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 生存的旋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09:04

审美教育 生存的旋律

审美素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能丰富生活,怡悦性情,启发思想。

美,能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品格更加高尚,灵魂更加纯洁,精神更加振奋。

一个真爱美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什么是美?美在哪里?怎样审美?怎样创造美?让我们走进美的宫殿去寻求答案。
在这座宫殿里展现着壮丽的名山大川,澎湃着情感的激流,展示着魅力无穷的艺术杰作,回荡着美妙动人的音乐……

一、美的魅力

美,无处不在。在自然界里,有选拔雄伟的崇山峻岭,有旖旎秀丽的湖光山色。在社会生活时,有英雄的业绩,有壮丽的人生。哪里有人类生活,哪里就有美的踪迹。
美的魅力,在于它是形象的、具体的,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灿烂的阳光,皎洁的月色,婉转的鸟语,馥郁的花香,巍峨的秦岭,奇绝的黄山,奔腾不息的黄河,一泻千里的长江,都让无数人陶醉其中。

美的魅力,在于它的感染力。美的事物能激发人的感情,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和满足。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勃勃向上的情绪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毫。因为它是成千上万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它象征自由和解放,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团结。

美的魅力,在于它是客观的、社会的。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具有社会效益。美的魅力在于能丰富人们的生活,愉悦人们的心情,灵魂更加纯洁,精神更加振奋。

美的魅力,在于它可以“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语)。例如,人们喜爱鲜花的美,欣赏它那绚丽的色彩,婀娜的风姿,欣欣向荣的生机,就是因为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也需要绚丽多彩、生动活泼、充满生机。一支乐曲之所以美,不仅在于宜人的节奏和旋律,还在于它抒发了个人真切的感受、健康的情趣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和理想。

美的魅力,在于它根源深深地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显示力量、创造美。美的魅力还在于它蕴含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包含着“真”、“善”。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之所以经久流传,生命不朽,除了作品本身的高度艺术技巧之外,更得要的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二、美的咏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观一处胜景,听一曲音乐,赏一幅国画,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真美啊!

1、  领略自然美

自然美无处不在,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春花秋实都是自然美。

当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我们就仿佛进入了画境。明媚的阳光,皎洁的月色;盛开的鲜花,成熟的硕果;风雨雷电,云雾霜雪;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有巍峨的山峰,起伏的山峦,恬静的湖泊,浩瀚的江河……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啊!

自然风景之美在于它能从形象的整体上给人以无比丰富的感觉,如空间感(即体积大小)、运动感、各种生命的繁荣和多姿多彩等都是美不胜收、无与伦比的,它们都是自然美的构成因素。空间感能以自然界巨大的空间体积给人一种雄伟壮阔的美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对空间感的最佳描绘。蓝天之上,朵朵白云,风吹云流,时而化作飞奔骏马,时而化作陡峭的山崖,时而化作亭亭玉立的少女,各处生命的繁荣和多姿多彩,是指自然界动植物一派生机,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旺盛,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

伴随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活动,人的感觉能力也得到丰富和提高,自然界已不仅仅只是劳动的对象,而且还成为人们进行审美活动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启示的对象。

我们常常把各种各样的自然景物比喻为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来比喻人的纯洁品质;以生长在悬崖陡壁上的松树来比喻人坚韧顽强的毅力;以牡丹来比喻高贵的气质;以青竹的根连来比喻团结精神……唯有当自然界中一切以形状,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出来的特点与人们向往的优秀品质等特点相似时,自然才是美的。自然美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心灵美的化身。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自然景物的形象来显示和表现人的品质美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生活美。人们在欣赏景物时,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到它与人们的心灵美有相似之处时,就认为它是美的。

如何欣赏自然美?

欣赏自然美,首先要把握自然美的特性。其一,自然美测得于形式美。人们常常因为自然特性的形式美而留下鲜明、生动、突出的印象,而忽视其内容。如蝴蝶,尽管其幼虫绝大多数对农作物有害,但其外形美丽,总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二,自然美具有多面性。同一自然物,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月有阴晴圆缺,或圆如玉盘,或弯如吴钩;月光变幻,或皎洁明亮,或温和朦胧;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欣赏自然美,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来感受它们的不同风貌。春天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股淡淡的幽香。夏天美丽的树木和满目树叶,形成一片片浓郁的树荫。秋天风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一落下去,水里的石头就露出来了。这是山间四季不同的景色。在这时,春景的明媚,夏景的热烈,秋景的高洁,冬景的含蓄,只要细心者就能感受到它的不同美色,这是我们欣赏自然美时首先掌握的“诀窍”。

