出,这部分人也已经寥寥无几。这一区域已经不再是大多投资人的成本区域,所以就不会产生较重的支撑与阻力。

  (3)换手率的大小对于一个支撑位与阻力位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个价位的成交量越大,说明这一价位换手率越高,平均持仓成本越靠近这一价格区域,这样当股价越靠近这一价格区域,支撑与阻力的就越具有意义。

   投资人在选股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两只股票条件都比较适合,那么我建议你应该选择在下跌过程中,成交量较小的那一只股票,因为这种股票在上涨过程中因套牢的投资人比较少,所以上档压力较轻,比较容易大幅快速上涨。

   投资人的心理波动直接决定了他们的买卖欲望,而买卖欲望往往决定了股价的支撑与阻力的强弱,只要我们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动,就很容易预测股价的支撑与阻力所发生的区域并以此进行交易

 

参悟底部

底部形成的原因

   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先前高位买进的投资人都已深深套牢,因此产生坚决不肯卖出的念头。随着卖出压力减少,股价下跌减缓,前期卖出的短线客见股价跌势有所趋缓,开始进场买进股票,希望低吸高抛。同时高位套牢的部分投资人开始回补,希望可以摊低成本早日解套。这些买进的力量因为卖压较弱,因此很容易将股价推高。

在整个底部形成过程中,有时形成时间较短,有时形成时间较长,有的底部是在极度恐慌的市场气氛下形成,有的则是在清淡的气氛下形成。因为条件不同,因此形成的底部也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形状各异的底部形态。

大量的卖单遭遇机构买进表现在图表上,就是股价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突破颈线上涨,标志底部形态的终结。

这一阶段也可以被称作道氏理论的牛市第一阶段,或波浪理论的第一浪。

   股价突破颈线上行,由于股票持续上涨,经过了长期下跌的投资者,好不容易略有获利,多抱有落袋为安的念头,急切获利了结改为观望。而此时重仓持有的机构,为摆脱获利丰厚的短线客,趁着投资人信心不稳定,借势打压股价以达到加重散户恐惧的目的。而随着大势的渐渐走低,市场上有关机构出货的传言多如牛毛,市场看空气氛再次浓厚,当股价下跌至前期高点处,就止跌企稳。总的来说这一阶段是机构大户真正进货的时期,也是精明投资人介入的最佳时机,但中小散户大多两手空空。这一阶段被称为反抽阶段。

一般来讲,底部形态的形成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这样个股会在很大程度上与大盘波动一致。但有时机构消息确凿,获利的把握非常大,十分肯定公司将会有很大的发展,他们就会及早进场大量买进,整个形态都是在机构大户的控制下完成的,表现在图表上就是个股与大势的完全背离,大盘下跌它横盘,大势稍有起稳迹象,个股就开始了上涨。这是因为机构的大量买进,会造成股票脱离大势的影响,所以机构急于吸货的心态,则正好可以从个股与大盘的关系中简单辨别。

 

   后市的研判

   底部被突破之后,未来走势强弱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市场气氛。总体来说市场气氛越恐慌,投资人越看空后市,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底部未来涨幅往往越大。

  这是因为广大投资人越看空后市,对未来的行情越绝望,高位套牢的投资人往往忍痛割肉,低位的换手较为充分,而持币的投资人又不敢随便进场,机构容易得到大量的筹码。当大量的筹码集中到了机构手中,后市的涨幅就越大。

   (2)底部形成的时间越久,一旦向上突破涨幅就越大。

   主要因为股价自牛市的终结开始,经过长期下跌,大量投资人被高位套牢,很多人甚至亏损过半。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投资人是不肯轻易割肉卖出手中持股的,除非是长期的绝望,用时间来瓦解这些投资人的信心。这样在日复一日的时光流逝中,越来越多的持股者忍痛卖出了手中的股票,时间越长,割肉的人就越多,这样股票就在底部进行了大量的换手,机构就比较容易得到大量的筹码,上档的压力也越来越轻,所以说底部越长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上涨的幅度就越大。

   (3)底部形成的时间越长,一旦向上突破,反抽的概率越小。

   反抽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底部形成的时间较短,机构在底部吸筹较少,控盘能力较差。同时低位投资人换手不充分,一旦股价上涨,在高位套牢的投资人担心再次错过卖高价的好时机,而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因获利丰厚,而急于兑现,因此很容易产生强大卖压迫使股价走低。而底部形成的时间越久,机构吸货越充足,同时剩下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对后市都是十分有信心的,因此浮筹就越少,这样筹码稳定不易出现反抽。

   (4)在同样长时间形成的底部,振幅相对较大的底部形态一旦向上突破,未来的涨幅通常越大。

   股票的振幅越大,投资人的市值波动越大,他们往往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产生打短线的念头就越强,以求摊低成本或者获取利润。这样很容易使他们在稍高的价位卖出股票,平均持仓成本很快就摊低了,一旦股价突破上行,上档压力通常不会太大。

 

   判断底部的方法

   (1)底部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在低迷的市场气氛中,不断传来利空但是股价却不再下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机构大户利用市场气氛作掩护,大量进货造成的。

   (2)底部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呈现价涨量增,价跌量缩的态势。这说明股价的上涨建立在积极换手基础上,而股价稍有下跌,成交量就迅速萎缩,说明投资人的利润一有减少,或者略有损失卖出欲望就迅速降低。表明投资人心态转为稳定,后市会有上涨趋势。

   (3)每当新股上市就跌破发行价值后,这一价格区域很可能就是中期的底部甚至长期牛市的底部。

   股市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一旦股价跌破发行价,就会造成新股申购者的恐惧,最终造成公司发行新股十分困难无法融资,管理层就必然要用利好来刺激股市,以保证股票的发行顺畅。所以说当证券市场上出现新股跌破发行价时,市场十有八九就是一个中期底部。

   (4)底部形态通常较为复杂,历时也较长。

   这是因为底部要有欺骗性,机构故意引导股价的波动,千方百计的掩饰自己的行动,绞尽脑汁改变图形,使其不像是底部,迷惑投资人。同时悲观的气氛使投资人的心态也很不稳定,时而冲动时而压抑,他们的情绪推动股价的波动忽上忽下,捉摸不定。因此底部形态通常较为复杂。

 

参悟整理形态

   整理形态形成的原因

获利-抛-价跌-利少-不抛-吸筹-价升-获利-又抛

反复清理出短线客后,卖压越来越轻,剩下都是对后市十分有信心的投资人,股价最终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突破形态上涨。

    整理形态中,主要卖出股票的是获利丰厚的低位买进者。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均线系统,在均线系统没有靠近形态之前,极少有整理完毕的现象。而30日均线一旦开始靠近形态,股价往往随时有可能会突破盘局上涨。

  在整个形态形成过程中,每个股票持有者的心态和市场的气氛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形状的整理形态,在卖出压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往往容易形成矩形整理形态、上升三角形形态等。当市场抛压较大时,容易形成契形形态、旗形形态等。当市场气氛清淡,股票质地极好时,容易形成圆形整理形态。可以说每一种形态后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市场气氛,和投资人的心态。

   整理形态有时的确是自发形成的,纵然没有人操纵也一样会出现,因为这是多数投资人获利丰厚的卖出造成的。但很多情况下,机构会借势打压股价和传播利空的消息,来达到更加彻底的清理浮筹的目的。在整个整理形态中,机构主要是起到一个诱导的作用。这一阶段相当于波浪理论的第四浪。

 

整理形态的意义

   整理形态术语又叫洗盘,它主要有三个目的。

   (1)清理出获利的筹码,提高市场的平均持仓成本

   如果机构不进行借势洗盘,高位时他所面对的是大量获利丰厚的投资人,这样在高位一有风吹草动,投资人就蜂拥而出了,机构自己就无法获利派发。因此,必须要他们在高位换手,来摊高平均持仓成本。投资人持仓成本越高,高位卖出欲望就越弱,这是机构顺利出货的前提。

