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访谈:如何远离乳腺癌的侵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03:15
访谈主题:远离乳腺癌的侵害,美丽与健康同在

  邀请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沈坤炜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陈伟国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李亚芬教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何萍青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顾岩教授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据WHO的统计,全球每年新发乳腺癌达130万人左右,死亡50万人左右,已经成为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做为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着多重重要的角色,女性健康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预防、早诊、早治使得女性朋友远离乳腺癌的侵害。在今年3月8日妇女节之际我们特邀请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沈坤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陈伟国教授,欢迎陈教授!同样还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的李亚芬教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的顾岩教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何萍青老师,感谢各位老师今天做客搜狐健康访谈间,和女性朋友们一起聊聊乳腺健康那些事儿。

  首先还是想问一下我们的陈教授,在中国有多少女性已经受到来自于乳腺癌的威胁呢?

  陈伟国:其实乳腺癌在全球范围每年都是呈上升的趋势,我手里有一份资料,根据WHO国际癌症中心估计全年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人可以达到115万,每年死亡的病例大概在40万,占到14%,国际癌症中心估计在中国每年女性癌新发病例达到12.6万,虽然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一些,但我们可以看到发病率在中国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每年中国女性因为乳腺癌而死亡的人数达到3.7万,也是蛮厉害的数字。根据上海疾控中心的统计资料,新发病例3800多例,市区接近发达国家的数字,死亡率也达到7.14%,所以乳腺癌在中国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对女性健康的危害程度。

  主持人:刚才听到你讲的这些数据还是证实我刚才说的话,已经成为都市女性的一大杀手,那乳腺癌是否容易遗传,哪些人容易患乳腺癌呢?

  

  李亚芬:目前来说很确切的发病因素没有确定,但遗传因素也是可以看到的,比如一级亲属当中有乳腺癌患者,比如母亲或者是姐姐有乳腺癌,对于家庭当中其它的人来说发病率还是很高的,还有其它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还有基因突变的话会伴有卵巢恶意肿瘤,如果家中有这样的病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发病年纪很轻,只是30几岁就有恶性肿瘤,对其它的亲属来说都是高危因素,这些人应该及早到医院检查。如果等到发病以后再去查,可能相对就比较晚一点了,希望症状没有发作以前发现肿瘤,这样愈后也比较好。大部分的患者可能和生活习惯有关,有资料显示,在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造成乳腺癌的发病是很高的,中国人的发病年龄大概在30岁以后会慢慢上去,一般中国女性绝经年龄是50岁左右,这个时候可能会达到高峰,以后会有慢慢下降的趋势,到了绝经以后会出现小高峰。但是白种人群发病是50岁,70岁同样也是高峰,这是和生活习惯有关。还有一些内分泌激素肯定有关,本身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00倍,假如说男性患者长期用激素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话他的乳腺癌发生率也会增高,所以雌性激素和乳腺癌发生是有关系的,如果你平时经常吃激素比不吃的人发病率会增加。还有就是生活方式,比如结婚很晚,甚至不结婚,或者是流产很多,或者是生育很快晚用一些替代激素都会造成乳腺癌发病很高。

  主持人:所以造成这样的乳腺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女性还是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比较好。我知道女性都知道小叶增生,那小叶增生和乳腺癌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我问一下何教授。

  

