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gongh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01:30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包括六个部分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裨将/大有裨益     龃龉/含英咀华         纰缪/未雨绸缪
B.慑服/嗫嚅         跻身/侪辈             对峙/有恃无恐
C.绚烂/驯服         角色/角逐             疏浚/怙恶不悛
D.憔悴/淬火         贬谪/嫡系             拜谒/残碑断碣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据报道,安徽当涂警方为了进一步完善其作为“李白故里”的投资环境,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警方负责人首当其冲坚持工作在第一线,刑事警情降幅逾三成,三位罪犯落入法网,整治出租屋、乱摆卖的行动有明显成效,整个城市焕然一新。
A.故里      B.首当其冲       C.位       D.焕然一新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网民在“就业”、“增长”、“代表”等词前加上“被”字,表达出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时代”一词的发明无疑夸大和渲染了反抗某些强权压制的情绪,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性格中具有冷幽默的一面。
B.深圳市将每年12月7日设为“深圳创意设计日”,与深圳市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设计之都”称号的2008年12月7日同属一天。
C.马英九12月26日在台北出席世界华语教学研讨会致词时说,繁体字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的字形最优美、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责成台行政部门启动繁体字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
D.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于12月7日开幕,会议主要讨论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各国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希望达成一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新协议。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
,                           ,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                      ,                        。“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                           ,                           。
①创造新的世界                                      ②它使人解除了恐惧
③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                      ④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关系
⑤让人们在一种新的关系中释放自我,宣泄重负          ⑥高贵与神圣同卑下与粗俗相妥协
A.⑤①③②⑥④       B.⑤①②③④⑥     C.④⑥②③①⑤       D.④⑥⑤①②③
二、本大题7个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释惟俨文集序
欧阳修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虽学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
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若奋身逢世,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与其言终日不厌,惜其将老也已!
曼卿死,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庐陵欧阳永叔序。
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去为公卿贵人,未始一往干之            干:行动,实践
B.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之涂            涂:通“途”
C.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        责:责备
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复之              复:报复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虽学于佛而通儒术                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
B.曼卿之兼爱,惟俨之介            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
C.乃以古事之已然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
D.惜其将老也已                    可以见其志矣
7.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竖子不足与谋
A.则贤者安肯我顾哉                B.惟俨姓魏氏,杭州人
C.若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        D.惟俨既不用于世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曼卿是作者和文章主人公的共同好友,文章以曼卿为陪衬,刻画了一个遁迹空门,而又心怀天下、非常高傲的人物,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赞赏和惋惜之情。
B.在惟俨看来,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名垂史册,否则就应退出官场,抛弃尘世,不可留恋富贵。
C.作者对惟俨追求“不卓越,就退隐”,安贫乐道、不无功受禄的用世哲学,借别人之言予以了反驳和批评,但又因其未能为世所用,深表同情。
D.本文以纪传体为友人的文集作序,其写法明显受太史公《史记》的影响,自有奇气。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翻译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6分)
①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达异也。
②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之见也。
(2)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朱心烱《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10.阅读下面三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①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③(英国)哈代:《挡住那月光》
关上窗户,拉下窗帘,挡住那悄悄洒来的月光,她那姿色太象她从前——在我们的琴儿还没积上,多年尘土,石碑犹未刻上,我们念到的名字那时光。
……
别拂动树梢,叫午夜的香气,弥漫四周,缠绵不逸,唤醒当年它吹给我和你的,同样甜蜜的情意,那时节生活好比笑声,爱呵,同人们所说的无异。
这灯光照明的普通房间,锁住了我的视线与思路;让杂物在朦胧中隐现,敷衍的话语从口中编出;人生初开的花呵,太香甜,它结出的果子呵,太苦!