   (2)设立高拉陷阱,利于高位派发

   机构通过打压震仓,将不坚定的投资人赶走,再大幅拉高使抛售股票的投资人后悔万千,深感不该轻易卖出股票。而在洗盘过程中没有卖出股票的投资人,守得云开见日初,赚了大钱,今后再有大幅振荡也不肯轻易卖出该股了。使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更加坚定做一个长线投资者。这样在高位派发时,就不会和机构抢着卖出持股了。

   (3)降低成本

   通过洗盘可以在较高价位卖出手中持股,在较低价位购回,摊低平均成本。

  机构通过洗盘,一边撵走了意志不坚定的投资人,重新在高位引进了另一批看好后市的投资人。一边教育了继续持股的投资人,不要轻易买卖股票,长抱不懈才能挣大钱,并摊低了自己的持仓成本,一石三鸟。这样机构才能够在高位从容出逃。

 

研判洗盘的方法

   (1)市场上也总是不时传来利空的消息,很少有利好出现。

   (2)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呈现逐步明显减少,迅速萎缩的倾向。

在整理形态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均成本一旦接近这一价位区域,投资人的卖出欲望就逐步减少,显示在图表上就是迅速萎缩的成交量,表示投资人心态良好稳定,卖出仅仅是获利丰厚所致。

   (3)分时走势图上看,洗盘过程中股价上涨较为缓慢,并伴随较大的成交量。而下跌则正好相反,下跌的速度急促,成交量较小。

 

   后市的研判

   形态完成之后如何挑选最佳的股票?主要从以下几点判断。

   (1)整理形态形成与突破时市场气氛悲观,或者投资人越不看好某只股票时,一旦上涨涨幅往往惊人。因为越是担心越不看好后市,投资人卖出的愿望就越强烈,而一般散户越不敢轻易买进,敢于买进和继续持有的投资人,通常对后市很有信心,换手也较为充分。所以一旦上涨股价上涨幅度较大。

   (2)形态形成时振幅越大,一旦向上突破之后涨幅往往越惊人。

   股票振幅越大,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市值波动就越大,他们就越无法忍受死抱股票,产生打差价的心理越强烈,每逢高价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卖出欲望,这样该股的平均成本往往较高。而那些经历振幅较大的波动,还不肯卖出的人通常都是一些死多头,他们即使股价再高也往往不肯轻易卖出。一旦股价向上突破上行,抛压较小。

 

参悟顶部

   顶部形成的原因

    随着股价涨幅越来越大,机构深知股价已大大超出了实质价值,因此乘着热烈的市场气氛悄悄卖出手中大量股票。当他们的大量卖出遭遇散户的热烈买进,形成了巨大的成交量。在机构大户的有组织的卖出下股价开始逐步回落,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筹码,不可能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倾仓完毕,因此随着股价的下跌停止卖出,培养买气。所以股价稍作回落卖压就迅速减少。

因为市场气氛十分热烈,在高位卖出的投资人随着股价回落,逐步加大买进力度,加上抄底的资金介入,于是股价被轻松的推升至前期高点价位处,或高于前期高点处再次出货。这一时期有时耗时较长,市场气氛激烈往往会形成头肩顶或复合形头肩顶、菱形等。气氛较为缓和就容易形成双顶、圆顶。多数来说顶部形态的形成与股票的业绩也是有关系的,顶部形态波动幅度较小,持续时间久的往往是优绩股和大盘股。垃圾股通常顶部比较尖锐短促,这是因为持股人心态不同所造成的。总之,顶部形态的形成与当时的市场气氛、投资人对股票的看法紧密相连。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构大户逐步出完手中的筹码,市场上的抛压越来越重,股价最终无人维持跌破形态,一个新的下跌趋势开始了。

   有时当股价脱离顶部下跌时,持有股票的投资人随着股价的下跌而产生观望心理,造成股价卖压减轻,股价容易回升形成反抽。

   当股价再次反弹至颈线处又无力向上穿越再次下跌,就更明确的告知投资人应放弃任何的幻想,抓住最后的时机逃命,而不应再去斤斤计较自己的损失,因为今天的低价就是明日的高价,后天的天价。

 

    市场气氛

  整个顶部过程中,景气极尽繁荣,人气一片沸腾。不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有的传媒都不断报道证券市场的利好消息,所有人大都在讨论股票,资金大量涌进市场。新股发行加速,而上涨的股票多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门股,原为热门的优绩股反而开始有步履蹒跚的感觉。这一时期股票暴涨的现象屡屡可见,投资大众大量买进股票,以期待着股价进一步上升,而指数却不在上涨。

   

研判顶部的方法

   (1)顶部形态的最大特征就是巨大的成交量,和热烈的市场气氛。

   只有趁着热烈的市场气氛,机构大户才能够顺利脱身,如果市场气氛清淡,机构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大量出货。而巨大的成交量是投资大众买进机构大量的出货造成的。

   (2)从分时走势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在顶部区域股价拉高极为迅速,而且成交量往往较小;下跌时速度缓慢,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

   投资气氛热烈,广大投资人看好后市不愿卖出,持币的投资人积极买进,因此上涨迅速,买多卖少上升时成交量自然就小。而下跌时速度缓慢,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是因为投资人的买进和卖出都有挂单习惯,轻易不敢追逐高价,市场气氛一片大好时,投资人此时多希望买进股票以求获利,因此很多人开始买进,他们大多数在买进时都采取挂单等待的方法。通常股价越低买进的挂单越多,机构则是主动卖出,这样机构越卖价格越低,成交量就越大。一方面下方买盘较大,另一方面机构也故意放慢派发的速度,作出股价下跌时一步三回头的假象,欺骗投资人使他们认为下跌十分艰难,诱使投资人买进股票,于是就出现出这种现象。

(3)顶部形成前的一个高点,成交量往往已经达到了这一波原始行情的最大成交量,在随后的上涨过程中,尽管指数再创新高,但是成交量往往无力再放大了。换言之,成交量和股价不再继续价涨量增的现象,显得力不从心了。这往往是顶部形成的最早征兆。

因此,当我们发现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而成交量却没有创出新高时,就要小心是否大势即将见顶。(对于权重股常常早于大盘见顶时先见顶,否则由于盘子太大,到大盘见时撤退已经来不及了。)

顶部一旦形成,换手率越大,卖压越重。

 

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

1、上升初期行情中,价涨量增,价跌量减。

2、上涨至一定幅度之后,成交量就无力随着股价的上涨而放大了,有时还有随着股价的上升成交量逐渐缩小的现象。这是因为,随着股价的上升,机构大户已经逐步控制了大多数的筹码,机构既然持有大多数股票,外面流动的筹码自然就少了。因此成交量就不可能再随着股价的上升而放大了。当这种现象出现时,就表明这只股票机构大户已经充分控筹了,随后的走势就不能够用一般的技术分析方法研判了,因为这时机构大户可以随心所欲的操纵股价,诱使投资人钻进他们设的陷阱中。

  总的来讲,投资人越认同股价,交易就越清淡,成交量就越小。

 

参悟趋势

短期的走势就像一次浪潮上的小浪花,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短期波动而已,短期波动是不可预测毫无疑义的,只有中长期趋势才有可能被较为有效的预测。对于股价趋势的判定必须以总体波动判断,绝不能以点带面。如果希望获得长久稳定的盈利,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用心分析中长期趋势,而忽略短期的波动,以便获取可能得到的利润,否则损失的只会是是你的资金。

 

道氏理论

大多数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都倾向于同涨齐跌,而那些与总体趋势相反的例子很少出现,即使有,持续的时间通常也很短。不用说他们现在这样,并且将永远这样。这种现象已为人们所共知,但经常被人们当作理所当然的现象,造成重要性经常被人忽视,事实上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是十分重要的。

   任何市场必定存在三种趋势,基本趋势、次级趋势、短期趋势,不论任何时候,这三种趋势必然同时存在,彼此的方向可能相反,也可能相同。分清这三种趋势,是投资人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首要前提。