  何萍青:这是大家比较关注,也是比较困惑的问题,其实小叶增生是一个俗语,在医学上是乳腺增生或者是乳腺病或者是乳腺结构的紊乱症。首先来讲有一点我们要肯定,绝大部分的乳腺增生不是癌前病变的症状,但不是一点没有关联,乳腺增生是女性内分泌紊乱,然后在乳腺组织结构当中造成结构增生不均衡,造成结构紊乱所体现的症状。刚刚如同李教授讲的,在乳腺癌的发病因素当中也有一个内分泌紊乱的因素在内,所以有乳腺增生病的女性要引起高度重视。另外,从乳腺癌的高危发病人群来讲,有良性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都是属于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当然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患者来讲对自己要高度警惕和重视,应该有定期随访和做检查的意识。另外,内分泌紊乱也是分外源性和内源性,内源性可能和卵巢功能有关,也和体内一些分分泌器官有关联,比如甲状腺功能有关联,这个时候大家不要很紧张,不要认为自己是小叶增生将来就会成为乳腺癌。从外源性来讲,现在的一些食物或者是保健品可能会有一些提升雌性激素的成分,这也是一个因素。另外,现在工作压力,整个社会的紧张程度会造成精神紧张,然后导致内分泌的失衡,这也是很大的因素。这些引起的乳腺增生的症状我们可以通过医生就诊首先排除不是乳腺癌的症状表现,首先在情绪上或者心理上得到比较好的安慰,另外通过到医院的就诊让医生做一个指导,假如说偶尔的精神因素或者对饮食习惯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调理回避一下,也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如果说症状相对比较重的,因为精神压力不能一下子靠自己来缓解的话可以通过医生对症处理,用一些药来降低心理恐惧症,很多病人因为乳腺增生症,或者不规则的乳房胀痛有恐惧感,其实80%的乳腺癌是没有痛感的,一般会有经期前的乳腺胀痛,通过医生适当的指导或者一些药物调理比较好,从中医来讲也是经络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痛,属于肝气郁结,可以用一些逍遥丸之类做一些处理,但是不能简单和乳腺癌关联在一起。但是在小叶增生当中有一小部分是囊样增生引起不典型增生,这是属于癌前病变,这个部分只占极少数,所以一般来讲诊断乳腺增生不要在精神上恐惧,但是要重视它。主持人:刚才我们了解到乳腺癌生成的原因,大家关心的是怎样预防,请顾教授来回答。

  

  顾岩:到目前为止乳腺癌的病因不并且,但是和生活习惯、饮食等等都是相关的,乳腺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乳腺样的发生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工业化水平相关,在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发达率往往高于经济落后地区,当一个女性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到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之后这个群体的乳腺癌发病率非常高,这说明外部因素对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说明乳腺癌很大程度上是可防和可控的。在这些因素当中有几个因素非常值得注意,一个是生活的习惯,尤其是上海,上海属于东部发达地区,乳腺癌发病率非常高,在全国是第一,尤其是白领女性承担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工作节奏很快。还有一些女性,把抽烟、酗酒作为时尚的活动,这些都会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另外饮食习惯也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一些快餐食品,还有雌性激素的滥用,现在女性30岁左右就用雌激素的药物和化妆品希望达到美容,其实这也非常危险,因为现在雌激素和乳腺癌的关系是明确的,所以对于雌性激素的必须重视。我要提一下产后母乳,母乳喂养可以显著下降乳腺癌的发生。另外还有肥胖、运动,需要适当的运动,如果过度肥胖也是不行的。这些因素都会促进乳腺癌的发生,针对这些因素我们可以促进一些预防措施,来最大限度减少乳腺癌的发生,有一些措施可以做到。第一是认识到危害,你改良生活习惯等。第二,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包括女性压力比较大,要学会适当减压,保持心理、生理的健康状况。第三,要尽量避免多吃高脂肪、油炸食品,多吃绿色蔬菜和豆制品。第四,适当运动,我们女同胞很注重自己的体重,过度肥胖和乳腺癌也是相关的。第五,对于女性来讲婚姻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一个健康的婚姻生活对乳腺癌的发生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另外,还有避免对乳腺的伤害,比如胸罩过度挤压也不好,所以乳腺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进行预防和控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状态可以让女性朋友远离乳腺癌,过上美丽的生活。

