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言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51:18

2—3岁小儿语言的发展

这时期孩子的语言发展特别迅速,说话的积极性特别高,尽管说的话仍然以简单句为主,但是说话的内容丰富了,他们已经掌握了与生活有关的最基本的词汇和语言,会正确地运用代词你、我,如会说“不要你了,我自己睡”,会用语言和人交往,还会说上几句儿歌。3岁左右时大多数的孩子能运用语言来同人进行一般的交往,说出的话不再完全是简单句,出现复合句,大部分的句子都有10个左右的字,词汇量达到了3岁可达l,000左右,会用代词“他”,会说儿歌。

  这时期是孩子学习语言和发展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词汇,词类和最基本的句型,所说的话也基本上符合语法,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语言,有了初步的语言能力,但这种语言的水平还很低,经常是和活动相联系的,边活动边说话。因此,要使他们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成人必须要创造有利的条件,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或活动游玩中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孩子到了2岁以后,大人不能再用简短的语句来教孩子说话,要用完整标准的语句来教孩子正确说话,如见到汽车后,不能再对孩子只说“汽车”两字,要告诉他“这是一辆红色的汽车,那是一辆绿色的小轿车”等。平时通过给孩子讲故事,朗读儿歌,看图说话来丰富孩子的词汇,帮助孩子练习说话。这时期孩子的语言还不能脱离环境和活动,因此,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要注意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广泛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在和人的交往说话中,发展和丰富语言。2岁半以后的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接受能力也强,家长在教时,不能再只限于教孩子说物体的名称,而是要教会孩子物体的作用,对物体外部特点的描述,例如大小、颜色、形状、轻重等,扩展他对物体的理解。利用提问题的形式,鼓励孩子多说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物体的形容。平时利用讲故事,看图书,背儿歌的形式,让孩子学会说完整的句子,让孩子逐渐积累词汇量,学习使用词汇,学会对事物的描述以及表达自己的体验。

  语言发育在幼儿期差别很大,有的孩子在1岁半时就会说许多话,背儿歌,另外一些可能到了2岁多还不太会说,这种情况是常有的。说话早、说话多的孩子不能说明他就比说话迟、说话少的孩子聪明,也不能说说话迟、说话少的孩子语言能力今后就会落后。语言发育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和环境教育的问题。如果这时期的孩子能完全理解父母的语言,能正确使用“我”、“你”,即使说不上几句,或不会背儿歌,也没什么关系,父母不要着急,只要给以丰富的语言刺激,孩子的语言很快能赶上。

2—3岁小儿动作的发展

点击:2177

本文Tag标签:动作发展

  2—3岁小儿动作的发育更加成熟,2岁半左右的孩子基本上掌握了跳、跑、攀登等复杂的动作,会独脚站,还会独脚跳上1—2次,会两脚交替着一步一级地上楼梯,会骑小三轮车,能从大约25厘米高处跳下。3岁左右时能较好地控制身体的平衡,会跳跃,会独脚跳,能双脚交替着一步一级下楼梯,会跳远,攀高爬低,动作相当灵活。手的动作也更加灵巧,2岁半左右会穿脱短袜,会用匙吃饭,会叠起8块方积木,能临摹画直线和水平线。3岁左右手的动作更加精细,会用剪刀剪一下东西,会扣钮扣,使用筷子、折纸、两手配合应用比较协调。到了3岁时,孩子的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基本上发育完善,初步达到了成人的相应的水平。在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只是进一步地成熟和完善。

  这时期孩子尽管具备了一些基本的动作,但还要学习一些复杂的动作和带有技巧性的动作如跳、跑与平衡的能力,这是对他身体发育的一项新的挑战。家长可以和他一起来玩跳的游戏如学小兔一样蹦蹦跳,鼓励他从稍高的地方往下跳,教他着地时膝盖应该如何弯曲,和他一起踢球玩,锻炼他大运动的技巧。这时期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要让孩子玩一些需要手指配合灵巧的、比较复杂的玩具,如拧起、旋紧玩具螺丝、描图、橡皮泥等。 

2—3岁小儿感知觉的发展

点击:1536

本文Tag标签:知觉发展

  这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依然很迅速。视觉方面,能分清各种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不仅能判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还能判断椭园、长方形、菱形、多角形等复杂的几何图形。听力方面表现在词音的辨别上更加准确,这为语言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幼儿心理的发展,知觉进一步有所发展,具有概括性和随意性,他们可以利用词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出,如用“小狗”一词把“小狗”从其他玩具中找出来,用“眼睛”、“耳朵”等词把小狗的眼、耳等认出来。随着幼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特别是随意行走的发展,各种复杂知觉也就初步发展起来了,这时期的幼儿已出现了最初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两个东西分别放在不同的距离,他能知道哪个近哪个远。如果把他常用的一些东西和玩具改变了存放的地方,开始他仍会到原来的地方去寻找,这说明他对一些物体的空间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时间知觉方面知道“现在”和“等一会儿”,知道了“马上”和”很久”的区别。但这时候的空间和时间知觉还是很不准确,表现在乱用“今天”、“明天”、“后天”等时间概念上,明明是很久以前的事也会说成“昨天”和“刚才”,有时还会伸手要楼上窗口的妈妈抱。

  还能在大人言语的指导下去感知事物,使感知表现出随意性的萌芽,这可看作是“观察”的萌芽。他们能粗略地感知物体时大小、形状、光滑粗糙、软硬和弹性等特性。在大人的引导下能够短暂地观看图片,进行初步的观察。这时期的孩子,家长要多让他们走出家门,在外界广阔的天地里除了让孩子学习运动、语言,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之外,也让他有充分的时间观察外界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以及环境的变动,以锻炼他视听和观察的能力。 

应对宝宝奇怪的穿衣意识

点击:1326

本文Tag标签:穿衣意识

  两三岁的小孩子已经懂得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穿了。可如果当他和你的意见相左时,你又该怎么办呢?

  每天晚上,妈妈都会为3岁的佳宁挑选好第二天上幼儿园要穿的衣服,以免早晨临时再找。可仍然有许多个早晨,妈妈和佳宁在穿衣服的问题上弄得又忙乱又紧张。“很多时候,佳宁会看了看我给他选的衣服,然后就把它们扔到一边去。他告诉我:‘我今天不穿这个,
 
我不想、我不愿意穿这套衣服!”妈妈不无困惑地琢磨,“他有什么想不想、愿不愿意的啊?他不过是个小孩儿!”

  不错,令人感到惊奇的就是,许多两三岁的小孩子已经都有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服装意识。再加上他们天生的小孩子的倔强脾气,这种在穿什么衣服方面的分歧就会常常导致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很重要的原因之一:独立性的增强

  两三岁的孩子强烈地愿望规划自己什么穿衣服,不仅仅是因为他想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造型和风格,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希望更多地控制自己周围的环境。并且他们发现,在衣着和相关的一些事情上,他们是有能力自己来控制的,是他们鞭长可及的。特别是这时,宝宝们的运动能力的发展也使他们完全可以自己挑选喜欢的衣服,并且给自己穿上了。”一位儿童生活研究专家解释到。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一定要拒绝你为他挑选的衣服而坚持自己来选——尽管,有时候,这两套衣服真是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不一样。独立性的增强是宝宝进步的表现,是他思维、个性意识、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发育的综合效果。

  同时,小宝贝的这种服饰意识也反映出,他已经比从前更多地和周围的人融合在了一起。在群体中,他有机会发现其他小朋友都穿些什么衣服,比如在公园、在幼儿园、在玩耍的时候,其他小伙伴儿的服饰都能给他以视觉的刺激和记忆。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的小宝贝突然要求穿一件和他最要好的小伙伴儿一样的一件衣服,你千万不要过于惊讶或奇怪哦。

  应对宝宝一些奇怪的穿衣意识

  是的,尽管你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孩子想要自己来挑选衣服,也多少可以理解了他们,可有些时候你也会发现,孩子在穿衣服的方面真的有一些特别奇怪的想法和做法,有的甚至让你没法接受。下面这些状况你也许不会陌生。

  * 有创意的小丑宝宝

  星期日的早晨,晨晨穿好了自己挑的衣服吵着要下楼玩儿,可是,妈妈看着他真是无可奈何,不知道该不该让他下楼:晨晨穿了一件桔红色的衬衫,又挑了一条绿色的短裤,他还一定要在腰上系一条紫色的腰带。“他看上去简直就是一个小丑!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为什么不让孩子出去呢?”芝加哥一位研究儿童行为健康的儿科医生Mark Rosenberg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不会考虑穿衣服的整体效果,不会讲究什么颜色、款式等的搭配,他们只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件衣服或者某条裤子,如此而已。”而且,这时候的宝贝又都是天生的以自我意识为准、不受外界干扰的“小独裁”,他才不会担心或介意别人是如何评价他这种拼凑的奇怪搭配的呢!其实,宝宝的可爱就是他的漂亮,小孩子又哪里需要讲求这么许多的“美学原理”呢!何况仁者见仁,创新无罪,大人们接受不了的搭配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搭配,也许多少年后的流行色就是你的宝宝创新出来的也未可知。只要不伤大雅,任由宝宝也无妨。不过,如果作为父母你实在是无法忍受宝宝的“创意”,那么,你最好在给他买衣服的时候就提前考虑到这一点。

  * 臭美的小绅士

  3岁的乐乐只要一有机会出门就一定会把自己打扮一番。妈妈真是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我告诉他我们只是出去买菜,可他也要坚持穿件干净的白衬衫!”

  很多孩子其实只是把穿衣服当作是一件很有趣、很好玩儿,同时还可以自己进行“创作”的事情。而且,对于两三岁的孩子而言,他们的活动范围实际上是很小的。因此,只要是出家门,不管去哪儿,在他们看来都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是要出门做“大”事情。所以,哪怕只是出去一小会儿,哪怕只是去买个菜,宝宝们也会为之“精心”打扮的。

  既然如此,父母们就让步吧!只要你需要替他多洗几件衣服了。如果你担心他在这些比较随便的场合会把好衣服穿脏穿坏,那建议你最好提前把他的那些好衣服都收到他看不见、够不到的地方。

  * 没有季节概念的“小冲动”

  大冬天的,小雅翻出了她那条蓝色的太阳裙,她最喜欢这条裙子了,于是她开始脱毛衣。妈妈好说歹说、左劝右劝,小雅才同意等到一个出太阳的日子再穿这条裙子。妈妈可发愁了:毕竟现在是冬天啊!

  这时候的小宝贝还不能领会为什么季节要决定他们穿什么衣服,他们知道的就是“我想”“我喜欢”。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打开门,带着宝宝到外面去,然他感受一下有多热、多冷,然后让他自己做判断,是不是还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但一定要记住,不要使用强制力或者是和孩子发生冲突。妈妈们也可以把其他季节的衣服收起来,让孩子拿不到,就稍可避免这些状况。

  * 卡通人物的崇拜者

  豆豆可喜欢蜘蛛侠了!他要穿有蜘蛛侠的圆领衫,把蜘蛛侠的贴纸贴在裤子上、睡衣上、袜子上,甚至是运动鞋上。他还老学着蜘蛛侠的样子,又蹦又跳,老说要做大英雄。

  两三岁的小孩子特别喜欢在自己的衣服上能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形象,超人啦、大力水手啦、天线宝宝啦、蜡笔小新啦、机器猫啦等等。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试想谁不愿意有个超人伙伴或者是最喜欢的卡通伙伴每时每刻都跟着自己,和自己一起去面对在幼儿园、在游乐场或是在客人家的各种挑战呢!不论是超人还是机器猫,它们都是勇敢、智慧、善良的象征,宝宝们喜欢这些人物,希望它们在衣服上陪伴着自己,家长们是应该鼓励的。父母们可以给他们买有这些图像的衣服,也可以和他们一起把这些图像缝或印在衣服上。在适当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利用这些卡通人物对他们的影响,给宝宝以鼓励和教诲。

  在宝宝穿衣服的问题上,这里有几点建议和提示

  * 如果你想让孩子尽量能听从你的意见,同时又不至于打击他独立决断的积极性的话,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拿两件你自己认为合适的衣服,让他来挑选——在你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宝宝自己选择了明天的衣服。

  * 平时可以和宝宝玩儿一些穿衣打扮的游戏,教他如何穿衣服会更舒适、会让大家都认为是比较好看的。

  * 给孩子安排服饰的时候,多尝试一些花色和搭配,并且告诉他“你穿这身衣服也特别好看!"教给他认识和热爱各种颜色,培养一种健康的审美意识。

  * 尽管在一些不伤及原则的情况之下,你完全可以依从着宝宝的选择,但是务必注意,如果你把握不好分寸,会养成孩子任性的坏脾气。 

你也快乐培养“跟屁虫”吧

点击:1434

本文Tag标签:成长里程

  妈妈走到东,孩子就走到东;妈妈走到西,孩子就走到西;妈妈出门,孩子死缠烂打地要跟着去。对于“跟屁虫”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呢?

  孩子是家庭生活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可是这个“小不点”较起劲来,真让爸爸妈妈吃不消。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这些尴尬的场面?

  [BOX]聪明小剧场

  不得不带的“小尾巴”

  Part1.菜场“跟屁虫”

  丁丁和妈妈一起在家里开心地玩玩具,妈妈轻声对他说:“妈妈出去买菜,一会儿就回来,你跟爸爸玩一会儿好吗?”丁丁小嘴一嘟,不让妈妈走,妈妈好言相劝,丁丁仍然不依不饶,一定要跟着妈妈一起去,妈妈正准备转身离开,丁丁就眼泪鼻涕一起来,妈妈心软了,只得带上这个麻烦的“小尾巴”去菜场了。

  Part2.妈妈的小门神

  星期天一早,玲玲看到妈妈在穿衣服准备出门,就着急起来:“妈妈,你要去哪里?我也要去!”她抱着妈妈的腿,任凭妈妈怎么说,她就是不放手。妈妈拿她没有办法,只得带上“跟屁虫”。

  在“好说歹说”仍不见效的情况下,爸爸妈妈通常会无奈地带上这个“跟屁虫”。但是接下来让人头疼的问题是:如何照顾他呢?如何让这个“小不点”在大人的活动中感到有趣,而不无聊呢?下面我们根据专家的意见,通过设计不同的场景来一一叙述,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和启发。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冯夏婷副教授认为:父母带孩子出去,其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他要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去那里要做(的删除)什么样的事情。

  携子做客3步曲(中标)

  如果你在无奈之下带孩子去做客,可以采取以下的三步曲。

  第一步:事先电话通知对方

  在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之前,最好事先打电话通知那家主人:你要带孩子去他家,让他们有所准备,如果他们家有小孩,那就有个伴,可以一起玩。如果没有,一方面可以请他们准备一些小孩子玩的东西,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带上一两本小朋友喜欢的图画书或画笔什么的。

  第二步:交代孩子,让他有心理准备

  在去别人家之前,还必须给孩子介绍一下他要去的地方:比如主人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告诉他去别人家里要懂礼貌,不可以太吵闹,这样他心理就会有个准备。

  第三步:尽量照顾孩子

  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一旁玩玩具、看书、画画或和别的小朋友、大人玩。同时,你还可以给他一个任务,比如,孩子喜欢看图画书,对他说:“妈妈和阿姨有话要说,你在这里自己看书,看完再讲给妈妈和阿姨听,好不好?妈妈就坐在你旁边,有事就叫妈妈,好吗?”