(1)请结合以上三首诗词的内容,说说李白苏轼举头望月、哈代关窗挡月的原因。(3分)
(2)以上三首诗词较好地反映了中西抒情诗中月亮意象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4)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三、本大题4个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
剥除伪装像呼吸一样自然
出道十年,名满天下,仍是后生,韩寒被欣赏他的人开玩笑地称呼为“韩少”。这个称呼隐含了戏谑的赞许之意,指他风流而自在,有品质,不是乏味的家伙。韩少是个作家,是中国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赛车的双料年度总冠军,是偶像,还是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博客的主人。他太有名,人们反而忽视了集这么多头衔于一身是何等不寻常。可是韩少真正成为广受尊重的韩寒,还是有一天他开通了博客,开始写作社会评论,与时代共振。他的风格不羁的言论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于是有一天,最古板的人也意识到这不是个胡闹的年轻人,在那将近3亿的点击量背后,是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
韩寒总是不在规定的框架之内,无论这框架是命令,还是习见。有一次他干脆在博客里用英文说,他要做的就是“干规定”。他认为这么做很自然,因为这些人们习焉不察的框架是荒谬的,不对的。
2006年3月,他在博客上引发“韩白之争”,攻击文坛的门阀之见,理不糙话糙,于是被抨击为“红卫兵”,导演陆川甚至拿他的做法与“红卫兵的铜头皮带,再一次抽到我父亲的脸上”相提并论。韩寒其后的作为证明这只是夸张其辞。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就像他在17岁成名时一样,每当他冒犯一个人,就等于冒犯一个有着私人关系和共同利益的群体。这狂妄本该激起更多愤慨,却再没有人接茬儿。安静,困惑。对这个毛头小子的轻视不见了。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但韩寒已经证明了他的对手是多么虚弱。
这在韩少却是“练手”。这是一个预示,他将用同样的机智去戳破四处弥散而且更沉重的荒诞泡沫。
几年来,他在博客文章中评论社会热点话题,有“周老虎”事件、火炬传递风波、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三聚氰胺事件、杭州飙车案、上海“钓鱼”事件等等,也有较少人关注的新闻。选择什么话题,“一般以我看完新闻以后嘴巴微张为原则”。他只是受触动而写作。这些文章卓具影响力,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乃至有人称之为 “80后的骄傲”,有人要选韩寒当市长,有人说“这个事情就等着韩寒评论了”。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这是韩寒的妙语,也可视为他的全部时评文章的主题。他的机智,幽默,用简单的逻辑揭示事实的荒诞的能力,对读者心理的熟稔,都相当耀目,至今仍被知识阶层低估着。这名松江二中7门功课不及格的留级生有一种自由生长、未受束缚的天分。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韩寒使用的是一种接近口语的浅白汉语,凭借的是显明易懂的常理,他是一个善用“本来”的高手。在论述为什么抵制家乐福并无意义的时候,他并没有引述任何关于民族主义的学理——他对学理全无兴趣,你也可以说他对此甚为无知。他总会把严肃的果核塞进可笑的果肉。他率性,不端着,又不致失态,有着自然的分寸感。如果通读他的博客,苛刻的人也会惊讶于在每个逻辑细节,每个粗俗与有趣的交接点,每个自信到令人喜欢与自信到惹人厌烦的边际,他几乎都做对了。
在文章中剥除一件事情的伪装对韩寒来说就像呼吸一样再自然不过。这些文章日积月累,产生了级数增长的影响力。他年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都为他的观点的传播提供了助燃剂。
“韩寒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我们经过异常泥泞的、曲折的、阴郁和黑暗的跋涉之后所看到的那一片平原。”艺术家艾未未说。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南方周末》)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不用“话糙理不糙”而用“理不糙话糙”,是为了引出下文中当年人们对韩寒的抨击。
B.十年前知识界许多人对韩寒的所作所为是不能接受的,而十年后人们对韩寒的评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
C.韩寒虽然在小说中没有能够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但他的社会评论既引发争议,又广受欢迎。
D.当前的知识界对韩寒文章中所显示的机智、幽默和批判力仍然认识不足。
E.艺术家艾未未的话,一方面指出了韩寒文章的针对性或我们时代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表明韩寒代表一种希望。
13.韩寒作为一个形象新颖的“人道主义者”,“在发出着自由的波长”,下列不能够证明此评价的一项是(3分)
A.韩寒有一次干脆在博客里用英文说,他要做的就是“干规定”。
B.他全无红卫兵的无知之态,头脑更决不受他人控制。
C.他证明了很多人脑子里以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是毋需存在的。
D.他年轻,帅,有钱,经历传奇,酷,有品质,不乏味,是个作家。
14.“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请解释韩寒这句妙语的含义。(4分)
15.韩寒从一个个性突出的少年偶像作家,迅速成长为公共知识分子群体的代表性人物。试概括韩寒的成功因素。(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有3个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佩弦周年祭
叶圣陶
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半年?如果你迟死半年,就可以亲眼看见北平的解放。那时候你的激动跟欢喜一定不比青年人差,你会和着他们的调子歌唱,你会效学他们的姿态扭身歌。在解放军入城的那一天,你会半夜里睡不着觉,匆匆忙忙的起来,赶赶紧紧的穿好衣服,参加在欢迎队伍里,从西郊跑进城,在城里四周游行,一整天不嫌疲劳,只觉得新生的愉快没法尽情表现,像张奚若先生那样。你为什么不迟死半年?