欣赏自然,要注意情与景的关系。同一自然景物的美对怀着不同感情来欣赏的人就会不同。自然景物的特点,往往被看作人的精神。人们赞美山的雄伟、海的壮阔、松的坚贞、鹤的傲岸,同时也是在赞美人,赞美与新旧中国相吻合的人的精神:雄伟的壮志,壮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傲岸的情操。

我们不能单纯地迷恋自然美之中而忘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忘记用辛勤和智慧装扮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者。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时切记要有健康、乐观的情绪,时时把情感与景物交融在一起,把眼前的景物同心灵联系在一起。这样,才称得上是真正善于欣赏自然美景者,才会在自然界中发现新的美的景物。

欣赏自然美的过程,还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首先,欣赏自然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情趣,使人们得到积极休息,促进身心健康。紧张的学习之余,空气,领略桃白柳绿、鸟语花香的美景,会使我们心旷神怡,感受生活的充实美好。甚至在业余时间游览一些山水花鸟绘画也有同样感受。古人将观看山水画比作“特健药”,这是有道理的,历来书画家大都长寿就是证明。

其次,欣赏自然美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砥砺品行,增强识别美丑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崇高美好的情操。

自然界生机勃勃,万象更新,处处充满着活跃的生命与瑰丽迷人的景致。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奇崛热烈,也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肃穆雄浑;有“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江南春景,也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我们体会过或想象过身临其境时不同感受与启示吗?就拿菊花来说吧,它具有傲霜斗雪的特点,而且即使枯萎,却清香如故,花朵也不散落于地。欣赏菊花时常使人们联想到我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培养了我们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

当我们欣赏、品味那丰富多采的自然美食时,会情不自禁地诱发我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品德,加深对自然奥秘的思索,增强我们坚韧奋发、积极进取的生活斗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开阔胸襟,陶冶性情,砥砺品行,培养崇高的情操。

2、  崇高心灵美

内心世界的美往往比外表的美更有力量,人的言论和行动,透露出内心世界的状态,表现出人的心灵的美与丑。

每个人的容貌都不一样,有的漂亮,有的一般。漂亮的容貌能给人以悦愉的感觉,但它仅仅只是美的一方面。比如一个容貌漂亮的姑娘,如果不懂得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文化教养差,我们就不会觉得她美。我们追求美丽的容貌,更要崇高美丽的心灵。

“交响乐之父”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乐”、“命运交响曲”等作品至今仍然受到人们喜爱。每当提起贝多芬,人们常常想起的是他动人的乐曲和他与命运抗争的坚韧顽强的精神。但是谁也没想到贝多芬竟是一个矮小个子、大脑袋、扁鼻子、脸上还有几粒麻子的人。历史上许多名垂青史的人如岳飞等,我们现在根本就无法知道他们的容貌如何。但是,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勇于牺牲的精神一直以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由此可见,心灵美的作用是容貌根本上不能比的。

心灵美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内在精神美。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理想和文化修养等的全面表现,它影响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和性格等。与外在美相比,心灵美所形成的美感要更强烈、更持久、更深刻,因而可以在人精神上形成一种推动力。

心灵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心灵美虽然不如外在美那么一目了然,但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和衣着打扮却能够反映出他在各方面的修养。也就是说,只有美的心灵才能有美的言谈举止。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从中我们可以窥测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情操。语言又是交际的工具,它可以使我们得到尊重,也可以使我们失去友谊。

在《说岳全传》中有这样一个小情节。牛皋骑在马上向两位老者问路:“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里去的?”而岳飞截然不同,他见到老者,先是下马,然后上前施礼,问道:“不敢动问老丈,方奢可曾见到一个黑大汉,坐一匹黑马,往哪条路上去的?望乞指示!”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得到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反映出岳飞与牛皋两种不同的修养。在素不相识的情况下,“会说话”的人,往往容易博得别人的好感。而“不会说话”的人,则会令人反感和厌恶。

可见,语言不仅能反映人的心灵美,而且在交往中也容易赢得尊重。试想,一个既有健美的体魄,又有真才实学、并且谈吐优雅得体,岂不是锦上添花!

