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54:44
《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 导     论
2006-12-23 13:39:42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提出并研究本问题,是为了系统地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问题进行梳理,实现隐性知识在哲学层面的研究和隐性知识显性化在知识管理角度的研究的有机衔接。从而,一方面,为最大限度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理解,凸现其认识论中的“主体向度”。具体表现在:
1、系统地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这项工作,从哲学的视野和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从我们现在手头掌握的资料来看,在国内外学术界几乎还是空白。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寻找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转向”的理论支点。当前,学术界在对隐性知识问题谱系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理论和现实脱节的现象。在哲学层面对“隐性知识”本身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研究则缺乏哲学理论的指导。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曾经专门请教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郁振华教授,他也表示,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扎实的经验研究,再作哲学概括。”本文虽然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没有很好地解决。但通过对库恩的“范式理论”的运用,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的“范式转换”,将研究问题的焦点从哲学的层次转换到以知识管理为主的层面上来,从主要研究“隐性知识”本身的性质转换到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视角上来。
3、波兰尼“隐性知识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任何理论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具有生命力。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也不例外。在本问题中,系统介绍了隐性知识研究的“四大传统”,对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如挪威的哲学家哈罗德·格里门 (Herald Grimen)认为,隐性知识也是知识,它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被显示、习得、传递、积累和批评,它学习、传授、积累和批判的方式并不同于用语言来表达的知识。非语言的方式很多,如动作、表情、图像等。格里门对“隐性知识”的理解,拓宽了我们理解隐性知识的视阈。
4、对认识论理解、发展的需要。通过系统阐述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认识论,发展认识论。自波兰尼1958年在他的《个人知识》中首次提出他的隐性知识理论以来,首先引起震动的是哲学的认识论领域,从而有了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革命”和全部认识论的“大翻转”的说法。最早介绍波兰尼的“隐性知识”到中国来的现在中国科技大学工作的刘仲林教授,1983年发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的文章,也是以《认识论的新问题——隐性知识——波兰尼学说评介》为题的。比如说,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中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总体来讲,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不够具体。揭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奥秘,在认识论中有典型意义,可以说是国内外哲学家都关注的问题。波兰尼的功绩,就在于他明确承认隐性知识是整个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不象显性知识那样清晰、确切,但远比显性知识丰富、含蓄。它的发现和确认,扩大了知识概念的范围,知识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被动的东西,而是常常和人息息相关的、动态的、发展的东西。它为认识论的发展,特别是为揭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开拓了新的前景。过去的哲学认识论,无论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还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只注意到知识的显性一面,没有人特别去注意其隐性的一面。波兰尼则把认识论的研究拉回到考察人的认知过程中来,跳出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逻辑经验主义的藩篱。
5、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管理科学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形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首先始于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这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被美国著名管理科学者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阶段”。在这个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如雨后春笋,到80年代初,管理理论学派至少已有十一个之多。“文化管理”阶段为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它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对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最新研究,苏州大学的崔绪治教授和李兰芬教授已经在他们的《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一书中已经作了详细的论述。而通过对波兰尼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的系统研究,正好可以对“文化管理”模式作一重要的注脚。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话,那么“文化就是力量”的提法应该可以代表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6、实践领域的运用需要,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的需要。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研究,最初的出发点主要还是出于一种知识管理层面的考虑,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实现隐性知识的管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化工作,以促进知识创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共享,提高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虽然隐性知识在实践领域的运用并不是本问题研究的范围,但间接地对研究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的过程而应用于实践领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起到了促进作用。