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八个月?如果你迟死八个月,我就可以在北平跟你会面。按照你“每事问”的老脾气,你一定急于问我一路上看见的情形。我就要告诉你,在山东走了十多天,看见了真个站起来了的人民,看见了真个作“义战”的军队,看见了真个当“公仆”的官吏。这些人都是全新的,以往历史上绝对没有过。这由于全部人民解放事业就是个范围非常之广的教育课程,从实际出发,以新哲学为指导原理,土生土长,实事求是;大家在这个课程中自我教育,相互教育,才把品质改得那么好,提得那么高。你一定乐于听这些话,还要问这个,谈那个,一连几个钟头不厌不倦。你为什么不迟死八个月?
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十年二十年?如果你迟死十年二十年,不说别的,单说大学中文系方面,你一定可以有你的一份特殊贡献。要批判的接受文学遗产,你的精密的分析跟还原的检察都是必要的基础。你在这上头做了多年的功夫,已经有好些成绩,再加上生活跟思想从现实方面受来的影响,一定会越来越精深。我国向来没有一部像样的文学史,从现在的观点说,文学史更要另起炉灶。你有充分的学力,加上不断长进的识力,有资格写一部全新的文学史。你为什么不迟死十年二十年?
佩弦,你末了儿一次参加座谈会的谈话使我永远不忘。你说你乐意改变自己,可是得慢慢儿来。我自以为能够料知你的心意。你大概是这么想的:大家嚷改变就跟着嚷,这是容易不过的事儿,但是跟实际没有多大关系。生活跟思想既然成了习惯,要去掉那些不良的成分,取得那些优良的成分,就得养成新习惯。新习惯的养成是一点一滴的,是实践的,不是说说想想的,不能不慢慢儿来。惟有慢慢儿来,所谓改变才能在身上生根,才能使自己真个受用。你其实早已在那里慢慢儿来,你的行诣跟著作都可以证明。痛心的是你说了这句慢慢儿来的话之后,再不容你慢慢儿来了!
佩弦,我到你清华寓所的书房里嫂夫人说所有陈设一点儿没有动。我登门不遇永不回来的主人,心里一阵酸,可是忍住了眼泪。后来北大十几位朋友邀我们小叙,我喝多了白干,不记得怎么谈起了你,就放声而哭,自己不能控制。为你,就哭了这么一次。我还没有去万安公墓,秋凉时候总得去看一看。
(原载1949年8月12日《人民日报》)
16.依据本文内容,说说叶圣陶眼中的朱自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分)
17.叶圣陶先生为什么不把文章的前三段合并为一段来写?第四段又为什么不接着上文再用“佩弦,你为什么不迟死四十年五十年”来作为段落的开头?(6分)
18.叶圣陶对朱自清感情很深,为什么他在文章里却说“为你,就哭了这么一次”?(5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
黄效文
湄公河发源区域已有定论,然而关于源头点的争议并未结束。
自1999年起,湄公河地理源头点甚至变得比数百年前更加难以确认。在1999年,一个月之中,就有两支考察队伍出发界定湄公河源头。有趣的是,这两组人马都来自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其中一支隶属地理研究所,另一支则是遥感应用研究所。
这两支队伍都使用卫星影像来证实他们的发现。然而他们得出的结果却是南辕北辙。地理研究所用摄影证明他们亲临果宗木查山冰川的南源头现场,遥感研究所则派出刘少创追寻到吉富山附近的北源头。
两支考察队伍测量、比较两个源头,也都发表了成果。香港中国探险协会团队行前根据可得到的报告和分析,选择了南源头作为考察目标。遥感研究所的刘少创比较吉富山/高地扑河以及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两处源头,测量出二者起点到汇流处,吉富山多出了2.1公里。然而地理研究所的数据却是果宗木查山(冰川/南源头)的长度比吉富山(湿地/北源头)多1公里,二者长度相当,相差大约1公里。
香港中国探险学会的地球系统科学家马丁·鲁塞克,曾任职美国太空总署,是遥感技术专家,擅长分析卫星与太空雷达数据。他起初所作的影像测量显示,果宗木查山源头/高山谷西河长度为20.17公里,而吉富山源头/高地扑河为19.39公里。
这加强我们选择南源头作为行程终点的决心。在我们从湄公河源头归来后,我力劝马丁就手上最详细的影像,再进行一次最终的分析和测量。
当影像按比例放大时,我们大吃一惊。高地扑河呈现出许多细微的扭转和弯曲;而高山谷西河则显得笔直通畅。从现场观点来看,似乎由于高山谷西河的流量大得多,因此河床也更形宽阔,让河水可以笔直流动。相较之下,高地扑河则小得多,被限制在更紧凑狭窄的地形上迂回流动。
