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09:5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内地与香港一流大学之比较  ——以人大和科大为例  田方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一流大学孰优孰劣?这一话题是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旅美学者薛涌在四月首先挑起争论,直指北大清华有被香港高校赶上,沦为二流大学的危险。此文很快激起各方关于两地大学质量的辩论。年中香港高校在内地扩大招生名额,直接与北大清华争夺优质生源,进一步推动了论战的升级。  在关注这场论战之余,笔者愿从学生的角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讨论提供一点直观的感性材料。过去五年里,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先后攻读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向的硕士学位。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本文拟对人大和科大的成才环境作一比较,尤其是两校的研究生项目。  香港科大完全可以代表香港一流大学的水平,这一点似无疑问。人大在全国高校的综合排名中虽非名列前茅,但在社会科学不少专业上的排名还在前三,大部分专业都在前十以内。说它代表内地一流大学的水平,至少是一流大学的最低水平,也不为过。因此,本文的个案分析也就可看作一份比较内地和香港一流大学教育质量的参考资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只关注中国大学对学术人才成长的指导和助益;至于商业人才和政治人才,另当别论。  先从容易观察和衡量的硬件开始比较,依其重要性排列。  一、 文献  文献是指学生可以接触到一切印刷和数字资料,其主要载体是大学图书馆,还包括教材、讲义和网络资源。单从藏书量来看,人大图书馆的规模(约三百万)远大于科大图书馆(约五十万)。但人大藏书绝大部分是中文著作,只有一个阅览室存放外文书籍,很多近年来出版的外文重要学术著作都没有收藏。比如弗朗西斯-福山最近几年出版的几本著作人大图书馆都没有收藏。科大图书馆的中英文馆藏约各一半,英文稍多。该馆英文文献颇成系统,中文稍逊,但包括大批港台著作,读者可以方便接触到许多大陆不易见到的材料。  科大图书系统的另一好处是提供全港联校借书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代借香港所有高校图书馆上千万册的藏书。北京的大学之间并没有类似的合作协议,学生只能分头到各馆借阅。一所学校内,各系自己开设的图书室也是各自为政。科大研究生的最大借书量也远多于人大学生。我在人大读研时最多可同时借阅二十册图书,在科大则可以借五十册。这还不算很多,据说在耶鲁大学,每个博士生可以借出多达两百册图书。  以电子数据库的数量而论,人大也超过科大。这几年人大的数字化生存空间大大拓展,总共购有中外数据库200多个,订阅32000种电子期刊。到2006年年底,科大共购买了164个数据库,订阅10363种电子期刊,明显少于人大。但若看数据库的品种,科大的电子资源似乎信息量更大一些。最知名的外文数据库如Proquest和Jstor两校均有购买,相差应该不是太大。我在人大写作硕士论文时几乎没有使用过电子数据库;而在科大作论文时,一半以上的文献都由数据库搜集而来。这当然一方面是由于我原先还不善于使用电子资源,另一方面也与人大当时较少对研究生进行文献查寻的系统性培训有关,据说现在情况已大有改善。  人大研究生使用的中文教材多是本校教师编著,形式虽不够活泼,内容还说得过去。问题在于,人大教材对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都有所介绍,但前沿性极差。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个严重的缺点,因为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并非常识性的了解,而在于立足前沿地带,探索新的知识。笔者走后,人大有些学院也开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科大只有一些基础课程使用欧美出版的英文教材,大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会布置按周分配的阅读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发给学生一本论文合集或一张光盘,再由学生复印或打印出来。某些阅读材料也可以在图书馆的“存阅处”(Reserve Desk)取得,供短时间阅读之用。  文献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二、 宿舍  宿舍决定了学生独立使用的空间大小。笔者在人大读研时与另外三位同学分享一间约三四十平米的宿舍,包括共用的阳台、卫生间和浴室,但无空调。每人拥有一台电脑桌和一张床铺,宿舍条件算是当年人大最好的。换到科大,同样是住四个人的学生公寓,除客厅外每人拥有一处五六平米的独立小间,门可上锁,内装空调。共用洗手间和浴室的面积相对较大,每套公寓另设一厨房,可使用煤气做饭。  宿舍条件是笔者在人大读研期间最不满意的状况之一。主要的烦恼在于难以保护隐私,而且室友之间相互干扰,欲求一安静自由的读书环境而不得。这方面科大的状况要好很多,但也不是全无问题,比如公寓内小间门板的隔音效果就很差。笔者初到科大时,一天清早起床,精神大振,抄起一份英文报纸就朗声念了出来。不一会听到对面室友敲门:“兄弟,小点声。”  宿舍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四分。  三、设施  校园设施包括一切用于学习、资讯、文娱和健身方面的硬件,下面逐项分说。  学习方面,有无足够的自习坐位是衡量一所大学硬件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大多年来没有很好地解决自习教室不足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大早爬起来在图书馆门排队占座。