依托于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们在隐性知识显性化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应用已经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觉得要很好的研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问题,就必须首先对“隐性知识”本身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7、进一步厘清波兰尼隐性知识理论及其发展应用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既然大家都认为,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及其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是经常忽视它的存在及其作用。这种情况不仅在我国存在,就是在英语国家也同样存在。通过研究,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美国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就从组织行为的角度分析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隐性知识可能某种现存知识或得到公认的显性知识、伦理道德准则或习惯规则相冲突,甚至可能会与某种社会组织的利益相冲突,因此人们不愿公开承认和重视。第二,一个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可以促进个体养成过度的自我意识和对于组织环境的敏感性,但也会被人们利用来为自己的私利服务,从而偏离了组织的目标。第三,隐性知识是非常情景化的。因此,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它们有可能会拒绝那些有用且已经为人们所接受的显性知识,从而导致人们对隐性知识的反感,促使人们试图限制或克服它在日常工作的应用。第四,人们认识不到隐性知识与“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 knowledge)”的区别,经常用技术知识来代替隐性知识,从而忽视隐性知识的独立存在。第五,隐性知识的获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人们对这一点似乎还不太相信,尤其在现今“急功近利”思想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一个组织不愿意自己或要求他的员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这些隐性知识。相比之下,为了提高组织活动的效率,公司更愿意强调对员工进行显性知识的教育和培训。苏州大学的任平教授则认为,这可能与隐性知识的“非理性”有关。无论是哲学家还是科学家,可能更多是关注“理性”的知识。我认为,隐性知识之所以推广较慢,可能还与西方对知识的话语霸权问题有关。如果隐性知识的有用与否,不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是某些人或某些组织说了算的话,则隐性知识就很难推广应用。又如祖国医学的瑰宝中医,蕴涵了博大精深的科学道理和大量的隐性知识,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但至今却难以推广,走出国门,以至于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也令人担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有了人类,隐性知识就已经存在,而系统地对其研究则是从波兰尼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之后。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建立了一定的研究组织,定期活动并出版刊物。“隐性知识”这个概念首先是英国的物理化学家、哲学家波兰尼(M. Polanyi,1891—1976)于1958年在他的《个人的知识》(Personal Knowledge)一书中提出。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他创立的隐性知识理论。“只是到了80年代初,人们才开始重新发现波兰尼思想的冲击力。” 在西方,甚至有人称之为是继笛卡儿、康德以后认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哥白尼式的革命”。20世纪70年代初期,两个研究波兰尼的学术团体分别在北美和英国成立,后来又合并,正式定名为“波兰尼学会”,并每年11月份召开一次学术交流会,并用英语定期出版学会的会刊《传统与发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波兰尼的出生地布达佩斯又成立了一个名叫“波兰尼自由哲学协会”的研究团体,用匈牙利语和英语出版会刊Polanyina,发表关于波兰尼思想的论文。
2、有很多哲学家在研究隐性知识,但影响比较大的是形成了所谓的隐性知识研究的“四大传统”,即现象学传统、解释学传统、后期维特根斯坦传统以及波兰尼传统。它来源于挪威的二位哲学家的研究成果的综合,一个叫哈罗德·格里门 (Herald Grimen),另一个叫谢尔·S. 约翰内森(Kjell S. Johannessen)。其中,格里门对“隐性知识”提出了新的解释,即:(1)隐性知识是我们有意识地选择隐瞒,避免表达或欠表达的知识。我们可以称之为有意识的欠表达论。这是对隐性知识最弱的解释。(2)对不被表达的知识在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3)我们的行动的背景--或视界--包含了大量我们事实上没有用语言表达的知识领域。它包括那些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或者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在我们日常行动和思想中的固定下来的东西,但它们没有被我们表达出来甚至没有被我们思考过。(4)可能存在特定类型的知识,它们原则上就是无法表达的,要么根本就无法表达,要么这种表达对特定目标完全是不充分的。这是对隐性知识的最强的解释。格里门想以此说明,隐性知识也是知识,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被显示、习得、传递、积累和批评,而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的形式。非语言的方式很多,如动作、表情、图像等,对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做了很好的注释。波兰尼的“隐性知识”仅仅是研究隐性知识“四大传统”中的一种或一个传统。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哲学家或社会学家、政治家在从事隐性知识的研究工作,如:库恩的“范式”理论;吉尔把裂脑研究成果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联系起来;维特根斯坦提出的“有不可言说的知识”,对此要“保持沉默”;哈耶克强调的知识的“弥散性”;波普尔提出的“无意识的知识”;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深层次概念;皮亚杰的实践性智力概念;泽天允茂的自然性思维概念;罗素的常识性推理或动物性概念,等等。当然,还有东方的儒、道、释哲学思想。
3、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哲学的认识论或知识论领域,它还涉及到其他学科和分支,如科学哲学、语言哲学、解释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等。如在心理学方面,就有二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既耶鲁斯腾博格和美国的瑞博,他们对隐性知识研究所作的贡献。斯腾博格的主要贡献包括:(1)他发现了隐性知识的三大特点。(2)认为隐性知识可以触及,可以有效地测量;(3)隐性知识大量存在于管理、销售、政治、军事、教学和法律等专业领域中。 而瑞博则首次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认为(1)内隐学习过程,毋需有意安排;(2)内隐学习的本质具有无意识性;(3)内隐学习所习得的知识通常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形式。