   1、基本趋势

   三种趋势中,最重要的是基本趋势,基本趋势又叫原始趋势,即股价长期的上升或下跌的走势。每一段涨势都持续不断地向上穿越先前所创高点,中间夹杂的下跌走势都不会向下跌破前一波跌势的最低点。总之,只要是上升趋势,就是由高点与低点都不断出现新高的价格走势构成。这个基本趋势就是上升的,被称为多头市场;相反,每一段跌势都持续不断的向下跌破先前所创的低点,中间夹杂的反弹走势都不会向上穿越前一波反弹的高点。总之,下降趋势是由低点与高点都不断下滑的一系列价格走势构成,这被称之为空头市场。

  基本趋势持续时间可能在一年左右,也可能长达数年之久。正确判断基本趋势的方向,是投资行为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基本趋势通常是长期投资人在三种趋势中唯一考虑的。一位投资者如果对长期趋势有信心,只要他可以确定多头市场已经开始启动,在多头市场形成时尽早买进股票,一直持有到确定空头市场已经形成再卖出。

   多头市场

   多头市场又叫原始上升趋势,它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货期。在这个阶段中,一些有远见的投资人,察觉到虽然目前市场处于不景气的阶段,但却即将有所转变,因此买进那些跌幅很大,公司业绩相对有保证的优绩股。尽管有少数投资人敢于少量买进,但是他们对股票仍然存有戒心。这时市场氛围通常十分悲观,一般的投资人非常憎恨股票市场,甚至完全绝望地离开了它。此时的成交量是适度的,但是在弹升时开始放大。这一阶段的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肯于卖出的投资人越来越少,有内幕消息的机构大户和对后市有信心的投资人,开始不断提高买进价位,造成股价开始逐步上扬。但是市场因为抛压过重,因此上涨显得步履蹒跚。随着机构大户的介入越来越深,第二阶段开始了。

   随着第二个阶段的开始,很多股票价格十分稳定地上升,成交量逐步放大。此时企业景气的上升以及公司盈余增加的消息,吸引了广大投资人的注意。在这个阶段,使用技术分析的投资人通常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投资人因获利或因别人的获利效应而信心大增,交易越来越活跃。这是大多数股票价格大幅急促上涨的时期。最后第三个阶段终于出现了。

   此时整个市场沸腾了,人们聚集在交易所,交易的结果经常出现在报纸杂志的“头版头条”,新增资金大量进场。在这个阶段,朋友间常谈论的话题是“你看好什么股票?”大家忘记了市场景气已经持续了很久,股价已经上升了很长一段时间,而目前已到了卖出的最好时机。这个阶段的最后部分,随着投机气氛的高涨,成交量持续地上升。冷门股交易逐渐频繁,没有投资价值的垃圾股急速的疯狂上升。新股在不停的上市,但是却有越来越多一流的优绩股,投资人不肯跟进。这些现象一旦出现,往往就是多头市场结束的先兆。

   根据道氏理论将1896年至1988年的市场指数加以归类统计,多头市场主要共同特征有以下几点:

   (1)由前一个空头市场的最低点起算,主要多头市场的价格涨幅平均为77.5%。

   (2)主要多头市场的期间长度,平均数为两年零四个月(2.32年)。历史上的所有的多头市场中,75%的期间长度超过657天(1.8年), 67%介于1.8年与4.1年之间。

   (3)多头市场的中级调整走势中,跌势通常较先前与随后的涨势剧烈,另外折返走势开始时成交量通常相当大,但回落到低点时的成交量则较小。

   空头市场

  空头市场又叫原始下跌趋势,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出货期,它真正形成时间,是在前一个多头市场的最后末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有远见的投资人和股票的操纵者,开始觉察企业的盈余已达到最高峰,股价超出实际价值很多,没道理再维持下去,因而开始加快出货的速度。此时成交量很大,投资人大多数依旧热衷交易,是成交最活跃的时期。随着机构出货的力度越来越大,第二个阶段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第二个阶段是恐慌时期,随着机构大户的出货,股价逐步开始下跌。在这一阶段,想要买进的人开始逐渐减少,而想要卖出的人则急着脱手,价格下跌的趋势突然加速到几乎是垂直的程度。在恐慌时期结束以后,通常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次级反弹或者横向变动。在这一阶段,大幅下跌的股票主要集中于垃圾股。从表面上来看,第二阶段的卖压,反映经济状况与企业盈余的衰退。接着第三阶段来临了。

   这一阶段是由那些缺乏信心的投资人,对于健全股票的绝望卖出造成的。不论价值如何,许多人急于求现至少一部分股票。没有投资价值的低价股,可能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就已经跌掉了所有的涨幅。这一阶段业绩较为优良的股票,随着不断传来的利空消息持续下跌,这是因为这种股票的持有者往往是最后失去信心的。空头市场最后阶段的下跌,集中于这些业绩优良的股票。最后空头市场在坏消息频传的情况下结束,最坏的情况已经在股价上被预期了。通常在坏消息未完全出尽之前,空头市场已经结束了。这一阶段是最具杀伤力的,指数在这一阶段大幅下挫。

空头市场的末梢阶段,任何的悲观情绪和利空消息,都无法使股市进一步的下跌。然而在严重挫折之后,股价也似乎丧失了反弹的能力。种种迹象都表明,市场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投机不活跃,卖出行为也不会再压低股价,同时买方的力量也无力推升股价,整个市场都笼罩在悲观的气氛中。一些大型企业通常出现财务困难,股息被取消,公司大量裁员。因为上述原因,股价会呈现狭幅盘整的走势。一旦这种窄幅走势明确向上突破,市场指数将出现一波比一波高的上升走势,其中夹杂的跌势都未跌破前一波跌势的低点,这往往是新趋势的开始。

   根据道氏理论将1896年至1988年的市场指数加以归类,总结出空头市场的以下特征:

   (1)由前一个多头市场的高点开始算起,空头市场跌幅平均为29.4%,其中75%的股票跌幅介于20.4%至47.1%之间。

   (2)空头市场持续时间平均是1.1年,其中75%的股票耗时在0.8年至2.8年之间。

   (3)空头市场开始时,通常会以较低的成交量试探前一个多头市场的高点,接着出现大量急跌的走势。所谓\"试探\"是指价格接近而绝对不会穿越前一个高点。成交量偏低显示信心减退,很容易演变为\"不再期待股票可以维持过度膨胀的价格\"。

   (4)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下跌,突然出现急速上涨的次级折反走势,随后股价开始小幅盘整,成交量开始渐渐萎缩,然后股价仍将再创新低。

   (5)空头市场的次级反弹,通常都呈现颠倒的\"V-型\"走势。其中低价位的成交量偏高,而高价位的成交量偏低,总体呈现出价涨量减,价跌量增的迹象。

   2、次级趋势

   因为次级折反走势与基本趋势的波动方向相反,并对基本趋势产生牵制作用,这些与基本趋势相反的折反走势又被称之为修正趋势。次级折返走势是多头市场中重要的下跌走势,或空头市场中重要的反弹走势。大多数次级修正走势的折返幅度,大约是前一个主要走势波段(介于两个次级折返走势之间的主要走势)的1/3到2/3之间,持续时间在三个星期到三个月之间。对于历史上所有的修正走势来说,其中61%的折返幅度,约为前一个主要走势波段的30%至70%之间。其中65%的折返期间介于三个星期至三个月之间, 而其中98.4%介于两个星期至八个月之间。截至1990年,\"工业指数\"与\"运输指数\"在历史上共有695个中期趋势(包括上涨与下跌),其中仅有9个次级修正走势耗时短于两个星期。

   有时次级往返走势可以被盘局所代替,一个盘局出现在一种或两种指数中,持续两三个星期左右,有时长达数月之久,价位的波动仅在5%左右。这种波动显示出买卖双方力量对比均衡。但最终在这个价位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已不愿意卖出手中股票,而那些想买入的投资人,必须提高买进价位,来诱使他们卖出股票。另一种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买进的投资人已越来越少,一些持有股票的投资人,发现他们不能在盘局中卖出持股,所以低价贱售,以求快速成交。股价向上突破盘局上限,是多头市场的延续。相反,向下跌破盘局的下限,则是空头市场的开始。一般来说盘局时间愈久,价位波动越窄,它最后的突破就愈容易。