笔者在科大两年,只在期末考试期间见到过人满为患的现象,平常很少有找不到自习座位的情况。  资讯方面,今天大学生最看重的莫过于互联网。两校宿舍均设有宽带接口,人大的网速稍慢一些,特别是在下载大字节电子文件的时候。由于内地和香港网络管制不同,科大学生可以访问一些人大学生不能访问的站点。但总的来说,尤其对于习惯阅读英文网页的学生,人大和科大的网络服务差距不是太大。报刊方面,人大订有包括港台出版物在内的大部分中文刊物,也收有一些英文重要刊物,但取阅不是很方便。笔者在校时每次去要先将学生证压在管理员处,过刊还要托他到库房查找。科大订阅的国内中文刊物并不齐全,但主要的英文刊物,比如美国三大报纸和《经济学人》,都可以方便地读到。人大某些宿舍内装有有线接口,可收看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电视频道。科大宿舍内可接入香港有线电视网,收看CNN和BBC等国外频道。  人大在文娱方面的可选择项目比科大要多。每周校园舞厅收费开放,周末常常有学生组织播放三四场电影。科大一到周末就冷冷清清,因为大部分香港学生都要回家,学校也没有常设的舞厅活动。该校的大陆学生组织会播放电影,片种受到版权法规的极大限制,很多片子有碟也看不了。  体育设施方面,人大拥有全北京高校最大的体育场馆“世纪馆”,另有一座室内游泳池,设施一流,收费开放;科大健身房及各场馆则免费开放,另有室外室内游泳池各一,换季轮替开放。此外,科大还设有几间琴房,供学生习练钢琴之用。  设施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八分。  四、 校园  人大的和科大的校园环境恰好处在两个极端。前者位于北京三环西北角,地处闹市,浅门浅户;后者位于香港九龙清水湾,凭海临风,别有幽境。笔者在人大读本科时,宿舍窗口正对着一座购物商城,一早醒来能听到公共汽车报站的声音。校内每天都有不少外来人员进进出出。科大则清静像座桃花岛,美仑美奂,却总是一样的景致。住在此间的人们来来回回碰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日久真是闷得发慌。人大的情侣在核桃林的石凳上谈恋爱还得提前占座;科大的山水清秀而浪漫,宜发海枯石烂之盟誓,可你就是见不着几对鸳鸯。  人大校园由一组风格并不统一,色调尚且协调的建筑组成。几条道路平铺直叙,四通八达。科大的教学办公楼是一整座迷宫般的巨大复合体(Complex),从运动场到校长办公室的落差有三十层楼之多,全赖几十部电梯上上下下维持交通。在建筑内部,人大新建的教室均配有电教设备,科大亦同。人大教学楼内的洗手间不如科大的干净卫生,但阁下出恭之余可以欣赏涂鸦艺术家的壁画作品,亦是一乐。在笔者看来,校园咖啡馆是大学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人大在学生活动中心内原设有规模不大的水吧,笔者走后又开设了较大的咖啡馆“水穿石”。科大校园内则有室内和露天结合的咖啡厅,满座可达一百人左右。  校园一项,两校都不算理想,科大稍佳。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七分。  五、 城市  城市决定一所大学的外围环境,大学生不可能不受到所在城市的主流文化氛围感染。就这点而言,北京和香港又处在两个极端。大略说来,北京多元、包容、政治挂帅;香港单调、排外、商业导向。这两座城市都居住着大量移民,北京的移民来自全国各省,五方杂处;香港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省。北京的人口结构比香港庞杂得多,最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准入制度:北京向全国人民开放,香港只准大陆同胞自由行。若想在港永久居住,比申请加拿大的移民签证还难。  语言和签证一样构成香港对内地人才的主要壁垒。香港规定的官方语言有三种,英文、粤语和普通话。占人口主体的港人交流多用粤语,像笔者这样的大陆学生如果不费心学习“丫夷桑”(一二三),就很难和港人沟通。香港上层社会普遍使用英语,一批大陆海归在那里倒是过得如鱼得水。相比之下,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北京则包容得多。  就社会和人文科学而言,北京的学术讨论气氛比香港浓厚很多。笔者以为可归于两项因素,一在地理,一在人事。首先,北京聚集了全国一半左右的知名学者,几十所高校密布海淀区。人大又位于这些高校中心,笔者在京就学期间得地利之便,骑自行车就可以接触到周边各校的学术资源。香港的高校分布比较分散,从科大到最近的香港城市大学,乘公车和地铁还要半个多小时,自然不会产生所谓的“集群效应”(cluster effect)。其次,政治挂帅的北京吸纳了多种多样的人才,这里不仅是政治家的竞技场,也是大批商贾、学者、作家、演员、艺术家甚至异议人士活跃的舞台。丰富的人才储备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相比之下,商业导向的香港就显得片面单一,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常常只能附身于商业价值之下。笔者接触过的香港人很少有自身利益之外的关怀,更少有学生为学术而学术了。  城市一项,以香港十分计,北京可得十六分。  下面再比较不易衡量,难以观测的软件,同样依其重要性排列。  六、师资  师资一项,颇难比较,说不好就要得罪我在两所学校的老师,含含糊糊一句“各有千秋”,又交代不过去读者。这里只好提前声明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学术进步。  从师资来源看,人大教师大部分是本校的土产。中年教师很多是先留校再读博士,青年教师大都是博士毕业后留校的。大部分人大教师或多或少有海外访学和交流的经历,但真正从欧美大学博士毕业回来很少。笔者所在的经济学院长期以来只有一位老先生是49年以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最近两年才在“提升国际性”的精神下引进了几位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笔者并不迷信洋博士的头衔,但坚信学术杂交的育种优势。“近亲繁殖”的问题并不只是在人大存在,可人大的问题比北大清华要严重一些。  与此截然相反,科大的教师几乎没有本校的博士生,绝大多数从欧美一流或二流大学毕业。