4、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问题研究被提到了议事日程,隐性知识大量应用于知识型企业,特别是在美国和日本等国。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在他的《知识创新型企业》一书中,提出了他的著名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四阶段论”,即(1)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2)外化(extern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3)组合(combination):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4)内化(internalization):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德裔学者冯·科若赫在他的《使知识创造成为可能:如何揭开隐性知识之谜与释放创新的力量》一书中指出了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和步骤。策略分别为:分享隐性知识、创造新的概念、验证提出的概念、建立基本模型和显现和传播知识。步骤有:(1)形成知识愿景;(2)安排知识谈话;(3)刺激知识活动;(4)创造适合环境;(5)个人(本单位、本土)知识全球化等五步。
5、隐性知识应用方面出版了大量的著作,代表作有,如: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型企业》、戴维·A·加文的《建立学习型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教聪明人学会学习》、多萝西·罗纳德和苏姗·斯特劳斯的《充分发挥公司的潜力》、阿特·克莱那和乔治·罗斯的《如何让经验成为最好的老师》、约翰·西利·布朗的《再造公司的研究活动》等等。
从以上介绍和分析也可以看出,总体上来讲,西方哲学家和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投注了大量的热情,对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颇丰,在知识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但在哲学层面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却几乎是空白。总体给人一头重脚轻的印象,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机理研究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开展隐性知识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理论研究却极具深度。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哲学界、管理学界和实践领域研究的热点。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发端于对“知识管理”的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问题,多散见于“知识管理”研究的文章和著作当中,且仅仅作为某个章节的某一点进行论述。如在知识的分类部分,提及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种;又如对隐性知识质的认识,认为它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意义,它是个体学习的有效性障碍等;又在如何实施“知识管理”提供路径分析时,从方法论、伦理学甚至经济学角度作了探讨,如采用激励机制、对话方式、创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还有网络的应用等等。最早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引进国内的当属当时在天津师范大学任教的刘仲林教授,他写了一篇题为《认识论的新问题——隐性知识——波兰尼学说评介》的文章,发表在当年的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上,并把隐性知识的问题归入到认识论的研究领域当中去。这在当时,“……国内尚未见有文章做过介绍和论述”。自此以后,在国内的学术界又是一片沉默,一直到1990年南大的张一兵教授在《哲学动态》第4 期发表了题为《波兰尼与他的〈个人知识〉》的文章,再次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和认识论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
总的来讲,只是到了本世纪,国内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才渐渐多起来。此时,国内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石中英教授、南京大学的张一兵教授、苏州大学的任平教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郁振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的张民选教授,等等。石中英教授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任平教授的《广义认识论》、郁振华教授的《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张一兵教授的《波兰尼与他的〈个人知识〉》、张民选教授的《隐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等等,他们在“隐性知识”方面所做的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工作,可以说代表了国内学术界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方面研究的水平。
郁振华教授首先在国内提出了国外研究波兰尼“隐性知识”的“四大传统”说法。在他的《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8))中认为波兰尼认识论的理论特征在于:(1)认识论研究中“人”的凸现。认为,某种意义上讲“默会知识是一种个体知识”。(2)认识论和本体论、认识和存在的统一。(3)科学和人文的统一。
而任平教授在他的《广义认识论》当中,针对波兰尼没有明确指出前语言阶段的隐性知识和明确表达知识范围内的隐性知识两个层次的隐性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二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成人的隐性知识的基础是交往实践,而婴儿的隐性知识仅与初始的意思支配下的活动相联系,甚至是感知-运动水平。其次,成人的隐性知识可以泛化到一切对象,而无论投射到何种对象或认知过程,其结构不变、水平恒稳。与此相反,婴儿的隐性知识水平却不恒常和一贯,活动水平和符号水平是两个截然有别、高低相倾的阶段。”
对隐性知识颇有研究的石中英教授,在他的《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介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并论述它们与教育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显性知识,而且也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从类型上说,既存在着教师的隐性知识,也存在着学生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有关具体的教学内容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有关教授和学习行为的隐性知识,还存在着有关师生交往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与语言知识学习有关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与社会知识学习、自然知识学习有关的隐性知识;既存在着与教学过程有关的隐性知识,又存在着与教学空间有关的隐性知识,等等。这些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关的隐性知识,对于活动本身既可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又可能起到消极的影响。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大量隐性知识的存在,然后设法使之显性化,并在教学工作的各个实际环节当中考虑相应的隐性知识。
