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生存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32:56


经济低迷,就业竞争激烈,解雇浪潮接连涌现,波及各阶层与各行业;能否生存,取决于我们的观念与行动。希望在哪里呢?在于勤奋工作,更在于创新和创意。本书作者历时两年,采访了大批“边缘职业者”:有靠参加各类知识竞赛赢取奖金的比赛高手;有以声音打工、录制搞笑彩铃的“白痴宝宝”;有到殡仪馆当葬礼乐师的大提琴手;有以试吃来检测保健产品的电影系学生;有在自家厨房烹饪家庭餐外卖的便当妈妈;有组织网络工程师承接海外业务的文案小妹;有在白布鞋上描画个性图案的彩绘妈妈;有制作冥界仿真纸扎品的建筑系学生;有自种有机蔬菜到市场贩卖的“都市农...




    比赛高手  比赛——大学的第四课业

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热衷于参加比赛呢?生在小康家庭的敦国,这么做只是出于对自己“课业”的不满意。大学里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大学有三个必修学分,一是恋爱、二是课业、三是社团,可敦国读的是理工学校,女生少,恋爱谈不成,同时他课业成绩不好,社团方面也很糟糕;为了另创一片新天地证明自己,于是他开始投身比赛生涯。

  每个人都记得自己无数的“第一次”,敦国也一样。他人生第一次从比赛中尝到甜头,是高三时参加的学校科展。吸取了以前的失败教训,敦国很认真地进行了充分准备,甚至连预算也包括在内,最后他们花了900元,赢得奖金1000元,用净赚的100元与队友同吃牛肉面以示庆祝——那是他人生中第一碗自己赚来的牛肉面。到了大二,他又参加了科技管理学会举办的学生创新产品设计比赛,因为缺少指导老师,本以为不会得奖,结果他和他的团队却赢得了5000元的奖金,使他从此信心倍增。于是,从大三开始,他就成了一位职业参赛手。

  敦国认为,除了提供诱人的奖金,比赛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很多人经常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看完一堆管理类的书、学好英文,等等;可是他们通常很快就把它们抛诸脑后。但要是参加比赛,在准备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即使最后没能得奖,也必定学有所获。

  而目前中国台湾有一些面向学生的比赛还包括培训环节,相当于免费课程。只要力所能及,敦国从不错过任何一个比赛机会,光是大四那年他就参加了二十几个比赛。正如他所言,参加比赛是一种学习,一份收获。另外,对于大学生来说,比赛还能为求职增加资历和自信。所以,敦国总是非常鼓励别人参加比赛。
 敦国的“比赛一本通”

打擂台总得先知道相关的比赛信息。关于收集比赛信息的途径,他谈到以下两种:

  1. 在网络上输入关键词“比赛”进行搜索,不过可能所获有限。

  2. 他的博客上开设了一个“靠比赛赚大钱”的栏目,这里张贴着很多网友发布的比赛信息。也就是说,敦国把博客当作“比赛信息库”,以此汇总各种比赛资讯。

  可是,比赛项目五花八门,一个人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如何才能变成常胜将军呢?敦国认为,这就好比找工作和找女朋友,首先要找自己擅长的或适合自己的,这样才容易成功;其次,去收集个人所擅长的领域中的比赛信息,比如企业举办的命名比赛、某产品的使用心得征文比赛、旅游局的摄影比赛……只要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保持创意,就可以找到比赛机会。

  任何比赛都要讲究策略。比如,到底是团队协作,还是单打独斗?打团体赛还是参加个人赛划算?敦国通常选择单打独斗,除非有很好的团队,否则他还得面临分工和奖金分配的问题。他单场比赛奖金最高纪录是30万,但那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敦国的比赛经验和技巧日渐丰富,因此,很多人来向他请教。敦国说,在有些比赛中,限时表达的能力非常重要,必须学会在短时间内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创意,而通过比赛,也能很好地训练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事实上,这项技巧的训练不仅是他所认为的比赛获胜的关键,同时也使他开辟了另外一条道路——演讲。

  善于规划人生的敦国说,他从小一直希望从事演讲事业,现在成了“比赛高手”,就有了登上演讲台的可能。很多大专院校都会不定期地举办各种比赛,于是,敦国便积极地与学校联系,通过演讲激励同学们去参加比赛,教同学如何发挥创意,传授比赛技巧,甚至还获邀为EMBA的高层主管讲解如何参加比赛,令他觉得颇为自豪。他还同时获邀担任多项比赛的评委,以及开课传授各种参赛技巧,还一度想把他写的书——《比赛高手一本通》译成英文,传播海外。
   赛出奖金,赛出自我

如今,敦国已经“退居二线”,开始转型,因为他从比赛中发现了很大的商机——指导企业如何发挥创意,在国际上赢得经济地位。目前,他在美国就读创意研究所,正不断地思考着人生更多的可能。

  面对总是满怀自信的敦国,你不由得猜测比赛到底是如何改变他的。最后,还是敦国揭晓了谜底:“很多人问我,到底从比赛中学到了什么。刚开始我总是说‘我参加文学奖,学到了文学知识’,‘参加设计比赛,掌握了设计技巧’……。但当我参加了很多比赛之后,我发现,我更多的是认识了自己,通过在比赛中认识各行各业的人,与他们进行沟通,就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渐渐地开发出自己的潜能。演讲和写作,就是我从比赛中开发出来的能力。”说到这里,不由得让人联想到米开朗琪罗的一段话:我并非雕刻出一尊塑像,实际上在石块中,早就藏着一个塑像,而我所做的,不过是将多余的部分凿去,让塑像现身而已。敦国通过参赛开发自我,与其有着相同的意义。

  最后,他总结了参加比赛的三种好处:1.通过比赛的平台,能让他人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创意,而很多年少成名的人几乎都是通过比赛走红的,比如作家王文华;2.可以赢取奖金;3.能使人更好地规划学习,发展人生的第二技能,同时深入认识自己。

  我们聊着聊着,他突然问我:“你怎么不去学校演讲呢?”我问道:“可是我能讲什么呢?”“既然你是媒体人,只要主动向学校表达意愿,会有接到邀请的。”我笑着回答:“那就请你当我的经纪人吧!”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敦国是头脑灵活、善于自我规划以及积极进取的人,他总是不断地以“机会碰机会”激起涟漪效应,进而扩大他所涉足的领域,攫获不同的果实。他的多角度自我经营,值得每一个人思考、学习。

  生存锦囊

  收益

   以敦国的经验为例,至今他赢得奖金累计超过100万。

延伸商机

   通过总结各种参赛经验和技巧,使自己成为比赛高手,然后再发展成不同的衍生商品或服务。

建议

   勇于参加各类比赛,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还能赚取奖金,更是一个很好的肯定自我的机会。

参赛的其他好处

   交友、规划学习、开发潜能、发展第二专长等。

座右铭

   出丑是成本最低的失败。

敦国的部落格

   比赛达人部落格

  
http://kevinfu.blog.youthwant.com.tw/      换物天后  这是一个“无所不卖”的时代。一般来说,“卖”是需要一方付钱的,但还有一种方式却是免费的,这就是所谓的“以物易物”。前阵子新闻报道的“回形针换房子”便是一个显例,故事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却是真人真事。

  2005年,加拿大的一位青年凯尔•麦克唐纳为了完成想要一栋房子的梦想,开始实施这项“不可能的任务”。他在分类广告网站的“以物易物”区张贴广告,表示可提供一个红色巨型回形针,以此来交换其他东西。本来不抱太大希望的凯尔万万没想到,“上帝的奇迹”竟然在他身上显现了!他先是用回形针从两名女子手中换来了一支木制的鱼形笔,而后一路交换到门把、烤肉架、派对组合、雪地摩托车、卡车,甚至好莱坞电影的角色。最后,他以一纸录音室合约,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位于加拿大边境肯普林小镇的一栋房子的居住权,实现了他当初的梦想。而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趟神奇的以物易物旅程前后只花了九个月,大小交易也仅历经了十四次而已。

  这样的经历,固然是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它却说明了,在地球的另一端,永远有一个潜在的需求者,你弃若敝屣的东西,他会视若珍宝,因为“对你无用,但对他有用”。