  主持人:我其实明白到,女性只要改变生活中不好的习惯是完全可以预防乳腺癌,那乳腺癌的前期到底有什么征兆呢?还是问一下陈教授。

  陈伟国:早期乳腺癌其实症状很轻微,因为比较隐蔽,也没有多大的临床症状,容易被病人甚至医护人员所忽视,我们归纳一下乳腺癌的临床症状大概有这些,最多见的就是乳腺的肿块,多半是病人无意当中发现有一个肿块病人来就诊,也有很多是在普查当中发现了乳房肿块,他的临床表现最为典型的就是乳腺的肿块,当然也有腺体增厚,这是非常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给病人做出这样的诊断,这是第一比较多见的症状。第二,病人的皮肤会出现改变,我们发现突然皮肤有凹陷的症状,像酒窝一样的。比如皮肤的颜色有改变,血管的怒张,我们也要高度警惕。第三就是乳头乳晕的改变,原来乳头很好,现在突然凹陷了,还有乳晕周围经常有溃疡,有的时候用了一点药愈合了,过一段时间又溃疡了,这也是值得重视的。第四,乳头溢液,女性生理期也有溢液,性质也是浆液性的,如果有血性的液体溢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妇女出现这样的情况更要值得重视。其实乳房疼痛的症状非常少见,乳腺增生经常有疼痛,但是也有少部分的乳腺癌是会有疼痛的,晚期的乳腺癌疼痛是因为癌细胞侵袭到神经细胞,有时候感觉到刺痛,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有这样的症状也要警惕会不会有乳腺癌发生。虽然乳房上没有肿块,我们临床上会末到淋巴结的肿大我们要高度警惕是不是乳腺癌的可能,如果摸不到肿块,但是乳房的X光片可以看到成堆的钙化照,我们做活检之后有13%的患者是乳腺癌。这些都是乳腺癌的临床特征,你说哪些非常典型也很难说,还是要求病人能够做一个自我的检查,包括体检。在美国有体检的规范,我们国家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都是年纪比较轻的,我们还是建议大于30岁的妇女应该学会每个月做一下自我检查,同时建议每年参加普查。如果年龄大于40岁,不仅仅要做临床的体检,还要做一个X光的检查,对于这些妇女也是非常合适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自我检查方法,李教授可以教大家一些可行的自我检查方法吗?

  李亚芬:我们经常说乳房的自检,平常有很多学术在讨论,我认为假如一个妇女一年12个月随时可能发生问题,对一个妇女来说有一个月经的规律,因为从头到尾检查一下,因为每个妇女对自己的身体应该最熟悉的。一般来说家里条件比较好,有镜子的话正常的人两边是对称的,如果发育不好或者一边大一边小,除了发育不良之外突然一边变大了肯定是有肿瘤。还有看皮肤的颜色,有没有发红,乳头应该是突出在外面的,如果乳头凹进去肯定有问题的。还有乳晕周围有没有脱屑,另外把自己的两手拿起来抬在脑后,因为乳房是可以运动的,手一抬的话有肿瘤会造成收缩,局部的皮肤会凹陷。另外可以做双手叉腰,前倾,有时候肿瘤在里面会侵犯皮肤就可以看到凹陷。以前有个病人就说以前洗澡从不照镜子,有一天在宾馆里看到旁边皮肤凹陷进去,检查之后就是乳腺癌,如果我们有意做的话可以更好地发现,甚至有的只是一点凹陷进去就可以发现,肿瘤是很小的。用四个手指的掌面沿着乳房,从锁骨到内衣下沿,不要忘记还有乳头的中央,先把皮肤摸一下,感觉一下乳房里面的腺体不要滑动,再重一点可以摸到肋骨,但是不要用手捏。还有腋下这一块,看看有没有淋巴结肿大。早期的乳腺癌病变可能就是乳头的异变,还有浆液性的,就是黄颜色的情况,有时候可能有乳汁样的溢液,非哺乳期的溢液可以到医院查询。用你的右手摸左边乳房,左手摸右边,这是相对的。对于一些肥胖的女性来说可能需要睡在床上,肩下垫一个枕头。女性月经干净之后一个周以后容易发生问题,如果是绝经的妇女每个月固定一天,比如每个月的第一天查乳房,下个月也一样,有规定的自检容易发现很小的病变。你在月经前发现前的肿块看一下月经之后肿块有没有消失,如果消失了就是生理性的肿块,如果月经之后还有的话就要及时检查了。

  

  主持人:乳腺癌前期有什么症状?