2、以隐性知识为主题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研究的也在逐年增加。最早以波兰尼的“个人知识”为题作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数当时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师丛查汝强研究员的戴钢先生,他的论文写于1988年,题目是《波兰尼<个人知识>评述》。他认为,波兰尼的个人知识论的主要贡献有二大条,一是开拓了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二是找到了主客观统一的新基石;失误在于,在强调知识的个人参与的时候,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在解决知识的个人性与普遍性如何一致的时候,令人大失所望。另外,南京师范大学的方明[博士论文题目是《缄默知识面面观——有关缄默知识的心理学探讨》(2002年)]和浙江大学的慕周[硕士论文题目是《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2003年)]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方明博士提出了对隐性知识存在的四个疑问:第一,隐性知识是一种知识类型吗?第二,隐性知识的性质到底是怎样的?第三,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吗?第四,隐性知识可以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吗?这种应用有价值吗?慕周则认为,隐性知识的管理的要素包括:隐性知识的生成、共享和交流,隐性知识的积累,以及组织对隐性知识转化的推动作用。等等。
3、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缩短和国外学术界研究的差距。如2003年12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利用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首次访问中国的机会,邀请他和思想所、哲学系和历史系的学者们进行座谈。泰勒因1989年出版的《自我的根源》一书而奠定了他在西方思想界的重要地位,他从自我或主体概念的发展的角度对现代性作出了著名的“解读”,对现代性道德进行了重建,他被称为是“晚近西方特别是英美道德哲学中首屈一指的思想家”,也是最多产的思想家之一。在谈到波兰尼和他的隐性知识时,泰勒对波兰尼对传统认识论发展作出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波兰尼那里,一方面他像库恩那样反对基础主义的知识论,另一方面他又并不怀疑知识的真理地位;他设法把反对基础主义与实在论结合起来。波兰尼有很强的实在论,同时又纠正了近代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又如华东师范大学的郁振华教授,多次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挪威的卑尔根大学科学论中心进修,从而参加翻译出版了《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文集》一书。等等。
4、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如在2004年的第8/9期的《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上就开辟了专栏,刊登以原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民选教授为首的高校理论工作者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涉及到哲学、心理学和知识管理学诸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分析,国内的专家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上海师范大学的高湘萍博士,在她的《隐性知识的获得及其显性化的心理途径》一文中认为,“可以相应地把隐性知识分成易于显性化和不易显性化两大类”,“过程回忆、情景模拟、内省是三种通过个人努力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等等。
5、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很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张庆普、李志超和写的《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一文,认为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转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有:(1)改革与创新企业组织体制,大力实施企业知识管理。(2)营造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和建立组合激励机制。(3)利用先进适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隐喻性文字、象征性语言、创造性推论、模型和头脑风暴法等是用来表达人们隐性技巧、诀窍、经验、直觉和灵感等的恰当方法和有力工具。(4)创造适合的“场所”和利用适合的传播方式。(5)高效获取企业外部的隐性知识等。国内还有学者试着用建模的办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隐行因素的投入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如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薛新伟教授的《包括隐行因素的投入产出理论与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隐行因素是指“所有物质的显形投入要素之外,但对总产出量具有非零作用的一切非显形的不可数的因素”,其中就包括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等不可计量的隐性知识在内,但作者知道,“这注定是一份遗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提出了“个人知识经济”的概念,认为个人知识经济由知识(knowledge)和识知(knowing)组成。知识是显性知识,识知是隐性知识。它们在个人知识经济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约为2:8,而价值比重在现阶段正好相反,可能是8:2。
应该说,国内理论界尤其是教育界在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上,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理论及应用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化。但在哲学层面深入研究不够,特别是作为专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我所接触的资料当中很少,而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的问题则更微乎其微,且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在方法论上试图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即注重实证的和逻辑的推衍,又强调综合运用解释学、发生学、心理学和哲学反思与顿悟直觉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历史与逻辑、批判与继承等方法有机统一。
1、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
哲学思想发展史说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是紧密相联的。一切哲学都蕴含着历史性,而一定的哲学形态,又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萌发和形成,并且在这种客观矛盾运动发展中得到充实与完善。因此,研究哲学思想,必须确立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原则,以揭示哲学思想的本质内涵。
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发端于黑格尔的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则完善了它。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是以唯心论作为基础的,是以理念为主体精神支配着现实历史发展为原则,是错误的。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则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规定这个根本方法的指导原则。