“以大换小”,互利共赢

吉妈的“换物生涯”也是这样开始的。“先前看到一个很有名的网站标榜可以换东西,我看到别人用100张发票换维修计算机,觉得很有趣,所以就开始上网交换物品。”受到启发的她,第一次的交换经验是用物品换回发票。为什么换发票呢?吉妈说:“收集得越多,中奖几率就越高啊!当然,并不是所有发票都照收不误,还是会设立一个‘门槛’的。” 正如我在前言中所说的,连街头募捐都改为收集发票了,交换发票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过去的吉妈还曾是一名购物狂人。购物狂人的通病是,经常买来一大堆根本用不上的东西,结果只能囤积在家里,造成了物资的浪费。但当吉妈尝到初次交换的甜头后,她便开始通过网络,用家里的存货来换取日常生活用品。从此,以物易物成了她出清存货的方式。

  随着交换次数的增加,她的交换目的也变得愈加明确。爱狗的吉妈成为动物协会的义工后,不但收养了六条狗,她的“换物生涯”也开始以狗为中心旋转。“我希望帮助流浪狗,只要是狗能用的东西,我都接受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满足双方的不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吉妈深谙换物的本质。

  但是,我还是对此抱有怀疑,不禁问吉妈:“只要与狗有关的,都可以‘以小换大’,用不等值的物品换取名牌包吗?”她毫不犹豫地点头。她说,比如报纸换名牌包,换到的报纸可用于捡狗粪。这真是闻所未闻,但吉妈的名牌包以及手镯、项链等贵重物品,确实都以这种方式陆续换成了狗狗需要的东西。用市价三到五折的香奈儿包包去换狗罐头,堪称是她记忆中最悬殊的一次“以大换小”的交易纪录。

  不过,吉妈也并不总是“以大换小”。换物对于吉妈来说,除了为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也可能纯粹是因为对方喜欢自己手上的东西,所以想满足对方而进行交换;如果遇到有诚意的换客,吉妈有时还会多送他东西呢。她还说,有一次,她跟一位女生交换时附送她一只便利店的高飞狗公仔,这女孩子一直记着,还在MSN上留言感谢,常常给她写信,后来还送了她两套玻尿酸保养品。礼轻情意重,虽然只是滴水之惠,但对方也可能会对此心存感激而报以涌泉,这就是易物与网购的不同之处。
 大千世界,无所不换

那么,究竟可以换什么呢?其实,大千世界,无所不换。在吉妈形形色色的换物经验中,最让人捧腹的要数这一次了:某天,她把家中的马桶水箱盖打坏了,却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买,于是,她干脆试着拿物品上网请求交换,结果差一点就换到了!后来之所以没换成,是因为对方在换物的当天才得知,他爸爸已把整座马桶都卖给了水电行。虽然到头来功亏一篑,但它似乎证明了:只要你想得到,就可能会有人回应你的需求。

  除了交换与狗有关的东西,吉妈也会换取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面纸。对此她笑着解释,因为她是个购物狂,即使逛商店原本只为了买面纸,结果还是会带回一车的东西。于是她便下定决心,换来一堆面纸囤满仓库,这样就没机会乱花钱了。一想到家里的储物柜堆满了面纸,购物欲就不会蠢蠢欲动了——还真是抑制购物欲的好办法呢!

  换物三原则

以物易物,这种原始的经济形态依然能在现代存活,甚至在网络上发展得日趋蓬勃,不啻为不景气时值得尝试的一种无本生意。有“换物天后”之称的吉妈,她的经验与建议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第一,目标要“模糊”。

  吉妈说:“换物的东西不要太精准。以我为例,凡是狗能用的东西都接受,成功的几率很高。可是,如果我一下子把目标设定为××牌的狗饲料或××牌的洁牙骨,把“门槛”抬高了,成功换物的几率就会低一些。”先别把目标对象设定得太精确,而是通过几次来回沟通,慢慢地向理想目标靠近,这才是正确的换物方法。

  第二 ,诚信“金不换”。

  诚信在任何经济活动中都很重要。有过一次换物经验后,通常还会再次尝试。如果一开始就以诚信的态度与对方交换,今后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交换机会。交换时,除非双方实在相距太远,否则建议用面交的方式,当面检查好物品后再交换。吉妈就曾用一套黄金首饰换来一辆电动脚踏车,但回来组装的时候却发现是坏的。虽说换物是一种人情味比较浓厚的经济活动,但是当面点交清楚,才符合交易中的诚信原则。

  第三,开心是无价。

  吉妈说:“想占便宜的心态是不可取的。大家都很聪明,都会选择对等互惠的东西来交换。希望大家换得开开心心,让闲置不用的东西,都能找到需要它们的人。” 彼此开心很重要。正如收藏家常说的,“虽非我有亦可喜”,替闲置品找到真正的需求者,不也是一件可喜的事吗?
  省了就是赚了

  以物易物的做法,无法让你看到有形的金钱收入,但无形的节省也等同于赚了钱。省一块钱就是赚一块钱,正好是以物易物精神的诠释。换物真的能省下部分生活开销吗?到底能省下多少钱呢?吉妈没仔细清算,不过她换来一储藏柜的面纸,至少也省了好几百块呢。我也曾听说另外一个例子:一位新手妈妈通过网站换到了全套育婴用品,估计省下了3000元。看来,换物的确是不逊于兼差的好办法!

  经济不景气,日子很难熬。但我常想,在古时的农业时代,经济也远不如今天繁荣,所谓的景气不过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是,古人却依然能随遇而安,他们的心态值得今人思考。如今,平常的道路走不通了,可是,会不会有其他不寻常的老门路,同样能让我们过得心安,不惧困境?让思维转个弯,或许,盛行于远古时代的以物易物,就是帮助我们脱困的妙法。

  生存锦囊

  收益

   不花钱就能获得梦寐以求的东西。

行业趋势

   网站统计显示,以物易物的交换次数仍在高速增长,这一活动已蔚为风潮。

提醒

   如果身边有无用的闲置物,不要马上丢弃,可以登陆相关网站向网友提出交换。

适用对象

   任何人。

受访者的座右铭

   我们只有一个机会度过此生,因此,任何行善或者能够向他人表现善意的机会,都不要耽误,让我们立即就做,不要疏忽,因为我们都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吉妈的网上广告区

  
http://goods.kijiji.com.tw/c-PostersOtherAds-W0QQUserIdZ228389     文案小妹大   一封寄往台湾的大陆邮件

  某某先生:

  您好!我们是中国内地四川省成都市的“某某网站建置工作室”,对于您在网上发布的招聘启事很感兴趣。我们专门承接台湾的网站架设外包工作,曾经服务于台北市一家公司的四川成都市办事处。业务外包是经济全球化和微利经济的环境下不可逆转的趋势,相信睿智的您一定深表赞同。

  我们的优势是:一、成本低。成都市高校众多,人才济济,费用与流动性都远胜于沿海地区或北京等中心城市。二、配合密切,随时联络。不管利用E-mail还是手机,我们都会以最快速度与您联系,而您也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工程师,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三、运作成熟,让您免交“水土不服”的学费。凡此种种好处,加上我们的热忱服务,使我们完全有信心让您愿意与我们保持长期合作。

  最后,我们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贵公司的需求。为了节约您的宝贵时间,请惠赐您的MSN或者Skype,以便详谈合作事宜。

  静候佳音。我们衷心期待能得到一个为您服务的机会!

