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门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8:28:59
在观海卫杜湖北岸,有两座大屋在三北很有名气,一是韩家,二是大昌。大昌坐北朝南,前三进大院每进七间二弄二厢六间楼房,第四进则是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抬梁雀替雕梁画栋做工考究;后天井二道腰墙花窗砖雕精致;整个院落园园相连、进进相通,地面都是用清一色的红石板铺就,高大的五马山墙,围成口字型四合院。南面大门两旁一对高大旗杆,当地人称之为“大昌门头”。
“大昌门头”主人叫宓允和,又名宓彰孝(1835-1900)。由于经营有方,发迹后在家乡买田建造了宓大昌门头。当地至今流传着顺口溜:“宓大昌,开在杭州清河坊,来勒阁子上,两只元宝好过江。”意思是说宓大昌店每天净赚两只元宝,从杭州过钱塘江飞到家来。
宓氏自宋靖康之乱从河南护驾到杭州,后迁嵊州剡溪,南宋淳祐五年迁来慈溪,故有“由豫来慈水”之记载。按嘉庆十四年慈水宓氏宗祠取斯堂一百排行中,有“鸣琴雅治彰,崇配群哲位”句,宓彰孝应是第二十代彰字辈。宓彰孝兄弟四人中居第二,他少年时家境贫寒聪明好学,曾在杭州清河坊一家药店做学徒,因为人忠厚,办事勤快,很受店东赏识,很快提升为账房。后独自经营旱烟生意,店名叫宓大昌,经十年辛苦经营,拥有500多个职工,在杭城东西南北四处都有货栈,集采购、制作、营销于一体,还建立优质烟叶基地,提升原料品质,抓好储藏制作包装等各个环节,烟丝远销越南、马来亚等地,还开办邮购业务。宓大昌很注重善待客商,免费提供食宿;还十分重视广告效应,雇用家乡老农,身穿青布衫裤,腰缠绞身带,在宁绍内河航船上,边用烟管吸烟,边来回走动,当有乘客问“侬格金黄烟丝哪里买来的,介香甜啦!”老农答“杭州宓大昌烟店买的,色香味俱佳。”边说边递过旱烟管请人吸上几口,或另装一洞烟丝点着让众人吸。由于宓大昌烟店烟丝质量好,名声远播。宓彰孝发迹后,建造的宓大昌大宅院平分给兄弟四房居住,还出资购买从石湫头到五磊寺去的石级大岭右边山地为义冢,对家乡修桥铺路、施舍医药、利物济人之事难以数计。平日里坚持在大昌门头由看门老伯对乞讨穷人,施舍一人一茶盅白米。宓彰孝澹泊名利,有劝之仕者,他说“仕宦非所惟期子孙读书为善,稍有裨益于国家,不负我平生所期,亦已足矣”。光绪十七年宓彰孝创立义塾,名畲经堂(后改名为宓家埭小学),捐银32918两,置民田468亩、灶田386亩,聘请名师授课教读,凡宓姓子弟入学均不收学费,且供给笔墨纸砚文具,品德兼优者还介绍职业,并送行李盘费。朝廷根据浙江巡抚奏报,褒奖“乐善好施”匾额,诰授奉政大夫,江苏补用同知。彰孝因兄早年亡故,待侄起涛犹如己子,精心呵护。子崇禄与起涛在光绪乙酉丁酉两科均登贤书;子崇焕授二品顶戴赏花翎直隶补用道,此外宓氏后人列学官、采芹藻、登士籍者众多。宓彰孝去世后葬于本乡后世昌,墓志铭是清农工商部尚书唐文治撰稿,近代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现收藏于市文管会)。
1935年,时任浙江省省长的张人杰先生听说纪念彰孝百岁诞辰,为畲经小学题书“百年树人”四字。
1942年6月,以谭启龙为书记的中共浙东区党委在宓大昌门头第一进大院成立,现已建立纪念馆,是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大昌门头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