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谈怪论---一生受制于人的秦始皇-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01:16
读者看到这个题目,也许会大吃一惊。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有人说他英明,处事沉稳独断;有人说他暴虐,处事专制独裁。不论是褒是贬,总之是个有主见能决断的人物,怎么会一生受制于人?
  我想: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光凭传闻,先入为主;或者迷信旧说,人云亦云。应该以史实为根据。如果探讨史实,从他的身世与经历入手,就会发现他一生确有许多受制于人之处。
一场阴谋中的一枚棋子
  秦始皇与秦国的王室并没有血缘关系。他是韩国大投机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生母是赵国女子,邯郸的歌姬。我丝毫也没有在出身上轻视秦始皇的意思,一个人是什么出身,本人是做不了主的。之所以要提一下秦始皇的身世,是想说明他从小的遭遇,对他性格的形成的影响。性格一旦形成,后来就很难产生太大的变化。
  战国时代,赵国的都城邯郸是北方最繁华的大城市,吕不韦在这里做珠宝生意。有一天,他很偶然地认识了一个名叫“异人”的潦倒的王孙公子,突然觉得有一笔极大的生意可做,于是蓄意与之结交。异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当时作为秦国的人质,派驻在赵国。由于秦、赵之间时常发生冲突,赵国很恨秦国,当然不会优待异人,异人远处异乡他国,受人歧视,处境十分狼狈。但此人日后仍有回到秦国登上王位的可能,如果和他结为至交,说不定会有攀龙附凤直上青云的机会。于是,吕不韦视异人为“此奇货可居也”,不惜花大本钱,有计划有步骤地和他结交。异人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得到吕不韦的帮助,自然感激涕零,推心置腹,引为知已。
  吕不韦一方面一再派人到秦国去活动,不惜重礼巴结安国君夫妇,在他们面前吹嘘异人的贤德;一方面,物色一个赵国美姬,先使之怀孕,然后送给异人。“姬自匿有身”,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吕不韦的投机生意真是做绝了,竟把自己的儿子偷偷地塞进秦国的王室,以后神不知鬼不觉地当上了秦国的国王。
  吕不韦的如意算盘后来都如愿以偿。秦昭王死后,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不久病死,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庄襄王感谢吕不韦的支持,封他为丞相、文信侯,以洛阳的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不韦家中,奴婢万人,宾客数千,荣华富贵。这笔投机生意大获成功。
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去世。秦始皇继位时,只有13岁,年幼无知,自然只有听命于吕不韦,尊之为相国,称为“仲父”(其实是真父),总理国政。他自己只是个“见习”国君。
秦始皇的母亲已贵为太后,仍然与吕不韦来往。吕不韦虽然大权在握,但对和太后私通一事,不是没有顾虑的。他自己是韩国人,太后是赵国人,这样胡作非为,会有不测之祸。他自己府中美女如云,也很想摆脱太后的纠缠,所以就物色了一个美男子嫪毐,假扮宦官,送入宫中服待太后。后来太后还和此人生了两个儿子。
  这个假宦官如果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个男妓,职责仅仅是陪太后睡觉,不要多管闲事,也许还可以相安一时。可他偏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这一来,引发了冲突。冲突的结果,嫪毐败死,遭到族诛。本来宫廷中的丑事,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管就不管;现在既然闹到公开作乱,喋血京城,自然要追究责任。结果追到吕不韦的头上,于是吕不韦被罢官。
当时,秦始皇22岁。他从13岁即位,到嫪毐之乱爆发,首尾长达9年。如果他为人略有决断,对于生母和吕不韦、嫪毐胡作非为的事,就不会长期容忍,总会拿出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可他一直无所作为,坐等冲突爆发,这说明他活到22岁,还一直受到吕不韦的控制,长期活在这位“仲父”的阴影中。
下逐客令又收回成命
  嫪毐之乱爆发,吕不韦受牵连而垮台。这时在秦始皇的身后,两股势力明争暗斗。一股势力是秦国本土的文武官员,为了维护秦国的利益,他们力主驱逐外来的客卿。秦始皇下逐客令,就反映了他们的意愿。另一股势力是吕不韦的宾客,他们中间各国人都有,长期以吕不韦为中心,在秦国把持大权。吕不韦虽然被罢相,他们潜在的势力仍然不小,绝不甘心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以李斯为代表,向秦始皇上《谏逐客书》,力图保住他们的阵地。从表面上看,是秦始皇主意不定,一会要逐客,一会又收回成命。好像之所以收回成命,是因为李斯的文章写得好;如果文章写得不好,就不会收回成命了,于是《谏逐客书》就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其实事情绝非如此简单,忽视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把逐客与收回成命只看作秦始皇与李斯个人之间的事,偶然的事,那就看得太肤浅了。