  敬颂商祺

  阿妹 敬上

这是一封来自四川成都的电子信函,目的地是一家台湾公司的负责人张总的电子邮箱。这家公司在本土的广告网站上聘请架设网站的工程师。回应的除了台湾的几个工程师以外,还包括上面这家位于四川成都的网站建置工作室。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张总通过MSN与发信的阿妹联络上了。随后,经由阿妹介绍,便开始与网站工程师阿叶详谈合作事宜。

  据阿妹介绍,他们的所有工作都在网络上开展。他们先听取客户的要求,然后计算出价格和工期,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后,客户必须先交付全额30%的订金。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会随时向客户汇报工作进度。

  这个工作室规模不大,目前仅有五位网络工程师,但是承接的业务却不少,除了大陆的业务,还揽下了不少台湾的网站建设工作。网站类型也多种多样,有财团的教育基金会网站、交友网站和医疗教育网,等等。

  张总说,他看过他们的作品,确实不差。至于价格,张总曾找过台湾的工程师,费用估计为台币5万元以上,而这家公司却只需6000人民币,还包含美工以及一年的维护保密费用,折合下来,不到台湾报价的五分之三。他们重新编写程序,几乎是推翻重建,但只花十天便可完成全部工作,效率很高。

  张总继续说:“除了价格上的优势,他们的态度也很好,耐心地为我解说,而且主动提出加入使网站更加完善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到的。”而最打动张总的是,原先他的公司网站是放在美国一家公司的服务器,但是订阅电子报的发信功能始终无法顺利运行,但这项功能对公司业务极其关键。而成都公司的工程师阿叶告诉他,假如美国的服务器不支持电子报订阅功能,他们可以在大陆给他购买一个发送邮件的空间和软件,到时他只需要传递参数就行了,保证速度很快。行业优势和周到的服务,又为他们赢得了一次成功的合作。

  文案小妹是老板

如果你以为工作室的管理者是网络工程师,那就错了。实际上,所有的事务都是由阿妹主持的——这位小妹居然才是公司的老板!其实,阿妹只是负责联系工作而已,她个人并没有任何专业技术,然而,这位原本写文案的文书小妹却当上老板,还请了五位编程高手为她效劳。这位川娃儿年龄多大呢?我听张总说,工程师阿叶的年龄才28岁,而据说阿妹比他还年轻。这间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已经经营好几年了,也就是说,阿妹大约在20岁就开始组建工作室并跨海承接业务了,另外还有这五位入股的工程师。

  嗜辣的四川人有“川辣子”之称,年纪轻轻的阿妹果然很“呛人”,业务范围横跨海峡两岸。不仅如此,据阿叶说,因为与客户签了保密协议,所以,他们五位工程师白天不准上网,以防信息不慎外漏。工程师必须等到晚上回家,才能与客户在线沟通。可见,在阿妹领导下,工作室的纪律是相当严明的。

  为什么大陆的工作室会舍近求远,面向台湾承接业务呢?原来,这位四川女孩阿妹之前曾服务于台湾公司的成都办事处,负责广告文案写作和承接业务的工作,业务范围专门面向台湾,经常与台商接洽。而且据这位川娃说,因为大陆的编程能力高,价格低,比台湾更具优势,所以就继续跨海承接台湾业务。

  据阿叶说,他们工程师的薪水平均每月一万元左右,这还是他们经常熬夜赶工的结果。工程师确实辛苦,但连阿叶也有一万元的收入,阿妹应该不遑多让吧。对于无数在中国东南沿海打工的年轻女孩而言,这份薪水简直是奢想。

  网络无国界,除了海峡两岸,他们业务范围还延伸到美国。有了网络,本土的架站高手同样可以跨海承接业务;即使缺乏技术,也可效法阿妹做业务中介,打造属于自己的经营天地。在全球化和?时通讯工具的推动下,当一个在家工作的SOHO族,进行低成本的“微型创业”,是金融风暴下值得借鉴的脱困出路。

  生存锦囊

  薪酬

   以本案为例,网络工程师每月收入约为一万元,业务中介则为××元。

竞争优势

   1.成本低,价格低。

  2.人才能力强,素质高。

  注意事项

   1.必须具有较突出的能力,以质取胜。比如与美工高手合作,提升业务的完成质量。

  2.必须要有较完善的服务,以热忱的服务态度和一条龙服务模式赢取客户的长期合作。

  3.必须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措施,为客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适用对象

   任何懂得使用网络的业务中介。

座右铭

   网络无国界,业务遍全球。
 

  另类乐师

  音乐声伴随着啜泣声,全场气氛哀戚,连低头弹键盘的APPLE也不禁落泪。这样的场合,APPLE早已经历了无数次,然而她还是会遇到情绪难以自控的时候。

  有一次, APPLE看到家属亲自献唱,念祭文——而这些程序一般都是由司仪代办的——她很动容。那是她入行以来哭得最伤心的一次。

  APPLE是某音乐学院的三年级学生,主修大提琴和钢琴。由于家境小康,她上学没有经济压力,但是,学音乐花费大,她不想向家里要钱,于是就想自食其力。

  这是APPLE打工的初衷。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葬礼乐师竟然是她的第一份兼职。

  为死者打工的另类乐师

  听了APPLE的讲解,我对这份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是乐团的组成。除非家属提出特殊要求,否则通常为五人一团,乐器包括大提琴、二胡、笛子、古筝以及电子键盘。一般每个团都必须要有一把笛子,因为在葬礼开始之前,把死者的遗体迎进灵堂的时候需要笛子伴奏。APPLE在乐团中担任大提琴手和键盘手。由于现在的葬礼多数采用民乐演奏,经由同学介绍,修读民乐专业的她便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兼职葬礼乐师的行列,这就成了她打工生涯的“处女作”。

  演奏的曲目又是如何挑选的呢?乐队主要针对不同的死者配有不同的固定曲目,比如为男死者演奏《老父》,为女死者演奏《妈妈》、《家后》之类的流行歌曲,也演奏民乐《梁祝》。通常由键盘手根据具体情况选歌。家属也可以点选死者生前喜欢的歌曲,乐队会事先做好准备。乐队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参加葬礼必须全身着黑色服装,而且不可在灵堂跑来跑去,以免撞到棺木对死者不敬。

  葬礼肃穆,胆小者勿近!

  哀乐演奏是葬礼不可或缺的环节,按常理来说,这份工作应该由专业的哀乐师承担,常人不轻易涉足。我原以为,这个圈子里的年轻人一定很少,因为朝气蓬勃、活泼好动的年轻人一般不喜欢在气氛哀戚的场合工作;即使愿意投身葬礼乐师之列,也是极为罕见的特例。不过APPLE却告诉我,已经有越来越多拥有专业音乐背景的年轻人加入了这个行业,现在,她班上就有十位同学在从事这份工作呢。当我问起父母是否反对时,她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不会,反而赞赏她的谋生能力呢。他们倒是有点怀疑,她是否有如此大的勇气。

  不过,可以料想,年轻人在哀戚的场合工作,必定要经过一段心理调适的过程。APPLE坦白地说,第一次演奏时很害怕。之前她不停地问同学,会不会看到遗体,有没有什么禁忌。但同学让她保持平常心,不要刻意地想,演奏时别往后看,就不会有所顾忌,心情也就平静下来了。

  尽管毫无畏惧,但APPLE毕竟年轻,面对生老病死的人生课题,难免产生情绪的波动,感性的她刚开始也怀疑自己能否从事这种工作。据她的回忆,入行的时候,一看到家属悲恸地哭泣,就会觉得非常悲伤,眼泪也跟着流个不停。

  现在,很多葬礼会播放用死者生前的照片组成的幻灯片,有时看着就觉得很感动……曾经她不断地问自己,这工作适合自己吗?后来过了一段时间,就慢慢地适应了。诚然,当哀乐演奏成为一份工作时,演奏者应该尽可能不夹带任何情绪,才能把工作顺利完成。

  正如APPLE所言,工作时间长了,便意识到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经阶段,也就渐渐地习以为常了。所以,这份看似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格格不入的工作,其实会给予你一种不同寻常的成长体验。 灵堂也是练琴房

这份需要较强心理素质的兼差工作,收入几何呢?APPLE透露,她们演出每场次1000元,时长约为两三个小时,有时候还会遇到赶场的情况,最高纪录是一天赶四场。还有,临近年关,很多人赶着出殡,场次特多,一个月有30至40场,几乎天天都有。从APPLE的讲述可以看出,葬礼乐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市场需求的。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学音乐专业的人做葬礼乐师,显得大材小用。可APPLE认为每人有不同看法吧。像她和她的同学,可以通过这份工作不断地磨炼自己的琴艺,或者攒钱准备出国深造,或者体验不同的人生经验。还可以学到一些知识,比如礼仪习俗,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技艺高超的同行。 APPLE表示,她纯粹是抱持着做功德的心态演奏的。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兼顾小我收益与服务他人的工作。其实,只要有心,无论在什么职场,都绝不会只有金钱的回报而已。

