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本是同根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3:54:55
       犹太教的传播,因为摩西律法中细致而严格的规定,受到阻碍,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男子割包皮。对一个成年男子来说,在两千年前没有麻醉的医疗条件之下,割包皮是让人畏难的一件事。可是不痛这一遭,就无法成为犹太教堂中的正式成员。于是“海外”的犹太教堂之中,就出现了那些信仰上帝,却无法正式入教的非犹太人,被称为“上帝敬仰者”。而同样是出自犹太教的基督教,正是在对摩西律法的态度上,大为放松,放弃了割包皮、忌食猪肉等等规定。加入基督教的洗礼,要比加入犹太教的割包皮容易多了。这样的修正,为福音的广泛传播创造了一个必要条件
  
  耶稣遇难之前,对他的教会如何发展,并没有具体的指示。他的布道生涯时间很短,而且完全局限在巴勒斯坦境内。他所要宽恕、拯救的对象,包括犹太人及同样信仰上帝的Samaritan人,并不包括外邦人或是不信上帝的非犹太人。他遇难后,使徒们传播福音的时候,却意识到那些不能正式进入犹太教的“上帝敬仰者”,是基督教会发展的最好对象。 在外邦人之中传教,放宽摩西律法的限制,是一项极为有远见的方针。
  
  基督教会这一方针的制定与实施,通常是归功于一位名为保罗的使徒,在教会之中又称为圣保罗。保罗是一位长大于巴勒斯坦之外的犹太侨民,并没有亲耳听过耶稣传教,也不属于耶稣最早的十二门徒之列。他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与那些来自加利利Galilee乡间的耶稣门徒们相比,保罗是见过世面的人,对罗马社会、希腊思想都有相当的了解。宗教上,他原本是一位Pharisee派的忠实犹太教徒,曾经几度去耶路撒冷朝圣,而且还极积参予过由犹太教发起的对基督徒的迫害。与后来的那位发起欧洲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相似,保罗内心之中总是有一种负罪感让他无法平静。而在参与镇压基督徒的过程之中,这种罪恶感变得更为沉重。在一次见到耶稣的幻觉之后,他经过祈祷思索,意识到耶稣可以战胜罪恶,转而接受洗礼,加入基督教派
  
  之后,保罗成为年轻的基督教会中最有思想,最有能力也是最为热忱的福音传播者。因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早期教会那些关于耶稣的故事传说,在他这里才真正开始发展成为教义。可以说他才是基督教在思想上的奠基人,也是仅次于耶稣的教会第二创始人。有的教会反对者,甚至声称基督教其实是打着耶稣旗号的“保罗教”。很多人对他景仰,也很多人对他反感。马丁路德称他为教会的基石那位声称上帝已经死去了的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保罗是历史上“最有野心的人之一,他的迷信程度只有他的狡滑才可以匹配。”
  
  他所解决的教义问题,是基督徒与摩西律法的关系,也就是说,基督徒还要不要像犹太人那样遵守律法,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在他看来,犹太教几百年的发展,只是为了耶稣的出现而做的历史准备律法是一部很好的道德法,但却不足以让人们真正理解上帝,因为其中缺乏让人们理解上帝的动力。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律法中只有组织纪律,没有精神感召。只有耶稣一个人,真正体现了律法的本质,真正理解了上帝,真正以他的痛苦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感召。而这以后的人们,只有通过信仰耶稣才能理解上帝,耶稣已经取代了律法。他作为上帝之子,卑谦的降临人世,为人类的救赎而痛苦地死去,也因此将人类从律法的要求之中解脱了出来。
  
  这样从律法的本质,推理到对上帝的理解,再从耶稣的死,推理到律法的解脱,很有几分希腊思想中形而上学的演绎风格,与前面提到的马棚降生、最后晚餐、死后复生的故事相比,在思想上达到了另一个层次。其实际效果,更是影响深远。没有了律法的限制,基督教才可以在非犹太人之中推广犹太人第一次把耶和华认定为全人类的上帝,是在巴比伦流放时期,接触到巴比伦社会后所产生的思考那时候,他们把自己放在上帝所偏爱的选民的特殊位置。而其后所发展起来的摩西律法,设置了诸如割包皮、不吃猪肉等等重重阻碍,以保证他们的特殊身分,不被其他民族所同化
没有了律法的限制,非犹太人也可以崇拜耶和华,因此上帝才真正变成了不分种族,大家都可以崇拜的上帝。那个由摩西在出埃及时发明的以色列部落的保护神,在保罗的推理之中,才真正在教义上被推广成为全人类的神。
  