这部分是因为科大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比年轻的笔者还要年轻十几岁。主要原因则在于该校的聘任制度。科大在招聘教师方面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任人唯亲的事情不是没有,但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师资构成约有三分之一是大陆人,三分之一是港台同胞,还有三分之一是老外。科大的师资结构虽不能说做到了全球化,至少吸引了一批大中华地区的学术人才。  从笔者做学生多年的眼光看来,人大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老师,其学术素养并不逊于科大最好的老师。人大也有一些非常低劣的老师,他们的存在每每让你感觉到大学教育的荒谬。科大教师自然也有高下之分,但即使最差的老师也还算中规中矩,差不到哪里去。去掉两头的极值不谈,人大教授的平均水平仍低于科大教授。前者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方法论的训练和对西方学术前沿的把握,往往自成一套,乐在其中。人大经济学院和科大社会科学部的大部分教授笔者都认识,有一部分是熟识,他们的文章书著我也看过不少。笔者在这里以一个圈内人的观察对两者作出评价,相信不会太离谱。  虽然人大教授的专业水准平均说来不如科大教授,但前者的工作压力小一些,有时间博览群书,在学问的广度上往往超过科大的专家们。笔者跟人大老师相处多年,专业上虽然进展不大,却大大拓宽了学术眼界,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处世治学之道,这一点不可不提。科大教师常常只是辛勤耕耘自己那一块专业领地,出了这个圈子他们的所知就有限了。  师资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七分。  七、课程  人大科大两校均实行学分制,学生依培养计划修课,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人大研究生课程要求较松,通常上课老师满堂灌,较少提问和讨论。有些教师私下里会组织自己的研究生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读书讨论会,也是一种可以取法的形式。期中和期末会有两次考试,有时也代之以论文。科大研究生课程则严格得多,每门课每周的阅读量比人大多好几倍,读物多是近年出版的英文文献。课上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积极参加讨论,有些课程甚至专为讨论而设(称为seminar)。一学期内,学生在课上有一两次机会做演示(presentation),可以锻炼口才和答辩技巧。科大课程的作业量也较人大课程为多。  论文写作训练是两校研究生项目的重大差异所在。前文提到,研究生训练的目的在于创造新的知识,而不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和综述。就我所见,国内研究生的论文(包括笔者以前的论文)大部分属于后者。这种重复性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学生至少可以通过写作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但这一论文写作模式对于知识创新毫无价值可言,也就谈不上学术体系的积累和发展。笔者到科大以后才大体掌握了研究型的学术论文写作,包括确定题目、文献综述、提出假设、收集数据、检测假设、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步骤。  人大的课程平均质量虽然较差,学生却可以选择较多的课程种类。笔者在人大读研期间可以从全校各系开设的几百门选修课中进行选择。在专业之外,我曾经选修过其他学院名师讲授的课程,甚至到北京大学旁听。与人大相比,理工科占主体的科大并不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社会科学部建立之初的主要任务只是给本科生提供辅修课程。该部研究生在某一专门领域可选的课程很少,心理学方向甚至只有两三位老师和一位研究生,你让他们怎么开课?  此外,人大教师上课很少准备教辅材料,也很少使用电教器材,常常从头侃到尾。科大几乎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均配有PPT或幻灯片的投影演示,有时还会借助视频材料。教辅材料缺乏的部分原因在于人大没有助教制度,教师也不情愿把精力花在教学方面。  课程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八、制度  大学制度千条百条,与学生有关的主要有两项,录取制度和学费制度。  国内大学的录取制度,本科生高考过线,研究生考研过线,基本上就有学上了,面试只会淘汰极少一部分人。人大依此成例。至于如何考取,有一大堆教辅参考书在那儿摆着,也不需笔者罗索。科大基本上依照英美高校的模式录取,语言关要考托福、雅思或GRE,学术关要提供成绩、简历和推荐信,有时还包括一篇论文样本(writing sample)。一个由教授组成的录取委员会会根据这些材料择优录取。如果我们相信考试成绩不见得能代表学术能力,科大的录取方式似乎更加科学一些。但在国内目前的宏观制度背景下,考试比评审更能够体现效率和公平。所以笔者并不主张内地高校自主招生。  学费制度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之一,总体来说趋向自费为主、辅以奖学金的模式。人大的自费硕士项目两年约需三万元学费,科大硕士项目一年约需六万港元。笔者当年在人大读研时尚且享有公费资助,每年只交不到一千元的住宿费,学费全免,此外每月还有250元补助。如果将所有明补和暗补均按货币折算,大约相当于每年两万元左右的奖学金。  笔者在科大申请到的全额奖学金需用于支付一切学杂费和生活开销,全年约有12万港元,暑假若担任助理研究人员,还可获得一万多元的工资。当然香港的物价水平大大高于北京,比如食品价格和房租约是北京的两三倍。若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笔者在科大获得的奖学金也有四五万人民币,仍是人大的两倍多。高额奖学金为笔者提供了充分的经济保障,甚至略有结余。相反,我在人大时常常入不敷出,不得不靠给书商打工挣点外块。