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制止行政机关的奢侈浪费之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52:14
人民网北京3月5日讯:今天上午9时,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分析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时指出:“公务消费不规范,奢侈浪费,行政成本高。”温总理说,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
温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指出,“当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存在的严重铺张浪费问题。”
据《新快报》报道:国财政浪费惊人,去年公车和吃饭耗资6700亿。“我们的财政支出政策问题其实相当严重!”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在广东省财政厅科研所举行的一次讲座中指出:2006年中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惊人。公车出行和吃饭招待成了行政事业支出浪费的重头。
据张曙光介绍,1995年,行政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比重11%,如今已经达19%—20%了。“在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本来是为了用于维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的,这些支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有数据显示,如此重要的行政事业支出却存在着异常严重的浪费。2006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行政事业支出超出财政支出部分高达5780多亿元。“什么支出最多?公车出行支出3000多亿元,吃饭3700多亿元。”张曙光说,“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一提起成本,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企业,其实行政也有成本,行政人员更要增强成本意识。“吃饭”和“养人”都属行政成本,一些地方这方面成本过高,财政已经不堪重负。
人头费之外,政府每年还要拿出大量经费用于公务员的职务消费,这笔费用有多大,能算清楚的人不会太多。一句土语用在这里比较形象,叫做“只听辘轳响,不知井在哪儿。”从形式上看,这笔费用并没有流入个人腰包,但钱到哪里去了呢?
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字号的事情何其多也;坐的车,住的房,享受的各种待遇,行政成本何其高也。此外,干部下基层多、繁、乱现象一直比较突出,除调研、检查、考评、考察、慰问等堂而皇之的名目外,还有下来转转、顺便路过、联络感情等并不那么充分的理由,不仅无法拒绝、甚至要接待得更好。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条线”,那条垂下来你敢敷衍,诞生“官场三陪”这样新名词,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职务消费与广大干部行使职权联系在一起,都由财政包揽,不计成本,客观上造成了人们大手大脚的职业习惯,也极易产生“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一些单位出现常明灯、常流水、常泡网等现象就不足为怪了。一些人甚至认为,公务消费又没揣进个人腰包,多花点、少花点儿无关大碍,也算不上“腐败”——“腐”是不一定腐,可“败”起来也挺让人心疼。不仅如此,有些职务消费与非职务消费往往很难界定,这使得职务消费很容易成为合理的“腐败黑洞”。
很多人常常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人为何勤劳但不富裕,有专家分析,庞大的行政事业机构、高昂的行政成本改革成本、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官员腐败所造成的损失等等,都使原本应该用于百姓福利和公用事业的经费大打折扣,都使纳税人的资金一笔一笔地付之东流……
行政事业支出浪费严重,源于问责的缺失。人大代表监督不了,老百姓更无法监督。监督缺乏,拿着国家的钱办事,怎一个‘浪费’了得?没有严格的问责机制,只会‘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因此,我们亟待解决的是建立严厉的问责制和强有力的监管制度。
温问题指出,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切实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一粥一茶,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唯艰。”除了监管之外,我们的国家工作人员是不是也要多一些成本意识,多一些节约行为,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多给老百姓省省钱,把钱多用于教育、扶贫、就医等“刀刃”上。那么离温总理提出的“建设一个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政府,建设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府。”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