  需要注意的是,要尽量让孩子坐在你的附近玩,这样可以看到并照顾得到孩子,孩子万一有什么需要,他可以随时和你说,这样他会感觉比较安全,而不会因为认生而感觉寂寞。

  超市、菜场分龄玩(中标)

  超市和菜场对于孩子来说,就好像一个知识大宝库。当带上的孩子去超市或菜场,可以适时地利用环境来开展一次认知和游戏之旅,让他乐在其中。

  在去超市或菜场之前,可以先跟孩子说这次要买什么东西,让他帮你一起去寻找并挑选,同时告诉他不可以在里面跑和玩,也不要因为东张西望而走丢了。根据孩子的年龄,你还可以利用超市或菜场,给孩子做一些相应的认知游戏。

  2~3岁的孩子(小标)

  认识物品 由于年龄比较小,可以让孩子坐在购物车里,和他一边挑选商品,一边教他认识各种各样的商品或物品。如果孩子对某种物品感兴趣,你可以给他详细(的)地解释,如有必要的话,可以买下来,还可以问问他:为什么喜欢这样物品。

  选择完某样物品之后,可以交给你的孩子,让他帮你放到购物篮里。

  3~4岁的孩子(小标)

  认识分类:可以教孩子认识超市或菜场里有哪些物品的分类区,不同的区域分别在什么地方,比如吃的东西放在什么地方,穿的放在什么地方,蔬菜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鱼类在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孩子可以初步建立空间的概念。

  找物品: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来玩个找饼干的游戏,好不好?想想看,饼干是属于什么(分删除)类的(里面删除)呢?是吃的,还是用的(,)、穿的呢?然后,我们一起去找。”让孩子先思考再回答,并和他一起去找放饼干的位置(在哪里删除)。找到以后再一起来挑挑看,选哪种饼干。

  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物品分类的观念,并让他学会思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表现(的)得不理想,没有关系,请你尽量多鼓励他,不要干涉他或帮助他,直到他找到饼干的正确位置为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自主性可得到大大(地)的提升。

  4~5岁的孩子(小标)

  认识价格:在教孩子认识各种物品的基础上,让孩子认知物品(的删除)标签上的数字,就是价格。你可以在和孩子一起寻找所要买的物品时,时不时地问他:“可不可以告诉妈妈,这个是多少钱呢?”让他说出其价格。

  比较价格:如果孩子能顺利地说出价格,你可以让他比较几个同类的物品,看看哪个价格最贵,哪个最便宜,比如你可以问他:“你帮妈妈看看下面这三种饼干,哪种最贵,哪种最便宜呢?”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5~6岁的孩子(小标)

  做个小小顾客:带大点儿的孩子去超市,则可以给他分配一项任务。比如给他5块钱,(并删除)让他独立去买一样他想要买的东西。这样,孩子就会自己去思考要买什么东西,是多少价钱的东西,是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样东西,选择哪个品牌的东西,决定了以后,再自己去收银台付帐。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提升了数学逻辑、空间、内省、人际关系等智能。

  注意:这个游戏旨在锻炼孩子,提升孩子多方面的智能。无论孩子买的好或不好,你都要鼓励他,而不要批评他。

  朋友聚会亲子3建议(中标)

  带孩子参加大人的聚会,怎样让他感觉不无聊呢?下面3点建议,你不妨试试。

  建议1

  如果孩子硬要参加你的朋友聚会,要事先通知你的朋友,看他们有没有机会把他们的孩子也带上,这样大人的聚会又是孩子的聚会,你的孩子就不会感觉很无趣了。

  建议2

  在聊天的时候,要记得把你的孩子介绍给你的朋友认识,同时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兴趣让他觉得开心,比如你的孩子喜欢听故事,你就可以告诉孩子:某某阿姨最喜欢讲故事了,她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讲给你听,你可以去找她玩。抓到了孩子的兴趣点,孩子就不容易感到无聊了。

  建议3

  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带孩子出来,可以让孩子和朋友轮流说话、玩游戏,这不仅(是)能提升孩子的语言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还是减少孩子无聊感的好方法。

  总之,带这样一个“小跟屁虫”外出,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并且细心,不能对他“置之不理”,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有所认知、提升,让他有安全感,并乐在其中。

  [BOX]冯教授聪明宝箱

  给有“小尾巴”的父母的提醒:

  1、“小尾巴”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差删除)、信任感。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给他提供安全感,离开时父母要告诉孩子:自己什么时候回来,是什么原因要离开,要尽量跟他讲道理。要给孩子一种足够的安全感,就是我出去以后很快就会回来。如果说服不了,就带上孩子一起出去。但是必须要在事先说明他去那个地方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孩子要跟你去超市,你要告诉他“超市人很多,很容易走丢,要小心,”而不是一味地迁就他。

  2、产生的原因之二是孩子独立性比较差,这是跟父母教养过程中陪伴性的教育息息相关。这主要是父母对于孩子的干涉性过强所造成的,因此要多给孩子一点独立做事的机会:要经常请孩子帮个忙,比如让孩子帮你取(了)个杯子或其他什么东西。

  3、孩子通常觉得父母是最值得信赖的,所以和孩子在一起,你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关怀,要有足够的耐心。

  4、解决问题的根本是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让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成为中心,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奶奶过生日,就可以告诉孩子:“奶奶快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给(他)她买些东西,好不好?”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习关心他人,提高他的独立性,减少依赖性。 

反抗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方式

点击:1376

本文Tag标签:表达方式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31-33月)

  东东两岁半了,以前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可爱宝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发脾气,仿佛任何事都要满足他的愿望,不然就发犟、吵闹!一次洗好澡后,他仍然坐在浴盆里玩水,妈妈考虑到天气已转凉要把他抱起来穿衣,可东东还未尽兴,试了几次后还不肯起来。于是妈妈硬抱起他,没想到"风暴"来了:他歇斯底里地大哭特哭了半个多小时,哭得面色酱红全身是汗,挣扎中几次差一点儿碰伤了头,还惊动了邻居,最后妈妈凑巧给了他一只平时最喜欢的小汽车而止住了哭闹。对了,东东还有一个新的习惯,不管大人说什么话,也不管知道不知道是干什么,总是爱加个不字,比如让他吃饭,他就说不吃饭。吃饭是他懂的词汇,可有时东东根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还是要加个不字,有一天,妈妈跟爸爸说:"现在有许多亲子游戏班,要不也给东东报一个吧。"爸爸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正在旁边玩积木的东东大吼了一声:"不"!吓了妈妈一大跳。妈妈想不通:"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挺乖的,怎么现在总和大人对着干呢?不管你让他干什么事,他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不!'"。

  分析与建议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首先,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

  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

  其次,这是因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原先,儿童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第三,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

  两三岁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其实,他们无非是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两三岁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的反抗行为。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两岁至五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所以,对于两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但是做家长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大概是因为所谓的自尊、面子问题吧!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别小看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抗期,它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爸爸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爸爸妈妈必须尊重孩子,征求意见,给孩子留思考时间,或让他玩完,或许诺他做完事再玩,让他能够逐步接受。爸爸妈妈切不可先强制压服,引起孩子大哭大闹,然后又让步依顺,不然会养成孩不服从成人要求的习惯。至于什么时候要求、管教孩子,应该"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为原则"。当你本能地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或准备降服孩子的反抗行为时,劝你"不"字缓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马,这样也许会给大人添些麻烦,但想想你的耐心将得到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这是多么值得!

  3.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顶牛现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4.不能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训练了孩子走路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点击:1457

本文Tag标签:孩子走路

  正常的走路动作要领是上身正直、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手自然下垂、手指并拢并自然弯曲、两臂以肩关节为轴心前后自然摆动、上下肢协调动作、两腿脚尖向前左右交替前进或后退。

  2~3岁的孩子虽已会走路,但走路时仍常常出现头重脚轻、动作不协调、速度不均匀。这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脚部力量仍较差,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常以身体重心前移来带动位置移动,往往以类似跑的动作代替走。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大人的帮助和指导,并提供练习的机会。比如,采用音乐伴奏、拍手等,有节奏地让孩子做快走、慢走的练习。这样既可提高孩子练习走路的兴趣,也不致使孩子感到疲劳和乏味,同时也训练了孩子走路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随着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动作的不断成熟,一般3~4岁时就基本掌握了走路的动作要领,走的动作就会比较协调,走路就会比较稳了。  

婴幼儿学汉字有益无害

点击:2193

本文Tag标签:学汉字

  婴幼儿是否应该识字,这在国内和国际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日前在有关研讨会上,长期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德江认为,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婴幼儿科学汉字字教育是指让婴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的情况下,像自然学会说话一样,自然学会识字、阅读、学会普通话和学会写字。由该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提出的“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最近已被列为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项目之一。

  人们通常认为婴幼儿学口头语言容易,学识字难。而专家们研究发现的实际情况是,婴幼儿学认字容易,然后依次是学听话、学说话、学写字。对于婴幼儿来说,在认字过程中,将字形、字音与实物同时联系起来,要比只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容易。3岁是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能力的最高峰,0-3岁是学习口说语言的关键期,也是学认汉字的关键期。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总原则就是,不能对婴幼儿施加任何一点外界压力,使他们像学说话那样,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完全依据自身的能力和特点去接受相应的有效信息。

  目前全国5000多个幼儿园、托儿所的婴幼儿自愿参加了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 

孩子爱问莫敷衍

点击:1489

本文Tag标签:孩子爱问

   孩子3岁至6岁这个时期,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心,遇事总得问个“为什么”。可是,有的父母对此很不耐烦,或敷衍了事。

  其实,这是培养孩子智力发育的好机会。3至4岁的孩子,脑重已有成人的80%。5至6岁的脑重已达成人的 90%。从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来看,3至4岁的孩子能理解1500个左右的词汇,其中近千个词语可运用于交谈中,5至 6岁的孩子词汇理解可达5000个左右,其中2至3千词语运用自如。这说明孩子接受知识的潜能是很大的。这时期孩子语言增多,问题也很多,这正是大脑发育快的一种表现。孩子通过提问,与大人交谈,从中可获取大量的知识。倘若大人对孩子的问题不予回答,甚至加以训斥,这等于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在这种孩子身上,近期效应是与同龄孩子相比,获得的知识很少,语言发展慢,活泼性较低,远期结果是,这种孩子读书时不爱提问,学业成绩很差,成年后社交能力差。因此,正确对待孩子提问并认真作答是非常重要的。

  在回答孩子问题时,态度要诚恳,不要应付了事。对每一具体问题,应反复推敲从几个可能的回答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方式作答;对回答的内容要能使孩子听得懂,易于接受,不要讲一系列深奥的科学道理及术语,尽可能打比方说明;此外,对于一些当众不便回答的或回答不清的问题,当时需跟孩子讲清楚,暂时答不上时,要想好后或查阅有关书籍后再告诉孩子。 

给孩子以幽默的熏陶

点击:1663

本文Tag标签:幽默熏陶

  幽默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灵欢乐和精神享受。具有幽默感已被列为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之一。然而,幽默在幼儿园却较少被提及,也常为教师们所忽略。其实,幽默对于幼儿园同样魅力无穷,特别有助于孩子活泼开朗、豁达乐观的性格培养和幽默口才的发展。对此,我曾作过以下这些尝试:

  一、创设幽默的氛围,以幽默的心态感染孩子。

  幼儿教师的工作繁重、琐碎,每天要处理教育教学中不断涌现的矛盾,情绪有时难以自控。因而对待孩子的违规行为、孩子间的纷争若过份刻板、过份执着、过份拘泥,则易导致不良情绪的膨胀,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反之,若能以宏观、现代的教育眼光看待孩子的“不乖与不是”,以纯洁的童心诠释童心,挖掘童趣,根据特定的对象和环境,机智地创设幽默轻松的教育,自然巧妙地把对抗和不快融入会心的微笑中去,则能使师幼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并且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如一次音乐角活动时,几个小朋友在音乐角敲敲打打,大喊大叫,我走过去神色慌张地说:“嘘,千万小心,屋顶快裂开啦。” 小朋友看看天花板,随即嘻笑着降低了音量。就这样,听腻了直接告诫的孩子们愉快地接受了我的识谐的批评能力的法宝。我与孩子在表演区的“星星小舞台”里开设了一个“开心快车”角,在四周贴上各种夸张的笑容图,并特制两个“开心话筒”,供孩子们自由表达幽默。在幽默环境的感染下,孩子们争着上台讲述各种来自画册、电话、生活中的小笑话、小幽默。文棋小朋友说了一则小笑话:一个孩子抱着没气的皮球对着老师大叫:“老师,我没气了”雨桑小朋友立即进行再创造:小刚在跳绳,绳子断了,他冲着妈妈喊:“妈妈,我断了。”平时不善言辞的新梅也讲了一个老伯撑着雨伞到雨中浇花的小幽默。小朋友们在“开心快车”里既锻炼了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的胆量,又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在妙趣横生的话语中陶冶情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28--30月早期教育大纲

点击:2301

本文Tag标签:早期教育

  1. 运动

  两足交替上楼梯 在小儿身体比较灵活后,可教他(她)双脚交替地走上楼梯,就是一只脚迈上一个台阶,另一只脚迈上另一个台阶。这需要小儿的腿部肌肉有一定的力量,所以要鼓励他(她)多训练,先从很少几级的楼梯开始,以后再逐渐增加运动量。

  从台阶上跳下 在小儿能稳定地双足跳离地面的基础上,教他(她)从一级台阶上往下跳,一定是从很矮的台阶开始练习。在小儿有了一定胆量,并能够跳下站稳后,再逐渐增加台阶的高度,使小儿能够从一级楼梯上跳下。当然,这仅仅是为了能让小儿得到适当的锻炼,不要频繁地和他(她)进行这一活动,防止他(她)不知深浅地尝试。

  2. 认知

  分辨大小 小儿到了这一年龄开始逐步掌握对应的概念了,首先教小儿学会分辨大小,可用一些实物,尤其是用那些小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来做例子,比如通过比较不同苹果来教小儿认识不同大小的图形,逐渐使小儿建立起大与小这一对相反的概念。

