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教育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37:51
一、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
1.为什么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需要。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需要课程改革。而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真正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并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在推进教育改革中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并将其作为关系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优先予以政策考虑。我国的高中课程也需要适应国际潮流,进行改革。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应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从传统的基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向信息化社会的新教育转向,在强调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人文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课程必须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重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不尊重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与学校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等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
2.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
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它是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义务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教育,它兼容了按层次分的“中等教育”与按类别分的“普通教育”两重性质,是介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既是义务教育的延续、高等教育的基石,又是学生德性、才能、见识、学问、身心等素质基本成型、可以为用的教育阶段。具有基础性、大众性、独特性、准定向性的特点。
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普通高中任务是“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任务,这只是普通高中的外生性、延展性,这种时空上的终点并不能上升为“任务”问题的核心。普通高中是以育人为基本职能,整统了培养素质、辐射文化、服务社区、开展交流、发展自身等任务。
3.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4.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日益增长的教育机会需求与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据统计预测,2003年至2006年我国历史上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将突破7000万大关,将给我国有效的教育资源供给带来严重挑战;日益增长的教育质量需求与教育适应性不够之间的矛盾,现行的高中教育既不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需求,也不适应个人选择、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需求与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之间的矛盾,这种失衡突出表现在不同地域之间、高中教育的不同类型和层次之间,盲目扩大教育机会而忽视质量,会招致教育的平庸化,借口提高质量而使教育发展日益失衡,有违我国的教育性质和国家性质。
5.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高中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高中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创建富有个性的课程制度和学校文化。
6.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教育部明确规定,本次高中课程改革要以“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7.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宽视野,引导创新的实践;
(2)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检测机制;
(5)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
8.与以往课程相比较,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突出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的高中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相比较,最核心的转变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确立了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比较好地阐释了新世纪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
其变化的具体表现如下:
(1)课程功能发生了转变。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举会做人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价值取向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改变了以往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情况,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结构发生了转变。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构成不同,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组成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基础性,同时还强调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4)课程设置发生了转变。高中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5)课程实施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学大纲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新课程实施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学校要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方案还要求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保障高中课程更有个性。
(6)课程评价方面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方案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生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9.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整体结构和特点是什么?
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本结构。其整体结构如下: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表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共计116学分)
选修学分I
选修学分II
语文与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6
科学
地理
6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8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              体现基础性,强调课程统整。
(二)              体现选择性,突出多样化。
(三)              体现均衡性,重视艺术类和技术类课程。
10.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这次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根据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在培养目标上作了重要调整。它既改变了过去高中教育片面强调服务于政治需要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的缺陷,也避免了片面强调“学生本位”以及“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局限性。它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个体与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统一。即,在这些目标中,既有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要求(如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履行公民的义务,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也有关于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要求(如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等等),还有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如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等等。
特别突出以下几方面的价值取向:
(1)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艺术课程和技术课程。
(2)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学科结构的新突破。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4)体现基础性,加强课程整合。
11.与以往的课程结构相比,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一: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最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目下设模块。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构成了新的高中课程的基础结构。这与以往高中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成有很大不同。
变化二: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
高中学生选修课程的增加和要求的灵活化,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这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修习方案。课程实施者应注意帮助学生从选择中学会选择,实事求是,优化组合,发展其根据个人实际规划人生的能力。
变化三:实行学分管理。
高中新课程实行学分管理,要求具体而明确。如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以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l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学校和教师应按照学分管理的方式保障新课程的实施。
变化四:体现模块课程特点,课程时间安排相对集中。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时间安排的变化,要求课程实施者改变以往主要是按学时备课的方式,加强学期备课和学段备课,以适应模块整体性的特点。
12.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高中新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征是,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
(2)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3)突破学科中心,精选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6)统一目标要求,弹性指导。
13.为什么要设置学习领域?