  基督教在创立之初,原本是犹太教之中的一个异端小教派。开初的基督徒们,都是遵守律法的犹太人。到了保罗教义的确立,基督教才开始与犹太教分道扬镳。没有了律法的限制,基督教在非犹太人之中的传播,要远比犹太教成功,这其中当然还有其他历史与社会因素,但已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然而基督教在犹太人之中的传播,却极为有限。前边讲到过,新约中的耶稣故事,常常是只有神学的解释,没有历史的解释。这里我们碰到一个让基督教的神学家们感到不好理解的疑问,为什么最早崇拜上帝耶和华的犹太人之中,愿意转而相信基督教福音的人这么少?这个问题,在历史学家来说,不成其为疑问。对于习惯了律法所规定下来的高道德标准生活方式的犹太人来说,信一个新的救世主而放弃律法,等于是一种放纵,甚至堕落。用我们当今生活中的例子,对一个已经入党的人说,你不用再用那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就可以来参加少先队的组织生活了,这恐怕算不得一项有多少吸引力的提升。
  
  其实,保罗这种放弃律法限制的主张,不要说在一般的犹太人之中,连基督的门徒之中,也有过反对的声音。新约之中明确记载的,在耶路撒冷担任主教的耶稣的弟弟James就曾经反对过,十二门徒之中的大徒弟Peter也曾经反对过。然而,
早期的教会并没有一个可以发号施令的中央,各地教会之间只有松散的联系。各地教会势力的大小看的是信众的多寡。那些坚持遵守律法的教会,在发展上比不过跟随保罗放弃律法、在希腊人罗马人之中传教的教会。因而到最后,对教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不是那几位与耶稣一起吃过最后晚餐的门徒,而是这位后来入教,从来就没有听过耶稣传道的保罗。既信耶稣,也坚持遵守律法的犹太人,曾经在耶路撒冷形成过一个教派。但是只有约四十年的时间,到第二圣殿被毁之后,就烟消云散,从此再也不见踪影。
  
  更为可叹的是,这个在非犹太人中寻找发展的新教会,与犹太教形成了难以弥补的嫌隙耶稣遇难之后,他的故事最初只是由门徒们在各地口头传播,他们之中的多半甚至连字都不认识。过了三十多年之后,《圣经》新约开始写作的时候,教会已经在非犹太人之中有了一点基础,因为他们主动传播福音,而且没有了律法的限制,在传教上要比犹太教成功。也因此,基督教威胁了为罗马当局所鼓励的对皇帝的个人崇拜,开始遭受罗马当局的压制与迫害。与此同时,基督教与犹太教已经是互带敌意,而基督教在犹太人之中的传教工作没有什么进展。写新约福音书的作者们,其主导的想法是如何让基督教得到罗马人认可。而与他们争吵不休的犹太人,则成为他们的批评对象。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在福音书里,对耶稣被捕后受审情形的描写之中。那位不大称职,残忍无情的罗马总督Pontius Pilate,在福音书的描述中却是富用同情心的仁慈者,他其实很想救耶稣一命。虽然这样的描写与其他史料中Pilate凶暴残忍的形像并不相符。但是让这位判了耶稣死罪的罗马官员,为耶稣的死负上责任,无形之中会得罪罗马当局,为在非犹太人之中传教带来困难。因而福音书中笔锋一转,声称是旁听审判的犹太祭司与民众,高喊着要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迫不得已之下,Pilate“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在场的犹太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马太福音27:24-5
  图十六:2004年发行的由好莱坞大明星Mel Gibson主演并自掏腰包五千多万美金出资拍摄的故事片,《受难记:最后的激情》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之中的剧照。图中站在坐椅前边的光头就是罗马总督,Pontius Pilate。图的左边,是已经被宣判的耶稣。图的右边,身上绑着铁链的是另一位也要上十字架的匪徒,名为Barabbas。当时正好就要赶上犹太人为纪念摩西出埃及所庆祝的逾越节。新约之中,号称耶路撒冷有一个习俗,在逾越节之前总督可以开恩当场将一名死囚犯赦免释放,由在场旁听的民众用喊声来表决。在图中所示的场面,Pilate举手指着耶稣,问在场的民众,是释放耶稣还是释放Barabbas,众人齐声选择Barabbas新约之中的这些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耶稣被犹太人害死”的说法。影片正式发布前几个月,就引起许多抗议与争论。上映之后,自然是热在票房,赚了六亿多美金。
  
  福音书的作者肯定想不到,这几行字将给犹太人在以下两千年之中带来多大的灾难。把这几句话当为历史,那么耶稣受难的血债就牢牢地钉在了犹太人身上,还有他们子孙们的身上。也正是通过这些描述,这个从犹太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在传播的过程之中,与前面所说到的罗马帝国内已经存在的反犹情绪结合在一起,为基督教当权得势后,对犹太人的歧视与迫害提供了宗教上的有力根据
耶稣出生时,是犹太人。死的时候,也是犹太人。他的跟随者们,他所要拯救的对象,都是犹太人。耶稣作为救世主所许诺的应该带来的天国,显然是至今都没有到来。他所带来的,是基督教会。这一结果肯定没有拯救犹太人,以他的名字所创立的各式教会及其教徒们,在其后的历史上,经常把犹太人、犹太教当作敌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个被基督徒当着拯救符号的十字架,对犹太人是一个两千年的诅咒。
  