  沈坤炜教授:乳腺癌的症状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乳腺肿块、皮肤改变、乳头改变、乳头溢液、乳腺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同时随着钼靶筛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因为乳腺钙化而就诊,而这部分患者大多是早期乳腺癌,预后较好。但是要指出的是,乳腺癌从开始发生到临床出现症状大约需要2-3年的时间,大多数的乳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以及一部分的浸润性癌是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的,主要是通过乳腺X线钼靶普查发现的,故钼靶检查对于乳腺癌的二级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我们提倡健康女性每年到乳腺专科医生那儿做一次体检外,还要求35岁以上女性每1-2年行一次X线钼靶检查,同时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做乳腺B超、乳管镜或乳腺MRI检查。

  对于怀疑乳腺恶性肿瘤的患者,除了上述检查外,我们还可以进行病理学检查,包括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有乳腺肿块的患者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但是乳腺癌的最终诊断还是得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空芯针穿刺活检和切除活检。

  主持人:接下来问一下顾教授,对于已经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是不是一定要切除缓部呢?

  顾岩:这是一个好的问题,现在的手术和以前的手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乳腺癌最大的恐惧除了是对生命的缺失,还有就是对乳房的缺失。传统上的手术都是将整个乳房切除,达到根治的目的,根据切除范围的大小可以是根治或者是扩大或者是改良,不管哪个手术必须要切除手术,肯定会对女性造成生理和心理的伤害,所以就出现了保乳手术。我们可以做局部切除,保住乳房,达到既根治又保护的目的,但是保乳手术往往只适合早期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手术只包括一期和二期,还有手术后患者可以接受化疗。但是,保乳手术并不能够治疗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代替根治性的手术,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接受的依然是各种各样的根治手术,依然面临着乳房缺失,是不是这些患者一定要承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呢?现在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再造一个类似的乳房。根据再造的方式,现在比较多的是一期再造,在乳房切除的时候立即做乳房。二期是手术之后两年之后再做乳房,我们临床上一般提议做一期再造,病人承受的痛苦好,术后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我想对再造再讲一下,我们再造有很多方式,分两类,一类是假体再造,还有一种是自体组织再造,我们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用的最多是自体再造,用的是下腹部或者是臀部都可以。为什么我们用下腹部的组织做呢?可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乳腺癌完成根治,第二再造乳房,第三,还可以达到瘦身的目的,这种手术在欧美是最流行的手术,在有些国家甚至70%到80%的乳腺癌患者采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我们国家乳腺癌的特点是发病率不断攀升,发病年龄不断下降,同比比外国低10到15岁。第二,现在的化疗可以使患者继续生存,对这些患者我们要更加关注术后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康美丽的生活。现在乳腺癌的治疗和传统的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早期的乳腺癌可以做保乳手术,乳房缺失可以再造,重塑女性患者的美丽。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现在的技术条件使患者达到美丽和健康,控制癌症的目的,我们希望这些乳腺癌的患者能够得到最好的治疗,能够拥有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主持人:何教授,咱们现在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提到癌症肯定有化疗,人们通常会认为化疗对身体产生不适,现在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取代化疗呢?

  何萍青: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是需要大家认识的。随着对乳腺癌认识的不断深入,有一点是肯定的虽然乳腺癌的病灶是在人的体表位置,但不是一个简单的局部性疾病,还是全身性疾病,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你做了手术之后乳腺癌的成功和失败不是手术的彻底和不彻底,乳腺癌的失败主要在于远处转移,所以我们治疗不能简单从一个手术就能解决问题。因此,对于患者首先要认识这个问题,你必须要面对。第二个问题也非常重要,治疗乳腺癌既然是全身心的疾病,就必须要依靠一个综合的治疗手段,除了你手术以外还要附加其它的治疗手段,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生物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化疗,在很多乳腺癌当中是不可少的手段,也是阻断远处转移的一个必要措施。因此,不能说因为化疗的毒性反应病人就可以随意把重要措施放弃,反之我们要让病人来了解这一措施的重要性,要有被治愈的信心,比较好地配合医生把治疗做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医生跟病人很好地去沟通,因为乳腺癌得了以后像刚刚顾教授讲得一样,不但是生理,对心理的创伤同样巨大。但是我想,假如能够让病人了解到这一措施对她今后的生存质量的重要性,我想也会很好地去配合她。

  主持人: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说克服化疗的不适最主要调节心理上的认知?