  手的灵活操作 玩玩具仍是这个年龄段小儿主要的学习活动,只是这时小儿的手更加灵活,并有了一些有目的的操作。为了培养小儿的操作能力,可有意识地让小儿将一些小豆子装进小口径的瓶中,或者教小儿学会用细绳穿进珠孔内,培养小儿精细动作的能力。在玩积木、拼插玩具时,教小儿灵活、有目的地拼成某一物体,如拼插成一个大车、搭个高房子等等,培养他(她)双手的创造能力。

  3. 语言

  说出物体的用途 随着小儿语言能力的进步,他(她)可以命名许多物体了,在他(她)正确掌握了这些物体的名称后,可教他(她)学习说出这些物品的用途,如杯子是干什么用的,梳子是干什么用的等等。注意一定要按正确的名称来表述物体的用途,不要让宝宝将物体的用途和名称混淆。

  叙述简单事件 小儿语言进步较快后要多给他(她)一些语言表达的机会,要让小儿主动来表述一些事件,特别是已经发生过的事,甚至是1~2天前的事。小儿用语言进行简单叙述的过程,也是他(她)加强了记忆力的过程。在小儿能准确表达时,教他(她)学会用一些关键的词,使小儿尽快掌握用语言进行交流。

  4. 生活与交往

  学会穿鞋 小儿在生活方面,首先要学会脱衣服、脱袜子、脱鞋,然后才学穿衣服、穿袜子、穿鞋。由于穿衣服比较复杂,可先教小儿学习自己穿鞋,主要是那些不系鞋带的鞋。教小儿拿起鞋子,将脚伸进去,然后努力将鞋跟提起。开始时父母可与小儿一起用力将鞋穿好,以后鼓励小儿自己去做,使他(她)学会自己穿鞋。

  和同伴合作玩 虽然小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但那时候只是各玩各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起玩”。父母可教这个年龄段的小儿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玩,比如两个人一起搭一个东西,或者把我的东西放到你的盒里等等,培养小儿合作的意识。  

左撇子宝宝的生存法则

点击:1935

本文Tag标签:左撇子

  宝宝喜欢用左手,这已经没什么奇怪的了,因为全世界约有5%的人习惯于左手工作、学习与生活。习惯成自然,在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作家、画家、优秀运动员中左撇子处处可见。开通的爸爸妈妈们大多不会去训斥或善意地让宝宝改用右手。但是,这是个右撇子的世界,生活中的绝大多数用具都是为右撇子设计的,这对左撇子宝宝来说确实会感到有一些困难和不便。

  为什么左撇子宝宝生存的危险性比较大

  客观地讲,左撇子儿童发生意外事故,包括跌跤、被尖锐硬物割伤、运动中受伤等的可能性确实要比一般儿童大,有学者为此做过调查,发现在运动受伤中,左撇子较右撇子高出20%;家庭意外伤害中左撇子高于常人49%;驾驶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人中左撇子竟比常人多85%。

  左撇子孩子容易受伤的原因如下:

  ·左撇子的脑结构决定了其身体协调和平衡的能力稍逊于右撇子,如左撇子孩子一听到声响,不管声音来自左方还是右方,孩子便往往把头一律转向左侧。正因为如此,他们走路、骑车、溜冰时较易摔倒。  

  ·我们生活在一个右手人群为主的社会中,大部分工具、公用的和应急的设施都是为右手设计的,左撇子作事不那么方便。相比之下,左撇子生存的危险系数比较大。

  因此,爸爸妈妈们平时对左撇子宝宝要特别注意安全教育和适应能力的培养。

  左撇子“生存”法则

  购买左手用品

  左撇子儿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都有一些特殊的需求,爸爸妈妈应尽可能为左撇子宝宝尽早准备必要的左手用品。

  西方不少国家中,家里会为左撇子成员准备好适当的左手用具,包括餐具、文具和工具。这显示一个家庭内的互相尊重,也利于子女独立人格的发展。有的学校里也常备有适于左手的学习用具和体育用品,使左撇子学生和一般学生一样方便使用。特别在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手工课为左撇子孩子配备左手用剪刀已成通例,左手用剪刀也是五金商店的常规商品。

  小编推荐:

  ·在中国,左撇子用品店很少,但在大连,就有一家名为“爱不释手”的小店,经营十几种“左手用品”,从左手剪刀、左手削皮刀到左手红酒开瓶器、左手奶锅,十分别致。

  ·“左撇子世界”的网站,lefty.nease.net/

  在这个网站上,会介绍左撇子的相关知识,开设左撇子论坛,出售左撇子用品。

  适当训练

  父母和宝宝用手不同,这是许多家庭常见的情况,这时父母在教育宝宝时尤其要讲究方法,要尊重宝宝,以宝宝为主。比如让宝宝系鞋带、扣纽扣等事情,可采取“镜象法”。爸妈与宝宝面对面,让宝宝以爸妈为镜象,模仿爸妈的动作。

  对于更专业的左手训练,如左手高尔夫球、左手乒乓球、左手垒球手的训练,国内外都有相关的书籍,依据左撇子的特点,发挥其长处,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没准你的宝宝会成为一名特有潜力的左撇子运动员呢!

  但是在训练宝宝的时候,可要给左撇子宝宝特别的防护才行。比如学骑车时应戴上安全头盔,参加游戏时脚穿防滑鞋,但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不允许宝宝参加正常活动。要知道:宝宝正是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来获得保护自己的安全知识,提高注意安全的积极意识,并由此来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呀!

  还有,爸爸妈妈平时可注重同时发展宝宝左右手的活动功能,在宝宝左手挥洒自如的同时,有意识训练宝宝使用右手,使左右脑的功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从而使宝宝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注特殊需要

  左撇子宝宝在学习上有一些特殊需要,爸爸妈妈要予以注意。比如宝宝用左手写字,爸爸妈妈要注意宝宝的坐姿及光线。让宝宝坐得靠桌子右边一点,使左手有更大的活动空间。纸张向右倾斜约35度,握笔要握在离笔尖2-3厘米处,这样左手就不会遮挡所写的字,并可防止弄脏纸张,写字速度会快些,字体也较端正。

  在给宝宝布置房间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把它布置成宝宝自己的个人空间,“左气”十足,书架啊,玩具盒啊,电话啊,都放在桌子的左侧,便于左手动作,舒适、方便,。

  生活中注意细节

  左撇子的惯用手与非左撇子不一样,在群体生活中有时难免和别人磕磕碰碰,而这些事情稍加留意是不难化解的。

  例如:吃饭是孩子天天要碰到的问题。如果家里的餐桌是方桌,就要让孩子选择在桌子的一个左侧角的位置坐下,举筷碰杯,与谁也不冲突。如果是圆桌,就要选择一个左侧无人的位置坐下,避免和其他人的手“打架”。

  幼儿园的桌子常两个并在一起,左撇子宝宝尽可和同桌商量,自己坐左边,中间一大块空间,大家都方便。

  提高左撇子宝宝自信心

  左撇子的宝宝很多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同,容易产生自卑的情绪。树立宝宝的信心是爸爸妈妈们的重要任务。

  不妨和宝宝一起找材料,说说什么是左撇子,左撇子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有哪些左撇子是伟大人物,爸爸妈妈回答宝宝提出的关于左撇子的各种问题。宝宝最关心的往往是:我为什么是左撇子,我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通过这种活动让宝宝了解左撇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左撇子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就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单个家庭,有时觉得教育左撇子宝宝是很困难的事,可以通过网站组织左撇子孩子家长的联谊活动,交流教育左撇子孩子的经验。同时,也让宝宝从左撇子哥哥姐姐身上学会很多方法,这些活动有利于左撇子宝宝自信心的建立和人格健全发展。

  相关链接:左撇子,盛产天才的群体

  以下不过是左撇子天才的一部分,现在是不是对左撇子宝宝更有信心了?

  军事家:拿破仑、甘地、丘吉尔、巴顿、卡斯特罗

  科学家: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盖茨、弗兰克林

  艺术家、文学家和演员: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毕加索、贝多芬、莫扎特、梦露、嘉宝

  运动员:蔡振华、王楠、王涛、纳芙拉蒂洛娃、塞莱斯、马拉多纳、米卢、沈祥福、邵佳一   

浅谈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

点击:2110

本文Tag标签:作品评价

  绘画是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的良好途径。多年来,美术教育却过多地在“术”字上下功夫,习惯用“标准手法”来束缚幼儿,忽略了幼儿绘画作品中应有的创造力与鲜活的生命力。

  幼儿的绘画往往喜欢把无生命的东西画成有生命的东西,把静止的东西画成运动的东西,把毫不相干的东西混为一体,这种不受约束的表达是孩子所特有的,也是最为宝贵的东西。然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却经常看到“一切老师说了算,幼儿围着老师转”的情景:老师在黑板上画个范例,幼儿们照葫芦画瓢。评价的标准也只注重技能的模仿和训练的成果,如线条画得直不直,圆圈画得圆不圆。在这种像与不像的标尺下,幼儿的自由想像根本无从谈起。

  其实,评价幼儿绘画应着眼于“童趣”。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一幅题为“秋天”的想像画,结果有幅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幅画线条粗糙,布局凌乱,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整幅画能看出来的除了一棵大树,只有用四种不同颜色画成的色块。孩子将画交给我时,我笑眯眯地问:“你画的是什么,说给我听听好吗?”“我画的是大树妈妈……”孩子原本羞涩的表情变得兴奋起来。原来,孩子对歌曲《小树叶》中树叶宝宝离开树妈妈的情景记忆深刻,她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画中,那四个色块分别代表着四季的小树叶:绿色的是春天的树叶,红色的是夏天的,黄色的是秋天的,而冬天的树叶则是蓝色的,她希望四季的小树叶能永远和树妈妈在一起。面对这幅深情依依的想像画,除了赞扬和鼓励外,我又怎么能苛求她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完美呢?

  另外,老师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还可以用富有童趣的奖品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在教学中,我常常用一些富有童趣的印章或颜色鲜艳的剪纸作为奖品,不同的奖品代表不同的绘画水平,让幼儿自选。如布局饱满、色彩鲜艳、想像力丰富的作品就可以让幼儿选择最喜欢的一种奖品。

  为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实际上,自评的过程也是幼儿对自己绘画意图重新梳理与反思的过程。同时,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想法,都是他们进行再创造的灵感之源。幼儿对作品的评价即使很稚嫩、很不专业,但只要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其闪光点,表达出他们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足够了。

宝宝为何动作慢

点击:1802

本文Tag标签:动作慢

  妞妞在家一直都很乖,但她做什么事情都慢吞吞,起床要半小时,吃饭要半小时,上个厕所还要半小时,这样浪费时间,上班的妈妈陪不起。尽管妈妈一直催促她“快一点,快一点”,但仍起不到效果,有时甚至对她发火都无动于衷,引来的只是妞妞更慢的速度。

  宝宝速度慢,没有时间观念,除了少部分是因为遗传外,大部分都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以及宝宝个性培养有关。要使宝宝速度变快,关键在于父母在平时的生活、教育中如何进行正确引导。2-3岁是宝宝教育的关键期,到了上幼儿园后,宝宝很多已成习惯的东西只有靠强制的办法才能改变。

  表现

  表现一:基本动作慢

  起床、吃饭、穿衣等速度慢。喜欢赖床,起来了又躺下;穿衣服总找不到前后。

  表现二:注意力不集中

  把任何事情都与玩结合起来。刷牙时喜欢玩牙刷牙膏;洗脸时喜欢玩水;穿鞋时喜欢拿着鞋子在客厅里跑一圈。

  表现三:爱撒娇、等人帮忙

  如果妈妈不在身边就不肯吃饭、穿衣;任何事情没有大人帮,就不愿意自己动手。

  表现四:懒散,不知轻重

  做动作,得先伸伸懒腰;四肢松软,如,穿鞋时,鞋拿在手上,手一软又掉在地上。遇事,从不着急。

  原因

  妈妈时间制定不正确

  妈妈怕时间来不及,早早叫宝宝起床,可当宝宝一切都准备好了后,妈妈却还呆在家里看电视。有的妈妈把时间扣得死死的,希望宝宝做什么事情都要和她一样,反而引起宝宝逆反心理。

  妈妈的侥幸心理

  妈妈觉得反正时间还早,要慢一点就慢一点,我先做一会自己的事情,过后再催他不迟。妈妈如果经常这样,宝宝就会把本来慢的动作放得更慢,反正妈妈到时间了会催我。

  宝宝的偷懒心理

  能赖一会床就赖一会儿,能多玩一会儿就多玩一会儿。

  缺乏家庭环境

  家庭的所有人速度都很慢,或者父母要管孩子,爷爷奶奶又不让管。

  只讲道理,缺乏技巧

  妈妈只知道对宝宝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妈妈时间很重要。”或者“怎么这么没有时间观念。”等大道理,而真正怎样让宝宝知道重要性却无法做到。

  纠正宝宝慢动作的技巧

  制定时间表 根据宝宝的个性,结合妈妈的上班时间,给宝宝制定一个严格的时间表,让宝宝按照时间表进行活动。比如:早上6:30起床,起床用10分钟; 6:50分吃早饭,早饭时间为15分钟……

  教会宝宝生活技巧 宝宝“偷懒”往往是因为不会,想依赖妈妈或长辈帮忙。妈妈应教会宝宝一些基本生活技巧,让他自己动手。比如在教会宝宝刷牙后,才可规定时间,不至于他一个人在卫生间里玩牙膏泡泡。

  让宝宝学会看时间 在起床前一晚上,把闹钟调节到所规定时间,并告诉宝宝闹铃指针的时间。闹钟响后,告诉宝宝时间到了,“闹钟叫宝宝起床了。”并把闹钟放在宝宝身边,告诉他指针指到这个位子的时候要穿好衣服,并说明是几分钟。

  进行一些比赛活动 妈妈可以组织小型比赛,故意让宝宝赢,让他有成就感。起床时,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起床,进行穿衣比赛;刷牙时,全家一起刷,既让宝宝感觉家庭气氛,又让宝宝感受比赛成果。

  经常进行鼓励 宝宝做得好,妈妈要在一旁鼓励,“宝宝这么快,妈妈都快赶不上了。”“宝宝真是个好孩子,自己穿衣服穿得又快又好。”小小的夸奖,宝宝会很开心,以后做事情又快又好。

  家长遵守时间 宝宝这时生活的范围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所以家长是宝宝最好的模仿例子。家长在平时就要严格遵守时间承诺,不要因为是周末或不赶紧就拖拖拉拉,宝宝看见家长慢,他就更慢了。

  给宝宝说一些直观的道理 “要是以后上学了,别的小朋友都做完了,你还没做完,会被别人嘲笑的。”虽然他一下子接受不了,但慢慢他就懂得时间的重要性了。

  制定惩罚措施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做完,宝宝就不能拿小熊玩。制定这样的一些惩罚措施,宝宝就会为了喜欢的东西动作快一点。当然,惩罚不能过重,否则容易引起宝宝逆反心理和心理创伤。

