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为什么学习善导大师思想(一)--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0:55:23
大家请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上午我们讲到为什么要学习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把印光大师对善导和尚的赞叹共同学习了一番。总结起来,我们之所以要选学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我想有这么七点因素:
第一,善导大师既然是弥陀化身,他的思想等于是阿弥陀佛亲自宣说的。比较起来,其他大德、善知识所宣说的净土的思想就不具备这么一个特点。我们既然要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当然要以阿弥陀佛亲自所宣说的净土思想作为我们的依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有“楷定古今”的作用。
善导大师当时在唐朝的时候,为什么要写这一部《观经四帖疏》呢?大师本人在《观经疏》里边有交待:是因为看到大师以前的时代──所谓“古”,就是在善导大师以前的时代;“今”,就是指大师那个时代。古今也有不少法师对《观经》做著疏和解释,但没有完全显明佛的真实本意,没有透彻,没有深入,甚至还有一些误解、错解和曲解,经意不是那么明了。所以,《开经偈》就讲:“愿解如来真实意。”这“如来真实意”,特别是净土法门,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所以,善导大师面对这个状况很是忧心,因为这样的解释对于绝大多数的根机来讲,有不堪修持的地方,那么,佛的真实本意没有完全畅明。所以,大师悲心殷重,就说:“我要重写这部《观经疏》,来楷定古今。”“楷”就是楷正;“定”是决定它的是非。就是:从古到今对这一部《观经》解释的,有的有正确的地方,有的或许有错解、误解、曲解的地方,那么,作为一个标准,把它定下来。
历代祖师的著疏,能有这种口吻,说“我要楷定古今”的,我还是没有看到过。只有善导大师,他是弥陀再来,他就这样说:“楷定古今。”而且,“楷定古今”所楷定的,不是说我们一般的人,都是很有名的大法师的解释。
所以,这部《观经疏》就成为我们的一个标准,就是说,其他的大德对于《观经》乃至净土教义的理解,或许还有不到的地方、不够透达、不够明了的地方,而善导大师的解释究竟畅明佛意,没有不透达、不明了的。当然我们来依准,心里就踏实了。
第三点,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是我们净土宗的正宗传承。
这个传承很重要,我们一般学习法门,尤其学净土门,可能这个概念比较模糊,没有什么传承的概念。因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谁都会念、谁都可以念,净土法门好像也不必非要像禅宗以心印心、像密宗有严格的传承关系,似乎显得很松散。当然,这也说明它普及、易行、简单,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净土教法就没有规矩、就没有教理的组织结构──是有的。
我们中国的净土宗,在善导大师的著作失传之后,经过唐末,到宋、元、明、清这段时间,因为各宗的大德、善知识(都是大权示现的一些人,或者是很有修持、德望的高僧),大家都感觉到:净土法门是释迦佛的出世本怀。所以,各宗各派的大德、善知识都来弘传净土法门,都引导修学各宗各派的人来归入净土法门,这样就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所谓“诸宗汇归”, 到最后都汇归到净土法门,一方面使得净土法门极大地普及了,另一方面也使得净土的宗义,特别是善导大师这一系的思想没有传承下来。像禅的思想、像天台的思 想……因为这些都是引导修禅的人、修天台宗的人来进入念佛,它自然地带有方便──如果不带有方便,他的根性就不容易引导。于是就顺着他喜欢坐禅、喜欢观 心、喜欢学教这样的一个心态,赞叹说:“这个好。”然后引导他说:“不过很难,你要进入净土门。”
所以,诸宗汇归也使得各宗各派的思想对于我们净土法门有了影响。
净土法门,刚才说了,一方面是善导大师的著作失传了近千年,另一方面,各宗思想都汇归过来,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所接受到的净土理念都是比较混杂的,比较博杂。一般所说的,比如“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或者说“教依贤首,行归净土”,也有的人“教宗般若,行归净土”,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对一代佛法的判教、认识,他并不以净土宗的眼睛来看,他是站在禅、天台、华严……他们判教的立场,作为他的一种教理的依据。可是,在行持方面,他也觉得“我靠天台的教观、靠华严的理事无碍观,我无法当生了生脱死,我最后还是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绕了一个弯过来。所以,在他的解门和行门当中,没有纯粹。
那么,这些理念就对一般的修学净土的人有了影响。所以,我们现在一提到净土法门,往往都有各宗各派的影子存在。
善导大师的思想不一样,它很纯粹,它的传承关系是清净的。从我们的释迦佛本师──本师释迦佛,到龙树菩萨,到昙鸾大师,到道绰大师,一直到善导大师,一脉相承。那这些我会在将来的讲课当中来说明它。
总之,我们知道善导大师的思想是我们净土宗的正宗传承,其它就不是这样。我们学法要有传承。
第四点,同样是净土宗的传承,昙鸾大师也是,道绰大师也是,为什么不标榜说是“昙鸾大师的净土思想”呢?昙鸾、道绰还是比较初期的,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继承了龙树和天亲的法脉,在我们中土是第一部系统性的解释,它是解释《往生论》的,对于净土的教法做了教理上的阐述。
不过,只有到了善导大师的时候,才叫“集其大成”,净土的教法圆满了,大成它的教义。所以,我们以善导大师作为整个净土教法的代表,因为他的思想最丰富、最圆满,不管是教理上的判释,还是行持、仪规方面的建立和健全,都是最完备的,所以,善导大师是“大成净土教者”。
当然,其他有的不是我们净土宗的传承,有的是初期的,还没有大成,所以,我们以善导大师作为代表。(净宗法师2006年9月24日讲于长春般若寺)
净宗法师——为什么学习善导大师思想(一)--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净宗法师——为什么学习善导大师思想(一)--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净宗法师——为什么学习善导大师思想(一) 星云大师:满树桃花一棵根--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星云大师:满树桃花一棵根--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星云大师:满树桃花一棵根--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星云大师:满树桃花一棵根--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阿弥陀佛的心是偏重于造罪的众生--十方众生,佛要救你!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1讲: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一) 印光大师全集净宗法要 交锋——所有争端都来宗法思想与普世价值的对峙 交锋——所有争端都来宗法思想与普世价值的对峙? 交锋——所有争端都来宗法思想与普世价值的对峙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40讲: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特色、三经要点(一)下篇 八苦——斌宗法师讲述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41课:三经要点(二)、答疑(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22讲:名号本义,称名必生──善导大师“六字释”之文(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24课:诸佛作证,称名必生──善导大师“诸佛舒舌”之文(一) 人生之目的------净宗法师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3讲: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二) 傅国涌:中国人为什么不关心政治———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3讲:难行与易行──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 《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第5讲:难行与易行──龙树菩萨判“难易二道”而舍难行取易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