在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来考察隐性知识的显现问题时,一方面要理清这个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包括波兰尼在内的哲学家和学者们对隐性知识运作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对当时代哲学发展和管理理论变革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进行逻辑分析,从多学科的角度分析隐性知识从概念的提出到如何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过程,充分认识人在知识管理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认识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就是主体对客体不断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最后,认识到,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离不开所处历史的发展,而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又会对历史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批判与继承的方法
批判与继承的方法,亦称历史继承法,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哲学发展史说明,一种新的哲学的的形成,都是在“否定”前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前哲学的批判和继承。在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则是用“扬弃”阐述的。“扬弃”这一范畴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双重意义。黑格尔在其哲学观点的论述中,明确地赋予“扬弃”这一范畴肯定和否定的双重含义,并使其具有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黑格尔关于“扬弃”的观点,本身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对黑格尔“扬弃” 的观点进行了“扬弃”。
这种肯定与否定和联系,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特征。对前人的理论或思想或批判、或继承,在继承中有发展有创新,在批判中也有继承有发展。表现为开拓创新的精神,从而推动理论思维的向前发展。
波兰尼提出他的隐性知识理论,本身就是当时西方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证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一样,充满了人性因素,在“意会认”层面,科学与人文是相通的。在当时关于“认识论终结”的四面楚歌声中顽强地树立起来的隐性知识理论这面大旗。但科学人性化的主张却并非波兰尼首创,而是他从科学史家萨顿那儿继承得来的。该“主张的实质是要使科学与价值相融,消除C·P·斯诺所谓的‘两种文化的鸿沟’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分裂对立的现象”。 又如我们沿用波兰尼提出的“隐性知识”这一概念和他及他的后人对“默会”过程机理的研究方法,我们继承他对待学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但波兰尼不可能对隐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在Internet网络时代的表现形式和显性途径作出评判,这里就存在一个“发展”的问题,“发展”意味着继承、批判和创新。
3、分析与综合方法
分析与综合方法是解决哲学和一般科学研究的方法。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都是客观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规律在理论思维中的反映,分析是一种直接的表象的反映,而综合则是一种间接的本质的反映。分析与综合是两个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过程,又是互相依赖互相转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综合与分析具有直接的同一性。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实质是矛盾分析方法,
要获得对事物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就必须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关于“隐性知识”的研究,尤其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工作,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但必须对这些“成果”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找出共性的东西。通过对“隐性知识”显性化方面多侧面的了解,以达到对隐性知识显性化机制的较彻底了解。同时对前人已经使用过的研究方法,只要是有用的可以继续采用,错误的方法或修正或抛弃之。
上述主要的方法,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各个不同的方法有其自己适用的范围,它们在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其实,对于本问题的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更多的是归于管理学的,然而,这却是管理哲学的重点方面。 复旦大学的袁创教授把管理哲划分为三个层次: (1)是形而上学层次的管理哲学。它是“考虑存在、理性、价值、人格、自由和生命等问题。”“应当认为,在这个层次上,管理哲学的划分已经不再具有明确的意义,管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一般哲学。”(2)方法论层次的管理哲学。“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方法论的发展。”“管理学通常讨论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等等,但却很少提高到方法论的层次讨论问题,很少讨论这些方法、技术、手段、措施,以及组织与组织制度等的发展的人的因素与经济的因素、文化背景、社会影响、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3)企业与一般组织的管理哲学。在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管理哲学主要是一种形象设计,是用来对外宣传的。”“或者只是一种激励的口号。”在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研究上,本人也是持这样一种态度,具体在方法论上对下功夫,而在第一层次上的叙述,只是为第二层次的研究作一铺垫,提供理论的思考。当然,除了上面列举的办法之外,还有许多其它具体的办法,如知识管理方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比较法等等。
(二)研究框架结构
本文以“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为研究对象,从认识论研究的转向和知识论的转型来引导 “隐性知识”的出场,在对“隐性知识”概念产生的哲学背景、隐性知识理论的组成以及心理学基础和哲学意义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之后,重点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可能性、转化机制、转移方式、影响因素等等。本文的研究框架结构如下:
导   论 论述了“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这一问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立题的理论依据、意义,问题的方法、框架结构以及创新之处和可能碰到的问题。