  生存锦囊

  薪酬

   1000元/场次,每场约为两三个小时。

工作的价值

   除了赚钱,还有积累功德、学习礼仪、结识同好等其他收获。

给后来者的建议

   APPLE说:“这一行并没有想像中可怕,关键是保持平常心。但是,我觉得只为赚钱而来的心态是不可取的,从业者应该对死者保持尊重。任何一次演奏都是增进琴艺的机会,即使是葬礼,也要认真对待。”

座右铭

   有心者,事易成。
 

  大智若“瑜”

  有两种东西往往失去了才知道可贵:一是青春,二是健康。不景气的时候,正好可以检视过去繁忙的自己是不是错过或忽略了什么东西。如果真的发现了,反而是不幸中的大幸。而孙姐的故事提醒我们的,就是健康的可贵。

  孙姐35岁的时候,某天和同事在办公室学习自我健康检查,忽然发现右边乳房长了一个绿豆大小的疙瘩,没有任何痛感,她便遵照同事的建议去医院检查。“检查过后,医生要我做进一步的检查。我运气很好,遇到很专业的医生,星期一检查完,星期三开刀,然后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化疗。”孙姐回忆的,已经是二十三年前的往事了。

  面对绝症,各人有不同的反应。孙姐是乐观积极的人,她说,得病的时候还年轻,才35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就这样一路走过来了。人都难免会生病,只是这种病叫“癌症”。孙姐也常常想,怎么就顺利地走过来了呢?做完手术后接着就是化疗,她却不知道害怕;化疗时很难受,头发也掉了不少,还是不害怕。因为她知道必须改变生活,她还有两个孩子,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必须活下去,所以就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年轻患病的孙姐当时靠的是做瑜伽,后来她不但重获健康,而且还开班授课。

  绝症病患成瑜伽老师

  很多人总是在失去健康后,才意识到运动的重要。孙姐以前也没有运动的习惯,接触瑜伽得从1986年说起,当时孙姐切除乳癌后,实施了一年的化疗。化疗期间整个右手无法提起,脖子也不能往右转动,感觉很不舒服,严重影响生活作息。化疗结束后,她从报上看到瑜伽的介绍,心想也许对自己的状况会有点帮助,于是就去搜集瑜伽班的信息,并开始学习瑜伽。孙姐说,瑜伽比较适合自己的个性,瑜伽的动作比较舒缓,而她喜欢慢慢地去感受一些东西。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比较后,孙姐发现学瑜伽不会受到天气或是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学成之后,在家里也可以做,持之以恒才有效果。或许这是孙姐最终选择瑜伽的缘故吧。

  任何运动必须持之以恒,日久才能见效。孙姐就是凭着恒心与毅力,开始了她长达二十多年的瑜珈运动生涯。每个星期,她都要上三次瑜珈课,坚持了差不多半年,脖子就稍微能转动了,也不像以前那么累了,人也变得有活力了。刚开始那一年,孙姐跟着老师学瑜伽,但因为路途遥远,平时还要上班,上课很不方便。老师说,只要每天坚持在家做“拜日式”,就会对身体有很大裨益,于是她把瑜伽最基本的“拜日式”和“暖身操”练好,虽然她只学了一年,但却持续做了二十年:每天早上起床梳洗完毕,喝下一杯水后,就开始做六次拜日式瑜伽,后仰、前屈、扩胸……顺着身体的感觉和呼吸来做,每次做完都觉得全身舒畅,还可以释放工作压力,筋骨也变得柔软了。

  瑜伽确实具有缓解病症、美体保养和增益睡眠等疗效,通过练习瑜伽,孙姐改善了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她还从公务员摇身一变,成了一位瑜伽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言传身教,教学时更有说服力。开始的时候,她怀着分享的心情教同事学瑜伽,同事也很乐意学习,但教了一年后,孙姐发现“教学”和“自修”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为了不致使同事们受到伤害,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学得更精进。于是,她就去上师资班的相关课程,开展进一步的学习,直到两年前才正式开始在瑜伽中心授课。

  从病患转为瑜伽老师,这就是在低潮时候,反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更出乎意料的是,日后竟然还能利用一技之长补贴生计。人生的“得与失”,果真殊难逆料。  拥有健康就是人生赢家

瑜伽真的让癌细胞离她远去了吗?当时医生曾提醒过孙姐,两年内是危险期,五年内还是追踪期。十年后,孙姐再去复查时,医生说她已经痊愈了。即使还有癌细胞,也不是以前遗留下来的。如今,58岁的瑜伽老师孙姐神采奕奕,脸上没有一丝病容,我真为她高兴。

  而从中收获的,不仅是身体和财物上的回馈,心态上更是受益匪浅,孙姐讲述了一路走来的心态变化,以前她不会主动跟人亲近,也比较容易紧张,爱钻牛角尖;学了瑜伽之后,渐渐地从紧张变得从容,也懂得从多个角度看待事情,不再钻牛角尖了,人变得自在快乐了。正因为心理上的情绪和想法会影响到生理健康,做瑜伽正好可以释放身体的压力,使人感到轻松自在,这时候,看待事情的角度自然会有所转变,因此孙姐的个性从此有了很大改变,这是她最大的收获。瑜伽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让她的生命更加丰富了。

  访谈的最后,孙姐还与我分享了她的心路历程:生病不可怕,如果你害怕了,就会自己吓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同事们都对我很好,有位长官每次来医院看我,都带着我一起祈祷,让我感觉到很多的爱,这就是支持我的力量。她语重心长地说:“这场病使我重新认识了人生应该怎么走,才能走得更踏实。不要害怕死亡,人活在世上,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丰富与贫乏。每天都要活得愉快,活在当下是很重要的。”这是孙姐的自我剖白,也是关于人生的深刻启示。

  孙姐的故事,我之所以放在本书的最后一篇,是想提醒各位读者:工作赚钱固然重要,但健康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如果您此刻正处于待业之中,不妨趁此机会好好休息调养,为下一次的出发蓄积能量。尽管失去了工作,但如果能重获健康,就依然是人生的赢家。

  生存锦囊

  收获

   以孙姐为例,她不仅重获健康的身体,还习得谋生的一技之长。而健康才是真正的人生财富。

案例思考

   越不景气,越需要寻找振作的方法。习得技能可让你“先蹲后跳”——先蓄积能量,然后阔步高飞,迈向人生的康庄大道。

孙姐的叮咛

   孙姐语:“我想,得癌症也许和我的个性有关,我性子急躁,凡事急功近利,总是给自己很大的压力。要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一直往前冲,有时要放慢自己脚步,适当休息,才能走得更远。”

提醒

   每个人都至少需要一项运动来陪伴终生。

座右铭

   人活在世上,不在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丰富与贫乏。
 

  情书掮客

  在我们的成长记忆之中,总有一个永不缺席的画面,那就是放学后或假日,窝在狭小的租书店内翻阅小说与漫画消磨时光的场景。尽管现在网络发达了,电子书琳琅满目,但租书店是一个不会消失的古老行业,它依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岁月,而这个永不消失的市场需要大量的内容不断满足需求。姑且不谈以男性读者为主的武侠小说和漫画,备受女性青睐的爱情小说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生产线。

  江大哥喜欢阅读武侠小说,从小就往返于“家里”与“租书店”的两点一线之间,在他的成长岁月中,不知给租书店上缴了多少租书费。他总是无法忘怀在课堂上偷看小说的情景,而这似乎是每一代人共同的童年回忆。所以,在经济突然陷入困境的时候,他想到了“爱情小说”这个市场。

  虽然江大哥平常喜欢写作,但写的都是武侠小说,而鉴于女性市场和消费数额的庞大,他选择了从爱情小说中寻找盈利的可能。江大哥说,他曾经从书商那里了解到,台湾每月爱情小说的需求量通常在200本左右,而过年时更高达250本。从那时起,这个惊人的数字便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而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它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商机。

