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长效机制待求解//“五大引擎”拉动农民增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1:58
增收长效机制待求解//“五大引擎”拉动农民增收


新华网 ( 2007-09-20 10:47:56 ) 来源: 半月谈2007年第16期
增收长效机制待求解
杨玉华 林嵬 郭嘉轩
尽管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还不少,下半年,政策增收的空间有限,农产品涨价对增收的推动作用将趋缓。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认为,农民增收出现良好势头,并不意味着推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已建立起来,农民增收很大程度上仍是“数量型”、“外延型”,增收受市场景气周期影响较大,“地基”仍然不牢。推动农民增收,应着眼建立“质量型”、“内涵型”的长效机制。
短期看:三块“短板”制约今年农民增收
面对上半年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不少专家提醒,今年农民增收还面临诸多难点,要持续保持收入的快速增长还需付出很大努力。
首先,今夏自然灾害对农民增收不利。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仍,东北干旱,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成灾,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以安徽省为例,截至7月末,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200万亩,其中绝收近800万亩。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已达63亿余元,占各项经济损失的近六成。安徽省有关负责人称,这次洪水给该省农业和农村带来重创,也给今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完成带来严峻考验。
其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正抵消粮油价格恢复性上涨的好处。由于柴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成本提高。近两年,粮食生产成本逐年提高。据安徽省物价部门调查,2006年小麦生产成本每亩比上年增加17.83元,增幅6.73%;粳稻每亩增加43.38元,增幅9.73%。农民收益很大程度上被上涨的种粮成本抵消了。
第三,惠农政策直接使农民得到实惠的增量正逐年下降。以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看,现行的托市收购政策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拉动力在下降。2004年全年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了28%,农民增收一半来自粮价的上涨,由于当时市场粮价高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没有启动执行预案;2005年,稻谷托市价比市场价每斤高5分~7分钱;到了2006年,稻谷托市价比市场价每斤仅高2分钱。
中期看:促进农民增收需多方用力
安徽省农业问题专家何开荫认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的长远发展不能单纯靠财政补贴来支撑,而应当多管齐下。特别要从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入手,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广辟增收渠道。
首先,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同时加大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当前,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经济收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新近发布的《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2006年,我国农民增收的部分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按当年价格计算,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贡献率为60.2%,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上升到38.3%。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有组织地转移和输出劳动力,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条件。
政府还应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力度,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水平偏低以及工资克扣、拖欠等问题,为农民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目前农民外出打工出现了两个新迹象:一是转入非农产业的全部农村劳动力中,已经有接近40%的属于常年在外从事非农产业;二是西部地区中举家外出率最高,常年外出的劳动力中已有1/3实现了举家外出。这些新趋势对城市户籍、教育、医疗等制度提出了改革的迫切要求。农民能否在城市里留得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农民收入能否实现持续增长。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新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使得农民市场谈判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经常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实践证明,走合作化的道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保障。河南省中牟县姚家乡春岗村是一个草莓专业村。过去,由于是农户分散种植,草莓丰收后,往往出现争抢客户、竞相压价的情况。2005年4月,村民李峰等人组织成立了草莓生产者合作社,不仅统一了价格,注册了商标,还在合作社内部推广防冻等新技术,每年为社员减少损失十几万元。2005年~2006年,春岗村草莓价格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当年合作社社员家庭人均纯收入9500元,比上年增加了一倍。
第三,应加大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已逐步显现。在国家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这些支农资金发挥最大效率,真正把实惠落到农民腰包里,就显得非常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认为,眼下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是,政府各涉农部门都在加大对农村的投入,设立了很多项目,但投入的机制有问题。一是项目层层审批,脱离实际;二是资金“撒胡椒面”,使用效率低下;三是缺乏过程监督和结果评估,资金“跑冒滴漏”现象比较突出。他认为,财政支农资金非常宝贵。中央加大了投入,就必须把好事情办好,建一样成一样。目前一些部委已经在进行试点,基层迫切希望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资金整合办法。
长期看:政府需加快公共服务创新
专家认为,农民增收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农村上层建筑能否适应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因此,从长远看,必须从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入手,加快政府的制度改革和管理创新,为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应建立增加农业投入的长效机制。近年来政府尽管给了农民一些补贴,农业投入有所加强,但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以河南省为例,今年全省平均每亩补贴达到41.57元,比上年增加14.47元,然而,与我国入世时所承诺的“黄箱”政策补贴最高可达农产品总产值8.5%这一上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政府对科技、水利、环保、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农业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比重不大,财政经费往往只能满足养人的需要。此外,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比较落后,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等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徐小青认为,无论是从比例、数量或是从面临的问题来讲,投向“三农”的钱都是不够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我们只能逐年增加,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中央强调应当建立投入的长效机制,这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途径。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的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在实践中这一点还没有做到,而且约束力也不强。