  让宝宝亲身体念拖延时间的后果 和其他的宝宝和妈妈约好时间去公园玩,但因为宝宝吃饭或穿衣服拖延时间,导致少了玩的时间。故意让他羡慕别的孩子玩乐的愉快,可督促其加速。

  培养宝宝责任心 培养宝宝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用心,偷懒只会使事情做得更糟,只有认真了才能把事情做得好,做得快

聪明从哪里开始

点击:3029

本文Tag标签:聪明

  聪明儿童的问世可以说在母亲怀孕前就已开始了。尽管未来的父母无法选择他们的祖辈,无法选择他们将要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特征,但是,他们在给予下一代一个良好的开端方面还是有能力的。

  也许儿童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他的父母决定要一个宝宝。一个父母真正想要的婴儿,生命中有一种优势,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这来自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渴望。父母想要的孩子通常比不想要的容易抚养,较少腹部疼痛。此外,如果怀孕是一个“错误”的话,那么积极的受欢迎的情感就不会总出现在婴儿身边。半个多世纪之前,在药物和其他可靠的避孕方法尚未广泛使用时,人们总面临着怀孕并把另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危险。现在,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已有很好的机会可为未来生命的诞生做好准备。

  当然,每一个妇女不好的健康状况和习惯对于未来的婴儿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吸烟,无论是母亲自己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降低新生儿的体重和智力。随之,这又会降低新生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因而他本应能够茁壮成长,但事实上却做不到。那些怀孕时吸烟仍很厉害?熋刻?20~30支?牭哪盖祝?其子女在学校里会有更多的困难,并且更有可能表现得过分活跃。酒精,哪怕每天只是1盎司,对未来的宝宝也会大有伤害。那些喝酒太多的孕妇,其未来的宝宝出生时体重轻,运动中的协调性差,行动缓慢,难以唤醒。结论很简单,起码在你怀孕时要避开有害的尼古丁和酒精。

  营养和锻炼对未来的母亲和婴儿都大有益处。不过,只有在饮食极差的条件下?熑缂⒒幕蚱独?时期?犛ざ?的能力才有可能因生前营养不良而受到长久的影响。如果妇女年龄较大?煶?过35岁?牐?那么所生婴儿智力落后的危险性就会更大。不过若父亲年龄小一些,这种危险就会降低。在发达国家,好的产前护理通常可以免费得到,那些受到这种关照的妇女所面临的危险就会大大减少。

弹跳出聪明运动最健脑

点击:2945

本文Tag标签:聪明

  人的生命与健康离不开振动。喜欢弹跳运动的孩子,不但发育良好,身体健康,而且智力也会得到提升——

  运动最健脑!这是时下美国颇为流行的一句口号。

  运动医学专家的解释是:运动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人的想像力会从多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敏捷,因而更富于创造力。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力,使大脑思维反应更为活跃、敏捷,并通过提高心脑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享受到更多的氧气和养分来达到提升智力的作用。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收益更大,奥妙在于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状态,运动发挥的作用能得到更大的回报。

  从运动医学角度来看,凡是有氧运动皆有健身、健脑作用,尤以弹跳运动为佳。

  以孩子们最乐于尝试的跳绳来说,跳绳以下肢弹跳及后蹬动作为主,并带动手臂、腰部、腹部的肌群运动,促使呼吸加深加快,吸氧增多,二氧化碳排泄加速,加上绳子刺激拇指穴位,两脚心不断地被地面按摩,通过足反射区刺激大脑,思维、记忆、联想力大增。再说舞蹈,可锻炼并提升大脑对外界信号的敏锐度与记忆力。调查表明,坚持学习舞蹈的孩子,其文化课成绩都比较好。

  同时,弹跳运动对骨骼、肌肉、肺及血液循环系统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从而使孩子长得更高、更壮、更健康。此外,这种运动对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淋巴系统也很有益。这对增强孩子对多种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弹跳运动之所以如此富有魔力,主要得益于弹跳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生命与健康离不开振动。因为人体本身就是由一系列振动系统构成的,如胃有规律的收缩、肠的不停蠕动、心脏的不息搏动、肺的呼吸吐纳等。如果孩子常做弹跳运动,将这种“外源性”振动与“内源性”振动结合起来,健身与健脑的效益会更加突出。

  那么,如何对孩子施行弹跳训练呢?这得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运动能力的发育情况来定—

  10个月左右的 宝宝开始尝试站立,此时家长可扶孩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托住其两侧腋窝,孩子将会借力用两脚频频跳跃。

  1岁半后,可在床上或光洁的地板上放一坐垫,让孩子站在坐垫上往下跳。

  2岁后,孩子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可做“兔跳游戏”,即家长在前面双脚跳动作示范,孩子模仿着向前跳;或者家长两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让他借力向上跳,谓之拉手跳。

  3岁后,孩子完全能够独立地进行各种弹跳活动了,花样也可多起来,除了上面提到的跳绳、舞蹈外,还有踢毽子、跳橡皮筋、跳水等。家长可根据他的爱好,鼓励他选择一种或几种交叉练习,每次10分钟就够了。

  有些家长担心,弹跳多了会不会造成孩子脑损伤?放心吧,不会。因为人在弹跳时,虽然受到很大的外力冲击,并且这种冲击力确有从下肢传向脑部的趋向,但人体骨骼关节的构造十分巧妙,拥有一系列缓冲装置,完全能将这种冲击力予以缓冲、化解,保证大脑安全无恙。

  因此,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跳,只会健身、健脑而不会损脑。当然,做一些安全防卫方面的准备也是必要的,大人不妨站在旁边放手不放眼,以避免发生意外。

让你的孩子当一次“大人”

点击:1831

本文Tag标签:早期教育

  小孙女吃饭慢得让人受不了。每次吃饭都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停地催促她:“快吃快吃!快吃快吃!”一餐,少说也要吃半个小时以上;这“快吃快吃”的话,至少也得要喊上50遍以上!

  小孙女还有一个一直改不掉的缺点:东西乱丢乱放——她房间里的床上、地上,天天就像摆地摊一样!因此,小孙女没被少骂过——“死不改悔的小淘气!”

  星期天,小姨妈打来电话,说她今天有事要出门,想把小孙女的表妹雪妮放到我家。

  我说:“行行。你把孩子送过来。”

  嘿,平时,小孙女在我们4个大人面前是最小的,喜欢撒娇。可在小妹妹雪妮面前,她几乎成了大人了!

  只见她带着小妹妹玩,一会儿吩咐她干这个,一会儿叫她干那个,一会儿批评她把东西乱丢乱放,一会儿又命令她把东西从地上捡起来;一会儿叫她把手洗洗再吃东西,一会儿又批评她不听话,好几次竟挥起巴掌要揍妹妹,还理直气壮地说:“不揍,她不听话!”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她给小妹妹端来了饭。指挥她,“好好吃!快点吃!”

  只见小孙女自己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一边还忙中偷闲望着小妹妹吃,并不断地催着小妹妹“快点吃!快点吃!快点吃!”这时候的小孙女几乎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自己碗里的饭很快吃完,还指着自己的空碗让小妹妹看:“快吃快吃,你瞧,姐姐吃得多快,已经吃好了!”

  在一旁吃饭的我们大人,互相递着眼色偷着笑!

肢体—运动多元智能发展

点击:1651

本文Tag标签:智能发展

  肢体—运动智能是指身体具有技巧性地使用和处置物品的能力,是对大肌肉和小肌肉的控制技巧。

  人们常把肢体—运动智能与运动员、舞蹈家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显微外科医生及能工巧匠也具有较强的肢体—运动能力;他们都具有良好的身体技巧和控制平衡能力。不但如此,而且在果断、坚韧、合作、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及观察、记忆、推理、判断、思维等智力方面都会表现不凡。

  多元智能发展的基础

  例如晓涵肢体—运动智能发展良好。出生28天就能爬3步,能抬头看东西;3个月能扶物站稳,7个月能扶物横向走,9个半月能独立行走,1岁10个月开始游泳,除此以外,这位小宝宝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音乐能力、空间方位识别能力都很强,家中换了新灯,她睡觉醒来,睁开眼一看,第一句话就是“真漂亮”;听到拉二胡的声音,就能模仿出拉二胡的动作;1岁左右就能指挥司机把车从广州大道开回天河等等,如此超前优秀表现来自于多元智能的综合作用。

  由此可见肢体—运动智能的发展,促进了其它智能的同步提升,肢体—运动智能是多元智能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到孩子将来是否成功的重要能力。

  抓住日常点滴教育宝宝

  肢体—运动智能或强或弱、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但后天环境对宝宝这种能力开发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就以前面提到的朱晓涵宝宝为例,朱晓涵宝宝之所以肢体—运动智能,乃至于多元智能的超前发展,除了是先天优势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一个非常理想的后天教育环境~晓涵的妈妈李琪是一个具有强烈早教意识的优秀妈妈,宝宝还没出生,妈妈就给她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胎教训练,1岁后又接受《多元智能提升课程》教育。

  妈妈的体会是:早期教育很重要,只要我们抓住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宝宝起床穿衣、穿鞋、戴帽子;带宝宝上搂下楼;教宝宝拣菜、摘豆子;宝宝吃饭用勺、用筷子等等日常生活活动,经过聪明妈妈的精心设计都可以变为宝宝乐于参与的肢体—运动训练游戏。

  推荐游戏:小宝宝探险

  游戏目的:训练婴幼儿的肢体—运动智能,培养宝宝的探索精神,增强父母与孩子的亲子感情。

  适合年龄:8个月~2岁

  游戏场地:较宽畅的睡床或在地板上铺上毯子、卡通拼图地板等

  参加人员:至少2人(宝宝、妈妈或爸爸)

  游戏方法:

  1、妈妈仰卧在床中间,宝宝用跪着的姿势在妈妈身体一侧,爸爸在妈妈身体的另一侧;

  2、妈妈用欢快的语言对宝宝说:“宝宝,快爬到妈妈这里来,爸爸也可协助妈妈用表情、动作、语言、鼓励宝宝爬越过妈妈的身体;

  3、当孩子爬越过妈妈的身体时,爸爸应用夸张的表情表扬孩子:“宝宝真棒,你翻过了这座大山!”

  4、接着爸爸双脚伸直俯卧在床中间,宝宝站在爸爸的脚这头,妈妈站在爸爸的头那头,妈妈鼓励宝宝踩上爸爸的背脊走过来。如果宝宝独立行走还有困难,可由妈妈牵着宝宝的手,让宝宝从爸爸的背脊上走过去。

  专家点评

  该游戏简便易行,趣味性强,对游戏场地没有太高的要求,家家户户都能开展该项活动,并且宝宝乐于参加,对锻炼婴幼儿的肢体运动智能和培养亲子关系均有很好的效果。

  不但能提升宝宝的运动能力,同时对父母也能起到按摩放松的作用,对于劳累一天的父母能与宝宝共享这欢乐时光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享受机会。
 

幽默宝宝操:小鸡一家

点击:2336

本文Tag标签:宝宝操

  全家一起运动,会让宝宝对运动更感兴趣。如果妈妈爸爸和宝宝一起来编一套模仿小动物的练习操,甚至让宝宝来叫口令,你会发现,宝宝其实还真有指挥才能呢。

  第一节小鸡宝宝

  准备姿势:宝宝自然站立,妈妈可以跟着一起做,增加宝宝运动兴趣。

  练习过程:1、宝宝双臂伸直后举。

  2、头转向左90度,还原,转向右90度,还原。

  3、手臂后举上扬,身体前倾。

  4、身体向左侧,点头两下,身体向右侧,点头两下。

  动作要领:双臂尽可能后扬,注意身体平衡。

  宝宝口令:我是小鸡,唧唧唧唧,我吃小虫,哒哒哒哒。

  动作说明:这组动作练习臂部肌肉、颈部灵活、平衡能力、动作协调性。

  第二节母鸡妈妈

  准备姿势:宝宝自然站立,妈妈自然跪立。

  练习过程:1、腰部向左扭两下,还原;向右扭两下,还原。

  2、妈妈和宝宝分别用左手拍对方左肩,还原;再换手用右手拍对方右肩,还原。3、妈妈宝宝左右手交叉握住对方,一起缓慢下蹲,缓慢站起。

  宝宝口令:可爱妈妈,她是母鸡,妈妈下蛋,咯哒咯哒。

  动作说明:这组动作练习宝宝腰肌力量、平衡能力,脊椎力、平衡能力。

  第三节公鸡爸爸

  准备姿势:宝宝、妈妈和爸爸自然站立。

  练习过程:1、两手背后相握,左脚向左踢出,右脚向右踢出。

  2、双臂向后抻,颠脚学公鸡叫。

  3、曲腿稍蹲,拍手;双臂向上伸展,腿直立。

  宝宝口令:威风爸爸,他是公鸡,爸爸唱歌,喔喔喔喔。

  动作说明:这组动作练习宝宝腿部肌肉、平衡能力,脊椎力、平衡能力。

  第四节吃饭比赛

  准备姿势:宝宝、妈妈、爸爸自然跪立。

  练习过程:1、身体尽量前倾,手臂后扬,躬背,脖子伸长。

  2、在上一个动作的基础上,身体和头一起向左侧转,再向右侧转。

  宝宝口令:吃饭比赛,锻炼身体,全家健康,欢欢喜喜。

  动作说明:这组动作练习宝宝脊柱柔韧性,肩胛力量,动作平衡协调性。

幼儿摇铃操的做法

点击:1679

本文Tag标签:摇铃操

  幼儿两手各拿带柄的摇铃一个。

      第一节 准备运动

  目的:随着悦耳的铃声使全身肌肉放松,以适应全身活动的需要。

  动作:原地踏步,两手前后自然摆动。

      第二节 上肢运动

  目的:活动肩关节,上肢及肩部肌肉,促进动作的协调性。

  预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

  动作:一·两臂侧平举

      二·头上击掌

      三·同一

      四·还原

  配合语言:一·两只小手伸伸平。

        二·举起摇铃拍拍响。

        三·再把小手伸伸平。

        四·两只小手放下来。

      第三节 伸展运动

  目的:活动肩关节、颈部、上肢、胸部肌肉,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及语言能力。

  预备:直立。

  动作:一·左臂前上举,右臂后举,同时抬头挺胸

      二·右臂前上举,左臂后举,同时抬头挺胸

      三·同一

      四·同二

  配合语言:一·举手、抬头、挺起胸。

        二·宝宝是个小英雄。

      第四节 扩胸运动

  目的:活动腰部肌肉。

  预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动作:一·两臂前平举,拳心相对

      二·两臂向两侧后振,拳心向前

      三·同一

      四·还原

      第五节 转体运动

  目的:活动腰部肌肉,训练平衡功能和语言能力。

  预备:两脚分开,与肩同宽。

  动作:一·两臂侧平举,拳心向前

      二·右转体同时左手移向右手击铃

      三·同一

      四·还原

   第二个四拍方向相反

  配合语言:一·两只小手伸伸平。

        二·向右转体拍拍响。

        三·再把小手伸伸平。

        四·向左转体拍拍响。

      第六节 下蹲运动

  目的:活动膝关节、关节、下肢肌肉,训练腿部力量,平衡功能。

  预备:直立。

  动作:一·两手侧平举

      二·下蹲

      三·站起

      四·还原

  配合语言:一·两只小手伸伸平。

        二·蹲下来。

        三·站起来。

        四·立正。

      第七节 跳跃运动

  目的: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小儿跳跃及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预备:直立。