   盘局常常发展成重要的顶部形态和底部形态,分别代表着出货和进货,但是它们出现在主要趋势的休息整理阶段更多。它们往往取代了次级往返走势。很可能一种指数正在形成盘局,而另一种却发展成典型的次级往返走势。在向上或向下突破盘局后,有时在同方向继续停留一段较长的时间,是不足为奇的。

   判断行情是否为修正走势时,必须结合成交量的变化、修正走势的历史统计资料和市场参与者的普遍态度。但一个走势,究竟是次级折返走势,还是原始趋势的结束,在没有明确的突破信号之前,我们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定论的。

 

 

   雷亚将次级折返走势比喻为锅炉中的压力控制系统。在多头市场中,次级折返走势相当于安全阀,可以释放市场中的超买压力。在空头市场中,次级修正走势相当于为锅炉添加燃料,以补充超卖流失的压力。

 

 

道氏理论真正的贡献,是强调市场总体趋势。在道氏理论中,牛市的开始,是在一片看空的市场气氛之中,而熊市的开始则是在一片看好声中等等,这些各个阶段的特征从始至终从未改变。牛市和熊市的交替,代表了投资大众筹码的变动过程,每个过程的涨幅高度和时间周期可长可短,但是它们的差别只会是程度上的,而不会是根本的不同。只有了解市场每一个时期的变化与特征,我们才可以从这些特征中,了解市场是处于什么阶段,应该采取的是什么对策。

 

所有股价波动都起源于投资人的心理变化。从投资心理来讲,在市场的前两个阶段,投资人因过去的损失较大,风险意识十分强,所以对后市的上升通常会较有疑虑。而绩优股有业绩支撑,所以他们通常在心理上能够接受,持有股票的投资人持股较为稳定,所以较为容易拉抬。如果是在第一第二阶段就是垃圾股,恐怕没有多少人肯跟进,股价稍有回荡,持股人因没有信心就会大量卖出,机构往往空吸一肚子货,也不见得能成功拉抬股价。只能在牛市的后期,随着投资大众的盈利,他们买卖股票的欲望随着获利信心越来越大,再加上绩优股已经涨幅过大,不再适于大幅拉抬,市场一片乐观通过比价心理,投资人开始认可垃圾股,只有这时主力大户才能够借各种题材,大幅拉高垃圾股和冷门股。而在下跌过程中,熊市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是由垃圾股下跌为主。这是因为持有这一类股票的投资者,通常没有什么信心,完全受题材的诱惑,一有风吹草动就逃之夭夭,因此在熊市的开始垃圾股就开始大幅下跌。熊市第三个阶段,主要下跌的是绩优股,这是因为绩优股持有者,通常是最后才死心。在熊市刚开始,尽管利空不断,但绩优股的持有人相信手中的股票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但后来大多数股票的暴跌,使投资人持有优绩股的信心严重受挫,并且在此时真正的利空才被兑现,投资人才真正开始绝望大量开始卖出绩优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每一种市场特征加以分析,通过它们了解投资人的心理变动。因为每一种特征,都是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产物。对道氏理论的理解,实质就是对大众投资人心理的理解。只要我们了解投资人的心理结构和变化,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市场,并以此了解整个市场的变动原因。这是任何渴望成功的投资人必备的课程。

证券市场各个技术分析方法尽管各有不同,事实上他们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揭示它们的本质最终反映的都是投资人在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而主导市场变化的真正原因就是投资人的心理变化。只要你对某种技术分析的理解正确,就完全可以做到举一反三,通过它来了解所有技术分析的体系,最终了解的是市场的投资大众。道氏理论也不例外。

道氏理论当然有它的缺陷。道氏理论在实际运作中强调的是从大的趋势中获取利润,而忽略中期趋势的波动。道氏理论建议投资者从牛市的确立日开始持股,一直到熊市的来临。但是事实上,这种做法浪费了许多的投资机会。从多头市场来看,正如我们前面学到的知识,其实并不是在整个多头市场中,所有的股票一直上涨,在熊市所有股票一直在跌。实质上在牛市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主要上涨的是绩优股、超级大盘股。第三个阶段中主要上涨的是垃圾股、冷门股、以及新股。在原始下跌的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与第二个阶段,主要下跌的是垃圾股,第三阶段是绩优股。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完全可以在多头市场的第一第二阶段,尽量持有我们选出的最有潜力的优绩股、大盘股。在第三阶段中持有垃圾股、新股、冷门股。在不久将来,中国的证券市场有做空机制,我们可以在下跌的第一第二阶段,放空垃圾股,在第三阶段放空优绩股。

道氏理论适用于股价平均数,比如说道琼斯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分指数、日经指数等等。也适用于各种分类指数。可以说在一个市场上市值越大、上市公司数量越多,它的循环就遵循道氏理论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市场越庞大越不易被操纵。而个股则不同,它完全有可能被操纵者严重影响所以失误率较高,就像水盆中的水可以被人随意搅动。

 

葛兰维八大定律

均线系统可以表示投资者的平均持仓成本,它和股价之间的关系,表明各个时期投资者的盈利和亏损的程度。投资人盈利和亏损会影响他们的买卖决定,并最终造成股价波动,葛南维因此从中总结出《葛兰维八大定律》

   1、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且有向上抬头的迹象,而股价自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2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讯号。
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3、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4、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5、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6、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7、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8、股价虽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这种走势的性质与第七条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第七条的定律注解。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第三条与第八条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葛南维定律第一条与第二条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第六条与第七条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买进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这种情形必然出现在顶部形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所反映的市场气氛与卖出原因与顶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完全一样。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形态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进出时机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投资人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结果。
在葛兰维八大定理中,第四条与第五条的正确运用必须要有乖离率的配合,下面我来解释乖离率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乖离率原则
在证券市场上,如果投机气氛浓厚,往往在人为操纵下或利好利空的刺激,造成股价出现暴涨暴跌,但是不管怎样终究有个限度。股价离均线太远,就会随时都有反转的可能。因此如果我们熟悉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乖离率,那么必然会提高我们的获利能力,因为乖离率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分析方法。
乖离率又叫偏离率,它是将股价与平均移动线之间的差距用百分比表示,告诉我们股价与平均移动线之间差距大小。乖离率可以分为正乖离率和负乖离率,如果股价在均线之上,则乖离率值为正值;如果股价在均线之下,乖离率则为负值;当股价与平均移动线数值相同,则乖离率值为零。
乖离率最早来源于葛兰维的平均线定律,它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投资者心理角度来分析。因为均线可以代表平均持仓成本,所以股价一旦大幅下跌,跌到平均移动线以下时,其乖离率值为负数。股价离均线越远,乖离率的负值就越大,表示大多数投资人损失越大。这样大多数投资人因损失惨重而不愿忍痛割肉,导致卖压极轻。同时产生低价买进股票以求摊低成本早日解套的想法,加上低价拣便宜的人,很容易将股价推至均线附近。所以当乖离率负值越大时,股价反弹的可能性越大。
同理,当股价大幅上涨,涨至均线上方,股价离均线越远,乖离率数值就越大。表示大多数买入的投资人,获利越丰厚,投资人落袋为安的想法自然越强烈,会给股价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容易造成股价大幅下跌。这就是乖离率提供的买卖依据形成的原因。
乖离率基期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太短,反应就过于敏感。但是基期的日期选择太长,反应就过于迟钝。通过比较,我们通常将10日平均移动线作为最佳基期,因为它既不过于敏感也不迟钝。
公式:[10日乖离率=当日指数(或股价)-最近10日平均数/10日平均数]*100%。
10日乖离率通常在-7%- -8%之间开始反弹,这是最常见的反弹区域,这一点大致与多数人的认识基本相同。但以这个点位作为进场点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个数值经常被跌破,安全系数不高,往往又操不到底。作为一个谨慎的投资人,应该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点位,所以我们建议以-10% - -11%之间作为进场时机。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工具书上,都认为乖离率的上下波动的折返点大致相同。事实上它们的波动并不以零轴线对称,而是总体重心略微向上倾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十分慎重的对待,出于稳健的做法我们还是建议在+8%予以卖出,而不应该预期过高。
运用乖离率时,必须对以下几种因素全面考虑才能提高成功胜算。
1、股票流通市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运用乖离率的成功率。
正如前面所说,乖离率的形成,是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造成盈利和亏损产生的本能反应的结果。总的来讲流通市值越大的股票,机构就越不容易控筹,散户的比重往往也就越大,因此越是遵循投资人本能反应,使用乖离率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2、运用乖离率交易时,尽量在低位成交密集地带运用,而尽量不要在高价位区使用。
股价在低价位处徘徊时,筹码多在投资人手中,因此更遵循投资人的本能反应,成功率相对较高。在高价位区,机构往往控筹很充分,股价容易在机构的操纵下暴涨暴跌。
3、股票业绩的好坏。
从实际运作中可以发现,股票的业绩越好,持股人的心态就越稳定,股价下跌时乖离率值通常较低时就开始反弹。而垃圾股通常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乖离率在股价下跌时,往往负值很大时股价才开始反弹。这是因为垃圾股下跌时,投资人往往没有什么信心,持有垃圾股的人经常在下跌过程中为减少损失而忍痛割肉,持有现金的投资人觉得心里不踏实而不敢轻易介入,这都加重股价的下跌力度。所以绩优股通常乖离率负值较小时就开始反转。垃圾股通常跌至负值较大时,才开始反转。所以业绩不同的股票,运用乖离率时应灵活对待。
乖离率在使用上应尽量地在低数值处买进,在不太高的数值处减仓,而不要担心错过机会。机会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我们应尽量地谨慎对待投资机会,不论错过多少次机会我们的本金还在。