  在中世纪欧洲,几乎每一次宗教热情的高涨,都伴随着对当地犹太人的迫害。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罗马教皇为了征服远在中东的圣城耶路撒冷而发动的,在动员过程自然要通过布道来动员基督徒们的支持。而热情高涨的基督徒们,还没有出发去中东,就已经在当地无辜的犹太民众身上找到了发泄热情的机会。犹太人住所被攻击,财产被抢走,很多人被迫接受洗礼。从公元1095~1291年,共八次东征,每一次出发之前,都有大量犹太人的死伤。而当十字军攻入耶路撒冷之后,每次都要在巴勒斯坦的犹太村庄里杀人放火、强奸妇女,更是无恶不作
  
  公元1492年,当西班牙的穆斯林统治者被基督徒赶走之后,主政者将在西班牙生活了好几个世纪的20万犹太人,全部驱逐出境,整个过程之中,造成数万犹太人丧生。渡船离开的犹太人,要向西班牙船长购买价格高得离谱的船票。有的船长为了多赚钱,竟然只航行了一半路程,就将犹太难民推入海中,然后又去运载下一趟。到了驱逐的最后几天,因为有谣传说犹太人为了带走财宝,将金银宝石吞入肚内,以至不少犹太人落入匪徒的手中之后,直接就被开膛破肚。
  
  犹太人让基督徒恼怒的,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新约中将他们描写成为耶稣遇难的罪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不肯信基督。这些最早发明耶和华并自认为上帝所偏爱的选民,对基督的福音却一直采取明确的否认态度。说来,这也应该算是基督教的一个痛处,耶稣以他的救世主身份所应该很快就带来的天国,根本就没有实现。也就是说,耶稣的预言根本就没有兑现,他带来的只是一个偏偏对他所想拯救的犹太人没有多少吸引力的教会而已。基督徒对犹太人坚持犹太教信仰的恼怒,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基督们自己对福音的心虚。
  
  十六世纪新教的鼻祖,马丁路德,在提出他的教会改革建议之后,以一个思想革新者的满腔热情,曾经信心满满地以为,这一下犹太人应该可以回心转意,变成基督徒了。只是,现实与他的期望相反,犹太人对他的新教义同样没有多少反应。被转化的反而是这位新教的创始人,变成了犹太人的死敌
临终前的几年,路德写下了好几本充满了宗教狂热与愚瞒的反犹作品,说犹太人不是上帝选民,而是魔鬼的子孙。犹太教堂应该烧掉,祈祷书应该销毁,钱财应该没收,房屋应该砸烂,甚至连杀人都是可以允许的了,因为他写道“不杀掉他们就是我们在犯错。”这些说教,到了四百年之后的二十世纪中,就直接为希特勒及其手下的纳粹党徒们所引用,作为他们迫害犹太人的理论根据的一部分。
  
  英国的宗教改革开始后,也组织了一次对英格兰境内为数不多的犹太人的驱逐。宗教改革前后,中国的印刷技术流入欧洲,《圣经》的流量大增。以前的天主教强调的是神父的布道与教会对教义的解释,新教则强调信徒们自己阅读《圣经》。“出埃及”之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摩西带着以色列部落,逃到海边无路可走,于是上帝说海水分开,立刻在海中就出现一条逃生的道路。其后追兵赶到,海水又重新合上,淹死了那些追捕的埃及人。这一段《圣经》故事竟然被这些英国的新教徒们拿来活学活用,他们把犹太人带到海上,然后说,你们不是可以求上帝把海水分开吗?随即将这些可怜的犹太人推到海里去。
  
  这种由宗教造成的对犹太人的仇视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时期,那些在思想上反对基督教的启蒙人士,竟然也仇恨犹太人。只是他们为的不是因为犹太人不信耶稣,而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基督教的愚昧,都是从犹太教那里继承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督徒都接受这样一种对耶稣受难的“历史解释”。于此之外,还有一个“神学解释”,认为耶稣的死,是为了给人类赎罪,不是给什么特定的人害死的,也就是说因为我们所有人的罪过,害死了耶稣。在欧洲历史上,“神学解释”与“历史解释”同时存在。当社会必较安定,经济状况还好的时候,“神学解释”占主导地位。可是一但出现社会动荡、经济不景、宗教热情高涨的时候,“历史解释”就会被人拿出来,当着迫害犹太人的最好借口。到了二十世纪,随着电影的发明,耶稣遇难的故事搬上银幕已经有超过一百次。在过去十几二十年之中就有好几次,而且每次都引起犹太社团的抗议,生怕福音书的这些情节,在电影上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来之后,让“历史解释”占了上风,又带来仇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