设置学习领域的一个根本目的,就在于加强科目之间的整合。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课程一直有着浓厚的分科主义的传统。在应试教育的驱动下,各学科日趋走向分科与专门化,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学生不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过于强调分科也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割,难以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整体认识。这样做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指导教师教学;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设置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学分,可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4.为什么要设置模块?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模块体现了哪些教育价值?
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设置模块是本次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也是推行新的高中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以模块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其优势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设置模块体现出课程设置的新理念。模块的设置主要是通过围绕某一主题并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经验而进行的。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组织课程内容而言,这更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互联结。模块的这种设置为教师和学生经验的介入开拓了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模块的设置而灵活地实施课程,为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模块的设置也为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的介入开辟了道路,因为模块是相对独立的主题性设计,而不是原先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严密组织课程内容。
(2)模块的设置也会带来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新的课程方案将原来的学期划分为两个时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显然这是为了实施模块而做出的调整,模块的设置直接影响了教学的安排。这样,学校的教学组织方式也变得灵活、生动。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推进课程的实施,由此也可以带来学校发展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15.普通高中课程内容选择和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是时代性。课程内容要揭示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二是基础性。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要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应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的基础。
三是选择性。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16.为什么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活动(6学分)。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
(3)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7.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是: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真实问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有助于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有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包括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必须是学生的,或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提出。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导学生确定研究的范围和主题。课题必须是生活的,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来源,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社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课题必须是可研究的,必须符合研究的框架要求,如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以及研究的结果会是什么等。
阶段二:制定计划。课题确定后,研究小组就应着手制定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中要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资料搜集的方法和工具。同时还要明确学生小组的分工。
阶段三:搜集资料。根据计划中的规定,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馆活动、上网查询、参观访问、实验操作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并做好记录。
阶段四:总结整理。“研究”是个体头脑中的知识与具体的现场经验不断解构、融合、重组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整理、分析所搜集的资料,不断验证自己对研究问题的假设。最后,综述资料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阶段五:交流评价。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论文、模型作品、主题演讲、小品表演、辩论赛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成果的分享过程看作学生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而不是带有功利目的的表演。在成果分享后,教师要组织学生通过研讨、写作等方式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18.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如何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分认定应按如下程序进行:
学生上报相关材料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
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核实并签名;
以班为单位统一送教学处或校课程指导小组审核并对合格者予以学分认定;
把学分登记在学生学习报告单中。
19.社区服务的性质是什么?如何认定社区服务的学分?
公益性与志愿性是社区服务的最大特色,因此服务者的志愿与义务应是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社区服务活动的标准。社区服务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途径之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高中3年,共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即可认定获得2学分。因此,学校在认定此学分时,必须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材料,其内容包括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自己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及联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体会。
三、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20.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应如何适应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要落实高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
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它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把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同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途径。因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合格式学习,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培养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主动发展。
(2)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
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也就意味着,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增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意识,使学生学会生活,并能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
(3)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
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就是把课堂教学目标局限于发展学生认知能力。我们需要课堂教学中完整的人的教育。因此,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决不能以单一的知识、技能甚至所谓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训,来遮蔽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的光芒。
(4)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致力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与全面落实,而不能仅仅是关注于“知识”或“能力”等单维目标的实现。
21.新课程理念下,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4)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22.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
(2)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教学管理井然有序;
(3)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标设立;
(4)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
(5)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
(6)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
(7)充分的练习应用: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
(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
(9)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主动自发学习;
(10)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
(11)目标为本的评量: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的情况;
(12)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23.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高中教学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实施中各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2)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教师要结合整个模块整体把握,设计模块的教学实施。要深入理解各模块的主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主题开展,避免学习过程过于发散,导致主题的迷失。
(3)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4)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指导学生选课也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24.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的一大障碍。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层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转变学习的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25.新课程背景下应有怎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从教育角度讲,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作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什么是校本教研?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指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形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有如下特征:
(1)中小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中小学校是师生交往、构建知识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生成的场所。在中小学校活生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师教学的无穷智慧和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因此,以中小学校为基地进行教学研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也可以获得有利于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结论。它可以弥补以高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不能关照具体情境性的缺陷,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研究结果的可行性。
(2)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特征抛弃了专业研究者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这一传统假设,赋予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可以将教师从“教学匠”和“接受者”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为教育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贡献。
(3)以提高课程实施与教学实践的效果为理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教师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研究的,它不以构建宏大的教育理论为追求,而是以解决具体问题、提高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成效为己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致力于促使教师通过研究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最终成功地实施新课程。
27.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何现实意义?