技术分析批判
技术分析是前人运用统计原理,对于市场进行大量统计归纳,从较高的成功率中,总结出的分析方法。投资人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一些图形和某种现象一旦出现,买进股票或卖空股票获利概率都非常高,他们将这一种现象加以归类,就逐步形成了一种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可以分为指标分析、形态分析、趋势分析,以及时间周期分析。从表面上看是各自不同的分析方法,实质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特征的总结。仅仅利用单一的技术分析方法分析股价未来波动,实践证明准确性并不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分析,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有时候某种技术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给出买卖时机,但是有的时候却失误率很高。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以至于有时我们无法正确判断。这些原创人在金融市场倾家荡产,用血与泪总结出的经验,尽管有缺陷,但都是他们对市场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观察。
因此可以说不论任何的单一分析方法,都不可能十分精确的判断,如果我们希望对投资机会有更为精确的把握,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技术分析的学习借此了解市场的本质,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只有明明白白知道市场本质,才有长期获利的希望。找到它的源头所在,才能够灵活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大量统计,以及认真分析技术分析形成的原因,以此了解股市运动规律的本质。然后通过对市场内在规律的了解从各个角度综合研判,而不局限某种单一方法,这样成功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所有技术分析家或技术分析理论的创始人,都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他们也未必知道这些规律的内在原因就是投资大众的本能反应。
通过前面对于技术分析体系中的形态分析、趋势分析的剖析,只要我们头脑中不加以任何偏见与固执,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技术分析的形成,是投资大众本能反应的结果。所以正确的学习技术分析,应该以此了解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的本能反映和心理变化。


基本面分析批判
实际上,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不仅仅是股价的波动,股票基本面对投资人心理同样也能造成很深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股价的波动,因此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基本面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基本面的关注不是说去了解传统的基本分析的分析方法,而是通过了解投资大众对于基本面的认识和看法,来了解投资人在基本面有所转变之后买卖欲望的变化。
传统的基本分析认为,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未来前景,上市公司经营前景好股价就高,经营前景差股价就低,而不是供求关系决定股价的波动。
基本分析必须是建立在完整、真实、全面的资料基础上。但是基本分析者,又怎能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研判资料的准确性?
基本分析忠实的拥护者认为,只要有全面的资料与理性的头脑,就可以对每一只股票进行精确的定价。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即使可以保证资料的正确,一个公司如果出现了被收购或兼并、重组的情况,是否能以过去的资料,在股价飚升前发现它的内在价值的转变?历史一次次证明,一家公司在正式公告兼并和收购之前,股价往往已经经过大幅上升。
基本分析者坚信基本面影响股价,但是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股价也同样在影响基本面,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只股票的业绩极为优良,股价达五十元左右,每股的配股价可以达到三四十元。而另一家公司因股价不高,只有十元左右,它的配股价最多也就是八九元。同样的总股本与配股数量情况下,前者明显比后者募集的资金要高出很多,所投入新的朝阳行业的资金与科研资金,就明显会多得多,十分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这些优势必然会有力地推动基本面的再次高速成长,这就是股价影响基本面的例子。
当然,尽管基本分析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但投资人对基本面的看法,却能够影响投资大众买卖股票的欲望,最终造成股价的波动。
基本分析影响投资人的交易欲望是十分常见的事,有的人因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担心股价下跌,急于卖出而不愿买进;有的人担心转配股上市造成供大于求,而急于卖出股票;有的人因洪水肆虐,担心洪泛区的公司业绩受到影响,而卖出股票;有的人因为上市公司基本面有好转,认为股价会上涨,因此买进股票;有的人因相信某公司中期业绩较好,而买进;有的人因为中国加入WTO而买进入世受惠股;还有的人发现宏观经济开始向好,而买进股票。这些都是基本面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造成他们的交易行为。
投资大众对基本面的看法,和他们面对股票波动的本能反应,影响了他们的买卖欲望,买卖的欲望又影响了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最终决定性的造成价格的波动,而不是股票的内在价值。生命之源的水和氧气,它们对于生命的意义不言而喻,它们的价值绝对不是钻石所可以相比,但是价格与钻石却不可同日而语。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价值连城,一方水的价格才几毛钱,而氧气根本就没有价格,这就是因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不仅仅在股票市场上是由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不论在期货市场、艺术品市场、还是菜市场,世间万物所有的价格都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不是什么内在价值。所以想要成功,就不能按照传统的基本分析,去分析某一条消息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意义,这样毫无价值。而是要看大众投资人究竟怎样分析这一消息,投资人的理解最终会成为实质的买进和卖出,影响供求关系造成股价波动。不论投资人对后市的看法是否正确,只要看好的力量大于看空的力量,就会使需求大于供给,造成股价上涨;只要看空的力量大于看好的力量,就会造成供大于求,造成股价下跌,至少暂时可以改变股价的波动。
除了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投资人的买卖决定。这些因素只要投资人认为会影响股价的波动,那么我们就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因为只要大多数投资人相信会影响股价的波动,就会引起他们的买卖行为,投资人看好后市,无论有理或无理,适中或过度,都会造成实质的购买力;投资人看空后市,不论是否盲目,有实质问题也好,流言蜚语也好,或者受其他人情绪影响而歇斯底里也好,或者杞人忧天也好,都会导致卖出,形成供求关系影响股价波动,而不论这种看法是对是错。