况且,东一块西一块的暗补在经济效率上还不如完全货币化的明补。  制度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九、生源  评价生源和评价师资一样,都是得罪人的事儿。我和两校同学多是泛泛之交,可交情还不算坏,这里胡说几句就请大家海涵了。本节的评价只针对群体,不针对个人。  谈起人才水准,国内大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教授。”这一人才层次在人大尤为明显。人大在各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只在北大清华之下,有时还超出两校,故可保证本科阶段的优质生源。人大研究生一部分是本校升上来的学生,一部分是国内其他大学考取的学生。依笔者的印象,大多数研究生学习都很勤奋,但无论在学术还是在社会活动方面,都不如本科生活跃。至于三流教授的说法,笔者曾听一位人大中年教师谈起,他说他们那一代人里,做官的做官,下海的下海,出国的出国,剩下的才到高校里教书。但愿前辈的故事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重演。  科大的人才层次正好相反:三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一流的教授。科大本科生绝大多数都是香港本地学生,近年来内地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但也就百十来人。笔者在这里并没有贬低香港学生的意思,只是觉得比起13亿人的中国内地,700万人的香港实在太小了。一座城市里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怎么可能和一个大国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竞争?这就好比北京大学里的外地同学和北京同学在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笔者接触到香港本科生大都是一些千人一面的小表哥小表妹,搞个活动都穿一色的西服套装,很少有人具有特别的才具和抱负。  虽然同属二流,科大研究生院的生源还是好过人大研究生院。科大研究生大多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有些和笔者一样,是在国内读完研究生才过来。据笔者的观察,这批在香港读书的大陆研究生多半是一些学术上还说得过去,但看不出未来有多大潜力的人。当然也有个别很出色的,某些系的生源质量甚至可以和欧美一流大学相媲美。在可能是理工科学生较多的原因,科大研究生在学术和社会活动上的活跃程度还不如人大研究生。至于科大的大陆籍教授,很多其实就是当年出国的那批八十年代的大学生。  生源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文化景观和思想生态。人大的学术讲座绝大部分是学生自己办的,校方只负责审批。科大的大部分公共性讲座由校方出面承办。如果校园里年轻人对思想学术的热情尚不及中老年人,其余可想而知。  生源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十六分。  十、服务  校园服务包括伙食、住宿、教辅、安全等一系列后勤供应和保障。  人大的伙食在笔者念书期间是出了名的差,还算温顺的人大学生为此就发动过好几次罢餐活动,不知道是否够得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标准。笔者读研最后一年,经济上稍微宽裕,每天都有一顿是在校外吃的。科大的伙食谈不上丰富,以南方口味为主。虽然久吃也会腻,总得来说还是比人大的伙食营养可口。人大学生在高峰时间买饭需排长龙,科大则很少出现长龙。  人大要求学生在午夜之前回校,否则紧锁楼门。这一政策完全是为了方便管理人员,而不是学生的夜间活动。如果是为安全计,夜间就应该安排人手值晚班,而不是一锁楼门了事。科大这点做得比较好,宿舍楼门任由学生24小时自由出入,同时有防盗摄相头监控。科大本科宿舍楼的楼门还配有密码。  一些教学辅助人员服务态度之差,服务质量之劣也是人大学生经常抱怨的。按理说学校教辅人员应当服务学生,而实情则往往是学生需要讨好教辅人员。以笔者在科大两年所见,那里的教辅人员服务高效热诚,堪称模范。此外,人大学生的财物安全也很成问题。但这更多和北京市的治安状况有关,倒不见得是人大保安办事不力。笔者在科大时从没有听说过学生的财物被窃。科大保安多用老年人,足见其治安状况之佳。  服务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五分。  以上大学比拼十项全能赛,科大胜出八项,人大仅在城市和生源上绝对胜出。在科大领先的八项中,人大有三项非常落后(宿舍、课程、服务),有四项比较落后(文献、制度、校园、师资),一项稍微落后(设施)。以科大总分一百分计算,人大可得八十一分。因为城市和生源两项在软硬件方面的重要性靠后,如果加权计算,人大的分数还会更低,当在七十分左右。对一个渴望学有所成的少年人,孰优孰劣,自不待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虽然对人大现状不满,但没有责怪人大领导和师长的意思。中国高等教育就是目前这种状况,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整改。人大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人大相对来说还算是表现不错的。笔者离开人大三年来,学校已经出现了明显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到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前列。  人大虽然在大部分项目上落后于科大,基本属于学校内部政策可以调整的范围,厉精图治,定有改观。科大固然招收了一批内地优秀学生,但长期内仍会以香港学生为主体,生源质量改进的幅度不会太大,香港重商轻学的价值导向更非科大所能改变。三五十年之后,人大科大谁更领先,现在还很难预料。