  何萍青:也不能简单这样讲,因为化疗引起的毒性反应有很多方面,第一,像乳腺癌大多数的联合方案都会造成突发,在外形上的影响非常大。第二,因为毒性反应和胃肠道反应也会非常大,有些药物会造成手术综合症,手上有皮屑、水肿等不舒服的症状。第三,引起一些肝肾功能的不适,这不是建立信心就可以解决的,但是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有要提高病人的体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为了疾病要有毅力,现在病人的很多家属很呵护,感觉病人生病了,过于保护了,其实很多资料上显示在化疗期间只要过了严重的化疗反应,再有体力应该让他行走、锻炼,这样她的体制比较好一点会克服相应的症状。还有就是化疗毒性反应可以相对或者预防用一些药,现在有一些可以减少放化疗的口服药平时可以用一些,每个医院虽然不同,但都有这样的辅助药物。在用化疗药的时候,可以适当用一些减少胃肠道症状的药物。还有确实食欲比较差,体制比较差,因为化疗也是体质消耗的过程,她在控制癌细胞的时候对机体的正常细胞还是有杀伤。你在造血过程当中还是需要材料的,补充适当的蛋白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都是必须的,所以在我的临床工作当中因为我们做了预防和相应的工作以后,其实很多病人在化疗当中她的症状非常小,我就体会到一个是对于化疗的认识有关,一个是对我们采取比较正确的对症处理也相关,心理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陈教授,刚才何教授提到生理康复和心理康复,您可以提病人家属怎样关心患者的心理康复呢?

  陈伟国:我们都知道女性乳腺癌对女性的伤害非常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理方面,因为毕竟是得了癌症,癌症将来一定会面临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同时,很多病人形体的毁坏会对心理造成非常大的损害,就我们在心理上的呵护专门的机构并不是很多,现在在瑞金医院已经有一个乳腺癌病人手术好以后病人的支援中心,也是病人的教育体系。从我们医护人员来讲尽可能把这些相关的知识教给别人,比如说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对这个疾病今后发展的状况尽可能告诉别人,让病人对这个病有所认识,这样有几大好处,不需要隐瞒病人,可以取得病人和医护人员治疗上的配合。刚才何教授也讲到化疗的问题,其实有的病人该化疗应该要遵循医疗的常识,该做化疗还是要做化疗,让病人明白这一点,可能对疾病产生的工具会有好处。同时,病人的家属尤其是丈夫对病人的关心和呵护对病人产生很大的支持,包括病人周围的同事或者是亲戚对她的关心、关爱也是很大的支持。我们觉得有些比较好的建议,现在有癌症俱乐部,有相关的病人团体,让病人参加这些团体是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病友之间的交流和扶持,可以从老病人那里获得一些经验,鼓舞她的斗志,战胜她的疾病,避免恐惧也会有很大的好处。我们瑞金医院以后也会逐步对病人手术之后的康复做努力,有些不仅是乳房的缺失,还有上肢活动的受限也会有影响,以后在这些方面还是要多做一些工作。

  主持人:医护人员及亲友都要共同关心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康复。

  沈坤炜教授:由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较多患者能够在术后存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故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对于帮助患者回归社会、恢复其社会角色起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除了进行抗乳腺癌治疗外,还需关注患者治疗前后心理、认知、情绪功能的变化;鼓励患者术后恢复原先的生活状态,可参加一些乳腺癌康复俱乐部或沙龙,从而摆脱癌症的阴影。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康复,除了我们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外,还更需社会的支持,社会的认可,消除癌症患者的歧视,提供相应的社会心理康复指导服务,帮助乳腺癌患者更好的战胜癌症。