这个最终测量显示,吉富山/高地扑河/北湿地源头,比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头长一点五八公里。有人主张南源头河流拥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积和更多的支流,甚至设想倘若其流量减少,这条河的流动路线将会变得更曲折,使其长度增加。所以,问题依旧没有答案。
任何熟习卫星影像技术的人都可以进行这一类的测量,无须身在现场。但是就探险活动而言,我们无法满足于理论和纸上分析,非得让自己的双脚踩在实际地点上。这就是探险。
但对我来说,发现所带来的最终喜悦是多层面的,这是驱使探险活动的力量。争议就这样地持续下去,恰恰让我找到一个再探湄公河源头的正当理由。或许湄公河的情况正好可以让人学着接纳二元或多元的源头理论,毕竟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都以某种方式联结在一起,它们不是静止不变动的,也不能单独成立。
(注:作者为香港中国探险学会会长)
19.文章的标题是“湄公河源的疑惑与意义”,请概述“疑惑”和“意义”的具体内容。(4分)
20.这是一篇典范的科学考察报告。请依据本文概括这类科学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并说说科学考察报告与一般科普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6分)
21.这篇科考报告并不是一篇描写人物的文章,但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典型的科学考察者形象。请结合文本,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科学考察者形象。(5分)
五、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南朝梁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脂砚斋说:“为人要老实,为文要狡猾。”请仔细揣摩划线例句的形神特点,然后用“……要……,……要……”这种句式,再仿写两组句子。(6分)
23.以“红叶飘零”为主题写一段文字,具体细致地描绘红叶飘零的过程,不少于80个字。(6分)
六、本大题1个小题,60分。
24.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800字。
(1)以“君子爱名,取之有道”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了的风景,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亡这一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考点
答案
分值
说    明
1
语音
辨析
B
3
A.裨将/大有裨益pí/bì 龃龉/含英咀华jǔ 纰缪/未雨绸缪miù/móu。B.慑服/嗫嚅shè/ niè   跻身/侪辈jī/chái   对峙/有恃无恐zhì/
shìC.绚烂/驯服xuàn/xùn    角色/角逐jué  疏浚/怙恶不悛jùn/
quān .D.憔悴/淬火cuì   贬谪/嫡系zhé/dí 拜谒/残碑断碣yè/jié
2
词语
运用
D
3
A.故里:故乡;老家。《辞海》:“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的碎叶城,卒于当涂。”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C.位:量词,用于人(含敬意)。D.焕然一新: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
3
语病
辨析
A
3
B.杂糅或偷换主语。C.成分残缺,“启动”的宾语残缺,加上“计划”或“工程”即可。D.第一分句时间与地点语序不当。
4
衔接
连贯
D
3
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关系。高贵与神圣同卑下与粗俗相妥协;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让人们在一种新的关系中释放自我,宣泄重负,创造新的世界。“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它使人解除了恐惧,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美学小辞典》)
5
文言
实词
B
3
A.干:求。 C.责:要求。 D.复:反驳。
6
文言
虚词
A
3
A.转折连词,但是。B.结构助词,的,取消独立性;的,定语。C.介词,拿;连词,同“而”,来。D.代词,他,主语;代词,他的,定语。