操纵行为批判
影响股价供求关系的不仅是投资大众。当大机构获取十分明确的信息,而投入大量的资金,往往是改变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因为散户只是一盘散沙,仅仅是它们在市场上进出,只会有一些小风小浪,只有机构大户的巨量资金介入,才会造成巨大的投资机会,我们要捕捉的就是这样的投资机会。
机构大户的操纵行为与市场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股市是充满投机气氛的场所,再完美的制度也不能杜绝投机行为。因为正是由于证券市场存在着这种心理,才使得证券市场交易活跃。如果完全消灭投机操纵行为,管得过死就会使市场波澜不兴,市场不景气造成企业融资困难,妨碍经济的发展。因此操纵行为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够加以适当的监管和引导。
只要有投机机会,就一定会有机构大户蜂拥而至,通过操纵股价博取利润。我们且不说新兴的中国股市机构们是如何在市场上兴风作浪,这些例子举不胜举。即使在被誉为最成熟健康的美国股市,自始至终都有操纵行为贯穿整个证券历史。1929年的股灾,是摩根斯坦利集团和其他金融集团操纵失败的产物;垃圾债券之父麦克尔·米尔肯,因涉及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大的内幕交易案被控有罪入狱,这一案件直接造成了1987年的股灾;乔治·索罗斯自九十年代以后,首先袭击了英镑,导致英国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随后放空墨西哥货币,使被誉为外国投资者天堂的墨西哥在一夜之间就变成地狱;1997年一手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随后突袭香港。这一连串的运作中没有人会说乔治·索罗斯没有操纵行为。
投机取巧在任何国度都有市场。1999年一位投机者首先以每股几美分的价格,大量买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股票,之后在互联网上放出重组并购的假消息,造成大量跟风,使该公司股票大幅波动,他迅速卖出股票获取巨额利润,最终被美国证监会严厉处罚。直到2001年,这种操纵股市的案例仍然层出不穷,中华网和包括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雷蒙兄弟公司、贝尔斯登公司、美林证券公司等中华网上市承销商,以涉嫌操纵股市的罪名,被美国中小股东告上法庭;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以调查华尔街股市分析家是否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中存在操纵行为,为承销或拥有此类股票的投资公司制造舆论牟取利益,并从中捞取分红收入;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女分析师一边向投资者推荐,一边出售自己持有的同一只股票;纽约州检察总长埃利奥特·斯皮策2002年04月8日宣布,美国投资业巨头--美林公司涉嫌通过损害客户利益谋取私利,纽约州最高法院已经命令美林公司改革其经营行为。
这些案件都是近年才曝露出来的一小部分问题,就像冰山一角。但从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操纵行为自始至终都没有消失过,只是隐藏的程度和操纵行为是否出格而已。
根据定义得知操纵股市是指一种证券欺诈行为,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以获取利润或减少损失为目的,利用其资金、信息的优势或者滥用职权操纵市场,影响股票价格。制造证券市场假象,诱导和致使投资者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做出错误的投资决定,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
成熟股市在证券法规范以后,操纵行为仍然被严令禁止。但是事实并非这样简单,因为证券法也无法在合法与非法之间划一道极其分明的界限,只要这种界线不是绝对明确,就是试图操控市场者大作文章之处。在多数情况下,只要机构操纵时适可而止,不要过于放肆是不会给他带来隐患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那些金融市场上最成功的赢家,事实上就是最成功的骗子。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投资大众,当大家真正相信的时候,他们就会将所有的人都骗进他所设的陷阱中,然后悄然离去。于是他成功了,他所有的获利都是那些相信他的人亏进去的,他所用的方法和江湖骗子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更隐蔽而已。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这些手法称做谋略。
任何市场上都存在操纵行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在较成熟的市场上,机构只能够在某些方面影响和诱导投资人,而不能完全掌握股价的波动。但是它们获利的关键是一样,都是利用散户的恐惧与贪婪,使他们在高位买进机构卖出的股票,而在低位割肉卖出股票给机构,使机构可以顺利完成高抛低吸,以此获取利润。
在证券市场上不可能有新的事物,今天发生过的以前同样发生过,以后还会继续发生。证券市场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永远是操纵与被操纵。

黄金买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开端,正确的把握绝佳的买进时机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最佳买进时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找到一些能够上涨的股票,但我们不应该满足于仅仅会上涨的股票,而是要去寻找最具潜力的股票,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精益求精。所以通过设置一些前提,作为选股的条件,是我们提高胜算的基础。
1、有宽广的底部。
我们的首选是有漫长筑底过程的底部形态,这是因为底部过程中在低位盘旋的时间越长,平均持仓成本就越低,一旦向上突破投资人卖出股票的愿望十分强烈,机构很容易吸进大量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往往说明机构有十足做多的信心与实力,因此后市的涨幅就十分巨大。
2、突破时极其巨大的成交量。
观察成交量的变化是研判黑马股的重要手段,不论任何时候,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没有巨大成交量伴随的突破,突破时成交量越大,越具有意义。它表明投资大众因稍有盈余,或损失稍有减少就急于出局,遭遇机构大户的的大量买进形成的,所以越大越好。
3、极高的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是我们选股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相对强弱就是指一只股票与一群股票,或者一只股票与大盘指数之间的走势强弱比率关系,它也可存在于一个板块与大盘指数之间。最早提出相对强度的是罗伯特·雷亚。我们现在所指的相对强度,是一只股票与大盘指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当大盘上涨10%时,如果某个个股在同一时期上涨幅度小于10%,我们就说这只股票的相对强度弱于大盘。而另一个个股的涨幅在同一时期大于10%,我们就说这只个股的相对强度强于大势。当个股强于大盘的程度越大,相对强度就越高。当大盘在下跌的时候,而个股在上涨,更说明相对强度极强。买卖股票的重要判断依据,就是相对强弱。
不论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买进任何相对强度较弱的股票。如果大盘持续上涨,个股尽管也在上涨,但是相对强度却较弱,常常可以说明该股的上涨是十分被动的,多是大势上扬带动,表明这只股票上涨将十分有限。我们选择最佳股票时,前提就是在大势长期下跌的急速下跌期买进股价大幅上涨,伴随极强的相对强度突破阻力位的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走势通常是机构利用悲观的市场气氛,大量买进股票造成的。
在大势接连下跌之后,绝大多数人都被深深套牢了,套牢的恐惧会使人难以忍受,解套愿望强烈。而在这时却有一只股票不跌反涨,持有股票的投资人担心股价回调,因此大多产生强烈落袋为安的念头,急于卖出。而持币的投资人通常会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不敢轻易进场,因为在他们身边有着太多屡作屡挫损失惨重的朋友。即使敢于买进,通常也是试探性买进。或者去买进一些相对强度稍强的股票,这样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而更多的投资人干脆去买跌幅巨大的股票坐等股价反弹。这样相对强度最强的股票很容易大量集中到机构的手中,可以说这种走势的结果就是机构大量吸货的产物。既然他们肯大量买进,往往预示着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会迅速成为市场的龙头品种。
4、异常悲观的市场气氛,或者较大利空个股。
在作多某只股票时,一致看空的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悲观的市场气氛下,大多投资人都十分谨慎,出于恐惧心理投资人极易卖出手中的筹码,因此机构只要稍稍拉高股票,很容易吸进大量的筹码。越悲观的市场气氛越是买进的最佳时机。而市场气氛热烈的时候,大多数投资人往往对未来满怀希望,机构很难吸到大量的筹码,所以不论任何时候,尽量不要在市场气氛良好的时候买进股票,这样成功的概率不高。如果以后容许卖空股票时,也要尽量在气氛热烈的市场中卖空股票所以,行情就要大幅拉升了,这样的股票通常会迅速成为市场的龙头品种。
不论任何时候,只要有机构开始大量买进某只股票,就是这个股票大幅上涨的开始,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们是万万不敢大举进场的。因此,只要我们找到了被机构不顾一切大量买进的股票,就等于找到了未来的龙头。以上的方法就是为这一目的而设,最佳的投资买点是当以上条件都同时符合时,为最佳买进点位。也就是说,某只股票在大盘长期下跌过程中,它反而形成宽广的底部,最后在市场一片看空中,在极强的相对强度下,伴随着巨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颈线时,即形成最佳的买进时机。这样形成的买进时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成功率极高,因此我们称之为黄金买点。但是真正完全符合以上条件的投资机会少之又少,有时当符合前面的两个以上条件伴随着股价的突破时,往往也是较好的买进时机,因为它们的成功率也相对较高,但是应该十分慎重对待。
我们应该引以注意的是,这些前提并非是死的教条,随着未来市场投资主体渐渐改变,以上方法也许渐渐会不再适用,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论是任何时候的金融市场,永远是机构大户与市场的投资主体的对奕,机构大户利用对市场投资主体的了解进行操纵,以求从中获取巨大的利润。我们只要真正明白股票的运作规律,了解市场上的投资主体的心理,从中找到最佳的方法还是易如反掌的。
机构介入程度最大的股票,事实上也是最好与其他的股票区分的,因为它的走势往往与大众的预期截然不同,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真正困难,不是在于是否能够发现它,而是在于你是否有勇气在悲观的气氛中全仓杀进。更多的时候,恐惧和担心使我们更愿意在良好的气氛中,买进与大多数股票趋同的股票,因为这样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的是最好最强势的股票,就丝毫没有妥协的余地。
我们在证券市场上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学习,真正的目的就是了解市场,只有通过对市场充分的了解,才可以真正找到蛛丝马迹。事实上不仅在证券市场上这样,任何的行业都是这样。一个合格的工程师,通过对机床正常状态下的了解,可以在机器出现故障的一霎那间,知道机器出现了什么样的故障。警察通过对正常人心理的了解,常常轻易发现那些已成惊弓之鸟的罪犯。(出于恐惧心理当周围出现警察时他本能地想逃避,而不敢正视。)我则通过对于投资主体深刻的了解,推断股票市场的走势,当某个股票一旦出现与大众的看法不和谐的异动,则说明有新的情况出现了,这往往很可能就是新的投资机会。