其次,应加快政府转型,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记者在农村采访中了解到,当前,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最需要的公共服务是信息和科技,而这些很多地方政府都难以提供。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如今农民疑惑最多、干部最怕回答的问题是“明年该种什么”。农民急着问,反映出他们有着迫切的需求;而干部不敢答,反映出的是一些基层政府对市场信息心中无数,难以提供有效的服务。另外,随着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网破线断人散”,很多农业科技难以在农村推广。这位专家告诉记者,他在农村调研时,曾多次询问农民种田养殖的科技从哪里来,十有八九的回答是“从亲戚、朋友或邻居那里学来的”。他说,特别是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在农村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更是难上加难,说得危言耸听一点,中国的农业是靠着一帮老头老太太在支撑。专家认为,促进农民增收,政府既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放任自流,而应该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上狠下工夫。
第三,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真正实现反哺“三农”。徐小青认为,在当前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发挥农村金融的杠杆作用,调动社会资本来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可以说,没有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就很难发展现代农业,就很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过不懈努力,到2006年11月末,我国涉农贷款余额增加到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20%。但是,广大农村仍普遍存在金融失血、缺血、贫血的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今年4月发布的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调查显示,60%以上的村庄都认为目前农户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仍然很困难,各村庄获得过信用社贷款的农户仅为19%。“缺乏资金”名列“农资价格偏高”、“缺乏技术”之后,成为农民增收难的第三大原因。
徐小青说,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国家花了很大代价,但效果并不明显,关键在于一些细节规定互相矛盾冲突,缺乏可操作性。比如,信用社贷款要求必须有抵押物,而农民恰恰缺乏有抵押价值的财产。又比如,建立村镇银行,要求应有1家以上(含1家)境内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而很多商业银行出于利益考虑,已纷纷撤出农村地区,缺乏重新进入的动力。徐小青认为,我们应特别注重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只有这样,农村金融改革才可能尽快取得实效,真正发挥农民增收“助推器”的作用。
(策划:薛凯 / 编辑:李玲 薛凯)
“五大引擎”拉动农民增收


新华网 ( 2007-09-20 10:44:38 ) 来源: 半月谈2007年第16期
编者按: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同比增加31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农和城乡之间利益格局的调整,显示中央反哺“三农”、建设新农村政策开始初步显现效应。专家指出,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什么因素拉动农民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解决农民增收难题是否已经出现转机?如何打造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分赴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农村一探究竟。
“五大引擎”拉动农民增收
林嵬 杨玉华 郭嘉轩
今年上半年,各地农村纷纷传来利好消息。统计显示,农民增收已全面扭转了前些年低速增长的局面,湖北等省份甚至出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喜人气象。不少基层干部认为,这一次农民收入增长大部分是“真金白银”,不少传统农业县银行存款余额出现大幅度增加,多年来持续低迷的农村消费市场明显升温。
中央直补“贴”进农民口袋
专家认为,近3年来,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政策性增收主要包括减免农业税,实行各种直补。市场性增收主要表现为粮价上涨、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工价上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国家的各种直补政策落实得比较到位,直接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5年初,河南省一宣布取消农业税,邓州市文渠乡翁寨村农民黄全雄就租了16亩地,加上原有的9亩责任田,共种地25亩。黄全雄告诉记者:“种地不交税还补钱,我盘算种地能挣钱了。”他算了一笔账:2003年小麦5毛钱一斤,如今小麦一斤7毛多。每亩地净利达800多块,比以前翻了一倍多。邓州市农调队队长王虎仁说,邓州农民收入增长以2004年一号文件出台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小幅慢涨,后一个阶段是加速快涨。近3年是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湖北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和国家粮、棉、油重点产区,1998年~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一度徘徊不前。从2002年开始,伴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曲线很快出现了历史性“拐点”:2004年,湖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97元,同比增长13%;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5%,超过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6个百分点。统计显示,众多惠农政策对湖北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经达到28%,加上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的转机,湖北农民收入增长开始出现历史性大提速,彻底扭转了“九五”以来低速增长的格局。
农产品价格增长“鼓”了农民钱包
宋军是安徽省养猪大县定远县的一位普通农户。记者来时,他正端着满满一盆饲料穿梭在猪舍内,给自己养的200多头猪逐栏喂食。“喂好了长的可不是肉,是钱啊。”宋军开玩笑地说。去年底以来,猪肉价格一路上扬,养猪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按今年的猪价一核计,上半年光养猪宋军就有10多万元收入。
养殖户大赚一笔,种植户的收入也不错。安徽省颍上县村民高宇善今年种了20多亩地,共收小麦1.5万斤。高宇善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按照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他出售1万斤小麦就可收入7000多元。
像宋军和高宇善一样,采访中,很多农民都表示,这两年他们切实感觉到自己“口袋渐鼓”,因为无论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外出打工,收入都较以往有所增加。而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农户的入户抽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调查显示,上半年,安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2%。在上半年粮食再夺丰收的基础上,安徽农民人均收入成功跨越2000元,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来自河南的调查也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农民出售牧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达到336.58元,涨幅高达24.3%,对上半年现金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2.3%,成为促进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打工收入高歌“钱”进