  漂洋过海的“微利”罗曼史

  江大哥的几位女性朋友常常靠写爱情小说赚外快,一本六七万字的小说,买断版权可得三万五到四万,也有天后级的高手坐收版税利润,书卖得越多,利润越高。在市场景气的时候,这些知名写手的爱情小说销售上万并不难,有些小说甚至拍成了电视剧。于是,他决定尝试从大陆寻找稿源,然后卖给台湾的出版社,从中赚取差价。

  但是,如何联系作者呢?还好有网络的出现。他在中国内地几个知名的文学网站上寻找优秀作品,然后联络作者,向他们购买书稿出版权。江大哥就是用这个办法,陆续买下好几部书稿,然后再转手卖给台湾的出版社。

  事实上,这种做法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在大陆,出书是相当困难的。在台湾,出版社或个人想出书,只须向政府图书馆申请书号,但在大陆,书号是受到管制的,因此,一般人要出书并不容易。而对于那些写手来说,能将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该是多高兴的事呀,所以,他们自然与江大哥一拍即合了。这些书稿的收购价一般在两三千人民币左右,而最低则是1000元。要是能顺利卖给台湾的出版社,中间就有1—3万元的价差获利空间。在生活最困窘的时候,江大哥就是利用这个方法赚到了生活费。

  据出版界人士说,目前台湾图书市场景况不好,爱情小说的出版量呈现一定程度的萎缩,所以书稿的买断价也随之下滑,不过,两岸的书稿交易仍然是一条“微型贸易”之路。但是,爱情小说的做法不能适用于其他种类的书籍,因为爱情小说属于“消耗品”,少有保存的价值,况且模式化写作泛滥;而其他类型书籍由于主题性强、识别度高,作者一般不愿意买断版权,因此很难运用类似的贸易模式。 

  永不凋谢的梦,永不衰落的市场

  很多女性在成长岁月中读过不少爱情小说,这种书的内容可能荒诞不经、离经叛道,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但这些对读者来说都不重要,只要能在阅读时心怀一个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实现的美梦,何尝不是一种心灵慰藉。

  这样成长的女生太多了,即使时代变迁,当男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多于阅读武侠小说的时候,女生似乎还活在过去的传统嗜好里,翻翻小说,幻想书中的爱情故事。这就是女生有别于男生的地方,也是江大哥能从这些漂洋过海的爱情故事中找到生存之道的原因。

  生存锦囊

  收益

  供稿与买稿的价差视市场行情、出版社买稿价格及汇率变动而定。

  提醒

  爱情小说的买卖模式难以在其他类型的书籍上复制。如想从事其他类型书籍的贸易,宜采用版权买卖(按销售量结算)而非买断版权。

  行业重点

  书稿掮客必须具备良好的眼光,才能找到好作者和好作品,获取收益。

  相关行业

  写爱情小说也是不错的职业,喜欢构思爱情故事的人,可以将其作为兼差工作。目前稿费标准约为35000元上下。

  座右铭

  人生难免有挫折,关键是如何除弊兴利。 

  超级经纪人

  “Show me the money”是电影《征服情海》的经典台词。大明星汤姆•克鲁斯在片中饰演一个超级运动员经纪人,他周旋于球员与雇主之间,尽其所能为球员抬高身价,以争取高额报酬并从中抽取佣金。忽然有一天,他旗下的一位橄榄球员受了重伤,有终生残废的可能,这时他才猛然醒悟:原来自己变成了唯利是图而忽略了球员安全的自利者。洗心革面的汤姆•克鲁斯与公司发生冲突后被开除,于是他自立门户。然而,他旗下却只有一位满嘴抱怨、只会对经纪人说“Show me the money”的二流运动员,但在汤姆•克鲁斯坚持不懈的感化最终改变了他。

  其实,像汤姆•克鲁斯饰演的运动员经纪人,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关心职业棒球的球迷一定听说过波拉斯(Scott Boras),这位美国职业运动界的超级经纪人也曾是棒球员,因伤退休后他进入学校进修并取得律师资格,开始协助球员谈判,帮助运动球员签下一纸一纸的天价合约,创造了业界的无数话题。俱乐部可能讨厌他,但从运动员的立场来说,争取高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出版经纪人制度可行吗?

  在重商主义盛行的美国,许多领域都有经纪人制度,包括出版界,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作者罗琳等知名作家,都有经纪人从旁打理协助。美国市场庞大,加上英文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因此,作家的作品若有很好的市场反应,其收益是相当大的。以罗琳为例,日前就曾有报道称,她的年收入高达3亿美元,身价超过英国女王,令人咋舌。正因为西方出版界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才有经纪人制度存在的土壤。而回头看看中国,却鲜有听说出版界的经纪人制度。

  我家人的一位朋友是留欧的博士,对文化创意产业非常关注,本身也是文字作者。观念新颖的他想到可以效仿西方的经纪人制度,担任朋友的写作经纪人,作为中介帮朋友出版书籍,并从版税中抽取部分作为报酬。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当时正在修读博士的大学同学,与他共同拟定了一个写作方向,然后带着这份写作计划与出版社接触。出版社认可了这个写作题材,也同意了王博士从版税中分成。日后这本书得以顺利上市,还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值得关注的是,这位王博士可分得多少钱呢?这本书的定价是250元,作者抽取的版税按照合约的级距,是5000本以内,抽取定价的10%、卖出5000本到1万本之间,版税抽取定价的12%;1万本以上则抽取15%。这本书最后的销售落在4000—5000本之间,换句话说,即便以5000本核算,作者不过领取了125000元。依照台湾的税法,还须先扣取10%缴给政府,日后未达某一法定的额度,再退税回来。这个版税是王博士与作者共享。而王博士与作者协议是,占2.5%的“经纪人费用”,亦即在第一级的版税中,作者只占7.5%的份额。所以王博士的经纪人生涯,获得的报酬是31250元,这是未扣税前的金额,若再扣税则不到3万元。

  一般来说,依照合同,一本书的写作期是半年,作者绞尽脑汁赚的钱已经甚是微薄,若再与他人分享,就更加有限了,这就是国内出版界鲜有经纪人的原因。目前更因经济低迷,版税的税级甚至降到7%、8%、9%(同样是以5000本以内、5000至1万本之间,以及1万本以上)之谱。而在退书率高达六成的图书市场,很多书籍甚至卖不出1000本。这样一算,一本书最多只能赚到1万多元,所以创作者越来越少,当然就更没有经纪人生存的空间了。

  既然如此,“超级经纪人”不就没指望了吗?倒也不尽然。请看下文的另一个例子,一个关于代理教辅书的例子。  出版经纪人,教辅书里寻活路

有位老师是曾编写过教辅书,也经营过出版业,后来事业因留学而中断。回国后,他投身于教辅书的撰写,因为资历丰厚且人脉甚广,再加上与教辅书编辑彼此熟识,所以不少出版社都委托他撰写教辅书。

  但是,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光靠写作很难获得丰厚的收益。于是,他换了一种聪明的做法:与出版社协商,由他来担任丛书主编,出版社所需的教辅书全部或部分交由他负责联系邀稿。中国可谓是补习考试的王国,各类考试五花八门,教辅用书更是汗牛充栋,所以,这位老师的提议对出版社来说也是美差一件:一次把多种学科的教辅书交由一人负责,能省下亲自与多位作者联系、催稿的精力。

  这位老师就以这种方式签下了许多稿约,总共有50本之多,他分成每本书3%的版税比例,其余则归作者所有。通过在学界的人脉以及自己的努力奔波,至今他已完成了许多教辅书的出版。

  思维不同,商机无穷

这种兼差当然辛苦,但却是可以成功的,因为市场上的普通类图书与教辅书的行情截然不同。普通类图书的销售可以说是大好大坏,题材选对了能热卖好几万本,但多数却因为竞争激烈而落得滞销的下场。虽然教辅书也存在着竞争,不过因为考试用书属于长销书,单一科目参考书即使每年的购买量不大,但逐年地累积下来仍能保持稳定的销量,况且部分书籍还作为补习班的教材采买,这又是一个增加销量的途径。