笔者撰写此文只是为了给国内的师长和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外部的参照系,帮助大家了解我们在大学建设上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  和很多中国名校一样,人大和科大都怀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也都有着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障碍。唯有我国教育界同仁锐意改革,奋进突破,中国才能实现复兴学术文化的梦想。笔者在此愿与天下学子共勉之。  2007.2.14.于弗吉尼亚Fairfax郡(XYS20070226)◇◇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以人大和科大为例  田方萌(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  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一流大学孰优孰劣?这一话题是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旅美学者薛涌在四月首先挑起争论,直指北大清华有被香港高校赶上,沦为二流大学的危险。此文很快激起各方关于两地大学质量的辩论。年中香港高校在内地扩大招生名额,直接与北大清华争夺优质生源,进一步推动了论战的升级。  在关注这场论战之余,笔者愿从学生的角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讨论提供一点直观的感性材料。过去五年里,笔者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先后攻读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向的硕士学位。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和见闻,本文拟对人大和科大的成才环境作一比较,尤其是两校的研究生项目。  香港科大完全可以代表香港一流大学的水平,这一点似无疑问。人大在全国高校的综合排名中虽非名列前茅,但在社会科学不少专业上的排名还在前三,大部分专业都在前十以内。说它代表内地一流大学的水平,至少是一流大学的最低水平,也不为过。因此,本文的个案分析也就可看作一份比较内地和香港一流大学教育质量的参考资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只关注中国大学对学术人才成长的指导和助益;至于商业人才和政治人才,另当别论。  先从容易观察和衡量的硬件开始比较,依其重要性排列。  一、 文献  文献是指学生可以接触到一切印刷和数字资料,其主要载体是大学图书馆,还包括教材、讲义和网络资源。单从藏书量来看,人大图书馆的规模(约三百万)远大于科大图书馆(约五十万)。但人大藏书绝大部分是中文著作,只有一个阅览室存放外文书籍,很多近年来出版的外文重要学术著作都没有收藏。比如弗朗西斯-福山最近几年出版的几本著作人大图书馆都没有收藏。科大图书馆的中英文馆藏约各一半,英文稍多。该馆英文文献颇成系统,中文稍逊,但包括大批港台著作,读者可以方便接触到许多大陆不易见到的材料。  科大图书系统的另一好处是提供全港联校借书服务,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代借香港所有高校图书馆上千万册的藏书。北京的大学之间并没有类似的合作协议,学生只能分头到各馆借阅。一所学校内,各系自己开设的图书室也是各自为政。科大研究生的最大借书量也远多于人大学生。我在人大读研时最多可同时借阅二十册图书,在科大则可以借五十册。这还不算很多,据说在耶鲁大学,每个博士生可以借出多达两百册图书。  以电子数据库的数量而论,人大也超过科大。这几年人大的数字化生存空间大大拓展,总共购有中外数据库200多个,订阅32000种电子期刊。到2006年年底,科大共购买了164个数据库,订阅10363种电子期刊,明显少于人大。但若看数据库的品种,科大的电子资源似乎信息量更大一些。最知名的外文数据库如Proquest和Jstor两校均有购买,相差应该不是太大。我在人大写作硕士论文时几乎没有使用过电子数据库;而在科大作论文时,一半以上的文献都由数据库搜集而来。这当然一方面是由于我原先还不善于使用电子资源,另一方面也与人大当时较少对研究生进行文献查寻的系统性培训有关,据说现在情况已大有改善。  人大研究生使用的中文教材多是本校教师编著,形式虽不够活泼,内容还说得过去。问题在于,人大教材对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都有所介绍,但前沿性极差。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是个严重的缺点,因为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并非常识性的了解,而在于立足前沿地带,探索新的知识。笔者走后,人大有些学院也开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科大只有一些基础课程使用欧美出版的英文教材,大部分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会布置按周分配的阅读材料。通常的做法是发给学生一本论文合集或一张光盘,再由学生复印或打印出来。某些阅读材料也可以在图书馆的“存阅处”(Reserve Desk)取得,供短时间阅读之用。  文献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二、 宿舍  宿舍决定了学生独立使用的空间大小。笔者在人大读研时与另外三位同学分享一间约三四十平米的宿舍,包括共用的阳台、卫生间和浴室,但无空调。每人拥有一台电脑桌和一张床铺,宿舍条件算是当年人大最好的。换到科大,同样是住四个人的学生公寓,除客厅外每人拥有一处五六平米的独立小间,门可上锁,内装空调。共用洗手间和浴室的面积相对较大,每套公寓另设一厨房,可使用煤气做饭。  宿舍条件是笔者在人大读研期间最不满意的状况之一。主要的烦恼在于难以保护隐私,而且室友之间相互干扰,欲求一安静自由的读书环境而不得。这方面科大的状况要好很多,但也不是全无问题,比如公寓内小间门板的隔音效果就很差。笔者初到科大时,一天清早起床,精神大振,抄起一份英文报纸就朗声念了出来。不一会听到对面室友敲门:“兄弟,小点声。”  宿舍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四分。  