7
文言
句式
C
3
例句为省略介词宾语。A.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B.判断。C.省略 D.被动。
8
分析
概括
C
3
9.翻译与断句(10分)
(1)翻译(6分)
①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的原因
(要点:“此、虽”1分,“所以”1分,“穷达异”1分)
②也请您为我的文章写一篇序言,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
(要点:“序其文”“ 及我之见”各1分。)
另:①这一点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难以做到,(也是)周公孔子一个通达一个困窘(有如此差别)的原因。②希望(您)给我的文集写一篇序,这样(可使人们以后能)对我(有所)了解。(或:能了解到我。)
(2)断句(4分)
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只直书其事,而友谊盎然,所谓文到妙来,不过自写其性情耳。(断对两处得1分)
10. 诗词阅读。(7分)
(1)(3分)李白苏轼举头望月是思念故乡、怀念亲人(望月抒怀、望月怀远),(1分)哈代关窗挡月是因为爱已消失,诗人不想回忆从前美丽的时光、甜蜜的情意、欢笑的生活。(1分)(语言表达1分)
(2)(4分)中国诗歌中的月亮使人感到“清寒”(霜、清、冷),有清寒之美,(2分)而外国诗歌中的月亮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有温馨之美。(2分)
11. (6分)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韩愈《师说》)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12.(5分) B  C [B.“作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惊讶”,文中无此内容。C.原文为:“如果说文坛的正统派仍坚持说韩寒没有在小说中证明自己有多么出色,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只是基于现有的短视”。]
13.(3分)D.
14.(4分)(将“中国逻辑”排列在“逻辑”之外,)讽刺中国很多现象(2分)不符合逻辑(2分)
15.(4分)①追求,率真,有思想,热爱社会,机智,自信等。或自由生长,未受束缚,②有自己的追求,③关心并热爱社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④率真,机智,自信。(答出一点得一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文学类选考
16.(4分)内心充满热情,时刻在盼望新的生活,热心,关心社会,关心人民生活,学术功底扎实深厚,善于精密的分析和还原,为人实在,不尚空谈(崇尚实际)。
或:(1)真性情;(2)对人民对社会的关心;(3)凡事喜欢问;(4)文学上学力精深;(5)乐于改变自己。
(答出四个方面即可,一点得1分。)
17.(6分)
第一问:从内容看,前三段分别从三个角度(内心的热情、对人民对社会的关心、对学术执着)写朱自清;(1分)从形式看,分三段,每段以“你为什么不迟死……”开头和结尾,三段构成排比,感情强烈。(2分)
第二问:从内容上看,这一节是谈思想改造,思想改造是长期的事情,朱自清认为是要慢慢来的事情,应该是没有期限的,也不好说“迟死”多少年;(1分)从形式上看,第四节,如果仍采用前三节的写法,则形式未免单调;另外本节所写是朱自清逝世之前不久的事情,采取前三节的写法难以引出“痛心的是说了这句慢慢儿来的话之后,再不容你慢慢儿来了”这样痛心的语句。(2分)
或(1) 分成“半年”、“八个月”、“十年二十年”三个段落来写,便于细致地回忆、叙事,便于反复地疑问,抒发深沉浓郁的情感。(1分)(2) 第四段再接着上文用“为什么不迟死四十年五十年”来开头,行文就不够活泼,显得呆板;也会影响作者后部分对一些细节的回忆和叙述;从而影响情感的自然抒发。(2分)
18.(5分)
(1)作者对朱自清的情感很真挚、深沉,“情到深处便无声”,作者把情感藏在心里,不轻易流露。(2分)
(2) 朱自清去世后,作者只哭了一次,是因为十几位朋友小叙,谈起了朱自清,作者喝多了白干,不能控制自己深藏的情感,于是,就放声大哭了一次。(2分)
或:作者说“为你就哭了这么一次”,这一哭,是忍了很久之后抑制不住的哭。文章最后一节说“登门不遇永不回来的主人,心里一阵酸,可是忍住了眼泪”,而到这里,实在是“自己不能控制”,所以就哭了出来,而且是放声而哭。可见这一哭是“厚积而薄发”的哭,更显真挚,更见深情。