黑土卖点
股市有言,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当我们学会掌握最佳的买进时机进行交易之后,仅仅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如何掌握最佳的卖出时机。市场上最遗憾的不是原本就一无所有,而是在股票刚刚上涨的开始,投资人就纷纷卖出了手中的股票,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它狂涨,或者死死的抱住股票,任它暴涨暴跌体会上上下下的感觉,直到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极少有人可以一直持有到高价区才卖出,为什么会有这么痛苦的遗憾?究其根源,只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一个长远的持股计划,不会捕捉最佳的卖出时机,因此很容易被股价小幅波动所困惑,最终失去了应该到手的巨额利润。如何选择最佳卖点,是获利极重要和困难的一环。
很多人卖出是因为已经获利,而长期持有是因为已经陷入套牢的泥潭,这是完全错误的,好的投资策略恰恰相反,他只会让利润奔跑,而砍掉所有可能使他陷入泥潭的股票。
首先我们必须要克服错误的态度,大多数时候我们卖出的愿望取决于我们的得与失,卖出意愿通常随着亏损的加大而减少,随着获利的增加而增加,以及我们对后市过分的担心。所有的意愿都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志,而不是客观的推断。或者担心公司的业绩下滑会造成股价的下跌;或者担心市盈率太高难以支撑股价;或者担心某种宏观因素影响公司的前景,再影响公司股价。各种因素常常会影响我们的判断,事实上真正影响公司发展前景的因素早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上了,走势早已包含了一切。如果我们希望取得良好的收益,卖出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是否股价已经跌破重要的支撑,开始进入下跌阶段,而不能以个人得失和主观的认识影响我们的卖出决定。
因此我们首先对自己承诺,除非股票自己走出头部,跌破重要的支撑,否则决不因为任何的原因卖出股票。不论这只股票的价格有多高,有多少的利空传闻,市场气氛有多可怕,或者我们的获利程度有多丰厚。
  最佳的卖出点应随着股价地波动而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最大化地保证我们盈利安全性的同时,还能对风险加以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介绍,如何正确选择最佳的卖出时机。
股价在长期低迷的底部徘徊,直到有一天股价从盘局中向上有效突破a点,通过我们前面学到的知识,知道行情已经开始翻转上升,于是我们在a点开始买进。因为a点原是颈线,被突破后就会形成支撑,于是我们就将它作为第一止损点。只要股价未跌破a点就静观其变,一旦股价有效跌破a点就立刻卖出。股价在上涨至b点处开始回落,跌至a点处受到支撑止跌回升,并很快创出最近的新高。直到上涨到c点处才遭遇卖压回落调整,逐步回落到b点价位处再次止跌回升,表明b点处又形成新的支撑,因此我们就把b点作为又一新的卖出点。当股价突破c点处,又一个压力被突破,因而这个点位常常会形成支撑,因此我们再次将卖出价位调高至c点,然后看着股价继续进行它的上涨旅途。
因为有正确的卖出点保护,我们不会为小幅的振荡所吓倒,而可以保持心平气和。就这样,每当股价在上涨过程中受到抛压,回落到一个价位受到有效支撑时,我们就将卖出价位抬高至这一价位处,一旦这一价位被向下突破,就是我们的卖出时机。这样逐步移动卖出点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利润就会越来越丰厚了,但是因为有卖出点的保护,所以我们深深明白,我们决不会将到手的利润重新还给行情表,因此我们就可以镇定自若的冷静观察行情的变化,而不是像大多数的投资人那样陷进深深的恐惧和贪婪之中。
最后股价较长时间在d点和e点之间盘整,股价屡次在e点处受到支撑回升,因此我们将e点作为新的卖出点位,最终股价跌破e点向下滑落,预示着长期上涨行情的结束,于是我们就在这一价位处从容出局。随后股价往往小幅回调至颈线处即行回落,再次证明了牛市行情的终结。
用一句话来讲,因为支撑一旦形成通常不易被跌穿,除非有强大的卖压出现才能造成股价跌破支撑。因此每一个新的支撑出现之后,一旦被有效向下突破时,(所谓有效跌破支撑的确认,同顶部颈线的突破确认相同,都是以收盘价跌破支撑的幅度在3%以上作为有效突破。)就是我们的卖出点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股价趋势的反转。
很多人在持有股票过程中,很喜欢给自己一个定位,譬如短线投机、中线持有、长线投资等,而我从来没有为自己下一个这样的定义,因为任何股票,我在进场前都没有计划准备持有期限。我只会眼盯着自己的止损点位是否被突破,只要我的止损点位不被向下突破,我就会一直持有直到趋势的反转,因为止损点位代表着我的持仓成本和趋势的反转。
如果我所设的止损位不破,我就会持续持有,而不论是一个月还是一年。但是一旦如果股价向下跌破我的止损,只要规则容许我出局,那怕是仅仅持有一分钟,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局。止损点位的突破意味着趋势的反转,表示着他已经在近期内无法再给我带来利润,因此毫无持有的道理。而股价只要顺着我的预期成长,就意味着它会源源不断的给我带来丰厚的利润,就像好的员工不应该被开除一样,相反应该得到的是鼓励,因此我从不卖出正在成长的股票,无论持有时间是一个月还是一年。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我们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来控制风险,每当股价上涨一个台阶,一个新的支撑形成,我们就将卖出点位上移至这一新的支撑价位,用以保护我们已经到手的利润不被侵蚀,一旦股价跌破支撑位就立即卖出,丝毫不能犹豫。因为有时一旦股价跌破支撑,下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往往在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已经下跌很多了。尽管运用这种方法使我们不能卖在最高点,但任何事有得就有失,在我们寻求稳健的同时,就不得不有所付出,要想不被小的振荡所吓跑,适当地拿出一点到手的利润作为获取利润同时控制风险的代价,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在大多数时候,在大势基本向好时一路持有,直至行情反转。
在整个股票持有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来自于我们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困惑,贪婪与恐惧总是时刻影响我们正常的判断。人的本性总是不切实际的希望自己地投资完美无暇,既不放过任何的利润,又不愿承担一点点风险,事实上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
整个证券分析体系的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我们对市场上投资人的了解的过程。当我们彻底了解了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了市场上的投资人,就逐步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但是如果你要想掌握更全面的知识,还需更进一步学习操作的策略。

