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远:中国学校教育僵化 造成严重知识浪费-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1:54:20

孙杰远:中国学校教育僵化 造成严重知识浪费

  5月14日,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实业界30位意见领袖将聚首中山大学怀士堂,畅谈“教育与中国未来”。这是新中国以来,首次就教育问题进行跨领域、跨文化的对话。以下是搜狐财经的现场报道:

  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孙杰远:非常感谢大会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我这里讲的是一个来自于实证的研究,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些思考。我觉得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教育在促成人的过程中所发挥了重要的变化,而人的发展往往以其能否成为国家的人力资源来表征。另外,我们国家的整个人力资源结构出现很多的问题,国内有很多的纲领性的研究,比如说应该从人口大国转向人口强国,整体问题是人体素质低,结构矛盾突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关于我们对于一些教育中的问题的判断,其中有一点,作为的教育对象个体,他的成长很多时候是自主制的,而教育是一种他组织的行为,一个自组织的成长要他组织呈现,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研究,我们对教育本身的认识、人发展的认识和教育对人的作用都有一个探索性,对实证研究要选择一个样本,我们选择的是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国土面积非常大,人口也非常复杂,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人文特征,即民族多样性,可以说带有一定的代表性。

  研究过程使用了解释性的量化分析方法,我们特别对研究对象的样本进行了结构方程的验证,主要的研究工作从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是西南三地人力资源的模型分析。我们要了解西南三地人力资源的生态,对西南地区来讲,从学校教育、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各级发展水平做了一些生态判断,特别重要的是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形态、文化形态,选择三个重要区域,一个是阳朔,一个是康定,四川省的甘孜州,还有一个是广西的金秀,是苗族的发祥地,阳朔是国际旅游区,各种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第三种文化,比如说西街,就是第三种文化的体现。张艺谋开发了印象刘三姐,也带来了一些重要的思考。康定也有很多的重要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形态。金秀是苗族人的发祥地,费孝通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就是在考证的过程中牺牲在金秀,它的茶文化、苗族刺绣文化都是很有特色的。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阳朔、康定、金秀可以表征为人力资源的劳动者,比如说手工艺者,比如说个体商贩,或者是一些重要的旅游公司的经理,他们并没有接受过所谓的高等教育或者系统教育,因此我们把他们和一般的人做了一个区分,比如说教师,比如说国家公务员,比如说医生,我们把他们和这些人作出区分,提出一个概念,一个叫做标准化人力资源,一个叫做本土化人力资源。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讲,最大的问题应该说是本土化人力资源的发展,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地区每一个与自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对应的人能够成为国家认可的自立自强的纳税人,这个国家应该说是有一个很强大的未来。

  我们采用了一个模型分析,得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从人力素质的角度来讲,与自然环境、学校教育、经济形态、文化形态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路径不一样,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直接大于间接,有的是间接大于直接,我们选出一些核心指标,比如本土文化,我们选取了特定的要素,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发现在人力资源,教育培养人的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途径。另外,对人口学进行了差异研究,发现人的发展过程中与性别没有关系,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与学历有一定的关系。我们通过对影响人的发展的结构模型做了一个区别,发现对于标准化人力资源比如教师,往往对学校教育的依赖性比较强,但是对于本土化人力资源,比如手工业者与自然环境、文化形态关联很大。

  量化的分析虽然解释了一定的路径,但是解释力度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这个案例更有意思。比如康巴汉字,康定县城有很多这样的人,这个人叫做次称,是一个藏族小伙子,开了一家藏族特有的特产店,他从来没有受过学校教育,他开这个店的知识来自于从小跟父母、爷爷上山放牧所得到的知识,但是他的店里头有电话超市,跟他访谈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他为了进入康定县城,做了上门女婿,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了一个陈姓,但是开了店以后他把自己的陈姓去掉了,改回原来的次称。在金秀有一个女瑶医,40多岁开始学瑶医,她的出发点是一次孩子病了,爷爷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才救了孩子的命,她下决心学习医术,最终成为了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第三个是月亮妈妈,在网上非常有名,今年64岁,只有三年的小学读书经历,但是她从97年开始学外语,现在可以用八国语言与各地的游客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显示出了她的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成长,完全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调整,应该说任何一种学校没有办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或者人力资源。从案例分析可以归纳出来,人的发展过程当中有自组织的适应性演化过程,接受刺激,信息内化,产生行为,再刺激,然后再进行调整,最终走向成熟。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影响人的发展,也就是人人力资源,与自然环境、本土文化、经济形态、学校教育、个体自组织能力有非常关键的因素和联系,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发展水平。第二个是认得发展有两种场域。第一个是原生场,就是我们俗话所讲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第二个是次生场,就是学校的教育,是在原生场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第三,对认得发展来讲可能会成为一种标准化的人力资源,也有可能成为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第四,原生场按对本土化人力资源作用比较大,次生场对标准化人力资源作用比较大。教育促进人人发展的合理凡事应是构建教育促进人发展的生境及其张力的拓件。包括矫情干誉在内的学校教育应当谨慎地选择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空间,更重要的使命是创造适合学生获得发展能量的生境,也就是说,你讲再多的知识也没有用,他一生当中未必要用你这些知识,可能大量的知识对他精神造成浪费,人才的发展很多时候更需要的是获得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是学校教育赋予他的,这是应该成为教育变革的基本原则。我们学校的教育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浪费。最后,人的创造性品质具有极强的自组织性。很多尖端人才不是按照学校的格式培养出来的,他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就像比尔盖茨,他读了大学以后觉得没有用,最后就自己去创业。包括很多的大师、科学家,从社会、国家和学校的角度应该满足自组织性发展的生态结构,这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未来,也是中国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