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化改革的路径:从经济到社会,再到政治 - 邱海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8:44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叫做“体制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虽然邓公曾经提出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概念,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取代。换句话说,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政治体制改革。

在关于体制改革的先后顺序或路径方面,人们往往会以俄罗斯的激进模式与中国的渐进模式相对比,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最终会导致政治体制或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而且这一变化的最终结果,也必然是形成西方那样的“民主政治体制”。

这样一种观点究竟是否会被证实,或者究竟是否合理本身,都还需要实践的发展来证明。甚至可以明确地指出,一些人持有这种观点,并不是因为这是“历史的规律”,而更多地是这些人的一种主观愿望。

我们必须看到,经过31年,中国社会的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产生了劳动与资本和权力之间的新的社会矛盾。(详细论证请参见本人的另一篇博文: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深化改革)如何解决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或者说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是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解决这个矛盾的思路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设想与方案。常见的思路是:中国必须立即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要实行政治上的民主,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垄断,才能实现民权,才能实现公平与正义。这种想法是许多人的观点,并且看起来是天经地义,无可置疑。

然而,不能不说,即使这种想法背后的愿望是好的,但是,也实属空中楼阁、水中月亮。因为这种想法仍然是一种“激进的”想法,“一步到位”的想法。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没有进一步问一个问题:谁是这种思路的实施者和推动者?党和政府吗?民众吗?企业家们吗?知识分子吗?

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改革的动力,一定是来源于社会的最基层,而不是来源于党或政府本身。虽然从现象上观察,人们可能会说,党和政府是改革的推动者、国企老总是改革的推动者、民企老板们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们等等是改革的推动者,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党和政府、国企老总、民企老板人们需要改革?答案自然是:过去的体制无法调动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改革的根本动力其实是来源于农民和城市工人。这应该是一切真正的历史变革的真理。什么叫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如果人民群众的状态没有改革,那就很可能只是一种改良或宫廷政变罢了。

因此,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迁中的根本地位,而不能被历史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以致于认为,是政府决定了一切,是党决定了一切,是精英们决定了历史。古人说得好:时势造英雄。而一切时势的基础是什么?正是芸芸众生尔。

党和政府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而明智的口号:“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是目的,依靠人民是手段。过去,靠了这个法宝,中国打败了日本,党战胜了蒋家王朝。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根本上来说也仍然是靠了这个法宝取得了进步和相对的成功。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以及进一步改革,必须继续依靠这一法宝。

人民是什么?群众又是什么?如何依靠群众与人民?这里面就有大学问了。过去党的一切成功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民和群众,才能够成为依靠的主体与对象。否则,如果群众如“麻袋中的土豆”或“一盘散沙”,那么,这些人民与群众也就毫无力量可言,也就成不了依靠的对象。

如果我们确认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这样的正确的命题,那么,在今天,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认另一个更为现实和重要的命题,即“只有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历史”。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31年来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普通民众的高度无组织性,可以说这是长期以来中国所有制变迁的一个副产品。而这一现象的存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什么叫社会的现代化?那就是在经济现代化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的高度组织性与有序性,只有在这种现代化的社会中,每个人的权力与权利都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障,而这一点,恰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涵义。相反,一个存在着明显的“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分裂甚至对抗的社会,是够不上资格称其为“现代化社会”的,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一定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公平、不公正与不道德,也无法真正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无理性的矛盾。

只有通过社会改革,才能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与道德,也只有在公民意识与道德的基础上,才能生长出一个“现代的中国与社会”。没有社会改革,无论中国在经济上看起来是如何的强大,也无论中国在政治上有怎样民主的形式,中国社会本身将仍然是“前现代”社会。没有社会改革的推进甚至是前行,单纯的从经济到政治的改革思路、单一的政治改革思路,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很有可能只是动荡与倒退。没有“民强”,不可能有永久的“国富”,这应该是历史的真理。

因此,中国的改革不仅不能仅限于经济改革,而且也不能在经济改革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政治改革,而是首先必须着力于“社会改革”。而社会改革的重点,正在于民众的整合与组织。只有整合与组织起来的民众,才能具备保障自身权益的权力与力量,也只有整合与组织起来的民众,才能真正实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实现民众的组织与整合上,既不能让民众自发地进行无序的组织,也不能由党和政府代替民众的自觉组织。只有通过“上下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民众的有序整合。民众的组织性的不断提高,是解决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这个根本的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正确认识中国进一步改革的路径与顺序,是保证中国社会朝着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目标迈进的极为重要的前提。就目前而言,还很少有人认识到社会整合与组织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大部分人的思路仍然停留于从经济直接到政治的传统认识上,不仅学界如此,党和政府也是如此。不能不说,这对于中国社会的进一步稳定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例如,改革到现在,我们的政府也未能正确认识到究竟如何处理与民众的关系,民众更多地是被看成同情与救助的对象,甚至被简单地看作“治理的对象”。这在民众无组织性的前提下当然也是必然的现象。平民百姓之所以不被尊重,也恰好是因为缺乏“有序的组织性”。而民众的组织之所以被看作是危险的现象,也恰好是因为党和政府削弱了对于群众的主动的组织。

因此,加强与提高公民的组织性,这不仅应该成党和政府的自觉的意识与行动,也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在这一点上,不能把政府的意志与公民的意志看作是对立的。追求社会的现代化以及中国的长治久安,这应该是党和政府与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真正重新“发动群众与组织群众”,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全新历史课题。

总之,探索中国社会改革与社会现代化问题,应该成为当前中国理论界及党和政府的重大任务。

另请参考:

1.经济学的根本困惑  http://qiuhaipi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1171765201001765619325/edit/?mode=prev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深化改革 http://qiuhaipi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117176520100255541499/edit/?mode=prev

3.个体理性导致集体无理性的表现 http://qiuhaipi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1171765201002024257436/edit/?mode=prev

4.个体无组织性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http://qiuhaiping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21171765201002064344657/edit/?mode=prev

论深化改革的路径:从经济到社会,再到政治 - 邱海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深化改革 - 邱海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深化改革 - 邱海平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从乞丐到元首 - 香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从YUV到IplImage - lijiehunan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从大学到公务员都能用到的网站 - 乘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对经济过热动政治手术,从上海到内蒙的路径暗示(1) 2009年小结:从《潜伏》的理想到《蜗居》的二奶 - 杨恒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从江西到台湾:托派蒋经国的小苏联梦 - 王丰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女人从结婚到离婚的8双眼睛 - 三色堇葶苈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马云:从娱乐营销到娱乐投资 - 陈永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太有用了,电脑从入门到精通! (视频教程) - 云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商业观察]李嘉诚:如何从凡人到超人 - 商振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电脑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 博啦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太有用了,电脑从入门到精通! (视频教程) - 云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电脑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 夕阳寻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百度搜藏使用指南:从入门到精通 - 山间溪流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太有用了,电脑从入门到精通! (视频教程) - 云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注册表从入门到精通 - 成靖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电脑从入门到精通(视频教程) - 渴望美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投资攻略:从买入持有到恒定混合 - 庆泓理财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教你怎么从菜鸟级别到电脑高手 - 闲人SGM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电脑从入门到精通 视频教程 - 乘成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国培学习三:从算术到代数 - htzhf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