在吕不韦掌握大权的时候,秦始皇事事受制于他,这是形势使然,无须多说。但在嫪毐之乱后,秦始皇受到秦国群臣的支持,宣布“亲政”,本来是奋发有为的绝好机会。可惜他在走出吕不韦的阴影之后不久,就又不自觉地走入了李斯的阴影中。
 

  韩非被害与“焚书坑儒”
  秦国一直推崇法家,秦始皇从小读到韩非的著作,十分佩服。他曾经说过“我要能够见到此人并且向他求教,死而无恨!”(《史记·韩非子列传》)足见对韩非的仰慕之深。他先还以为韩非是古人,后来听说是韩国的公子,十分高兴,就兴兵攻韩,指名索要韩非。韩王不得已,乃命韩非入秦。韩非和李斯都曾师事荀卿,可以说是同学。
  李斯一向自认才能比不上韩非,他如果真正忠于秦国,对于韩非之来,应该表示欢迎,为秦国庆幸得贤人。可是李斯是个不顾大局的小人,他忌妒韩非,唯恐韩非以后会胜过自己,夺取自己的地位,就对韩非造谣陷害。可笑秦始皇毫无主见,对自己如此推崇的人竟然不相信,轻信谗言,把韩非下狱。
李斯一不做二不休,乘韩非下狱之时,遣人送去毒药,逼其自杀。不久秦始皇悔悟,要见韩非,但非已死,秦始皇只好不了了之,对李斯暗害一事并未追究。韩非被害,绝非小事一桩。不久之前,李斯还在《谏逐客书》中反对逐客,主张要从各国大量引进人才,才能富国强兵。此话言犹在耳,他自己却不仅逐客,而且杀客。且所杀之客,正是秦始皇亲自招致的特殊人才。李斯胆量之大,可见一斑。如果秦始皇认真追究起来,李斯的阴谋必然败露。当时李斯用事不久,距吕不韦之死不过两年,他敢于对韩非下毒手,也正是看准了秦始皇毫无主见、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
  第二件大事,更能说明问题。过去大家都认为“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干的,其实这些皆出于李斯的谋略。始皇34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置酒于咸阳宫,大会群臣,讨论政策。博士溥于越大胆进言,主张适当借鉴古人治国的经验。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时秦始皇已经决定将此意见交付群臣讨论,身为丞相的李斯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反对,并且迅速发布由他自己所起草的“焚书之令”,秦始皇只好认可。此令的关键部分,在于最后的几句话:
臣请史官非秦纪(秦国史书)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诸子百家的学说)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以古非今者族(说过去比现在好,说今不如昔的人一律诛杀九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在脸上刻字之后,锁住边疆去筑长城)。所不去者(可以保留的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以吏为师(老百姓不许办学,私人不许讲书,不仅剥夺言论自由,而且剥夺思想自由)。
这真是一次浩劫,如果不是秦朝很快地灭亡,则秦以前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光辉灿烂的学术文化将会荡然无存。
  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可以说是脱离了秦国的群臣,完全落入李斯的控制之中。据说他因病死于沙丘,实际上死因并不清楚,可能是病死,也可能是被谋杀,更可能是借病加以谋杀。当时在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只有三个:丞相李斯、当权的宦官赵高、小儿子胡亥,其余都是无关紧要的随侍人员。按专制王朝的常规来说,当丞相的总是有知有识的书生,办事能顾大局;当权的宦官常常是无知无识的小人,办事不顾后果,所以不免会闯大祸。因之丞相与宦官之间,一般很难有共同语言。但是丞相李斯却是道地的小人,他和赵高一拍即合,共同策划了一次被称为沙丘之变的大阴谋。
  当时秦王朝的人事情况是:一支最强大的军队由大将蒙恬率领,镇守北部边疆,防御匈奴。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奉命监军,他为人忠厚,很有威望,与蒙恬的关系和谐。如果秦始皇去世,扶苏继位,一定会用蒙恬为丞相。如果能够如此,有利于秦王朝的稳定,对老百姓也会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这样一来,胡亥做不成皇帝,李斯当不成丞相,宦官赵高在宫内也当不了权。为了共同利益,胡亥、李斯、赵高在一起策划了沙丘之变,即伪造遗诏,假传圣旨,以莫须有的罪名责令扶苏、蒙恬自尽,除掉他们的心腹之患。后来扶苏真的自尽,蒙恬怀疑其中有诈,不肯奉旨,也被杀死。
 

  死得不明不白