(1)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其根本目的在于让教师有效实施新课程,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即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要让广大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接受新课程。
(2)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教学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新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的反思与探究可以体会新课程理念的价值与意义,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重新审视课程与教学问题。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深入理解新课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调适,提高国家课程的适应性;可以积极参与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适合于本地、本校和每一位学生的学校课程;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层面将新的课程理念贯彻下去,使课堂教学发生新的变化。
(3)它可以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这可以促使教师投身于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还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高素质的学校教育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教学研究活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也能带动学校的发展。
28.什么是“课程资源”?
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当前在学术界讨论并不多,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国际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从课程资源的本质来看,它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是课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现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课程资源不是课程本身,但对于课程则意义重大。
我国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课程资源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的分布,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是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划分的。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媒介、场地、设施和环境,以及对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29.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设计课程及制定教学计划,有许多种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包括目的资源、教学活动资源、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以及评估方案的资源。为了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进行:第一,开展当代社会调耷,以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给予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第二,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材料;第三,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学生的情况,以了解他们已经具备和尚未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并据此确定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这些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途径。此外,鉴别和利用外课程资源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各种组织机构的人才资源、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资源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当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是要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拓展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的渠道,发掘校内外的各种素材性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和课程意义,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
四、普通高中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30.普通高中新课程评价的定义是什么?
“评价”原意为评论货物的价值,是一个价值判断的活动。课程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系统地搜集各种信息,对课程教授效果做出价值判断,并对课程实施进行必要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下列式子进行表述:
评价=搜集信息+判断赋值+改进决策。
评价活动包括三个方面,即价值厘定、搜集信息、做出判断并据此对教学进行调整。
价值厘定就是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给出可操作的定义。因此,对高中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同,价值厘定的结果就必定不一样。在以追求升学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指导下,高中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完全不同于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的价值观下的课程实施与评价。因此,对“什么是重要的”问题的回答,必然会出现极大的差异。
评价过程需要系统地搜集信息。考试是搜集评价信息的主要方法,却不是惟一途径。不同的课程目标,需要使用不同工具来搜集信息。利用多种搜集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评价对象做出评价,评价的结果将更加可信,更为合理公正。
评价活动的目的是根据所搜集的信息,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从价值上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即对教学效果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做出价值上的判断,然后根据这个判断来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
31.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有哪些要求?