操作思维的误区
一、心态重于一切
二、骄傲自大
三、不论市场的情况怎样,资金的管理者必须有责任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然后再稳定地得到回报,而不是依靠整个市场给你的回报。不要以任何的借口来隐藏你亏损的真正原因,这是成功的最大障碍,也是失败的开始。如果你没有长期的盈利能力和信心,就请你离开市场,不要为自己寻找任何的借口。
四、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真正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通过对事物的了解和统计,掌握了它的规律。而不是能够使事态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待事物的态度,成功的人竭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失败的人则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须要抱着客观的态度,找到哪一种真正有可能成功的方法然后自己去适应。物竞天择,证券市场上也同样如此,成功的路事实上只有一条,就是你去适应客观规律。
因此,想要成功,就请你放下狂妄的自尊
五、频繁短期交易
有实力的机构和证券商以及经纪人也都非常鼓励市场的参与者进行短线交易,因为这样可以各得其所。经纪人可以得到佣金的提成;证券商可以得到更多的佣金;而炒作的机构则可以毫不费力的使盈利的投资者垫高持股成本,这样可以使他们在高位出货时没有太大抛压。既然目的都如此明确,因此他们就会不择手段的鼓励投资者进行短线交易,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出一些短线英雄式的人物,告诉市场的参与者盈利的真理就是寻找短期的盈利机会冲进杀出然后积少成多。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有了一批又一批前仆后继的牺牲者。
选股有时很像我们结交朋友, 短线交易就像我们通过和一个人短暂交往,通过几句话就开始信任他,并开始经济上的交往。中线交易就像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才开始认定一个人的品行,再决定是否较深地经济接触一样。而长线交易者像一个人通过成年累月的交往,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才开始在经济上合作。孰优孰劣那一种更可靠自然就十分了。
六、不能把鸡蛋放在一起
风险的控制在于精确的选股,和严格的止损的态度,否则你就算将资金分散到所有股票上,亏损还会持续。我们必须要信任自己的判断力,并投资于最看好的股票,而不是四处撒种广种薄收。除非你的资金已经大到几千万,三四支股票对于你来讲已经不容易进出了,你可以考虑进行适当的分散,但目的也应该是为了进出的自由不受瓶颈所限,而不是以此规避风险。
七、期待利好
回顾中国证券市场风风雨雨的十三年,不论任何时候,不论任何行情,都不可能在利好的带动下出现,历年的减息、国有股减持的暂停到撤销、佣金以及印花税的屡次降低,以及林林总总的所谓利好,有那一次的行情是从利好中酝酿出来?又有哪一次行情的结束是由利空开始?
行情永远是在绝望中展开,在憧憬中结束。
八、热衷摊平成本
我们必须从现在对自己承诺,不论任何时候,除非第一次买进的股票出现了获利,才能考虑加仓,否则绝不买进。真正的高手,只会在获利的时候加码,而不会在亏损时补进。
九、挂单的习惯
如果你真的看空或看好后市,又何必斤斤计较几分钱的价位?我曾经见到很多的投资人,仅仅因为想多卖几分钱,没有成交,最终被深深套牢其中。或者为了省几分钱,最终没有买上心仪已久的股票,与暴利失之交臂,实在令人惋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因小失大,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十、迷信股评
如果股评家们能够点石成金,为什么还不自己蒙头买进,既轻松而且获利丰厚何乐而不为?反而告诉素不相识的人,自己一天到晚辛辛苦苦到处赶场作股评?
历史证明股评的意见往往毫无意义,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中国股市,在成熟股市也是一样。美国的一个咨询公司在2001做过一个统计,股评家们在99年到两千年底所推荐的股票,普遍有较大的跌幅,而他们没有推荐的票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说股评是没有正确评估后市的能力。
事实上不要说股评,就连最具专业的基金经理在基金业非常发达的美国,如果以标准普尔指数作为参照物的话,各共同基金真正最后跑赢大市的,也不超过总额的2%。有的人对我的看法嗤之以鼻,他们总认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即使他们的水平不高,我们也应集思广益。对此我不能赞同,有句话俗话说得好,两杯五十度的水加在一起还是五十度,永远不等于一百度。
十一、制胜的秘诀
获利的关键就是低买高卖,这一论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诀了,其实并不是正确的。
多数投资人往往因股价下跌幅度极大而买进股票,因为他们认为股价和以前相比已经很低了,没有太大下跌空间,所以敢于买进。当股价在上涨至高价区时,他们往往认为股价已经太高,下跌空间太大,而上涨的空间又很小,因此不敢买进,而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卖出。
这是大多数投资人的误区,低买高卖是长年亏损的投资人信奉的“真理”,它误导一批又一批的投资人。实际上股价反映的是这只股票的未来,而不是现在,市场的走势已经一再证明这一点,股价只要是大幅上涨,后续往往会有上涨的理由。只要股价开始大幅下跌,背后往往就有鲜为人知的黑幕,股价的走势早已包含了一切,所有反映未来的一切都早已体现在股价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这样的陈词滥调?想要成功,你就必须要摆脱大众的认识。
十二、借债投资
市场是无情的,历史往往证明借债投资股票的人极少有好下场,一方面借债投资表明他急于获得暴利的心态。心态太急噪,就不可能有耐心,而耐心恰恰是投资股票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另外因为投入巨大,任何股价的细微波动,都将会给他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往往经不起一点较大的波动,极容易失去理智,在这个市场上一旦失去理智,只有任人宰割,因此投资最忌讳的就是借债投资股票。
人每走一步都要为以后着想,得势的时候不要步子跨得太大,失利的时候也同样不要过于保守,只有这样才能一生无忧。不论何时不论任何理由,都不应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孤注一掷的投入市场,更不能借债投资,这种做法绝不仅仅是对于你个人的不负责任。
十三、追逐热点
热点的出现无外乎两个原因。首先是诱使投资人割肉,以便庄家可以在低位买进廉价的筹码。我们都知道,散户通常是不愿意轻易割肉的,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亏损,除非有很大把握获利。当股价在大幅下跌之后,如果市场死气沉沉,尽管手中的股票已经令他们伤心绝望,没有盈利的机会他们是不会轻易卖出主力想要的股票,他们会患得患失犹犹豫豫。这时就需要有一定的热点轮动出现,可以诱使投资人禁不住诱惑,割肉出局再买进新的股票。这样,一方面机构有机会在低位买进自己想要的筹码,另一方面又可以引诱散户买进他们卖出的股票获利,一举两得,使散户左右挨耳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99年之前的老基金和股票,那时股票一跌,老基金常常会涨;老基金一跌,往往股票就要上涨,想必老股民都深有体会。
另外我们知道,随着市场的市值越来越庞大,机构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操纵大盘,因此他们希望借助于板块来轮炒,以便集中最少的资金拉高股价,然后当投资人开始接受的时候借助热点将自己手中的筹码卖给散户。如果我们回顾以往的历史记录,我们可以发现,不论任何时候,一个热点一旦真正形成,被投资人所接受,行情很快就到了止涨回落的时候。不论98年的资产重组,还是99年的绩优股,2000年的网络股, 2001年的申奥板块,当一个热点只要被投资人所接受,就很快像昙花一样凋零。热点的本质只是机构大户集中资金炒作的理由,借以拉高派发。
因此,想要在市场上成为真正的赢家,就必须小心谨慎,不能够轻易追随热点,而要以清醒的眼光,冷静分析,在不明白机构的真正意图之前切不可因为一时冲动,犯下难以承受的错误。
十四、也谈“运气”
运气就像我们投硬币下赌注,如果正面向上代表胜利,反面向上代表失败,有时的确可能在好运的情况下一连几次甚至十几次连续胜利,或在运气不好时一连几次甚至十几次连续失败。但如果我们进行十万次或二十万次的大量投币之后,投币赢或输的比率最终一定基本均等。
股票的投资对我们来讲如果是长久的营生,又何必在乎一时得失?一个人的运气总是有好有坏,运用正确的方法,你就很容易发现,当你运气不好的时候,你很快就可以利用止损轻松摆脱,它绝不会给你带来过多的忧虑。一旦好运来临,很快就会带来大量盈利。因此,运气是我们最应该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