三、设施  校园设施包括一切用于学习、资讯、文娱和健身方面的硬件,下面逐项分说。  学习方面,有无足够的自习坐位是衡量一所大学硬件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大多年来没有很好地解决自习教室不足的问题,很多学生一大早爬起来在图书馆门排队占座。笔者在科大两年,只在期末考试期间见到过人满为患的现象,平常很少有找不到自习座位的情况。  资讯方面,今天大学生最看重的莫过于互联网。两校宿舍均设有宽带接口,人大的网速稍慢一些,特别是在下载大字节电子文件的时候。由于内地和香港网络管制不同,科大学生可以访问一些人大学生不能访问的站点。但总的来说,尤其对于习惯阅读英文网页的学生,人大和科大的网络服务差距不是太大。报刊方面,人大订有包括港台出版物在内的大部分中文刊物,也收有一些英文重要刊物,但取阅不是很方便。笔者在校时每次去要先将学生证压在管理员处,过刊还要托他到库房查找。科大订阅的国内中文刊物并不齐全,但主要的英文刊物,比如美国三大报纸和《经济学人》,都可以方便地读到。人大某些宿舍内装有有线接口,可收看包括凤凰卫视在内的电视频道。科大宿舍内可接入香港有线电视网,收看CNN和BBC等国外频道。  人大在文娱方面的可选择项目比科大要多。每周校园舞厅收费开放,周末常常有学生组织播放三四场电影。科大一到周末就冷冷清清,因为大部分香港学生都要回家,学校也没有常设的舞厅活动。该校的大陆学生组织会播放电影,片种受到版权法规的极大限制,很多片子有碟也看不了。  体育设施方面,人大拥有全北京高校最大的体育场馆“世纪馆”,另有一座室内游泳池,设施一流,收费开放;科大健身房及各场馆则免费开放,另有室外室内游泳池各一,换季轮替开放。此外,科大还设有几间琴房,供学生习练钢琴之用。  设施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八分。  四、 校园  人大的和科大的校园环境恰好处在两个极端。前者位于北京三环西北角,地处闹市,浅门浅户;后者位于香港九龙清水湾,凭海临风,别有幽境。笔者在人大读本科时,宿舍窗口正对着一座购物商城,一早醒来能听到公共汽车报站的声音。校内每天都有不少外来人员进进出出。科大则清静像座桃花岛,美仑美奂,却总是一样的景致。住在此间的人们来来回回碰到的都是熟悉的面孔,日久真是闷得发慌。人大的情侣在核桃林的石凳上谈恋爱还得提前占座;科大的山水清秀而浪漫,宜发海枯石烂之盟誓,可你就是见不着几对鸳鸯。  人大校园由一组风格并不统一,色调尚且协调的建筑组成。几条道路平铺直叙,四通八达。科大的教学办公楼是一整座迷宫般的巨大复合体(Complex),从运动场到校长办公室的落差有三十层楼之多,全赖几十部电梯上上下下维持交通。在建筑内部,人大新建的教室均配有电教设备,科大亦同。人大教学楼内的洗手间不如科大的干净卫生,但阁下出恭之余可以欣赏涂鸦艺术家的壁画作品,亦是一乐。在笔者看来,校园咖啡馆是大学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人大在学生活动中心内原设有规模不大的水吧,笔者走后又开设了较大的咖啡馆“水穿石”。科大校园内则有室内和露天结合的咖啡厅,满座可达一百人左右。  校园一项,两校都不算理想,科大稍佳。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七分。  五、 城市  城市决定一所大学的外围环境,大学生不可能不受到所在城市的主流文化氛围感染。就这点而言,北京和香港又处在两个极端。大略说来,北京多元、包容、政治挂帅;香港单调、排外、商业导向。这两座城市都居住着大量移民,北京的移民来自全国各省,五方杂处;香港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南方,尤其是广东省。北京的人口结构比香港庞杂得多,最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准入制度:北京向全国人民开放,香港只准大陆同胞自由行。若想在港永久居住,比申请加拿大的移民签证还难。  语言和签证一样构成香港对内地人才的主要壁垒。香港规定的官方语言有三种,英文、粤语和普通话。占人口主体的港人交流多用粤语,像笔者这样的大陆学生如果不费心学习“丫夷桑”(一二三),就很难和港人沟通。香港上层社会普遍使用英语,一批大陆海归在那里倒是过得如鱼得水。相比之下,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北京则包容得多。  就社会和人文科学而言,北京的学术讨论气氛比香港浓厚很多。笔者以为可归于两项因素,一在地理,一在人事。首先,北京聚集了全国一半左右的知名学者,几十所高校密布海淀区。人大又位于这些高校中心,笔者在京就学期间得地利之便,骑自行车就可以接触到周边各校的学术资源。香港的高校分布比较分散,从科大到最近的香港城市大学,乘公车和地铁还要半个多小时,自然不会产生所谓的“集群效应”(cluster effect)。其次,政治挂帅的北京吸纳了多种多样的人才,这里不仅是政治家的竞技场,也是大批商贾、学者、作家、演员、艺术家甚至异议人士活跃的舞台。丰富的人才储备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相比之下,商业导向的香港就显得片面单一,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常常只能附身于商业价值之下。笔者接触过的香港人很少有自身利益之外的关怀,更少有学生为学术而学术了。  城市一项,以香港十分计,北京可得十六分。  下面再比较不易衡量,难以观测的软件,同样依其重要性排列。  六、师资  师资一项,颇难比较,说不好就要得罪我在两所学校的老师,含含糊糊一句“各有千秋”,又交代不过去读者。这里只好提前声明一句:吾爱吾师,吾更爱学术进步。  从师资来源看,人大教师大部分是本校的土产。中年教师很多是先留校再读博士,青年教师大都是博士毕业后留校的。大部分人大教师或多或少有海外访学和交流的经历,但真正从欧美大学博士毕业回来很少。笔者所在的经济学院长期以来只有一位老先生是49年以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最近两年才在“提升国际性”的精神下引进了几位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笔者并不迷信洋博士的头衔,但坚信学术杂交的育种优势。“近亲繁殖”的问题并不只是在人大存在,可人大的问题比北大清华要严重一些。  与此截然相反,科大的教师几乎没有本校的博士生,绝大多数从欧美一流或二流大学毕业。