随着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学实施要反映各学科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同时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及时调整、更新。
教学实施必须要注重基础性。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课程内容的变化也体现了基础性要求。因而,在教学实施中,应当要强调掌握必须的经典知识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高中课程内容既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在评价方面,新课程要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就给高中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评价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目标,在评价功能、目标、主体、内容、标准以及过程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的整:
(1)淡化分数与评比,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
(3)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5)采取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法。
32.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呈现出下列一些新的基本趋势和特点:一是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发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的作用;二是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和谐发展;四是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教学;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袋等质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等等。
33.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后,评价改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课程的结构、功能、资源、权利等各个方面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位,在展开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4.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新课程要求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基础。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35.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强调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基于这一考虑,学校制定的学生学习目标应包括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两个方面,具体而言包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方法的探讨;考试新方法的探讨。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高中新课程评价不能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所以,高中新课程评价在学生发展方面的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一般性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发展目标。
(2)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更要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3)考试只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36.学生课堂表现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1)课堂表现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学生通过反馈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来改进学习。
(2)课堂表现评价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在参与中进一步熟悉所学过的内容,熟练已有技能以及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进行自我评价打下基础。
(3)具体背景性。每一个课堂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不同学生、教师组成的课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课堂表现评价也是各异的。它与教师的评价风格、学科特点等因素密切相关。某课堂中一位教师的成功的评价方法和技术如果移用到另外的课堂中,或者由其他学科教师实施则很可能是失败的。
(4)小组合作评价是课堂表现评价的有效方式。教师很难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对所有的学生完成有效的评价,因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学习,通过互评发现问题。
(5)教师不能仅凭学生在某一课堂中的表现,就对其下结论。教师需要综合学生在不同课堂中的不同表现,这样才能保证课堂表现评价的有效。
37.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后,考试改革的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以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应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应灵活多样,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如辩论、课题研究、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可考虑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同时试行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同一考试也可多样化呈现,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考试还可分类、分项进行,加强综合评价。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对考试的结果应加强分析指导,重在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而不应成为给学生“加压”的手段。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逐步扩大高一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等。
38.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何意义与作用?
成长记录袋在课程改革中的意义:
成长记录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评价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它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袋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首先成长记录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学生有权决定成长记录袋的内容,特别是在作品展示或过程记录中,由学生自己负责判断提交作品或资料的质量和价值,从而拥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努力情况的机会。其次,成长记录袋为教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既有助于教师形成对学生的准确预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将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和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度。
成长记录袋的主要作用:
(1)作为教学手段,可以把它作为学生快速参考和阶段性复习关键知识的个人课本,而非评价手段。
(2)支持职业探索(即特长的发挥),并分析这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尤其注意学的实用。
(3)用来评价学生对于特定领域(学科、技能)的学习。
(4)用来评价学生在各项活动和领域中的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
(5)从小开始,将成长记录袋的重点放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习惯上,而不仅局限于学校科目。
39.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应按照如下理念和原则构建:
(1)高中学业成绩的评价必须以素质教育的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实验稿)》为依据。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参照,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2)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说,就是要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和发展。
(3)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应是多样的,在改革传统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注意采用质的评价方法,注意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4)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主体应是多元的,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尊重和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既要有外部的评价,也要有内部评价。
(5)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既要关注评价的结果,也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注意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回流效应,尽量减小负面回流效应。
(6)控制和适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考试负担,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活动中去。
40.普通高中模块学业成绩如何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应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测验考试,其中终结性的测验考试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基于课程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第二层次是学生毕业成绩水平的评价。
(1)模块学业成绩测验是一次终结性的成绩测验,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在该课程模块的学习所达到的水平。从高中课程的情况来看,模块的类型大致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基于概念、规律和知识学习的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指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必修模块;第二类是开阔视野的模块,如理科一些介绍现代科技最新发展的模块或文化介绍、艺术鉴赏的模块;第三类是基于活动与实践的模块,如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中的一些模块。在这三类模块中,学生所经历的学习活动在形式上大不相同,评价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第一类模块,书面笔试的形式还是有效的。但应有适量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试题,以便对学生的深层次学习能力进行测验。第二和第三模块最好采用开放式的开卷考试或表现式的测验,可要求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写一篇论文、参加一次实践活动或进行表演等等,更加注重学生表现的质的方面。模块学业成绩测验一般由学校自主进行。
(2)模块学业成绩与过程性评价
模块学业成绩的评价不应只有终结性的成绩测验,还应包括过程性的评价在内。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包括成长记录和各种质的评价方式。
(3)模块学业成绩与学分认定。
学分的认定必须与模块学业成绩(包括成绩测验和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挂钩。有种意见认为学分认定不需考虑成绩,但这样的做法可能导致学习环境过分松散,由于学生还未完全成熟,没有适当的压力,对绝大部分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41.普通高中毕业水平如何评价?