(语言组织与表达1分。)
19.(4分)
疑惑:(2分)湄公河源究竟是吉富山/高地扑河/北湿地源头,还是果宗木查山/高山谷西河/南冰川源头?前者比后者源头长一点五八公里,但后者拥有大得多的流域面积和更多的支流。(2分)
意义:(2分)(1)争议是驱使探险活动的力量,能够找到一个再探湄公河源头的正当理由。(2)可以让人学着接纳二元或多元的源头理论。(一点1分。)
20.(6分)
(1)(3分)科学考察报告的基本结构是:考察目标;考察过程;考察结论。(一点1分)
(2)(3分)科学考察报告以叙述和议论为主,(2分)一般科普说明文以说明为主。(1分)
21.(5分)
答案要点:勇于探究(质疑、实地考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接纳二元或多元源头理论)、吃苦耐劳(实地考察)。或:有科学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践 实地考察。
(概括出一点得1分,共3分;结合文本分析2分)
22.(6分)
以下类型答案都可以得满分:做人要直,作文要曲;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做事要精明点,做人要糊涂点;男人要粗犷,女人要细腻;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高山要争峰,大海要虚怀。
更好的答案还要考虑到贬词褒用,但是难度较大。
23.示例:
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一枚红叶从树梢向树根探下了身子,悄然下落。她想,冷风萧瑟,我们的母亲――树根该多么需要我们这些子女来呵护啊。红叶优美地舒展着身姿,飘过一根根树枝,向姐妹们发出真诚的呼吁,于是,一片片红叶,翻转飘零,纷纷聚拢在母亲的脚下。
(本题主要考查细节描写,从写作的层次、细致以及文笔三个分方面综合评分。写作有层次、细致、文笔很好,6分;写作有层次、细致、文笔较好,5分;整体一般的4分;不足80字的4分以下。)
24.作文(略)
附:文言翻译
惟俨姓魏,是杭州人。年轻时在京城游学三十来年,虽然学的是佛学但是也精通儒学。喜欢写文章,与我已故的朋友石曼卿非常要好。曼卿待人无所选择,(无论什么人与之交往)都能友好相处。惟俨则非贤德之士就不交往,有不符合他的交友标准的,不论高贵还是低贱,一概不予接待,之断绝关系,丝毫也不顾惜。曼卿普遍友爱,惟俨耿介嫉恶,两人的志趣、性格虽有不同,但交情却毫无隔阂。曼卿曾经说:“君子应该广泛地与大众友善并与有仁德之人亲近。”但惟俨却说:“不对。我由于不结交无知乱来之人,所以才能与天下的才智之士结交,如果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那贤德的人怎么还肯和我结交呢?”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贤士多愿和惟俨交往。
他住在相国寺,足不出户十五年。人们到他的住室去拜访他,他都以礼相待,唯恐招待不周。但是等到这些人一旦做了官,成为公卿贵人,他又从不去登门请求帮助。但也曾私下感到奇怪,他平生所交的都是当世贤杰,却未看到能有古人那样卓著的功业可青史留名的。于是他说,世人所称道的贤才,如果不能指挥军队长驱万里,在海外建立功勋,就应当辅佐帝王在明堂发号施令,执行赏罚。如果两者都做不到,就应当退出官场,不接受宠爱,也不接受侮辱,而是远离尘世,保持清高,绝不屈从。怎么能只贪图享受富贵生活而无所作为呢?他喝醉了酒就用这个来讥笑在座的人。而在座的人也这样回复他,说抛弃世俗,洁身自爱,在古人容易做到;如果奋进努力,碰上好的时代,就一定要能干出一番大事业,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的原因。现在你总生活在寺庙中,不被世用,侥幸没有走世人的穷困或顺利的道路,(怎么)却要拿古人已做到的事来要求今天的人一定要做到呢?不过尽管这样,惟俨傲然地退隐在寺庙的斗室之中,天下的大事,当世的利弊,听他说起来整日都不厌倦,可惜就这样快衰老了啊。
曼卿死后,惟俨也在京城的东边买了一块地准备养老,并收集他自己平时所写的文章数百篇,拿给我看,并说:“曼卿死之后,您已经为他写了一篇墓表。也请您替我为我的文章写一篇序言,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唉!惟俨不被当世所用,他的才能也没有在当世表现出来。如果考察他遒劲的笔墨、丰富飘逸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庐陵人欧阳永叔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