  相对普通类图书而言,教辅书的经纪人制度更能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过程是艰辛的,与众多学有专精的作者沟通、协调并掌控交稿时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然而,这位老师依旧成绩斐然,因为这些书大多数都能稳定地提供版税。迄今为止,他协助出版了100多本书,累计的版税收入已相当可观,尽管每本只有3%。

  同样是经纪人,王博士与这位老师的境况却截然不同。就像非洲卖鞋的故事,鞋厂销售员面对不穿鞋的非洲人,是认为没有市场,还是商机无穷呢?面对同样的市场,是否能够成功正是取决于思维的不同。

  生存锦囊

  收益

   以每本书的低比例版税分红,累积收益。以本篇的两个故事为例,国内经纪人目前所占版税比例约在3%以内。

延伸商机

   版权经纪人除了中国内地市场外,也可接触港澳台的出版业者,增加业务量。

关键思考

   同处一个市场,能否用不同的角度看待商机,是成功的关键。

共勉的话

   不要奢想立马能代理畅销书版权,而应尽量寻找长期流行的题材,代理出版长销书。
 

  听我“奖”课

  有位朋友喜欢搞笑,看了《全民疯乐透》后,他说人生有“四中”:中奖、中毒、中镖与中风。用棒球术语说,这叫“一好三坏”——第一项要尽量做到,后三项要尽量躲开。

  中奖乃天降喜事,人人都垂涎这飞来横财,但同时又不禁自嘲:好运气岂是说来就来的?事实证明,中奖实在太难了;要是有人屡屡中奖,那得赶紧请这位福星高照之士指点一二。想不到,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人!他就是曾任计算机工程师和项目管理师,现在从事餐饮业的郑佳汉先生。

  网络抽奖,初尝甜头

  为了在激烈的“商业大战”中占据优势,商家常常把抽奖式有奖销售作为吸引顾客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大量的抽奖式促销活动轰炸下,赢个小奖并不难;有时候,空手而归反而是怪事。而一旦得奖者尝到甜头,就很容易食髓知味,佳汉便是其一:两年前,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专业抽奖网,网站上有很多人分享抽奖活动信息,因朋友曾经中过奖,所以他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几个抽奖活动。佳汉如此回忆他的第一次网络抽奖经历。

  佳汉十分高兴第一次就抽到了一个2G的U盘。没料到一星期后又接到一个中奖通知——他抽中了一块计算机主板。接踵而来的好运气让他觉得中奖挺容易的,于是开始习惯性地参加各种抽奖活动。第一次就中奖纯属偶然;若还连中第二次,就似乎有点“必然”了。这或许是人的一种心理吧。 “中奖学”的奥妙

可是,如果总是坐等机会,这条“必然”之路必定走不长。理智的佳汉开始钻研“中奖学”,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中奖几率。首战告捷后,他对各种能获知抽奖资讯的门道产生了很大兴趣。经过一番仔细的搜索,他发现虚拟世界里竟然有不少“白吃的午餐”:像YAHOO、MSN等大型门户网站的营销广告都公布有各种活动信息,或者通过点击广告连接到官方网站,也能查看正在举办的抽奖活动。可惜人们一般不想点击广告,就像我们拿到广告传单,也不会特意关注有没有抽奖信息一样。

  佳汉还发现:与传统的抽奖活动相比,网络抽奖不仅成本较低,而且中奖几率较高。传统的抽奖一般要先消费或寄出明信片才能参加,中奖几率很低。但网络抽奖根本不需要消费,只需填写个人资料;要是能再花点时间关注和参与,中奖几率就会大大提升。

  佳汉改行从事餐饮业后,虽然少了很多闲暇时间,但每天仍会花两三个小时在网上活动,寻找从天而降的“黄金”。我问他:“只要是网络抽奖就决不放过?”他笑答:“大部分吧。”在那个专业抽奖网上,各路人马多方搜集和发布信息,共享资源,当在不同的网站搜索到其他抽奖信息时,大家都会相互传递交流信息,与别人共同分享,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通过自行钻研和交流切磋,佳汉的“抽奖功夫”越来越炉火纯青,中奖率也越来越高,所获奖品更是不胜枚举:有32英寸的液晶电视、数码相机、手机、百货公司贵宾礼券等高额奖品,也有低价的环保筷、手电筒等小物品。面对琳琅满目的“战利品”,为了增加收益,佳汉通常采取两种处理方式:

  (一)网络贩售

  假如抽中的物品不自用,就通过网上贩售来赚取现金。

  (二)以物易物

  通过以物易物网站,以“战利品”换必需品,是一个省钱妙法。佳汉说,他曾经用中奖得来的手机换了一辆儿童手推车。

  迄今为止,佳汉参加网络抽奖快两年了,其间的收入估计在三四万之间,也就是说,除去工资,他每个月至少能得1000元的零花钱。不仅如此,他家一屋子的日用品都是由各大厂商“免费供应”的,他已经一年多没买过洗发水和沐浴乳了;生活所需的娱乐产品和日用品几乎都来自网络抽奖,不花一分钱,还有新产品可体验试用。如此日积月累,还真能省下不少钱呢!

  也许会有人认为,佳汉身后一定有神佛庇佑,但他告诉我,中奖的运气可不是靠烧香拜佛求得的,而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诀窍:“我是利用家人的人头数来提高中奖几率的。”可是,一般人的交际圈极其有限,哪有这么多人可供实施“人头战术”?对此,佳汉另有办法:有些活动的审核并不严格,只要求参加者填写姓名、电话和E-mail,无需提供身份证号码,碰到这种把关不严的,可以利用多个E-mail账号参加,只要平时做好账号管理即可。佳汉就拥有将近100个账号,中奖几率自然比较高;如果像一般人那样,靠仅有的一两个账号抽奖,当然是不太可能中奖的。实际上,佳汉的“独门秘籍”与传统抽奖的参加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前靠的是多寄明信片,现在则要多设账号,才能增加得奖机会。他还提醒说,尽管用的是家人或朋友的个人资料,但电话号码和地址还得填自己的,否则到时领奖的就是别人了。

  在佳汉看来,网络是中奖率最高的地方。但网海茫茫,哪里才是抽奖者的“聚宝盆”?哪种网络抽奖最容易中奖?对于上述疑问,这位抽奖达人同样颇有心得:

  1.电影院每周新片上映不断,而电影公司一般会在网上举办电影特映券抽奖。佳汉说,这是他参加的所有活动中中奖率最高的,到目前为止,他得到的电影票已经不计其数。

  2.量贩店和日用消费品公司经常会推出新产品,只要填交电子问卷,几乎都能收到试用品。佳汉总是乐此不疲:“因为我善用‘人头战术’,所以一年多没买过这些日用品了,用的都是免费试用装。”

  3.此外,某些杂志网站、银行网站和大型连锁店网站也会经常提供抽奖或获取优惠券的机会。
  诈骗横行,防骗有招

在网络世界中,假借抽奖之名行诈骗之实的现象屡见不鲜。曾接到诈骗电话的佳汉自有防骗高招。他提醒大家,政策规定,中奖者获奖后应按“偶然所得”依20%税率缴纳个税,所以诈骗集团常用的行骗手段是,谎称获奖者必须先上缴税金,他们才能寄出奖品。其实,只要是合法的举办方,活动结束后,必定会将获奖名单公布在官方网站上,而且一般会要求获奖者亲自领取高额奖品,而不是先汇税款再寄奖品。所以,为了稳重起见,最好先查看自己是否榜上有名,然后再打电话确认。总而言之,小心求证为要,切勿被大奖冲昏了头脑。

  除此以外,在运用“人头战术”时,也要时刻保持着警惕之心。因为有的诈骗集团以骗取用户的个人资料为目的,所以,实施“人头战术”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参加之前,切记首先要验证举办方是否真的是合法经营者,这一点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来进行查证。博客或不明网站发布的抽奖信息,如果找不到相应的官方网站,就有可能是企图骗取个人资料的诈骗集团所为,就算奖品再诱人,也千万不要参加。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佳汉的告诫绝不是小题大做。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一些商家为了吸引用户,部分网络抽奖活动会注明奖品,其中有的会提供照片,有的只有文字描述,但实物到手后,可能并不如举办方所承诺的或自己想像的那么好。看来,商家夸大不实的宣传是不分网上网下的。