这部分是因为科大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学校,比年轻的笔者还要年轻十几岁。主要原因则在于该校的聘任制度。科大在招聘教师方面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任人唯亲的事情不是没有,但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师资构成约有三分之一是大陆人,三分之一是港台同胞,还有三分之一是老外。科大的师资结构虽不能说做到了全球化,至少吸引了一批大中华地区的学术人才。  从笔者做学生多年的眼光看来,人大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老师,其学术素养并不逊于科大最好的老师。人大也有一些非常低劣的老师,他们的存在每每让你感觉到大学教育的荒谬。科大教师自然也有高下之分,但即使最差的老师也还算中规中矩,差不到哪里去。去掉两头的极值不谈,人大教授的平均水平仍低于科大教授。前者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缺乏方法论的训练和对西方学术前沿的把握,往往自成一套,乐在其中。人大经济学院和科大社会科学部的大部分教授笔者都认识,有一部分是熟识,他们的文章书著我也看过不少。笔者在这里以一个圈内人的观察对两者作出评价,相信不会太离谱。  虽然人大教授的专业水准平均说来不如科大教授,但前者的工作压力小一些,有时间博览群书,在学问的广度上往往超过科大的专家们。笔者跟人大老师相处多年,专业上虽然进展不大,却大大拓宽了学术眼界,同时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处世治学之道,这一点不可不提。科大教师常常只是辛勤耕耘自己那一块专业领地,出了这个圈子他们的所知就有限了。  师资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七分。  七、课程  人大科大两校均实行学分制,学生依培养计划修课,修满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人大研究生课程要求较松,通常上课老师满堂灌,较少提问和讨论。有些教师私下里会组织自己的研究生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读书讨论会,也是一种可以取法的形式。期中和期末会有两次考试,有时也代之以论文。科大研究生课程则严格得多,每门课每周的阅读量比人大多好几倍,读物多是近年出版的英文文献。课上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积极参加讨论,有些课程甚至专为讨论而设(称为seminar)。一学期内,学生在课上有一两次机会做演示(presentation),可以锻炼口才和答辩技巧。科大课程的作业量也较人大课程为多。  论文写作训练是两校研究生项目的重大差异所在。前文提到,研究生训练的目的在于创造新的知识,而不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和综述。就我所见,国内研究生的论文(包括笔者以前的论文)大部分属于后者。这种重复性工作并不是没有意义,学生至少可以通过写作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但这一论文写作模式对于知识创新毫无价值可言,也就谈不上学术体系的积累和发展。笔者到科大以后才大体掌握了研究型的学术论文写作,包括确定题目、文献综述、提出假设、收集数据、检测假设、分析讨论等一系列步骤。  人大的课程平均质量虽然较差,学生却可以选择较多的课程种类。笔者在人大读研期间可以从全校各系开设的几百门选修课中进行选择。在专业之外,我曾经选修过其他学院名师讲授的课程,甚至到北京大学旁听。与人大相比,理工科占主体的科大并不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社会科学部建立之初的主要任务只是给本科生提供辅修课程。该部研究生在某一专门领域可选的课程很少,心理学方向甚至只有两三位老师和一位研究生,你让他们怎么开课?  此外,人大教师上课很少准备教辅材料,也很少使用电教器材,常常从头侃到尾。科大几乎任何一门课程的讲授均配有PPT或幻灯片的投影演示,有时还会借助视频材料。教辅材料缺乏的部分原因在于人大没有助教制度,教师也不情愿把精力花在教学方面。  课程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八、制度  大学制度千条百条,与学生有关的主要有两项,录取制度和学费制度。  国内大学的录取制度,本科生高考过线,研究生考研过线,基本上就有学上了,面试只会淘汰极少一部分人。人大依此成例。至于如何考取,有一大堆教辅参考书在那儿摆着,也不需笔者罗索。科大基本上依照英美高校的模式录取,语言关要考托福、雅思或GRE,学术关要提供成绩、简历和推荐信,有时还包括一篇论文样本(writing sample)。一个由教授组成的录取委员会会根据这些材料择优录取。如果我们相信考试成绩不见得能代表学术能力,科大的录取方式似乎更加科学一些。但在国内目前的宏观制度背景下,考试比评审更能够体现效率和公平。所以笔者并不主张内地高校自主招生。  学费制度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之一,总体来说趋向自费为主、辅以奖学金的模式。人大的自费硕士项目两年约需三万元学费,科大硕士项目一年约需六万港元。笔者当年在人大读研时尚且享有公费资助,每年只交不到一千元的住宿费,学费全免,此外每月还有250元补助。如果将所有明补和暗补均按货币折算,大约相当于每年两万元左右的奖学金。  笔者在科大申请到的全额奖学金需用于支付一切学杂费和生活开销,全年约有12万港元,暑假若担任助理研究人员,还可获得一万多元的工资。当然香港的物价水平大大高于北京,比如食品价格和房租约是北京的两三倍。若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笔者在科大获得的奖学金也有四五万人民币,仍是人大的两倍多。高额奖学金为笔者提供了充分的经济保障,甚至略有结余。相反,我在人大时常常入不敷出,不得不靠给书商打工挣点外块。况且,东一块西一块的暗补在经济效率上还不如完全货币化的明补。  制度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六分。  