  动作:一·两臂上举,拳心相对同时双脚跳一下

      二·两臂向下还原

      三·同一

      四·同二

      第八节 放松运动

  目的:放松全身肌肉,使肌肉从紧张状态恢复到安静时水平。

  动作:原地踏步,两手自然摆动。

可以让孩子学习排图形

点击:2047

本文Tag标签:排图形

  在孩子识别图形的基础上,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习排图形,这样不仅能继续训练孩子识别图形,还可提高孩子手眼协调的操作能力。家长可预先准备几块硬纸板,在每块纸板上画一个孩子认识的图形轮廓线,如太阳、月亮、红旗等,再收集一些蚕豆、废旧围棋子等颗粒状的物品。玩的时侯,妈妈(或爸爸)和孩子双方各执一物轮流往纸板的轮廓线上排放显性图形,逐渐地可由孩子单独完成,并且可让孩子自己探索如何“夹花”排列好看。
  

教孩子认识简单的图形

点击:2337

本文Tag标签:图形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图形分别能力,可以开始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对于这些图形,孩子早就看出了它们的不同,但不能认识它们。家长首先要教孩子识别这些形状,可预先准备几种形状的积木或纸板,家长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让孩子把相应的积木或纸板给你,如:“把圆形给妈妈”,“给妈妈找一个三角形”等。等孩子识别这些图形后,再教孩子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如指着正方形问孩子:“这是什么形状?”对于这些图形的设别,家长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实物来教孩子识别,如看到球就告诉孩子:“这是圆形”。还可以用一些镶嵌及搂空的玩具来学习。一般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图形,对比较复杂的图形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因此家长要有耐心,也不要要求太高,让孩子从简单学起,循序渐近。

精细动作的训练

点击:2949

本文Tag标签:精细动作

  锻炼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的灵巧性,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让孩子学习穿珠是锻炼手的精细动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大人可预先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木制或塑料珠子若干,中央有空,再准备一根较硬的细绳或鞋带,教孩子按不同颜色将珠子穿起来,边穿边认颜色,大人可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穿。当孩子掌握穿珠技能后,可提高要求,如怎样穿才能使一串珠子更好看,引导孩子按颜色、形状间隔着穿。

  让孩子练习扣扣子,不但可锻炼孩子手的精细动作,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大人可准备一块小布,一个硬纸板,5个1×1厘米大小的扣子,然后在硬纸板上钉一排扣子,用布做成衣服式样套在硬纸板上,让孩子练习解扣子,扣扣子,大人也可先示范。一般孩子先学会解扣子,然后学会扣扣子。除了让孩子专门训练解、扣扣子外,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为孩子多提供练习机会,尽量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自己解、扣扣子。

孩子都喜欢捏泥

点击:2202

本文Tag标签:捏泥

  孩子都喜欢捏泥,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用橡皮泥、面泥或胶泥捏出各种形状的东西,然后再给这些东西命名,如“这是小球”,“那是大饼”。大人应在孩子捏泥前给孩子准备好一块木板或塑料板,一块擦手的湿布,叮嘱孩子把捏好的物品放在板子上,不要随便抓起什么就擦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人需教给孩子捏泥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应先用泥搓成圆形,然后再两手用力按压程扁圆形或用手搓成长条形,在扁圆形的基础上用手捏一圈花成盘状等。孩子掌握了这些步骤,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撮捏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孩子充分获得感觉运动的经验。大人可鼓励和启发孩子说出孩子自己做的是什么。还可以让孩子用制作出来的物品玩各种游戏,如“过家家”游戏,这样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使孩子的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

为孩子准备一些交通玩具

点击:1940

本文Tag标签:交通玩具

  这个年龄的孩子社会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看到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很感兴趣,家长要利用孩子的这种兴趣,为孩子准备一些交通玩具,做一些交通游戏,让孩子熟悉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外形、用途及交通规则,知道外出要乘公共汽车,有火警要用消防车,送病人上医院要用救护车,了解如“红灯亮,汽车停,绿灯亮,汽车行”等简单的交通规则。

  交通玩具种类很多,海上的交通玩具有轮船、小汽艇、小帆船等,陆地上的有卡车、轿车、公共汽车、摩托车、火车等,另外还有做交通游戏时用的汽车方向盘,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信号旗等。

  玩交通玩具之前,大人要告诉孩子它的名称、特点、用途和玩法等有关知识,先有大人操纵玩具给孩子看,重要的步骤要手把手地教,以免损坏玩具。交通玩具有很多玩法,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喜欢自己摆弄汽车、轮船或者飞机,推动汽车时嘴里会发出“笛笛”的声音,看见上了弦的火车马上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再大一些年龄,孩子就喜欢在桌面或地面上摆出几辆交通车,让它们依此行驶,嘴里发出“笛笛”、“嘟嘟”的声音,根据平日的观察,加上丰富的想象,构思各种情节,模仿交通警察的一招一式来指挥交通。

  有些结构简单的交通玩具,可以拆卸和组装,在成人的参与和指挥下,孩子自己动手进行拆卸和组装。这种自己动手的过程,可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孩子的注意力和观察力的发展。

玩结构玩具—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点击:2007

本文Tag标签:想像力

  结构玩具包括积木、智力积塑、形象动物插片、拼图拼板、插孔玩具等,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用这些玩具拼出各种物体。

  开始玩这些玩具时,大人可给孩子做些示范,由孩子来模仿,并启发他有创造性的玩。此年龄的孩子可以小心翼翼的搭起多块积木不让它倒下,可以把很多积木、拼图拼板拼起来,说他拼的是火车、大象、房子等。待孩子大一些,也可让孩子按图纸要求去拼,大人要孩子记住拼图积木上面各个图形及其位置,然后把积木分散开来以后,再照原图形把积木拼凑起来。

  玩动物插片时,先让孩子记住动物各部位及所在位置,然后分别拆卸下来,如动物的头、腿、躯干等,在根据记忆将各部位连结在一起,使动物形体还原。每当孩子完成一个动物形体,要鼓励孩子,提高他的兴趣。

  玩木制或塑料制的插板玩具时,先让孩子选容易的图样照着插,经过反复练习后,就可指导孩子凭想象用小棍在插板上插各种图形,或利用不同颜色组合成某种东西,如红苹果,蓝气球等。

训练孩子的听敏度

点击:1843

本文Tag标签:听敏度

  听敏度是人辩别不同频率及音量的能力。家长可以通过玩“听音乐找物”游戏以及让孩子辩别不同动物的声音来训练孩子的听敏度,增强孩子的反应能力。

  “听音乐找物”游戏的方法是:大人背着孩子将被找的物品藏在房间某处,让孩子根据录音机中乐曲声音量的响或轻来判断东西在何处,当孩子走近该物时,声音就响起来,当离开该物时声音就轻下来,离得越远越轻,如果能懂得在音量最响的地方寻找,玩具就能找到。做此游戏时应有大人在录音机旁调音。大人还可以根据不同声音让孩子说出不同动物的名称。大人首先告诉孩子,今天有许多小动物要到我们家来作客,请孩子们仔细听不同的声音,猜猜是谁来了。然后大人分别学狗叫、猫叫、公鸡叫等,让孩子说出不同动物的名称。除了上面这些训练方法外,平时大人应随时提醒孩子注意倾听周围的声音,如说话声、唱歌声、电话声、汽车声、飞机声等,提高孩子的听敏度。

让孩子学习双脚跳

点击:2370

本文Tag标签:双脚跳

  这个年龄的孩子已学会了奔跑,可以开始有有意识地训练双脚离地向上跳,向前跳以及从一定台阶的高度往下跳。

  几个月的小婴儿就会在妈妈的双腿上一蹿一蹿地跳跃,到2岁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双脚同时离地向下跳。训练应选择在比较平坦、安全、卫生的地方,大人可示范,双脚离地向上跳,让幼儿也跟着跳。还可用青蛙跳跳、小白兔蹦蹦、顶气球等游戏来鼓励孩子练习双脚跳。

  在孩子能稳定地双足跳离地面的基础上,可教孩子从一阶台阶上往下跳,开始练习时应选比较矮的台阶,待孩子有一定的胆量,并能稳定地跳下站稳后,再逐渐增加台阶的高度。开始学跳时,大人应示范。如果孩子不敢跳,大人可给予一定的帮助,让孩子拉着大人的手往下跳。除了从台阶上往下跳外,还可以用木板架一定的高度让孩子练习双脚跳。

  在孩子能双足跳离地面、又能从台阶上往下跳后,可教孩子在原地往前跳。大人在一小块空地上并足站立,作向前跳的示范,再让孩子学样往前跳。家长可在地上划一条线或放一根绳子,以跳过小沟来提高孩子学跳的兴趣。还可让孩子和大人一起跳,比赛谁跳得远。对于只会跨、不会双脚离地的孩子,大人可以抓住他的手,让其向前跳。

  在学习双脚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学习跳应在草地、泥地、地板等有一定弹性的地方进行。(2)练习双脚跳时,家长应在场多加保护,因为孩子不知道危险,会到处乱蹦乱跳。(3)应教会孩子正确跳的姿势:双脚并拢屈膝轻轻地跳起,脚尖先着地,两臂自然摆动。
 

和孩子一起玩钻洞的游戏

点击:1880

本文Tag标签:游戏

  孩子和家长玩钻洞的游戏,不仅锻炼孩子身体的灵活性,还可加深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促进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这个年龄的孩子已能自如地奔跑,动作有了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和大人一起玩“钻洞”游戏。

  方法是:爸爸、妈妈面对面双手前平举拉好,让孩子在爸妈的臂膀下来回穿梭,大人可灵活地调整洞的高度,以充分发展孩子钻的技能。游戏重复几遍后,可让孩子换爸爸妈妈钻洞,三人轮流钻洞数次。除了上面这种方法外,大人平时也要为孩子创设钻的情景,可以把家里的桌子当作“山洞”让孩子钻,大人在桌子上面盖一块大的台布,让孩子钻进去,再钻出来。在户外活动时,可在两根树或电线杆之间系一根绳子,让孩子钻来钻去

鼓励孩子玩户外玩具

点击:1844

本文Tag标签:户外玩具

  现在在公园的儿童游乐场和幼儿园的院子里,都有许多较大型的玩具,如平衡木、拱门、滑滑梯、攀登架、能摇动的公鸡、木马、荡椅、动物转盘和摇船等。这些户外玩具由于活动空间大,又有许多孩子共同参加,运动时常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助于加强孩子四肢肌群的力量和活动的敏捷性,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刚开始走平衡木时,大人要在一旁保护,鼓励孩子挺起胸,双手向两旁平举,以保持身体平衡。训练一段时间后可适当增加难度,可让孩子头上顶一本书走平衡木。

  利用小拱形门,几个孩子一起玩“火车钻山洞”的游戏,可以让后面一个孩子拉着前面一个孩子的衣服,有节奏有秩序地通过小门,然后绕过来再次通过,边玩时还可以边念儿歌,或学火车的鸣叫声通过拱门。

  初上滑梯时,大人也需要在一旁鼓励和扶持。下滑梯时,让孩子先在顶端坐好,双手轻扶滑梯两侧,慢慢向下滑,大人要在下方做保护动作。有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时,要叫孩子们有秩序地一个个轮流登梯和滑梯,以免发生碰撞。

  上攀登架时,要嘱咐孩子脚蹬稳,手抓好,两手和两脚在攀登架横棍上,从下向上交替攀登,在攀登的过程中,家长要在旁边保护好,并不断给予鼓励,使孩子有信心完成全过程。玩荡椅和摇船主要靠腰部运动。玩摇船时,在船的左右两边面对面各坐几个孩子,他们的上身分别向前或向后用力,使船摇起来,当船身处于一高一低位置时,双方孩子变换用力方向,使船不停地前后摆动。大人要指导孩子依次坐好,船身一旦摇动,就不能站起来,以防摔倒。坐在两边的孩子,用力要一致,保证船身摇动平衡持续。

投掷训练可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点击:2876

本文Tag标签:协调能力

  投掷玩具可以锻炼孩子双臂和肩部肌肉,促进孩子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可以用塑料棒或赛跑用的塑料接力棒练习投掷。首先由大人教孩子正确的投掷姿势,看着前方的目标练习投远,也可确定一个目标练习投准。投掷的距离由近至远,难度逐渐加大。

  还可以用沙包或豆袋练习投筐、或投入某个固定的容器内。筐或其它容器的距离不宜太远,让孩子能把沙包投进去。大人还可以和孩子或两个孩子之间玩“抛接沙包”的游戏,两人离开一定的距离面对面站着,一人抛,一人接沙包,这样反复抛接,看谁接得准,配合得好。还可以用纸画一只大灰狼贴在墙上,让孩子用沙包投向大灰狼,击中了给予鼓励。

  几个孩子可以用套圈在一起玩“看谁套得多”的游戏,在前面摆上几个玩具,让孩子轮流用套圈一个一个向前投,看谁套得准,套得多。开始玩时,可离近一点,使孩子容易套中,增强信心。训练一段时间后,再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站得离玩具远一点。如用竹条或藤条自制套圈,最好用彩条或塑料带子把圈绕一道,以免刺伤孩子的皮肤。

  大人还可用家里的字纸篓挂在家里房门的扶手上,做成一个简易篮球架,让孩子离开一定的距离把小皮球投到字纸篓里。可根据孩子的能力适当增加距离,开始可近一点,用双手扔,训练一段时间后,可距离远一点,用单手扔,以锻炼孩子的臂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学接球、拍球和踢球

点击:2258

本文Tag标签:接球

  球是孩子非常喜爱的玩具,球的种类很多,包括小皮球、蓝球、足球、乒乓球、汽球、吹塑球等孩子可以用球玩多种多样的游戏。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学习双手接球和拍球、踢球,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开始大人和孩子相距1米站好,让孩子先学接滚过来的球,球经过地面的摩擦已经减速,使孩子容易将身体移动到球滚过来处把球捡起,再让孩子用力抛到大人身边。大人渐渐加大与孩子的距离,使孩子意识到球到来的距离与自己站立处有一段距离,大人可不断变换球的方向和速度把球滚给孩子。下一步可让孩子接反跳的球,球经过地面反跳之后弹起来,速度要比扔过来要慢,因此孩子来得及接反跳的球。大人把球往下掷,待弹起来时叫孩子用双手去接。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把球掷下去,再双手接球,注意提醒孩子不要用双臂去接,以免球打倒胸部。此外,不要选用气太足、弹性太大的球,防止孩子接球困难而失去信心。还可以让孩子学接抛过来的球,大人在距孩子1米处把球扔到孩子胸前,扔的劲不要太大,使孩子容易接住,然后渐渐加大距离,扔球的部位可以在孩子的肩下和膝上之间,便于孩子接住。训练一段时间后,大人可使球扔在离孩子一定距离的左右方,使孩子转动身体去接球。练习一段时间双手接球后,可以玩“拍球”了,先将球掷在地上,待其弹回再用手去拍,学习连续拍球。玩踢球时,开始可先将球放在孩子脚前,让他把球踢出去,捡回来再踢。玩得熟练后,大人可以把球滚到他的脚边,让其踢滚动的球。大人还可以将球放在距孩子2米处,让孩子跑过去踢球。以后大人可与孩子相互踢球,还可以让几个小朋友一起踢球,比赛谁踢得远。但要提醒孩子不要用脚去踩球,以免摔倒。

怎样对2~3岁孩子进行教育?