  人们总是期待中彩票赢大奖,但真正中奖后却发现,钱包厚实与活得充实是两码事。虽然佳汉属于“迷你中奖得主”,中奖所获与真正的彩票大奖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但当我问他“除了奖品之外,是否还从中另有收获”,佳汉是这样回答的:“在搜寻的过程中,我获知了互联网上的许多资讯,也认识了专业抽奖网站上各行各业的朋友。我们经常彼此交流,有时还会举办网下聚会。”没错,追求“有形资产”的过程,本身已经附带了更多的“无形价值”。要是忽视了这些能让心灵变得充实的财富,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生存锦囊

  获利途径

   1. 把奖品留作自用;

  2. 网上出售兑现;

  3. 以物易物,交换想要的物品;

  4. 计划举办演讲。以佳汉为例,由于他积累了丰富的中奖心得与经验,所以很多媒体对他进行了采访,甚至邀请他上电视。这也是增加收入的门路。

给后进者的建议

   1. 开始的时候,建议抱持尝试的心态,无需花太多时间搜寻网络信息,以免把自己的生活步调打乱。

  2. 要认识到:即使中奖几率提高了,抽奖也是要靠运气的。

  3. 切忌患得患失。

  4.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注意总结个人经验。

提醒

   行走在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一样,随时可能遇到诈骗陷阱。通过登录官方网站来查证抽奖活动的真伪,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上当受骗。

小技巧

   大型门户网站所提供的免费电子邮箱,容易把由商家的企业服务器所发出的邮件识别为广告而自动将其过滤。假如参加高额奖品的抽奖活动,建议使用付费电子邮箱,以免错过中奖认证通知。

座右铭

   能省就是赚。
 

  社会大学

  哲学家柏拉图说:“当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就出现了。”用这句话作为本篇故事的诠释,最是精妙。

  吉他高手开班授徒

  我有一位颇富音乐才华的外国朋友,名叫艾力克,最擅长弹奏吉他。他出过唱片,参加过民歌比赛,平时在西餐厅驻唱。为了学习吉他,他甚至斥资远赴拉丁美洲,只为了一窥拉丁吉他的奥妙。经过长期的修习,艾力克的演奏技巧愈加炉火纯青,称得上是国内该领域的顶尖高手。

  学音乐的人经常被问及这样一个问题:音乐工作不好谋生吧?艾力克回国后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尽管他仍在自组乐团,从事表演,甚至远赴美国演出,但表演工作并不稳定,而他结婚成家之后,经济压力更是日益沉重。我曾推荐他到广播电台主持音乐节目,维持了数年后,因电台政策与节目调整,艾力克不得不离开他喜爱的广播工作。后来,我为他提供了一条生计——在社区进行吉他授课。

  修习音乐通常要循序渐进,依照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方式逐级提升。这样密集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易于长时间跟随老师学习,从而获得稳定的客源。若是课程并未经过仔细规划,或者进阶深度不足,即使凑足了人数开课,最后也会由于缺乏进阶式的学习而使课程无以为继。艾力克的专业背景发挥了最好的效果,最高纪录是每周授课六天。

  收费方面,每位授课老师的标准不一。以艾力克的吉他专业来说,因为课程进阶的深度和老师的专业程度高,因此他的收益颇为可观,有些高级班甚至一晚上收入2000元。

  小社区,“大学问”

  为了推广终身学习,也为了提升民众的专业技能,国内很多社区设有所谓的学习班。社区大学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有学习需求的学生找到有才艺的老师。换言之,只要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就具备开课的资格与可能。社区大学网站的科目表上有烹饪、声乐、空竹、咖啡烘焙、易经卜卦等等五花八门的学科。

  开设这种学习班的流程是:先登录本地的社区大学网站,下载应征师资的表格,填好表格以后,附上课程的教学计划,再通过E-mail寄给社区大学。经社区大学初步审核后,再通过面试,就可以开始招生了。但是,如果招生人数不足,也是无法开课的,而开课的门槛则由各社区大学决定。我建议读者不妨先在某个社区大学登记自己的专长与开课科目;如果有人报名,就代表存在着教学市场,日后便可以在不同社区大学兼职授课。

  在这里,我还要和诸位读者分享一些开课技巧。由于每个地区社区大学的市场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课程设计也要“因地制宜”。例如,A市的社区大学开设了“外籍人士日常生活及驾照考试辅导”、“外籍人士识字及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利用” 等课程,而当地农业需求和外籍人士的入住就是这些课程出现的原因。这类课程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所以,根据当地的需求来设计课程,才得到良好的发展。

  另外,如果科目太普通,就要面临相对激烈的竞争;反之,如果太冷僻,就可能无人报名,因此,设计课程时也需要创意。  公园里的“街头学习班”

倘若人数不足,开课不成,也不必气馁。社会本来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我们可以另辟蹊径——到公园任教。

  我家附近有一所公园,每天清晨,公园里的大树底下总是聚集着许多教学团体:土风舞、爵士舞、太极拳、健身操……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这些老师,有的拉起广告条幅,有的就地表演,借此招揽同好,逐渐形成一个个“学习圈”。有些纯属义务授课,有些则需要付费。我看到一个教舞的老师带着数十位学生,如果酌收费用,收入必定相当可观。

  失业了,但很多人却忘记了,自身的技术和经验可能正是别人急需学习的,而这正是谋生的思考方向。什么是社会大学?我认为,它就是社区大学加上“街头学习班”。总而言之,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能为自己谋得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差事。

  生存锦囊

  薪酬

   视授课内容和学生人数而定。

就业情报

   可以通过参考各社区大学的网站上的科目表来设计课程。

延伸思考

   1.若开班人数不足,或日后学生中断学习,无法继续开课,可以转变成私人家教的形式,以维持收入。

  2.若教学广受欢迎,可以朝出版或者家教的方向发展,以扩大收入来源。

  座右铭

   失业不代表经验与技术的贬值。你的价值并非由老板来决定,而是由客户来决定。
 

  “折”学教授

  有些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他的事迹你一定要知道,比如生财有道的贾斯汀。

  贾斯汀在邮局窗口服务人民,领的是2000元的微薄薪资。要增加收入,不可能寄望加薪,于是他开始自力更生。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贾斯汀的辉煌战绩竟是靠着一张张优惠券造就的。

  优惠券——生活细节中的财富矿脉

  原来,从十六七岁开始,收集优惠券就已成为贾斯汀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他发现优惠券可以赚钱:一来可买到便宜的商品,二来还可以多买一些东西放在网上出售,赚取差价。免费获取的优惠券,转个手就可赚取利润了,有商业头脑的人果真能在细枝末节中发现财富的矿脉。

  哪里能收集到优惠券?其实,信箱里的很多广告单都有优惠券,只是一般人不太注意,把广告单当垃圾扔掉。贾斯汀家的信箱前阵子就有HANG TEN的优惠券,买指定的衣服可限抵50元,用几张都没问题。报纸上也有很多,举办世贸展时,他就从报纸上剪了很多优惠券去买东西。另外,网络上还有不少专门提供此类信息的网站,例如优惠网,它能提供各省市的优惠资讯,分成餐饮、购物和数码通讯等类别,要什么样的优惠券就自行下载。其实,我也常在家中的信箱发现一堆的广告单,但通常连看都没看就直接当垃圾处理了。然而,贾斯汀的做法却截然相反:“我家那边有一整排的信箱,可是邻居好像对优惠券没兴趣,随手就把广告单丢掉,所以我常去翻垃圾箱。邻居看到后每次都会问:‘你在找什么东西?’‘我在寻宝啊!’他们都认为我是个一天到晚捡垃圾的怪人。”总而言之,这类信息其实充斥在我们身边的许多角落,无论是在生活周边还是在网上,都能找到不少优惠信息,而且据贾斯汀说,由于电子优惠券不限下载次数,所以使用的人还挺不少。

