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创造力发展主要培养途径和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5:12

创造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根本动力。进入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我国要在新世纪实现全面振兴,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经济创新和体制创新,而这些在实质上又依赖于创新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如何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正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少年创造力的特点和发展的主要障碍

青少年是一个人成才的最佳时期。青少年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智力是创造力的基础;青少年也是各种非智力因素,包括志向、兴趣、人格、情感等的快速培养时期,而在人的创造力的形成中,非智力因素同样具有基础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少年更是开发创造力的敏感时期,他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还在形成之中,受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较少。那么,与儿童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的创造力具有哪些特点呢?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主要有哪些障碍呢?

1. 青少年创造力的特点

儿童的创造力过于幼稚,离成熟期还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为幻想性较明显,一般是“无意”的;思维跳跃性强,而且往往带有片面性;意志力不强,易受干扰。和儿童相比,青少年的创造力已趋向成熟,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主动”和“有意”;伴随着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各种经验的增加,他们的思维品质不再过分跳跃,以发散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也逐渐成熟;独立意识增强,思维逐渐深刻、批判性和独创性有很大发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成人的创造力过于保守。他们的思维容易形成定势,因为他们的“经验”较为丰富,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了一套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成年人对现存事物总是见怪不怪,一般只是去适应它们,而很少会想着去改变它们。和成人相比,青少年的创造意识更强烈,创造思维更敏捷,创造热情更高涨。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喜欢思考,热情奔放,对事物有更执著的追求;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形,定势思维不明显,有更强的塑造性;他们往往有标新立异、寻根问底的求知欲,充满对新世界、新事物的憧憬。

2.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虽然与儿童和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在创造力发展方面具备不少的优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少年创造力还有一定的缺陷,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障碍。

一方面,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经验不足,他们往往表现得思维不深刻或者不全面,很多问题在实际考虑的时候会忽略某些关键点。想象力丰富虽然有利于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但同时也容易造成过分偏离实际。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之下,学生们依然被应试教育压得喘不过气,“学时长、负担重、考试多、求高分”,“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升学”。在多年的应试教育培养之后,青少年的创造力被压抑了,被扼杀了。最近的一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青少年创造力培养调查报告指出,过于严谨、思维定势、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有上述障碍的青少年比率高达一半以上。

二、主要培养途径和措施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组成的。在开发和发展青少年创造力的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三者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很好地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培养出创新性人才。

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又较社会教育来得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教育可以忽略。事实上,培养青少年创造力要利用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各种社会机构和社会团体应该积极参与到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活动中来,与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更为有益的成长环境。例如,大众传媒应当针对青少年开展有特色的科技文化宣传教育;中小学与社会上的科技馆、天文馆、植物园、大学实验室可以建立合作网络;学校和社区可以共建网络中心。通过这些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同时使学生们的“上课”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利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下面主要讨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可以实行的措施。

1.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角色

相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在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上,学校教育无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 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的主导性过多地被强调和发挥。许多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中,重师道轻学生,重服从轻独立,重教师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师生之间存在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和伦理关系。许多教师还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过多地强调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认为个人的威严不容侵犯,不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存在“异议”。相应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他们思维的火花往往被压抑和扼杀,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

民主、平等、和谐和开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学生的精神处于一种十分放松和信任的状态下,他们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才能够获得解放,才会有创新的可能。

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师生关系,树立新的师生关系观,放下“架子”,不再充当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甚至是一些“标新立异”或者看似无聊的问题,也应该鼓励学生向老师质疑,允许他们指出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不要仅仅以“好”和“坏”来评价学生,对学生中新颖独特的想法要及时肯定,激励他们继续创造和进取,同时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在对学生的错误回答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对其错误进行分析,对其中不成熟或错误的见解要加以引导,不要压抑、讽刺或嘲笑。