点击:6488

本文Tag标签:早期教育

2岁:

  1、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用具及图片,学习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2、教孩子辨别“一”和“许多”。例如一张桌子,许多椅子;一个娃娃,许多积木等。


  3、给孩子玩拼图、插板等开发智力的玩具。让孩子玩泥、沙、水,促进孩子想象力的发展,还可以帮他认识自然界。

  4、训练孩子的记忆力。引导其回忆过去不久的有趣的事和人,以及记住父母亲的名字等。

  5、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良好行为,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

3岁:

  1、通过游玩、散步让孩子多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如鸟、虫、花草及动物园内的各种动物。

  2、要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并说一些简单的句子,让孩子复述。

  3、通过讲故事、念儿歌和玩玩具,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

  4、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别的孩子玩。

  5、利用各种实物。如日常生活用品,教给孩子认和用。

  6、注意培养孩子坐、站、走、跑的正确姿势。让他练习双腿跳、迈障碍物、扔皮球等动作
  

刚会说话的孩子发音不清晰怎么办?

点击:1637

本文Tag标签:孩子发音

  孩子会说话了,做家长一定很开心。可是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虽然会说话了,但发出的音不清晰,如把“狮子”说成“西几”,把哥哥说成“多多”,很难让人听懂,于是开始着急起来,到处就医。有的怀疑孩子大舌头,有的怀疑是舌糸带过短,还有的怀疑孩子在智力上有问题等等。

  其实,绝大多数有这种情况的幼儿是属于自身发育的问题。因为,发音需要嘴唇、舌头和牙齿的协调运动,需要大脑皮质对发音器官的调节,而幼儿时期这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所以会影响到幼儿准确发音,出现发音不清是正常现象,随着幼儿的生长和成人不断地加以正确引导,发音会逐渐准确的。

  因此,对待刚会说话的孩子出现发音不清晰的这个问题,家长不要太着急,首先要检查一下孩子是否有听力障碍,是否存在着有影响发音的器质性病变如唇裂、腭裂等,如果没有这些情况,家长就不要太在意这个问题,过分纠正孩子的发音或采取训斥的方法,会给孩子施加压力,反而会加重他的发音问题。要认识到,孩子的发音问题有可能是其发音器官没有成熟,大脑调节功能欠缺所致。为此,平时要注意锻炼孩子的吞咽、咀嚼能力,以加强其面部肌肉的力量和技巧。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要准确清晰,要用标准语音和孩子说话,好让孩子模仿发音。一般认为,小儿在4岁时具备了准确发音的条件,能初步掌握语音,达到发音基本准确,那时是培养小儿准确发音的关键时期。所以,如果孩子在4岁以后发音仍然不清晰的话,则应找医生作检查。

想象在2岁左右开始萌芽

点击:1373

本文Tag标签:想象

  想象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们对过去感知过的,并在头脑里保存着的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想象出现的新形象可以是人从来没有感知过的,在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的或者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例如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等。

  想象这种心理活动在2岁左右开始萌芽,这时期的想象活动只是把他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感知过的形象再造出来,想象的内容很贫乏,有意性很差,属于再造想象,是一种低级的想象活动。这和幼儿时期的生活、知识经验缺乏,语言水平比较低有一定的关系。如2岁左右的幼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开展想象,表现在模仿妈妈喂饭的动作,自己抱着娃娃去喂饭,可以模仿医生给病人打针,可以把椅子想像成汽车,自己假装成司机。随着孩子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语言水平的提高以及游戏活动发展,到了3岁以后儿童的想象的就会有较快的发展。

  想象对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无论是学习、科学发明还是生产实践都离不开想象力,因此,从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也就具有了重要意义。想象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来源于生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首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更多的经验来丰富他的想象力,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供于想象的材料,这也是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家长要启发引导孩子进行想象,从小让孩子多想,敢想。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积极地开展想象,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让孩子供助于词进行想象,这也是提高孩子想象力的重要环节。要做到以上几点具体来说,可以让孩子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如做“过家家”的游戏,让他自己当妈妈,学着大人的样子,哄孩子睡觉,喂孩子吃饭,学会母亲那样去疼爱自己的孩子。给他一套模型餐具,让他学习大人的样子,给玩具小熊,小狗等安排一日的饮食。这样既发展了他的想象力,也锻炼了他语言的能力,并能让他体会人与人交往中的一些情感。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讲童话、描述图片内容、绘图、表演、游戏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幼儿时期记忆的发展

点击:1323

本文Tag标签:记忆发展

  记忆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到了幼儿早期,无意记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期的幼儿能记住自己东西所在的位置,记住许多物体的名称,周围小朋友的名字,还能记住几句儿歌,以婴儿期相比,记忆的保持时间明显加长,记忆能保持几个月,记忆的对象和内容也增多了。到幼儿晚期时,记忆仍以无意记忆为主,但有意记忆开始萌芽了。他们常常是根据兴趣或根据某种特殊的、新鲜的刺激进行记忆。这时期有目的去识记某些东西的能力还较差,随着成人对孩子不断地提出要求如让他记住简单的委托或记住一些简短的儿歌,这样孩子的有意记忆就随之而发展起来。

  幼儿时期主要发展是无意记忆,幼儿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是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无意地、自然而然地记住的。他们的记忆决定于事物是否新奇、鲜明,是否感兴趣。因此,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就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游戏中给孩子提供的记忆材料一定要鲜明、简单、突出、直观,和他的生活内容和自身有关的事物。


  生活中要多带孩子到外面去,让他接触的范围广些,扩大他的眼界,孩子观察到的事物越多,所获得的记忆对象就越多,孩子的无意记忆就越能得到发展。平时,要花些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语言要生动、活泼,讲一段后,给孩子提醒简单的问题,帮助他记住一些内容。孩子到了2岁半以后,有意记忆开始萌芽了。这时候,父母要提出一些要求让孩子完成,平时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记住简单的委托,教孩子背儿歌,在成人的这种要求下,孩子会努力地去记住一些东西,这样就促进了他的有意记忆的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帮助他回忆前几天经历的事,让他表达所见所闻,这样不仅能促进他的记忆,而且还能发展他语言的表达能力。

幼儿时期思维的发展

点击:1532

本文Tag标签:思维发展

  婴儿时期只有对事物的感知、对事物之间联系的最初认识,基本上没有思维。到了幼儿期,思维的发展开始萌芽,表现在思维开始和语言相联系。但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也称这种思维为直觉行动性思维。


  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成人要求孩子回答问题时,他常常不用语言来回答,而是用其行动来表示,例如,大人要求一个2岁多的孩子用语言来回答如何去拿柜子上他够不到的东西时,这对于他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但他可以用实际行动回答你,他会去搬一张凳子,然后再爬上去把东西拿给你。这种思维与行动分不开,也反映了幼儿思维的间接概括能力很低。

  抽象的概括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所以一个孩子聪明不聪明与他的思维能力是有很大关系的。要想孩子聪明,从小就要培养他的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应该具备有广阔、深刻、敏捷的特点,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要强。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


  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发挥他的想象力,促进他的思维能力。

跟孩子说理有技巧

点击:1699

本文Tag标签:说理

  循循善诱,充分的说理,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其次,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大人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比如生活中有的父母自己喜欢吃零食,却对孩子大讲吃零食的坏处,如此,孩子是不会听从的。

  其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大人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要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

点击:1572

本文Tag标签:交往能力

  当孩子开始有了自立、独立的能力后,要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让他和小朋友一起玩,逐步学会谦让、忍耐、协作的能力。否则孩子总和父母与家人相处在一起,备受他们的宠爱,学习不到这方面的能力,以后进入幼儿园就不能很好地和小朋友相处。利用请小朋友进家或带孩子走出去的办法,让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接触。刚开始时,孩子还可能显得胆怯,这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走进别的小朋友中间去玩,并在旁边看护着,但不要去参与和干涉。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可以给予一些帮助。


  当他们发生摩擦、发脾气开始吵闹时,或做出危险动作时,你要给予制止和正确的引导,但不要去责怪哪一方,要知道这时期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和别人相处,他们是在学习和别人相处。在孩子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要引导孩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品,引导他学习别的小朋友的长处,教育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的小朋友。在和小朋友玩的过程中,他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愿望、行为,学会和别的小朋友协助,知道自己太任性、太好强的话,大家就不喜欢和他玩。


  如果,孩子能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与人相处时,要给以表扬,孩子因此会感到自豪、愉快,强化他以良好行为学会和别人相处。可以让孩子和他大一些的小朋友一起玩,这样他会学习大一点孩子的语言、操作、交往的一些能力,对发展孩子的能力很有帮助。

幼儿时期显示出明显的个性特征

点击:1642

本文Tag标签:个性特征

  孩子出生后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气质特征,到了幼儿时期,就显示出更加明显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好奇心的不同。有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对环境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环境中的任何细小变化都能引起他的反应;有的幼儿却没有什么好奇心,似乎对环境的变化漠不关心。2、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不同。有的幼儿主动性强,什么都要求“自己来”,有的则可以随便一些,有的相反还有依赖性。3、合作性的不同。体现在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有的比较随和和容易合群;有的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喜欢挑逗,动手;有的儿童则经常处于防御地位,如只会哭泣、告状等。4、活动性的不同。有的幼儿活泼、好动、手脚不停;有的儿童则很斯文,很安静;有的则善于唱歌、跳舞等。5、兴趣、能力的不同。有的幼儿爱好音乐,一听到音乐就会合着旋律手舞足蹈;有的爱好画画,见到纸和蜡笔就很高兴地画起来;有的则爱好动手,喜欢摆弄玩具,拆装玩具,拧螺丝等。6、情绪稳定性的不同。有的幼儿情绪稳定,可以等待他所要的东西;有的稍不如意就会哭闹抗议。

  幼儿在个性上的差异,一部分是由先天气质决定的,很大程度上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特别受大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以及大人的榜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孩子的个性特征是在不断变化,是可以改变的。当幼儿个性还没有稳定,尚在形成之中时,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个性上的差异,好的方面给予肯定,使其发扬,消极不良的方面要及时加以引导与纠正。例如,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差,依赖性强,就要培养他的独立性,鼓励他自己动手,让他锻炼自己吃饭,自己穿衣,父母不能爱护帮助过多,助长他的依赖性。此外,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特征时,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让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喜欢音乐的孩子,要多给些机会让他唱歌、表演;爱好画画的孩子,给他提供蜡笔和纸,喜欢工具的孩子就给他买些组装玩具。总之,不要以大人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孩子的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幼儿个性向完善、良好的方面发展,以逐步发展成他自身稳定的个性特征。
 

2岁后应培养料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点击:1583

本文Tag标签:生活能力

  2岁以后的小儿应给予料理自己生活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的小儿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喜欢自己动手,也懂得了表扬和批评的区别,更喜欢表扬和鼓励,如完成了某一件事情后,自己也能乐得心花怒放。父母就应当利用小儿的这些特点,在护理小儿的日常生活中,来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在生活中,应当尽量让小儿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完全由父母包办代替,也不要嫌麻烦、图省事、或怕孩子做不好、动作慢而替而代之,这样一来极不利于小儿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开始时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来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这时应以父母为主,孩子参与,例如开始学穿衣,先从穿夏天的短袖开衫、小裤头开始,父母拿起衣服来,让他先穿一只袖子,在从后面将另一只袖子拉过来,并穿上,几天之后他就可以慢慢地穿上这样简单的衣服了。冬天较厚大的衣服要到3-4岁以后才能学会。穿裤子的练习,可先从大小便后让他自己将裤子提上来开始,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情。然后在练习穿短裤,父母先把裤子的正面放在小儿的面前,指示小儿先将一只脚伸入裤腿中,再穿另一只裤腿,向上提提,让小儿站起来,在将裤子提到腰部。会穿短裤后,才能练习穿长裤。教小儿练习穿衣服一定要有耐心,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让他慢慢的练习,最好是在父母在家休息时练习。尽管他们已学会穿衣裤,但还不能很快的识别出衣裤的前后或反正,鞋子的左右,这也不必责怪他们,这种空间识别能力要到4-5岁使才能形成。当小儿每完成一项动作后,父母要给予肯定的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习的信心,使他意识到自己能完成任何一件事情,那麽他以后会更主动、更积极地去练习各种自己应当学会的事情。

  用同样的方法培养小儿洗脸、刷牙、穿鞋袜、吃饭等能力,为日后逐渐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儿童运动问与答

点击:1419

本文Tag标签:儿童运动

  Q1:最近看到一些报道,说儿童不宜玩蹦床,因为蹦床危险。孩子到底能玩蹦床吗?

  回答:运动心理学研究认为,蹦床运动非常符合儿童娱乐、运动的心理特点,坚持锻炼会使孩子的腿部肌肉群和小脑平衡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神经系统更加发达,且能达到长高的目的。

  现在已经出现一种叫做“蹦蹦床”的运动器材,它既有蹦床运动刺激好玩的优点,又把运动的危险降到了最低,是非常适合家庭使用(或者说是个人化)的蹦床运动器材。

  在购买蹦蹦床时,要注意其质量、大小、收藏和使用时的方便性以及弹性等因素。

  孩子在室内玩蹦床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直吹凉风(用电风扇或空调),而且蹦床要放置在远离窗户(若住在楼房高层)和家具,与墙保持半米以上距离的地方,也不要让孩子在跳跃时过度兴奋而跳得过高。

  Q3:我的孩子今年4岁,在学习形体(就是艺术体操的初级阶段)。听有的人说,孩子学习体操,过早地将韧带撑开,会影响孩子长个儿。请问有此一说吗?