按照规定,高中学生只要修满足够的学分就可毕业,但对学生的毕业水平进行评价还是必要的。原因有三:第一,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果进行整合,通过毕业水平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回顾、总结、整合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高中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从此走向成年,需要判断自己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适宜朝什么方向发展;第三,学生和学校均需要向家长和社会汇报学与教的成果。评定学生的毕业水平同样需要终结性的毕业水平考试和过程性的评价。
(1)毕业水平考试。
毕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所达到的学业成绩水平,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依据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之下组织统一的毕业水平考试会有一定困难。主要是由于选修模块的数量多、涉及面广,学生所选修的课程模块差异大,且有相当一部分模块不适宜用考试的方法检测。针对这一情况,毕业水平考试应分三部分。第一是统一考试,第二是学校自主考试,第三是开放式考试。
基于必修模块的统一考试:统一考试基于必修模块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只对那些适宜采用书面考试方式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的必修模块组织统考。组织统一考试的好处是可同时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统一考试一般由省或地区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主持,这样可以保证统一考试的正统、规范,可信度高。
基于选修模块的学校自主考试:上述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其内容是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加深和拓宽,其教学目标基本上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可考虑对这些学科的选修课程组织毕业水平考试。
开放式考试:开放式考试适用于以活动和训练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体验、了解和技能发展为主要学习目标的学科。开放式考试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现场表演、实践操作、撰写论文、面谈口试等。
(2)针对学习水平与过程的质性评价。
高中毕业水平评价既要反映终结性考试的结果,也要反映关于学习过程的质的评价结果。质的评价结果的报告方式可以是资料性、描述性的,或为了简便起见,用具有相对稳定内涵的等级进行报告。与模块学业的评价一样,不应把质性的评价结果与量化的评价结果简单地相加或加权相加,而应同时分别报告。
42.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1)综合性原则:人的素质水平是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科学性原则: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全面关注被评价者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对自己进行主动发展的同时,不断反思,健康发展。
(3)激励性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自我展示,主动发展,逐步引导每个学生走上成功道路。
(4)导向性原则:通过评价内容,引导学习发展的目标;通过评价方法和手段,引导主体参与、反馈矫正。
43.综合素质评价有唧些内容?
评价的内容应全面化,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前者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后者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各学科的评价要依据本学科的《标准》,要涵盖学科素养各方面的内容,既要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要领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方法与技能、学习的行为习惯和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一般性发展目标:
(1)思想道德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社会主义道德。
(2)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
(3)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手段进行合作。
(4)探究性学习和创新精神
探究学习:能够通过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性活动方式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自主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促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创新精神:通过认真思考,发现问题,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科学、合理、有创意的解决方法。
学科发展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在评价学科发展目标时,要注意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的交融。
44.如何评价研究性学习活动?
(1)体现评价的过程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改变以往课程、教学、评价之间的线性关系,谋求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体化,使评价成为“嵌入课程”的评价。评价环节不是外在于教学与学习的环节,它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一方面要使评价贯穿于选题、计划、总结、交流等各个阶段;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要集中于学生在研究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评价要侧重保持学生探究兴趣,增进研究信心,关注学生优点与特长,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及合作意识的协调发展,防止评价结果的不良使用。基于这样的追求,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应该提倡使用学习记录、档案袋的方式。
(2)倡导评价的多元化
一方面,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程评价要求改变以往评价主体的贵族化、领导化和少数化,应听取来自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改变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展示性评价、研讨式评价等多种方式或途径收集信息。最后,评价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实用性、可行性、正当性与准确性等四个标准,避免过于形式化、繁琐或随意的做法。
(3)注重评价的反思性
强调评价关注过程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受评人的反思。没有反思的过程,只能说有经历而无体验。反思是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监控和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承担责任的行为。在反思中,学生可以思考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到底想学钊什么、研究活动中是否全力以赴、是否发挥了创造性、如何改进自已的研究活动等等。这些思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的内在动机和自信心,激励他们更热情、更努力地参与研究,而且使学生学会对自己在研究中的行为以及研究的结果负责。因此,反思是个体获得自我感知的方式,是学生自主性的体现,是学生走向自律的必由之路。
五、普通高中新课程与管理改革
45.选修制、学分制的涵义是什么?