九、生源  评价生源和评价师资一样,都是得罪人的事儿。我和两校同学多是泛泛之交,可交情还不算坏,这里胡说几句就请大家海涵了。本节的评价只针对群体,不针对个人。  谈起人才水准,国内大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教授。”这一人才层次在人大尤为明显。人大在各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只在北大清华之下,有时还超出两校,故可保证本科阶段的优质生源。人大研究生一部分是本校升上来的学生,一部分是国内其他大学考取的学生。依笔者的印象,大多数研究生学习都很勤奋,但无论在学术还是在社会活动方面,都不如本科生活跃。至于三流教授的说法,笔者曾听一位人大中年教师谈起,他说他们那一代人里,做官的做官,下海的下海,出国的出国,剩下的才到高校里教书。但愿前辈的故事不要在我们这一代人里重演。  科大的人才层次正好相反:三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一流的教授。科大本科生绝大多数都是香港本地学生,近年来内地学生的比例逐渐增大,但也就百十来人。笔者在这里并没有贬低香港学生的意思,只是觉得比起13亿人的中国内地,700万人的香港实在太小了。一座城市里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怎么可能和一个大国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竞争?这就好比北京大学里的外地同学和北京同学在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笔者接触到香港本科生大都是一些千人一面的小表哥小表妹,搞个活动都穿一色的西服套装,很少有人具有特别的才具和抱负。  虽然同属二流,科大研究生院的生源还是好过人大研究生院。科大研究生大多来自国内一流大学,有些和笔者一样,是在国内读完研究生才过来。据笔者的观察,这批在香港读书的大陆研究生多半是一些学术上还说得过去,但看不出未来有多大潜力的人。当然也有个别很出色的,某些系的生源质量甚至可以和欧美一流大学相媲美。在可能是理工科学生较多的原因,科大研究生在学术和社会活动上的活跃程度还不如人大研究生。至于科大的大陆籍教授,很多其实就是当年出国的那批八十年代的大学生。  生源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文化景观和思想生态。人大的学术讲座绝大部分是学生自己办的,校方只负责审批。科大的大部分公共性讲座由校方出面承办。如果校园里年轻人对思想学术的热情尚不及中老年人,其余可想而知。  生源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十六分。  十、服务  校园服务包括伙食、住宿、教辅、安全等一系列后勤供应和保障。  人大的伙食在笔者念书期间是出了名的差,还算温顺的人大学生为此就发动过好几次罢餐活动,不知道是否够得上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标准。笔者读研最后一年,经济上稍微宽裕,每天都有一顿是在校外吃的。科大的伙食谈不上丰富,以南方口味为主。虽然久吃也会腻,总得来说还是比人大的伙食营养可口。人大学生在高峰时间买饭需排长龙,科大则很少出现长龙。  人大要求学生在午夜之前回校,否则紧锁楼门。这一政策完全是为了方便管理人员,而不是学生的夜间活动。如果是为安全计,夜间就应该安排人手值晚班,而不是一锁楼门了事。科大这点做得比较好,宿舍楼门任由学生24小时自由出入,同时有防盗摄相头监控。科大本科宿舍楼的楼门还配有密码。  一些教学辅助人员服务态度之差,服务质量之劣也是人大学生经常抱怨的。按理说学校教辅人员应当服务学生,而实情则往往是学生需要讨好教辅人员。以笔者在科大两年所见,那里的教辅人员服务高效热诚,堪称模范。此外,人大学生的财物安全也很成问题。但这更多和北京市的治安状况有关,倒不见得是人大保安办事不力。笔者在科大时从没有听说过学生的财物被窃。科大保安多用老年人,足见其治安状况之佳。  服务一项,以科大十分计,人大可得五分。  以上大学比拼十项全能赛,科大胜出八项,人大仅在城市和生源上绝对胜出。在科大领先的八项中,人大有三项非常落后(宿舍、课程、服务),有四项比较落后(文献、制度、校园、师资),一项稍微落后(设施)。以科大总分一百分计算,人大可得八十一分。因为城市和生源两项在软硬件方面的重要性靠后,如果加权计算,人大的分数还会更低,当在七十分左右。对一个渴望学有所成的少年人,孰优孰劣,自不待言。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虽然对人大现状不满,但没有责怪人大领导和师长的意思。中国高等教育就是目前这种状况,无论我们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革和整改。人大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高校普遍存在,人大相对来说还算是表现不错的。笔者离开人大三年来,学校已经出现了明显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到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前列。  人大虽然在大部分项目上落后于科大,基本属于学校内部政策可以调整的范围,厉精图治,定有改观。科大固然招收了一批内地优秀学生,但长期内仍会以香港学生为主体,生源质量改进的幅度不会太大,香港重商轻学的价值导向更非科大所能改变。三五十年之后,人大科大谁更领先,现在还很难预料。笔者撰写此文只是为了给国内的师长和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外部的参照系,帮助大家了解我们在大学建设上还存在哪些差距和不足。  和很多中国名校一样,人大和科大都怀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也都有着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障碍。唯有我国教育界同仁锐意改革,奋进突破,中国才能实现复兴学术文化的梦想。笔者在此愿与天下学子共勉之。  2007.2.14.于弗吉尼亚Fairfax郡(XYS20070226)◇◇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