2) “创造性教学”与“创造力教学”相结合

“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经常变换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还是一样的,但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方式不同,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例如,在语文课的教学上,在学习了一些新词语之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往往会进行“听写”活动,这固然能促使学生去刻苦学习,但他们往住是被动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应付性,记忆效果虽然见效快,但很快又会忘记。在创造性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些新型的字谜游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地学习,既巩固了学习效果,又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快乐地思考。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创造性教学”中,重心是教师,教师的确为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创新,但这还是不足够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未必就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很多时候,教师费尽心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了各种创造性教学活动,但这些创造性教学活动实际上只给了学生很小的发挥空间。“创造力教学”则不是这样,其关于的重点在于学生。“创造力教学”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他们视为问题解决者和沟通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者。相应地,教师应该从智慧的源泉转为问题设置者、教练甚至是观众或者某种公共机构。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是学生自己构想了应该为改变传统的“听写”活动而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字谜游戏,则他们就有机会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改变传统的‘听写’活动”这一问题上“征求”学生的意见,使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总之,我们应该把“创造性教学”与“创造力教学”相结合,当我们在进行培养创造力的学习活动时,我们自己可以是创新的,但同时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技能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3) 适当开展创造性课外活动

在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活动中,创造性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创造性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课外活动开展得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增强,好奇心也增强。课外活动还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各种学科小组和竞赛,组织田径队、乒乓球队等;结合实际有计划地开展读书会、故事会、智力抢答、书法比赛、交通宣传等;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各种科学模型与产品、制教具、撰写科技小论文等。学校也可定期地举办各类艺术节、科技节等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拓展创造力培养空间,形成崇尚科学发明的校园氛围,鼓励创造,总结成果。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培养和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

2.家庭教育:不可忽略的阵地

要很好地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家庭教育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阵地。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及其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已成为一种共识。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问题,是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问题。如果家庭教育适当,就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反之就会压抑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1)改变旧的知识型教育观,与创造教育同步

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现代的家长有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家庭子女的培养教育。但是此后,我们看到的只是孩子知识性的掌握和单纯技能的提高,家长衡量一个子女的标准也永远停留在一个分数上面,这是非常不健康的,是由于陈旧的教育观和短期功利性的追求造成的。其实,家长们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引导,用一种“水到渠来”的平常心对待孩子。与其发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去学专长,不如多在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领悟和运用上下功夫,培养他们敏锐、细心、灵活的思维品质,自尊、自信、自强的意志品质和对周围世界、周围人群的责任心和爱心。这才是家长的首要教育任务,是创造力教育的最关键的一步。

2)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心理氛围

中国家庭里面的“乖乖仔”是典型的听话、顺从、围着父母的指挥棒转的好孩子。他们没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就算有,也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去表达自己与身俱来的愿望。这种“家长制”家庭关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克星”,严重地阻碍了孩子创造力的发展。青少年阶段的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家长应该重视这种从心里面发出来的声音,不要觉得他们小,什么都不懂,扼杀掉他们被尊重的权利。家长要养成耐心听孩子说话的习惯,愿意与孩子亲切交谈,对他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和问题,要共同去探讨,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新型家庭关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3)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适宜的空间环境和物质条件

青少年相对于儿童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他的创造并非“盲目”和“无意”的,然而却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让孩子的目光的感受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没有经济条件的家长也可利用一次散步,一次外出,来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周围的事物,或者和孩子相约在家里表演故事,唱歌等,这些点点滴滴的创造性活动,就成了孩子创造的物质基础。

创造力并不是个别杰出人物的天赋神授,一切心智健全的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在开发和发挥的程度上有所差别。创造力是生命本身的内在属性,只要我们了解创造所需要的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发展和锻炼,就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创造力的培养应该从儿童就抓起,而青少年是一个人成才的最佳时期,青少年虽然不是一个人一生中创造力的最高峰时期,但已经处在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的前端。要很好地发展青少年的创造力,必须充分认识青少年创造力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有效地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