选修制又被称为“选课制”,就是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课程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做出选择修习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进程和完成状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与教学的管理制度。它来源于选修制,是在选修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管理制度。
46.推行选修制与学分制有何意义?
(1)从课程本身来看,选修制可以促进学术自由,推动学科发展与学校课程的改进。选修制鼓励教师开设新的课程,允许学生选择课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选择与竞争机制,促使教师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和转变教学方式;同时学生需求的变化也引导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开发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进而优化课程结构、促进课程的改进。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选修制与学分制推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与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自立自信的精神。高中实现选修制与学分制,可以跟高中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结合起来,体现高中生学习主体性,培养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3)从管理功能角度来看,选修制与学分制体现出课程与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与开放性。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知识越来越分化、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对于一个涉及几千门、上万门课程的课程系统而言,如果不是实行选修制和以每学期的学时数为学分单位的标准化记分方法,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是难以进行的。还有,选修制学分制提出了开放性的特点。这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个渠道。
47.为什么普通高中要实行学分制管理?
(1)有利于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学分制管理是建立在广泛的选课制的基础上的。离开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管理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实行学分制管理的中学必须开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程及大量选修课,构建一种多元化、有较大弹性、动态的课程结构,这无疑会推动学校课程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多元化建设。学分制管理可以把多元化的课程体系纳入到统一的评价系统内,使学生不仅重视高考科目中学科类课程内容,而且重视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以及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意义的新型课程形式,如微型课、专题系列讲座等,因而有效地促进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革。
(2)有利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特长发展
实施高中学分制管理与评价,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多样化发展需要,有利于选课制的有效实施,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纠正仅仅依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做法,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分制管理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和时间。
(3)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学分制管理的实施,是以大量的、多样化的、高质量的选修课为前提的。这些课程多为关注社会需求、学生生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科技的发展,并加深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而不是一般意义的补课。在学校师资数量有限的情况下,要求教师必须一人开多课,一课多人开,这就改变了长期以来“一人一课、循环往复”的那种无竞争力和无挑战性的局面。与此同时,教师不仅是课程的讲授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作者。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促进他们不断的钻研业务,提高知识层次和教学水平,以便开出高质量、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
(4)有利于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生的素质是通过课程为载体来实现的。实行学分制管理,学校必须构建完整课程体系,来满足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需要,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校必将对办学方针、办学目标、教育思想、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进行反思和研究,以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学校课程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可选择性方面发展。保证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内容,给学生充分发展留有时间和空间。多样化的选修课的设置,也要求学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主性,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效益。
48.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对学分认定做出哪些具体规定?
学校是高中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表: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
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老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是:学生在三年内至少获得144学分,必修学分不低于116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分。选修学分I不低于22学分,选修学分Ⅱ不低于6学分。因此,对于试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修满上述规定的最低学分,并通过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试合格,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49.学校应建立怎样的选课指导制度来指导学生选课?
一般来讲,学生在选课上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所选科目 (模块)与自己的预期发展方向不一致;所选内容随意、杂乱、平均分配学分;学生选课只考虑眼前兴趣;没有专业与长远规划;没有考虑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潜力、特点和基础等。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部分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畏难心理与急功近利思想,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容易获得学分;部分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楚;部分学生对课程结构,包括学科内部的衔接关系、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毕业学分与可选择学分之间的关系等缺少必要的了解。
为尽量避免学生盲目选课,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选择,学校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校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应调整和改进班主任制度、学生咨询制度、辅导员制度和学生互助制度等,赋予它们新的指导学生选课的功能。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
50.学生选课指导的原则是什么?