第一章 知识和隐性知识  分别从认识论的转向和知识论的转型来对知识进行研究,引出“隐性知识”的概念,然后介绍了波兰尼及以后学者对“隐性知识”的理解,最后从个体发展史维度、行业领域维度、主体维度、功能维度和内容维度等五个维度来对隐性知识进行分类,从而对隐性知识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章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思想  波兰尼是最早提出“隐性知识”概念的人,本章重点介绍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的产生的哲学背景、构成和作用机理、心理学基础和哲学意义,并论述了和东方哲学之间的交融。同时,对隐性知识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教育学和管理科学上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说明,分析了隐性知识研究工作不被重视的原因。
第三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理论的发展、演变之路  本章系统介绍了现象学传统、解释学传统、后期维特根斯坦传统、波兰尼传统以及其他学派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研究成果,特别重点介绍了格里门提出的“强、弱隐性知识”的概念,并作适当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基本看法。
第四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论  这是问题研究的重点,我们用了几乎两倍于其他各章节的篇幅来介绍隐性知识显性化等诸问题。我们首先是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来将问题的焦点从哲学的层次转换到以知识管理为主的层面上来,从主要研究隐性 知识本身的性质转换到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上来,然后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转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可能性、转化机制、转移方式、影响因素等等。最后,讨论了隐性知识管理对管理科学理论的促进作用。关于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见附录1、2。
第五章 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新挑战  首先,我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学习型历史文献法”和博客技术等例子来说明在互联网上我们是如何来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并分析了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因素。关于网络伦理的现状和建设问题,我们这里也作了重点的介绍。最后,主要是针对虚拟现实中,在人的主体性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从“规则和行动”的角度来分析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的显性化程度的“失真”问题。这里,有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这里也没有给出答案,只是提出问题,供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  语 通过前面各章的研究表明:1、库恩的“范式理论”为我们研究“隐性知识”,实现向显性化方向的“范式转换”提供了理论依据;2、对隐性知识诸问题的研究,离不开知识的后现代背景;3、“隐性知识”的概念由波兰尼提出,但后来人却发展、超越了它;4、隐性知识难以显性化有文化道德的制约因素;5、隐性知识管理对“文化管理”模式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四、创新之处和难点问题
(一)创新之处
创新是理论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新史。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在哲学层面和知识管理层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系统地对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问题,从哲学高度再到知识管理理论的应用进行理论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填补了国内这项空白。
2、运用库恩的“范式理论”,顺利地实现了将隐性知识及其显性化问题从哲学层面到知识管理层面研究的转向,使论文从整体上趋向完整。同时在哲学的指导下,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在虚拟现实中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3、提出了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新的理解。认为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理解为通过一定方式来表达并为受知者所接受和理解的过程,这种方式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如动作、表情或图象等。
3、提出了在哲学层面对对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进行思考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是个空白。在本问题中,我仅仅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4、从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角度对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即“文化管理”阶段进行了说明。并赞同“文化就是力量”的提法。
5、提出了在虚拟现实环境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失真”概念,这里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很多。对“失真”问题用“规则和行动”理论进行的分析,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可能遇到的困难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制约,本研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有的只是提出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开展研究打下基础。本研究可能碰到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最大的难点,就是要解决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悖论问题。既然叫隐性知识就是难以显性化的知识。但既然隐性知识也是知识,就一定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被表达出来,并一定程度为他人所接受和理解,为大家所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力量”,开发和利用隐性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2、从哲学角度来研究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而非仅仅隐性知识本身不够。这也与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有关,是个难点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郁振华教授也认为,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扎实的经验研究,再作哲学概括。”这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再来进行专门的研究。
3、在隐性知识显性化在虚拟现实中的问题研究还略显单薄。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又一次面临认识论的“范式”转换问题,由于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使我们的研究工作缺乏理论的指导,计划将来专门立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