  回答:关节韧带起着连结相邻两骨和限制关节运动幅度的作用,与人体的身高没有直接关系。人的身高是由躯干骨和四肢骨的长度决定的,骨的生长依靠骨骺软骨骨化(即钙化)的过程,骨的长度增加,人就长高了。

  著名的体操运动员多数个头比较矮小,是因为选才时有此倾向。个头小,力矩短,做空中旋转动作时,更容易控制。艺术体操运动员也需要拉韧带,但她们的动作不大受身高的限制,所以在选才时不考虑身高。同样是需要拉韧带的运动,但体操运动员和艺术体操运动员一个矮小,一个修长,可见身材的高矮不是拉韧带决定的。

  Q6:孩子学游泳,家长要配合做哪些工作?

  回答:首先是了解游泳训练班的教学安排和教学目标,清楚地知道有关的安全、纪律要求。家长要按要求准备好游泳的服装和器材,并及时了解孩子的训练情况。在孩子遇到困难,丧失信心的时候,要鼓励孩子,有了问题要及时与教练员联系。还要告诉孩子在游泳后把身体冲洗干净,擦干头发;天冷的时候出门要戴帽子,防止感冒。

  Q9:剧烈运动后可以马上洗澡吗?

  回答:剧烈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会扩张,汗毛孔开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冷水浴,会因为突然的冷刺激,导致血管立刻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心脏负担加重,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如果立刻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使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结果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所以,剧烈运动后一定要休息一会儿再洗澡。

  Q11:孩子运动完后,我会给他喝些糖水,补充体力。这样做科学吗?

  回答:剧烈运动后吃些甜食或糖水,孩子会感觉很舒服。但实际上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使人感到倦怠、食欲不振,反而影响体力的恢复。剧烈运动后最好是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

  其余的问题还有:

  Q2:我的孩子4岁半,最近迷上了滚轴溜冰,每天从幼儿园接出来,都要滑一两个小时。孩子在玩这类游戏时身上都要装备齐全,头盔、护膝、护肘什么的,很沉。这样孩子的骨骼负担是否太重了?腿会不会变形?会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Q4:哪些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孩子长高呢?

  Q5:怕水的孩子能学会游泳吗?

  Q7:为什么我的孩子参加了一次训练班没有学会游泳?

  Q8: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能立即休息?

  Q10:我的孩子每次运动回来后,就拼命地喝水,像个小水牛,这样对他的身体好吗?

  Q12:儿童能进行拔河比赛吗?

感统训练预备班

点击:1425

本文Tag标签:感统训练

  烦恼妈妈一:

  我家彤彤3岁了,很容易晕车,每次带她出门总是提心吊胆的。她尤其不肯坐轿车,坐上车就难受,而且很容易吐。所以带她出门的时候我们只好尽量坐公车,而且身边总要带个塑料袋,以防万一。

  烦恼妈妈二:

  我们家小波2岁多了,可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衔着奶嘴。我也想过不少办法让她戒掉奶嘴,可仍然没有用。

  烦恼妈妈三:

  丁丁活泼好动,给他洗澡时经常发现他身上有些碰伤擦伤,问他怎么弄的,他竟然说不知道,还说并不觉得疼痛!有一次我亲眼看着他跌得皮破血流,他却只是爬起来继续走,似乎丝毫没有发现自己受伤。太奇怪了,他总不至于勇敢到这种地步吧!

  烦恼妈妈四:

  小敏在外面的一些行为真是让我尴尬,他老爱在别人身上轻轻碰一下甚至乱摸一气,他还特别喜欢去抱别的小朋友,一看到小女孩就跑过去抱她们,他是不是好色啊?真是让我尴尬。

  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感觉统合失调的例子,而更多的问题将在孩子的学龄期表现出来。据调查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孩子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认知、调节与交往。而这些的基础便是孩子具有良好的感觉统合能力。所以说感觉统合能力是孩子能力发展的基石,就像建造一座大厦,如果不会建筑,那么设计得再好,也没有办法实现。

  感觉统合就是大脑将从身体各种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若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统合,则整个身体就不能和谐有效地运作,这样必然导致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水平自然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造成了后来的学习成绩落后,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障碍。这些孩子哪怕智商很高,也无法正常地生活和学习,更阻碍了他们成材。

  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它与宝宝的孕育过程和出生后的抚养方式都有关系。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剖腹产,出生后缺少摇抱,没让孩子经过“爬”这个阶段就直接学习走路,让孩子多静坐、少活动,过分限制其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等,都会导致孩子日后的感觉统合失调。与正常的孩子相比,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都比正常孩子要差得多,教养他们也就难得多了。尤其是城市儿童,家长过于疼爱,对他们的活动限制多多,管得太严,使他们从小就缺乏应有的锻炼,前庭和触觉受不到足够的刺激。

  感觉统合失调的几大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他们比一般孩子更不安分,挑三拣四,情绪反应与一般小朋友不同,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事物,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有些孩子还表现出语言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数学能力差。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别人说的话。

  4.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等。

  5.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

  6.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易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招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这些问题无疑会造成孩子学习和社会交往的障碍,因为这样的儿童竟有正常或者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而有效地工作,因而直接影响了儿童学习和运动的完成。

  由于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通常出现于3~13岁,家长由于发现了此类问题才予以干预,所以一般有该问题的孩子的感觉统合训练都要到3岁以后才开始进行。但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其实越早干预,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来说,就越是有利。

  正所谓“防患于未燃”,若等问题发生了再去解决,终究是迟了一步。所以我们主张尽早给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扫除障碍。如果你觉得宝宝现在还没有必要进行正式的感觉统合训练,或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训练中心,那么不妨在家里和宝宝做一些这类的游戏,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合于游戏当中,既开心又有益。

  0~6个月:以吸吮、按摩、伸展、嗅闻、观察、倾听为主

  *在20~30公分距离内,面对着他作表情,他会注视对方的表情。

  *两周起,为宝宝按摩;作肢体伸展。

  *于床前或床旁,悬挂旋转且发声玩具,引导追视及诱导转头。

  *对着他说话,吸引他倾听并注视。

  *给宝宝睡摇篮;或者将宝宝抱起,一手托其颈,一手托其背,左右摇晃;也可以用双手将其从腋下抱起,转圈。

  *在滚筒上练习俯趴、抬头、转头。

  *在不同触感的床单上,练习俯趴、翻身。

  6~12个月:摇铃、敲击、取物、手指动作、爬行、扶走为主

  *简单的一个拥抱,就是一种皮肤刺激。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拥抱,还可以前后、左右轻轻摇晃。

  *对于触觉反映较为迟钝的宝宝,可用不同材质的布片,软毛的刷子或者治疗专用的触觉刷来刷他的手心、手臂、腿部和背部,以增加触觉刺激,唤醒他的触觉。

  *让孩子多触摸各种玩具,在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知不觉地增进了触觉识别能力。

  *准备一个大篮子,然后给宝宝一些不同质感、不同重量的玩具,让他将玩具投入篮子中。

  *把宝宝高高抱起,同时可以将他上下、左右轻轻摇晃,,刚开始时速度可以慢一些,等他适应后可以稍稍加快。

  *宝宝仰躺,妈妈握住他的手,将他拉起成坐姿。

  *让宝宝趴在床上或地毯上,抓住他的脚,让他做身体翻滚的动作。

  *用浴巾或毛巾被把宝宝包裹起来,让他在毛巾中滚动或扭动,小年龄的宝宝可以把他放在浴巾里提起来轻轻摇晃,玩“荡秋千”的游戏。这有助于全面增加身体各部位触觉刺激的强度。

  *玩摇响玩具,或者敲击玩具,也可以增加触觉刺激。

  *开关抽屉、将东西拉出来、撕纸、翻厚纸板书页、手指钻入洞孔中。

  *学习抓取积木,或者用手指捏葡萄干。

  *模仿动作:用手指物、拍手、挥手再见、虫虫飞等。

  *抱在怀中,前后左右摇晃,作宝宝体操。

  *由匍匐、跪爬(膝与手掌着地)到站爬(脚掌与手掌着地)。

  *牵着宝宝的手到处游走。

  1~2岁:以行走、攀爬、追跑、涂鸦、叠积木、按键、仿说为主

  *培养宝宝对自己身体的知觉,能察觉尿布湿了、脏了。

  *训练他自己脱鞋子、袜子、裤子、使用汤匙、学习杯。

  *插棒,搭积木,将简易几何积木崁入盒、抓着笔涂鸦。

  *教他按电视遥控器、玩具电话键、弹玩具钢琴等。

  *掷小球,拋海滩球,滚接球。

  *爬上爬下;爬阶梯,牵着他的手上下阶梯,倒退着走。

  *摇木马、骑马(爸爸跪爬,宝宝骑坐在其背上),加强平衡感。

  *助行推车;坐滑行车用双脚滑行;在浴缸中,体验站立、行走。

  *在地上画一道直线,或者找个有花坛边之类的场所,让宝宝交替着脚跟抵脚尖,沿着直线往前走,训练他的平衡能力。

  *在家里只要不是很冷,就坚持让孩子光脚走路。足底接受地面直接的刺激对宝宝来说不仅是件快乐的事情,也是发展他足部触觉的必要条件。

  *绕着家具跑;踢球、追球。

  *训练他能听从简单的指令做事;语言上能够做些简单的表达,会哼唱短小的儿歌。

  2~3岁:听故事、唱游、游乐设施、动作技巧、扮演游戏为主

  *多玩水,玩沙,多玩触摸辨识物品等触觉游戏。

  *玩跳跳床可以增加宝宝全身的平衡能力和稳定运动。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自己穿、脱裤子、鞋袜,解开大衣的钮扣;拧水龙头;给自己洗脸、刷牙等。

  *基本线条模仿运笔(圆形、正方形等);木槌敲打木钉;穿木珠;模仿将纸对折;剪纸;丢接球、衔接玩具;将玩具归类、排序、物归原处。

  *学唱儿歌,并且边唱边摇摆身体、打拍子或者以打击乐器配乐。

  *理解简单的形容词,培养方位概念,听指令作事情。

  *用玩具电话对话,玩扮演游戏。

  *学习视觉辨识两性娃娃、颜色归类、几何形状崁入、大小、套套杯、点数、简易拼图(三片)、简易立体积木造型(三、四块积木的造型)。

  *室外游戏有助于大动作训练:投篮,老鹰抓小鸡,互踩影子,攀爬架,溜滑梯,荡秋千,跷跷板等。

  *波波球池中的玩乐也可以给宝宝以很大的触觉刺激,并能使他精神愉快。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在球池里藏一些小玩具,让宝宝寻找,或者进行“过河”比赛,要求大家都横渡球池,看谁先到达“对岸”。

  *平时可以刻意地给宝宝练习上下阶梯,或者带他搭乘电扶梯等。

  *旋转木马是向坐汽车过渡的好器械,它能帮助宝宝适应那种摇摆动荡的感觉。

  *双脚连续跳、往前跳、从阶梯上跃下、走直线、骑三轮车等技巧性动作。

  *翻跟头可以锻炼平衡感,但这似乎是一种难度不低的运动,也许很多家长都不敢给宝宝玩。可是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不但能学会,还能运用自如呢!当然要注意宝宝是否头晕,如果头晕就及时停下来,休息一下再说。

  *点心与三餐时,给宝宝先嗅闻或品尝食物,猜猜看今天吃什么。

  TIPS

  这些训练大多看似平常,但触觉训练就是应该从点滴做起的,同时这样做也便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坚持。贪多嚼不烂,未必所有的条款都要去做一遍,任何练习一遍两遍是不会有多大影响的。关键是要坚持不懈,细水长流,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小孩专心不分神

点击:1813

本文Tag标签:分神

  “我家小孩老是坐不住、上课不专心,该怎么办?”古代社会中形容这是“屁股长虫、坐不住”,在现今小儿行为发展科学中则有一个专有名词“注意力缺乏——过动症”(ADHD)来形容。

  “注意力缺乏——过动症”,其临床特征为孩童出现以不专心、容易分散注意力、过度活动和冲动为主要特征的复杂行为,其中以坐立不安和躁动(过动)为最常见的行为。

  临床上,这类疾病分成三类,一类是以过动为主的,另一类则是以不专心为主要表现的,第三类则是两者兼有;作家长的该如何早期发现自己的小孩真的有“不专心——过动症”?

  现代医学对于“注意力缺乏——过动症”的小孩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使合并使用行为修正方法,以及药物治疗,所使用的药物则以能作用在脑干网状活化系统的药物为主;中医是如何看待这个异常情形呢?基本上,中医是以调整ADHD病患体质偏差方向来着手,常见的体质类型有:

  1. 肝火型:小孩以过动为主要表现,平时容易好动、口臭、便秘、痰多、胸闷,中医治疗的原则以清热化痰为主,用方以温胆汤、涤痰汤这类的方剂为主,常用的中药有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连、栀子等。

  2. 肾虚型:小孩以不专心为主要表现,常见的症状有容易神情呆滞、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常常有“出神”的状况,这种肾阳虚的体质,中医会以温养肾阳为主,常用的方剂有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常用的中药有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杜仲、枸杞子、肉桂等。

  3. 脾虚型:小孩的表现以两者混合为主,并伴有胃口差、容易拉肚子,夜间多梦、神经衰弱、面色苍白,治疗的原则以健脾胃为主,常用的方剂如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常用中药如人参、黄芪、白术、茯神、远志、石菖蒲、当归等。

  4. 阳亢型:小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经常不想睡觉、容易冲动任性、常常过度兴奋,这种类型则以“安神益智”为主,可以使用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等中药来治疗,如果冲动明显、甚至具有暴力倾向时,酌加芦荟、朱砂、龙胆草、夏枯草等。

  有人说“小孩睡的时候像天使,醒的时候像魔鬼”,形容的也许有几分神似,作父母的只要多关心、多注意,即使真有这种疾病,只要正确就医、行为修正,小孩可爱的时间会远比“魔鬼”时间来的多更多!