  秦始皇究竟怎么死的?一直是千秋疑案。沙丘之变时,他才49岁,年纪不大。史载秦始皇病死之后,胡亥、李斯、赵高秘不发丧,一面对扶苏、蒙恬假传圣旨,勒令自尽;一面赶回京城咸阳,公布由胡亥继位之事。阴谋虽由三人共同策划,但胡亥只是任人摆布的傀儡。至于李斯、赵高二人,都很阴险,可能是不谋而合,既谋更合。当时秦始皇是真的有病,或者根本无病而被谋杀,结果都是一样,事件的性质与结果并无不同。
  令人不解的是秦始皇本人为什么会如此糊涂,竟然轻易地被几个小人所暗算。当时的国家大势他应该心中有数,以扶苏、蒙恬为一方与以胡亥、李斯、赵高为一方的矛盾早已形成,连许多老百姓都看得出来,他本人不会不知道。如对双方力量加以比较,则扶苏、蒙恬一方占有极大的优势。扶苏仁厚,颇得人心;蒙恬三世为秦将,在秦国群臣中享有很高的威信,手中又有实力。如果双方争权,胡亥、李斯、赵高一方不堪一击。胡亥是废物,李斯是小人、阴谋家,赵高更是典型的城狐社鼠。小人们最大的本领就是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挟天子以令诸候,只要天子不为他们所挟,他们就无法兴风作乱。到了事情紧迫的时候,小人们还会孤注一掷,行险以图侥幸。这些道理,年近半百“亲政”已经二十多年的秦始皇应该懂得。他要想天下稳定,就该早定大计,对可能出现的纷争预加防范,岂能漠不关心,听之任之。
  就是匹夫匹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会努力保护自己的身家安全。身为皇帝的秦始皇,竟对自己身边可能出现的危险毫无警惕,长期令人摆布,这除了说明他性格软弱,已经养成了事事依赖别人的习惯外,实在作不出其他任何一种解释。综观他的一生,前半生事事受制于吕不韦,后半生事事受制于李斯,既不能独立思考,也不能独立行动,只能长期被小人们玩弄于股掌中,直至身死国亡!秦始皇就是这个样子,你信不信


奇谈怪论---一生受制于人的秦始皇-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林彪的“滑铁卢”-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揭秘:秦始皇死前发生的鲜为人知的三大怪事-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秦始皇为何对一个寡居的富婆情有独钟?-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揭秘艺术体操美丽的代价:可能一生都站不起来-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张学良感慨一生被日本人所毁-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天下第一“二奶”李师师-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汉武帝“金屋藏娇”之谜-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50年多前的惊心动魄:1比7的较量-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纸醉金迷 中国古代的后妃真的生活得很幸福吗?-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男人最致命的45个秘密-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中国历史上最牛气的十大豪言壮语-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最早预见毛泽东成为领袖的人是谁?-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朱镕基的简历,看过之后才知道什么叫震撼!-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敢把毛主席“轰”下飞机的红色空姐-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铁面总理朱镕基的简历 看过之后我凄然泪下!-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凌迟剥皮:酷刑的中国史上惨绝人寰酷刑大揭秘-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周恩来巧妙化解毛泽东与朱德的明争暗斗-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杀害刘胡兰凶手的下场,很惨-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特殊葬礼-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徐向前元帅在十年动乱的艰难岁月里-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解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痛苦与爱情-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风流少帅张学良与张恨水的交往-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 揭密邓小平的8个家-休闲阅读-文化纵横-搜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