实际上,我们常常听到各种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等,其语言生动、朴实、风趣、简洁、如果我们能正确加以运用,我们的语言就会变得美。我们应该注意在谈话时不要说脏话,不带流氓腔,不吹牛,这样就会显得有教养。

风度与心灵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风度翩翩,青少年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有的人潇洒,有的人稳重,有的人敏捷,有的人文静,有的人诙谐幽默。人们讲究风度,是把它看成美的一种象征。那么,什么是风度呢?什么样的风度给人以美感呢?这也许是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所谓风度,简单地说,就是人的言谈、举止、态度、气质所表现出来的美,这些都是待人接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纵有好的容貌,但不一定有风度。相反,容貌差一点,就不一定没有风度、气质。曹操个子比较矮小,所以,在,在匈奴使者来拜见的时候,他让崔琰冒充自己,曹操则立刀扮成身边的卫士。接见之后,曹操派人探听使者的反应。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其床头提刀人,此及英雄也。”可见,身材、相貌、服装等并不能掩饰一个人的风度。

坚毅的性格也是一种有风度的表现。日本影星高昌健扮演的很多银幕形象,给人一种刚强坚毅的深沉美。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坚定不移的信心,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风度与人的职业和年龄腾。外交家有外交家的风度,教授有学者的风度,指挥若定的将军,人称大将风度,年纪大的人有长者风度。“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不仅棋手要讲风度,连观众也要讲风度。同样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度;开朗的性格、朴素大方的打扮、文明的语言、勤奋好学的精神。

据《中国妇女》报道:北方某市一些中学生毕业之际,拍“明星照:互赠留念,而个别女中学生甚至选择成套的”婚妙照“,此事在当地引起了诸多争议。摄影本来是为了留住美好的生活瞬间,中学时代的物点应该是清新、单纯、能拍出学生气息才叫美。中学和拍婚妙照是可笑的。

3、  欣赏艺术美

如果问我们是否喜欢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相信回答肯定是“喜欢”。这是因为艺术美,人类社会才可能是文明社会,人们的心灵才可能成为性情的家园;相反,如果没有艺术美,人类社会就永远也不会走出野蛮的时代,人的心灵也将永远是一片荒漠。

艺术美是自然美的再现。大自然的美景数不胜数。但是每天日出日落的景色都不尽相同,这是因为,自然美景由于时间、气候和观景人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再会重复出完全一样景致。而人却需要用各种方式去再现它们,以重温当时美好的感受。

我们都有经历,当我们游览某个美丽的景点时,以前游历此地的情景会浮现在我们眼前。由于此时的心情不同于当初,对周围美景的感觉也就不同于当初,而且,在时光的流逝中,记忆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艺术则能使这种记忆得以固定并永久保存下来。

我国古代的山诗就是一个典型的列子。杜甫的《白帝〈与〈白帝城最高楼〉两首诗就是在不同的心赙下从不同的位置对同一景物的观赏,其观赏时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作者抒发的情怀也是不同的。在《白帝》中作白帝城的骤风暴雨来比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比喻安史之乱后国家的满目疮痍,表达了作者面对社会动荡的感伤和叹息。而在《白帝城最高楼》中作者凳高望景,顿感心绪的宽阔,但是国家的动荡又使他痛心和怅惘。与《白帝》相比,作者在这里更多地表现出来的对自己年纪年愈半百而无力去平乱定国的无奈情绪。在阅读这两首诗时,我们不仅可领略到白帝城的景色,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诗句与作者进行了感情交流,体会到作者忧优国忧民的焦灼心情。

艺术高于生活美。

首先,艺术美,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对于每一个欣赏者来说,艺术使他能摆脱时间的限制,获得与作者相同的审美享受的自由。

怀念美好过去是人类的相同心理,如同成年人总是爱怀念自己的童年一样,但是,几千年的历史不能重演。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希腊神话》和《隋唐演义》等艺术作品,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感和社会风貌,并从中受到启示。

其次,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美并不是对生活美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和创造,使生活美更加突出和鲜明。它把生活中分散的美集中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其中就融入了艺术家的感情和想象。如《天鹅湖》中的4只小天鹅的舞蹈的表现的各种姿态,便使我们从天鹅身上看到人的特点。艺术美融入人的感情和智慧,这是自然美无法比拟的。

正因为如此,艺术美能使人们获得一种强烈感染力。我们应该多学审美知识,培养对艺术的兴趣,用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熏陶自己,这也是达到心灵美的重要途径。

怎样欣赏艺术美呢?下面选择几种我们熟悉的艺术形式作些介绍:

(1)文学。文学是以语言文字构成形象来表现生活、表达感情的艺术形式。我们欣赏文学作品,要通过想象使自己进入艺术境界,所以它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等。