(1)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旨趣,因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做出选择是选修制的一个基本准则。选课指导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因此首先要遵循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2)必修课优先、力所能及的原则
选课是要首先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保证能够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力所能及的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设置必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高中教育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必修课学分修满是高中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如果必修课学分未满,高中生不能毕业,这也关系到高中生将来的出路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切不可追求在数量上多选、多拿学分,而是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选修其他课程。
(3)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
必修课与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同,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应将二者相互搭配,使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协调进行。不宜在一定时间段内(如一学年)集中让学生学习必修课,而另一时间段内让学生集中学习选修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确立一个平衡点,让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协调发展。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不至于在必修课的压力下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可以减轻高中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的原则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境地,其社会化程度也不高,因此对有些问题的看法还不是十分稳定和深刻。为了减少学生的损失、避免为成长付出沉重代价,教师必须要牢记,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其家长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未成年人)。
51.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上应负起哪些责任?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学校基本制度文化等。
(2)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指导学生学会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
(3)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
(4)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
(5)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7)及时对学生做出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52.课程的多样化与可选择性是否会造成学生“偏科”?
高中课程结构的设计不会强化学生的“偏科”现象。因为从学分分配方面来看,必修课已经占总学分的80.6%,每个领域都规定了相应的必修学分,如果学生“偏科”,没有按要求修满规定的必修学分,就不能毕业。这就限定了学生必须学习每一个学习领域,保证学生对每个领域的相关科目都有所了解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而有效避免或淡化了“偏科”现象。
53.行政班的意义与管理措施是什么?
高中新课程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管理,学生可以跨班级选修课程。这样,学生的流动性增大,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形式。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集体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搞好集体建设和集体主义教育是高中生德育和管理工作长期的重要任务。如何保证进行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必要的。这样,高中三年中要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有利于开展集体主义教育。行政班是学生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集体组织。
在实行选课制之前,高中行政班和教学班是统一的,二者没有什么差别。学生无论是学习各种课程还是开展集体活动都是在一起的。但实施选课制之后情况就不同,学生可以跨班级选修课程,导致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却来自不同的行政班。高中三年中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管理,使学生有了一个固定的班集体,学生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参加班级活动,接受学校的各种教育、参加集体活动,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54.教学班的意义与管理措施是什么?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来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已经无法 “齐步走”,即无法都在同一学段内完成同一学习计划了,新课程赋予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修课程(含必修模块修习时间的选择)和选择任课教师(有条件和能创造条件的学校)的权利,同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课和再次选修某一课程,同一行政班的学生将可能在不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教学班中学习不一样的课程,原有意义上的行政班已无法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了,组建新的教学班就成为现实的必然。
推行选课制的高中新课程后,教学班与行政班有所分离,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也将随之发生改变,其教学管理将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教学班的管理重心可放在学生选课的学习管理上,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任课教师对教学班的管理负重大责任,除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新课程教学以外,还必须更加独立地对学生参加学习、教学班的上课纪律等进行管理,要协助教学班的班委会开展工作,要与各行政班的班主任加强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另外还要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把班主任叫来了事。此外,学校还应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学班的组建、教学班的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教学班与行政班关系的处理和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55.学生选课,对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新课程方案形成的以教学班和行政班结合的管理形式,其形式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学校的“管理”,而是服务于课程的实施,服务于让学生多样化地发展。教学班与行政班结合的新特点是对原来班级管理观念带来的挑战和冲击,需要借助由教学班与行政班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平台,以新的教学管理思路,来保证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当然,依靠新的管理平台不只是单纯地加强管理力度或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关键是需要我们转换班级管理观念。教学班与行政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形式,给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新课程要求班级管理从管学生向服务学生转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新理念。
*以上问答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宣传手册》编制。福州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