  主持人:最后请各位教授介绍一下各自的门诊时间。

  陈伟国:我的门诊时间是周一的上午和周三的下午。

  何萍青:我的门诊时间比较多,周二、周三、周五,周三下午是特约门诊。

  李亚芬:我的门诊时间周二一整天,但是需要预约,可以通过我们医院的网站或者是到门诊预约。

  顾岩:我的门诊时间专家门诊是周三上午,特约门诊时间是周四下午。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四位教授抽出时间做客我们搜访访谈间,希望通过你们系统的介绍广大女性可以正视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学会更好地呵护自己,我相信每个女性的生活应该是更健康,更美丽的,谢谢大家!
 专家介绍:

  

    沈坤炜,博士学位(肿瘤外科专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并兼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乳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沈坤炜1981年7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1987年至今历任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期间:1989年至1994年在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肿瘤外科专业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1999年12月获国际抗癌联盟资助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Revlon乳腺癌中心访问学习。2000年至2009年担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副所长。

  目前从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手术治疗及新辅助化疗,共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3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1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23篇,综述30篇。主编或副主编学术专著《现代乳腺肿瘤学》、《乳腺疾病学》及《乳腺外科学》3部,参与编写学术专著13部。曾获得1997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模型的建立),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1999年、2001年和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2000年12月在国际公认的乳腺癌研究和治疗领域中最高层次的会议——第23届圣安东尼奥国际乳腺癌大会上作大会演讲。

  专家门诊时间:门诊14楼 特约专家: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陈伟国 1988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同年8月进入瑞金医院普外科工作,2000年5月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2006年晋升为外科主任医师。自1993年起,从事乳腺癌临床和科研工作,在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且参写专著一部。尤其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手术治疗以及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在长期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0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到局级课题一项,依托微创中心,开展〈内腔镜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研究。07年1月和11月作为参与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以及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目前担任上海市肿瘤外科和跨学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门诊7楼 周一上午、周三下午。

  

  李亚芬 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同年进入上海瑞金医院普外科工作,目前任瑞金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1991年10月至1992年赴法国里昂进修“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卢湾区医学会医疗事故争议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第三届《外科理论与实践》 杂志编委。自1985年起除了普外科的工作外,主要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工作,包括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等工作。于1996年开展临床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1997年在瑞金医院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参加国内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000年与妇产科合作完成市科委基金题目“皮下埋植剂对乳腺影响的观察”。参加完成《乳腺疾病影像学系列研究》,该研究成果被确认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论文数十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十数篇,参于编写专著三部。

  专家门诊时间:门诊7楼 周二全天。

  

  何萍青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硕导,医学硕士。现任乳房疾病诊治中心副主任。

  专业专长:乳腺疾病诊疗和科研,尤其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擅长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乳腺疾病。对乳腺癌FISH技术检测癌基因有一定研究。

  1976年11月至今在本院外科工作,历时32年。 1995年开始任上海市胆道外科、上海市胰腺外科协作组成员并参与协作组研究课题,发表相关专业论文6篇。1999年9月攻读在职医学硕士学位,师从于全国乳腺癌诊治权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沈镇宙教授,从此主攻乳腺外科。能进行各类乳腺疾病手术包括复杂癌根治术和保乳手术,手术水平和规范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乳腺良性肿瘤擅长微创和美容手术。

  担任学术团体职务及杂志编委情况:上海市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乳腺外科协作组成员、上海市肿瘤基因靶向治疗委员会成员、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

  顾岩,男,1964年11月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上海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博士后工作站工作,2004-2005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⑴Oncoplastic技术的临床应用:乳腺癌的手术切除与一期整复再造。⑵乳房癌复发与转移中的信号转导机制与淋巴管生成。主要学术兼职:上海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发表论著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包括SCI收录期刊在内的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主编与参编多部学术专著。负责10余项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现有在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863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卫生部以及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重点项目等,主持包括《乳房癌的切除与一期再造》等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任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专家、上海市科技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专家等。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200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