专家认为,农民现金收入的提高与打工收入增长密不可分。今年上半年,河南农民人均工资性现金收入为641.34元,增幅达32.5%,对上半年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3.4%。而在湖北,去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就已达到80.4%。
近年来我国企业工资增长明显加快,直接拉动了农民增收。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到了1150万人以上,工资水平同步提高近20%。据统计,我国农民工的工资2004年增长了6.8%,2005年增长了6.5%,去年增长了11.5%。
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工资提高幅度明显。河南省邓州市文渠乡翁寨村支书翁书德说:“我们村有700多人在外打工,打工工资由原来的每月600多元涨到了1000元以上,村里谁家有人在外打工,谁家就增收快。”
一些专家指出,工价上涨是拉动农民增收最大的动力,其深刻背景是我国劳动力供给形势发生变化,由“无限供给”走向“有限剩余”。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我国劳动力转移已出现重大拐点。他说,我国劳动力资源由无限供给开始向市场比较均衡配置转向。在这个转折点之前,企业即使一分钱工资不涨,也能找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是到这一转折点之后,如果不加强激励手段,不提高工资、福利,不改善工作条件,企业就会雇不到所需要的劳动力。
二三产经营成为农民增收“新跑道”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更多资金流向农村,拉动了农村建筑业、餐饮业、商业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开始活跃,农民收入因此增加。上半年,安徽农民从第三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也增长了近两成。
近年来,为了落实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各地纷纷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创业,农村二三产业出现蓬勃发展之势。记者在河南省武陟县农村采访发现,许多乡镇2/3的农民从经营土地转向经营二三产业。武陟县詹店镇小马营村有160户人,80%家庭都有经商门面房。武陟县大封镇有8万人,个体工商户就有7700多家,从事二三产业的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0%。而在湖北省,农户中有兼业经营行为的已占到60%以上。
农村消费市场,过去被称为“一锅烧不开的温水”,现在热度明显提高。农村消费升温,既是农民增收的结果,也带动了农民经营收入的提高。继2005年山东省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后,2006年,河南、河北两省农民消费支出增幅10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长期在村里开“小卖店”的河南省淮阳县大李村农民杨华说:“以前一个月才卖千把块的货,现在一天最多能卖5000元。”
此外,农业内部三产的发展也拉动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提高。在安徽省,农民通过提供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服务获取现金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今年上半年增幅达16%以上。
现代农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2004年6月9日,温家宝总理到湖北省枝江市考察。桑树河村村民曾祥华向总理建议:希望农技人员帮助农民化验土壤,好让农民对症施肥。温总理当场采纳,并指示农业部予以落实。进入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吹响了现代农业的号角,科技兴农、合作兴农等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2006年,国家拨出5亿元专项资金,在全国600个县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4000多万农户享受免费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达到3亿亩。农业专家杨圣桐告诉记者,枝江在60万亩耕地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后,增加作物产量1.5万吨,节省肥料4000吨,增产节支效益达到亩均40.3元。
湖北省还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十多项标准化、机械化、轻型简化栽培技术,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全省水稻旱育抛秧、机械插秧、小麦免耕直播面积超过1200万亩。湖北省还引导社会投入20亿元购置农机,使水稻机耕机整机收率突破50%,小麦机收率达70%,大大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
对农民渴盼的“新技术示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需求,湖北省将其纳入政府服务范畴,通过“科技入户”免费为农民提供服务。2006年湖北优质稻面积扩大了300万亩,优质棉种植总面积超过85%,“双低”油菜良种推广率达到90%,农业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提高到45%。
提高农民收入,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新华网 ( 2007-05-11 09:50:33 ) 来源: 半月谈2007年第8期
思路篇:
提高农民收入,走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本刊记者 郭远明
作为我国南方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将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方向,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成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市。
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如何走上生态循环农业之路的?中共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潘逸阳介绍说,赣州市下辖1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全市农业人口676万人,人均耕地0.6亩,地少人多,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市。在上世纪60~80年代,由于过度开发和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市情决定了赣州不能采取高消耗、高投入的农业发展模式。多年来,赣州市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建设方向,致力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相协调,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农村生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互相促进的路子。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赣州市是如何有效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
农民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者,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能力和水平,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从2004年起,赣州市全面实施了农民知识化工程,大力开展培训,在观念上向农民灌输生态、循环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和发展理念,引导他们自觉遵循生态循环农业的生产规范和生产技术标准。到2006年底,全市有157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一项以上正规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政府根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要求,围绕脐橙、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编写了通俗易懂的资料,免费派发到千家万户。
赣州还建立带头人队伍,在全市培养3万名农业科技带头人,每个村由政府“埋单”培养一名“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专业的大学生。
赣州市在广泛实践基础上,创造了以山林、农田、水面、庭院为依托,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业产业发展的“猪─沼─果”工程模式,探索出了“山上戴帽、山腰种果、山下养猪、山塘养鱼”的山地立体开发模式,每年施用沼肥种植花卉、水稻、烟叶、脐橙等农作物的面积达550万亩。这一系列新探索被农业部誉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赣州模式”。(编辑:孙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