小说的特点是通过塑造人物来表达感情,我们读小说,要凭自己的经验去体会作品当中人物的经历、行为、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到感情上的共鸣。如欣赏《钢铁是怎样煤油成的》,我们就要体会当时情形,思索保尔为什么具有坚强的革命意志,这样才会产生心理上的震撼。

诗歌的特点是抒情。无论是哪一类形式的诗歌,它总是最富的激情。朗读诗歌不是“叫喊”,而是要带着浓烈的激情去体会,表达。如读屈原的《离骚》,只有使自己的感情与诗人的爱国深情一起沸腾才能领略到它的美。

(2)音乐。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构成音乐形象来表达人的感情的艺术形式。欣赏音乐的时候,要透过它的节奏、旋律仔细体会所表达的精神内容。如《我爱长江、黄河》营造了一种庄严,崇高的意境,而《绿岛小夜曲》则表达了宁静、舒缓的格调。

欣赏音乐的时候,要想真切感到美的享受,我们必须运用多种感官,并进行联想。否则只能听到“声音”,而不是“音乐”。联想能帮助我们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真实可感的画面,进而将这些画面同自己类似的经历相联系,并思索其中的意义。

(3)绘画。绘画是通过色彩、线条、块面等手段再现现实生活中美。它属于造型艺术,具有独特、逼真的表现力,使欣赏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欣赏绘画同欣赏音乐一样,我们同样需要调动各种感官并运用联想。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画面的本身所表现的美,而且可感受到画面之外所表现的美。有一名画《深山藏古诗》,画面上并没有古寺的形象,只有一条清澈的小溪,碗蜒于重峦叠嶂之中,小溪国,有一个小和尚在挑水。这是多么巧妙的构思!我们仿佛听到深山里传出的古寺的钟声,余音在耳,悠悠不绝……从画里我们同时也可感觉到画家宁静、淡泊的胸怀。

三、美的创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要创造美,就要首先学会发现美,懂得欣赏美。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提高审美感受、审美经验和审美三个层次的能力和水平。

1、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者的感官如果没有敏锐的感受性,就不能把包孕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极其迅速地输入大脑。例如:读律诗而不能感受音乐韵律之美;观看传统戏剧而不能感受“虚拟化”的表演;看电影而不能感受“蒙太奇”;欣赏舞蹈而不能感受各种舞步的优美;听交响乐不能感受主旋律;看绘画而不能感受线形的特性;在秀丽如画的山景特面前不能感受迷人光和色等等,如果只具有这们的审美水平,水平广度和浓度岂不大大受到了影响吗?

为此,首先,要学习基本形式美的知识,主要是视听方面的知识,如线条、色彩、音符、节奏等等。

其次,要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审美知识,提高审美基本技能。审美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审美感受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等就无法发展和提高。反之,审美能力和高低也会影响掌握审美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

我们要通过审美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使之更好地为发燕尾服和提高审美能力服务。

2、丰富审美经验

审美活动中的直觉和联想要取觉领于人个贮存的关于美的信息和经验。要想得到更多更好的美的享受,就必须尽可要能地充实和健全自己的信息宝库。诗人葳克家说得好,“如果你恐迟迟归”的深意。假如我们在直接感觉和联想中无法领会上述诗句产生真切而深刻的美感,这不正说明我们的审美经验不足吗?毫无疑问,审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

我们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逐步成熟的过渡期,爱独立思考,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并喜欢凭自己并不充实的实际表现为:直觉还处于低级向高级过渡阶段,联想的主观随意致观察,情感因素的激化往往抑制了理智因素的充分发挥。“琼瑶热”、“追星族”,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这一特点和趋向。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从思想、生活、情趣、文化诸方面来提高审美经验能力,用刻苦学习尤其是生活实践的积累克服主观意志,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迷离、混沌、复杂的社会现象,使客观和主观,理智和情感,真、善、美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我们不仅要学习感受美、欣赏美。更需要学习创造美、要使审美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关键在于多参加审美、创造选美的实践活动。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参观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看电影,阅读文学书籍,学习艺术课程,进行一些技能技巧训练,尝试写作,甚至日常的服饰设计、家居布置等等,都是提高我们审美创造能力的极好途径。

当我们通过比较艰苦的体育锻炼,练出一副强壮的体魄,在运动场上纵横驰骋的时候,创造的是力与技巧的美;当我们通过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或者精心收集中外邮票,使视野与知识面豁然展开的时候,创造的是智慧的美;当我们以力所能及的力量,救助一个失的孩子得反校园的时候,创造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心灵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