  贾斯汀一般用优惠券购入日常用品转卖,他的网络贩售生意主要经营洗发水、男士洗面奶、面膜等,因为买这类商品的人比较多。由此看来,比起精美的高档产品,普通的日用品反而更热销。

  商界名流王永庆先生有句名言:省一块钱就是赚一块钱。这样算下来,到底能省下多少钱呢?或者说,每个月有多少利润?贾斯汀估计有五六千元。他和一群同好每天在网络上、报纸上、信箱内四处搜寻,各尽所能,现在连看电影都用优惠券。千辛万苦搜寻到各种优惠券后,贾斯汀就着手经营网络贩售生意。他告诉我:“经济不景气时,优惠券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用来网售卖钱。把不需要的优惠券卖给别人,这样至少可月入三四千,比得上一个上班族,而我的最高纪录是一个月纯赚七千元。”贾斯汀的经验充分说明了优惠券的种种好处:既可省下开支,又能通过网络贩售增加收入,况且这完全是无本生意。

  虽然佩服贾斯汀的商业眼光,但我想,聪明人不光他一个呀,别人同样可以找到优惠券,凭什么向他买?贾斯汀说,有时候,只有买了东西,厂商才会送你优惠券,比方说买1000元送100元的优惠券,但这优惠券不一定用得上,那就可以通过网络贩售卖给需要的人,能卖个六七十元。有些人参加了网络调查后会得到优惠券,这种优惠券无法在市面上或信箱中轻易找到,也可以出售。贾斯汀的解释令我茅塞顿开。   赚钱方程式:优惠券+网售

不过,头脑灵活的贾斯汀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深入分析他的“优惠券生意经”,除了介绍不同的优惠券经营方法,还有团体协作模式的应用。他召集了一些对优惠券有兴趣的朋友,分别收集不一样的优惠券。去年春节,他凭着会做牛轧糖和南枣核桃糕的手艺,趁他家附近有间专卖点心原料的材料店搞促销,用优惠券大量进货:水麦芽原价每桶125元,用优惠券买只需一百多块钱;蛋白霜每桶75元,凭优惠券可折抵20元。用优惠券大量购进后,再请商家打折,如此一来,成本就被压得很低。他说,在尚未工作前早已开始做网络贩售了,信誉评价良好,吸引了很多顾客。他把做好的牛轧糖放在网站上卖,卖了上千元,并靠贩售优惠券赚了很多钱。其实他的做法很简单:先召集同好收集各种优惠券,然后以优惠券的低价购进食材原料,再凭自身的手艺制成低成本的牛轧糖开展网络贩卖,结果大获成功。

  但他也有失败的时候。贾斯汀曾用优惠券大量购进U盘,不料生意太差,剩下了很多存货。他也曾吃过亏,有时遇到黑心厂商利用优惠券欺骗消费者买过期商品,他没注意到,就用优惠券买了质量不好的东西出售,被买家给予很差的评价。毕竟在网络交易中,诚信是十分重要的。

  贾斯汀对“特价优惠”的敏锐嗅觉并不局限于优惠券,特卖会也是他的“狩猎”场所——只要有实惠,就可能有贾斯汀的身影。为此他特别关注网络和报纸杂志上的特卖会消息,即使花时间赶场亦在所不惜。但总的来说,优惠券与网售结合,是贾斯汀的赚钱方程式。

下班后的优惠券收集狂

贾斯汀告诉我,他21岁时就靠网售赚到了第一桶金,现在加上工作收入,月入至少七八千元。这样的成绩令人艳羡不已,但又有谁知道这位达人背后的投入和汗水呢?他每天下班后就开始收集资料,一直弄到晚上十一二点;工作包括做剪报和做笔记,然后在计算机上建立文档、做表格,标明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优惠期限,再把每天的特价品信息归入不同颜色的档案夹,这样就不会错过那天的优惠活动了;要是当天他没空,就拜托别人去买。成功不是偶然的,欣羡之余,想想贾斯汀的辛苦与认真,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生存锦囊

  薪酬

   以贾斯汀为例,加上工作薪酬,月入至少七八千元。

网络贩售技巧

   网售是否有赚头,与商品的定价密切相关。定价通常比市价少一成即可;若价格太低但反响不好,买家就会怀疑商品的质量有问题。另外,卖家的信誉也会影响顾客的选择,评价越好的卖家,生意越红火。

折价商机

   报纸、杂志、网络、商场和自家信箱的广告单里都潜藏着商机。

给后进者的建议

   勤做“功课”,货比三家别忘了比质量。

座右铭

   决不放过任何实惠。省一毛钱,等于赚一毛钱;能赚一分,一分不少。
 

  代客拍卖

  这场金融危机下的裁员潮虽然来势汹汹,但其实并不算什么新鲜事。要知道,只要经营不善的公司,都会设法精兵简政。失业是所有职场人士都可能遭遇的事情。

  小铃是笔者死党的朋友,原本从事广告公关业,享受着不错的待遇,也爬升到了一定的职位,但就在几年前,由于公司实施裁员,她被迫离开了职场。这个突如其来的人生转折使她猛然惊觉:生存的危机正一步一步地朝她逼近。于是,小铃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未来的生活。最终,她从传统理财观念之中找到了出路: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二手网售,“开源”先锋

  首先,小铃设法通过网络贩售来实现“开源”。她将自己的闲置物品整理清点,列出清单后,逐一上网出售,就连刚买的新书,也被她归入转让物品之列。尽管生活要求她尽可能地节衣缩食,但喜欢阅读的她仍无法磨灭对书籍的热爱,于是,买书便成了她最大的支出项目。不过,她很快便从网售中想到了节减开支的好点子:尽快把买来的新书看完,同时保持书籍的良好品相,然后马上转手出售。这个法子果然奏效,况且,由于她的书大多仍处于刚上市的宣传阶段,书籍也被保存得很好,因此更容易高价脱手。折合下来,她大约只花了书价的一成,就吸收到了一本书的精华。这样,凭借出售林林总总的二手物品,小铃平均每月可进账几千元。

  可是,光靠转让闲置物品和二手书籍,所得收益依然有限。正当小铃烦恼之际,朋友得知她长期从事网络贩售,于是便委托小铃代为处理二手物品的转让事宜,如此一来,她便额外赚了一笔佣金收入。

  其实,在现实中,许多人常因工作繁忙或不懂网络操作而无法开展网络生意。这时,熟悉网售的人若能代为处理并酌收代理费,就无异于扩大了销售客源。另一方面,网络交易特有的评分机制,也会使物品的好坏以及买卖双方的诚信度留下记录,因此,把物品交给一位信用良好的网售者寄卖,是一个能够赢得顾客的信任,交易顺利的好办法。现在,小铃俨然成了亲友圈中的“代客网售中心”,她的网售事业也迎来了更多的顾客与货源。  宅女经济,“节流”掩护

“开源”之余,注重“节流”才不致入不敷出。脱离了原本“外向式”的广告公关工作,小铃立马变身为标准宅女,非天大的事情决不出门,几乎杜绝了应酬方面的所有开销。在金钱借贷关系上,小铃从不与朋友相互借钱。也许是儿时的贫穷生活使她看尽了世态炎凉,所以,即便好友求助,她也会婉言拒绝。虽然在人情世故上,她的做法未免显得有点固执,但无可否认,这的确是两全其美之计——既不会因钱财伤了友情,又避免了有去无回的借贷风险。而事实也最终证明,她的“绝情”是正确的。

  面临失业的骤变,他人可能难以适应,但从小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小铃,最终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机智,顶住了经济萧条造成的生活重压。幸而家中的两个弟弟都已成年,她不必像过去那样补贴家用,而至今仍然单身的她也没有家庭负担,因此竟活得比旁人更轻松。几年过去了,小铃至今仍未重返职场,除了偶尔接一些零碎的市场调查业务,生活费基本靠网络销售赚取。虽然无法与过去稳定的工作相比,但是,只要能维持生计,对于失业者来说,就是找到了活下去的道路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