第八个关键期——两岁到三岁左右

点击:4184

本文Tag标签:关键期

  宝宝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高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不停地问这问那,他不仅增长了很多本领,还增加了很多思想。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在能力和冲动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

  我们一方面要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教给宝宝进行适当的自我约束。向孩子提问是一个好办法,既能引导他有意识地去探索和认识世界,还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而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表扬和鼓励永远都比限制和批评重要,用具体的行为进行示范,永远都比单纯的说教有效。

  两岁以后宝宝将逐渐掌握大部分的基本生活技能,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可以很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和交流思想了。如果前一个阶段教养得当,宝宝将顺利地度过第一反抗期,跟他人交往的方式也会逐渐变得更加成熟和得体。

  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在能力和冲动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他有时候非常不听指挥,有时候又特别的乖,他动起来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安静的时候又能专注地玩儿很长时间,这个充满矛盾的阶段,常常让家长琢磨不定甚至不知所措。

  从现在开始家长要教给宝宝进行适当的自我约束了,我们要告诉宝宝他已经长大,不能再向小弟弟小妹妹那样因不懂事而随心所欲了。要抓住机会注意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对他的任何进步和良好表现,都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平时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参与社会生活活动,抓住宝宝喜欢模仿大人行为方式的特点,教给他一些社会生活的常识和规则。家长还要多跟孩子谈心,多倾听他的想法,告诉宝宝爸爸妈妈是怎样地支持他,尊重他,又多么希望他能够早日成为受欢迎的小大人。

  孩子的言语能力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思维能力也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他不仅增长了很多本领,还增加了很多思想。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不断高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他不停地问这问那,俨然一个“问题精”。他会经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似乎什么都想知道的样子,这是孩子自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的开始,家长必须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保护好他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这个关键期的核心育儿任务是善于向宝宝提问和回答宝宝的问题,向孩子提问可以引导他有意识地去探索和认识世界,还有助于培养创新意识;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需要跟他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既要帮助孩子学习理解一些基本常识和概念,又要防止用规范的条条框框限制思想的空间。

  有一次家长课,我们请大家回答一个孩子有趣的问题“星星是什么呀?”。有人说“它是一个天体,在宇宙中转”,孩子很茫然;又有人说“星星就是小太阳”,孩子有些疑惑;后来一个智慧的家长说“星星是太阳和月亮的弟弟”,孩子会心地点头笑了。其实,孩子的很多知识和间接经验,都是在与家长机智的一问一答中获得的,他现在喜欢问“是什么”,等到再大一些,开始不断问家长“为什么”的时候,孩子的智力思维就将进入更高级的阶段。

  宝宝一面发挥着自己的能力,一面尝试着控制自己。我们首先要支持和鼓励孩子去运动、去锻炼,即便是磕磕碰碰受点挫折,只要保证安全对孩子来说也是有益的事情。家长应该选择相对安全的环境,让宝宝尽情地跑、尽情地跳,并不断变换游戏的方式。还可以带宝宝去踢球,玩儿抛接沙包和投掷的游戏,在运动中提高孩子全身协调和手眼协调的能力,通过提高运动技巧刺激大脑更好的发育。

  这个阶段不必简单地要求卫生和整洁,摸爬滚打、玩儿沙土和玩儿水都是宝宝热衷的活动,而且对他的成长也有很多好处,只要孩子在游戏过后知道洗手洗脸和换衣服就是好的。
  家长跟宝宝一起搭高积木时可以变些花样,穿珠子也可以试着教他进行颜色和形状的组合搭配。要鼓励孩子涂鸦,有时候让他照着画册去模仿,鼓励孩子在学得象的基础上适当发挥一下,这样学习和创造力就都能得到锻炼;有时候可以让孩子尽情地挥洒,并请他描述和讲出所谓的创作想法。

  好学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很多表面上的破坏行为,实际上都是孩子学习和钻研的冲动,教给宝宝折纸和使用安全剪刀,跟他玩儿翻绳、打结和捏塑的游戏,特别是拚摆卡片的游戏,不仅会让宝宝更加心灵手巧,对于培养创造性和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帮助。家长在游戏中还要言之有物地夸奖宝宝,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也好。

  这个阶段语言能力的训练越发重要了,家长要多向宝宝提问,引导他去思考,给宝宝讲一些生活常识和动脑筋的故事,还可以教他背更多的诗词和歌谣。语言是和思维连在一起的,所以坚决不能给孩子施压,强迫他说着说那,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三岁左右就该开始跟孩子聊天了,给宝宝讲解自然现象和生活活动,讲讲每天的经历,讲讲各自的感受,并逐渐教给孩子完整地描述一件事情,但要注意具体和形象化,不要空谈抽象的道理。遇到发音不清和不合逻辑的地方,千万不能学他,更不能取笑他,而是要教孩子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家长养成给宝宝讲故事和跟孩子谈心的习惯,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利用比喻的方法教导他,大人自己也能重新找到生活的感悟。

  宝宝喜欢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事情,而已经学会的简单工作反倒不想做了,穿脱衣服、洗手擦脸和刷牙等常常赖着妈妈帮忙,而炒菜做饭、扫地刷碗,他倒乐意参与参与。三岁左右孩子应该初步具备了自我服务的生活能力,教育训练也就更加注重综合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去干,你会发现宝宝原来是如此的有本事,时常会有让大人惊讶和感动的创举。

  凡是宝宝能自己做的事,一定坚持让他自己来,妈妈做家务的时候可以叫上宝宝帮忙,爸爸做修理工作的时候,也可以拉上宝宝做助手,关键是让孩子参与到丰富的生活活动中来,并在生活中教给宝宝各种知识、方法和技巧,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爱整洁、讲秩序和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伴随孩子成长的生活圈子和生活内容会有很大的改变,他会介入更加丰富的生活活动,将有更多机会跟成人交流,将拥有更多的小伙伴。因此我们要时时注意教给他怎样跟别人打交道,怎样让别人理解自己,又怎样去主动帮助他人。

  家长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来培养宝宝的礼貌行为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比如吃饭的时候要先叫爷爷奶奶入座,分水果的时候要先给别人后给自己,请妈妈爸爸帮忙后要说谢谢,见到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等等,这个时期虽然可以直接给宝宝讲道理了,但言传身教和鼓励宝宝模仿仍然是最主要的方式。请家长一定记住,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和心理,表扬和鼓励永远都比限制和批评重要,用具体的行为进行示范,永远都比单纯的说教有效。

  家长还应该经常带孩子到户外去,让宝宝更多的亲近大自然,让他更多的认识植物和动物。还要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参加集体游戏活动,学习跟别人合作,学习讲规则守秩序。丰富的生活内容、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孩子来说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熏陶,家长今天做的点点滴滴的努力,就像智慧的火种,会在孩子身上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孩子灵活思维的训练

点击:1851

本文Tag标签:灵活思维

  在智力活动中,观察力能使人获得知识,记忆力帮助人们储存知识,而要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就必须依靠思维力。思维是智能活动的核心,在发展智力开发中,尤其要重视思维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反映。孩子的思维,一般随着动作的发展和语言的产生,逐渐地萌生、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3岁前,孩子的思维是和动作联系在一起,叫直觉行动性思维。
  家长要善于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社会中去观察。儿童期正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神秘,总想问个“为什么?”家长要正确诱导,千万不可因怕麻烦而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更不应压制和训斥。因为孩子提出疑问是认识深化的阶梯,也是创造发明的先导。由提问,可以获得许多知识。解答孩子的疑问时最好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如孩子问:“水和冰是一回事吗?为什么冰棍到嘴里变成了水呢?”你可以先不回答他,而帮孩子做个小试验,在一个小盆里,放上水,然后放到冰箱的冰室中去,过一会儿再取出来,小盆里的水便变成了冰,然后再把小盆中的冰放在火上加热,又变成也水,沸腾后还变成了蒸气,一会儿盆里的水就干了。然后,启发孩子“水变冰,冰变水,和什么有关系?”孩子慢慢会想到与温度有关系。再启发他:“由水变成汽是否也和温度有关系呢?”他会说:“也是和温度有关。”这不算完,孩子会马上联系到“水蒸汽在温度(低温)的影响下还会变成水”。这时再给孩子做个试验:在一杯冒汽的热水杯上放一块玻璃板,一会儿在玻璃板上就布满了小水珠。经过这些科学小试验,孩子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有时孩子提出的问题,即便给他解答,他受年龄限制也不一定能理解,这时可以告诉他,这个问题等你长大了就会理解了。使他产生了控索的欲望。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如“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水有哪些用处?等等。看看孩子能讲出什么?不要嫌他罗嗦,讲得越多越好。家长要特别注意幼儿的独特见解,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思维的发展,由直觉行动性思维逐渐发展为具体形象性思维,直到发展为抽象逻辑性思维。   

对社会和自然的兴趣培养

点击:1379

本文Tag标签:兴趣培养

  2~3岁的孩子,家长要尽可能地多让他们接触各种事物和现象,注意利用孩子对鹇、导师常事物的好奇心,积极地启发他们的思维,并适时地进行语言训练。把他们带到变化万千的大自然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车,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进一步促进智力的发育。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果小孩子对某一事物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学起来就会感到兴奋,激动,积极,精神集中,思维敏捷,记忆牢固。相反,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帛学习,将会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其实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如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热衷于捕捉昆虫,采集标本。这与他母亲喜爱种花栽树是分不开的。因此家长要以自己对自然,社会浓厚的兴趣去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观察自然界中一切美的东西,如山、水、花、草等,开拓视野,培养兴趣。家长还可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旅行,探亲访友,游览祖国名胜古迹,观察山水景色,使他置身于绿茵茵的草地,看看盛开的鲜花,翩翩起舞的蝴蝶,往往会使孩子屈服于不自禁地拍手欢呼,兴奋异常。

  家长也可利用晨间和晚间带孩子荡游于街道,公园,田野,山坡,海滩,走走,停停,看看,说说,让孩子认识一切未普见过,未普认识的事物和自然景色。讲解树木花草的种类,马路上跑的各种车辆,公共汽车,卡车,小卧车,摩托车,自行车等,经常这么做,孩子们对世界的兴趣将会油然而生。

培养孩子认数能力

点击:1784

本文Tag标签:认数能力

  孩子认数的能力,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获得的。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形象、具体、准确、有针对性的数教育。
  2~3岁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有了灵敏监理所模糊认识,如对两堆数量不同的水果,人圾不同的反应。家长教孩子认数,首先要让孩子象说顺口溜一样地唱数字,在唱数中,掌握数的排列顺序。3岁的孩子一般能口数10以内的数,其次教孩子用手指着实物一个一个的数,要求手口一致,小孩子能手口一致的数数是认数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对孩子来说,识数的概念也是逐渐形成的,自孩子懂事后,家长要重视这方面的培养,如经常指着各种物品对孩子说“两上苹果”、“一个梨”、“一个西瓜”、“两条黄瓜”等有关数量的话。在认识数时,首先应教孩子区别“1”和“许多”,教孩子从“许多”中拿出“1”再把一个一个“1”放在一起组成“许多”。使孩子理解并掌握任何“许多”都是由一个一个“1”组成的。在教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时,可采取以下办法:
  观察比较:可腊助于直观教具,引导幼儿边观察边比较,区别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如可以利用实物或图片教幼儿认识“一个金鱼缸”,“许多条金鱼”;“一只母鸡”,“许多只小鸡”等等。
  游戏比较:可让幼儿在做游戏活动时,把许多个物体(如苹果)分成一个一个的单个物体,再把一个一个的单个物体合起来组成许多个物体,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了解了“1”和“许多”概念后,再学习“2、3……”等数。教时最好用直观的方法,如数一数小动物有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家里有几个人等,让孩子产生具体的数量概念。
  在感知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物教孩子认识“多”、“少”、“一样多”等多种数的概念。最简单的方法是把两种物体上、下摆成两排,一一对应,如糖果一排,积木一排,比较谁多,谁少,或者是一样多。

欣赏能力的培养

点击:1435

本文Tag标签:欣赏能力

  岁前的幼儿,能欣赏儿歌和听恐怖行动十分短小浅显的故事,尤其是图画故事。婴幼儿虽然在咿呀学语的阶段,缺乏理解和运动语言的能力,但听觉能力较强,已能辨别音响,爱听优美、有韵律的音乐。这时,儿歌应进入他的生活领域。泰戈尔说过,“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就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最有吸引和盘据的力量”。婴幼儿非常喜欢儿歌,因为儿歌音调和谐、节奏鲜明、读得流畅、念得响亮、听得舒服,韵律和节奏还能唤起婴幼儿欢愉快的快感,而且内容浅显,附和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如“不白兔”的儿歌:
  小白兔,白又白,两个耳朵坚起来。
  两句话就把小白兔是白色的,有两只大耳朵的特点写了出来,非常形象,孩子容易接受。又如“会叫的鞋子”:
  我的鞋子真好笑,走起路来叽叽叫,小猫把我当老鼠,跟在后面喵喵叫。
  幼儿通过儿歌会学到许多简单的词汇发音,逐渐可以跟着家和吟唱或说简短的歌谣。所以儿歌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的文学语言。除儿歌外,十分短小,意思浅显的小故事幼儿也能欣赏如“猫抓老鼠的故事”、“小耗子偷油喝的故事”、“拨萝卜的故事”等,文字浅显,形象具体,适于此年龄组的小孩欣赏。
  教儿歌时要注意,先给孩子读2~3遍,让孩子大概熟悉儿歌的内容。然后给孩子逐句逐段的分析,使之形成记忆,再分句跟读。从短句开始读,然后再连起来读。教时吐字要清楚,要让孩子看发音的口形,注意语调、语速、必要的停顿和感情霜准确形象地表达原作的内容。以后不断巩固和强化,使小孩的大脑形成较牢固的记忆,下面介绍几首简单的儿歌:
  排排坐
  佚名
  排排坐,吃果果,
  你一个,我一个,
  弟弟睡着了,
  给他留一下。

  小耗子
  佚名
  小耗子,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
  奶奶不肯来,
  叽里咕噜滚下来。

  下雨了
  陈昱
  大风呼呼吹,
  大雨哗啦啦。
  小鸡和小鸭,
  站在大树下。
  小鸡吓得叽叽叽,
  小鸭乐得嘎嘎嘎。

  小宝宝起得早
  严冰儿
  小宝宝,起得早,
  天天锻炼身体好。
  伸伸腿,弯弯腰,
  将来长大把国保。

  太阳公公起得早
  严冰儿
  太阳公公起得早,
  它怕宝宝睡懒觉。
  爬上窗口瞧一瞧,
  咦?宝宝不见了。
  宝宝正在院子里,
  “一二、一二”做早操。

  数字歌
  余近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斤斗,
  七八九,拍皮球,
  张开两只手,
  十个手指头。

  手拉手
  小朋友,手拉手,
  一个跟着一个走,
  围个圆圈象皮球。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打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镜子
  我对你,笑嘻嘻,
  你对我,笑咪咪,
  我要伸手来拉你,
  不知你藏在哪里。

  指甲长长
  指甲长长不剪掉,
  又像小猫又像豹。
  小手伸给奶奶瞧。
  奶奶见了吓一跳。

  高高山上一条藤
  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头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定藤停铜铃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