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29:27
顾伯冲《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17日   24 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代圣贤诸葛亮如是说。俭,何以养富,是最近阅读《保富法》一书所悟。此书系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所著。他将自己一生见闻的诸多家族败于挥霍奢侈的事例,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向世人揭示了这样的一个现象:传下万贯财产企图袭荫后代的官员、商贾,偏偏是“有心栽花花不开”,其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可谓是凤毛麟角。相反,不为子女攒钱,以俭朴作为家训的,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的后代多很优秀。

  富者,财富也。从其本质上讲,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而长久受用且能真正庇荫子孙的是精神财富。《保富法》中所探究的显赫家族的兴衰之道,鲜明地道明这两者的关系。这对现在领导干部来说,应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与警醒呢?我看,这至少提出了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为后代留下什么,如何使子孙立世不衰?

  在这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克己奉公,没给家人留下什么遗产。我觉得,他留给家人子女和世人最重要的遗产,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留给后代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的位高权重者,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为子女打下基础,忘了信仰原则,无视党纪国法,没有良知底线,恣意妄为而纷纷落马。

  俭以养富,是一种劝诫,更是一种规律。林则徐曾经给儿子写过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并非先贤无情,而是他们清楚知道,一个人创造家业的时候,总是历经千辛,节衣缩食。但如果一味地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产,忽视俭德的培养,使他们有条件放弃了拼搏,从而没有了锐气、没有了压力、没有了专长,渐渐地滋长享受与荒淫,终于走向腐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不是一眼能看到底的清水,深厚的积淀,埋进了太多的教训。

  俭以养富,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家庭观,更是必须坚持的从政观。多为子女留传精神财富,多传递勤劳致富、诚实致富的“点金棒”,引导他们凭自己的本事赚钱,靠自己的真才实学立足社会。唯有如此,于己,自强传家园,俭德训子孙,抵御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于公,则可以明明白白地做官,干干净净地做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公信力,很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事业。

  对于一个家族,一代后人来说,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永恒的历史能量,永远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它是一根历史标杆,一代又一代地标示着后辈们所达到的历史新高。对领导干部而言,培养子女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以正直、善良、自尊、自强教育孩子,陶冶其正视挫折、战胜困难的心理与勇气,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传承下去,就是一种精神财富。这样,时间越长,其所起的激励作用则愈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